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清明情思作文字(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9:33:54 页码:9
最新清明情思作文字(模板14篇)
2023-11-25 09:33:54    小编:夜紫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总结是提升学习效果和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呢?不同范文中的观点和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总结和概括。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一

蒙蒙细雨如约而至的从天上将至人间,飘飘洒洒的笼罩着整片天地,一片朦胧的世界。天空披上了白色的祭服,哀悼一切亡魂;打的换上了新的绿装,鼓舞着生的希望。那细雨究竟是老天的眼泪,还是灵魂的抚慰,一刻不停的挥洒着,令人心碎。

再过几日,就是清明节,祭奠亡魂的日子。

一大早,外婆就从家乡打电话过来说,外公的亡魂已经祭过了。我不禁了却一桩心愿,却在心里又设了一个小小的祭台,手捧一束黄菊,想着自己对亡魂的思念。心中又浮现出了外公那张慈祥的面容,和他那曾经的胡须。又想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一声声欢笑和多次顽皮的吵闹。想起了外公亲手栽种樱桃树的样子,想起了他拄着拐杖行走的样子,想起了他的沉思、他的欢笑……往昔的记忆像影片一样,在脑海中回放着,不知何时,我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和那个胖胖的、可爱的,还带着一副眼镜的外公在一起的时光永远那么快乐、那么开心、那么想让人钻入回忆之中。

再次翻开照片,我又看到了那个可爱的外公以及我们的全家福,因为他地离去,这个家已经不再那么完整。上帝带走了他的灵魂,却给我们留下了对他的思念和记忆,让他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中。

那个慈爱的外公啊!

雨还在下着,浇灌出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将亡魂化为了永恒。

思念处雨拂过,心寄清明有情思。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二

碧空如洗,青树翠蔓,并无惯常所想中的阴雨绵绵。只是思念的心却一如往常,只是在今天格外浓一点罢了。许是因为在这个那么多人得以去亲人墓前祭拜,表达思念之情的节日里,我却只能独坐窗前,望窗外蒙络摇缀,听清脆鸟鸣,而无法亲自与您道一声“外公,我来看您了呢!”

彼时,父母因工作调动,不得已只得将尚年幼的我送到乡下外公外婆家。我是他们第一个孙子辈的孩子,也是当时唯一养在他们跟前的孩子。外公外婆对我的疼爱自不用说。外婆性格较强势,她对我的疼爱不是当时的幼稚小孩能轻易感受的。也因此,那时的我最爱黏着脾气温和、脸上总是挂着笑意的外公。

“阿妹,快过来,给你买糖吃啦!”

“哇!”欢呼一声,立马忘记自己正与隔壁小姐姐玩过家家,一蹦一跳地就往外公奔去。及到跟前,不出意外地看到外公那笑得愈加深刻的皱纹。外公摸摸我已凌乱的羊角辫,牵着我的手来到门旁水井处。清冽的井水将我脏兮兮的小手洗净。这时,外公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几颗糖。那掌心仿若沟壑一般,但那沟壑上摆放的却是外公对我的爱。我随手从外公摊开的掌心中捡出一颗透着粉嫩的糖,剥开糖衣,投进嘴里,满溢着淡淡的桃子味。

外公腿脚不好,一直拄着只自制的木头拐杖。那时的我哭闹着从乡村路上捡回一杈树枝,学着外公的模样,拄着树杈走。外婆看见很生气,我却只管躲在外公早已压弯的背后自顾地笑得眯了眼。此后,村里人便时常能看到:年幼矮小的小姑娘拄着树枝,年老驼背的老者拄着拐杖,慢悠悠肩并肩地往小卖店走去,再衬着暖黄的夕阳缓缓走回家中。

外公的最后一面,我并没有见到。此后,也没有去祭拜过。许多记忆已经褪色,却依然记得那双沟壑纵横的掌心躺着花花绿绿的糖果,驮着的背是我的避风港,拄着的拐杖是我的温情,这些在我的脑海里历久弥新,就如醇酒般,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香浓。

而今,只能以两行清泪聊表哀思。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三

当听到班里的男生对我们班主任说“清明节快乐”的时候,我不禁黯然:不是所有的节日都可以说“快乐”的,清明节难道不是用来寄托情思的吗?哪来的快乐?是的,今年清明节之前我还没有这个想法,因为今年,我多了一份对亲人的思念——对我的二爷爷。

不过,如果真要说“快乐”,那就只能是对亲人生前的回忆了——印象里,二爷爷是个憨厚、朴实、有点木讷的人,脸上总是挂着笑意,让人觉得很亲切。虽然他只是我的二爷爷,但我们也经常与他们家往来,一点也不陌生。所以,当听到他查出患有很严重的病时,我感到了一种从没有过的伤心。虽然从大人的只言片语里我还听不出来到底是什么病,但我明白这种病很难治,因为我周围的大人,包括爸爸这个有主意的人都没了主意,都摆出一副“无法可办”的难过的样子。但是大家在二爷爷面前还是强颜欢笑着,因为治疗中二爷爷的病情也好转过,所以也一直隐瞒着他的病情,直到他去世。

二爷爷去世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我都无法相信他已经去世了,每次去他家的时候我都会想,也许,也许我还能看到那个慈祥的二爷爷呢,但我终于,而且也一定是没有看到。我才突然醒悟,二爷爷已经离开了,我再也不会见到他了。我也终于想到,身边的亲人总有一天会离开我,这是自然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因为经历了以往没有经历过的思想转变,所以今年清明,我才会有以往没有过的,对亲人的思念。

给去世的亲人们扫墓那天,天是阴的,一阵小雨刚刚下过,好像就是为了衬托有点悲凉的气氛。我手里紧紧攥着二爷爷生前喜欢喝的酒,跟着爸爸、叔叔们和爷爷,和弟弟一起走在有点泥泞的地面上。我们先扫了扫我从没有见过和接触过的一些亲人的墓,然后走向另一个墓地——奶奶和二爷爷的墓就在那里。但是奶奶我也不曾见过的,所以也没有什么悲哀的感受,只是心里又升起一丝难过的念头——以前这个队伍里,也有二爷爷的身影,但这次没有。扫了奶奶的墓,就走到了二爷爷的墓前,二爷爷的墓跟前面那几位相比显得很小,而且很新,也没有墓碑,但大人们却记得很清楚,也许也是因为对亲人的思念吧。

大人们已经在铲土了。以前听爸爸说,每年扫墓的时候都要给坟墓盖上一层新土,就好像是把亲人魂魄的“家”翻新了一次一样。这个说法很有人情味,也很有趣,所以每次大人们“翻新”亲人魂魄的“家”的时候,我都有思绪万千地在旁边看着。我想,这也是出于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才会有这个说法吧。不知怎的,我忽然又觉得说不定二爷爷还没有离去呢?也是因为出于对亲人的留恋,魂魄还没有消失,只是藏在他的新“家”里静静地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呢?但接着我就摇了摇头,挥去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不舍的情感谁都会有的,二爷爷去世之前也一定很舍不得我们吧。想着,眼泪又模糊了视线。

大人们已经把土铲好了,也就是说,二爷爷的“新家”已经“翻新”好了。然后,他们点燃黄色的纸,等跳动的火苗消失后,谁都没有说一句伤心的话,只是每个人都磕了个头,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思念,然后就收拾收拾东西踏着泥泞的地面回去了。即使二爷爷已经不在了,但我们还是要更好地生活下去,也是不让他老人家担忧吧。

但是,不仅是对二爷爷,对所有已故亲人的怀念,就是不在清明节,也还是会继续。希望他们能安息。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四

清明,我想起了那些军人,他们在战场上为我们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在战场上牺牲的烈士何止千千万万,但被人们记住的人只有寥寥几人而已。为此,我们只能做一些小事:在心中缅怀一下他们。尽管如此,他们并不是白白牺牲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换来了今天祖国的平安以及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雨花台,导游阿姨跟我们讲过一个人,他叫金佛庄,曾牺牲在雨花台上,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位军人党员。接着,导游阿姨又给我们隆重介绍了一位烈士,他没有留下名字,却让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记住了他,他是光荣牺牲的,如果不是遭到叛徒的背叛,他或许可以以另一种形式让世人记住。在雨花台上牺牲的,其中最小的才16岁。导游阿姨让我们记住几个数字:10万,代表在雨花台上被杀害的烈士总数,2400,代表有姓名的烈士总数,170,代表留下照片的烈士总数,17,代表牺牲后尸体和本人能够对上号的烈士总数。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牺牲烈士太多了,却并没有多少能被人们记住的。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祖国有何来的繁荣昌盛。所以,我们要从心底里感谢他们。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五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

——题记。

站在烈士墓前,看着胸前的白花,心里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敬佩。你们曾进的呼吸和不朽的生命已与此时的空气融合。你们的光辉业绩,深深地刻在历史的记忆!

耳旁传来新团员的宣誓声,我依旧清晰记得,去年的今天,我是一样站在那个地方,与同学们一遍遍重复着那铿锵有力的誓词,我不会忘记,我对你们的承诺。

听着在墓前一首首的献词,我的心里又激起千层浪,正是有了你们的无私奉献,有了你们的崇高精神,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与美好。我知道,在我刚刚走来的坚实道路,是你们有自己的躯体铺垫的,而在前方高扬的五星红旗,则是你们用鲜血染红了它。战争的年代照就了你们的勇敢与坚强,在中华民族危险的时刻,你们“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你们虽然倒下,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我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完成你们未完的事业。

我们绕碑一周,并将胸前的白花放在碑前。望着这高大的纪念碑,我仍知道这碑高3.1米,正是林海英雄杨子荣牺牲时的年龄,碑后刻着上百英雄的名字。是你们在这美好的花样年华献出生命,你们是英雄。其实英雄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在每一个年龄层次里,都不一样,可你们做到了!

虽然从学校到这儿的路途及其遥远,我们又是步行而来。但我依然看到师生脸上挂满着肃穆与敬佩,这正是我们每一个林海子民对英雄的定义。而且,在我们到来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前来拜祭过了。因为我看到碑前不仅仅是我们的花束,往日尘封的石像,已是百般清洁。

馆中是英烈们的雕像,人们说,那是永恒的雕像,而我说,那不是雕像,是真实的英雄,你们活在我们的心里。正如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你们便是后者。虽然我们未曾与你们会面,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心里塑造了你们的千古形象。

虽说你们已经离开林海,走出我们的世界,但你们的精神还在。巍巍群山,连绵林海,你们将于日月同辉,于江河共存。松柏伴高碑,继承先烈,再造林海传奇!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清明节了,这个特别的日子,勾起了我心中多少绵绵的情思啊。

“英雄已逝,英灵长存。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这些话就像刀刻一样,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想到革命先烈,我的耳边,就仿佛响起激烈的枪声;我的眼前,就好像依然弥漫着战斗的硝烟。我们今天强大、繁荣的祖国,是多少革命者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换来的啊。在那苦难的岁月里,他们胸怀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红色的江山,更为我们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精神财富。

我们大家都不会忘记,在刚刚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深深缅怀抗疫英雄的动人情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无数的医护人员转眼间变身为英勇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了生命安全的屏障。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让普通的生命焕发璀璨夺目的光彩。

我们的时代,英雄辈出。我们的生活与英雄息息相关,英雄与我们心心相映。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些先烈的名字。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祖国才能如此强大;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现在才会有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会充满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但我们更应该记住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祖国的未来在我们的身上。当前辈把接力棒交给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勇敢地接过它,努力拼搏,顽强奋进,完成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人生会有无尽的选择,那就让我选择好好学习,为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梦想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吧。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七

(一)。

与浪漫的情人节,热情的圣诞节相比,清明节就有些冷清,因为大多数现代青少年都崇尚西方的节日文化,甚至已不记得这个节日,更不懂它的含义。

趁今年清明放假,我终于去上海上了一次祖坟。因为每个人都不能忘记亲人的关爱,尤其是已故长辈们曾经的关怀。因为是他们的努力才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生活环境,而且在我小时侯也倍受他们的照顾与关爱。

记得模糊的一件事。

那时我还小,不知道为什么,有一次突发奇想,往窗外扔东西。一不注意,把妈妈的眼镜给扔了,被一个拣垃圾的拣了去。妈妈自然很火,正准备揍我时,是太公阻止了她,替我挨了一下打!

今年上坟时我给太公等先辈们深深鞠了三个躬,以此感谢他们生前对我的呵护并求得对全家的'保佑!

(二)。

在我记忆中清明节总是伴随着霏霏小雨,时断时续的雨丝纷纷洒落心田,泛起阵阵涟漪。

于是我想起了外婆。在那个细雨飘零的清明节前夕,辛劳一生的外婆带着对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家人的依依深情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屈指一数,已整整四年,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

本以为我已经忘记了哭泣的形式,可是在这清明节里,当我想起她的时候,仿佛已碰触到了我最深处柔软的带泪的那个角落。

人生就是这么残酷,她走的那么突然,那么遥远,再也找寻不见,只能让清风捎去我的思念……细雨纷飞的清明节愈加思念外婆。谨献上心香一瓣,寄托衰思,并祭外婆四周年忌日。

到达墓前,我见到了我那亲手栽下的松柏。外婆,您永远不会寂寞的——我在心里念叨。轻轻的野风在拂拭着您坟上的白发草,而微风也试着融入您的天地,它也想亲抚一下您的脸颊。对我来说,遮盖在您坟上的青色的绿荫,它们是无边无垠的思念林。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八

清明,一个很传统的节日,一个历来受中国人重视的节日,也许是到上海来的这七年以来,没有过过清明,或者是每次都在清明去烈士碑扫墓,使清明在我的潜意识中失去了本质上的意义。在清明前几天听同学说着要去乡下扫墓时,我心里就很难过。一种抑制不住的哀伤在我心头蔓延。直到早上路过桥边,看到东边那块墓地上,青葱掩映不住来往的人潮,一些私家车安静的停在路边,暗示着他们特地而来。没有预兆的,那种疼痛蔓到我的指尖,我的泪很冲动地想要滑出眼眶。

也许土葬的家乡风俗就注定了三峡人要历经许多内心的挣扎。“每逢清明倍思亲”,多少的移民想要祭祀先祖,磕头烧香,可现在只是奢望。三峡那给多少人带去福利的水,却冲垮了那里人曾今的家园,祖辈的坟茔,更冲垮了多少人那份思乡的情愫。

多少人渴望回到家乡,再回到他们的身旁,深切的叫声已故的亲人。可是我们已经没有家乡,那里没有了我们的立足之地和栖身之所,更没有能实现我们扫墓愿望的`地方。

思念是一种病,潜伏期是你拥有之时,发作期使你失去之日。清明时节雨纷纷,思乡之人欲断魂。

清明节是一个伤感的节日,让人心中思念如泉涌。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情思作文800字。”用杜甫的诗句来形容我此刻的心境是再恰当不过了。清明是伤感的,总少不了些许微雨;清明是凄凉的,总免不了有些怀念;清明也是有淡淡喜悦的,只不过对我这样的黄毛丫头而言。今天和往常一样,全家人一起回老家祭奠祖先,只因为今天是4月4日—中国人传统的清明节。按照惯例,爷爷一早打电话来催促,好早些回家祭祖。密密斜织的春雨为我凭添了几多愁绪,良久塞车的.喇叭声为我增添了些许烦乱。好不容易排除万难回到老家,看见了那在雨后初晴的春风中屹立的一座座坟,鼻头不觉一酸。我伤感,因为当我看到眼前的祖先静静地躺在那里,尤其是其中还有对我宠爱有加的祖祖躺在一片竹林时,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奶奶似乎发觉了我的异样,拉拉我的衣袖,笑着说:“丹丹,祖祖去世时你在还活蹦乱跳地把本应包在头上的白布扎成一朵花。当时你还问我,祖祖被抬到哪里去了?我说以后再告诉你,你看嘛,祖祖死了,并不是在小土丘里玩几天就回来。”我默默无语拾起“纸钱”,把钱打散,向火堆上丢去,只轻轻地点头,嘴角扯出个好看的弧度,算是让奶奶安心,不争气的眼泪却像珍珠般随面部滴落嘴里,咸咸的。细心的妈妈发现我落泪了,便询问:“怎么了?”“没事,眼里迷了沙粒而已。”我边揉眼睛边回答。一连拜了九座坟,终于完成了祭拜。我开始踏青,可以制造点小插曲了。路边的桑葚随处可见,红得发紫油亮地闪烁在绿叶的遮挡下的桑葚,活像一个个活泼狡黠的眼。我拨开层层“迷雾”,终于找到拇指大小的颗粒,管它三七二十一,先摘后洗再“吃为上策”。我蹦蹦跳跳的寻找,攀上爬下,完全不顾女孩子的优雅,妈妈见了也禁不住诱惑,一同参与“战斗”。战果还不错,回来洗洗一盛,有一大盆呢,妈妈说,可以与邻居一起分享我们的战利品。时间老人可真尽职,不管你多忙他都不闲着,在忙碌和嬉戏中不觉已是正午时分,我不得不坐车返回“家园”。再见了,我的亲人们!再见了,我的桑葚和蒲公英们!再见了,我亲爱的故乡!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十

没有人愿意。

在十八岁就永远睡去?

唯独绿色的他们?

为了保护身后?

那群白鸽子的梦?

自动匍匐在地下?

筑起一座长城?

忘记是罪过?

但也不要用“永远年轻”?

来安慰这些长眠的人?

也许有一天?

墓碑也会长出皱纹?

代替他们模仿?

那个早已向往的?

将军的年龄?

还是别出声?

崇敬烈士的人?

必须像烈士一样沉默?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十一

四月至,满镇盛开着桐花,花瓣上挂着晨露,似泪珠,使人见了心生爱怜。

桐花初开,今有清明。

天色暗成淡蓝,远处群山如黛,透过墨色林道,能看到一队队人。深色系衣服整齐划一,周围的气氛格外压抑,人人脸色凝重。

山风微微,黄褐色的土地上立着浅灰色的墓碑。人们手捧白菊,似哭、非笑地开始祭祖,风吹落的桐花,粉白的、小小的,飘在人们脚边。声声蛙鸣响起,阵阵鸟唱传来,但人群依旧沉默。

这一片悠悠山野,不仅有森林,溪水,虫子鸣唱,飞鸟休憩,还有全镇人祖祖辈辈的墓碑。

遥想当年,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又有多少古人早早便长眠于地下?

黑夜下,帐营中,虞姬为楚王跳舞助兴,三尺水袖,左右比划,沉稳冷静的步履中,掩藏着生离死别的凝重,以及她洞察一切的细腻心思垓下之战,四面楚歌,楚王为她,已无力应战。千回百转之间,楚王已知她胸腔内流泪的心,句句啼血,声声断肠。柔指纤纤,道不完的绵绵情意,朱唇轻启,说不尽的默默衷肠。那一天,那一夜,那一舞,虞姬持剑,自刎,鲜血染红了半轮月,那充满爱意的双眸,永远闭地上了。可惜,楚王最终还是败了,狼狈逃离。途经乌江,面对滔滔江水,一代霸王,最终将鲜血洒入江中。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楚王和虞姬至死不渝的爱情令世人泪眼婆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放弃了可以逃离的机会,于33岁那年被杀。

那数次起义下,那王朝更替时,那红军长征中细数下来,何其悲哉!

梧桐树上,枝叶婆娑摇摆,光影交错;梧桐树下,祭祖队伍经过,人影绰绰。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十二

江南,是个多水的地方,有好的水,自然也会有天然的酒泉。太爷爷的爱酒似乎也与这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

每逢春季前后太爷爷就会开始搜集雨露,并妥帖地放于酒槽之中,开始酿酒,这酿酒的时节必是秋天,打开封槽的那一刻,酒香四溢。

太爷爷很爱喝酒,无论是众宾欢乐,还是孤酌独醉,总喜欢在每日的晚餐时品酌一小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唯有这杯黄酒能与爷爷相伴至今,寸手不离。

爷爷奶奶总权太爷爷不必日日品之,餐餐念之,毕竟喝酒伤身,也误事,但太爷爷总是固执不听劝,反而倍加珍惜他这弥足珍贵的朋友。

小时候我特别好奇每晚太爷爷品酌的是什么味道的东西,太爷爷便会支起一根筷子,在酒中轻轻一蘸,让我舔一下。那酒一入口,呛得我直咳嗽,眼泪也不住地往外掉。辣劲一过,这酒香的醇厚却能如初识般品鉴。我看了看太爷爷,询问酒香是否如豆香一般,他示意我再尝,我又尝了一口。一股绵长而又不浓烈的香味一直徘徊在口腔中迟迟不肯散去。这是太爷爷爱酒的原因么?但爷爷只是摇摇头说:你并没有尝透。

后来,慢慢地发现这酒跟太爷爷似乎真的有那么一点渊源,那酒初入口时的热烈,温暖,就像太爷爷一样。

每逢春天太爷爷便会张罗地给亲友邻居们送去亲手酿造的黄酒。

一阵嘈杂,思绪飘了回来,我倒了点酒,闻着那熟悉的味道,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用筷子少许蘸几下,放入口中,我慢慢红了眼眶,最后那热泪终究还是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纪叟黄泉里,还应釀老春。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十三

去年清明节假期,我约了几个好友去碧延寺踏青,收获了许多春天的美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从杜牧的诗里我们感受到清明的历史悠久,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这个节日是让人们扫墓、祭祀祖先或者去郊外、山区踏青、野餐等。

当天,我们坐车经过二小时车程来到了碧延寺山下。

当我们站在山脚下,仰望着云雾弥漫的寺庙若隐若现,山顶上站着几位“巨人风车”——风力发电机,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风扇叶缓缓地转动着。

上山了,沿路有小溪和竹林,竹子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招手。路上,我听见了“哗哗哗”的水声,问妈妈:“前面什么声音呀?是不是有小瀑布的声音?”“不知道呢,要不我们下去看看?”说完我们就顺着声音来到一处水潭,里面有很多光滑的卵石,五彩缤纷,很好看!

太阳已经升到了最高点,这时我们已经爬了大半天了,一阵檀香飘来,伙伴们说马上就到庙里啦!没多久,一座古老的寺庙出现在我们面前,有许多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烧香拜佛,野餐休息。我们也在这里吃了许多零食,观赏着山下的风景,山下有许多村庄的小房子,还有一大片的树木和竹林。

接着我们继续向上爬,在这条野路上,一条小蜥蜴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它浑身墨绿色,有四只爪子,一条细长的尾巴拖在身后,灵巧敏捷地穿过小路消失在树丛里。

终于来到了山顶,听着巨型风力发电扇叶呼啸的声音,看起来山顶的风还真大呢!旁边的陡坡上还有许多红色的泥土,一些没风化和被化风的石头,从山顶上往下看,下面的树林五彩斑斓,树上的叶子有的是金黄色、有的是嫩绿色、有的是鲜红色、还有的是葡萄紫,真像一片花海!

清明节的碧延寺,真是个踏青的好地方!

清明情思作文字篇十四

桃花又开了,虬曲的树枝上,粉红的桃花静静地开放着,在阳光的映照下,在春风的吹拂下,桃花跳跃着、舞动着,洋洋洒洒,美不胜收。而我就在这花开花谢的时光里,习惯性的想念着您。

想着您爱笑的脸庞,想着您清澈的眼眸,想着您利索的动作。我想着您的一切一切,想着您所有的好,您所有的爱。

您生性爱花,且独爱桃花,听闻您生于桃花盛开的时节,或许这就是您喜爱它的原因吧。

以前家附近种着一棵桃花树,只不过现在早已不见。那个时候的我就那样亲昵地倚靠着您,听您轻轻吟诵着百念不厌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等等。而小小的我就跟着您一字一句地念着。您看您给的回忆多美好啊!

只是不想回忆就此终结。

您走了,就在桃花凋零的时候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沉重的气氛压的我透不过气来,我知道,您不喜欢这样。于是我就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凋零的花瓣积攒起来,我知道,等我把它们洒在您喜爱的地方,您一定会很开心。

只是我总会在恬静安好的日子里,突然想起您,想起您最爱的诗,想起您最爱的花,想起您最爱的一切,想起葬礼那天,一向坚强的妈妈哭着喃喃道,妈妈没有妈妈了,妈妈没有妈妈了您看,您给的回忆那么痛。

想念很痛,似撕心裂肺,想念又很甜,似吮吸着花蜜。而我,就在这既痛又甜的时间缝隙里,想念着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