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重阳节的诗句大全(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2:53:02 页码:10
重阳节的诗句大全(优秀15篇)
2023-11-12 02:53:02    小编:夜紫

总结是知识沉淀的过程,也是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规划。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和内容。看看这些学生的作品吧,他们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重阳节的诗句篇一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2、《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3、《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重阳节关于赏菊的诗句重阳节关于赏菊的诗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5、《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6、《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7、《重阳后菊花三首》。

范曾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8、《菊》。

刘克庄。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9、《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10、《瘦菊为小婢作》。

陈佩。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重阳节的诗句篇二

2、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3、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4、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王昌龄。

5、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6、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赵嘏。

7、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鱼玄机。

8、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9、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樊忱。

10、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张登。

11、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赵嘏。

12、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

13、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14、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15、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邵大震。

16、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17、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18、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19、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20、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21、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白居易。

22、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齐己。

23、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郑谷。

24、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韦庄。

25、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钱起。

26、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

27、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

28、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朱庆馀。

29、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30、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31、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32、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张说。

33、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

34、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35、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

36、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37、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38、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39、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40、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司空图。

41、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司空图。

42、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司空图。

43、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白居易。

44、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白居易。

45、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白居易。

46、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

4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48、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崔元翰。

49、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白行简。

50、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杜荀鹤。

51、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白居易。

5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

53、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

54、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

55、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李白。

56、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

57、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

58、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李白。

59、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

6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61、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高适。

62、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皇甫冉。

63、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武元衡。

64、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权德舆。

65、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司空图。

66、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司空图。

67、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司空图。

68、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司空图。

69、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司空图。

70、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司空图。

71、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卢顺之。

72、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刘商。

73、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李嘉佑。

74、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李群玉。

75、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李适。

76、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李适。

77、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李适。

78、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李益。

79、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李郢。

80、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刘兼。

81、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

重阳节的诗句篇三

3、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4、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5、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6、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7、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8、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0、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1、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2、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1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4、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5、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6、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7、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8、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9、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20、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21、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22、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23、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4、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25、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重阳节的诗句篇四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重阳节的诗句篇五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2、[宋]。

刘克庄。

《贺新郎九日》。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3、[宋]。

李清照。

《行香子·天与秋光》。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4、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5、[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唐]。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唐]。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9、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11、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12、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13、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5、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6、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17、[唐]。

李煜。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18、[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重阳节的诗句篇六

3、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4、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5、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6、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8、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9、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0、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11、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2、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13、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4、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15、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重阳节的诗句篇七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行香子》。

(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阮郎归》。

(宋·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折桂令》。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采桑子》。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卢照邻(唐)。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

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

看见鸿雁天上南来,

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作者】。

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

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

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作者】。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蜀中九日。

王勃(唐)。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

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作者】。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自幼聪慧绝众,被司礼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刘向朝廷表荐,于麟德三年(666年)对策高第而授朝散郎,后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当时诸王斗鸡之风特盛,王勃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而为高宗所恶,逐出府。后漫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恃才傲物,不为同僚所容。两年后,匿杀官奴当诛,因遇赦免死而被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王勃南下探亲,途经南昌,作有《滕王阁序》。自交趾返,渡海溺水而卒。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

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

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

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

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

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

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友人准备了农家饭菜,邀我去做客。

村边绿树环绕,城外青山逶迤。

打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

端起酒杯,共话庄稼收成。

等到秋日的重阳时节,我将再来饮酒赏菊。

【作者】。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

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

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风采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有“诗仙”之美誉,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登高。

杜甫(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

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

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

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白居易(唐)。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

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

就像今天的酒席,

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九日齐安登高。

杜牧(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作者】。

杜牧(803-853),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后人谓之小杜,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辛弃疾(南宋)。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沉醉东风·重九。

卢挚(元)。

题红叶清流御沟,

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

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译文】。

【作者】。

卢挚(约1242--1315以后),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二十岁左右,由诸生进身为元世祖忽必烈的侍从之臣(顾嗣立《元选·卢挚传》说他是"至元五年(一二六八)进士",据李修生考证,显系错误,见《卢疏斋集辑存·前言》)。累迁河南路总管。大德初,授集贤学士,持宪湖南,迁江东道廉访使。复入京为翰林学士,迁承旨,贰宪燕南河北道,晚年客寓宣城。《新元史》补入《文苑传》。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译文】。

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

不免心惊,

你我天各一方,

只能遥相瞩望。

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

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菊花。

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

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

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询问,

我是一个亡国之人,

如同被放逐一样,

已经无家可归。

重阳节的诗句篇八

3、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朱翌《朝中措·玉台金盏对炎光》。

4、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阳。——朱翌《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

5、重阳冷菊青黄蕊,半醉幽人黑白头。——张镃《九日》。

6、儋耳重阳菊满头,恰如佳月即中秋。——曾几《九日二首·儋耳重阳菊满头》。

7、岩花不趁中秋约,篱菊齐供九日看。——钱时《九日融堂池上》。

8、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9、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

10、三年客里两重九,去年却得登高友。——杨万里《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14、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赵蕃《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

15、满城风雨重阳近,此句岂惟时节咏。——赵蕃《连日风雨有怀沈仲良欧阳全真》。

18、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苏轼《和王晋卿》。

20、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2、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4、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5、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6、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慧霖《闰中秋玩月》。

28、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9、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30、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高适《重阳》。

3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2、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重阳日至峡道》。

33、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卓文君《怨郎诗》。

34、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王贞白《书陶潜醉石》。

35、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36、陶潜懒慢闭柴关,九日餐英自解颜。——谢榛《九日过王叔野无菊》。

37、九日登临多纵醉,百年感慨独钟情。——林鸿《九日登絓月兰若忆郑二宣》。

38、清明节日颁新火,蜡炬星飞下九天。——和凝《宫词百首》。

39、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40、枫叶露痕,荻花风色,人言今日重阳。——王之道《望海潮·宝山烟霁》。

41、枫叶芦花渐有霜,客中高会又重阳。——卢龙云《九日江楼眺望二首·其一》。

42、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43、中秋天气似重阳,幸有庭前桂子香。——王柏《中秋》。

44、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许棐《秋斋即事》。

45、菊花开处即重阳,月桂中秋夜夜香。——许月卿《用韵自述》。

46、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47、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吴潜《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49、登高时节殃鸡犬,乞巧风流狎女牛。——陈著《重五有感》。

50、病思渐轻重九近,又将乌帽插黄花。——陆游《自咏·宦游畴昔偏天涯》。

51、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陆游《秋夜·老觉人间岁月遒》。

52、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陆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旧游》。

53、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胡铨《送菊》。

54、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55、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李群玉《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56、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黄滔《贻张蠙》。

57、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58、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仇远《明朝》。

59、秋菊虽满园,无钱得沽酒。——张嵲《九日三首·忆昔陶元亮》。

60、岁岁青罇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张嵲《九日三首·登高未用怀郪县》。

61、今朝乃重九,万木犹故碧。——张嵲《九日三首·夏衣著体轻》。

62、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63、试登高先做重阳,篱落黄花,虀臼橙香。——张可久《双调·折桂个》。

64、节是重阳却斗寒。可堪风雨累寻欢。——李之仪《鹧鸪天·节是重阳却斗寒》。

65、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韦应物《九日》。

67、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69、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刘长卿《过裴舍人故居》。

70、诗人九日怜芳菊,筵客高斋宴浙江。——钱起《九日宴浙江西亭》。

71、送人冠獬豸,值节佩茱萸。——司空曙《九日送人》。

72、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许浑《溪亭二首》。

73、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贾岛《对菊》。

74、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贾岛《送友人如边》。

75、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76、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77、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明朝是重九,谁劝菊花杯。——白居易《河亭晴望》。

78、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白居易《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80、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重阳节的诗句篇九

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10、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1、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2、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13、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4、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5、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6、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7、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8、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9、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0、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1、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3、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4、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25、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6、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7、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8、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29、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30、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重阳节的诗句篇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

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李之仪。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强铺同处被,

愁卸欢时帽。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

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诘。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

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重阳节的诗句篇十一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望野》。

6、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7、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1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1、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1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5、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6、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18、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9、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20、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21、蟋蟀由野入檐,由檐入户,由户入床下,鸣声愈来愈近,而天也愈来愈冷了。

22、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23、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2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5、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6、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7、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8、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29、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30、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31、出门不免难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32、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33、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34、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5、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36、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37、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38、重阳节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40、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国风·豳风·七月》。

4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2、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43、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4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45、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47、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48、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4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0、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倚栏杆,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团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二月里风筝线几断,郎阿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重阳节的诗句篇十二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2、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2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22.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2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5.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26.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27.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29.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1、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九日示大圆洪智》宋·陈与。

3、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19、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24、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27、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31、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

4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4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45、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51、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重阳》唐·司空图。

5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5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54、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九日》唐·王勃。

64、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九日杂咏》清·赵与楩。

65、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7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重阳节的诗句篇十三

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6)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7)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8)自摘霜葱宜荐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9)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0)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1)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1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4)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15)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6)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8)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9)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20)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1)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2)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23)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4)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5)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6)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27)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8)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9)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0)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1)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32)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33)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4)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5)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6)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37)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38)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9)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0)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1)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42)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3)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44)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45)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6)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4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48)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9)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0)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重阳节的诗句篇十四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节的诗句篇十五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今又重阳,

北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