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民风民俗手抄报(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8:26:59 页码:10
最新民风民俗手抄报(大全8篇)
2023-11-26 18:26:59    小编:夜紫

写总结也是对自己工作和学习态度的一种肯定和激励。制定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需要我们充分的思考和努力。探索以下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一

·双喜不对冲。同月内喜事不相贺。

·与新娘新郎生肖相冲相克刑者忌在场。

·迎亲忌遇出殡(大不吉)。

·婚期忌单月单日,特别忌七月结婚。

【孕妇禁忌】。

·孕妇忌看砌灶、不祭灶神(否则生儿兔唇)。

·孕妇房内忌大力开屉、乱搬东西、杀鸡鸭剁肉等动作(否则惊动胎神,导致难产或产畸形儿)。

·孕妇忌参加红白喜事(因身不洁),忌看布袋戏(否则产软骨儿)。

·孕妇忌吃兔肉和姜母(否则生儿兔唇、有畸指)。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二

元旦快到了!我把收藏好的一月的喜庆,二月的春风,三月的花开,四月的快乐,五月的温馨,六月的纯真,七月的热情,八月的桂香,九月的骄阳,十月的收获,十一月的感恩,十二月的纯洁装进诚意的盒子里,用关怀的蝴蝶结装饰送给你,元旦快乐!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三

元宵短信拜年,送你瑞龙闹春:驾起好运筋头云,扶摇直上九重天,罩你一头吉祥雾,洒你一身幸福雨,吹出四面顺利风,吐出三味快乐火,愿你一年都乐呵!

元宵短信,收到的人春风得意,阅读的人工作顺利,存储的人爱情甜蜜,转发的人大吉大利,删除的人依然好运气,祝你元宵节快乐!

元宵的汤圆,团团圆圆;元宵的夜晚,快快乐乐;元宵的祝福,实实在在;元宵的祈愿,平平安安;朝着团圆奔,追着快乐跑,幸福平全得到。元宵节快乐!

元宵的灯火同天上的月亮在争相放映着光芒,新年的祝福在这里休憩并走向永远,小小的汤圆包裹着幸福送入你的心间。元宵节祝您合家欢乐!

元宵到了,送上我最真的`祝福,愿你:元宵佳节好梦连连,心情舒畅欢乐延延,家和美满幸福暖暖,身体安康财源滚滚,工作顺利其乐融融。祝你元宵快乐!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四

1、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2、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基本车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

3、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4、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5、交通信号灯的表示:

(1)绿灯亮,车辆通行,但转弯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非机动车、行人的通行;。

(2)黄灯亮,已过停车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

(3)红灯亮,禁止车辆通行。右转弯(小转弯)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右转弯(小转弯)通行。

6、人行横道信号灯表示:

(1)绿灯亮,准许行人走人行横道线通行;。

(2)红灯亮,已进入人行横道线的行人可继续通行或在道路中心线处等候通过。

7、车道信号灯表示:

(1)绿色箭头灯亮,准许本车道车辆按指示方向通行;。

(2)红色叉形灯或箭头灯亮,禁止本车道车辆通行。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五

我们从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乳牙的健康是恒牙顺利萌出的保证,如果乳牙坏的十分严重,会影响乳牙下面的恒牙的发育;如果乳牙过早的脱落,后面的牙齿会向前移动,导致恒牙萌出的间隙不够,就可能错位萌出。所以乳牙有了洞也需要补.

可选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但不要用力过猛,要动作轻柔,反复多次.

竖刷法。

方法:就是将刷毛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同一部位反复多次。

优势:可以有效控制菌斑,刺激牙龈,使牙龈外型保持正常。

颤动法。

方法:将刷毛与牙齿成45度角,使刷毛的一部分进入牙龈与牙面之间的间隙,另一部分深入牙缝内,来回做短距离的颤动。刷咬合面时,刷毛应平放在牙面上,做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每个部位2到3颗牙齿,将牙的内外面都刷干净。

生理刷牙法。

方法:刷毛顶端与牙面接触,然后向牙龈方向轻轻刷。

儿童不宜使用成人含氟量较高的牙膏。由于儿童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含漱技术尚未完全掌握,若是使用对成人洁牙比较有效含氟量较高的牙膏,造成孩子每天吞咽下过多的氟,是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

健美牙齿最佳年龄牙齿发育取决于两个阶段:

一是从胎儿期2个月到出生,此为乳牙发育期。

二是从出生后到8岁,为恒牙形成期。

儿童一般是在6、7岁左右换牙,持续到12—13岁才完全完成(20颗乳牙完全换完),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会早些,有的会晚些如果超过8岁时,仍未换牙,就需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认是否是乳牙滞留。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六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经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市”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市”的欢笑声。“利市”就是红包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住灶神之嘴,免得灶神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七

1、军队再大,一盘散沙不可以为大;人员再多,拧不成一股绳不可以为强。

2、带兵方法千万条,真诚爱兵是第一条。

3、枪林弹雨战友情,烈火浴血写忠诚。

4、战友情是一杯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醇。

5、多一片天空,就多一片彩虹,多一个战友,就多一份幸福。

6、一根麻线拧不成绳,一滴水珠汇不成海。

7、力量从团结中来,智慧从学习中来,成功从奋斗中来。

8、好战友就是一把雨伞,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会陪伴着你。

9、容人之过,但不顺人之非。

10、多一分沟通,少一分猜疑;多一分谅解,少一分隔阂;多一分关心,少一分冷漠;多一分支持,少一分观望;多一分正气,少一分怨气。

11、个人本事再大,离开集体,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个人本事不大,熔入集体,什么事情也办得好。

12、袒露矛盾“开窗子”,发现问题“拉袖子”,有了疙瘩“解扣子”,批评帮助“剥面子”。

13、不怕有错误,就怕不正视错误;不怕有教训,就怕不接受教训;不怕有监督,就怕不服从监督。

14、面对批评有静气,自我批评有勇气,批评别人有正气。

15、自我批评一针见血,相互批评入木三分。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八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