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计划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9 00:57:21 页码:10
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计划
2023-09-09 00:57:21    小编:书香墨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计划篇一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1_年是“十二五”规划第三年,是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之年,也是我镇环境保护的重要之年。根据镇党委、镇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区环保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环保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相协调,以环保治本,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城镇环境和村庄环境整治为抓手,努力做好我镇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进我镇生态环境建设。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坚持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经济结构调整,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乡镇。

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领我镇环保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依法治理”的原则,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防治环境污染和遏制生态破坏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2、总体目标

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

线,积极培植推广无公害和绿色生态农业;改善镇容镇貌,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确保辖区内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各村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农村饮用水质不断改善、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粪便得到合理利用,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社会文明取得长足进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稳步提升。

二、强力推进环保实事工程

1、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镇容镇貌,使城镇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2、狠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改变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搞好街道绿化美化,保护生态环境。

4、加强宣教工作,提高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执行环保制度,

落实“门前三包”责任。

5、大力实施饮用水入户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增强居民保护

水源的意识,保护绿化生态环境。

6、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卫生管理,消灭环境污染现象。

8、组织召开环保会议及环保相关培训,提高群众生态意识和环保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0、积极推广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环保。

11、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工作,建立相应的制度,减少水土流失,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

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从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等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我镇将利用“世界环境日”为契机,通过张贴环保标语等形式,努力使环境保护、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

四、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1、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并落实职能、职责。

2、配合开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环境热点问题的信仿维稳工作,做好环保信访调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3、加强对环保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强对各企事业单位和规模养殖场的环境监测,推进全镇环保管理工作稳步进行。

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计划篇二

一、主要工作任务

1、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负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企业负责人职责,并定期向我县环保部门报告环境保护工作。

2、建立制水车间的污染物信息档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3、定期组织召开环保会议,进行工作布置,环保培训等。

4、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现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5、提高对废水的再利用,设施的管理工作,设立专人负责,出现故障及时处理。

6、对在环境保护、防治污染和环境建设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7、加大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开展企业环保竞赛活动,切实做好工业废水治理工作,确保做到零外排。

8、积极配合市环保局每季度一次的监督性监测。

二、环保宣传

1、充分发挥各单位负责人带头作用,利用宣传标语、及环保知识传单,围绕环保工作,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化进程。引导和发挥员工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在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要针对员工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宣传工作,并做好环保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2、继续搞好环境警示教育,把员工参与环境监督作为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

3、要深入宣传发动,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环境保护意识,今年我们要着重加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全员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并在明年“6、5”世界环境日我把厂建设成为天水市“环境友好型企业”典范,并在未来三年里力求把我厂建设成为我省“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代表。

三、日常工作

1、做好环保档案整理保存工作,规范环保档案管理工作。

2、加大对环保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各部门的监督力度。

3、做好环保信息采集工作。

4、做好环保资料积累整理,装订成册,便于查阅。

5、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工作。

6、扩大绿化面积,升级绿化水平,实现企业发展与环保并重

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计划篇三

(十八)明确湿地监测评价主体。^v^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家重要湿地的监测评价,制定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重要湿地评价、退化湿地评估等规程或标准,组织实施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调查周期为10年。省级及以下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的监测评价。加强部门间湿地监测评价协调工作,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国家林业局牵头,^v^、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v^等参与)

(二十)监测信息发布和应用。建立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价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和渠道等。^v^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全国范围、跨区域、跨流域以及国家重要湿地监测评价信息。运用监测评价信息,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湿地保护责任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建立监测评价与监管执法联动机制。(国家林业局牵头,^v^、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v^等参与)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湿地保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施湿地保护科学决策,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形成湿地保护合力,确保实现湿地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强化军地协调配合,共同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国家林业局牵头,^v^、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v^等参与)

(二十二)加快法制建设。抓紧研究制订系统的湿地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好水、土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督促指导有关省份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地方法规。(国家林业局、^v^、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v^^v^、国家^v^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形成政府投资、社会融资、个人投入等多渠道投入机制。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加大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研究给予风险补偿。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率先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要湿地开展补偿试点。(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牵头,^v^、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v^等参与)

(二十四)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湿地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突出湿地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安全等关系研究。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示范,在湿地修复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建立湿地保护管理决策的科技支撑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国家林业局、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v^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方案》指出,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要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不低于7亿亩,新增湿地面积300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严格湿地用途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方案》明确了拟建立完善的一系列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计划篇四

深入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完成排污口的全面溯源分类命名编码树牌,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经过2—3年努力,基本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效,查缺补漏,到2025年底前建立比较完善的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长效机制。

二、主要任务

集中各方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攻坚克难,对生态环境部交办我州的781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全面深入开展溯源和规范整治。

(一)制定溯源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各有关县市要结合实际制定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攻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分工、具体措施、经费保障等,强化力量配备,分解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溯源整治工作,并按时上报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攻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二)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在排查、监测及初步溯源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逐一查清每一个排污口污水来源,确定排污口责任主体,建立责任清单,完善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水方式、排入水体等基础信息。对于难以分清责任主体的排污口,可探索以政府公共采购的方式委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辅助开展溯源工作,查清排污口对应的排污单位及其隶属关系,确认责任主体;经全面深入溯源后仍无法确定责任主体的,由县市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并按要求认真精准填报长江入河排污口信息系统排污口溯源信息。

(三)开展分类命名编码和标牌设置。各有关县市要严格按照《长江、黄河和渤海入海(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分类规则(试行)》《长江、黄河和渤海入海(河)排污口命名与编码规则(试行)》《长江、黄河和渤海入海(河)排污口标志牌设置规则(试行)》精准分类命名编码,在本辖区内选择一种类型的标志牌,统一规范设置。

(四)科学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各有关县市在排查、监测、溯源工作基础上,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组织制定科学合理、长短结合的“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整治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并按时上报“一口一策”整治方案。

(五)强力推进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各有关县市要严格按照“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强力推进每一个长江入河排污口的规范化整治;建立整治销号制度,确保每一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按标准整治到位。持续推进分类整治,经过2—3年努力,基本完成整治任务。及时按要求组织填报长江入河排污口信息系统排污口整治信息。

(六)健全完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各有关县市要加大对遗留问题的整治力度,巩固整治成效,强化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加强与排污许可、环评审批及有关部门的其他关联信息共享,不断提升排污口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25年底前建立比较完善的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和长效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县市政府是本辖区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的责任主体,要制定翔实周密的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州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攻坚提升专项行动指挥部要强化协调联动,积极协调组织技术专家、业务骨干指导相关县市开展溯源整治工作,帮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职尽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严格责任落实。各有关县市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构建政府统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在人员、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及时将经费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州专项行动指挥部将结合溯源整治情况开展督促指导,强化考核评估,对履职不力、进展迟缓、弄虚作假的,予以通报批评、公开约谈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通报表扬。

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计划篇五

结合吴江水资源现状、管理特点、重要机遇及主要挑战,全面对标一体化示范区对吴江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把完善水资源管理创新体系作为水务系统支撑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的重要方面,围绕“六个体系”、“一个系统”、“一个创新”,加快探索水资源管理新模式。

(一)建立更加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2.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

3.加强水量分配和地下水管控

(二)建立规范高效的取用水管控体系

聚焦河道外用水管理,把取水许可管理作为水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完善取水许可全过程和标准化管理。

1.开展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

按照“以供定需”指导思想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吴江水量水质现状,以及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开展水资源刚性约束“四定”试点,实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加快推进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以开发区、工业园区或其他有条件的区域为单元,明确提出区域内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目标,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科学合理确定产业和项目准入用水定额标准和水资源管理要求,超指标地区实施取水许可限批。

2.确定分行业可用水量

综合考虑本地水资源、过境水资源以及河流、湖泊调蓄水量等水资源禀赋条件,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水源布局、取水设施分布、水体水质和水生态管理要求,科学确定区域分行业可用水量,作为取水审批的前提和依据。积极探索建立丰水地区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框架与指标体系,实现区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适应。

3.优化取水许可审批程序

进一步优化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范围内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流程,推行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和电子证照改革,研究提出告知承诺制取水许可审批标准、审批流程以及告知承诺事项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取水许可审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细化完善适用取水许可审批简易程序的项目类型和具体要求。

4.完善取用水工程(设施)规范化建设

组织开展取水工程(设施)规范化建设,以国家重点监控用水单位为重点,对取水口标识标志、取水泵房布置、计量设施安装、检定校准等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建设,新(改、扩)建取水工程(设施)建设参照标准化方案执行,已建取水工程(设施)逐步开展标准化升级改造。明确核验、发证、延续、总结和计划管理各环节的规范程序和格式样板,细化监督检查“规定动作”和标准体系,实行取用水户清单式管理,进一步提升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设水平。

(三)建立集约节约的水资源利用体系

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实施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

结合吴江产业结构特点,推进纺织、印染、电子元件等主要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全覆盖,推动一体化示范区统一用水定额标准,完善长三角地区用水定额标准体系,在取水许可、计划用水管理、节水评价等工作中严格使用用水定额。持续推进节水型载体建设,多领域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高质量创建一批节水型园区、单位、企业、学校、社区,不断提高各级各类节水载体覆盖率,充分发挥节水示范作用。在公共领域和家庭组织深入开展节水器具、节水产品推广普及工作,加快公共领域节水改造。巩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快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建设,稳固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工程及其尾水湿地建设,完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产业链条,电力工业、城市绿化、市政环卫、生态景观以及苗木花卉灌溉等优先使用再生水;以盛泽镇、平望镇为重点,根据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进工业水厂及其配套回用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工业用水供排一体化,有效提高工业再生水回用率。

2.严格高耗水企业管理

推动高耗水企业节水增效,严控高耗水行业用水总量,定期开展高耗水企业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准确把握用水总量和各用水单元之间定量关系,逐步将管理措施延伸至企业各用水工艺、用水流程以及产品定额环节。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推广高效冷却、洗涤等节水工艺技术,促进高耗水企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依托智慧水务平台,将取水总量监控预警及用水效率指标分析服务及时推送给企业,实现取用水全流程监控及节约用水管理。

3.创新公共供水企业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