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杜甫草堂字作文(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3:34:34 页码:13
2023年杜甫草堂字作文(优秀11篇)
2023-11-26 23:34:34    小编:夜紫

了解是拓宽知识面,提升自我素养的必不可少手段。总结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感悟和反思,使其更具个人特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写作范文,供大家参考。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一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占地面积24公顷。安史乱之后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

草堂总面积打300亩,其间檐廊结构紧凑,草堂内小桥、流水、梅院、竹林交错在庭中,另有春之梅、夏之荷、秋之菊、冬之兰可欣赏,置身其中,让人可发思古之幽,又享大自然之漫。

草堂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庙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等等。大庙里陈放着国画杜甫草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绍。诗史堂正中是杜甫雕塑像,壁柱见悬挂着历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两侧陈列室展出近代书画家的“杜甫诗意画”和书法。公部祠内有杜甫彩雕塑像和两通“少陵草堂图”碑刻;左边的“草堂书屋”和右边的“恰爱航轩”陈列着宋代以来各时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种外文译。草堂内溪流环绕,竹木葱笼,台祠掩在花草丛中,也是一处好风景。

杜甫在这里住了四年,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如《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里创作的。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不存在,现在的草堂,实际是后人为纪念杜甫所建的一所优美园林!

这里风景这么好!你也快去吧!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耳熟能详,它的作者你一定知道,没错,他就是著名的唐朝诗人——杜甫。

循着诗圣的足迹,我来到了坐落于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来到成都,在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数百首,这些不朽的诗篇赋予了杜甫草堂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进了大门,只见古木参天,十分幽静。我踩着青石板铺成的小道向前走去,来到了“大雅堂”。这里陈列着各个朝代著名诗人的塑像,有“诗仙”李白,爱国诗人屈原,白话诗人白居易……正中摆着杜甫的塑像,只见他盘腿坐着,抬头仰望,皱着眉头,深刻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

出门向西,便来到了花径。杜甫说过:“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独自漫步在花径上,我仿佛能真的看到那栽满花木、生机盎然的盛景,闻到那花儿散发出的清香,引来蝴蝶、蜜蜂翩翩起舞。

为什么杜甫简陋的草堂仅住了四年,却负有如此盛名?不仅是因为草堂的风景秀美,更是因为诗圣高超的诗艺和高洁的诗风,才使得这里充满了诗意,让人更加心驰神往。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草堂,真不愧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三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今日,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参观了杜甫在成都的故居——杜甫草堂。

刚刚挎入朱红的大门,古色古香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两旁的仿古建筑,古朴,仿佛进入了历史的大门。两旁的鸟鸣正此起彼伏地想起,如影如随,又见一丛丛竹枝倚靠在那里,发出沙沙之声,从林中飞过几只成双成对的蝴蝶,不禁让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江畔独步寻花”“黃四娘家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蹀时时舞,自在娇茑恰恰啼。”

接着跟着讲解员进入了诗史堂,铜色的杜甫像,恢宏古朴,工部祠堂内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栩栩如生,让后人无不感受到了杜甫的博大,爱国使人顿生敬慕之情。草堂内小桥流水梅园竹林交错其中。与外面热闹、繁华的城市相比,这里的幽静,就如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一般。

进入杜甫故居,故居内陈设极其筒陋,只有简单的家具,当然这都是经过历代修筑,改造而成的。想当年,杜甫在追着满天飞舞的茅草之时,想到的并不是让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想到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当时杜甫的生活巳是如比穷困潦倒,自已都快吃不上饭了。想到的、牵挂的、依然是别人,他虽然和我们相隔l300多年,我们就算没有穿越到那个时代,但那颗炽热之心,却是永恒不变的,站在杜甫的故居之前,我们是否觉得自己很渺小昵。

来到浣花溪,闻着两旁竹叶那淡淡的清香,看着浣花溪下的一流清泉,漫步在那天鹅绒般的草坪上,呼吸着凊新的空气,使我不由地联想到当年杜甫一定是在此处吟诗眺望吧!

跟着队伍向前走,我沉思了,杜甫草堂给我们带来的只是美景吗?不,其实更多的是心灵启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四

十月五日,顶着绵绵秋雨,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草堂游览。

从北大门进去,沿着石头铺成的小路前行,就来到了第一个景观——“水榭”,水榭旁一方池水被茂盛树木包围着,池水清凉,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水榭停留片刻,再往前走就到了“一览亭”,这是一座三层宝塔形古建筑,“一览亭”的砖砖瓦瓦都十分陈旧,但亭子却非常坚固,也十分气派。从一览亭向西,就到了诗圣文化园。这里有杜甫的生平介绍;杜甫与李白相对而饮的蜡像;杜甫的千古名篇;还有名人游览杜甫草堂时的题词......在文化园中留连,仿佛自己身处唐代,让我感到了杜甫诗的韵味。

经过“恰受航轩”、“诗史堂”、“柴门”,终于来到了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杜甫草堂。这里全是茅草屋,经过第一座时,我们原以为这就是杜甫草堂,结果导游告诉我们,这是杜甫的邻居而已,我想这可能就是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中所描写的黄四娘家吧。我们继续往前走,终于来到了杜甫草堂。推开咿呀作响柴门,眼前就是杜甫家的小院,整个小院被葱郁的树木所包围着,显得十分清幽,这古朴的院落仅仅在电视中见到过。从木门而入,径直向前,就走进了杜甫草堂正中的堂屋,堂屋里有一张小桌子,上面还放着杜甫看书的蜡烛,堂屋的左边就是杜甫的房间,房间里摆放着一张梳妆桌,一张矮小的椅子,一张宽大的床,还有旧的衣柜。右边是他小女儿的房间。这时候我感到了杜甫那段既贫苦,又幸福的时光。

杜甫草堂,杜甫的家,诗圣杜甫让我崇敬!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五

离开老家,经过成都,我们一家人游览了杜甫草堂。

杜甫字子美,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圣。成都杜甫草堂,是诗人为避“安史之乱”由友人资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的茅屋住所。

怀着仰慕的心情,那天,我们冒雨打的前往参观。杜甫草堂在雨雾的笼罩中,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跨进大门,耳畔传来叮叮咚咚舒缓的音乐,我仿佛看见茅屋低小,溪前青青草,一位古人正聚精会神抚弄着古筝。那可是杜甫否?急急的,我们跟着前面的三五个游客向右行。花木扶疏,石子小径,不一会儿,出现一个池塘,荷花盛开,鱼儿游动,很是美丽的景致。但我们无心观赏,只想看到杜甫的旧居。又往前走,到了尽头,却是一个塔状建筑物,好奇地上前看,锁着门,透过窗玻璃,看见里面堆着杂物。扫兴地原路返回,心里奇怪着,什么杜甫草堂呀,怎么连茅草房的影儿都看不见。

回到起点,我们又向左边走。路边树木葱茏,还长着一丛丛高大挺拔的竹子。不一会儿,路边耸立一座茅草的凉亭。我们兴奋地扔掉伞,和凉亭合影留念。看看前面隐约出现一排房子,于是加快脚步走过去。原来是杜甫诗史堂,里面收藏了各种字体,各种版本的杜甫诗集。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一卷卷或泛黄或崭新的诗集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诗人那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诗史堂旁边是工部祠,因杜甫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所以又被称做杜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旁边是曾经寓居蜀地诗人陆游、黄庭坚陪祀。再往前走就是杜甫茅屋了,当然是现代恢复重建的。茅屋屋顶是用茅草铺成,总共有五间,从左往右依次是卖纪念品的、书房、客厅、卧室、厨房,每间从里面有门相通。走进书房,书、桌、椅摆放整齐,两只毛笔插在笔筒里。依稀间,眼前出现杜甫坐在桌旁奋笔疾书的样子。在这里将近四年,他写出了诗作200余首,《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此产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千古佳句,也是诗人描写当时在草堂居住时的美丽春色。客厅正面是一张竹榻,上面放着一个小茶几,榻旁边还有竹椅。杜甫当年接待朋友就是盘坐在竹榻之上,或饮茶或饮酒间一起吟诗作赋北窗里吧?卧室里,一张棕红色木床就占去大半空间。墙上,挂着蓑衣斗笠,我居然想象杜甫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躬耕田间的景象。考证:“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虽对目前境遇有落寞寡欢之情,但并未描绘躬耕田间之景。蓑衣斗笠许只是遮阳挡雨所用吧!厨房里锅、碗、瓢、缸一应俱全,旁边还有一个方桌和石磨盘,仿佛主人会随时归来烧火做饭似的。

这就是杜甫当时生活和居住的真实场景。茅屋的破陋,生活的窘迫,诗人没有为个人患得患失,而是心系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肃然起敬。现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基本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杜甫的理想在我们今天早已实现,如他地下有知的话,应该含笑九泉了。

游杜甫草堂,踏伟大诗人足迹,前行我们和谐幸福生活的路。

诗圣杜甫,您请安息!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六

大家一定知道诗圣杜甫吧,那你知道他的故居在哪里吗?今年春节,我就来到了杜甫的故居――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

哎,杜甫草堂里面居然还有博物馆。我兴致盎然地走了进去,这里面记载了杜甫生前的大事,其隐居到成都就是现在杜甫草堂的位置,他已经年过花甲,见这里风景优美,便在这里住了下来,在这儿他写过不记其数的著名诗词,直到被官府抓回京城,杜甫终年68岁。在博物馆里我还知道了古代文学界的三大耀眼之星:屈原、李白、杜甫。但是,现在背诵杜甫诗词的人比较多,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柳宗元等都十分崇拜杜甫,将杜甫立为自己的目标。在这里,我还知道了原来李白和杜甫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他们经常把自己的诗词拿给对方看,互相学习,遇到困难时,李白和杜甫总是会互相帮助,从不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友情就像管鲍之交啊!杜甫的祖宗里还有一位著名的大将军――杜真,杜甫为他这个祖宗十分自豪,他从小就励志要比杜真获得的成就更高。

杜甫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并不是因为天资聪颖,更多的是在于他的勤奋努力和远大理想,正应了爱因斯坦那句名言: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七

在过年期间,我们在成都去参观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杜甫草堂。杜甫,我们背诵过他的一些古诗,对他生平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但对他曾经生活过的草堂没有什么印象,所以我也感到很好奇。

我提前看了一些资料,了解到“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在此居住了约五年多,写下240多首诗歌,真是让人惊叹!后来,草堂也是历经磨难、屡废屡兴,留存至今。

一进草堂的大门,几棵干枝梅呈现在眼前,清香味扑鼻而来,令人陶醉。郁郁葱葱树木布满庭院,可以想象杜甫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一定会激发他的灵感和想象,挂不得能创作出那么多好诗句呢!整个的院落面积很大,被分成了4、5个小部分。再往里走,有个古建筑的展厅,介绍了杜甫的一生。我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杜甫的事迹以及一些他的著名的诗歌,可爸爸说:“这还没到真正的草堂遗址呢”。他说:“这些房子,都是后来不同年代的人建造的。当时杜甫住的草屋可没这么雅致、漂亮,他当时居住的地方其实是很简陋的”。我们继续向前走去,不一会儿,我们看见了连在一起的、几间稻草屋顶的寒酸草房。那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杜甫草堂?是的,真真切切,就是这么简陋的草堂。草堂中只有简陋的一间客厅、一间书房、一间卧室、一个厨房及柴房、一个厕所。但是与其说是客厅、不如说是只能摆了几把椅子的空间;与其说是厕所,其实就是一个坑;与其说是卧室,其实就只能放一张小床。著名的诗人杜甫就曾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草屋中创做出无数的旷世佳作,他曾经就是居住在这样的简陋茅屋,忍受着严寒,忍受茅屋在被咆哮的秋风损毁下遭受雨淋的痛苦。他用他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诉说着“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凄惨情景,但是他更是忧国忧民,向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表达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情怀。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早上我们去了宽窄巷子,那么此刻小优就就带大家去领一个景点——杜甫草堂,顾名思义,杜甫草堂就是杜甫以前住过的草堂,之所以有此刻这个景点,是由于以前的草堂太破太旧,所以政府出资又把草堂重新修了一下。而杜甫草堂也成了外地游客来成都必去的景点之一。所以我们也要去看一看。

此刻我们呢金额如草堂,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杜甫的塑像,大几能够看见杜甫身穿大披风跪在地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好像在思考什么,大家都说,杜甫有一双写得好诗歌的手,谁摸了就能占了他的灵气,写得一手好文章。所以小朋友要写作文的或者是想写好文章的,都能够去摸一摸,期望给大家带来好运。

我们继续向前走,大家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那里有一个很古老的房子,市的,没错,那就是杜甫住的房子,里面有九个屋子,杜甫一生穷困潦倒,日子过得很艰难,这个草堂还是在朋友的资助下才建成的。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九

清晨走进杜甫草堂,聆听第一声鸟叫,阳光透过树叶照在小石子路上,夏日初晨的阳光是温和的,并不似午时的灼热。

站在木屋外闻得到小草、泥土的清香,把人的疲倦一扫而空,门外树木成荫,与繁华吵闹的城市格格不入,却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

我想可能那时的杜甫也是远离外界在这里感受隐居的清雅,走进草堂内,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好,一张木床,两三个椅子,一张很小的椅子,就是屋内全部的摆设,但在狭小的房间里又显得那么拥挤,我们感到的清雅,原来是杜甫的清贫。

可是一想到这些都是他所触碰的,留有他生活足迹的,我的心不禁怦怦直跳,仿佛我与那一代文豪冲破时间的束缚,跨越千年相遇了,他佝偻地站在我面前,面容憔悴,颧骨突出,脸色蜡黄,但在这消瘦的面容下是他伟大的灵魂,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每一个家具上都仿佛投射出他生活的虚影,我也仿佛能更懂得一些他诗中的情感。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好像就坐在那椅子上,那些书就摆放在他面前,未曾离开。

游杜甫草堂使我看到了他,游杜甫草堂使我受益匪浅,游杜甫草堂让我与他对话。

也许我不能像杜甫那样有那样的思想,那样的心境,但我愿去追寻他的足迹,去感受他的情感,去成为更加高尚的人。

不追明星追诗圣,我希望与现在的那些盲目追星的人不同,去寻找杜甫的足迹,变成一个加优秀的人,成为一个更富有思想的人。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十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成都杜甫草堂。

一进门,一颗很粗大的树映入眼帘,有一种端庄的王者风度。三人合抱的树干呈深褐色,树枝就像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树叶和树叶拥挤在一起,荫蔽了地上一大片地方。我朝上仰望,其壮观令人感叹,令人心生敬畏,我怀着探究的心情,走进那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顺着小路走进了保留古代风情的唐代遗址,里面有一些唐代遗留下来的瓷碗和坛子,纵横的裂纹,向我展示着它们上百年的历史。历史的沧桑永远也抹不去唐朝的风华绝代,向我展示一个朝代曾经的宏伟和值得探究的兴亡盛衰。我一边看一边思索,唐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鼎盛的时代,那些锅碗勺盆都展示着上千年来的历史积淀。如果把中国的历史比作一幅泼墨山水画,那么唐朝就是这幅画中最耀眼的'风景。唐朝是令我们骄傲的。

我们又来到杜甫草堂的红墙夹道,红墙外翠竹掩映,百花争奇斗艳,墙外是青砖红墙,虽然只是一面墙,却显示着当时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走在红墙旁,看着这花、这草、这树、这墙,使我感到由衷的惬意。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杜甫草堂。今天的游览真快乐!

杜甫草堂字作文篇十一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追随着杜甫的脚步,来到了杜甫草堂。

一路上,初春的气息异常浓烈。柳树像姜太公一样,把自己的“钓鱼竿”放进了水里,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过了一会儿,一阵微风吹过,柳树又变成了绿衣仙女,随着风翩翩起舞。忽然,两只可爱的小黄鹂一路追逐着飞了过来,灵巧地落到了柳条上,唱起了《春之歌》。那旋律时而高亢,好像是牧童用竹笛吹出的欢快的曲子;时而低沉,好像几个孩童躲在角落了在窃窃私语。一群白鹭从天空中飞过,时而排成人字形,时而排成一字形,像一群舞蹈演员在不断地变化着队形跳舞。蓝蓝的天空上,几朵白云正在飘过,暖暖太阳挂在上面,冲着我们微笑。我想杜甫一定和我一样深深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才会写下千古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晃白鹭上青天。”

不知不觉,我走进了杜甫草堂,从窗户里向外看去,西岭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山顶上还有厚厚的积雪,像一条白龙盘踞在山顶。而不远处的江边,停泊着很多从遥远的东吴开来的船只,船上的桅杆密密麻麻,就像一个个旗杆矗立在江上。这多像一幅以窗户为画框,以大自然为神笔,景色优美而意境高远的画啊!难怪杜甫情不自禁地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样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如画美景,怎能不令杜甫沉醉?怎能不让我留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