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模板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3 22:51:30 页码:7
2023年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模板5篇)
2023-09-13 22:51:30    小编:雅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一

本周我通过阅读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从而关注到新旧课标间的差异,现将我的阅读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是新增核心素养内涵,增加文化自信、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二是课程内容全部更新:新增主题与载体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三是学段要求中,将每学段的“阅读”改为“阅读与鉴赏”,将“写作”“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将“综合性学习”改为“梳理与探究”。

四是新增学业质量,从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两部分编写。

五是新增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相关要求;

六是附录:语法修辞要点中增加常用标点符号的说明。

新课标中统领总体目标的是核心素养内涵,包括四点: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新课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提出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不仅是书面能力,还是这些影响人一生的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觉得以后说一个人“语文很好”,不仅是卷面分数高,综合来说都是极高的评价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语文学习的重要观点就是“从阅读到思辨“。现在的“新课标“中,就把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之一。无论阅读或者创作,如果太范式化,孩子们很难长远地、自驱地让自己成为终身阅读者或终身表达者。孩子创造一个平等表达与思考的场域。引导、引申、激发孩子的表达。在平等的环境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想法是被认同的,不断地迈向自驱性的思考和表达。“新课标”中倡导的创作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提升“语言逻辑“等目标,正是如此。

总之,学习新课标,让我明白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回到培养学生“创新思辨”的素养上来,培养孩子适应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二

一、 首先是教师要控制得住大局

虽然是探究性的开放型物理课,是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课,但也应该是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而不是一堂乱糟糟的课,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各搞各的,像一个自由市场。中专学生的自制能力本来就是很弱的,现在还把很多时间给他看,给他讲,给他做。如果作为一个任课老师,压不住课堂的话,不但上这个课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让他们有一种感觉就是上物理课就是可以玩、就是可以说闲话、就是可以开小差、就是可以闹翻天的时间。这就与我们的目标越走越远了。我们的目的只是让他们轻轻松松地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知识,培养能力,了解社会。

二、 其次,教师要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最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讲足一节课,学生只是在下面被动地接受;之后改变了很多,变成了老师以“提问启发式”授课,学生终于有了发言的机会;现在的课程改革则更进了一步,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再想办法解决。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别人提出来的问题,你不一定有兴趣“帮”他解决,但是如果是你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你肯定会有兴趣、而且会想方设法来解决,人在生活中是这样,在学习知识上也是这样。我觉得物理课上应鼓励他们提问题,各种稀奇古怪的大自然问题、生活生产中的问题都行。平时上课也是这样,有相关的他们想知道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提出来,而不是我提。当然,相应地,教师一定要多看书,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使他们被你的知识魅力所折服。

三、 再次,老师要敢于把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得到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现代的人不是看谁记住了多少知识,毕竟能记住的只是一小部分,而是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最有用的知识搜集出来。有些他们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你不一定要帮他们解决,因为他们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结果,而是过程。他们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基本的技能,基本的动手能力,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到过程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说远点甚至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学校里培养他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尤其重要。不要怕他们走的路颠簸,这是他们成长中需要的锻炼。现在信息流通很快,他们可以在图书馆中查找资料,也可以请教别人,更可以上网去找,或者自己通过实验来解决相关问题,都可以,关键是他在其中学到了东西。 做实验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的物理课本没有把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分开来,目的就是尽量让学生多做一些实验,而不是让他们看着老师在台上做。自己经历过的与看别人的毕竟不一样。所以如果有学生提出问题时,我们可以引导一下,鼓励他们从哪些方面入手得到答案,而不是直接给出他们答案。指导他们进行实验来检验,而他们也非常高兴,自己像一个科学家一样来通过实验来研究问题,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 最后老师要敢于把下结论的权利还给学生。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到首都去开会时介绍他的经验说:“我教得很好,我的成功来自我的不善言辞和我的粉笔字写得很差”。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由于他的表达能力不强,所以无论什么他都自己少说,想办法借学生的口说出来,结论、总结也是如此,大家来下,而他只是引导一下,纠正一下错了的;由于他的粉笔字写得不好,他总是让学生自己出去写,所以没有一定模式的板书。如此一来他教的班级成绩却大大出人意料。当然了,学生自己下的结论,又是自己记下来的,又经过自己的一次次修改,怎会不特别深刻呢?这样也促进了他们的积极性。 所以不要认为你是老师,下的结论比他们要清楚、精炼,就要帮他们写实验结论,让他们记下你的结论,去背会你的结论。应该抛开这个想法,放手让他们自己去下结论,你只需要引导和纠正。一句话,我们物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一定要“握得紧,放得开”。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三

初中物理教学我认为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以后生活工作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新的课程标准恰恰看到了这一点,基本能做到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所以,较之之前的课标要求,具有更明确的主旨、更具体的可操作性、更贴近实际生活、更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优点。

一、学习物理对于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中基本的规律是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最起码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个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这一点,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有了很明确的体现,如要求学生对一些事物的了解---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技术等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些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尝试对环境问题发表见解,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能量转化问题,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常识等,这些内容的充实让学生既不和社会发展脱节,又能面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办法,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新的课程标准变得更实在了些。

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关键还是要到实践中去。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去除抽象的遥远的知识说教,转向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新的课程标准在这一点上,首先规范了行为动词,增加了可评价性,使认知水平相对更明确,如在对欧姆定律一节教学要求由理解并计算改为理解,对探究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改为探究并了解,不仅要求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且要求了解探究结果。其次细化条目,明确要求,便于操作,如将原条目中“会测量温度”修订为会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对应要求更明确,并降低了难度。再则,新的课程标准适当的删减了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在保证享有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三、新的课程标准更贴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新课标首先删除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内容,如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二是删除了学生感到困难而高中将会以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如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三是小学已学过而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知识,如光的直传特点。四是通过降低教学要求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如关于机械效率由理解改为知道。

四、新的课标更便于教师很好的理解科学内容条目,有利于实施和评价,使教学目标更完善更具体。同时加强了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让老师明晰了哪些实验是属于基本操作类的,哪些是测定性的,哪些是探究性的,能让老师正确的把握和操控考查实验教学,这样处理除了有利于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更多的发挥学生实验的自主性,还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使之更适应社会科学的发展。

五、新的课标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落实了情感目标。过去,我们对三维目标的把握并不实诚,很多的时候流于形式,这次课标的修订,更加注重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更要用心些,要想方设法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以便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要布置有趣的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品尝练习的乐趣,要控制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以便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解决困难的成功体验。

总之,新的课标体系更加注重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加实用,更加具体,更加贴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切合时代发展,我们会努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教学,也迫切希望中考的指挥棒能点出正确美妙的音符,让教、学、评完美结合,让我们的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篇四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学读汽车速度表; 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过去的物理课程就科学论科学,很少涉及科学的意义,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切实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倡导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目标(三维目标体系)并举;加强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及学生评价体系设计等。

2、扩大知识面: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科书可以看出,新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帖近生活,它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3、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现在教师更要关心的是全面的课程目标,是知识的选取,是课程的设置。新课程中知识的选取及要求的高低是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在物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识可以用来达到相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明确总体目标情况下,知识的选择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使得教师获得一定的主动权。这是新课程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的物理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在课程设置上,过去大纲对目标要求非常具体,如知道、理解、掌握、会、选学等,现在的新课标更具有原则性,显然具有法规性地位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科书。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篇五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日渐成为我们的共识。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且要让学生不仅“动”得了,而且“动”得好。所谓“动”得了,指的是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不像过去那样只会听课,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所谓“动”得好,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话愿说,有话能说,而且说得透彻,有独特的见解,有创新。

一、教师一定必须转变观念,明确师生互动的好处。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物理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物理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为了学生的未来,也为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对从前的思想和方法屏弃糟粕,尽快适应新的形势,放下自己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甚至助手。

二、课堂气氛一定要融洽,师生感情一定要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接受知识的程度最好,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易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像”,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

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因为从小学开始,学生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大脑中"听教师讲、被动学"的思维习惯根深蒂固。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经历了想办法——实践——改进——再实践的一个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我门主要根据课堂内容事先设计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但很快我们发现这样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心理始终处于消极的等待中。也就是教师没有提问时等待教师提问,回答了提问还要等待教师鉴别回答正确与否,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考试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做过的题目就会做,换个面孔出现就迷糊了。而且于我们大片的中下学生,这种方法几乎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于是我们想办法改进,加大集体备课的强度,互相提出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讨论,争辩,由于备课充分,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更加灵活的针对学生提出问题,并减小问题的指向性,注意控制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效果逐渐出来了,但对于后进生来说仍然不够吸引。

而我们心里非常清楚,学校的物理成绩差,并不是因为尖子生的缺乏,而是因为后进生的数目比起其他学校来说太大了。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我们还需要继续想办法。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不断争论,逐渐成型了一个教学模式,那就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四至五人的学习小组,老师退到指导者和助手的位置,让让学生看书的基础上,采取小组互帮互学讨论式学习,让学困生向优势生学习,优势生帮助学困生,小组中多人动起来,那么剩下的小部分人也动起来,各个小组动起来,全班就随着也动起来。因为充分相信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不但让优生有机会表现,也让差生有机会表现,从而建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知识的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是学生亲自体验的,影响才是最深刻的。

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问题,通常都要求学生先在小组中自己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再提到班集体中进行解决,同时我们注意,即便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我们也要求要用鼓励的眼光和肯定的语气,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然后师生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气氛一旦形成,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较满意,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从被动压迫的变为主动自愿了,从而时收到的效果是事倍功半了。在上学年的期末考试中,我校的物理成绩比往年已有所提高。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仍然不够成熟,就现在而言,运用得最成功的是在复习中,以学期的公开课“光的反射”为例,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决定采取的就是小组互帮互学讨论式教学,在上课提出本节课的内容后,让学生马上形成学习小组,然后由一个同学负责记录,大家一起合上书本,对本节知识进行探究,因为有时间有机会,无论成绩好差的同学都积极投入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接着小组中的同学一起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看能否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因为知识结构图出来之后还可以上黑板板出来与其他小组比赛,同学们都还处在一个好胜的年龄,所以会努力和小组同学合作,争取自己的结果是最好的,从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最后几个小组在黑板展示后,师生共同评价哪个好,为什么好,期望经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总结将所有知识点都复习之后,由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本节的重点难点,然后针对重点难点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强化练习,在强调遵守课堂纪律的同时,允许同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互相教学,这样就调动了成绩差的学生,因为通常成绩差的学生是不敢请教老师的,但请教同学他们还是乐意的。同样,对问题的解决总是采取比赛的方式,所以同学们都特别希望自己可以赢,成绩差的会希望自己有在解答的过程中有机会表现,成绩好的同学希望自己这个小组优秀,所以就课堂纪律上作到了学生管学生,就课堂教学上做到了学生教学生,导致课堂的学习气氛比较好,课堂效果也比较不错。

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认为我们还要继续放开手脚,大胆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我们相信,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采取小组互帮互学讨论式学习方法,是解决我校物理成绩多年以来一直难于突破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以上是我在物理新课标教学中的措施和心得,愿同行们指正和共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