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7:08:50 页码:9
2023年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优秀10篇)
2023-11-11 17:08:50    小编:zdfb

每一次总结都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怎样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回报社会?请大家阅读以下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参考。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篇一

在这明亮阳光的底下,有一处茅屋。屋檐虽然十分矮小,但茅草在阳光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房前的院里,树木长得高大挺拔,在地上投下大块的树阴。屋后有一片竹林,小鸡们在母鸡的带领下觅食。屋旁有块小菜地,搭着瓜架,种着南瓜和丝瓜。它们的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门前有条小溪,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岸边的草儿青青,绿得发油。不远处,荷花已经凋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小莲蓬,从水中探出头来。

远远传来细细的说话声,侧耳倾听,原来是茅草屋里传来的。

“老头子,今年秋收后,我们再造一间屋吧!”

“是啊!老婆子,阿大十八了,应该要独立了!”

噢,屋里窗下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一定是他们在说话吧!老翁摸着他那又白又长的胡须,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你看!”老翁说,“我们的三个儿子,多好哇!”老妇停下补了一半的衣服应和道:“对啊,就是小儿子淘气一点!”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这醉人的情景全被宋朝大词人辛弃疾看在眼里,他突发灵感写下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篇二

今天天气明媚,我走在小路上,两旁都是接连的树木,我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往前走着。

走着走着我眼前出现一条小溪,小溪清澈极了,可以清楚的看到溪下的石头。溪里没多少动物,只能看见两三条鱼在一起打闹嬉戏,小溪旁的小草也随着风摆动,一副悠闲的样子。

再往前走着,一座矮矮的茅屋正树立着,茅屋外观小而破,里面正坐着两位老人,桌上摆着酒,两位老人正在谈笑风生。

“老头子,你看儿子们多勤劳啊,吃完饭就干活去了,今年我们家的豆子准有好丰收。”两位老人的脸虽都被皱纹缠绕着,不过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开心喜悦的表情。两人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也一圈一圈荡漾开了。两位老人坐在椅子上,一边聊着天,一边喝着酒,欢乐极了,老太太因为喝了酒,脸上红扑扑的,保持着笑容。老爷爷则眯着眼睛,一脸慈祥的看着老太太,有说有笑的。

绕过茅屋,眼前出现了一块地,只见一位皮肤黝黑,20多岁的壮汉正在地里干活,只见他肌肉壮实,手里拿着锄头,一上一下的犁地,不时擦了擦完额头的汗珠,发出“嘿哟,嘿哟”的声音,旁边还堆起来他用除掉的草,搭起的“草山”,这应该就是她家的大儿子了吧。

在田地前面有一块草地,草地上坐着个15,16岁的男孩,这应该就是二儿子了,只见她穿着白衣,手里拿着竹条,坐在小凳子上,一点一点的做着鸡笼,只见他手法娴熟,把竹条穿起来又穿出去,不一会儿,一个鸡笼就做好了,二儿子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而小儿子呢,他正躺在荷花池边,让太阳照射着自己白嫩嫩的身体。他手上拿着刚摘下的莲子,圆圆的脑袋一摇一晃的,看起来开心极了。他的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嘴也不禁咧起来了,散发着它的天真和可爱。

他躺在地上,手里扣着一颗一颗莲子放在嘴里,不时的发出:“好吃”的声音。他把掉在地上的莲子往河里扔,鱼儿们便往这游来。一下就把莲子吃了个精光,小儿子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我就这样看着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还是不放心。因为我希望国家可以收复失地,让我们那里的老百姓也过上这样和谐的生活。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篇三

辛弃疾忽然听到屋子里传来了几阵笑声,凑近一看,哦,原来屋子里坐着一位老翁和一位老妇正在一边喝酒,一边互相取乐,这两位还是他的老朋友呢!“老伴儿,你看咱俩多幸运,生了这么勤快的一个大儿子,天还没亮,就到豆田里去除草,我刚才去给他送水,他满头大汗也不肯歇一会儿!”老翁喝了一口酒,用扇子扇了风,一脸笑容地说。辛弃疾转身一看,果然东边的一块儿豆田里,正有一个孩子戴着草帽,握着锄头,一下又一下费力地锄着草。

“是啊是啊,有了他,咱们的豆苗长得可好了!知道我们年纪大了,腰不好,所有费力的活都不让我们做,还会照顾弟弟了。”老婆婆的声音很温柔,满是快乐。

“嗯,二儿子也不错呀,手都磨出泡了,还一心想着,要赶快编织鸡笼,好卖钱补贴家用……”“你还别说,编的可真不错,虽然是个男孩,比女孩都要灵巧!”辛弃疾也忍不住嘴角上扬,替他俩高兴。

“咦?对了,我们的小儿子呢?不会又跑到哪地方调皮了吧?”老婆婆的声音大了一些。辛弃疾一想,刚刚来的时候好像在溪边看见有一个人影。他回头一看,果然,一个小孩正趴在那里,一边吃莲子,一边玩耍呢!他趴着也不老实,一会屁股撅得老高,扭来扭去,一会儿又躺在那里,把莲叶盖在头上,一颗一颗地吃着莲子。

“你们的小儿子正在溪边吃莲子呢!一会儿不见就想他啦?”辛弃疾推开了门。

老爷爷赶紧举起手中的杯子,要和他喝杯酒:“哎,我们家就这个小儿子最调皮,只要不给我们惹什么麻烦就行喽……”

“爹!娘!”小儿子喊着,前脚已经踏进了门,“哎呦!”他跑得太快,不小心摔倒了,噼里啪啦!”手里的莲子掉了一地。他赶紧爬起来,把莲子捡到了桌子上:“爹娘!你们快尝尝,这是我刚摘下来的莲子,把苦的那一部分都给剥掉了!”

“好,好!我们尝尝!”夫妻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得可欢了……。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篇四

盛夏时节,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小溪边有一片草地,青青的小草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了。

咦!那边是谁家的老两口呀?他们正在屋前用吴地的方言聊着天,喝酒逗乐呢。

大儿子最勤劳,正手握锄头,在小溪的东边除草。一直到挥汗如雨的时候,他才停下来,坐在地上休息休息。

二儿子手最巧,他正坐在草地上,用竹丝编鸡笼呢。一个个精致的鸡笼在他手中诞生,即使足丝很锋利,而他的双手依然完好无损。

小儿子最顽皮可爱,他躺在小溪边,一边哼着歌儿,一边剥着熟透的莲蓬,青青的莲衣,白白的莲子,真是美味!

他们一家是那么的悠然自在,其乐融融。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篇五

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环绕着村庄,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地流着。小溪两边,几棵垂柳长长的柔软树枝随风飘动。树下居住着几户人家,他们的房子是又低又小的茅草屋。茅草屋一旁的溪岸长满了青青的草,就像为大地铺上了绿油油的被子。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座茅屋里传来了说话声,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呀,他们正在用语调柔媚的方言聊天。

老夫妻们的大儿子正在溪边的东面锄着豆田里的杂草。他辛勤地锄着,不一会便汗流浃背了。他放下锄头,右手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又扛起锄头除起草来。烈日当空,大儿子不停地除草,看着田里越长越大的秧苗,他开心地笑了,心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啊!

老夫妻的二儿子正在编织着鸡笼。他把竹子削得薄薄的,又用竹条把竹片扎起来,不一会儿便做好了一个鸡笼。

小儿子呢?他正趴在溪边剥莲蓬呢。他趴累了,又躺着,不久便剥出了一大把莲子。

这是多么安宁、平静、令人向往的农村生活啊!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篇六

午后,辛弃疾怀着悠闲的心情慢慢地散步,无意间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后面有一棵棵苍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透露出乡村恬静的气息。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里的游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的照耀下,河面显得波光粼粼。一阵微风吹,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溪面上有几朵美丽动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似放似没放。白里透粉,粉里透红,像一位位面带轻纱的羞涩少女。小溪旁有一丛丛青翠欲滴的小草,长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衬托下,更显得碧清可爱。

茅屋的前面长满了一丛青翠的小草,后面是一片大竹林,竹叶青翠欲滴,茅屋旁边有一棵苍劲挺拔的参天大树,茅屋的前面还有一条小溪,清澈见底的小溪里还有一朵朵粉红粉红的荷花,荷花千姿百态,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儿,花骨朵儿胖的好似一个人的啤酒肚,有的才展开两三片网,好似一位羞答答的姑娘。有的全盛开了,花蕊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

只听见在茅草屋中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作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老夫妻。老公公喝了点酒,脸上泛起了红晕。老婆婆带着醉意说:“你瞧!我们家大儿子多勤劳啊!在这烈日当空的天气里,还去豆田里锄草,就像当年的你,为了让我嫁给你,为了给我爹留个好印象,还顶着大太阳去豆田里锄草。”老公公听后便深情地说:“是啊!想当年的你是多么心灵手巧,只要针线或竹条到了你手上,编制出来的样样是珍品。我们的二儿子多像你啊!你瞧!他正在大槐树下编鸡笼呢!瞧他那认真劲儿,就像在编供品!”老婆婆开心地说:“最可爱的是我们小儿子啦,他正趴在溪头边一边调皮地逗着游鱼,一边剥着莲蓬吃,摇着小脚的样子真令人喜爱呢!他是何等调皮,何等的自在啊!”“对呀,对呀,小儿子如此调皮可爱,或许以后能中个状元呢!”

辛弃疾看着他们一家,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随即应出诗来: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篇七

一天下午,我吃完午饭来到一座大山中,到处都是一片绿色,山峦依稀可见。真是一派勃勃生机!大山中坐落着一个古朴、矮小的茅屋。茅屋前一条小溪清澈见底,流水淙淙,溪底里还有几条可爱的小鱼在嬉戏着,看上去是多么和谐。小溪里长满了荷花,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含苞待放;有的像蒙着面纱的女郎,露出了一半粉嫩的“脸”;有的像妖娆的女子,在“舞池中”中翩翩起舞……溪边长满了一丛碧绿的小草,为这美丽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生机。

茅屋前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他们手拿着酒,一起喝了起来。带着些醉意老年夫妻用吴地方言亲热地交谈了起来。他们先把目光看向大儿子那,只见他挽着袖子和裤腿,手拿着撅头,头戴着草帽,在田里挥汗如雨锄起了草,嘴里还喊着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老太太喜笑颜开地说道:“瞧瞧,我们的大儿子,多能干啊!今年在他的帮助下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老头子说道:“这大儿子呀,就像年轻时的我,身强力壮,能干,肌肉还发达!”老太太应声附和道:“对呀,当初我不就是看到你这一身肌肉才嫁给你的。不过,咱们二儿子也不赖呀!”他俩又将目光移到了二儿子身上,老太太骄傲地说道:“这二儿子呀,就像年轻时的我,心灵手巧。瞧,他这架势,真是有模有样!”只见二儿子手拿竹条,飞速地编织着鸡笼,耳边一直传来“刷刷”的声音,甚至还在尝试着能不能想出一种既快又简便的方法呢!老头子看到以后,哈哈大笑:“对呀,看到这两个儿子,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我们呀。真让人怀念!”“回想以前,是多么让人幸福、快乐呀!”老太太高兴地说道。而此时,这地老年夫妻的心头肉——小儿子,正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呢!他身穿红色衣服、裤子,蓝色布鞋,多么喜气呀!他头扎着两个小辫子,手里拿着一个不知道从哪来的莲蓬,躺在地上,兴致勃勃地剥了起来。剥一块,就往嘴里扔一块,一不小心,没接住,翻了一个跟头,脸上弄了一脸泥巴。是多么贪吃、有趣呀!累了,就翻一个身,头朝天,翘起了二郎腿,有时还侧着剥,嘴里还不时发出像银铃般清脆的笑声。看到小儿子那么淘气、可爱,老年夫妻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哈哈哈!我们的小儿子是多么可爱呀,这三个孩子都那么懂事,看来我们可以安心养老喽!”

看到这一美妙的情景,我脱口而出: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篇八

六月的一天,辛弃疾在七泖湖边骑马跑了一阵以后,感觉有些疲乏,便牵着马慢慢地向家中走去。猛抬头,只见吴老汉的茅屋就在面前,辛弃疾连忙跑过去跟吴老汉打了声招呼,吴老汉拿了些果子和一瓶酒递给了他。

辛弃疾在主人的盛情招待下,也不客气,一边吃,一边闲聊起来。

“老伴,你也来尝尝新!”吴老汉对着坐在门口的老妻招招手,看样子他已经有几分醉意了。

老妻微笑了一下,关切地对吴老汉说道:“你们吃吧,少喝点,小心醉了。”

“我不会醉的。”吴老汉敞开衣襟,又对正在院子里编织鸡笼的第二个儿子问道:“你阿哥和阿弟呢?”“阿哥在小溪东边锄豆,阿弟在溪边剥莲蓬呢!”二儿子放下鸡笼,站起身回答道。

辛弃疾他喜欢苏州话的声调,但他更喜欢吴老汉一家的淳厚朴实。乘着酒兴,他对吴老汉说道:“酒喝足了,果子也吃饱了,怎样表示谢意呢?这样吧,我就用《清平乐》的调子唱一首给你听,怎样?”“好呀,只怕老汉听不懂你那文绉绉的一套。”吴老汉说道。

“你一定能听懂,不信我唱给你听听。”辛弃疾说到这里,满有信心地轻声吟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醉里无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吴老汉听了,拍手笑道:“你这不是说老汉一家刚才的事情吗?除了‘无赖’两个字,剩下的老汉都听懂了。”

“‘无赖’,就是调皮的意思。”辛弃疾解释道。

吴老汉又笑了。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篇九

盛夏的一天,灼眼的阳光泼洒在大地上,枝叶繁茂的的柳树在燥热的夏风中飘逸着长发,发出“沙沙”的响声。

柳树旁,有几间又低又矮的茅草房。房子虽然小,却简朴大方,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柳树下,一公一母两只鸡绕着房子散步,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饿了,就伸着头,找蚯蚓吃。

茅草房上,长着几颗尚未成熟的小南瓜。它们藏在宽大的叶片下,羞怯地露出小脑袋,东望望,西望望,好像怎么也看不够。

房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这里可是人们的乐园:平时,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大人们在这里洗衣、打水。

这时,茅草房里传来一阵阵谈笑声。原来,是一对老夫妻,正在用家乡话在聊天呢!

老翁笑眯眯地对老婆婆说:“你看哟,咱们的三个儿子可越来越能干喽!”

“可不是嘛!他们身上还真有些你年轻时候的干劲哩!”

老翁听了,笑意更浓了,脸上也有了淡淡的红晕。他晃了晃杯中的酒,轻轻抿了一口,说:“你看,咱们的大儿子正在豆田锄草呢。”

老婆婆顺着老翁的目光向溪东看去,他们的大儿子正在豆田里挥汗如雨,一边锄着草,一边乐呵呵的看着田里茂盛的豆苗,自言自语地说:“庄稼长得这么好,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咯!到时候,俺要请人多磨些豆浆,多做些豆腐,孝敬俺年迈的父母亲啊!”

老婆婆又把目光转向柳树下,他们的二儿子正在树下用柳条编着鸡笼。二儿子的手可真巧啊,编织的鸡笼又美观又结实。那两只鸡在笼子旁好奇地伸着头打量着。二儿子调皮地对它们说:“看,这就是你们的新房子,冬暖夏凉,保证你们住得舒舒服服的。你们可要多多下蛋给我们吃哦!”

老婆婆开心地笑了,对老翁说:“咱儿子的庄稼活儿干得好,手艺也不赖哩!”

老翁自豪地说:“那是啊,咱们的儿子还能差嘛!你看,小儿子还捉了许多鱼呢!”

不远处的小河边,一个浑身晒得黝黑的小伙子,头枕着河边的青草,身子却泡在清清的河水里,一只脚翘出水面,脚趾间还夹着一片荷叶,两手也没闲着,正在剥着莲蓬,一颗颗往嘴里送呢。他的身旁,十几条一尺来长的鲜活鲤鱼在鱼网里撞来撞去,不时地掀起一片片水花。原来,他们最喜欢的小儿子,捉足了鱼,顺手折了鲜嫩的莲蓬,在犒劳自己呢。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250字篇十

这天,辛弃疾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这里群山环绕,山青水秀,简直是一块风水宝地。只见一座低小的茅草屋出现在了诗人的面前,门上挂着几串火红火红的辣椒和一串色泽金黄的玉米。茅草屋的旁边有一条小溪,在小溪里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小虾,还有饱满的莲蓬,而在小溪的两岸则是两片绿油油的草地。

这时,从草房里传来了含有醉意的当地方言,他们在说什么呢?诗人仔细听着,老翁说:“你看我们的孩子们多乖呀!”老妇回道:“对呀,呵呵!”

诗人走过去看了看,果然有人,屋外一共有三个人,应该这就是那对老夫妇的儿子们吧?只见一位个儿头较大的人正在小溪东边锄豆田里的杂草,这就是大儿子吧?他头戴草帽,光着膀子,手里紧握锄头,可能是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大儿子满头汗珠。树荫下还有一位个头不高不低的孩子,这就是二儿子吧?二儿子正在门前织鸡笼,他想多养点鸡。于是更加卖力地去织着鸡笼。

最后这位,定是三儿子了吧?只见他正悠闲地卧在小溪边剥莲蓬,小儿子说道:“我要多采点莲子,然后再把不好的莲子自己吃了,把好的莲子留给大哥、二哥还有爹爹、娘亲他们,嘻嘻。”

老妇人听后开心地笑了,对老翁说:“老头子,快看,儿子们多孝顺呀!”

辛弃疾见此情景,也笑了,最后,他悠然自得地离开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