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端午节的作文3篇(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1:35:41 页码:8
最新端午节的作文3篇(实用16篇)
2023-11-11 11:35:41    小编:zdfb

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艺术作品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和对美的追求。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以确保表达准确、清晰。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分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一

现在发觉,我像是离不开雨。

端午这天,下着稀疏的小雨,如梦,如幻。

每个角落都弥漫着端午的味道,那是一种独特的气味。

从我记事开始,每年临近农历五月之时,外婆便开始着手准备端午节的必要食品——粽子。

我爱看外婆包粽子,有时也帮忙包,可总是不能包得好。外婆包的粽子外形就很好看,有棱有角的,穿成一串一串的,提起像风铃一般,还会旋转。

昨晚,外婆还冒着大雨坐公车来送粽子给我们,看到那些粽子,我第一时间冲出房间,迫不及待地撕开了粽叶,香气便直往我鼻子里钻,我狠狠咬了一口粽子,味道肥而不腻,实在是美味!当即,我含糊地对阿婆说:“太好吃了!阿婆您包得真好吃!”外婆笑了笑,说:“好吃你就多吃点!”说完还合不拢嘴。粽子的味道在口中漫延,端午的味道,清香淡雅。

当然,端午也是全家团聚的时刻。在外辛苦工作的人们在端午会聚一堂,多么幸福。一大家子能聚在一家叨家常、看电视、娱乐,忙碌的人们也可以在这天轻松一番。

我就和表弟、表妹,在这个晚上,在这个天空飘洒着小雨的天气,打水仗。拿着水枪,玩得不亦乐乎。也不知身上的液体是雨、喷射出的水还是汗水了。总之,托屈原的福,大家才能在这天这么愉快。端午的味道,浓而愉悦。

坐在书桌旁,朦朦胧胧还听见一滴一滴的水珠掉落在窗户上的细小声音。

这些雨滴也感觉到了端午的味道了吧。它们也在尽情享受着这个夜晚。

端午,这个诗情画意的节日。

端午因屈原,而源远流长。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二

我从来都没有做过香包,今天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做一次香包,体验一下怎样做香包。

老师先给我们一个口袋,口袋里装着:麻布、牛皮绳、桃木球、艾草这些东西。但是最漂亮的是流苏,老师的手里拿着蓝色的流苏和白色的流苏,我选了白色的`流苏。

我们先把东西都放在桌子上,先把牛皮绳对折,然后把桃木球穿上去,系一个结。然后把线穿到针的一个小小的洞里去。第一次我穿针的时候,失败了,又做了第二次,还是没有成功,试了几次终于成功了,我欢喜万分。接着把布对折,线要缝在反面。缝好以后把艾草放到袋子里。最后把流苏和牛皮绳钉在上面,一个香包就完成了。

通过这次做香包,我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了经验,下一次就一定能成功。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三

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升,今天的端午节,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内涵走向世界,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软实力,端午举办龙舟比赛不仅吸引了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同时也架起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知名和富有影响力的项目。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还别说只有端午最具文艺范。端午二字原为端五,端为初,端五为初五。先秦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于是,各家各户准备艾叶和其他草药去除毒气。现如今,很多地方,端午节前后,家里熏苍术、白芷,大门上插菖蒲、艾叶,小孩子佩戴各式各样,玲琅满目的香囊,大人们喝雄黄酒以驱邪避疲,应是先秦民俗的绵延保留,同时也反映出古人敬畏自然,祈福求安的朴素心里。

端午节还未到,母亲就忙碌起来,开始准备包粽子的食材。周末回家,看见母亲带着老花镜仔细挑选红豆、红枣和江米,嘱咐姐姐上街看看有没有粽叶可买,俨然一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架势。我笑她,妈,端午节还早那,干嘛那么着急包粽子,再说,超市里什么样的粽子没有,还劳您这么辛苦?母亲不以为然的说,超市里虽然品种很多,怎么吃起来总是没有自己包的好呢,好像缺点什么?就是,姥姥说得对,一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要的是那种文艺范,感觉实在是好啊。外甥应和母亲的话,逗得一家人开怀大笑。

每年端午节,邻居们在为自己家插上艾叶的同时,也不忘给我家的门上插上一株,当我品尝着邻居送来的粽子时,香甜可口的滋味溢于言表,那份浓浓的邻里之情弥漫在整个小区,让我倍感温暖。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包粽子时,我总是缠着母亲讲关于端午的各种民间习俗。长大后,我从书本上了解到,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所著《风士记》;仲夏端午,蒸鹜黍,黍即粽子,可见西晋时端午节已有吃粽子的习俗。今天为什么包粽子,流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听闻楚国国都被秦人所破,顿生悲凉,于五月五日投了汨罗江,与国同殇。楚国百姓闻之悲恸不已,纷纷到汨罗江边祭拜凭吊,担心诗人的身体不能保全,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水下的鱼饱腹后不食诗人之肉。因为有了屈原这一元素,端午节经过几千年的演绎丰富,逐渐由人们避之不及的恶日,演变成怀念先贤与诗人,内容古朴新鲜,形式热闹多样,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

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浴百草,在传承这些中华民俗的同时,端午节早已超越了纪念屈原这一单纯目的,正以崭新的姿态和内涵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所特有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世界观。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必将引领中国人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远。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四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我和妈妈来到郑州绿博园着实过了一把“节日”的瘾。

美丽的绿童张开双臂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今天的绿博园很不一样,刚进门口就看见了“二龙戏珠”的充气雕塑,因为是绿博园首届端午文化节,长长的展板上为游客介绍着端午节的文化历史、诗歌及民俗,而且今天的绿博园里张灯结彩很有节日的气氛。

作为传统佳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囊、看表演,最具有特色的就属“龙舟比赛”了。

活动一:游客龙舟赛。

真是太可惜了!我们错过了昨天最精彩的“龙舟比赛”,但是我们看到游客体验的“龙舟赛”也不亚于那些真正的选手呢。披红挂绿的龙舟已经蓄势待发,体验“比赛”的“选手”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好了,比赛开始了,咚咚的敲鼓声中选手们跟着鼓点卖力的划船,湖面上翻起了阵阵浪花,岸上的观众呐喊声不绝于耳,眼看着就冲到了终点线;我也情不自禁的大声喊着:“加油,加油”;呵呵,热闹的比赛结束了。因为我年龄小没法参加,为了弥补遗憾妈妈给我租了条船,自己当船长过了过划船的瘾了。

活动二:手工展览。

往前走,是民间工艺品展览区,我太喜欢这里了,琳琅满目的工艺品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有香囊、糖人、小面人、对联、国画、窗花、毛笔字……最让人惊奇的就是捏面人的老奶奶了,她那双灵巧的双手捏出的面人栩栩如生,活泼的齐天大圣、威武的将军、美丽动人的仙女,这些面人在奶奶灵巧的双手下仿佛有了生命一样,简直太漂亮了;那边吆喝什么呢?哦原来是传统的糖稀做画,只见做糖画的拿着勺子舀了一点糖稀,飞快的在案板上画图案,不一会儿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鲤鱼被他拿到了手中,立刻就有人买走了,我看了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我挑选了几个用毛线做的娃娃,那些娃娃真是太逼真了,太可爱了,妈妈说这是送给我的节日礼物,我真是爱不释手啊。

活动三:吃小吃。

玩了半天了,肚子咕咕的直提意见呢,远远的闻到扑鼻的香味:这里是小吃一条街,有传统的烧烤、水果粥、还有地方特色黄焖鱼、炒凉粉、粽子、烧饼真是应有尽,哎呀呀,饿坏了,还等什么呢,先填饱肚子再说吧。

活动四:看表演。

在绿博园中转了一大圈,来到了舞台前,这里有好多人在看民俗表演呢,有少林功夫、民俗歌舞,杂技、动物表演,我们去的晚了错过了很多精彩的节目呢,不过正好赶上“钻圈”的节目,真好看,演员表演的很卖力,他们也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天色不早了妈妈催着我回家呢,可真舍不得,有趣的端午节,快乐的端午节,喷香的烧烤、可爱的小面人、欢快的“龙舟赛”,要想看到你们只能等到明年的端午节了,明年我们绿博园再见吧!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五

苦醉的楚词,

集收着苇枝的泪水.

纵沉,

戳淡了离骚的愁绪,

渔舟,

扶载不起,

赤血骨.

忠魂的腥气,

残留在――。

鱼唇嘴口.

嚼噬着,

哀丽的诗章.

凭吊,

拭不干,

瞳孔里,

潜溢的水朵.

拂檫着,

青竹叶上,

干涩的露汁.

抑不住――。

唾津,

咬食着古韵的米团.

竹丝,

冗心地缠执,

捆束,

楚章的伤痕.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六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但比往年不同的就是,今年的'传统节日也放假了,这可乐坏了我们这些整天读书的学生,但在这放假期间,更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到亲戚家去吃晚饭,这一去还真学到了不少呢!

在吃饭前,姑姑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鸭蛋;吃饭时,大人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黄酒;吃完饭,姑姑还给我们小孩每人一个粽子。我拿了一个赤豆粽,那香甜的糯米红红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的是让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了些问题:为什么再多按误解要做这么多事儿?怎么会有端午节的呢?我想去问大人,可看他们聊得热火朝天的,也没去打扰他们,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说干就干!

我首先打开电脑,搜索问题。啊哈,终于找到了:端午节那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就是为了屈原。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那天投进江河,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河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这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还了解到,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和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我们边吃粽子变长:“五月五,这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啊,这真的是个五彩缤纷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七

如果说,节日是一个季节的性格,那么,相对于春华秋实的嘉誉,夏日若少了“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端午,即便是有炎炎酷暑的助兴,恐怕也会显得有些偏执和单调。

给夏日画龙点睛的端午,“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老百姓在五月初五这一天,用草药煎水沐浴,以驱邪气,制菖蒲泡酒小酌,尽得滋味。民间端午手系彩线、门挂艾蒿的习俗,千古而然,至今流传。

也不惟普通人家在端午日盘丝系腕,巧篆垂簪,古时的帝王将相也同样在这一天兴致高涨,与民齐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有诗云:“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作为一国之君的玄宗皇帝,端午节体察气象时令,抒发盛世豪情。而之所以选择在端午宴请文武百官,或许是这位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也深知端午“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的风俗人情吧。

五月的端午,可能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最讲究风水的一个。客观说来,注重择时乘气的风水,并不完全就是一种迷信,风水其实包含了先民对宇宙万物和生命起源最原初的一种观察和思考。而饶有意味的是,夏季本身就是一年四季中最风生水起、吐故纳新的一个,讲究逢凶化吉、趋利避害的端午降生于夏季,或许并非偶然。

人文系于天文,风水生成风俗。端午的风俗除了拴丝线、挂艾草、赛龙舟、吃粽子等之外,还很难离开一个“祭”字:无论说端午是源起古代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还是发端于江浙一带悼念伍子胥,抑或是如今更广为人知的“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我们看到,礼拜供奉,祭祀水神、龙神,抑或历史英魂,端午的起源,从庙堂到江湖都与“祭祀”紧密相关。通过对远古图腾抑或英魂先烈的寄望,对那种昂扬奋进意志的铭记(龙图腾),对忠诚勇敢行为的表彰(伍子胥和屈原),华夏子孙以端午为节点,给自己形设了一片深远的精神飞地。

承载着祭祀意义的端午和作为传统节日的端午,又非常具有中国气派——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华文化的'根脉,不从来都是与祭祀有着最紧密的关联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火热的夏日,突出祭祀这样一个主题,似乎又显得别有深意:虽然不敢妄加揣测断定选择在燥热中沉静下来,是为体现一种阴阳相生相克的中国文化,这种牵强附会可能有点夸大其词的意味,但在暑气蒸腾的夏日,捧一盏清酒,折一束苦艾,说是于动静相宜中觅得一份故人沉思与心境安宁应该也并不为过。

现如今的端午,风俗意义已远超过其风水意味,祭祀追怀也由古老的图腾崇拜,逐渐转变为祭奠一位忠君爱国的浪漫诗人。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里,从来不乏诗意的酵素,当绵延千年的粽香,携带周秦汉唐的气息,从茫茫禹迹一路跨越,飘向神州海外,我们对端午的风水想象和风俗追忆,酝酿的正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中华精神乡愁。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八

今天晚上下班和小青去了“得一鲜”面馆,然后,为了我们自己的小身材着想,我们决定逛逛,好好消化消化……好巧不巧的是,遇上了小青口中的毛毛细雨,没办法,找了家肯德基,点了杯饮料,其实,没有别的意思,只为了躲雨。外面的雨,一会下,一会停的,令人琢磨不透,又不敢在肯德基店里逗留太久,怕雨下大了,想回去更难,直接俩2货,冒着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床)!

院子里平时有猫是正常的,但不正常的是,猫看到我以后还能忍住惊吓,一次又一次的再次重回院子里来,衣服已经有点微湿了,管不了那么多了,但是,屋外的声音越来越明显,我想,我的房门口是有个燕子窝的,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有燕子在你家,是预示着“家宅平安”,我想,房东也是出于这个才没有赶走它吧!

于是乎,我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小燕子掉下来了,被猫叼走了,我想,赶紧出去瞄瞄……我借着手机的亮光,找了半天没有发现有小燕子的踪迹,这时,那娘儿三个(猫)已经被我吓得半死,跑的老远!

我又进了屋,但是,还是有东西在叫,一出门,猫又团在那,奶奶的,我非要看看是什么,让你们如此执着,可以连本姑奶奶都不怕,赶走了还敢来!手机一照,乖乖,竟然是只老鼠被夹在砖块和墙角之前动弹不得!

最可怜的是那娘儿三,竟然看着老鼠吃不到!我呢,承认自己是个好事者了,对着老鼠,给它拍了3张照片,绝对没有想置它于死地的想法,只是突然觉得,很搞笑,一对天敌,一个想逃,逃不了,一个想吃,吃不到,这个该是一件多么纠结的事呢!

我就蹲在那,看着老鼠,防着猫,你们谁都别想得逞!但是,我自己是不敢碰它的,我不知道是怕鼠跑了,出来继续危害人民,还是怕它一出来就被猫给做晚餐了!屋里的洗澡水已经快凉了,我不得不先撤!

我看到那只死了的老鼠,躺在猫的面前,但是,那猫竟然没动它,我当时就在想,是不是猫已经不在喜欢吃老鼠了,只是喜欢逮老鼠的那种快感而已!而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是不是该放那只老鼠一条生路的,至少让它不是死在我的面前,即使,它接下来还会在做那些惹人讨厌的事情,但是,它罪不致死吧!

此时此刻,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是不是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对与错了,我们只是相对的用强者来征服弱者罢了!对于那只因我而死去的老鼠,我只能深深地为你表示歉意,也希望你不要恨我,然后,早日投胎,做一个相对来说正派的“人”吧!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九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1054—1114)宋代诗人、词人。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熙宁(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77年)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宋哲宗年号,公元1094—10)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后被指为元祐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仅传六首,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十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十一

端午节,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但是我所过的端午节一定与你们有不同之处,让我来为你们讲一讲吧!

上午,我和妈妈挤进菜市场买回了艾草,插在门缝里,放在窗户上,立在院子前、大门前。全小区的人都买了,放眼望去,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巾正随风摇摆呢,那艾草能驱蚊除虫、驱灾辟邪,发出一阵阵清香,使人们沉浸在奇特的香味之中。

正午,大人会给孩子系上五色绳,有的叫长命绳,辟邪绳和快乐绳。据说,穿上这种绳子可以强身健体、长命百岁呢!

到了两点钟左右,家家户户开始洗澡了,这洗澡水很特别,是由十多种草熬成,说是用这种水洗过后,身上就不会长东西了。

要吃晚饭了,哇好丰盛的菜啊!不仅有白菜,还有鸡鸭鱼肉虾,鱼代表以后会年年有余,鸡、鸭寓意着来年家畜兴旺等等。

这个端午节别具特色,令人难忘。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十二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和端午》鉴赏。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十三

说到端午,你会先想到什么?粽子?龙舟?屈原?艾草?就没别的了?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几个关于端午”玩蛋“的习俗吧!

小孩子会拿出一个鸡蛋,和别人互相撞蛋,谁的蛋壳破了,谁就输了。因为和别人斗蛋会得到对方的鸡蛋,所以大人总是会用鹅卵石或木头蛋来骗小孩子,可如果那蛋没有熟的话……那可好玩啦!

大人们会用丝线编成一个网,往里头塞个鸡蛋,给孩子挂上,以求平安,丝网总是会编得五颜六色的,有用丝编成的,有木板四边挂上线的,每家各有不同的编法。当然,孩子们也可以用这里面的蛋来互相斗蛋。(老师!鸡蛋要不要拿出来呀!)。

你不信吧?端午立蛋成功的人可多了!因为这天的引力是在中心的,立蛋特别容易成功,而且据立蛋成功的人,明年会财源滚滚哦!(老师,我可立不起来呀!)(笨蛋,今天又不是端午!)。

喂,还没下课哪,我又没叫你。我的意思是: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会有”“的这个习俗。在早上,老人要拿出一个熟鸡蛋,在孩子的肚皮滚来滚去,边滚,嘴里还要念叨:”宝子吃蛋,灾星“再让孩子吃下去,保佑孩子幸运,来年不会有灾祸。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十四

“偶耶,太棒了,太棒了,今天端午节……”一大早起来,我就兴奋的'喊道。

端午粽子:

咦,老妈在包粽子呢,上去搭把手。“妈,教教我。”于是,就开是学习咯!唉,这可真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哦,每一次都自信满满的开始,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不急,不急,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慢慢来,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我自我安慰的说道!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次失败后,终于给学会了。现在,包粽子的方法我已经熟视无睹了。

第一步:把粽子叶靠近叶尖那一半折成三角兜状,留出来到粽子叶柄的长度差不多是整片叶子的一半长。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位,其余四指在叶子下面托住。

第二步:先在三角兜的底部放一颗枣,用来把尖部堵严。然后取一把江米放入三角兜中,以达到整个兜的一半为宜。再次放入一颗枣,一个粽子放两颗枣到四颗枣,视粽子大小而定,不过建议包小粽子,一是好熟,二是好看,三是好吃,吐两次枣核就可以了。

第三步:再次填入江米,把刚刚放进去的枣盖住而没有高于三角兜的边缘为宜。为了让粽子好吃,可以把江米用手指压一压,相声《大保镖》里不是还有”压压我的大徒弟,压压我的二徒弟“的词呢吗?压完江米,粽子会更瓷实更有弹性。

第四步:把粽子叶长出的部分折回来盖住那个三角兜,如果留得正确的话,可以在盖住兜口的同时,再覆盖上粽子的其他一部分。包严,不要留下漏洞,否则一煮的话,粽子就会变形。

第五步:子捆好扎紧,多余的粽叶和马兰草要用剪刀剪掉,这样既不会扎手又很美观。

怎么样?我会了,你学会了吗?

“一个,两个,三个……”哇,好多,战果还真不少!哇,我包的粽子好香,你闻到了没?不多说,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真是棕香飘满端午节啊!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十五

眨眼间,又一年端午,携着棕香欣然而来。又一年端午,我又想起了湘江河边上热闹的龙舟赛。又一年端午,我又想起了和家人一起吃过的咸鸭蛋。又一年端午,是呀,离家也有一年之久。头一次端午,未在家中度过,不免有些喟叹。还记得那年,母亲说过,迟早会有一天,你也会像你父亲一样,离开家乡。那时,我沉默。

如今想起,那时的端午,家乡的端午,像梦一般,在记忆里久久徘徊。

清晨,人们带着对先人的悼念之情,家家都会把自家煮的第一碗饭呈给神坛,上几注香,烧几张钱纸,然后大人们先一一在神坛下叩拜三次。最后在大人们的呼唤下,孩子们也都从外头跑回来,争着叩拜。因为谁先叩拜,谁就能在餐桌上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就能吃到自己最喜欢吃的菜肴。是的,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肴,这个节日就已经能够开心大半天了。

餐桌上,咸鸭蛋们都被长辈们切成两半,整齐的摆在盘子里。橙红色的蛋黄像极了天空的太阳,周边圈着诱人的油脂,香味顺着油光在蛋白的交界处向我们招手。然后我们却仅待爷爷一声开饭咯,我们即刻便能杀得他们丢兵弃甲,溃成蛋壳。

近来在外也吃过几次咸鸭蛋,可始终,再也没有吃到过像那时一样又黄又大的咸鸭蛋,再也没有吃到过像那时一样的开心的饭菜了。但是,我也从未觉得遗憾过。至少曾经,我拥有过那么一段快乐的日子。幸福,本就像风一样,在我们不知不觉间,轻轻地拂过我们的脸庞,令我们暂时忘记烦恼,忧伤;然后,当我们清醒过来,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过去美好的回忆。

饭后,我们提着串串被当作零食的粽子,匆忙的踏上赶往龙舟赛事场的路途。

为了看龙舟赛,大家家都会尽量早点出发,因为镇上人都爱看龙舟赛。倘若不早点出发,那就只能隔着人山看龙舟咯。虽然我们有自知之明,家里离赛点确实有点远,但还是要争取比那些离赛点更远的人早点到达那儿。虽然有那么远,可是再远的路程也掩盖不住我们内心对龙舟赛的期盼。我们边走边聊着粽子的味道,聊着各个赛队的以往战绩,一点都不累。

当我们在做着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的时候,无论压力多大,多么辛苦,我们都会笑着坚持面对。然而,我们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的时候,无论事情多么轻松,条件多么优越,我们都会去抱怨,去叹气。倘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能报以积极的心态去做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也会多一份快乐,我们的脸上也会多一份笑容。并且这份积极也会感染到我们身边的人,让他们也会慢慢地变得积极,生活也会过的开心。

转眼龙舟赛事便过去,头脑里边一片迷迷糊糊的。人群的呼喊,龙舟上的鼓声在脑海里经久未散。直至现今,依旧不时在脑海回放。

记得我以前在家的时候,父亲几乎每天都会打个电话给母亲,我想,是什么让父亲在如此思念家乡的情况下依旧在外工作呢?几十年在外的生活会让人产生多重的思乡之情呢?端午那天,父亲给我打了电话,问我给家里打过电话没?我说节前晚上打过了,却只给他发了条祝福短信,心中实在有些内疚。

端午节的作文3篇篇十六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习惯,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节日。

过端午节要插艾叶,喝雄黄酒,吃粽子,看龙舟赛。

今天妈妈带我去姥姥家过节,刚进门,姥姥就把包粽子米,粽叶,肉都准备好了,就等我们来开包了。我与妈妈把手洗干净就开始包粽子,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先看妈妈包。先把粽叶折好,再放一小半粽米,把肉放在粽米上,再放一把粽米,然后把粽叶包好,最后用线把粽子缠绕好以防粽米掉出来。看着妈妈熟练包着粽子而我一个也没有包好,非常急,可越急我也越手忙脚乱。唉,又没包好,妈妈说:“别急,慢慢来,跟着我步骤一步步来”。我慢慢,一步步跟着妈妈做,也包好了一个。我好高兴,拿着包好粽子给姥姥看,姥姥还夸奖了我。我包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美观,但也非常不错。认认真真做好了一件事,没有半途而废。中午吃着自己包粽子,心情格外好。

下午,舅舅带着我们去看龙舟赛。站在江边,到处都是人,我们来早,站在一个好位置上。开始比赛了,哨孑声一响,那些龙舟上水手拼命伐着收桨,前面鼓手用尽全力敲着鼓,后面舵手掌控着龙舟方向,总条龙舟上人都要非常默契。龙舟越来越快,江边上加油声也越来越响。江边上人把掌声送给所以参加龙舟比赛人。

端午节吃了美味粽子,看了精彩龙舟赛,真值得回味。而且划龙舟还可以增强划手之间友谊。

端午节,我们中国一个美好节日,一个美好传统节日,我们在这天包粽子、品粽子、划龙舟。端午节,是古人所创造,所以,端午节这个节日也表现了古人智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