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保护熊猫演讲稿(优秀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4:03:17 页码:12
2023年保护熊猫演讲稿(优秀19篇)
2023-11-27 04:03:17    小编:MJ笔神

演讲稿的长度应该适中,避免过长或过短,以保持听众的注意力集中。撰写演讲稿时可以借鉴其他成功演讲的经验,但不可直接复制或抄袭他人的观点和语言。以下是一些演讲比赛和活动的参考资料和规则,希望能给大家参加演讲活动提供帮助。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一

大熊猫是我国的珍贵动物,它胖乎乎、圆滚滚的,很招人喜爱。他的头部和身体都是白色的,只有眼圈,耳朵和四肢是黑色的。特别是那一对黑黑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像是戴着一副墨镜,加上那笨拙的动作和东张西望的神情,非常可爱。

大熊猫喜欢吃竹叶和竹笋。大前门在竹林中一骨碌的坐在地上,直挺着身子,敞着两条较短的后肢,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叶就往嘴里送,它那贪婪的样子逗得人们捧腹大笑。动物园的大熊猫会表演许多节目。我最喜欢看大熊猫翻跟头,它胖乎乎的身体缩成一团像个大皮球似的滚来滚去,引人发笑。我喜欢大熊猫。

文档为doc格式。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二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旗舰物种”。大熊猫生性孤僻,常独栖于茂密的竹丛中,有“竹林隐士”的雅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将大熊猫列为附录一物种。

为加强大熊猫保护,中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连续开展全国性大熊猫资源调查。

为掌握大熊猫资源和保护状况,中国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分别于1974年至1977年,1985年至1988年,至底连续开展了三次全国范围内的大熊猫资源调查。6月结束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熊猫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栖息地状况有所改善,种群数量有所增长。截至20底,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范围内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包括16个地(市、州)、45个县(市、区)、194个乡镇;栖息地总面积为230多万公顷;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590余只。

二、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重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

中国政府一直把强化栖息地建设作为大熊猫保护的关键,把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重要手段。1963年,我国在四川的卧龙、白河、王朗、喇叭河等地建立了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992年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进一步加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限制大熊猫分布区森林采伐力度,强化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建设。截至底,全国已经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2个,有效地保护了超过57%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71%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岷山、邛崃山、秦岭、凉山等地的大熊猫主食竹发生了大面积集中连片开花,严重威胁野外大熊猫生存,很多大熊猫个体因饥饿、疾病而死亡。针对这种严峻形势,国务院全面部署,林业部采取非常措施,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以及大熊猫分布区地方政府都成立了保护抢救大熊猫组织,建立专业巡逻队、救护队、监测站和收容点等专业保护组织60多个,从事专业保护工作的人员达到千余人。同时,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兴起了抢救“国宝”大熊猫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到20底,全国共抢救病饿大熊猫287只,其中救活210多只,经治疗康复后放回野外的大熊猫123只。1990年以后,随着大熊猫栖息地开花的竹林逐渐恢复,抢救工作也逐步转入正常保护阶段。

1992年国家计委批准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为期10年的《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工程的实施在本底资源调查、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综合能力建设、保护宣传教育、大熊猫资源救护与监测、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工程以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规划从1992年到完善已建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新建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17条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在32个县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加强大熊猫圈养繁殖和生态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

国家开始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包括四川、陕西和甘肃省在内的西部省区全面实行天然林禁伐,撤销或转产国有森工企业,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起到了十分关键性的保护作用。

12月,作为全国性林业六大工程之一,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再次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列为重点保护物种继续给予重点保护。

五、加强大熊猫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我国大熊猫保护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由中央、省、市(州)、县和自然保护区自上而下五级管理机构形成。国家林业局主管全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各级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在有大熊猫分布的16个市和45个县,都已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大熊猫分布省、市(州)、县(市)林业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专(兼)职保护机构,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人员能力建设、巡护、救护、监测、社区共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在稳步发展。

六、大熊猫的迁地保护。

大熊猫的迁地保护,是对大熊猫就地保护的有利辅助,就是以野外大熊猫个体为建群者,在人工条件下发展圈养种群数量,达到能够自我维持的最小规模。在圈养种群达到一定程度时,适时开展圈养个体放归野外准备工作,最终建立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良性互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龙头,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陕西楼观台大熊猫救护中心和北京动物园为重点的全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发展体系。

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在繁殖方面一直面临着“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难题。经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首的多家单位科研人员共同努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攻克圈养大熊猫繁育的“三难”,从19以来,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发展步入高速发展时期。截至年底,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239只,其中人工条件下繁育的个体超过70%,彻底结束了依靠野外大熊猫个体维持圈养种群的局面,基本步入自我维持初级阶段,并具备了向野外补充大熊猫个体的能力。

在大熊猫圈养种群取得实质性发展后,中国政府适时启动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实验工作。年7月,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将圈养条件繁育的大熊猫“祥祥”放入人工控制的自然环境进行为其三年的野化培训,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8月,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政府将在都江堰救护的大熊猫“盛林1号”放入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利用定期自动脱落的gps颈圈对其进行跟踪定位监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大熊猫野外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了解救护大熊猫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情况,为圈养个体放归打基础。4月,经过三年培训的大熊猫“祥祥”正式放入卧龙保护区纯野生环境,检验三年培训的结果,实行“以训代放”,这是我国首次将圈养繁育的大熊猫有计划地放入野生环境,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工作开始从加强野外救护、强化人工圈养阶段向野化放归的新阶段的转变。

七、大熊猫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随着各地交通设施等建设的加强,人为干扰在增大,大熊猫栖息地存在被进一步分割的局面,特别是岷山、邛崃山和凉山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

2.人为干扰依然严重。随着大熊猫分布区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强,森工采伐已不是主要干扰,但放牧、采药、割竹打笋、偷猎等干扰在日渐增强,不够规范的旅游活动带来的人为干扰也在增强。

3.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大熊猫分布区的群众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仍然很强,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后,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收入锐减,使其对自然资源依赖性更强。

4.大熊猫迁地保护任务依然紧迫。尽管近几年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在快速增大,但仍不能达到自我维持水平,种群之间的交流还很不充分,相关的有效协调机制仍需进一步建立和加强。

5.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和保护设施造成了严重损毁,恢复重建任务繁重。在62处大熊猫保护区中,有49处大熊猫保护区的房屋、通讯、道路、野外站点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重灾区有12万公顷栖息地彻底毁坏;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严重的损毁。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三

可爱的大熊猫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经常说的“中国国宝”是谁吗?啊哈,那就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存的大熊猫主要的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周边山区。熊猫其实是杂食动物,多数人认为熊猫只吃竹子,其实熊猫也吃水果,肉类,饿的时候也会吃一些小动物。暑假里,妈妈带我去动物园。在动物园里,看到了许多动物,但最好玩的就是那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它胖乎乎、圆滚滚的,很逗人喜爱。他们的头部和身体都是白色的,只有眼圈、耳朵、肩部和腿是黑褐色的。

特别是那一对黑黑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像是带着一副墨镜,加上那笨拙的动作和走起路来东张西望的神情,显得非常可爱。动物园里的大熊猫,经过训练,还会表演许多节目呢!我最喜欢看大熊猫翻跟斗。它缩成一团,活像个大皮球。熊猫睡觉时,也不老实。有时,它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有时,它两腿一蹬,就翻个身。我还以为它睡醒了,其实它还在睡。

它睡醒了就翻身起来,用手揉揉眼睛,好奇的望望人们。熊猫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盘腿坐下,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子往嘴里送。它爱吃鲜嫩的竹叶。吃饱了,还得用水润润喉咙。它走到水池边,俯下身子,前腿靠着池边,低下头,咕嘟咕嘟的喝起来。看它那副模样,真是让人发笑。熊猫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是动物园中的宠儿。它的一举一动,都会给成千上万的游人增添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熊猫吧!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四

大熊猫作为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象征,同时大熊猫以它特有的美丽和风度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回归自然的享受,保护好大熊猫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保护大熊猫等濒危动物又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心和参与,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政策、法律、资金、技术、教育和宣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努力。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简称熊猫基地)是世界上进行大熊猫保护最重要和最成功的单位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来,熊猫基地前身即原成都动物园参与从野外抢救大熊猫以来,以抢救留下的6只大熊猫为基础,经过抢救、疾病防治、进行繁育研究等阶段发展到今天,先后繁殖大熊猫50胎77仔成活49仔,在基地建立了数量达39只的大熊猫移地种群,同时围绕大熊猫的繁育、科研、保护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大熊猫保护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成都熊猫基地在大熊猫种群增长和各项保护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社会公众特别是商业和企业单位关心和参与力度不够的尴尬。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保护大熊猫和其它濒危动物尽一份力,那么让更多像大熊猫一样珍贵的动物与人类共存下去就不是梦想。所以为了保护大熊猫和它的动物伙伴,为了深入研究保护人类这些濒危朋友的技术和方法,为了教育和感召更多的人来保护它们….,为了人类和自然共同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倡议企业、个人和国内外的朋友们伸出你的手,奉献你的一片爱心。

倡议人: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五

从前有个森林,里面有个学校。有只熊,名为笨熊;有只猫,名为傻猫。笨熊与傻猫本来是不相识的,两只不在同一个班,但却阴错阳差的'相识了。在一次考试中,笨熊去到了她的教室考试,在她的桌子上,用着铅笔写着小猪。在当时,小猪是很多人的偶像,笨熊也不例外。于是,笨熊写完试卷后,认真的检查一遍,在桌上写上你也喜欢小猪哦?我也很喜欢耶!等到了第二天考试,笨熊回到教师考试,见到上面写了是呀,他简直就是我的亲爱的,我很爱小猪呀!两只于是就这样的聊了下去。在考试最后一天的时候,傻猫将自己的联系号码(ps:qq)留下来了。笨熊也将其记下来了,回到家之后,将其加了。

因为都喜欢小猪的关系,两只聊起来了,虽然两只没有见过对方,但是他们聊的很开心,似乎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两人的感情日益的增加。

时间过的很多,一下子,两只都上了初三了,虽然两只不在同一个班,但是两只在网上可经常聊!而,笨熊的成绩在全级里也是排在比较前的,但,傻猫跟她的名字一样,傻傻的,在全级后面也排的出。因此,笨熊经常激励傻猫要读书,傻猫也逐渐地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终于她开始了读书,整只猫跟之前变了很多,尤其是心里上的,成熟了许多。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傻猫的成绩上去了,这让笨熊、傻猫都很开心。

在网上,笨熊是个很幸灾乐祸的家伙。因此只要一抓到傻猫的错误,就一直嘲笑、玩弄她,但是傻猫也不讨厌笨熊,两只也就傻傻地聊着天。

在一次的聊天中,笨熊跟傻猫玩了一个wife与husband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的:笨熊:husband第二个字母是i,wife第二个字母是u,是不是?傻猫:笨蛋,husband是u,wife是i啦!笨熊:这可是你说的噢,husband是i,wife是u。傻猫:笨蛋,到底要我说多少遍啊,husband是u,wife是i】到了后面,傻猫死都不肯承认,笨熊就来个激将法,说她喜不喜欢笨熊?结果弄到最后,傻猫红着脸说喜欢。两人就笨笨地玩着。那天晚上,笨熊兴奋到很晚才睡觉。

在初三第二个学期中,笨熊才了解到原来傻猫之前有个肾结石,但是也发现傻猫也不吃早餐,于是笨熊每天买着早餐送给傻猫啃。到了后面,戏剧性的,两只互送早餐,本来两只之前都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到后面,两只都养成了吃早餐的习惯。有一天,笨熊送了一个熊的公仔送给了傻猫。在毕业的前夕,傻猫送了一个猫的公仔,更好笑的是,上面写着shmily(ps:seehowmuchiloveyou看我有多爱你)。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六

大家都知道大熊猫吧,它非常可爱,可我却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去捕杀它,我感到非常的伤心。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它那独具特色的面庞已经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大熊猫很像熊,但不是熊,体长约1.5米,重达160千克,黑白相间的体毛是它们外观上的特征。大熊猫性情温顺,姿势和动作都特别可爱。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大熊猫上是最受游客宠爱的动物。

大熊猫这种动物还是古老残存动物的代表,大约在100多万年以前,大熊猫就在地球上生存了,所以,它们就有了“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这种可爱而珍贵的动物在日益减少,全世界加起来还不到1000只。难道要让这可爱而珍贵的动物在地球上消失吗?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可爱而珍贵的动物——大熊猫吧!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进了门,我就看见某个动物馆排队的队伍把路给挡住了。于是,我也挤上前去看,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把我给吓了一大跳。只见一位驯养员叔叔左手拉着套着熊猫的铁链,右手拿着鞭子在抽熊猫,让熊猫表演节目。多少残忍的一幕呀!

熊猫可是世界上最最宝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是我们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它的外表是黑白相间的,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动物,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世界人的喜爱,在一九六一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已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同学们,大家快快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保护“中国国宝”——熊猫吧!

我的名字叫熊猫,我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我们家族的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是“国宝”。我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任“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我长着圆圆胖胖的脸,脸上嵌着一对水汪汪的眼睛,特别是那对八字形的黑眼圈,犹如戴着一副墨镜,非常惹人喜爱。缓慢,笨笨的样别看我身体胖软,四肢粗壮,行动子,可我还是爬树高手,能在树上睡觉呢。我在五六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我爬树、游泳、洗澡和剥食竹子等本领。两岁多就离开母亲,开始独立的生活。我不胖不瘦,喜欢穿白色的t恤和黑色的牛仔裤,总觉得这样穿很酷,走起路来都精神了许多。我的家族非常古老,大约在100万年前,就遍布陕西、山西等地区,我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现在我们却偏吃素,主要以吃竹为生。

科学家把我们当成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大家一定要保护我们哟!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七

大熊猫作为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象征,同时大熊猫以它特有的美丽和风度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回归自然的享受,保护好大熊猫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保护大熊猫等濒危动物又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心和参与,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政策、法律、资金、技术、教育和宣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努力。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xxx简称熊猫基地xxx是世界上进行大熊猫保护最重要和最成功的单位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来,熊猫基地前身即原成都动物园参与从野外抢救大熊猫以来,以抢救留下的6只大熊猫为基础,经过抢救、疾病防治、进行繁育研究等阶段发展到今天,先后繁殖大熊猫50胎77仔成活49仔,在基地建立了数量达39只的大熊猫移地种群,同时围绕大熊猫的繁育、科研、保护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大熊猫保护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成都熊猫基地在大熊猫种群增长和各项保护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社会公众特别是商业和企业单位关心和参与力度不够的尴尬。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保护大熊猫和其它濒危动物尽一份力,那么让更多像大熊猫一样珍贵的动物与人类共存下去就不是梦想。所以为了保护大熊猫和它的动物伙伴,为了深入研究保护人类这些濒危朋友的技术和方法,为了教育和感召更多的人来保护它们….,为了人类和自然共同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倡议企业、个人和国内外的朋友们伸出你的手,奉献你的一片爱心。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八

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两百多万年了,是活化石,大熊猫。以前是以肉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但由于季节,环境的变化,它开始慢慢吃素了,只是偶尔吃肉、鱼。他是我国特有的动物。

大熊猫憨态可掬,非常可爱,很讨人喜欢。它全身毛茸茸的,颜色黑白,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照一张彩色照片。眼眶外是黑色的,像是熬夜造成的;它的脸是白色的;鼻子等器官都是黑色的;胸部呈白色;腹部毛是淡褐色;前爪后爪的毛黑色的,它的前爪除了有5个带爪的指外,还有第六指呢。

大熊猫很会保护幼仔,但有时会不小心把幼仔压死。大熊猫特别聪明,当它遇到危险时,会倚靠树还击,以免遭到敌人从后面偷袭。狼豺虎豹只能“望熊兴叹”。

大熊猫的名字很好听,不过中国很多人管它叫熊猫,其实它的真名叫大熊猫。大熊猫的幼仔不叫小熊猫,而叫小大熊猫。小熊猫是另外一物种,身体小巧玲珑,它不及大熊猫的历史久远,没经历过大熊猫的所经历的沧桑巨变。现在大熊猫在四川省卧龙保护中心养殖,只剩下几千只。目前,大熊猫已经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偷偷猎杀。

大熊猫从不主动攻击其他动物,虽然他有十足的力量、庞大的身躯和灵活的身体。如果拿其他动物跟他相比,就会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毫不相称,骆驼更是畸形,而最大的动物,大象只不过是一堆肉罢了。而马,没有经历过4次冰河时期的沧桑巨变,没有经历灭顶之灾,经历远不如大熊猫。

1862到1874年一个法国教士在中国发现了大熊猫,他一开始把大熊猫叫黑白熊。但是由于人类出现,砍伐森林,猎杀熊猫,导致大熊猫的数量急剧下降,直到现在才禁止猎杀并提出要保护大熊猫。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的世界,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可爱的动物成为历史么?所以说我们不能再猎杀那些濒危的动物了,杀害他们就等于杀害我们自己,生物链的平衡需要他们,人类世界的和谐与欢乐更需要他们,保护他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精品】建议保护环境的建议书汇编六篇。

【精品】建议保护环境的建议书汇编十篇。

【精品】建议保护环境的建议书汇编七篇。

【精品】建议保护环境的建议书范文汇编六篇。

观《功夫熊猫》有感。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九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旗舰物种”,要制定好措施,保护好国宝大熊猫。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收集保护大熊猫措施的例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熊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它有着胖胖的身躯,黑白相间的“外套”,它憨态可掬、温驯善良的形象和独具魅力的风采及奇特秉性很惹人喜欢。它素有“活化石”之称,在1000万前,就从食肉类动物分化出来,历经磨难,演变成以竹为食的非凡家族。它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我也十分喜欢大熊猫,因此,我对它的现有数量、生存现状、濒临灭绝的原因、以及国家和当地政府正在采取的保护措施作了依次调查。

在中国西南部的省份,包括四川,甘肃及陕西.曾在北越,缅甸及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北至北京,也发现了它们的踪影。他们居于四千呎至一万一千呎高度的气候潮湿的竹林或山岭上。

大熊猫虽属肉食类,却几乎不吃肉,通常以箭竹为主。一般人对大熊猫的印象都只是吃竹子,它们是杂食性的动物,除竹子外,也吃鱼、小动物、植物和蜂蜜。每天要吃十五至二十公斤竹子,食量很大:动物园里所饲养的大熊猫、对甘蔗,蛋、苹果、菠菜也不排斥。

目前野外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现在,大熊猫仅分布于秦岭南麓和四川盆地的西北边缘,总数约有1000只,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栖息地下降到现今仅1万平方公里。森林的破坏和人为的侵扰不仅导致大熊猫分布区和栖息地缩小,更主要的是被分割后,大熊猫分布岛屿化,造成孤立点内熊猫个体的消失和各分散小区的遗传压力急剧增大,加速了大熊猫的局部绝灭和总体的衰败速度。

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大熊猫处境的严峻,所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立法对大熊猫进行保护。先后制定了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多种法律法规。《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而且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为了有效的打击和制裁不法分子猎杀和走私大熊猫的违法行为,对于走私,捕杀大熊猫的违法行径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将判处20xx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罚款和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可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中国政府自1963年以来,在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等6大山系,先后建立了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对大熊猫密集的地区和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在保护区内,坚持常年巡逻检查,抢救生病和挨饿的大熊猫,制止和惩处危害大熊猫的犯罪行为。同时进行治山治水,恢复植被,防治各种自然灾害,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野外生息的干扰,为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旗舰物种”。大熊猫生性孤僻,常独栖于茂密的竹丛中,有“竹林隐士”的雅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将大熊猫列为附录一物种。

为掌握大熊猫资源和保护状况,中国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分别于1974年至1977年,1985年至1988年,1999年至20xx年底连续开展了三次全国范围内的大熊猫资源调查。20xx年6月结束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熊猫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栖息地状况有所改善,种群数量有所增长。截至20xx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范围内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包括16个地(市、州)、45个县(市、区)、194个乡镇;栖息地总面积为230多万公顷;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590余只。

二、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重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

中国政府一直把强化栖息地建设作为大熊猫保护的关键,把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重要手段。1963年,我国在四川的卧龙、白河、王朗、喇叭河等地建立了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992年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进一步加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限制大熊猫分布区森林采伐力度,强化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建设。截至20xx年底,全国已经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62个,有效地保护了超过57%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71%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岷山、邛崃山、秦岭、凉山等地的大熊猫主食竹发生了大面积集中连片开花,严重威胁野外大熊猫生存,很多大熊猫个体因饥饿、疾病而死亡。针对这种严峻形势,国务院全面部署,林业部采取非常措施,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以及大熊猫分布区地方政府都成立了保护抢救大熊猫组织,建立专业巡逻队、救护队、监测站和收容点等专业保护组织60多个,从事专业保护工作的人员达到千余人。同时,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兴起了抢救“国宝”大熊猫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到20xx年底,全国共抢救病饿大熊猫287只,其中救活210多只,经治疗康复后放回野外的大熊猫123只。1990年以后,随着大熊猫栖息地开花的竹林逐渐恢复,抢救工作也逐步转入正常保护阶段。

1992年国家计委批准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为期20xx年的《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工程的实施在本底资源调查、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综合能力建设、保护宣传教育、大熊猫资源救护与监测、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工程以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规划从1992年到20xx年完善已建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新建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17条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在32个县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加强大熊猫圈养繁殖和生态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

1998年国家开始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包括四川、陕西和甘肃省在内的西部省区全面实行天然林禁伐,撤销或转产国有森工企业,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起到了十分关键性的保护作用。

20xx年12月,作为全国性林业六大工程之一,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再次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列为重点保护物种继续给予重点保护。

五、加强大熊猫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我国大熊猫保护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由中央、省、市(州)、县和自然保护区自上而下五级管理机构形成。国家林业局主管全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各级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在有大熊猫分布的16个市和45个县,都已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大熊猫分布省、市(州)、县(市)林业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专(兼)职保护机构,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人员能力建设、巡护、救护、监测、社区共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在稳步发展。

六、大熊猫的迁地保护。

大熊猫的迁地保护,是对大熊猫就地保护的有利辅助,就是以野外大熊猫个体为建群者,在人工条件下发展圈养种群数量,达到能够自我维持的最小规模。在圈养种群达到一定程度时,适时开展圈养个体放归野外准备工作,最终建立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良性互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龙头,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陕西楼观台大熊猫救护中心和北京动物园为重点的全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发展体系。

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在繁殖方面一直面临着“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难题。经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首的多家单位科研人员共同努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攻克圈养大熊猫繁育的“三难”,从1999年以来,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发展步入高速发展时期。截至20xx年底,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239只,其中人工条件下繁育的个体超过70%,彻底结束了依靠野外大熊猫个体维持圈养种群的局面,基本步入自我维持初级阶段,并具备了向野外补充大熊猫个体的能力。

在大熊猫圈养种群取得实质性发展后,中国政府适时启动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实验工作。20xx年7月,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将圈养条件繁育的大熊猫“祥祥”放入人工控制的自然环境进行为其三年的野化培训,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20xx年8月,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政府将在都江堰救护的大熊猫“盛林1号”放入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利用定期自动脱落的gps颈圈对其进行跟踪定位监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大熊猫野外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了解救护大熊猫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情况,为圈养个体放归打基础。20xx年4月,经过三年培训的大熊猫“祥祥”正式放入卧龙保护区纯野生环境,检验三年培训的结果,实行“以训代放”,这是我国首次将圈养繁育的大熊猫有计划地放入野生环境,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工作开始从加强野外救护、强化人工圈养阶段向野化放归的新阶段的转变。

七、大熊猫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随着各地交通设施等建设的加强,人为干扰在增大,大熊猫栖息地存在被进一步分割的局面,特别是岷山、邛崃山和凉山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

2.人为干扰依然严重。随着大熊猫分布区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强,森工采伐已不是主要干扰,但放牧、采药、割竹打笋、偷猎等干扰在日渐增强,不够规范的旅游活动带来的人为干扰也在增强。

3.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大熊猫分布区的群众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仍然很强,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后,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收入锐减,使其对自然资源依赖性更强。

4.大熊猫迁地保护任务依然紧迫。尽管近几年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在快速增大,但仍不能达到自我维持水平,种群之间的交流还很不充分,相关的有效协调机制仍需进一步建立和加强。

5.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和保护设施造成了严重损毁,恢复重建任务繁重。在62处大熊猫保护区中,有49处大熊猫保护区的房屋、通讯、道路、野外站点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重灾区有12万公顷栖息地彻底毁坏;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严重的损毁。

作为具有一千万年历史的“活化石”,大熊猫现已成为国际社会携手保护濒危珍稀动物活动的象征。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科技界,它也是一场关于如何适当地应用技术手段来增加这一种群数量的争论焦点。

目前在中国,有一千只左右的大熊猫在野外生活,还有近百民大熊猫在29家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圈养。

建议书。

引发的。尽管人工授精技术已在一些动物园和繁育基地成功地运用了近20xx年,但试管大熊猫研究项目的提出,还是在中国科技界引起了一场关于人工繁育大熊猫的争论;同时也加剧了圈养派和野外栖息地保护派之间的分歧。

试管大熊猫的倡导者计划建立一个名为“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胚胎工程”的开放实验室。他们认为,目前大熊猫种群数量甚少,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技术来大幅度地增加其数量,防止其绝灭。但是反对者认为,只要在保护野外栖息地方面再多下些功夫,野外大熊猫的繁殖率尽管不高,仍足以维持该物种的生存。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在大熊猫繁育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大熊猫生殖系统解剖及组织学结构、大熊猫卵巢及组织学结构、生殖激素与妊娠诊断、人工采精与授精、精液品质与精子异种穿卵等。据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主任和拟建立的珍稀动物胚胎工程开放实验室主任、高级兽医师张安居介绍,自1978年在北京动物园诞生了第一例人工授精后繁殖的大熊猫之后,其他一些动物园,如成都动物园,也成功地运用冷冻精液作人工授精。这些成功之举为大熊猫人工繁殖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

曾任成都动物园园长的张先生说,1990年至95年,成都动物园共出生了14胎20只熊猫仔,其中存活了15只。自1989年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全国动物园共出生了46胎60只熊猫仔,存活42只。与此前50年间相比,这已是很大的进步:1936至88年,345只圈养熊猫产下67胎106只小仔,其中仅32只存活一年以上。

遗憾的是,这些新增数目并未大幅度地增加圈养熊猫的总数,而人工授精仍停留在成败参半的程度上。“若想大规模地增加熊猫种群数量,技术上的新突破就势在必行,”张先生说。“试管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突破成为可能。”由14名兽医师、动物学家和工程师牵头,拟在成都市建立的胚胎工程实验室共需经费1500万元人民币。这笔资金将来源于国家计委拨款、自筹和国外投资及捐赠三个方面。

张先生的研究项目计划从一雌性死熊猫或活熊猫体内取出卵巢,应用机械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卵母细胞,置适宜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培养液中,使其成熟。再将成熟的卵子与已获得的精子共同培养,达到体外受精,且将受精卵培养成胚胎。尔后进行胚胎冷冻研究,置摄氏零下196度液氮中长期保存。待有合适的受体时,即可解冻胚胎,并移入适宜卵子着床的大熊猫子宫内令其受孕产仔。张先生计划先在黑熊身上作胚胎移植的试验,至90年代末对该技术很有把握时再考虑将此技术应用到熊猫身上。

然而,好几位大熊猫专家对张先生的研究项目之实用价值提出质疑。中科院动物所受精生物学家陈大元教授说,试管大熊猫项目对于增加熊猫数量“既不可行也不会有帮助”。“试管大熊猫如果做成了,或许可以产生轰动效应,即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生物工程已达到某一水平,”被聘为该项目顾问的陈教授说。“但是野外大熊猫一共只有一千来只,不足以做为实验对象。我们当前的关键问题是拯救大熊猫,增加其数量,使它免于灭绝。”

现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陈教授说,几十年来在全国范围内人工繁殖常处在起伏不定之中,成功率提高得很慢,空怀率较高。分析其原因,莫过于精卵结合的受精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而对十余年来大熊猫的研究资料作深入分析之后,陈教授认为大熊猫生殖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生殖内分泌失调,主要表现在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不足,以致影响精卵的发育及成熟,性功能衰退,繁殖力下降。鉴于这种情况,陈教授提出了“雌雄双控”的设想,对雌性大熊猫补充外源促性腺激素,促进滤泡发育,卵子成熟和发情排卵;对雄性大熊猫精液的冷冻颗粒开展解冻液、稀释液和培养液的研制,以利提高精子活力和延长精子在体外的存活。近五年来,陈教授将“双控”设想成功地应用在与成都动物园和大熊猫基地合作进行的大熊猫繁育中。

对试管大熊猫项目更尖锐的批评来自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潘文石。这位现年59岁的动物学家在四川卧龙和陕西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工作了20xx年。“大熊猫不是实验动物,”他说。“从雌性熊猫体内取出卵巢这一手术,对熊猫来说,即使不是致命的,也是极不舒服的。在牛羊等家畜身上已做成的试管牛或试管羊,是以成百上千例的失败为基础的。熊猫数量太有限了,怎么经得起这样的失败?”潘先生昔日的学生、今日的同事吕植副教授说:“试管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错只错在选择熊猫作为对象这一点上。”

潘先生认为,拯救大熊猫的最好办法是保护其栖息地和将圈养的熊猫放归野外。令潘先生担忧的是,在国家资金极度紧缺的今天,拨给试管熊猫研究项目的钱多了,则用在野外的钱就有可能减少。“熊猫在野外的存活率比在动物园要高得多,”他强调说。从1988年至95年,潘教授、吕教授及其同事在秦岭观察了大约80只熊猫,其中新出生的熊猫仔有11只,自然死亡的仅4只。潘先生说,即使在竹子开花的时候,“熊猫也会迁移,转而食用其他种类的竹子,或干脆去到另一海拔高度的地方觅食。”

张安居承认同行的批评不无道理:“我们知道熊猫是一种异常珍稀的动物。”他表示近期工作目标是解决诸如受精卵体外培养等技术难题,进一步研究大熊猫的繁殖内分泌学方面的特点。张先生说,目前尚不能确定有多少只圈养熊猫将用于试管大熊猫项目。但是他的助手、成都动物园园长何光昕说,他们将“先在不如熊猫珍贵的动物身上做试验,待技术完善后,才会用活熊猫做试验”。

试管大熊猫项目已得到由成都市计委组织的论证委员会专家组的肯定,现已申报国家计委审批。尽管市政府对大熊猫圈养工作给予很多的支持(北京市政府每年拨给北京动物园用于其饲养的15只熊猫的经费为60万元以上),但是全国范围的圈养工作是由建设部主管的。该部城建司园林处的赵庆国先生说,动物园一方面可为濒危珍稀动物提供避难所,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机会,另一方面又以其特有的直观的方式对游客作科普教育和保护大熊猫及其他珍稀动物的教育。“自然保护区一般游人很难涉足,不可能起到这样一个直观的、生动的效果,”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计划拨款6000万元人民币,完善现有的13个大熊猫保护区,新建14个保护区(多数在四川省),并且在保护区之间建造17条木竹廊道。这项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工程始于1992年。除国家拨款外,该工程办公室希望从国际社会得到两亿多元人民币的援助。“我们认为,像大部分物种一样,大熊猫应当在野外生存,”林业部保护司保护大熊猫工程办公室的周志华女士说。“动物园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不过,周女士承认,国际社会不如她们预想的那么慷慨。“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她说。该办公室己得到的103万美元来自对送往韩国和日本作为20xx年研究对象的两对大熊猫的报偿(共约230万美元)。建设部也分得103万美元,剩下的给了提供熊猫的动物园。

鉴于大熊猫对于拯救濒危珍稀动物活动的象征性意义,就试管大熊猫项目而在中国展开的这场争论,得到了全世界科学家及自然保护派的关注。“不管他们做什么,全世界都将在注视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著名病毒学家斯第芬·欧博莱恩先生说。“大熊猫的事情从来就是这样。”欧博莱恩先生与潘教授和吕教授为保护大熊猫的事业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积极投身于国际性的自然保护活动之中。

2

页,当前第。

1

1

2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十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进了门,我就看见某个动物馆排队的队伍把路给挡住了。于是,我也挤上前去看,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把我给吓了一大跳。只见一位驯养员叔叔左手拉着套着熊猫的铁链,右手拿着鞭子在抽熊猫,让熊猫表演节目。多少残忍的一幕呀!

熊猫可是世界上最最宝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是我们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它的外表是黑白相间的,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动物,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世界人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已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同学们,大家快快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保护“中国国宝”---熊猫吧!

保护可爱的动物——大熊猫。

大家都知道大熊猫吧,它非常可爱,可我却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去捕杀它,我感到非常的伤心。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它那独具特色的面庞已经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大熊猫很像熊,但不是熊,体长约1.5米,重达160千克,黑白相间的体毛是它们外观上的特征。大熊猫性情温顺,姿势和动作都特别可爱。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大熊猫上是最受游客宠爱的动物。

大熊猫这种动物还是古老残存动物的代表,大约在100多万年以前,大熊猫就在地球上生存了,所以,它们就有了“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这种可爱而珍贵的动物在日益减少,全世界加起来还不到1000只。难道要让这可爱而珍贵的动物在地球上消失吗?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可爱而珍贵的动物——大熊猫吧!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十一

大熊猫作为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象征,同时大熊猫以它特有的美丽和风度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回归自然的享受,保护好大熊猫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但是保护大熊猫等濒危动物又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心和参与,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在政策、法律、资金、技术、教育和宣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努力。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简称熊猫基地)是世界上进行大熊猫保护最重要和最成功的单位之一。

环境建设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但大熊猫保护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成都熊猫基地在大熊猫种群增长和各项保护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社会公众特别是商业和企业单位关心和参与力度不够的尴尬。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保护大熊猫和其它濒危动物尽一份力,那么让更多像大熊猫一样珍贵的动物与人类共存下去就不是梦想。

所以为了保护大熊猫和它的动物伙伴,为了深入研究保护人类这些濒危朋友的技术和方法,为了教育和感召更多的人来保护它们….,为了人类和自然共同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倡议企业、个人和国内外的朋友们伸出你的手,奉献你的一片爱心。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十二

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大熊猫处境的严峻,所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大熊猫进行保护。

通过立法对大熊猫进行保护。在立法方面已作了大量工作,先後制定了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多种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中规定,“国家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而且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也有明确规定。为了有效的打击和制裁不法分子猎杀和走私大熊猫的违法行为,全国人大会於1987年通过的刑法补充案进一步强调,对走私,捕杀大熊猫的违法行径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将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并处罚款和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可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中国政府自1963年以来,在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等6大山系,先後建立了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对大熊猫密集的地区和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在保护区内,坚持常年巡逻检查,抢救生病和挨饿的大熊猫,制止和惩处危害大熊猫的犯罪行为。同时进行治山治水,恢复植被,防治各种自然灾害,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野外生息的干扰,为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倡议人: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十三

大熊猫身体胖软,四肢粗壮,身长约1.5米,肩高60-7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100-180公斤。特别是那一对八字形黑眼圈,犹如戴着一付墨镜,非常惹人喜爱。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被称为“国宝”。

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以吃箭竹为生。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要吃20公斤左右的鲜竹。大熊猫性情孤僻,喜欢独居,昼伏夜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它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搬家。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大熊猫的繁殖季节,雄雌大熊猫难得同居在一起。雌性大熊猫怀孕4-5个月左右,就急着寻找树洞或石穴作为“产房”,它每胎产1-2只小熊猫。

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他们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和北京等地区,在云南,四川,浙江,福建,台湾等省也有他们的踪迹,现在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大熊猫应该叫“大猫熊“。因为,大熊猫不是像猫的熊,而是像熊的猫,大熊猫是猫科动物。

大熊猫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让我都去保护大熊猫吧!

文档为doc格式。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十四

爱的大熊猫一直是我最喜爱的动物。它那憨态可掬的样子吸引了我,让我对它产生了感情。大熊猫脸扁平,眼睛大,尾短,体型圆胖,黑白分明,体形硕大,能够竖直坐立,对人驯服友好,是由肉食动物而演化成非食肉动物的;它们活泼,笨拙,显得十分柔和。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一种珍稀动物。

它来自遥远而神秘的栖息地,发现史奇特,价值连城。它迷人可爱的地方太多了,也给大熊猫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大熊猫的食物以竹子为主,有嗜水的习性,对栖息地和食物百般挑剔,容易染病,繁殖能力也差。它性情孤独,好游荡,爱嬉戏,不甚畏人,会爬树,会游泳;视觉和听觉都比较差,但嗅觉很好。我非常喜欢大熊猫,也对大熊猫有关的知识很感兴趣。若是有写大熊猫的书,我会买来看个够;有关大熊猫的图片,我会小心翼翼的剪下来贴在心爱的笔记本上;有关大熊猫的新闻,我会十分关注......

对大熊猫,我似着了魔一般喜爱。从西方人首次踏入熊猫故乡的时候,大熊猫就被大量猎杀,致使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有灭绝的危险。我学会了珍惜赏识熊猫,开始更加重视大熊猫和它的处境。现在,野生熊猫仍处在逆境之中,大面积的竹子消失和中国人口的发展都使它们受到威胁。国家开始对大熊猫进行百般呵护,大熊猫的前途开始显得充满希望,也许世界很有可能拯救极神秘的自然珍宝之一:奇妙、可爱的大熊猫。我喜欢大熊猫,也想唤醒人们对自然,对大熊猫的更加关注和热爱,因为它的生活、生存,也牵系着我们的生活、生存。园毁家亡,人类也将同时遭殃,保护大熊猫,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十五

大熊猫身体胖软,四肢粗壮,身长约1.5米,肩高60-7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100-180公斤。特别是那一对八字形黑眼圈,犹如戴着一付墨镜,非常惹人喜爱。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被称为“国宝”。

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以吃箭竹为生。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要吃20公斤左右的鲜竹。大熊猫性情孤僻,喜欢独居,昼伏夜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它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搬家。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大熊猫的繁殖季节,雄雌大熊猫难得同居在一起。雌性大熊猫怀孕4-5个月左右,就急着寻找树洞或石穴作为“产房”,它每胎产1-2只小熊猫。

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他们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和北京等地区,在云南,四川,浙江,福建,台湾等省也有他们的踪迹,现在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大熊猫应该叫“大猫熊“。因为,大熊猫不是像猫的熊,而是像熊的猫,大熊猫是猫科动物。

大熊猫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让我都去保护大熊猫吧!

软件保护机制。

齐齐哈尔市保护街区和保护建筑条例。

宁波市文物保护点保护条例。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十六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全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使人类的生活家园遭受重创,同时大熊猫栖息地的局部区域也被损毁。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我们倡议如下:

一、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引领和舆论监督作用,积极报道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组织形式多样的大熊猫保护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和支持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和宣传,林业、公安、交通、工商等职能部门尽职履责,坚决打击盗猎、非法运输、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

三、倡议全社会积极参与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出行,不惊扰野生动物,不乱扔废弃物,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争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公民,以实际行动来保护以大熊猫为旗舰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不能只有人类。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国宝”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我们期待着您的加入!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十七

5月是生机勃勃的时节,可是在四川省汶川县却发生了里氏8级的地震,而生活在卧龙保护区的大熊猫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吓和伤害,处于震中的卧龙大熊猫保护区也损失惨重。后来通过卫星电话传来的消息了解到,强烈的地震以及持续不断的余震使研究中心两面山体大面积滑坡、山石滚落、尘烟弥漫、房屋以及熊猫圈舍和游乐场所损毁严重,大熊猫们吓得惊慌失措,四处乱窜。虽然经过工作人员奋力的救护后,大熊猫们的情况已趋于稳定,但暂住条件非常的拥挤,而且到现在还有大熊猫不知去向。余震不断,基地两面山体滑坡还在继续,它们的安全仍然受到严重威胁,野外大熊猫的情况也无法了解到。保护区的情况和大熊猫的安危牵动着我们所有人的心。

目前大熊猫的数量极为稀少了,到现在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减少,也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忧虑和关注。这次地震是一次生态灾难,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也成为了特殊的受灾群体,熊猫宝宝们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现在卧龙的研究中心损失严重,而且重建的工作很是紧迫,每每想到这些可爱的大熊猫没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它们无助的眼神,都会让我无比的揪心。我现在正在剧组紧张的拍摄阶段,但是如果大熊猫们有需要,我会响应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一切安排,赴四川卧龙保护区帮助可爱的熊猫们重建家园!在此希望社会各界有爱心的朋友们,都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献出我们的爱心,关心人类的同时也能关注我们地球上濒危的可爱大熊猫,为它们重建一个美好的家园而共同的努力!让全世界的朋友们携起手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的财富--大熊猫。让我们和大熊猫们快乐的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吧!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形象大使:xxxx。

xxx-6-4。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十八

大熊猫,一种数量十分稀少的熊科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现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

1999年6月至20xx年底,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20xx年6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发布调查结果,表明大熊猫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大熊猫栖息地状况有所改善,大熊猫种群数量有所增长。截至20xx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行政区划包括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6个地(市、州)、45个县(市、区)、194个乡镇;栖息地总面积为230多万公顷;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600余只。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国家携手,共同开展保护大熊猫活动,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大熊猫的数量也从以前的濒临灭绝到如今的1600多只。

回顾大熊猫的保护之路,从曾经的滥捕滥杀,到今天全社会的关注与保护。它们的种族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那就让我们也为保护大熊猫尽一份力吧!

【精品】建议保护环境的建议书汇编六篇。

【精品】建议保护环境的建议书汇编十篇。

【精品】建议保护环境的建议书汇编七篇。

【精品】建议保护环境的建议书范文汇编六篇。

观《功夫熊猫》有感。

保护熊猫演讲稿篇十九

作为具有一千万年历史的“活化石”,大熊猫现已成为国际社会携手保护濒危珍稀动物活动的象征。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科技界,它也是一场关于如何适当地应用技术手段来增加这一种群数量的争论焦点。

目前在中国,有一千只左右的大熊猫在野外生活,还有近百民大熊猫在29家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圈养。

最近的一场争论是由一份关于通过他外受精以获取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大熊猫”的五年(l996-)研究项目建议书引发的。尽管人工授精技术已在一些动物园和繁育基地成功地运用了近,但试管大熊猫研究项目的提出,还是在中国科技界引起了一场关于人工繁育大熊猫的争论;同时也加剧了圈养派和野外栖息地保护派之间的分歧。

试管大熊猫的倡导者计划建立一个名为“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胚胎工程”的开放实验室。他们认为,目前大熊猫种群数量甚少,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技术来大幅度地增加其数量,防止其绝灭。但是反对者认为,只要在保护野外栖息地方面再多下些功夫,野外大熊猫的繁殖率尽管不高,仍足以维持该物种的生存。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在大熊猫繁育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大熊猫生殖系统解剖及组织学结构、大熊猫卵巢及组织学结构、生殖激素与妊娠诊断、人工采精与授精、精液品质与精子异种穿卵等。据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主任和拟建立的珍稀动物胚胎工程开放实验室主任、高级兽医师张安居介绍,自1978年在北京动物园诞生了第一例人工授精后繁殖的大熊猫之后,其他一些动物园,如成都动物园,也成功地运用冷冻精液作人工授精。这些成功之举为大熊猫人工繁殖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

曾任成都动物园园长的张先生说,1990年至95年,成都动物园共出生了14胎20只熊猫仔,其中存活了15只。自1989年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全国动物园共出生了46胎60只熊猫仔,存活42只。与此前50年间相比,这已是很大的进步:1936至88年,345只圈养熊猫产下67胎106只小仔,其中仅32只存活一年以上。

遗憾的是,这些新增数目并未大幅度地增加圈养熊猫的总数,而人工授精仍停留在成败参半的程度上。“若想大规模地增加熊猫种群数量,技术上的新突破就势在必行,”张先生说。“试管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突破成为可能。”由14名兽医师、动物学家和工程师牵头,拟在成都市建立的胚胎工程实验室共需经费1500万元人民币。这笔资金将来源于国家计委拨款、自筹和国外投资及捐赠三个方面。

张先生的研究项目计划从一雌性死熊猫或活熊猫体内取出卵巢,应用机械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卵母细胞,置适宜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培养液中,使其成熟。再将成熟的卵子与已获得的精子共同培养,达到体外受精,且将受精卵培养成胚胎。尔后进行胚胎冷冻研究,置摄氏零下196度液氮中长期保存。待有合适的受体时,即可解冻胚胎,并移入适宜卵子着床的大熊猫子宫内令其受孕产仔。张先生计划先在黑熊身上作胚胎移植的试验,至90年代末对该技术很有把握时再考虑将此技术应用到熊猫身上。

然而,好几位大熊猫专家对张先生的研究项目之实用价值提出质疑。中科院动物所受精生物学家陈大元教授说,试管大熊猫项目对于增加熊猫数量“既不可行也不会有帮助”。“试管大熊猫如果做成了,或许可以产生轰动效应,即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生物工程已达到某一水平,”被聘为该项目顾问的陈教授说。“但是野外大熊猫一共只有一千来只,不足以做为实验对象。我们当前的关键问题是拯救大熊猫,增加其数量,使它免于灭绝。”

现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陈教授说,几十年来在全国范围内人工繁殖常处在起伏不定之中,成功率提高得很慢,空怀率较高。分析其原因,莫过于精卵结合的受精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而对十余年来大熊猫的研究资料作深入分析之后,陈教授认为大熊猫生殖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生殖内分泌失调,主要表现在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不足,以致影响精卵的发育及成熟,性功能衰退,繁殖力下降。鉴于这种情况,陈教授提出了“雌雄双控”的设想,对雌性大熊猫补充外源促性腺激素,促进滤泡发育,卵子成熟和发情排卵;对雄性大熊猫精液的冷冻颗粒开展解冻液、稀释液和培养液的研制,以利提高精子活力和延长精子在体外的存活。近五年来,陈教授将“双控”设想成功地应用在与成都动物园和大熊猫基地合作进行的大熊猫繁育中。

对试管大熊猫项目更尖锐的批评来自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潘文石。这位现年59岁的动物学家在四川卧龙和陕西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工作了。“大熊猫不是实验动物,”他说。“从雌性熊猫体内取出卵巢这一手术,对熊猫来说,即使不是致命的,也是极不舒服的。在牛羊等家畜身上已做成的试管牛或试管羊,是以成百上千例的失败为基础的。熊猫数量太有限了,怎么经得起这样的失败?”潘先生昔日的学生、今日的同事吕植副教授说:“试管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错只错在选择熊猫作为对象这一点上。”

潘先生认为,拯救大熊猫的最好办法是保护其栖息地和将圈养的熊猫放归野外。令潘先生担忧的是,在国家资金极度紧缺的今天,拨给试管熊猫研究项目的钱多了,则用在野外的钱就有可能减少。“熊猫在野外的存活率比在动物园要高得多,”他强调说。从1988年至95年,潘教授、吕教授及其同事在秦岭观察了大约80只熊猫,其中新出生的熊猫仔有11只,自然死亡的仅4只。潘先生说,即使在竹子开花的时候,“熊猫也会迁移,转而食用其他种类的竹子,或干脆去到另一海拔高度的地方觅食。”

张安居承认同行的批评不无道理:“我们知道熊猫是一种异常珍稀的动物。”他表示近期工作目标是解决诸如受精卵体外培养等技术难题,进一步研究大熊猫的繁殖内分泌学方面的特点。张先生说,目前尚不能确定有多少只圈养熊猫将用于试管大熊猫项目。但是他的助手、成都动物园园长何光昕说,他们将“先在不如熊猫珍贵的动物身上做试验,待技术完善后,才会用活熊猫做试验”。

试管大熊猫项目已得到由成都市计委组织的论证委员会专家组的肯定,现已申报国家计委审批。尽管市政府对大熊猫圈养工作给予很多的支持(北京市政府每年拨给北京动物园用于其饲养的15只熊猫的经费为60万元以上),但是全国范围的圈养工作是由建设部主管的。该部城建司园林处的赵庆国先生说,动物园一方面可为濒危珍稀动物提供避难所,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机会,另一方面又以其特有的直观的方式对游客作科普教育和保护大熊猫及其他珍稀动物的教育。“自然保护区一般游人很难涉足,不可能起到这样一个直观的、生动的效果,”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计划拨款6000万元人民币,完善现有的13个大熊猫保护区,新建14个保护区(多数在四川省),并且在保护区之间建造17条木竹廊道。这项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工程始于1992年。除国家拨款外,该工程办公室希望从国际社会得到两亿多元人民币的援助。“我们认为,像大部分物种一样,大熊猫应当在野外生存,”林业部保护司保护大熊猫工程办公室的周志华女士说。“动物园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不过,周女士承认,国际社会不如她们预想的那么慷慨。“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她说。该办公室己得到的103万美元来自对送往韩国和日本作为研究对象的两对大熊猫的报偿(共约230万美元)。建设部也分得103万美元,剩下的给了提供熊猫的动物园。

鉴于大熊猫对于拯救濒危珍稀动物活动的象征性意义,就试管大熊猫项目而在中国展开的这场争论,得到了全世界科学家及自然保护派的关注。“不管他们做什么,全世界都将在注视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著名病毒学家斯第芬·欧博莱恩先生说。“大熊猫的事情从来就是这样。”欧博莱恩先生与潘教授和吕教授为保护大熊猫的事业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积极投身于国际性的自然保护活动之中。

下一页更多精彩“保护熊猫倡议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