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三年级第一单元园地教案18篇(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8:27:51 页码:11
2023年三年级第一单元园地教案18篇(优质8篇)
2023-11-21 08:27:51    小编:夜紫

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系统地、有序地进行教学工作。写教案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多阅读和分析教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年级第一单元园地教案18篇篇一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

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3、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1、先从两个观察游戏入手的,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单说说理由。第二个游戏观察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老师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楚地表达、认真地倾听的能力。

2、老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察毛笔的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讲述毛笔在图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叙述,不能用动作来指点,男同学要根据女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在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达、认真倾听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谁能讲得比她更清楚?”“谁还要补充?”“根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3、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言后,老师安排小组交流,要求专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的发现。其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4、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从中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这些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6、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

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2、分小组练习背诵。

3、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第一单元园地教案18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学生能讲讲自己的课余生活,做到积极参与,语言通顺流畅。同学间交流时,能够互动,做好记录,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说说别人的课余生活,学会点评别人的演讲,做到认真倾听。

2、我的发现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会多音字的用法,并进行拓展。

3、日积月累。学生能够迅速背下小儿垂钓,记住作者。

4、读读认认,通过观察,学生自悟认字方法。

课前准备。

表格。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说明多音字的重要性。

同学们,记得老师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名人的故事,有人为他自己的一颗植物写了副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长长长长”

都知道这个长是多音字,有几个读音?

(zhangchang)。

有个聪明的小孩读对了字音。

说明多音字的重要性。

(多音字可不能乱用,不然要闹笑话的)。

二、联系课文,进行练习。

1、自由练读。

同学们,以下多音字你都能读正确吗?请自信地试一试。

2、学生带领读。

请自信的同学带领其它同学来试一试。

3、拓展组词。

4、拓展多音事。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讨论,还能写出几个多音字?看在一定的时间里谁写的多。

三、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刚才,为什么有一些组写出了很多的多音字,因为他们善于积累。

下面有一首诗,也许你早会,也许你不会,看看自己读几遍才可以积累?

学生自由背诵。

2、背诵比赛。

读读认认。

1、交流经验。

请识字大王讲讲他的识字故事,或是识字方法。

2、看读读认认的内容,请说一说,归纳识字方法。

3、给生字组词。一字多词。查字典。

小组内合作,分工合作。

四、口语交际。

1、谈谈自己的课余生活。

同学们,我们上课很愉快,大家也学会了不少知识。那么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

可以从以下几点回忆。

小黑板出示:

(1)、课间游戏。如:跳绳、踢键子等等。

(2、)参与科技活动:如:制作标点,手抄报,贺卡。

(3、)家庭活动:洗衣服,洗碗等等。

跟据老师的提示,

请大家作好发言准备。举行一个小小的擂台赛。

2、请同学上台说一说。

3、台下的同学当评委,比一比,评一评。

4、采访。

每人一张采访记录表(附后)。

请你采访一下同桌,他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5、交流反馈。

工作汇报,请你说说你的同桌或好朋友的课余生活与感受。

6、课后作业。

为自己设计课余生活调查表。

反思:

上课伊始,我便为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多音字的故事,显然他们的上课热情被调动起来,也知道了多音字不可以乱用。在我的发现中,教学多音字这一块,学生显得很积极,而且也很自主地去学习,难能可贵的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团结一致,得到答案。我以先读,再自已组词,再找其它多音字的方式,循序渐进,一点点地把孩子的学习欲望给激发了。

本课的第一亮点是口语交际,先是自己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采用擂台赛的形式,学生积极参与,都想大显身手成为擂主,激发了大家发言的热情,调动了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另外,因为考虑到其它不愿发言的孩子,我采用了小记者采访的形式,人手一份调查表格,采访自己喜欢采访的对象。本来想让大家反馈做为结束,可是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涨,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记者招待会”几个大字,孩子们上台现场直播,场面很是精彩。有的说:“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话台的主持人~~~~”“~~~~~~这里是浙江电视台小记者,某某,为你作的现场报道。”有模有样,不仅达到了口语交际的目的,锻炼了口才,还让孩子们切身当了一回小记者。赢得满堂彩。

三年级第一单元园地教案18篇篇三

学习目标:

1、和同学交流课内外阅读时遇到的具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

2、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3、通过看图、感悟、诵读,理解并体会古诗,积累《所见》一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难点: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学法:

图文结合讨论交流感情诵读。

学习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阅读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二、交流平台。

(一)师:孩子们,老师在读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很不一样,具有新鲜感的句子。

课件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齐读句子。

1、师:这个句子选自我们这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你觉着这个例句什么地方具有新鲜感?和同桌交流交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歇突出了窗外的安静。)。

再读句子。

3、拿出课文纸,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四人以小组交流具有新鲜感的地方。指名交流。

4、师: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该如何做呢?

板书:摘抄积累反复阅读。

5、抄写积累的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篇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师范读。

自由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选择自己热爱的,能为别人做奉献的事业。)。

在这篇散文诗里,老师很喜欢这一句有新鲜感的句子。

出示: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什么地方有新鲜感?

预设:更夫。(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来提醒人们时间的人。)。

说了说这句话蕴含的丰富哲理。

2、默读诗歌,画一画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三)读一读自己所积累的词句。

师:就像旅行总能看到新鲜的风景,阅读时我们也总能遇到新鲜的词句。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仅要摘抄积累下来,还要反复阅读。

三、日积月累。

(一)师:童年是最幸福的,因为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丰富多彩。老师想请你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童年趣事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告诉大家。

生自由表达。

师: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那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玩些什么,一定很有意思。

生读:《村居》师: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在干什么?(放纸鸢)。

生读:《宿新市徐公店》师:这些孩子又在干什么?(追黄碟)。

生读:《小儿垂钓》师:这个孩子在干什么?(钓鱼)。

(二)出示:《所见》。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袁枚笔下的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2、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师: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还不算会读。我们还要读好诗歌的节奏。师范读。各种形式诵读。

3、孩子们,请你们看看这幅图,谁能告诉我“牧童”是做什么的?

4、齐读,想想:牧童在干什么?板书:牧童。

根据回答板书:骑黄牛、唱着歌、听到蝉叫、闭口站立。

5、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这个小牧童起着黄牛,嘴里还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嘹亮)从哪儿看出来的?(振林樾)什么意思?(在林中回荡)。

小牧童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蝉在鸣叫。师点明:鸣就是鸣叫的意思。

7、师:这首诗很简单,我相信你们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节奏)。

三年级第一单元园地教案18篇篇四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5、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6、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7、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反义词和读句说句。

教具准备:

挂图、制作带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义词生字卡。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写。

1、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声母和韵母,还记得吗?

(2)依次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3)引导学生评价并随时纠正读音。

2、找一找。

(1)教师贴画,两座房子,分别写着声母和与韵母。

声母韵母。

(2)游戏。

送声母、韵母回家。(学生一个个为他们找到家)。

(3)贴完后,指读,评价。

3、写一写。

(1)学习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声母和韵母。

(2)各组同学合作给拼音分类。

(3)按要求把声母、韵母抄在四线格里。

(4)同桌互相检查。

(5)师生共同评价。

二、我会连。

1、游戏。

(1)做“反话游戏”,同学听到老师的话,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动作。

(2)老师说,同学做。

(3)哪位小朋友还能说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来。(如:黑与白,粗与细,高与矮,胖与瘦。自由发言。)。

2、学生对字游戏。

3、学生把成对子的词卡贴在黑板上,当小老师带读。

4、动手用尺连线。

三、我会读。

1、游戏“识字接龙”。

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为一组,一个同学摆出识字卡,另一个同学迅速读出字音。

2、还可以自由组合,合作玩游戏。

3、把自己认为是一类的摆在一起。(学生自由讨论,动手摆一摆。)。

4、请学生上台操作,当小老师指读。

5、全班齐读。

四、我会连。

1、出示题目。

(1)学生先自己试读,不会读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师请教。

(2)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3)指名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

(4)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

2、试着连一连。

(1)学生在书上做练习。

(2)学习组长检查。

(3)教师巡视辅导。

五、扩展活动。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再用学过的字或拼音把名称写下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第一单元园地教案18篇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颜色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培养学生喜欢色彩、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课文的写法,续写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认字,鼓励学生独立识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颜色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培养学生喜欢颜色、热爱生活的情感。

难点:学习课文的写法,续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你想象以下,如果没有颜色,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师:是啊,颜色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颜色。

2、师: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呢?又追问: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的颜色和你喜欢的颜色相同或是相近?(学生畅所欲言)。

(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3、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五彩缤纷的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情趣。

板书课题:爱什么颜色。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读通诗歌。

2、分小组交流、汇报自学生字情况。

3、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全班齐读——认读生字并进行组词造句训练。

(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所以本课生字以自学为主,再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生字学习的交流。)。

三、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1、找三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

2、师:咱们在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中,体会作者都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

3、三名学生读后,其余学生评论。

(意图:因为朗读要有标准,学生评论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共同提高的过程。)。

4、在学生评论后,回答“作者都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

5、学生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

6、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小节。

7、喜欢同一个小节的同学分成一个小组在一起学习。

出示学习步骤:

(1)朗读本小节;。

(2)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向同学介绍词语的意思以及自己的理解。

(3)说出自己的对本小节的感受。

(4)有感情朗读本小节。

(意图:本环节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愿结合成临时学习小组,打破了以原来班级内小组学习的界限。)。

8、小组选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要求:学生在汇报时如果不全面或不准确,同组或外组的同学给予补充。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

碧绿火红蔚蓝。

9、有感情朗读课文。

要求: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评,评后再读,使朗读的水平逐步提高。

10、背诵课文。

(1)先背诵喜欢的小节。

(2)尝试背诵全文。

(意图:背诵课文的设计要有层次,让学生背起来更轻松。)。

五、延伸课文,发散思维。

1、师:同学们,你爱什么颜色?来,拿出你们的彩笔,用上你喜欢的颜色,画出多姿多彩的生活。

2、学生活动:用彩笔画画。

学生活动时配上轻松、舒缓、优美的音乐。

3、展示学生作品。

(意图:指导学生把学习语文和绘画相结合,锻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达感情,也体现了各学科间的融合。)。

4、请你仿照诗歌再编一段,老师在此时要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尤其注意表扬有新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编写内容。如:

我爱粉红的颜色,因为——。

桃花是粉红的,

老师的衣服是粉红的,

连我的小脸蛋,

也是粉红的。

我要做个健康的好小孩。

我爱碧绿的颜色,因为——。

小草是碧绿的,

河水是碧绿的,

警察叔叔身上的衣服是碧绿的,

将来我要当一名人民警察,

保卫祖国的安宁,

身上穿的也是威武整洁的绿军装。

(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先让学生用喜欢的颜色画画,再续写课文,再加上老师适时的鼓励,使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得以突破。)。

六、总结课文。

师:同学们,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让我们用喜欢的色彩去装点绚丽的生活,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吧!

三年级第一单元园地教案18篇篇六

知识目标:

1、完成习作。

2、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情感目标:

熟练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

(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导入。

2、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生拟定提纲、评议。

5、生起草。

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生各自修改。

8、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分页标题#e#。

2、了解展示准备。

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优秀展示组。

三年级第一单元园地教案18篇篇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4个。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

4、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仿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一些颜色。

课型:诗歌。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颜色,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爱什么颜色?

3、板书课题:《爱什么颜色》(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4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蔚、战、疆、威。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蔚蓝、战士、海疆、威武、碧绿、辽阔、将来、乘风破浪。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3位同学接读,并指名当“小小医生”,纠正错误。

(3)小组合作学习:

喜欢碧绿色的同学,起立读。

指名说说自己为什么会爱碧绿的颜色?

同桌互读,指名读。(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节。

喜欢火红色的同学,起立读。

指名说说自己为什么会爱火红的颜色?

同桌互读,指名读。(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节。

喜欢蔚蓝色的同学,起立读。

指名说说自己为什么会爱蔚蓝的颜色?

同桌互读,指名读。(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节。

(4)小组学习: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完成仿编一段。

(1)说说:自己最爱什么颜色?

(2)学生自由编写一段。

(3)指名读读自己的作品,并评价。

三、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编写作品在小作文本上。

四、板书设计:

1、色彩。

爱什么颜色。

碧绿色——-禾苗、小草、农村、我的梦。

我爱火红色————-朝阳、枫叶、少先队员、我的心。

蔚蓝色——-天空、大海、海军战士军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碧、蔚、辽、将、战、乘、威、武”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背诵课文《爱什么颜色》。

2、出示4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蔚、战、疆、威。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碧、蔚、辽、将、战、乘、威、武。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1、色彩。

爱什么颜色。

五、教学后记:

三年级第一单元园地教案18篇篇八

1.积累本单元所学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并正确地摘抄。

2.学习描写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成语,并学会正确地书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把握停顿节奏和重音。

4.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5.背诵古诗《所见》,感受古诗的美好。

1.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积累描写人的成语。

3.背诵古诗《所见》,感受古诗的美好,感受诗中的美景和情感。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把握停顿节奏和重音。

2.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2课时

第1课时

过渡语: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经常会遇到生字、生词,还有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可以多读几遍,然后摘抄到笔记本上。

1.学生自由朗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读、正音,交流自己喜欢的其他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书上的句子。

4.抄写词语、句子。

(一)学词语。

1.自由读这些成语。

2.指名读,带读。

3.谈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都是用来描写人的,有的形容人的动作,有的形容人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还能说说类似的成语吗?(如:怒目圆睁、弓腰驼背、心急如焚等)

5.选取一个成语演一演或用成语说一句话。

(分组合作,先是组内互相表演,然后在全班内表演,再指人点评)

(二)读句子。

1.按要求试着自由朗读书上的三个句子。

2.小组内交流,互相朗读,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全班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朗读句子,除了要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之外,还要恰当地运用停顿和重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表示停顿)

示例:

(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4.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

(三)给兴趣小组取名字。

1.教师提出建议。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请你来给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吧!

2.小组内交流讨论,写出兴趣小组的名字。

3.请各小组派代表说出兴趣小组的名字,全班评议。

教师相机指导:给兴趣小组取名字,注意名字要新颖、响亮,能体现出这个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特点,要加入一些个性化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够记住。如:

天籁合唱团小天鹅乐队快乐读书吧

兰亭书法小组蓓蕾语文社圆梦足球队……

4.自愿组建兴趣小组,推荐组长,商议如何开展活动。

(四)课后活动。

第2课时

学习“日积月累”。

1.观察左边的图片: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2.指导朗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读,强调某些字音的正确读法。

(3)老师示范读,要读出节奏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再指名读,要读出真情实感。

3.体会诗意和诗境。

(1)同桌交流:从这首古诗中你读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补充讲解诗歌描绘的画面及大意。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古诗并背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