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读书名言古诗(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8:53:13 页码:9
最新读书名言古诗(大全14篇)
2023-11-11 18:53:13    小编:zxfb

邻居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他们的互助和关怀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先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这些总结范文中包含了对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总结和反思,其中有些还夹杂了一些个人的感悟和体会。

读书名言古诗篇一

3.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书名言古诗篇二

古诗词劝学名言大全摘抄: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孔子劝学名言大全摘抄: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5、有教无类。

1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8、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1、不学诗,无以言。

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2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4、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读书名言古诗篇三

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四、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五、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七、大家齐唱大风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八、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九、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十、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十二、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十三、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十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十六、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十七、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十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十九、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读书名言古诗篇四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5.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朱舜水《答野节问》。

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8.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9.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11.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1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3.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14.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15.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6.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17.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19.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20.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陈善。

21.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读书名言古诗篇五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5)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8)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10)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1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1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头吟》。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5)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1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18)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9)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

读书名言古诗篇六

3.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4.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要从读一本书得到好处,必须具有书中所涉及的一切知识。——卢梭。

8.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10.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读书名言古诗篇七

2)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7)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塔帕(英国)。

8)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苏轼。

9)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1)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4)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2)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3)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7)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8)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9)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0)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12)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13)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15)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1)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2)开卷有益。——赵光义。

3)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6)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7)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吴运铎。

8)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12)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1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读书名言古诗篇八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6.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周)。

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读书名言古诗篇九

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

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夏纪》。

8.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春秋〃《易〃乾》.

9.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春秋〃《尚书》。

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读书名言古诗篇十

3.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4.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5.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7.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8.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11.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12.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

13.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14.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5.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16.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17.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18.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19.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21.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22.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2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4.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25.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26.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27.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28.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9.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30.开卷有益。——赵光义。

读书名言古诗篇十一

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

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读,无以得义理之益。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

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

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

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

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

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自知。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书要玩味。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读书名言古诗篇十二

3.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5.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7.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8.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11.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4.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读书名言古诗篇十三

一日不。

读书。

胸臆无佳想。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关读书。

学习。

的古诗。

名言。

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2.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3.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5.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10.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2.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4.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5.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6.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7.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8.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3.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4.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5.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16.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17.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8.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9.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20.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1.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2.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23.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24.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25.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26.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读书名言古诗篇十四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6)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7)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9)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1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三国·曹植《君子行》。

13)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王风·采葛》。

14)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15)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1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17)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1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9)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2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