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导游词河南大概(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7:13:00 页码:11
导游词河南大概(实用9篇)
2023-11-27 07:13:00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些总结范文都来自于实际的工作和学习经验,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导游词河南大概篇一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xx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昙柯迦罗来到白马寺。此时佛教也从深宫走进了市井民间。随后,昙柯迦罗在白马寺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时期,安息国僧人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了规范僧团组织生活的《昙无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团组织章程都已齐备,一条中土有缘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铺就,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场受戒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整个过程都与白马寺息息相关。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总之,白马寺是与中国佛教的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联在一起的,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导游词河南大概篇二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正如《说嵩》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样地,所以又称《少林禅寺》和《大少林》.据文献记载,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来洛阳,他0幽栖,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诏于少室山阴,筑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间,另一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修禅于嵩山少林寺。他广集弟子,传授禅宗,使少林寺的影响日益扩大,传说达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于石。

少林寺原有建筑较多,分布较广。现在少林寺包罗的范围除主体建筑常住院外,还有离寺西不远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园,钵盂峰下的二祖庵,寺东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围的古塔、碑刻等。

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少溪河北岸,院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自衣殿、千佛殿(毗卢阁)和地藏殿等,常住院自山门至最后大殿南北长300余米,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前后六所院落。

导游词河南大概篇三

龙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八间朝房,与大殿组成完整的宫殿院落,其内建有中国首座大型宋代蜡像馆,63个人物蜡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御道两侧为著名的杨湖和潘湖。虽然两湖东西相邻,但杨湖清澈见底,恰似北宋名臣杨业的光明磊落,潘湖却浑浊不堪,正如北宋0臣潘美的卑鄙龌龊。整个园区碧波荡漾,垂柳依依,芳草如茵。既有北方宫殿雄浑之气魄,又兼南国园林秀丽之风姿。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人们将龙亭视为“古都的象征”。每年金秋十月,作为闻名中外的开封菊花文化节主会场,龙亭景区布置气势磅礴,数千种特色品种菊花争奇斗艳。以宋宫廷文化为背景的历史剧目《九帝迎宾》、《百戏进皇宫》、《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狸猫换太子》等,使游客在游览皇家建筑群和园林景观的同时,也深刻了解到大宋王朝的繁荣富强和兴衰成败。

龙亭位于开封市西北隅。它是一座巍峨古老的殿堂,朱柱金顶,重檐翚飞。彩色琉璃瓦闪闪烁烁,光华灿烂。突兀的台基,把殿堂高高托起。前有潘、杨二湖,碧波粼粼,东西相映;后有小土山,郁郁葱葱,绿树成荫。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宜人。

龙亭座北向南,由大殿和台基两部分组成。台高13.40米,台之顶部东西宽31.80米,南北长25米,正面有青石台阶,东侧为72级,西侧为69级,直抵台顶。台阶中间置高浮雕云龙陛石,台阶两侧及台上四周,均有石望柱和栏板,望柱柱头雕狮子和火焰宝珠等。

台上有大殿一座,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高13.30米,上覆以黄色琉璃瓦,脊上置脊兽,四角檐上悬挂风铃,风起铃响,声动四方。四周檐下施斗拱,为一斗二升加卷云耍头。雀替为透雕,斗拱、栏额、普柏枋上均有山水花卉、人物故事等内容的彩绘,显得十分瑰丽壮观。明间和次间装隔扇门18扇,稍间为坎窗。殿内顶部有天花,绘云纹团龙图案。殿内中央置一青石浮雕,四周雕云龙,俗称"龙墩",造型庄重美观,雕刻技法细腻,清代曾用它做"叙五岳真形碑"碑座。从雕刻技法和图案造型的风格看,似为明代遗物。大殿东侧,台基上有一石阙门,上有康有为1923年游龙亭时留下的诗文和题联(原石已移至台下),再下数级有一四角形方亭,可供游人休息。龙亭前有照壁一座,高近3米,建于清咸丰年间,壁上,覆以黄色琉璃瓦,素脊,中间辟拱券门。

龙亭一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从后梁到金朝,这里曾做过六个朝代的皇宫。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将领朱温背叛义军,投降唐王,赐名全忠,任宣武军节度使,治所在汴州城,即今开封市。那时,龙亭这一带就是节度使的衙署。朱温与李克用勾结,联兵镇压农民起义军,深得唐王的赏识,晋封为梁王,成为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全忠不忠,野心勃勃。907年,又篡唐称帝,改国号梁,建都开封,把汴州升为东都开封府,将他的衙署改为建昌宫。龙亭这地方,历史上第一次成了皇帝的宫殿。

朱温被其子朱友珪所杀。923年,李存勖灭后梁称帝,迁都洛阳,史称后唐。这时的建昌宫又降格为节度使的衙署了。

936年,后晋灭后唐,复迁都开封,仍以原建昌宫为皇宫。以后,后汉、后周相继都把这里当作皇宫。五代政权更替频繁,来去匆匆,建昌宫虽数次充当皇帝宫室,而面貌不曾改观。

北宋的东京,是开封的鼎盛时期。龙亭这一带布满了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建筑群,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楼台殿阁,鳞次栉比。这就是北宋的皇城,也叫大内,周围五里,是赵宋王朝在五代宫苑的基础上营造起来的。

北宋王朝历九帝167年,一直盘踞在这座金雕玉琢、华贵无比的皇宫里。

导游词河南大概篇四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现在进入了红石峡景区,它是由于地壳断裂运动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遗迹,看上去是很狭窄的线状峡谷,这就是一线天,大家或许回想这里的岩石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是由于岩石中铁质矿物的氧化,长年累月,崖壁就被染成了红色,这样形成了丹崖碧水的奇异景色。

进入峪内,各位是不是感觉比外面要温和一些呢?大家请看,两侧是悬崖绝壁,四周群山环绕,这样就使峪内外空气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内独特的气候特点,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峪内却凉快宜人,在峪外天寒地冻之时,峪内却青草不枯,仿佛处在恒久的`暖和中,故也叫温盘峪。

朋友们,我们连续向前行,来到了子房湖,在汉朝建国初,张良在关心刘邦建立汉业之后,功高震主,惟恐遭到刘的毒害,一再请求,告老还乡而去。张良回到家乡之后,仍旧坐卧担心,觉得还不太(保险),便偷偷地微服出行,隐居到了云台山。因张良字子房,故此处的村庄叫子房村,湖叫“子房湖”。沿湖而行,可见对面山峦中有“达摩峰”。相传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传教,到达少林寺,面壁10年仍常有杂念涌入心头,于是走出寺庙,要找一处绝妙的静处修行。后来就来到去台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峦上静坐。此处人迹罕至,达摩高居山巅,终山岚流云为伴,山灵一片净化像山样入定下来,不久即化仙而去,此处则留下了“达摩峰。

过了漫水桥,我们来到了泉瀑峡,大家请看,这里山雄水秀,峰高瀑急,青山四合,如同仙阁,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奇妙。

朋友们,一路欢歌一路美景,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老潭沟的终点,俗话说:“游云台,赞云台,不到天瀑不算来”,这就是最闻名的云台天瀑,落差达314米,宽约5—7米,是亚洲目前发觉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天瀑之高雄冠九州!“此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言)定会涌上你的心头。她盛水期间气壮山河,淡水之时,仪态万千,大家请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似乎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下端犹如飞花溅玉,溅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团水雾,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雾中。它既表现了力气,又体现了优美,让人感觉布满了活力,精神兴奋。

出了老潭沟不远,有石桥横架河谷,通往潭瀑峡,又叫小寨沟,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流泉,彩潭,奇石等景观,风光怡人,宛如秀丽江南,故得雅号“潭瀑川”。过了减肥石,又见金龙卧波,再往前行,眼前豁然开朗,浪花翻滚的丫字瀑布带着清爽和凉意向您扑面而来。

再往前走,就是清漪池,这里水浅而清亮,颜色明丽,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绿无尘,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但这里却有鱼,为了适应水清的环境,鱼身渐渐变得透亮,几乎和水一样了。

好了,朋友们,因时间关系,今日的讲解就到这里了,感谢各位的支持!

导游词河南大概篇五

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称“嵩高山”,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要说中岳嵩山,在五岳之中,它东不如泰山雄伟,西不如华山险峻,南不如衡山秀丽,北不如恒山奇崛。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巩山,以它自己诱人的山川风貌,灿烂的古老文化,独特的演变历史,天然的地质博物,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嵩山属伏牛山系北支外方山山脉的一部分,大地构造为前寒武纪地块及盖层,盖层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经历了多次地壳和造山运动,形成了山势陡峻、雄伟壮观、。奇峰林立、瑰丽多姿的地貌形态。由于嵩山地层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在不大的范围内能看到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出露、类型齐全的岩石,多次地壳运动的痕迹等,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这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少见的,被誉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中外地质学者瞩目。

嵩山分为东西两支,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二山的历史由来已久。太室山下有启母庙,庙前有启母阙,庙后有启母石。相传大禹受命继父治水,禹因治水心切,凿山不止,连吃饭都不顾,和妻子涂山氏女相约送饭以击鼓为号,涂山氏女听到鼓声才来送饭。禹在凿山时化作一只大熊,力大无比。一次正干活时不小心一块石头滚下去击响了鼓,涂山氏女听到鼓声忙来送饭,一眼看到禹是只熊,羞愧难当,扭头就跑,大禹急忙在后追赶,追到太室南麓时,涂山氏女已经化成一块大石头。

此时涂山氏女已身怀有孕,禹便向巨石大声哭喊:“还我儿来!”只听得山崩地裂一声轰响,巨石开裂,跳出禹的儿子,取名为启,所以这块石头就叫启母石。涂山氏女化作石头后,她的妹妹又和大禹结了婚,住在太室山西边的`一座山下,抚养夏启王长大成人。古代妻子又称为室,所以禹的第一妻子住的山就叫太室山,第二妻子住的山叫少室山。少林寺就是因为坐落在少室山阴的茂密丛林之中,所以得名“少林寺”。

太室山东西起伏,奇峰相连,雄深高大,气势巍峨,犹如黄河南岸的一座天然屏障,护卫着夏代的都城--阳城,故有中岳如卧之说。太室主峰叫峻极峰,海拔1494米,古来就有“嵩高峻极”、“峻极于天”的说法。朋友们可以想一下,华山是立着的,它高2160米,泰山是坐着的,它高1545米,嵩山在躺着卧下时还有1494米,那么它立起来该有多高呢?因为清朝乾隆皇帝曾在峻仍峰上赋诗立碑,所以峻极峰又名“御碑峰”。峰顶平敞开朗,犹如宝幢之盖,四周群峰相向,惟中居高巍,一览众山小。假若你登峰远望,南有箕颍,山河拱卫;西有少室,争艳夺魁;东视群山,谷幽峰奇;北望黄河,一线连天处,即是古老的伊洛河三角洲、河图洛书的出处,我们华夏6020xx年古老文化的发源地。峰岳连绵,云雾缭绕,耳听松涛阵阵,眼观山花烂漫,置身这种氛围之中,朋友,你该有何感想?倘若你在夕阳西下时观嵩山,那更是彩霞四射,瞬息万变,河山壮丽,气象万千。

嵩山是历代封建帝王、达官显贵、骚人雅士游览祭祀的地方。历代游人,凡来嵩山参观者,攀登极峰的,粗略一算,也该有30多个帝王到过嵩山封禅览胜。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胜景之后,也挥毫永叹,留下了无数石刻墨迹。太室36峰中有一个万岁峰,其来历就是汉武帝登高山时,随贺官员在这里三呼万岁之声,回荡山谷,此起彼伏,部下吹捧说是山呼万岁,史称“嵩呼”,皇帝老子心潮澎湃,龙心大悦,遂命名此峰为“万岁峰”。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她曾几次到嵩山禅祭游览,加封中岳。武后天册元年(695年),武则天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次年又一镒登上峻极峰加封中岳,并在坛的东南立碑一通,碑文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叫“大周升中述志碑”。为了纪念她登嵩山封中岳这一盛大典礼,武则天诏令改当时的嵩阳县为“登封县”,即现在我们所在的登封市,改阳城县为“告成”,即现在的登封市的告成镇,以显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

刚才我们说的是雄伟壮丽的太室山,现在我们再说说气势险峻的少室山。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4米,是整个嵩山山脉的最高峰。因金末宣宗曾屯兵少室山顶,抵抗元兵,故又称为“御寨山”。要说少室山势,那真是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拨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像猛虎长啸,有的似雄狮初醒,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所以唐人有“少室若莲”之说,现在老百姓称为“九顶莲花山”。闻名中外的古刹少林寺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山色绝佳,风景如画。

站在少林寺南望,少室山崭然若屏,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着五座山峰,依其形态,称之为棋、鼓、剑、印、钟。在剑峰的西侧,有一大块像刀削般的巨大石壁,雨过天晴之际,光洁耀眼,好似皑皑的白雪,这就是嵩山八大胜景之一的“少室晴雪”。少林寺山门前,有一条少溪河,潺潺流水,绕寺而过,河里布满了嶙峋多姿的巨石,千姿百态,各具风采。朋友们请往那边看,少林水库南岸的断崖上,有一个“石和尚”,对,光着头,面北端坐,曳冠楚楚,真是惟妙惟肖。我们叫他礼宾和尚,客人们来去少林寺,都委托他负责迎来送往。别看我们这里看少室山这样险峻,上到山顶,却是宽平如寨,还分上下两层,称为“大寨”、“小寨”,大小寨周围有四天门之险。这里既是古和隐居避世的地方,又是历来屯兵之所,现在山顶还有大、小饮马池和石碾、水柜及其他建筑遗址。

嵩山是世代相传的风水宝地,也是儒、佛、道三教荟萃共存之地,是我国宗教活动的重要地区。嵩山寺庙林立,风景秀丽,72峰,峰峰有名,72寺,寺寺有故,寺相连,各有奇景,个时期建造的不同风格的寺、庙、宫、庵、观、寨、台、塔、阙、石碑、书院等。文物古迹遍布,书法雕刻满山,更有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装点着各个景区景点,真是美不胜收。

导游词河南大概篇六

世纪欢乐园是国家4a级景区,占地660亩,总投资6.8亿元,是集探寻火车文化与感受迪斯尼欢乐为一体的文化主题乐园、郑州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园内设有50项"迪斯尼"项目、狮虎山庄马戏表演、极地海洋世界动物表演、魔域动漫城堡、不同时期火车文化、异域风情珍奇花木六大主题游乐,120元六大主题一票玩,男女老少乐翻天!

这里是青年人的挑战乐园:高达120米的巨型摩天轮,长达888米的老金矿过山车,以旋转方式和钟摆方式同步运转的疯狂大摆锤,建在神秘金字塔中集高科技于一体的4d影院,魔域颠峰、漂流冲浪、空中飞舞、海盗船、旋转郁金香、飞越亚马逊……惊险巅峰,快乐无限!

这里是孩子们的梦幻乐园:魔幻城堡、旋转木马、部落风暴、青蛙蹦极、快乐小蜜蜂、失衡小屋、东方快车、追逐战车……带给孩子一个梦幻童年!

这里是中年人的亲子乐园:陪同家人和孩子一起体验旋转木马、伦敦之眼、碰碰车、瞒天过海……让中年人重拾童年的乐趣,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成长!

这里是老年人的休闲乐园:浓郁的火车文化,十多部不同型号的蒸汽、内燃、电力机车,vr火车驾驶以及宋庆龄专列等具有纪念意义的各种机车,一解老人的火车情缘。六大站区异域风情,80亩欢乐湖碧波连映,是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园区内建有俄罗斯风情站、古埃及文明站、工业伦敦站、南美雨林站、阿拉伯古堡站、荷兰风情站、西部牛仔站七大站区,并陈列着不同年代极具代表性的各类火车头及车厢。两列古老的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载着游客领略各国景区风情,畅享六大主题游乐,让游客从中体会到"乘火车游天下,一日玩遍全世界"的感觉。

导游词河南大概篇七

大家好,我叫李xxx,是云台山的一名小导游,欢迎你们来到云台上观光旅游,祝大家旅途开心。

各位游客们,经过20分钟的巴士,我们来到了云台山上,首先我们要进入红石峡景区。大家可以看一下两边的岩石,都是红色的,这是由于红石峡是由红色的石英和砂岩组成的。又由于岩石的时代不同,所呈现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穿过子房湖,我们来到了小寨沟,小寨沟的景色非常漂亮,是云台山的一颗明珠。大家看,我们正前面的`一个瀑布,叫做龙蛇潭,(传奇)云台山的深山老林里经常有蛇出没,有一条小青蛇就是在这里修炼成龙的。

再看水帘洞前方,有两股水在离地一米高处喷出,此乃“不老泉”,传奇有个老寿星叫王烈,不食人间烟火,渴了就喝这泉水,到几百岁,还健步如飞,不减当年。你不妨也来品尝一下。

连续往前走,请大家看我们正前方的这个瀑布,是不是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涌上心头呢?这边是大家想要观赏的天瀑,落差314千米,是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它也是云台山景观之最。来到这儿千万别忘了拍照留念哦。

好,下面请大家四处走走,半个小时后集合,再去别的地方巡游。

导游词河南大概篇八

嵖岈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可游面积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区、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和18个重点风景区之一。嵖岈山山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中原盆景”、“华夏图腾林”、“地质公园”、“西游记全书”和“东方第一社”之美誉。

2021年10月9日,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嵖岈山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盆景大多数人都见过,但你见过方圆五十公里大的巨型盆景吗?来嵖岈山吧,素有“中华盆景”盛誉的嵖岈山,会让您领略到不一般的奇石盆景!

嵖岈山位于驻马店遂平县境内,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嵖岈山,南临驻马店市,距武汉300公里,北靠漯河市,距郑州180公里。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纵贯遂平县境,距景区25公里。因其丰富多彩的地质结构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景区内奇石遍布、浑然天成,素有“中华盆景”“奇石王国”之美誉,其中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石猴、飞来石、定海神针等更是引得无数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嵖岈山的山峰不仅绝崖突兀、奇峰巍立,峰峦之间还犬牙交错、峥嵘嵯峨,群峰竞艳,蔚为奇观。而嵖岈山的山洞洞壑幽邃、千变万化,是探险猎奇的迷宫,黑风洞、乾隆洞、九曲通天洞等著名景点更是引来众多游客进入寻壑探险。嵖岈山中的道路也为一奇景,景区内“一线天”、“通天梯”类的景点比比皆是。神奇的嵖岈山也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吴承恩游过嵖岈山后灵感涌发创作了举世名著《西游记》;乾隆皇帝游后更是把嵖岈山搬入自己御花园才得以欣慰。

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交通条件,缩短了景区与大都市之间的距离,交通方便快捷。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处在南北气候的过度地带,四季风光如画。阳春,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盛夏,绿树成荫,泉水潺潺;金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银装素裹,冰清玉洁。山上众峰峥嵘,洞壑幽邃,古树参天,绿藤滴翠;山下涓涓细流,湖光倒影,交相辉映,如入仙境。有九大景观、九大奇峰、九大异石、九大名棚、九大仙洞,各类景点200多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明代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许瓒游览崎岈山留下了“山秀寻仙踪,隐隐云壑十万峰”的绝美诗句,是对嵖岈山美景的真实写照。

导游词河南大概篇九

我们现在前往翰园碑林参观。碑林位于开封西北隅。在去往翰园碑林途中,我把它的简单概况向大家介绍一下。一座大型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第一座最大的民办碑林”。

现在我们来到了翰园碑林。走过雄伟高大的仿宋建筑牌楼,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塑像。塑像高17米,重20吨。黄帝姬姓,号轩辕氏,也叫有熊氏,他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结统一的奠基人和古老文明的开拓者,历来受到人们的尊崇,称他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所以我们也自称是炎黄子孙或华夏子孙。

古城开封湖泊很多,是有名的北方水城,但就是缺山。翰园碑林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在南部风景区建造了仰圣山、文萃山和翰园山。仰圣山体现了山的文化品位,具有雄、险、奇、秀之气势与美姿,也体现了人们对世界文化名人孔子和古圣先贤的敬仰和思慕。飞流而下的瀑布十分雄伟,落差18米。通向山顶,有7条小道可以攀登。站在山巅,举目远望,附近景观尽收眼底。仰圣山南面是正在建设中的翰园山,规划山高36米,建成之后,翰园碑林将成为群山竞秀、百花争艳的乐园。

现在我们去翰园碑林北部碑廊参观。这座主体碑廊建筑面积l万平方米,雄伟壮观,气势恢宏。这十大碑廊,以书法艺术为主,集诗书画印精华之大成,如同一部刻在石碑上的中国文化发展史和书法艺术发展史。在碑廊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由楷书名家田英章书写的《前言》,简要叙述了翰园碑林的创建过程和概况,字体平稳端正,清丽古雅。

接着是历代书法碑廊。从殷商四骨文开始到清末,刻有历代书法名家的墨宝,这是按朝代顺镶嵌的。殷商甲骨文是刻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现现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公元1898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在发现,先后出土15万片以上,约5千余字,至今研究甲骨文已成为一门学问。金文是殷商时代镌刻在各种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代称铜为金,所以称为金文。秦代是我国书法史上承先启后、诸体出新的开创性时期,李斯创小篆体,他书写的《泰山琅琊》、《权量诏版》等,字体修长,横成列,竖成行,为今天方块汉字奠定了基础。汉代是书法奠基时期,秦代程邈整理的隶书,逐渐发展定型,成为汉代占统治地位的书体,行书、草书、楷书都从隶书中演变出来。至此,汉字各种书体都已具备,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是书法艺术的高峰时期钟繇、王羲之的倔起,使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唐代视为国宝。唐太宗李世民将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留传后世的是它的摹拟本。王羲之和他的第七子王献之并称“二王”,其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是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称为“草圣”,他和怀素并称为“颠张狂素”。宋代书法艺术是一个变革创新的时期,苏拭、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宋四大家,苏拭的《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明代有唐伯虎、沈周、文微明、仇英,被称为“明四家“。清代是中国“书道中兴“时期,出现了王锋、傅山、邓石如、郑板桥、赵之谦、康有为等众多的书法名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书写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在世上影响很大。

现在,我们来看现代书法碑廊。这是按篆、隶、楷、行、草书体排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自新中国成立迄今现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整体面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名家辈出,可谓群星灿烂。这里刻有毛泽东、郭沫若、舒同、启功、王学仲、欧阳中石、沙孟海、沈鹏等以及港、澳、台等书法名家墨宝。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翰园碑林还设有中山碑廊、篆刻碑廊、绘画碑廊、国际人十书法碑廊、少数民族书法碑廊、少儿书法碑廊、名人题词和名人书法碑廊等,真乃是书法荟萃、琳琅满目。翰园碑林永远刻碑不止,继续丰富充实碑廊内容,并加速园林建设,任重而道远。李公涛先生全家决心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把翰园碑林建成一座文化高品位,园林高层次,中国碑林第一流,长期享有“世界之最“称号的大型文化旅游胜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