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春节的收获字(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5:05:56 页码:12
最新春节的收获字(实用10篇)
2023-11-27 05:05:56    小编:lookoud

人生是一场不断总结和学习的旅程,总结是我们进步的阶梯。有效的记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吗?推荐以下总结范文给大家,希望能够在写总结的过程中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春节的收获字篇一

一年一次的春节已悄悄离去,不禁想起过节的点点滴滴,不禁蓦然回首。

春节来临之际,兴奋之情是不可避免的,处处洋溢着喜庆的笑脸。家家贴春联,挂红灯。鞭炮之声不绝于耳。为什么放鞭炮?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老一辈人说放鞭炮是驱赶年兽的,我不禁查了相关资料。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一曲传说,渲染了鞭炮神秘的外衣,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处处透露着挺起脊梁做人的真谛,还真有那么一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概。

民间传说除去他神秘的外衣刨开内里,无处不透露着做人的道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角度观察,用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就会收获。蓦然回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做人的道理值得一生去探索,去追求,勤奋的脚步永不止步。

多劳多得,笨鸟先飞,无形之中有一杆秤,勤奋为砣,永远的平衡着。

春节的收获字篇二

温州的春节在十一月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准备的月份。要开始晒干货了。在这个月份,家家户户的阳台、屋檐下挂满酱油肉。密密麻麻的网铁钉随处可见。偶尔有贪吃的小狗,偷偷衔走几块肉,不面遭到主人的呵斥——在可是分岁酒当中必备的菜肴啊。虽然菜场有现成的卖,但大家还是愿意自己做。外婆外公,从十一月晒到了一月,我们也从一月吃到了现在——还没有吃完!成片成片的酱油肉,迎面扑来的肉香,无不预示着春节的到来。

冬至大抵也是在十一月。不过,冬至在温州不叫冬至,叫“至日”,这天早上,必吃汤圆,麻糍。汤圆、麻糍,富有嚼劲,软乎乎,甜滋滋。意为团圆喜庆。吃了冬至丸,就长一岁了!

接下来,便该捣上年糕在各个房间摆上,祭灶掸新,贴春联年画……忙忙碌碌后,不知不觉就倒了除夕。

除夕要吃分岁酒。分岁,意新年旧年就此而分。按道理,分岁酒应在晚上,可现在不同了。但应有的菜肴一样不少:必有的鸡、鱼、猪,修正结子的花生、象征大吉的柑橘、象征家门清洁的豆腐,还有早早晒好的酱油肉。在这一天,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地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分岁酒。分岁酒上大家举杯欢庆,恭贺新春。分岁酒结束后,除了哭着闹着要睡觉的以及在酒席上会周公的小孩,其他人都不睡觉,都要守岁。

虽然晚上不睡觉,但第二天还是要在凌晨起来,开门打响开门炮。先放一串小鞭炮,再发三发双响炮。意为解除一年的疠疫灾晦。此时全城一片鞭炮声,噼里啪啦,好不热闹!接下来便可好好的睡觉了,初一不拜年。

从初二开始,便是接连不断的拜年了。直到元宵,在又一次吃了汤圆后,春节便结束了。

春节的收获字篇三

古有周郎妙计安天下,1月2号那天我去了大姨夫家,才知道了现有渔人妙计冬捕鱼。

年初一那天,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姥爷家,因为是新年,我们一家和青云表哥一家三口来到了大姨夫家拜访。

来到大姨夫家后,大姨夫对我们说:“现在还想打渔吗?想打就跟我来。”我们虽然还是很疑惑,但还是跟着去了。

寒冷的风乎乎的刮着,大家都带上了帽子,河面上的冰至少也有二十厘米厚,这让我对无法打渔的看法更加深信不疑。途中,大姨夫让舅舅拿了一块砖。

大姨夫先寻找插在冰面上的竹竿,然后就拿起镐头,围着竹竿周围,圆形的拼命的凿,凿上几圈后,圆形边上的冰都碎了,只剩下中间那块漂泊无依,大姨夫便用钩子把它翻上来,这时,我们都看见翻上来的大冰里面有一个网口,下面还连接着网,大姨夫拿起已被我们忘记的砖头狂拍网头上的冰。拍完后我大呼一声,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网收起来,没想到大姨夫说:“还得凿一个洞才能起网的。”我一听这话,立刻说:“这个洞让我挖吧。”大姨夫没同意,说下一个洞让我挖。

终于,第二个洞凿开了,我们收起了渔网,把里面的鱼倒了出来,满满一大桶鱼啊,至少也得15斤,还有不少鲶鱼和大黑鱼。

收完渔网,我就立刻拿起镐头到另一边凿冰,挥起镐头,砸下去;挥起镐头,砸下去……这个动作我重复了好几遍,力气就所剩无几了,这时,龙飞表哥又接起镐头,砸了下去……第二个渔网也收起来了,战绩明显比第一网好得多,少说也得20斤。

统计两网,为鲶鱼五,为黑鱼六,其余鲫鱼、虾等更数不胜数,嘻,此法亦灵怪矣哉。

在这寒冷的冬天里,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春节的收获字篇四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修后语等。还有一些传统节日,比如元宵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

说起春节来,这里边还有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呢,现在让我给你们讲一讲吧!

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尖尖的角,凶恶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去袭击山脚下的'每一个小村庄,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一大清早人们就回来了。但是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避难回来的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村庄太平了。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的就是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了,不仅可以买到很多好玩的玩具,还可以买很多自己喜欢的书籍。

我喜欢过新年,我盼望着20xx年的春节早点儿来到。

文档为doc格式。

春节的收获字篇五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它是一个万家团圆、十分热闹的节日。每到年三十,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一派喜气洋洋。

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回老家和家人团聚。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这种感觉多么亲切,多么温暖。饭桌上的菜肴很丰盛,听妈妈说很多菜都有吉祥的含义。比如鱼表示年年有余;鸡蛋表示来年获得元宝;年糕意在步步高……真是吃在嘴里乐在心里。

吃罢年夜饭,我和弟弟兴高采烈地跑到外面看大人们放爆竹烟花。

爆竹声声响彻云霄。五彩缤纷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好看极了。

看完烟花,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和大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我们捧腹大笑。春晚结束已是新年了,大人们给我们发红包喽!一个个红包塞到我们手里,一声声“岁岁平安”、“健康成长”传入我们的耳朵里。我俩乐得合不拢嘴,只是一声接一声地说:“谢谢!”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我们从头到脚穿着都是新的,和大人一起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这是春节的重要习俗。大家互相祝贺,在新的一年里恭喜发财、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种风俗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呢!

春节是一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的节日,真是令人难忘啊!

春节的收获字篇六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特别盼望过春节,因为春节到了我们不仅可以贴春联,放烟花,还可以挣压岁钱。同时,我们可以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在这个春节,我学会了很多事情,像炒鸡蛋、做家务、给弟弟做简单的饭等等一些简单的活。炒鸡蛋是放寒假后第一次自己做的菜。

那天,爸爸上夜班,回家倒头就睡,到了中午还没睡醒。妈妈中午有事也不能回来,我和弟弟饿了。我打开冰箱发现里面有鸡蛋,我决定炒鸡蛋吃。可是我没炒过鸡蛋,我就回忆着平时妈妈炒鸡蛋的情景,我拿出碗,把鸡蛋打散,然后开火,让锅达到适当的温度,再放上油,等油热了之后,我就把碗里的鸡蛋倒入油锅,很快鸡蛋就炒熟了,我和弟弟一尝,啊,忘放盐了!我又从冰箱找出妈妈做菜用的番茄酱倒在了炒好的鸡蛋上,哇,味道还不错!到了晚上,妈妈回来了。她轻轻地推开了卧室的门,看到爸爸还在睡觉,就又把门关上了,问我和弟弟中午吃的什么,是不是又泡的方便面。

我对妈妈说了我中午炒鸡蛋的事,妈妈高兴地摸了摸我的头说:“你真是长大了,妈妈很高兴!”

这个春节由于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我学会了照顾自己和弟弟,这使我有了很多收获。我不再是温室里的小花,我也渐渐长成了一棵小树,相信我很快就会长成一棵大树,也能为爸爸妈妈分忧解难,遮风挡雨!

【【精选】春节的收获作文四篇】。

春节的收获字篇七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与往年的春节相比,今年的春节我过的更加充实与幸福。

自从升入初中后,我的脾气变得特别古怪,这使我非常苦恼。我与父亲之间的这件事,也正是因为我的坏脾气而发生的。

除夕那天,妈妈允许我放两天假,可以不学习了,这令我很高兴。不过看着那小山似的作业,我还是极不情愿地做了作业。晚上,爸爸一进家门就问我:“霞,你今天是不是没有学习啊?”因为我的坏脾气,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我今天玩了一整天!”妈妈听见了,张口就责怪我:“你怎么能这么说你爸爸?他只不过是问问你,你还来劲了不是。”妈妈不停地唠叨着。爸爸在一旁叹了口气,悄悄地走出了家门。我知道,爸爸又再次在无言中原谅了我。

吃完年夜饭后,我静静地坐在床上。想起刚才所发生的一切,一阵羞愧感涌上心头。爸爸仅仅是问问我,我却用那样的态度去对他,我不经意之间,豆大的泪珠浸湿了我的衣衫,这是我告别小学之后的第一次流泪。突然忆及童年的点点滴滴,这才发现在我第一天上学、第一次抽血、第一次去公园,都是爸爸陪在我身边,保护着我,使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父爱虽不如母爱般贴心,但父爱真的是重如山!这是我在春节中最大的收获!

文档为doc格式。

春节的收获字篇八

过年啦!人们喜气洋洋地贴春联,放鞭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春节在我们孩子心中是快乐的,在大人家眼里是代表团圆。一年一度的春节都让我过足了瘾,但今年的'春节却是我最为过瘾的。

吃饺子。

过年啦!一个个饺子宝宝出锅了!它们胖乎乎的,皮薄肉足,在碗里蹦蹦跳跳,溅起一朵朵“浪花”。我望着那一碗碗饺子,垂涎三尺,忍不住抓了一个吃。妈妈看到了这场景,生气地对我说:“你不能偷吃,应该等大家一起吃,否则就破坏了“团团圆圆”的寓意。”我听了,惭愧万分。终于能吃饺子了,外婆神秘地对我说:“饺子里有惊喜哦,如果你能吃到,这一年,你都会很幸运的。”我怀着好奇的心理,尝了一个饺子。突然,饺子在我的嘴里变硬了,咬不动了,我感到奇怪,吐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硬币。哦,我真幸运!

贴窗花。

过年啦,吃完中饭,我帮爸爸贴窗花。我看见爸爸总是把有“福”字的窗花倒着贴。我感到奇怪,以为爸爸贴反了,便告诉爸爸:“爸爸,你贴反了,应该这样贴。”说着,我便示范了一遍给他看。爸爸笑了,倒着贴是“福到”的谐音,代表福会来光临我们。”听到爸爸的话,我连忙把我贴的窗花撕了,重新再贴。

放鞭炮。

过年啦!晚上,我们来到空地。一支冲天炮准备就绪,紧接着是一声又一声的巨响,天空也变成了彩色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爸爸说:“你知道为什么要放鞭炮吗?那是因为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总是来骚扰人们,人们为了驱赶它,就放了这响亮的鞭炮。而现在,人们用来庆祝。”我点点头,看着天空上的图案,真有像“年”的怪兽。

春节的收获字篇九

一年之中,虽有春花夏草秋菊冬雪,但是,最让我喜爱的依是春节。

——题记。

我喜欢春节,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于是,我常常问自己:我喜欢春节的什么?

或许,是那热闹的气氛。

每年春节时,大街上总会张灯结彩,行人来来往往的穿梭着,人们遇见故交时总会问候一声“新年好”,使得大街上总是人声鼎沸,笑声不断。每当这时,我总会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指着街道两旁的花炮小摊缠着他们给我买花炮。

或许,是那美味的年夜饭。

那时,我总会围着饭桌绕上个两三圈,把所有的菜都看了一遍,闻了一遍后,就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使劲的盯着桌上“汇聚一堂”的美味菜肴,我的口水都快留下来了。当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开心的唠着家常,细细地品味着年夜饭时,我就会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感到万分的满足。

或许,是那合家团圆的幸福。

每次除夕前夜,我总会急切的盼望春节的到来,因为那时,一家人会并坐在温暖的室内,一起看电视啊,讲笑话啊。总会有很多很好的事情可以做。在那一刻,室内充盈着合家团圆的幸福之情。

或许,是那缤纷的烟花。

或许,是那美好的祝福。

再或许,是那快乐的闹元宵。

无论如何,我喜欢春节。因为在春节里,在寒假里,我总会将温暖收获一箩筐。

春节的收获字篇十

一年中有好多个节日,比如:劳动节、建军节、端午节、儿童节等等,但我最喜欢过的还是春节。每年一到春节就会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妈妈还会给我和弟弟买新衣服穿,更好的是我还会收到很多叔叔阿姨及其他长辈给的红包,虽然这些红包最终还是要统统上交给妈妈,但妈妈说,我还是可以买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今年的春节对我来说最特别、收获最大。因为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广东清远老家过的,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清远客家人过春节的气氛。

寒假一放,爸爸就对我和弟弟说:“今年咱们全家不在深圳过年了,爸爸要带你们回老家去过年。”我和弟弟开心地跳了起来,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终于要实现了。于是我早早地就把寒假作业写完了,等爸爸、妈妈公司放了假,我们全家先去看了几场电影,买了新衣服,又去买了好多年货,还不到过年我们就早早的回老家了。老家真的好热闹,等快过年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在外面放鞭炮,我和弟弟也加入到了他们当中,而大人们就忙着做好多好吃的,不光是自己家吃,还要用来接待客人。有些吃的东西在清远的客家,过年的时候是每家都会做的,比如:印花的米饼、做肉丸、蒸芋头扣肉、蒜苗蒸鱼,都好吃极了。特别是过年那天,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爷爷还给我们做了猪肚鸡,好吃到我和弟弟肚子都饱饱的。大年三十的晚上大人们也开始放鞭炮,特别是到了晚上12点的时候,家家都要放好多,听得我们震耳欲聋。

到了大年初一,我们全家就到亲戚家去拜年,还要送一些年货,然后留在那吃饭,我和弟弟自然就收获了很多红包,当然,爸爸妈妈也会给别人家的孩子发红包。临走的时候,那些亲戚也会送一些年货给我们,妈妈说:“这就是客家人的风俗习惯。”

就这样每天走家窜户一直到大年初六,当我们要离开回深圳的时候,让我感到依依不舍,我大声地对爸爸、妈妈说:“明年我还要回老家来过年。”

今年的春节收获太大了,除了吃、喝、玩、乐外,更让我知道了清远客家人过春节的习俗,不仅热闹,客家人更多的是热情好客!

底部轻轻地煽风。过十分钟左右瞧瞧火势怎样,如果柴烧完了就要增添一些柴。千万要小心不可以把已点燃火的柴拿出火炉”。我听了后,学着一步一步做,渐渐地,火势旺起来了,我见此情形,一蹦三尺高,把正在炒菜的妈妈,吓了一跳。

原来这就是生活中常提到的柴米油盐中的柴,烧柴做饭,烧出了香喷喷的饭,烧出了火旺旺的日子,这感觉太棒了!

在这新年里,我的收获可不少啊!我收获了如何生火做饭,体验到生火做饭的不容易。看来春节里的收获,使我在行动上成长了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