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1:08:57 页码:12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优秀14篇)
2023-11-10 01:08:57    小编:lookoud

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反思和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追求进步。总结要精炼凝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核心思想。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的总结,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一

大家都知道,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其实相比较而言,小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更为人所知,比如今天我们要鉴赏的这一篇《再别康桥》,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做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声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是徐志摩的诗歌里面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二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全诗的艺术手法非常美,值得一读。

在英国剑桥留学的徐志摩,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的熏陶,从19开始创作新诗,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诗情真有些像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猛虎集序》)。在他的思想上更是接受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执着追求“爱”、“自由”、“美”,以及强烈要求个性解放,这些思想因素又使得诗人具备了与蓬勃向上的时代潮流相适应的气质,再加上诗人本身富有的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贡献以及不受羁绊的才华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独有的特点:飞动飘逸。朱自清称其诗“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的水”。

直到1931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徐志摩的创作数量颇丰,这些创作反映了徐志摩作为新月诗派盟主的成就,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从而奠定了徐志摩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而最能体现徐志摩“飞动飘逸”风格的作品就是《再别康桥》,尽管说对徐志摩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但是徐志摩的这首诗的美是大家公认的,徐志摩将离别时对母校的深情厚爱融进了悄然离别时康桥那美丽的景色之中,从而这首诗也成为徐志摩在中国诗坛的奠基之作。

而这首诗的美更是与众不同,它有中国古典诗词的音律美,又有着与古典诗词相似的意境美。

音乐美。

这首诗的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作为新诗中的格律诗,就自然的体现出格律诗的特点,这样在读诗的时候才会体会到音节之美,音韵之美,才会有“大珠小珠落玉盘”效果体现。先看押韵,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一三句以六字为主,二四句以七个字为主,每节独立押韵,各节韵脚为:来,彩;酿,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这是律诗特点的具体呈现,读来有韵律之感时时回荡,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让韵律在字里行间流淌,悠远而绵长。体现出这首诗和谐的音节之美和时时存在的节奏,同时将诗人的情感描述的更为飘逸轻灵,在唇齿之间我们体会到了音韵的美,在心灵上飘散开去的是诗人那清浅的吟唱。诗歌的第二节是最为典型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一节的韵是:ang。韵脚是娘、漾。读起来时加上诗人空灵的想象,将金柳比喻成新娘,给人心灵上投射了一道圣洁的光芒,带人进入那想象的境地,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康桥那不沾染红尘俗世的美。

回环往复。诗歌采用了《诗经.》的表现手法:重章复唱这一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就是将感情深化,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呼应。如果说《再别康桥》中间五节体现了音乐波动的美,那么这首尾呼应的两节则给了诗歌一个完整的音乐旋律(这也是徐志摩自己的话)。在“三美”的主张上将音乐美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第一节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节的变动之处是第一节的两个“轻轻地的”在最后一节改成了两个“悄悄的”;第一节是“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给全诗以完整的生命,犹如画龙点睛之笔,使得全诗鲜活灵动起来,带动诗人的情感在淡淡的开头中轻巧柔和地引领到淡淡的结尾。此时,犹如一曲咏叹调,在一波三折后又归于飘逸的音节中,将全诗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将诗人的情感又进一步推进,让人惆怅不已。

建筑美。

这首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错开一节排列,第一节、第二节的一三句为六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的第一句为六七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六节、第七节、又回到和第一节一样的句子形式。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就像中国的建筑的.风格一样,构成了一种对称、整饬之美、而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节都是这建筑的一部分,每一部分是那样的和谐统一。构架在一起,赋予了诗歌以灵魂。我们说建筑是有灵性的,有灵魂的。是因为在建筑的身上,我们看的的不是一块砖,一片瓦,一堆山石,而是将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座有生命的房屋,不同的建筑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都是建筑者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倾注其中,融进建筑的灵魂看到的黑丝建筑者赋予建筑的灵性。同样的建筑者的水平有高下之分,灵魂也有尊卑贵贱之分。那么徐志摩就是拥有着飘逸空灵的灵魂的建筑师。他将自己的灵魂依附在一粒粒汉字之上,给这些方块字以生命,以感情喂筋骨,用心血浇灌,让我们看到了一座不同于尘世的殿堂。里面盛放的是一颗玲珑剔透的灵魂。

绘画美。

徐志摩是一位丹青高手,但他的丹青是他的珠玑之字。可以说他和王维诗有着相通的地方。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徐志摩就是他的门徒。将这种画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说王维的诗是是中国水墨画,那么徐志摩就是水墨中间色彩,平和中见冲淡。诗歌的首节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想那时人与自然还是很和谐的,天自然是碧绿的干净透彻的蓝;云彩自然是大朵大朵的绒绒的慵懒的白。而此时诗人是满腹的离愁别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离别很多的,“执手相看泪眼”,这是悲伤极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豪放极了。在徐志摩的笔下,也有悲伤,也有豪放,但这一切都在这大朵大朵自由自在随意而又慵懒的云彩上了。

一道彩虹从眼前闪过,而天空还有太阳,原来是拜伦潭,水面晃动,眼睛掠过,竟是涟漪泛起,波光粼粼。水面缓缓的,轻轻的,像是情人的呓语,不肯大声说,怕惊醒那美梦。那梦里,有诗人的年幼无知,有诗人的青葱年少,有诗人的背井离乡,有诗人的绮思幻梦更有诗人的满腔的柔情。没有石破天惊的惊涛骇浪,没有撕心裂肺的捶胸顿足,有的是梦,梦里离别的情怀是那样的渺远悠长,那样的难以企及。

泛舟寻梦而去,梦是无形的,朱自清的梦是“笼着一层轻纱的”,李清照的梦是“一帘幽梦”。徐志摩的梦是有色彩的,色彩斑斓的,他不甘心将自己的梦弄丢了,去,去找回自己的梦。放眼望去一船耀眼的星辉,一下子照亮了是人的心扉,光芒四射中诗人豁然开朗,前路虽不满是鸟语花香,但心里已是那么平静祥和。

就是这样的色彩,附着在一栋有灵魂的建筑上,形成了流动的音乐,平缓了我们的心灵,牵动了我们满腹的柔情,于是,那淡淡的惆怅在心头,缭绕不散。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三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下面是《再别康桥》鉴赏,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的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徐志摩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第六节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箫”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是强调重点,并不是浪费语言。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20世纪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全诗共写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写康桥之美。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清荇、榆荫下的一谭,构成了一幅宁静、秀美的大自然的画面。在世人的眼中,康桥美得如同“西天的云彩”。事实上,康桥的自然景观固然美,但并非天下第一、举世无双。这种景色在英国、在欧洲、在中国其他地方也能找到。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独钟、深深眷恋呢?恐怕有两个原因。第一,康桥之美是与诗人在此生活过的美好青春回忆交融在一起的,并因诗人必须离去天各一方而更加在其心目中增添价值。第二,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自然景观因人文氛围而更显其美。因此,诗人描画的自然美的背后有知识之美、智慧之美的支撑。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康桥在诗人心目中是西方文化的象征,也是诗人信念与理想的象征。总之,康桥之美不能单从自然景物的客观方面去理解,他应该是客观景物与诗人个人经历、主观情感甚至政治文化理念的一种契合。

其次是写出了诗人的心绪之乱。在平和舒缓的抒情基调中,诗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不平静的,甚至是多种感情因素混合与交织的,难以弥平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冲突。当然,这种纷乱的思绪在诗中的表现是通过意象的象征和暗示的语言含蓄的表达的。“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的形象是变幻不定的,心头的感觉是波动荡漾的,暗示出心境的不平静。“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萍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彩虹是诗人“理想”即“梦”的象征,但它竟被“揉碎”在“沉淀”,这是诗人心绪之乱的主要投射的象征性写照。结合诗人对中国现状的不满、反感与消沉的思想情绪,可以体察到他那种热情衰退、理想幻灭、愁思欲罢不能、情怀欲舒难展的心绪。

再次是写离别之怅,康桥曾寄托着诗人多少美好的回忆,多少甜蜜的梦想,多少青春的岁月。正如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问中所说的:“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种甜蜜的洗礼,……我敢说的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界是康桥帮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一句话,康桥是诗人知识启蒙和精神承认的地方。由此,再别康桥,那种惆怅迷惘之感,那种孤寂凄然之情,油然萌动于其心而难以解脱。所以,“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个曾有过热血沸腾之时的战士,曾在“五四”的战旗下宣传过西方人道主义原则、主张个性解放思想的民主青年,曾抨击过封建军阀统治、吐露过对劳动大众的情感和对革命志士的敬意的诗人,在信仰难以实现、挫折接踵而来的阶段,那和布尔乔亚的软弱性的暴露,那种知识分子多愁善感的心绪的萌动,人们是可以体会和理解的。沉浸在惜别、眷恋与追忆之中,叹息着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梦的破碎的悲观,这正是《再别康桥》中贯穿始终的情调。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四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澈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诗刊放假》)。

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五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作者简介】。

臧克家,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臧克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能够如此成功地抒写农民和农村。其二,他推进了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建设,他的叙事诗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他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吸取养分,予以现代化改造,铸造自己作品的中国风格。他的诗具有含蓄蕴籍的抒情方式,重“藏”,诗在诗外,笔有藏锋;他的诗运用素朴精炼的言说方式,精炼,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诗追求谐和悦耳的音乐方式,“敲声音”,是臧克家炼字的标准之一,他寻觅着音节和谐,铿锵动人,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在新诗发展史上,像臧克家这样深刻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实在很少,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臧克家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应当说,在创作的时间和数量上,他的散文是与诗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在内的散文和回忆录,是留给散文评论界的一个大题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触新鲜生活,因此“老来意兴忽颠倒,多写散文少写诗”。“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发我的诗的情趣。”臧克家的诗,很少散文化的倾向;他的散文却寻求着诗化--内中都蕴涵着诗魂,这就确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爱者甚至有“文胜于诗”的说法。

【赏析】。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这首诗歌整体形式整齐,前六句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进行铺陈,让人从不同角度体味大海的美;最后两句是作者感情的升华,让人感受大海的壮观景色。并且诗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描绘大海景观有声有色,让人亲临其境,感受大海美好景色,特别是诗歌结尾两句,运用“你有力的呼吸”、“气息”、“体温”、“呼吸”等词语,将大海人格化,赋于大海以生命。因此,这是一首风景诗,诗中没有透露出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哲理,所以,d项赏析不正确。

又如沙白的《水乡行》(参见“例一”)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全诗四段,四句一段,每段第二句用分号,第四句用句号,并且隔句押韵。在理清作品行文脉胳的基础上,就能赏析诗歌美的形式。那么,例一29题便不难解决了:因为全诗押韵的字有“路”、“铺”、“树”、“住”、“副”、“橹”;既在水乡行,所以进庄出庄靠“一把橹”,甲处填d;“鱼网作门帘,挂满树”,所以,“走进才见,几户人家住”,乙处填a;进庄以后,要找人,只见“家家门前,锁一副”,丙处填c;人们哪里去了--“稻海深处”,待到“水上起暮雾”(傍晚时分),初访者只好离庄,大人们没回家,送客只有孩子,孩子们却摇得“一手好橹”,丁处填b。

郭海臣。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六

《再别康桥》运用多种方法隐蔽意向,蕴蓄感情,使真切的爱恋之情深藏心底,无限的凄惘之愁止流心头,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那挥手作别云彩的轻柔,蕴涵了多少至真的情丝。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这般的动人,轻轻的,悄悄的,脉脉的,不许一点儿尘世声响破坏此刻的佳境。充满生机的“金柳”“青荇”已将康桥装点得情意绵绵,诗人又超越眼前的景致,将“天上虹”“星辉斑斓”也融入了康河,幻化出天上人间为一体的妩媚,为我们展开了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秀美的风光,浓浓的情趣融会在一起,在“轻轻的招手”中定格为永恒。

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娘。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完《再别康桥》已经近一个星期了,也到了非反思不可的时间了,不然,再过几天,恐怕想反思也不得了。

三读,读出情感,这个环节,我请起来的学生朗读水平不够高,比前几个同学都差,不仅语音问题还存在问题,节奏,情感都不太理想。事后,评课老师也都提到了这个问题,说让这个学生读书,正好把你前面“两读”都否定了,更不要说更高层次的读出情感了,作为老师你完全可以先让这个同学来进行初读,然后,再逐渐请出朗读水平更高的学生,形成梯度,效果要好很多。这个意见我不认同,我觉得这就是最真实的课堂,这就是最真实的学生水平,我想呈现的`就是这种真实的状况。不是老师一堂课,就可以达到实现预想的效果,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也不必因为是公开课,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而刻意回避学生的实际。

在理清诗歌的情感脉络时,我对学生的估计不足,原本以为两三分钟就能搞定的问题,结果,花了近十分钟才勉强结束,这个地方出现的冷场也是我事先没有估计到的。我觉得,画面内容的概括对于高中生来讲应该不会成为大问题,何况,我还可以作些引导性的提示。可是,课堂跟我想的就是有差距。课前的眼保操大约占去了三分钟的时间,这里,又比预计多花了五六分钟。这个地方的时间过长直接导致,时间非常紧张。在把诗歌的“三美”点到之后,做意象分析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了。评课时,滕老师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老师的诱导性太强,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台词,诱导学生,不利于课堂的生成。我认为他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也正式预设课件教学的不足之处,很难让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实际上是老师的预设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这应该成为运用多媒体教学研究的课题,即多媒体课件和课堂的生成关系问题,让多媒体也和学生能够产生互动。

在诗歌绘画美的分析时,我挑选了一些很漂亮的图画,并尽量与诗的画面相吻合。这个环节,是诗歌画面美的再现,时间不长,画面的转换很快,学生边读边赏,很容易进入诗境,效果显而易见。评课时,滕老师认为,这个地方是老师以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想像,不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这个环节如何改进,值得我认真思考。

总之,上好一节公开课,是不容易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要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要能预判,这样上课时才会心里不慌,游刃有余。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七

绘画感与意境美是本诗的最大特色。诗中意象众多,皆鲜明艳丽。“物”与“我”、情与景和谐互渗,创造了柔美的富有魅力的意境。所谓意境,即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诗人为了创造物我交融的意境,首先强调了描写上的形象性与画面感。诗中的夕阳、星辉、波光、艳影、榆荫等突出了光线的明暗感,金柳、云彩、青草、彩虹等具有强烈的色彩感,招摇、揉碎、荡漾、漫溯等又呈现出意象的动感。诗中每一节都是一幅画,组合在一起则是整体和谐的艺术空间。诗人在追求绘画美的同时还出色地把“我”与“康桥”糅合在一起叙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这里,“我”的依依惜别的形象始终在康桥的风姿中伫立。“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康桥的波光艳影也无时无刻不印在“我”的心中。这种将写景与抒情自然而然地相交融、毫无分离造作之感的技巧,营造出物我同一、情景互渗的氛围,达成含蓄冲淡、柔美婉约的古典式意境。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八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的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徐志摩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第六节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箫”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是强调重点,并不是浪费语言。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记梦》“,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20世纪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19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九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对《再别康桥)诗句及词语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a、“轻轻的走”、“轻轻的来”、“轻轻的招手”,诗的开第一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来修饰动作,不仅生动地再现出诗人来到和离别康桥时的情景,更表达出他来去时不愿惊动自己深爱着的康桥的心情。对康桥的热爱和依恋溢于言外。

b、“悄悄的走一悄悄的来”,诗的末节用两个“悄悄”与首节的三个“轻轻”相呼应,两个诗段不仅词语对仗,且节奏相同。整齐的诗句,铿锵的音韵,可以融入诗人更多的离愁别绪。

c、诗篇首尾二段起呼应作用的,还有“云彩”这一意象。云彩本是无情物,这里早已诗化了。“轻轻的招手”,似乎欲同它话别;然而,又“挥一挥衣袖”,决计“不带走一片云彩”,两个细节,生动地说明诗人对康桥只有留恋,而无索取。

d、“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诗人似乎已忘记他要“再别康桥”,反倒撑起长篙随意地要到更深的青草中寻梦。这种宕开笔来,不从正面写别情的写法,更有一番情趣和魅力。

(2)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康桥”现在通译“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怀有一种特殊感情。

b、第二节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岸边的柳树倒映在剑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美丽,浸透着诗人的`欣喜和眷恋。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依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夜晚在剑河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恋之情。

a、从内容上看它的好处是:

b、从形式上看它的好处是:

答案:

(1)b。

(2)d。

(3)a、康桥是诗人当年求学深造的地方,诗人对自己挚爱的母较只有留恋,没有索取。首尾呼应写法,反复表达,强化了这种感情。b、具有首尾呼应、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使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意思对即可)。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十

《再别康桥》是首优美的现代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徐志摩在离别母校时对康桥无比眷恋、喜爱之情。

一读诗歌,“知人论世”。《再别康桥》是以徐志摩先生为代表的现代诗派新月派的代表作品。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不仅写了有关康桥的诗篇,还写了非常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笔者在课件上打印了《我所知道的康桥》的两段文字。和学生们一起诵读完两段文字之后,笔者用诗人生前说过的一些话告诉学生康桥对于诗人一生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康桥是一个开启诗人性灵、拨动诗情的所在,是诗人的精神家园。课前这个背景铺垫虽然有点长,但笔者认为很有必要,解读诗歌只有走进诗人的灵魂深处,亦即我们古代文论中所强调的“知人论世”才能真正地掌握诗歌的要旨。

二读诗题,读出信息。有了很好的背景铺垫,笔者引领学生们去读诗歌的题目,让孩子们说一说题目中的信息。学生指出题目中的“别”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离别诗,笔者告诉学生在我国的诗歌王国中有很多的离别诗,于是我们一起收集古典诗歌中的离别诗并大声诵读。笔者告诉学生离别在许多古诗人的笔下特别沉重,对于古人来说离别是一件凄凄惨惨的事情,从而为感受徐志摩先生《再别康桥》淡淡的离愁做铺垫。笔者告诉学生无论解读什么样的文章,题目总是会提供给我们很多信息,我们要学会解读文章的题目,诗歌也不例外。在笔者将近一年的训练下,学生们解读题目的能力大大增强,从《再别康桥》中他们读出了这是一首离别诗歌,告别的是一个地方,不是人,与一般的离别诗歌不同,而且诗人是第二次告别康桥,应该是故地重游的感受。

三读诗歌,读出基调。一首诗歌,通过初步的诵读,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诗歌的基调,这是来正确解读诗歌意境的必要铺垫,于是笔者设计了本课的第三个环节——三读诗歌,读出基调。笔者一向喜欢给学生范读,教学《再别康桥》时,笔者将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音乐朗诵该诗。学生听时能初步从笔者舒缓、低沉的语调中,在轻柔、和谐的乐曲中领悟到本首抒情诗歌的基调,那一份淡淡的哀愁似乎快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四读诗歌,赏析意象。一首优秀诗歌的诞生离不开意象,笔者一次次地告诉孩子们,在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事物就叫意象,而情感也正是从诗歌的意象中体会出来的。让孩子们初步体会了诗歌的基调后,笔者设计了意象赏读环节:“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你知道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哪些景物上吗?借助这些景物诗人为我们营造了关于康桥的哪些画面?请结合景物特征给它们取个好听的名字。”这个提问既让学生们初步感受新月派诗歌的绘画美,同时训练孩子们概括诗歌意象的能力。答案没有统一性,学生们有发挥的自由,也乐意去寻找答案。最终学生们的概括都不错,譬如“挥别云彩图”“青荇招摇图”等。学生们的答案告诉笔者,他们已经初步养成了既关注整个诗节又尽量用文中词句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笔者接着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本首诗歌的意象都很平常,但是诗人之所以写出了不平常,就因为诗^融^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没有虚构,没有过多的矫饰,且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有别于传统诗歌中写人的俗套,离愁中多了一份清新、一份自然。这也是这首诗歌脍炙人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五读诗歌,感悟情感。感悟意象后,笔者抛出一个问题:“你从第几小节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读出诗人什么情感?”有的学生从第一小节中读出了诗人离别时的恋恋不舍;有的学生从金柳幻化出的美丽新娘中读出了无尽的欢喜和眷恋;有的学生从招摇的青荇中读出了诗人的忘我;有的学生从梦中读出了诗人内心的隐忧;有的.学生从诗人的放歌中读出了沉醉;有的学生从沉默的夏虫中读出了淡淡的哀愁。笔者告诉他们,这就是物我一体的境界。总之,故地重游,诗人心中是无限的眷恋和不舍。但诗人表达这种感情时却很洒脱,很轻盈,没有仰天呼号,没有痛哭流涕,有的只是一份淡淡的哀愁,空灵而轻盈。在学生基本掌握诗歌情感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诵读指导,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读诗歌,学生跟着音乐读,效果出奇地好。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诗歌中哀愁之淡,笔者还引用了茅盾先生评《再别康桥》情感的一段话:“诗人所咏叹的,就只是这么一点‘回肠荡气’的伤感情绪;我们所能感染的,也只有那么一点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

六读诗歌,赏析写法。语文学习大量阅读非常有必要,但厚积是为了薄发。语文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赏析和写作,于是在学生了解了诗歌的情感之后,笔者力图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一些写作技巧,为自己的写作和考试作准备。笔者设计了这样—个问题:“我喜欢哪一小节或哪一句诗歌,因为这里运用______手法,有______表达效果。”他们很快找出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找到了融情人景的手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讲解了诗歌物我一体的境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中的叠词、动词、形容词等,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感受诗歌的魅力。

七读诗歌,感受三美。《再别康桥》是现代文学史上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欣赏完了该诗的技巧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七读诗歌,感受三美的特殊环节,具体设计如下。1.大家默读,一赏诗歌的建筑美。笔者告诉学生,诗歌的建筑美是句子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2.学生齐读,二赏诗歌的音乐美。笔者告诉学生,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的,节奏、音韵、弹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3.学生个别读,三赏诗歌的绘画美。笔者让班级中诵读好的同学配乐诵读,并引导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诗歌中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再次感受该诗的绘画美。

八读诗歌,力争言传。苏州市中考考试说明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诗歌鉴赏的要求,但是中考出题时还是很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中考试题就考查了《再别康桥》的两条题目。教完《再别康桥》之后,笔者又设计了鉴赏环节。在感受中考真题的基础上,我告诉孩子们诗歌鉴赏对于我们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们多背诗歌,多赏诗歌,爱上诗歌。其实这个环节笔者大多会让学生亲自创作诗歌。学生的作品尽管稚嫩,但很多时候却也言之有文,甚至会涌现出一些佳作。

九读诗歌,厚积薄发。本课最后用课件展示了林徽因怀念徐志摩的一首诗《你是人间四月天》,让孩子们一起跟着音乐诵读。并告诉孩子们,深情缅怀诗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去阅读他的作品,于是布置课后作业:1.课后读完徐志摩先生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和徐志摩先生其他的诗歌作品,阅读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作品,再次感受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推荐作品:徐志摩《偶然》、闻一多《死水》、朱湘《采莲曲》等;2.课后继续搜集离别诗,在抄写本上抄写积累,不少于8句。

笔者教学《再别康桥》时运用了九读法,除第七个环节——七读诗歌,感受三美是一个针对《再别康桥》的特殊环节外,其余的环节均适用于其他各种诗体的教学。笔者一直将这种诵读法运用在自己的诗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今总结成文,以期与广大语文教师共享。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十一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师生明确: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2、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师生明确: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三、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

2、谈谈你对徐志摩诗的认识,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十二

《再别康桥》这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二首。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这个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这个单元是这一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中新诗鉴赏的开始,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

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是抵御物化世界的利器。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因为诗以抒情为本,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所以,诗歌鉴赏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教学中要防止僵化、片面解读,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多种途径、方法。如:知人论世的方法,注意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背景与内容也不可、不必机械地一一对应;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等等。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及文学鉴赏的初级阶段的开始,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的第二首诗《再别康桥》则是鉴赏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名篇佳作的开始,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作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并能运用这些途径和方法去鉴赏其他诗歌作品。

因此,《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对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借助这节课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继续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新诗作品,进而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三、突破教学难点的创新教学设计。

1、借助导语,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成这种活动的效率。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个体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强大原动力。正因为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发挥,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便是通过设计巧妙而恰当的导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便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两首词,初步接触了现代诗歌,也初步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诗歌时,应从那些方面入手进行鉴赏呢?”这段导语,以提问的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听完这段话后就会立即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头脑中归纳出答案:“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感情。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鲜明生动的形象(意象)。品位诗歌意境,感受意境之美。”这样,这小小的一段导语,既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又引导学生领悟这节课依然是用这种途径和方法鉴赏诗歌,进一步明确了鉴赏诗歌的途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用下面的导语,进一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鉴赏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诗人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把握了这首诗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这节课的难点便十分明确了,而学生们也更加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和无目标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创新教育、创新学习中。学习者有目标,常常会根据目标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而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即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造性地学习。有人曾问:“学生是什么?”诗人罗伯特.弗罗斯对此做了这样的回答:“学生是已经有了某种知识程度而想更上一层楼的人。”他的话指出了两个重点:知识与欲望。有了一定的知识做基础,加之以相应的欲望----在学习上便称之为学习目标,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而有了这种积极进取的动力,便会鞭策学习者勇往直前、努力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的明确,往往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大大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贯彻创新学习的理念、原则、方法,推动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以上便是通过恰当、巧妙的导语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巧妙设疑,自主探究。

借助导语,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氛围并明确学习目标之后,便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字词、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等,其目的是更好地学习把握这首诗。在初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课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背景资料。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十三

我说,同学们,这里要讲一点文学史了。中国的诗歌,不是诗就是词或者是小曲什么的,一般比较短小,长的也有,但不是很多。格式比较固定,写起来入场就行了。但到了近代,中国人开始借鉴西方人的诗歌,写起了所谓的新诗了,常常写得很长很长。有学生笑。先是晚清人在诗歌用新词,后来到了五四前后,终于有“我们的朋友”胡适之先生,也就是我们安徽绩溪人,出来写新诗了,他写了一个诗歌集子叫《尝试集》,其中的诗歌当然佳作不多,但具有开创意义。他主要是将散文的句子,用我的朋友干国祥的话来说叫“锯”下来,一截一截的,但在当时却有了别样的新鲜。后来,就像今天一样,青年人总是喜欢新的样式的,所以青年人学写新诗的便多起来了,赶了时髦了。学生笑。我继续说,我对现代诗歌没有什么研究,只是凭大体的印象,哪位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找有关的书读读,估计你们没有这个兴趣。又笑。我说,在胡适的基础上,后来出现了一大批文学流派,什么创造社啊,新月派啊,湖畔诗人啊,上个世纪二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百花绽放,好不火热呢。仅仅就诗歌形式的发展来说,我们前面所学的戴望舒功劳不小,将现代诗歌做得很精致,他创作的诗歌有了中国古典诗的“魂”,或者说是“神韵”了。在此之前,要提到的两位,一位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多情的种子徐志摩,另一位与他同气的我们都知道的斗士闻一多先生,他们在现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上做了很多事情。好了。就讲到这里。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我说,我先来读读这首诗。(读,略)学生有些兴奋,我说你们读吧。于是很有些学生很忘情地读。有摇头晃脑的,有比画着手势的。课堂应该有声音,我也颇有些受其感染了。显然这几节课的引带没有白费。

略而沉思之后,我说,读就到这里,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要交头接耳,唾沫横溅,方是境界。学生笑。我说,声音大一点,谈谈对这首诗初读之后的感受,或者也可以谈谈你对诗中的一些精彩的句子的喜好与理解,开始吧。于是学生交流。上次来随堂听课的老师说,没有想到几天下来孩子就有这么大的'变化,我说,课堂其实就应该是一个场,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你心中实实在在地有“人”在。闲话休提,看看学生交流得差不多了。便开始进入文本。

我说,大家看看诗歌的注脚的地方。大家看,有了一点兴趣。我说,诗歌写在什么地方?学生说在“中国海”。我问,“中国海”在什么地方啊?学生说不知道。我说,所谓“中国海”者,是说航船到了中国的海域,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张草图,然后说,中国的海域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大家看看,船从哪里到中国海的?有学生说可能从南边吧。我说是的,大体上都走这一路。从英国出发,可以有两条路,一条往南经过好望角,到印度洋,再经东南亚,过马六甲海峡进到中国的南海,另一条是……学生说从地中海,过苏伊士运河,进印度洋,然后是相同的路径到中国南海。我说,大家看看从英国出发经过那么大的一个弯子,再折回中国海,甚至开要到中国本土的时候,“才”写了这首诗歌,说明了什么?或者说这里有什么问题呢?学生说,路途挺遥远的。我说是这样的,从此离开英国的时候是可以写的,为什么要等到开到自己的本土的时候才写呢?有学生说,“我瞎说啊,可能是快到自己的国家的时候,才想起来的吧”。我说,高中学生了,不能用“瞎说”这样的字眼,换成“我以为”,或者“我认为”怎么样?她说好。我说你坐下。然后我再问了一遍,有学生说,可能是到了中国海,有了很多的感触吧。我说究竟可能是一种怎样的感触呢?他说,具体我也不知道,感觉当时中国挺黑暗的。我说,“你所讲的有道理”,那为什么感到中国黑暗了,就写出这首诗歌呢?学生说不知道。

我让他坐下,然后对全体学生说,我们换一个角度,先不说这些,我来问一下,班上有哪些同学会写诗歌呢?众人涌动,都指向了查同学。我说,查同学你起来说说可以吧。他站了起来,就是在前次课堂上被我夸奖“丈夫柔情”的那位,他说一种情况是心中突然想写,灵感来了,另一种情况是受了什么刺激,也会写出诗来的。我说很好,还有没有那位同学是写过诗歌的?坐在窗子底下的一名同学站了起来。我问他写诗的体会。他说他一般是晚上写。我又问他具体情由,他说晚上安静,空气里有一丝惨淡的东西。我说那你写出的诗歌一定有点伤感了。他说是的,有时回忆同学,有时是想到某一件往事。我说,诗人所说的话就是不一样啊。

然后,我对着众人说,你们看看诗人徐志摩为什么到了中国海之后写出了这首诗呢?有学生说是灵感的突然到来,很想写便写了。我说有道理,徐是率性诗人,挥手而出,有你所说的那种风度。又有学生说,他肯定是到了中国海,离中国近了,马上感到中国的黑暗而怀念起英国康桥来。我说,康桥在徐的心中可能是怎样的?他说应该是很美好的。我说,你何以见得?他说,从诗歌中所写的情况来看,应该是非常美好的。我说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不过我还想问你,徐的散文或其他诗歌你读过没有?他说没有。我问其他同学读过没有,都说没有读过。我说,大家要补补了,现在没有读没关系,以后还不知道就不好说了,是吧。我说,在《我所知道的康桥》等散文里,徐的笔下是星光,是水声,是近村的晚钟,是优美、宁静而和谐的,甚至带着些神秘,而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他的性灵之中,你们想想,这对徐来说康桥意味着什么?学生说,真美啊。有学生说简直是天堂了。我说,是啊,在徐的心目中,康桥是一块“圣洁”的土地啊。说罢,将“圣洁”二字写在了黑板上。所以说,那里又如何不使他魂牵梦绕呢。我说,这首诗上完了,我还要给你们读读徐的散文呢。众生兴奋,不表。“面对沉沉黑暗的中国,诗人是心情是沉重的,对康桥自然是充满着深切怀念的,”我说,“所以说,刺激的说法不能没有道理的。”

“但我想,可能性更大的一种是,你们看看,从英国到中国的航程有多远……”学生比画着,我说在这期间,一个人192x年在那里学习的人,事隔6年之后再去那里,然后又离开了,你们想想,会……学生说,会有很多话要说,会有很多事要做,我说,这一切诗歌里都没有写,而一直到中国海上的时候诗才写出来,确实值得思索的。那么长的路程,几个月啊,会有多少的事情在他心中熟稔了多少回呢,他想写,但他一直没有写,那里的一草一木对他来说是最熟悉也不过了,但他就是什么都不写。一直到了中国海上的时候,终于像个孩子一样,当然很绅士地,将一腔倾泄而出。

有学生说,老师你所说的可能吗?我说,我也不知道,这可能只是一种想象了,不过,诗歌中也许会有答案吧。我说,我们还是读读诗。于是学生读。

我说,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一节,我向来看中“第一节”,觉得里面有很多含量呢。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篇十四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被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注释】。

[1]凌霄花:又名“紫葳”,木本蔓生,茎攀援他物而高升,高可数丈。夏秋开花,橙红色。

[2]木棉: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丈。

[3]虹霓: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七种颜色。这种圆弧常同时出现两个。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鲜艳的叫“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叫“霓”。

【赏析】。

《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诗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决心跃然纸上。第二部分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强调这种爱必须有独立的、与对方同等的地位和人格;这种爱,有坚实的根基和感情的的交流;这种爱允许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这种爱能同甘共苦,终身相依。这种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显示了诗人对新型爱情观和人生价值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一方面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另一方面使作品的题旨不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诗歌大量采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现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赏析】。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郭海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