手机阅读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2:56:05 页码:12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模板16篇)
2023-11-11 02:56:05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有效的知识整理与归纳方式。写总结时要具备客观的态度,全面客观地总结整个过程或事件。这是一份政治参与的指南,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其中。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一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材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所见》。

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细读(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可能有出的问题,如:“樾、意欲”的含义等。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诵读(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1、采用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诗句的韵律,停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诵诗句。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写字(自主写字,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学生参与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木”字旁的写法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第二课时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小池》。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准备。)。

1、指名背诵《所见》,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内容。

2、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激发学生,回顾体验,简要概括也学习方法,为学习《小池》做准备。

自学(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培养能力。)。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依据课标的要求,正确处理师生的角色关系,处处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自读自悟中,不断积累,不断迁移。教师则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注意指导、引导、诱导、辅导。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主动地,生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汇报(各组汇报交流,发现共性问题,强调重点问题。)。

1、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学习情况及学习收获,可引导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前讲解。如:字音“柔”应为“rou”不是“you”,多音字“露”的两个读音,以及词语的意思。“细流”“树阴”等。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抓住共性问题。如“毕竟”“惜”“无穷”等,采用“读、看、想、议”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实践(创意表现,促进理解,发展个性。)。

1、引导学生结合着自己的阅读理解,观察感受,谈一谈对夏天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夏天。如语言描述、绘画、背诵诗歌等均可。

3、交流评议。

写字(自主选择难点字,提高书写能力。)。

重点指导“黄、立、闭”,教师大胆放手,相机示范,引导学生评价。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二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材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所见》。

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细读(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可能有出的问题,

如:“樾、意欲”的含义等。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诵读(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1、采用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诗句的韵律,停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诵诗句。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写字(自主写字,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学生参与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木”字旁的写法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第二课时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小池》。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准备。)。

1、指名背诵《所见》,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内容。

2、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激发学生,回顾体验,简要概括也学习方法,为学习《小池》做准备。

自学(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培养能力。)。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依据课标的要求,正确处理师生的角色关系,处处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自读自悟中,不断积累,不断迁移。教师则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注意指导、引导、诱导、辅导。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主动地,生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汇报(各组汇报交流,发现共性问题,强调重点问题。)。

1、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学习情况及学习收获,可引导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前讲解。如:字音“柔”应为"rou"不是"you",多音字“露”的两个读音,以及词语的意思。“细流”“树阴”等。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抓住共性问题。如“毕竟”“惜”“无穷”等,采用“读、看、想、议”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实践(创意表现,促进理解,发展个性。)。

1、引导学生结合着自己的阅读理解,观察感受,谈一谈对夏天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夏天。如语言描述、绘画、背诵诗歌等均可。

3、交流评议。

写字(自主选择难点字,提高书写能力。)。

重点指导“黄、立、闭”,教师大胆放手,相机示范,引导学生评价。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三

1、多种方式识识记“泉”、“流”等7个生字,学会写“尖”字。

2、能正确、流利、诵读古诗。

3、图文结合,初知古诗大意。

1、认识7个生字,通过吟诵古诗,发现古诗之美。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荷花开在小池非常美丽。

3、古人杨万里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并写成了一首古诗《小池》。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

2、古诗中描述小池有哪些景物呢?(荷叶、泉水、蜻蜓等等)。

3、(哇,古诗写得这么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教师示范诵读《小池》。

(2)继续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同学们猜一猜,并看图片,出示带平声符号“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3)带学生诵读“泉眼无声惜细流”

5、带学生诵读“树荫照水爱晴柔”

猜字谜:把矛放在树上。

识字:柔 诵读“柔”

识字:爱 爱:爱心、关爱。

6、带学生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1)出示荷的篆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识字:荷,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平声出示图片)。

(2)猜字谜:露:路上有雨组成什么字?

7、带学生诵读“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示蜻蜓图片,诵读“蜻蜓”

8、(1)将平声字归类出示:泉、荷、蜓、才、池,带学生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音。再次诵读这些字。

(2)将仄声字归类出示: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让同学们读小、眼、有。

(1)学生分小组读。

(2)男女赛读。

(3)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

(4)全班齐读。

10、玩游戏:生字回家。

泉、流、爱、柔、荷、露、角、蜻、蜓。

( )眼无声惜细(),

树荫照水( )晴()。

小( )( )尖尖(),

早有( )( )立上头。

三、看图猜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一、二句古诗图片,让学生猜一猜。

2、教师诵读,学生跟着诵读。

3、出示三、四句诗图片,猜一猜。

4、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5、理解“露”字: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6、理解“立”字。

(1)小蜻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指名表演: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7、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写字,出现“尖”字,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四、总结全诗。

2、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四

课文《小池塘》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大家展示了春天小池塘美丽多姿的一面。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浮现小池塘优美的画面,感受到小池塘的景色美,感悟到课文的语言美。他们喜欢小池塘,喜欢朗读,渴望读好课文。通过两个问题:小池塘像什么?小池塘的睫毛是什么做的?不仅使学生从整体上抓住了小池塘的形美和神美,同时也深入体会到了课文语言组织的精妙之处,体验文章的语言美。“一闪一闪”、“明亮”、“长长的睫毛”这些词语写出了小池塘美丽的特点。抓住这些词语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就能使学生读出小池塘的美丽,读出对小池塘的喜爱。由于学生已经进入了课文优美的意境,对小池塘产生了喜爱之情,因此在朗读这一段时,学生很容易就能读好这些词语,读好课文。教学中没有老师过多的讲解,有的只是老师激励性的评价和学生自己情感的流露。学生在一遍一遍朗读的过程中,一次一次地加深了对画面的透析,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并最终跳出画面完全融入课文的语言美之中。在指导朗读时,我鼓励学生边读边想像,通过老师的范读,为学生提供了边读边想的范例,使学生在自己尝试的时候有法可循,情感自然流露。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五

1.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池上谁还记得,指名背出,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在池塘里小孩偷采莲花的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小池塘有关的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1.同学们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那么你们想象一下夏日的小荷塘都会有什么美丽的景象呢?学生自由想象并用语言描绘。

2.课件出示小荷塘画面。我们一起看看屏幕,看看课文里的小池塘里都有什么?.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那么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学习生字。

4.检查自读情况。

(2)同样方法学习”廷”和”蜓”。

(3)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

5.全班齐读。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1)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

(1)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2)学生练读,男女比赛读。

(喜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指名读,赛读。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指导朗读。

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7、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8、指名反复朗读,指导读出语气。

9、全班朗读。

10、有感情的朗读小诗。

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六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小池》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认识并且会写4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五、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3、观察字形:

廷:半包围结构,先写“壬”,再写建之。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6、描红,练写。

六、课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诗人看见了,把它写成了诗。那你们能不能把看到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下来呢!

七、板书设计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识识记“泉”、“流”等7个生字,学会写“尖”字。

2、能正确、流利、诵读古诗。

3、图文结合,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生字,通过吟诵古诗,发现古诗之美。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荷花开在小池非常美丽。

3、古人杨万里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并写成了一首古诗《小池》。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

2、古诗中描述小池有哪些景物呢?(荷叶、泉水、蜻蜓等等)。

3、(哇,古诗写得这么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教师示范诵读《小池》。

(2)继续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同学们猜一猜,并看图片,出示带平声符号“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3)带学生诵读“泉眼无声惜细流”

5、带学生诵读“树荫照水爱晴柔”

猜字谜:把矛放在树上。

识字:柔 诵读“柔”

识字:爱 爱:爱心、关爱。

6、带学生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1)出示荷的篆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识字:荷,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平声出示图片)。

(2)猜字谜:露:路上有雨组成什么字?

7、带学生诵读“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示蜻蜓图片,诵读“蜻蜓”

8、(1)将平声字归类出示:泉、荷、蜓、才、池,带学生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音。再次诵读这些字。

(2)将仄声字归类出示: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让同学们读小、眼、有。

(1)学生分小组读。

(2)男女赛读。

(3)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

(4)全班齐读。

10、玩游戏:生字回家。

泉、流、爱、柔、荷、露、角、蜻、蜓。

( )眼无声惜细(),

树荫照水( )晴()。

小( )( )尖尖(),

早有( )( )立上头。

三、看图猜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一、二句古诗图片,让学生猜一猜。

2、教师诵读,学生跟着诵读。

3、出示三、四句诗图片,猜一猜。

4、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5、理解“露”字: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6、理解“立”字。

(1)小蜻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指名表演: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7、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写字,出现“尖”字,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四、总结全诗。

2、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八

1、正确流利地吟诵是个,当堂背诵诗歌。

2、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句,学习运用想象、画面再现、表演感悟诗歌意境,用自己的话说三、四句的意思。

3、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进一步形成吟诵诗歌、积累诗歌的兴趣。教学重点:、抓住词语体会诗歌的画面和意趣,说三、四句的意思,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语体会意趣。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情景再现法。

教学程序。

一、板书古诗(可在课前)。

(课前,发白纸一张,请学生对折备用;将古诗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书空(意图:渗透工整书写的意识),漏写“惜”字和“爱”字,为后面抓重点词研读埋伏笔;学生指出漏(于:苏教版小池教学设计)字,师回应写完后补上,写完后请指出问题的学生用另外的颜色补上,其余同学书空(意图:解决难点字的书写问题)。引导“惜”字的形近字(小黑板出示:借、惜、错、猎),请生组词,把后面在研读“惜”“爱”二字可能要用到的词语写出来。

二、开课,读诗。

1、走进学生,会读吗?读读看,还不太会的冲老师笑笑。请举手生读,强调:还不太会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听,教师性地评价(字正腔圆,声音、速度、自己的感觉,这样的评价为后面学生的读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再请一位学生读,请生试评价;再请刚才不会读的学生读,师激励性评价(意图:呵护困难学生的自尊,逐步树立其自信)。

同学们读得都不错,现在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这首诗,读完后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标注出海不太明白的字或者词语。

2、生读。师指导方法:请你把你标注出的词语再放到诗句里读一读,想一想,没准你就明白了;如果还有问题,就可以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生探究、交流。师注意学生质疑过程,有针对性地请两三个同学汇报(意图:让学生再现探究过程,形成一定的方法思维)。

3、我们再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读一读诗歌,尽量读出你的理解和感受。

三、说诗。

1、(指板书)老师发现,前面两句诗,各掉了一个字,好像意思还是差不多,不信你读读,然后想一想,我们再来说说你的感受和看法。

2、思考、交流。(研究“惜”字,阶梯一:学生用扩词的方法理解字的意思,阶梯二:把自己的理解放到诗句里读出来,阶梯三:由这个“惜”字,你都想到些什么?)。

3、炮制,研究“爱”字,注意放手,注意有困难的学生。(程序建议:爱什么?(研究“晴柔)——谁爱?(引导理解“树阴照水”——还有那些东西爱“晴柔”?(引导诗歌中“爱”的基调)——如此美景是谁发现的?(引导杨万里爱“晴柔”,也爱??——诗人喜欢,我们读着动人的诗句,想象着美好的画面,也喜欢。)此处亦可转化角色,你是杨万里,看到眼前??(意图:引导学生说诗句的理解)你是“树阴”或者“小荷”??(意图: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体会景物和谐之美。)。

4、此过程中相机引导生说清三、四句的意思。(可以请生用动作演一演这两句的感觉,为说意思作一进一步夯实。)。

5、感悟意境的基础上读诗,再伴着音乐《早春》读诗。(韵律、节奏的深化)。

四、画诗(意图:让抽象的文字和想象转化为直观的形象,让学生理解内容更直观而深刻)。

现在,我们明白了故事描绘的美好景物、作者和我们都喜爱这美景的感觉。真好,我们班都是会读书的孩子。

1、说:好的诗啊,是“诗中有画”,我们读的时候,你的眼前,你的脑海里有美丽的画面吗?赶紧画出来吧,你可以边读边画,也可以先读后画你喜欢的方式就行。(画到纸的一半上)。

(音乐《蕉窗夜雨》。

小组内交流,说说画面内容,请两三个同学全班汇报,注意用上美美的词语,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看着自己的画面读诗,这叫“画中有诗”(意图:对诗歌的一个整体感知和把握,由出诗到入诗。

五、入诗。

1、刚才我们不仅读了这首诗,还说了这首诗,也演了这首诗、画了这首诗,现在再带着你的相信爱国,看着你的换面,加上你的表演,美美地读一读诗歌,读的时候,可能就有更新的发现。

2、你看,诗人杨万里在外游玩,发现这样一处小景,就写出这样一首好诗来,这就是自然的魅力。我们北碚师重庆的后花园,巍巍缙云山,幽幽嘉陵江,青山绿水之间,不知有多少动人的美景。有时间我们赶紧出门走走,说不定啊,你也就写出这样的好诗来。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九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小池》显而易见是描写了一个小小的`池塘,这池塘虽然小小的,但是却别有一番风味,)(出示图片)。

2、孩子们大自然是那么的美好,万物是那么的和谐,诗人杨万里是怎样描写小池的呢,谁来读一下,我知道有的孩子都会背诵了,都谁会背了。

5、师:既然这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那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把它读好,读出诗的味道。

二、识字。

想要把这首小池读好,我们还需要先来认识一下这课的生字。(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相信古诗你读的会更好。(谁来点评一下)。

三、初读,划分节奏指导停顿。

把诗读好前提条件就是把诗读出节奏来,看,这就是这首诗的节奏型,自己试着读一读吧,谁来看着节奏型试一试呢?你们读的这么棒,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了,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池。

四、交流,了解诗意。

还有哪个词语是不明白的?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吧,哪位小老师能帮一下他,

五、律动视频。

出示视频,学生跟唱。

孩子们这首诗很美,有人还把这首诗唱成了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让我们一起跟着唱一唱吧。

六、根据图画,让学生说出对应的诗句。

师:画画生:说诗句。

孩子们你们真正理解了这首诗吗?那老师这里有个游戏,你敢挑战吗?那我们开始游戏吧。

七、朗诵会。

孩子们你们看图猜诗的本领可真大啊!孩子们那你们还会背诵其他古诗吗?看,今天,我们银杏小学要召开《诗词大会》,谁想报名参加,那么一会请台上的孩子把你最拿手的一首诗朗读出来,小面都是小评委,请你们秉着公正、公平的态度投票,得票最高者可以得到谁是“朗诵小达人”的称号。

为他们表示祝贺,美丽的景色存在于诗歌当中,更存在与大自然中,这些景色正等待这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让我们课下好好的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奇幻世界吧!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运用“三学一拓”教学模式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导学: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了许多古诗,你们能背一背吗?今天,老师也要背古诗。可是不是用朗诵的形式,而是要把它唱出来,想听吗?你们知道我唱的古诗的诗题吗?揭示课题。

三,自学:

(一)读诗:1,生自读古诗。2,师配乐朗读。

3,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说一说朗读时注意了什么?4,再读古诗。5,生配乐朗读。

(二)出示自学内容:通过我们的朗读,你都读懂了什么?现在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来划一划,写一写。自学三分钟。

四,点学:汇报自学成果,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各抒已见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学生a:我读懂了“惜”是爱惜的意思,学生读第一句诗。谁爱惜?爱惜什么?一个“惜”字将无声的泉水细细地流了出来,因爱惜流水不愿多流一点,化无情的水为有情。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法?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怎样来读?“无声”一词要读得轻柔。突出“静”

学生b:“爱”是喜爱的意思,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情境想像: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是怎样的?还有谁和他学的是一句诗。让学生补充,说诗句意思:树影映在水面,像是爱恋这晴天柔和的风光。这句诗也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小池的幽静美丽。

学生c:小荷才露尖尖角: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来。指导朗读:“才露”重读,想像情境:你认为这是怎样的小荷。读出小荷的美来。

学生d:早有蜻蜓立上头:早就有蜻蜓飞来落在它上面。找动词“立”让学生演示“立”解释是落的意思。指导书写“蜓”想像情境:你们想蜻蜓会对小荷说些什么呢?把这两句诗一起来读一下。

五,拓展:

我找同学把这首诗再读一下,看一看能不能读出诗的意境来。师范读:老师也想来读了,请你闭上眼睛想画面,看你能想到哪些美景?出示大屏幕:早晨,当我漫步在小池边,看到。感到。

六,总结:孩子们,在诗人的笔下,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就说这首小诗里的景物吧,蜻蜓啦,泉眼啦,连树阴也一样,各有各的行为,各有各的心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拟人法。欣赏了这幅池塘小景,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呢?出示大屏幕:树,风吹杨柳。花。看着图片,说一说用上这样的写法。

板书:小池。

泉眼惜。

树阴爱。

小荷露。

蜻蜓立。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十一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信息资料: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材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细读(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可能有出的问题,如:“樾、意欲”的含义等。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诵读(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1、采用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诗句的韵律,停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诵诗句。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写字(自主写字,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学生参与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木”字旁的写法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准备。)。

1、指名背诵《所见》,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内容。

2、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激发学生,回顾体验,简要概括也学习方法,为学习《小池》做准备。

自学(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培养能力。)。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预设目标: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第二课时。

学习古诗《小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信息资料: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材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细读(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可能有出的问题,

如:“樾、意欲”的含义等。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诵读(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1、采用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诗句的韵律,停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诵诗句。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写字(自主写字,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学生参与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木”字旁的写法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第二课时对话平台: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准备。)。

1、指名背诵《所见》,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内容。

2、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激发学生,回顾体验,简要概括也学习方法,为学习《小池》做准备。

自学(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培养能力。)。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依据课标的要求,正确处理师生的角色关系,处处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自读自悟中,不断积累,不断迁移。教师则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注意指导、引导、诱导、辅导。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主动地,生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汇报(各组汇报交流,发现共性问题,强调重点问题。)。

1、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学习情况及学习收获,可引导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前讲解。如:字音“柔”应为“rou”不是“you”,多音字“露”的两个读音,以及词语的意思。“细流”“树阴”等。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抓住共性问题。如“毕竟”“惜”“无穷”等,采用“读、看、想、议”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实践(创意表现,促进理解,发展个性。)。

1、引导学生结合着自己的阅读理解,观察感受,谈一谈对夏天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夏天。如语言描述、绘画、背诵诗歌等均可。

3、交流评议。

写字(自主选择难点字,提高书写能力。)。

重点指导“黄、立、闭”,教师大胆放手,相机示范,引导学生评价。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十四

1、认识并且会写4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五、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3、观察字形:廷:半包围结构,先写“壬”,再写建之。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6、描红,练写。

六、课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诗人看见了,把它写成了诗。那你们能不能把看到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下来呢!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材说明:

《小池》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阴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作者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重点词语”惜,爱,露,立”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惜,爱,露,立”和诗句的大意。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美景。

教学准备:

教师:字词卡片。

学生:虚宫格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体现,它语言精简,文字优美,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关池的美丽小诗。(板书“池”)。

谁知道池是什么?(池塘)那么小池又是什么?(小池塘)(板书小)。

谁见过小池塘是什么样子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小池塘的古诗《小池》,通过预习,誰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它的作者是杨万里,南宋杰出的诗人)同学们还学习过杨万里的那首古诗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谁能背一背(指名背诵,)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诵一遍(齐背)。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们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教师范读。

2、自己出声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3、这一课里有五个生字,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昔:昔日,往昔。

惜:珍惜,爱惜。爱惜,爱惜是需要用心爱惜的`,所以,昔加上竖心旁就是“惜”。

廷:宫廷,朝廷。

蜓:蜻蜓。因为蜻蜓是昆虫,所以是虫字旁。

露:露出,露头。

(出示字卡,名读字,组词,齐读)大家把字放到古诗中再齐读一遍。

三.细读诗句,理解诗意。

(一)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指名齐读)读了这句诗在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景色呢?你看到了什么?(泉眼,树阴,水,)(学生回答,教师画泉水,树阴。)。

把你看到的景色用你的理解读出来。

这句诗写了泉水和树阴的美丽,那么,这句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泉眼无声惜细流-----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树阴照水爱晴柔----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2.你是从哪个字看这句古诗的大概意思的?(惜)谁爱惜谁?(泉眼爱惜泉水)他是如何爱惜泉水的?(让泉水细细的流淌)涓涓细流生怕水滴溅出来,那么,读这句诗的时候,要读出非常爱惜的感情,谁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指名读,评价)把泉眼的泉水的爱惜之情融入诗句中让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3.同学们要是通过哪个字看出树阴的感情呢!(爱)爱是什么意思?(喜爱)喜爱什么?(喜爱晴柔)晴柔是什么意思?(晴天的柔和风光)谁喜爱柔和风光?(映在水上的树阴)谁能把树阴对晴天柔和风光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指名读,评价)。

4.泉眼爱惜泉水,树阴喜爱晴天柔和风光,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拟人的写法)非常好,把泉和树阴当成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的感情,说明作者对泉水和树阴是怎样的?(喜欢)想像着作者的喜欢之情齐读这一整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从同学们的声音中老师也体会到了你们的喜爱之情。那么除了这些,小池里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看接下来的诗句(指名读)谁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呢?(学生回答。)。

2.从哪个字看出小荷叶是刚刚长出水面的(露)露是什么意思?(露出)谁能形容一下露出水面的小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小荷叶刚刚长出来,只露出尖尖的一个小角,教师画荷叶。)这个只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的小荷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蜻蜓落到了他的上面,教师绘画蜻蜓)为什么用“立”而不是“落“呢?(更加有生机)一个露,一个立,让小池塘显得更有生机,浮现在我们眼前的画面更加生动。作者连这样的小细节都观察到了,如果你是作者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有生机的,喜气的,指名读,评价,齐读)。

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对小荷花池美景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谁能读出这喜爱的感情呢?(指名读,齐读,评价)。

4.读得真美啊,仿佛小池现在我们的眼前一般,想像整首诗的意境试着背诵出来(给两分钟时间背诵)谁能有感情地背诵出来?(指名背诵,齐背)。

5.这首诗我们已经学完了,《小池》,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荷花有什么不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盛开的荷花,《小池》是刚刚长出的小荷叶)在作者的眼中,不论是盛开的荷花还是刚刚长出来的小荷叶,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表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非常深的。

四.书写生字。

这一课中出现了五个生字,同学们打开练习本和老师一起书写。昔:主笔“—”,强调笔顺,范写。

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范写。书写。

廷:半包围结构,主笔平捺,强调笔顺。第二个横长。范写书写。蜓:范写。书写。

露:上下结构。范写。书写。

五.回顾古诗,小结。

让我们再次想着小池的美景,在此诵读。作者用古诗的写法,写出了小池的美丽景色,写出了对小池的热爱,那么,你会怎样展现你所见到的小池的美丽呢?课后,请大家试着写一写,把你写的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六.板书设计。

小池。

杨万里南宋。

泉眼惜。

树阴爱。

小荷露。

蜻蜓立。

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初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体会从平凡之处发现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体会小池的小而美。

教学难点:学会从平凡之处发现美。

(设计意图:引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设计意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小池》均为杨万里的作品,取景一大一小,心境一开阔明朗一淡然喜悦,故以前者之“大”反衬后者之“小”,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先抑后扬,体会小池的平凡。)。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如此平凡的小池,如何让诗人写诗赞颂?)。

(设计意图:体会平凡中的美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爱。)。

(设计意图:颈联、尾联画面感极强,用绘画的方式直观地感受小荷与蜻蜓相互依偎的画面。同时让学生体会在平凡之处发现美,创造美的感受。)。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诗人在创作这两首诗时的心境是不同的,借这个问题,学生深入理解小池平凡却细致的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