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3 23:51:18 页码:13
最新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模板10篇)
2023-09-13 23:51:18    小编:文轩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篇一

人生,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不停的寻觅自己,就注定要一直走寻觅的道路。世界如此大,而自己又如此的神秘。

出生,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你或许出生富裕,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你又或许出生贫穷,过着清贫辛苦的生活;你或许是家人的惊喜,给他们欢乐的笑容;你又或许是家人的负担,给他们担忧的面孔;你或许……又或许……但我们都始终相信,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寻觅未知的自己。不管你出生多好或多坏,你都在一路寻觅未知的你。

你的出生,没有绚丽的光芒,没有彩虹的色彩,也没有星星的闪耀,更没有富丽堂皇的背景。但,有爱你的家人,有爱你的亲戚,也有爱你的蓝天白云,更有爱你的阳光。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从小就渴望有一天能够走出去,去闯闯自己的人生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寻觅未知的自己。如果你出生富裕,你就无法经历克服磨难的心态,无法感知磨难给你的体会,无法去体验世界的变幻。但,寻觅未知的自己与你我的出生无关。

成长,说是成长其实是踏上寻觅未知自己的路途。因为未来我们谁也无法预见,只有我们自己去寻觅。有时候我们会想象,想象我们还没出生时,在母体里生活,没有烦恼,没有伤心,更没有眼泪;有快乐,有笑声,也更有担忧。想象我们的未来,有一份好工作,嫁了个好人家(娶了个好姑娘),或许有的已经儿孙满堂了,然后和爱人一起慢慢老去。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寻觅未知的自己。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各不相同,有的人,一路走得很平坦;而有的人,一路走得很坎坷。或许有些人觉得,一个人的出生就决定了你的`成长。出生贫寒的人,成长路上一定是坎坷相伴。而出生富贵的人,成长路上一定是风调雨顺。但,在寻觅未知的自己路途却不是这样的。因为没有谁可以帮你去寻觅未知的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寻觅未知的你。因此,你的成长道路,平坦也好,坎坷也罢,一切都要你自己去改变,去寻觅。

寻觅未知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寻觅你内心最真实的自己。你没必要为了做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而按他们铺好路线走;你没必要为了做老师心中的好学生,而不择手段;同样,你也没必要为了做朋友心中的好印象,而伪装自己;那样只会让你的人生更虚假,做最真实的自己就好了。但,最真实的自己不是那么容易寻觅的,所以我们都一直在路上寻觅未知的自己。

世界那么大,我们容易在途中迷失方向,被富裕,权利,地位,经济……等等,所驾驭。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寻觅,寻觅最真实的你,寻觅未知的你。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被驾驭,主要是看你怎么对待你眼前的种种利益。

世界那么大,而未知的自己如此神秘。一起去寻觅那个最真实的你,一起去寻觅未知的你吧!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篇二

每天都会认真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心灵修行书,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原本痛苦浮躁的心,静下来了,静静的反思,静静的梳理,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的引导下,找到了那个丢掉的“自我”。

这本书是台湾张德芬写的,她曾是知名女主播,美国加州大学mba,2002年开始,辞去高薪工作,专心研修各种不同心灵成长课程和心理治疗方法,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2007年出版了这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

在这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最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真实的自己,这也是我们痛苦的根源,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我们体内的那个“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它可以目睹、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不会随着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而改变。

而“真我”是被团团包围起来的,被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分等层层包围起来了,“真我”的本质是爱、喜悦、和平。

我深信吸引力法则,人的话语和意念是有能量的,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产生共鸣,而且会被他吸引过来。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倒霉的事总是发生在他的身上。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与我们自己有关,只有改变了自己,改变了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生,随之而改变。

一本修心养性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其实是一本类似帮助心灵成长的心理辅导书,不过是以小说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展开引导课程,既通俗易懂也不觉得那么乏味,深入看进去后发现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很多话语都耐人寻味。

看书时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位领导,比较关心我的工作与生活,聊天时曾送我两个字“妥协”。

当时虽然我工作很认真负责,但多少有些钻牛角尖,纠结于一些不能如自己意的事情上。

领导让我学会妥协,或者能够让对方妥协,或者自己妥协。

后来这些话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平淡了很多,既然做不了主那就乖乖服从吧,不必困在那里自己为难自己。

生活渐渐变得轻松了许多,当然这经历了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

个人认为《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净化心灵的书,从书中摘抄了一些语录,可以日后慢慢感悟并自勉。

这世界的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我的事,他的事。

管好自己的事,别理他人的事。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

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看到里面深藏的礼物。

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这些东西,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阴影』,被我们否定的、压抑的、抗拒的内在特质。

这些我们压抑下去的阴影,还有我们从小到大不被父母、环境认同的各种情绪,这些都是没有释放的能量,储存在我们的细胞记忆里。

它们不时会浮上台面,造成我们的困扰,但是我们并不想去看它们。

于是,我们怎么做?于是我们就发展出很多策略来逃避这些蠢蠢欲动的不安、浮躁、突如其来的暴怒、莫名的忧伤,还有脑海里面喋喋不休的『你不够好、你是错的、你不如别人、你不够完美』的紧箍咒。

喜悦与快乐是不同的:

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容易消失;

喜悦—由内而外的感觉,一旦拥有,外界是夺不走的。

我们所做的,就是去和现实抗争、对现实不满、想要改变他人,改变环境,但却都是徒劳无功,反而适得其反。

我们不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

而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

书中智慧老人的那封信,我百读不厌。

书的最后一章,有一封老人写给女主人公的信,内容如下:

“亲爱的孩子:

该是你展翅高飞的时候了。

我看到你的茁长成长,心中有无比的喜悦。

记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的人分享,因为分享就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

又该我云游四方的时候了,临走前我送你一句话,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

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

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

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的、不可抗拒的东西上。

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些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愤怒或是心存恐惧。

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

也可以是一个礼物。

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心细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祝福你,孩子!”

最近两年常常收听雷鸣的节目,我相信意识决定行为,现在我发现自己改变了很多。

节目中多次推荐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是一本身心灵小说,用通俗易懂、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我认真的拜读过了,现在我想推荐给我的朋友们。

《遇见未知的自己》,让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老天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

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

他人的事,是指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我们不能掌握,只能像书中所说“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

所有让你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我们费力的在别人和外界寻求答案,结果却徒劳无功,因为我们找错了方向,答案不在外界,而在内心。

生命本是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是在身处逆境茫然徘徊之时还是看尽繁华归于平淡之际,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一切真相才能水落石出。

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它可以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落日出,云起云灭,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仔细包装的礼物。

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陋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的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

因此我想感谢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和事,他们何尝不是给了我这样一个礼物,也给了我坚强和成长的契机呢?浴火重生的凤凰才能更有生命力,飞得更加高远!

《遇见未知的自己》揭示了一个不变的真理,那就是要学会“臣服”。

“爱过、通过、哭过之后——是臣服的体验”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就像时光无法倒流一样,所以要学会臣服。

但这臣服,不是臣服于人,而是臣服于事。

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而是要学会接受!因为越是你抗拒的就越会持续,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会是另一种结局。

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或者未来,但是我们的身体却永远是在当下的,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和身体联结,那将会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力量!

这本书并没能治愈我生命中百分之百的伤痛,我依然在事情来的时候应激性的感到痛苦,陷于其中,但是我觉得它教给我的理念能让我把痛苦的长度和深度大大缩短和降低,我想这已足够。

人生旅途繁杂纷沓,置身其中才知那是独来独往的终身体验——沿途的浮光掠影,何尝不是为了成就我们或丰饶或贫瘠的内在?让我们就像那只看见彩虹的狗一样,在谷底惊见阳光。

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看到自己:站在青青的草地上,徐徐的微风里,蔚蓝的天空下,看着我,轻轻的微笑!

1.《遇见未知的自己》观后感

2.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4.遇见未知的的自己读后感

5.假如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6.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三则

8.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篇三

手里捧着一本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细细读着,看着一串串难懂的文字,不得不咬文嚼字地消化其中的内容。既然里面充满着无异于火星文的名词,为什么还要读完它呢?不是因为任务,也不是因为它有趣,他像有魔力一般吸引着我,引我思索自己,每读完一章节我都得费很大力气去消化,去反思自己。

书的开篇就引出了哲学的三大问题之一:我是谁?废话!我是谁谁谁呀!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自己的名字,却不知道这只是生存在世界上的代号而已,与编了号的产品没有差别。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心里想着什么、想做些什么只有自己知道。然而,谁又能客观准确的评价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就像那些功利的人不会说自己功利,而伟大的人不会说自己很伟大。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连我们自己都在不断否定自己,试图把自己变得成功进而获得更多的喜悦。终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大多数人是不快乐的。何不大大方方地评价自己,就如评价别人一样公道?不必害怕别人看待自己的世俗眼光,凭着会变好、会变得更好的信念活下去,坦诚面对自己,我们会笑得更开怀,感受到更多的快乐。突然想起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名女子,不论她成什么样子,我们好歹爱她。诚然学会接受一个怎样的自己,如拨开云雾,才会更加清楚懂得自己是“谁”。

书的中间有一幅插图让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插图的内容是一辆马车,马车上有马儿、车夫、乘客。关于插图,书是这样介绍的:马是我们的表意识,车夫是我们的潜意识,乘客就是真我。“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就像这匹马,不知道左脸紧是因为车夫收紧了左边的缰绳。”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不能被情绪操控着我们,支配我们不做这样或那样不想做的事。因为我们存在于世上的许多事经不起我们心情的什么大起大落,只有处于一种冷静沉着的状态,才能把事情处理得尽量好。我们并不缺少开怀大笑的天分,但在面对各种负面情绪时,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心如止水,接受并处理好它,并不是用笑来抑制它掩饰它,否则,负面情绪有一天会爆发,后果更加严重。心如止水地面对问题,这样,人生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由自己操控。

刘亦菲说:“这本书让我们惊鸿一瞥那个一直都在的深层的自己,如此陌生又熟悉,让我们和自己真实的源头越来越近。”其实这本书是献给那些悲观消极的人的。在我情绪处于一个极其烦躁的低谷时,我选中了它当我的导师,让我在迷失的时候抓住了自己,看清自己真正重要及想要的东西,向着它们前进。我从一位朋友那看过一句话,我把它送给了自己,也送给你们:把一切悲喜交付给自己。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篇四

最近,在公司组织的"书香移动,相伴成长"主题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张德芬女士的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接纳,是这本都市身心灵修行书籍与我产生的共鸣。我庆幸能够在纷繁的生活中,落一时的宁静与宽怀,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为自己错综复杂的情绪找一条出口,对我而言,是一件令人大快朵颐的事情。

关于人生的终极思考。这本书的开头,老人关于"我是谁"的终极追问把我从现实直接打到冷宫,让作为读者的我有点无所适从,因为我本能的认为,这不是在盘查户口,而是一个关于你如何来,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所以,跟随笔者,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随之而来的是叹息,因为在都市生活中,我们已经忘记,或者说无暇顾及这些"无聊"的问题,但对我来说,却有正中下怀的感觉,大学时候喜欢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尼采等等哲学家一一浮现出来,尼采说:"我就是太阳!",这种炽诚与癫狂把本我无限放大,让每个读尼采的人都能感受他内心的那股力量。但是现在,我们有多少人在思考关于我是谁,我如何生,如何死,如何存在,如何消失的问题,我们的眼里只有对名利的追逐,对周遭的愤懑,对世间各种的批判和隐忍,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我何苦要这样,我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我该以何种价值体的方式去度过这一生,是利他,还是利己,是逆来顺受,还是顺势而为,这些都是我们忽略的思想死角,但是却无处不在潜意识的指引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通过这本书,我读到的结果是接纳,所以,我想说,不管"我是谁",关于人生,最好的态度是接纳,一种顺势而为的情怀。

接纳我们的情绪。情绪其实是社会的产物,社会越来越复杂,随之,情绪就越来越多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关联,这种关联构成的单位纠结出不一样的情绪,比如:工作,家庭,纠结出来的情绪可谓是千变万化,甚至可以让一个人千疮百孔。

关于情绪,老人说它其实是一种能量,会来也会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去干涉,而去臣服。我个人觉得臣服用在这里显得太被动,而且无可奈何,对于情绪,我更愿意用接纳来表述。

说到情绪,我想到我们职场上常常说的一个词:情商,是说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说某人情商高,说明他控制情绪的能力强,反之不然。但是,对于情商一说,我情愿理解为这个人在接纳情绪的时候,是以坦然而喜悦的方式来的,而且,高就高在这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为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这个情绪产生的根源,以作者的表达,那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拒绝,她说:"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所以,每当我们工作不如人意,生活超出我们的负荷时,我们总是在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抵触和厌恶。我们讨厌工作上无尽的压力,我们讨厌职场上人事的阿谀奉承,尔虞我诈,我们厌倦生活中的庸庸碌碌和繁杂琐碎,在毫无激情的状态下,我们一度懈怠生命,辜负时间。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很多人都在这种情绪中痛苦而隐忍的挣扎着,但是很多人又不愿意抽离其中,这是书本里作者谈到的"貹肽"效应,就是这种习惯性的如饥似渴,导致了我们在工作中,在生活里无法自拔。所以我们的幸福感降低了,我们的情绪化越来越严重,我们甚至在这种情绪的漩涡里迷失自己。

但是作者在书里这么写到:"负面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是驱散不走他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光进来。"我想说,这个光,就是我们的接纳心态,一种不做作,不刻板的融入。举例来说:当我觉得加班是一种负累的时候,我感到身体和精神带来的双重疲惫,从而抱怨和抗拒情绪油然而生,在这种痛苦中,我一味认为公司对我不公,社会对我不公,甚至怀疑人生都在和我开玩笑,把我抛弃了,这是抗拒给我带来的痛苦。但是,当我们换一种方式来接纳的时候,会发现既来之则安之的效果比抵触更能安慰自己的内心,更有甚者,当我们站在大我的立场来分担这种情绪时,会发现这居然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情。随之而来的,是情绪的放松,是一种泰然处之的心态,痛苦感消失无踪。

所以,对于情绪,我们自己就是那束光,不要抗拒,不要控制,只要欣然接受,接纳就能打开心门,光就会进来,进来赶走痛苦,照亮我们的灵魂。

关于未来。关于未来,每个人都有很多期许。但是更多的倾向于物质上我要的。在精神层面,可以说思考的人却占少数。

读了张德芬女士的书,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我不光在书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找到了走出阴霾的路径,对我而言,这也是一道光,指引心灵的光芒。对于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我来说,未来的质感不光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自我交流和自我救赎。书里说:"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在当下的。"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过去的未来就是当下,当下的以后就是未来。所以,当下是最重要的,只有过好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个当下,未来才会有质的提升。

我记得曾经看过的一部电视剧《一代枭雄》,里面的男主在剧情结尾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事情的结果到最后都是好的,如果不是,那说明还没到最后。"我相信未来也是一样,未来就是我的那个最后,不管中途经历什么,最后的结果我相信一定是好的,我们只管在过程中以宽容和喜悦的情怀去接纳,好的或者不好的,到最后,肯定是好的。所以接纳,这就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篇五

当我迟疑片刻后在书皮上写下“高三”年级时,我知道我和他的见面的时间到来了,只是一时间存有一些恍惚。之前我听过许多学长学姐加讲过他许许多多他的逸闻趣事和与他之间的爱恨情仇,因此我既期待又紧张,即兴奋又害怕,既想和他尽快见面,又不知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了。随着我无边际的漫想,他已经走到了我的面前。那么现在,我、我们能做到的只有调整自己的节奏,紧跟上他的步伐。

愿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

就在这周五,通过三位学姐的讲述,我又加深了对他的了解,也更加了解和他相处的方法。一时间,我好像有了方向和信心。三位学姐都毫无保留的分享了自己宝贵的经验,于我们来说这是我们进入高三前收到的最宝贵的一份大礼包。不但有经过亲身实践总结的经验,还有对我们20xx届高三同学沉甸甸的期望和对铁一中寄予的真诚祝福,同时我也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和高三见面前,我们告别了许多曾经以为会一直陪伴我们的人或事。我们与梁老师(老板)告别,最后一节属于我们的政治课,大家都格外的认真与配合,听着老师依旧耐心,依旧逻辑清晰,依旧条理分明的讲解,依旧是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发问“听懂了吗”,“明白我的意思吧”,依旧不放心的再为我们梳理一遍。我们都想努力抓住梁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在黑板上书写的背影。一节课很快,我们的分别过程也很快。正所谓是我知道我们终有一别,只是不知道这一天光临的如此之快。我知道我们终究要面对分别,只是想这一天能久一点,再久一点。但无论如何,事已至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新老师和谐相处,认真学习,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回报各位老师。

那么现在,我想谈谈高三。我认为高三就是一场修行,你会在这里遇见未知的自己。你可以看到拼搏进取的自己,你可以看到灰心丧气的自己,你可以看到挑灯夜战的自己,也可以看到赖床不起的自己,可以见到成熟懂事的自己,可以见到暴跳如雷的自己。总之在这一年里,你无数次会刷新对自己的认知。这一年的生活犹如苦行僧一般,需要坚韧,需要磨练,需要忍耐。我们会被书堆淹没,我们会被试卷掩埋,我们会被补课折磨。我们会在经过长时间努力后,成绩毫无起色甚至下滑,你会看到一位位从你身旁快速赶超的同学;我们会在长期高压下一触即发,就如他们所说高三的学生是炸弹,一点即爆,与此同时还有家长的不解与愤怒;我们会感到无能与无助还有深深的无力感。但经历过这一切后,我们就会遇见更成熟的,更优秀的,更耀眼的自己,这一切都是那个让你哭,让你笑,让你疯狂的高三铸就的。经历高三,是为了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是为了历经最难忘的一年。

在此,我祝愿各位同学都能达到吾做之事,乃吾所愿矣;吾度之生,乃吾所梦矣的人生境界。希望多年后回忆起高三生活,能微笑的说,我的高三很充实,没有一天是虚度的。希望多年后谈起久斋,能幸福的说,我的班级很温暖,没有一丝一毫是寒凉的。希望多年后想起老师同学们,能骄傲的说,我的同学们很优秀,没有一位是黯淡无光的。

愿你高三一切顺利!谨祝我一起同过窗的朋友们。

感谢人生有你,为这艰难的生活挥洒阳光;学生时代,因为有你,才叫青春。

——致全体久斋成员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篇六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教师阅读推荐书目中唯一的一本小说,可以把它当做一本有趣的小说读,也可以当做一本生活指南细细品味。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事实的确是这样,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而且沁人心脾。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经历,联系到自己的困惑深入思考下去,对自己寻找未来的路径有一些启迪。细看封三美女张德芬的照片,你会相信这是一个45岁的女人吗?简直就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小女生。这时你也许会相信改变自己的心态,轻松地去活可以抗拒岁月对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容颜的改变,进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活出别样的自己。

全书以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单白领阶层的女性,在自怨自艾时恰逢老人为故事的开始。随即引出老人的提问:“你是谁?”让人逐步地去理解“小我”与“真我”。

是啊,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真我”是谁?总是把外在的条件,或者自己的一个身份,一个理解的角度等一些外在的只是表示自己的东西理解为自己。为去追求我们所定义的某个身份,总是在不知某个时候失落了真是的自己。为什么我们总是不快乐?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想要的生活?我们总是在做我们自己思想的奴隶。就像书上说的警示的句子“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的东西”;“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小我的虚假认同”“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应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我是谁呢?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快乐”与“喜悦”有所发现。快乐是短暂的“快之乐”,稍纵即逝,我们寻找快乐往往是向外界去寻觅,比如有人喜欢购物逛街,满足自己的物欲,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欲望满足了又有新的欲望膨胀,正所谓欲壑难填。有人喜欢聚在一起搓麻将、打扑克,玩的时候是兴奋,不过这只是短暂的`精神医学专用,曲终人散后是更多的孤寂与空虚。所以我们要寻找喜悦要向内去寻觅,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灵魂。从内心发出欢喜心,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每一天,那么你会倍感轻松。向内寻找你会逐渐地了解我是谁,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离我的真我到底有多远的距离,我真正渴求的是什么。

爱过,痛过,哭过之后,学会臣服当下。这话好像是对我说的,要试着活在当下,臣服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像书中的那句“凡是你所抗拒的,都会持续”事实摆在那里我们所有的抗拒都是徒劳,同时还要臣服我们对事件衍生的负面情绪。就像老人的那句“这些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驱散不走他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光出现了,黑暗就消融了,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但愿我们都像春蚕破茧而出。开始就是未来!我的同事对我说:“不完美才是人生”。过分追求完美,事事苛求完美,受伤的必然是自己。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不可能让社会来适应你。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对于可能改变的事情尝试着去努力。做到做不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篇七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台湾著名女作家张德芬的第一本书,当年看完这本书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前几天写了一篇《改变》的文章,就把以前写的这个感想也拿出来分享一下吧。

我们身在这个世界,就是期望自我幸福。我们追求金钱,追求漂亮的衣服,追求期望能理解自我能够和自我相守一生的伴侣,以为这就是幸福的全部,我们费劲的在物质世界里,在别人身上寻求结果,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地方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想要的东西,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当时可能满足了,可是过一段时间,却又变的空荡荡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寻找幸福的地方都找错了,能真正让我们幸福的地方,是我们的内在,我们要经过改变我们的内在,来找回我们真正的自我,进而来改变我们周围的人,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和世界。

以下是我针对书里的资料最感悟的几点:

内心平静的,情绪不容易受其他人影响的人。所以,当我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必须要先停下来三分钟,想想这件事情是否有它好的地方,想想我们是否真的准备为此生气,想想我们生气了是否对事情就有所改变,想想这个时候是生气好,还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好,慢慢的,我们就会学着控制自我的情绪,而不是让自我的情绪随性而发,甚至无法控制,这就叫不当自我情绪的奴隶。而只要你了解到生气也会上瘾的时候,想必你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摆脱这种瘾症!

这个理论来自于《我们懂个》这个电影,能够此刻网上搜一下张德芬的讲解视频,十分棒!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就脱离不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和一些人似乎总也相处不好,总是觉得别人对我们太苛刻,和我们对着干。殊不知,我们自我也是这样对别人的,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他人,他人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你。还有些时候,我们会较真为什么非要我先改变?为什么不是别人先改变?其实谁改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认为你的某种关系是否正常,是否愿意从中得到益处。只要改变了自我,改变自我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以及工作上有存在很多问题的女人,当她得知改变自我就能够改变周围的人的时候,她也不相信,抱着试试的心态,最终解决了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并转变了工作上的劣势。!为他人着想,就是为自我着想,同样祝福他人,就是祝福自我。

善待自我,不仅仅是让自我吃好喝好,更是要为自我的心念做一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能够让我们内心平静,得到喜悦!我们的幸福,欢乐的感觉,是从内而外的,不是仅仅依附于一些外在事物的。定下心来问问自我的内心呢,到底想要什么?到底需要什么?从小到大,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梦想更好的人生,我们或者根本不敢梦想更好的人生。我们可能从小就被大人批评自我那里不好,哪里不好,可是此刻我们长大了,不是以前那个人云亦云的小女孩了,我们能够分清楚对错,能够看的到自我的优缺点,别人的优缺点,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接纳自我,发自内心的爱自我,仅有这样,才能强大自我的内心,才不会苦苦地从外面寻找爱来填补自我。内心强大了,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能够很快恢复,不会长期痛不欲生。而当你内心充满爱的时候,你会有足够的爱去给你周围的人,而你周围的人也会变的更加爱你了!

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有些人生于官宦之家,生来很多东西都不需要操心,有些人出生贫苦,所有的事情都需自我努力,可能努力了也未必就比别人强。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生,我们的相貌、个头,我们是否对这些已经确定无法改变的事实耿耿于怀,无法释怀吗?即使你对此不满意,不断的埋怨,难道就对事实有所改变吗?事实就是最大,因为已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如果你不理解它,就好像拿头在撞一面墙壁,而期望能把它撞开,结果当然是无济于事。《沉思录》上有一句名言就是: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和事实抗争!看了这本书,我学会了臣服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而专注当下能够努力改变的事情。其他人的事情,老天的事情,我无法控制,我臣服,我接纳,而我能控制的,就是我自我,就是当下我能做的事情,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当一个人有这样的思想的时候,整个人,真的变的很平静,遇到事情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心急火燎,而是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个时候事情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篇八

《遇见未知的自己》的作者是张德芬,作为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身心灵作家,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看过她的作品。所谓“身心灵”,我的理解是对身体、心理和灵魂的关注,所以这是一本向内剖析自己、探索自己的书。

对于喜欢与自己对话的我来说,读这本书的感觉是遇到了知音,更是遇到了老师,我认认真真读了两遍。这本书初看像小说,围绕主人公“若菱”工作、生活中的一系列故事来展开,有一个世外高人般的老人指导她、安慰她,最终帮她冲破了内心的障碍,展翅高飞。整个故事有起有伏、有泪有笑。但正像作者所说,如果你只是把它当成一般小说来看,那可能会错失一些可以帮助你改变人生的机会。

它真的不是小说,它只是借由小说的外衣深入浅出地教给你了解自己的方法,如此以来那些晦涩难懂的纯理论就不会读得太艰难。第一遍读完,我对书中的理论有了大概的概念,却不甚明了,所以更认真地读了第二遍,竟然发现有些地方没有丝毫印象,才知道复习反刍的必要。第二遍读完后对整本书的脉络结构和个中深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所以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非常有道理的。连岳曾说他有一本书放在床头,每次想起翻几页,每次都有收获。这本书也是,就放在我的床头柜上,睡前随便翻几页,乱糟糟的心都会安静下来。

老人每次和若菱见面时会讨论一个问题,得出结论后会给她布置下一个问题的作业让她思考,下一次见面时再结合她的思考结果和生活经历进行讨论。如此层层推进,抽丝剥茧般一层一层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助她分析、了解未知的自己,完成自我的蜕变和升华。

若菱和老人第一次见面时老人提出的问题是“我是谁?”,若菱试着回答,老人不断否定:我们不是自己的身体、不是自己的角色、不是自己的思想、不是自己的情绪,也不是自己的工作,因为这一切都是会改变的。“我”到底是什么?你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参透答案。

若菱和老人一共见了十一次面,有十一次深入灵魂深处的交谈和启发,他们讨论了“我们追求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能量世界、人的潜意识等话题。还通过观察别人的生活和剖析自己的体验总结出了如何破解身体、情绪、思想障碍的方法。

若菱是幸运的,她遇到了老人,在老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她走上了正确的自我救赎之路,虽曾痛彻心扉,几欲心灵决堤,但最终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读完这本书,我学到最多也是对我帮助最大的其一是“臣服”。每天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不如心愿的事情,以前的我会不甘心、不服气,心里想的都是“怎么能这样?”、“如果我当时怎样怎样就好了”,在这种情绪下,内心更多的是愤怒、是遗憾、是失落,却不能真正地改变什么。而现在我更多想的是“既然已经这样了,就这样吧,我看看怎样能把后面的事情做好,不再犯那个错误”。这个世界上,事实最大,所以明智的选择是:臣服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做好当下的事情上面,而不是深陷在后悔、自责、抗拒的漩涡中无法自拔。因为“凡是抗拒的,都会持续”。抗拒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人长久处在负面的情绪中。正确处理情绪的方式是感知它、接受它,让它自然地来、悄悄地走。

其二就是“检视思想”。本性来看,我们总是爱从自我的感受出发,因此对一些事情会形成片面的思想。但如果这时我们能多问自己一句:这个事情真是这样吗?对方真的像我想的那样吗?也许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心中那些愤愤不平的情绪就会烟消云散,而不是陷入自己思想的。死胡同里走不出来。当你放过别人的同时你也就放过了自己。举个亲子相处中的例子: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时,有的老师会拖堂,把20分钟的课间休息占用到只剩5分钟。在这被占用的15分钟里,孩子根本无法做到好好听课,一边在凳子上如坐针毡扭来扭去,一边嘴里吱吱扭扭地抱怨“老师怎么还讲啊,都没休息的时间了……”看他这样表现,我的第一反应是气愤和忧虑: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爱学习啊,怎么那么贪玩呢,这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吗?将来能考上好学校吗?但再去看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和眼中流露的对“下课休息”的向往之情,我突然意识到,他才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他还不懂学习的意义,还不懂竞争的残酷,他是那么渴望去跑一跑,玩一玩,所以他的反应多么正常啊,我有什么可生气和担心的呢!想到这儿,内心的无名火都消退了,再看他那张充满无奈和抱怨的苦脸,都忍不住觉得可爱又同情了。

书中精彩的方法指导还有很多,相信每个人读完都会发现让自己醍醐灌顶的地方。但正如作者所说,只是了解理论还不够,你需要在生活中来实践这些理论,否则,生活总会安排种种烦心琐事来不断地磨砺你,直到你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自如应用书中的理论和方法。

你了解自己吗?你渴望遇见未知的自己吗?不妨来读读这本书吧!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篇九

最近看了本书名字叫〈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看后很受启发。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这些都是小我的表现,小我会被身体里的潜意识所控制,也就是说时候有些事情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去争。而做到了也未必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即使是快乐,也是来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让你感觉快乐的源头不在了,自己会很痛苦的。而身体里的那个真我呢?那个真我不会随着一切的改变而改变,甚至于有一天我们离开了,这个真我也不会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没有吧!

其实书中就是用五个同心圆来解释的,在最中间的圆里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然后在最外面的一个圆上写着角分扮演,身份认认同,里面第二个写着思想,第三个写着情绪,第四个写着身体!上面还写到身份认同——觉察!思想———检视,情绪————臣服,身体———联结。

什么是身份认同————觉察呢?我自己以为书中说的就是要觉察外界的一切,不要被现实中的一切干扰了自己。思想———检视!也就是说当你对什么事情产生思想的时候,不要就想着负面的,那样会干扰你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考虑,也许会得到另外一种结果。情绪———臣服,也就是说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管有多么的让人难以接受,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无法改变的,所以要学会臣服,臣服,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不是一种屈服,而是要学会接受!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另一种结局!身体———联结,我们要学着和自己的身体联结,当真正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和身体联结了,那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能量!如果真的能做到这几点了,也许会活出真我吧!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此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恨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只想说一句,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深,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心态有多么的好,其不然,我的心态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我会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的,而且有些事情我没有真正的看开,也没有学会放下,对思想方面,更是不会考虑,对于以发生的事情不会学着接受,更别得什么与身体联结了!我要试着看开看淡一切,学着清心,静心,修心,做个小小的真我!

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这个内在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随着死亡而小时,它可以观察人生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而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

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篇十

—直想要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

或许像这样,心深似海,冷暖自知,真诚善良,触觉敏锐,情感丰富,坚忍独立,缱绻决绝。坚持读书,写字,听歌,旅行,上网,摄影,有时唱歌,跳舞,打扫,烹饪,约会,狂欢……这是我想要的,也是我现在正在努力做的。读过海子的诗,感受过他的无奈与痛楚;看过晓雪的优雅,读懂了她的意蕴与风情;品味过老麦的咖啡心情,明白了所谓人生是自己的经历堆叠而成的积淀……之后便是岁月的洗礼与沉淀,就像咖啡一样愈加香醇有深意。

这一年,我十八岁,一个女孩子一辈子最好的年纪,一个最接近梦想的年纪,一个蜕变童话的美丽年纪。很庆幸,我正在经历着。

太多太多的记忆,在这个夏天用回忆来祭奠,谢谢那个曾经天真的自己,让我可以不断走向未知的世界,在不断遇见的过程中,遇到那个最好的自己。

总觉得长大是一瞬间的事,成熟是一个阶段的事,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成熟了也就长大了,长大了也就现实了,经历是一种心情,一种深入骨髓的透彻感,一种让麻木的心灵重新绽开的欢愉之情,这种感觉,是无以言表的`喜悦。因为经历,所以感到幸福。

现在的自己,越发不想像小女生一样的幼稚天真,或许骨子里认为天真单纯就是傻气。我认为这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并不代表她的内心始终如此。记得曾经有人跟我说过,如果你每一天都保持着一颗童心去观察周遭的世界,那么每天你都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你也依然能拥有孩提时代的那份惊喜。小的时候,我们会把很多事情都当作理所当然,至亲的关爱,自然的慷慨,社会的给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而我们也理所当然地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长大以后,你以为可以很轻松地把自己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进行结合,但是最终你却发现在无数次的尝试后自己已经伤痕累累,而自己的那个世界也已经支离破碎了。这个时候,我们会开始想是不是我们在很早以前就建立了一个错误的世界,一个根本就无法真实存在的世界,等到你开始放弃自己的天地,去融人_个全新的世界时,你才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失去自己的世界,只不过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宽容更加真实了。这个过程注定是痛苦的,这是蜕变的过程,这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或许,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成长其实是一件小事,小到可以悄无声息,小到可以融入到你的血液,深刻地塑造着你的灵魂,但成长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要经历怎样的风雨,流过多少泪,付出怎样的代价,才会明白一个本以为很简单的道理,才会懂得怎样去生活,怎样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或许,这就是成长,我们正在经历的所谓的成长。

一个人出门在外,听得见的是自己跟得上脚步的心情,看得见的是每一个匆匆而过的陌路人,打招呼的是和你同处一室的朋友,玩得开的是你身边的死党,我真心觉得那几个月没有虚度。经历过艺考的人生是完美的,是快乐的,是有所收获的,至少,它让我看到了生活最初的模样与不可名状的自己。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愿望”是希望某事发生,“信念”是相信它会发生,“勇气”是让它发生。我正在这三者之间徘徊着。有时候觉得人生如同坐火车,风景再美也会后退,流逝的时间和邂逅的人终会渐行渐远,前行的始终是自己。要原谅世界和自己,要告诉自己,我值得拥有更好的一切,好女孩一定会有好生活。总说世界会改变一切,但事实上我们必须靠自己去改变,只有自己变了,其他一切才会变。生活总是这样,你以为失去的,可能在来的路上;你以为拥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现在的自己或许还很天真,或许成熟了许多,但我始终清楚地知道,生活越接近平淡,内心越接近绚烂,太过用力太过张扬的东西,一定是虚张声势的,而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安宁,它更干净,更纯粹,更接近那个叫灵魂的地方。对人对事都掏心掏肺,最后,却把自己感动了。听说每一个喜欢向日葵的女孩子,都能带给人温暖,因为她们心里住着太阳。我喜欢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他们不喜形于色,却内蕴丰富,谈吐不凡却积淀深厚,我喜欢距离感,无论友情还是爱情,保持距离是彼此最好的归宿,空间是最好的屏障,不会使人备受折磨也不会伤害彼此。偶尔相遇,抽空见面,欣喜万分,适时相坐,侃侃而谈,便是最好的心灵慰藉。

高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画上了句点,不得不说,时间是个魔咒,流逝了我们每个人激情的青春,这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毋庸置疑,时间带走了属于我们的最珍贵的东西,亲情,友情,所有的这一切在时间的冲刷下显得不堪一击,时间的齿轮在一刻不停地疾驰着,包围着每一个在路上的我们,—点一点吞噬,流逝,消散着,直到远去,不见。只有回忆的匣子才最值得体会,那些陪着你慢慢度过岁月的人,要珍惜。

这三年,我过得很充实,我没有做书呆子,也没有做优等生,只是在自己梦想的边缘徘徊着,我—直在抓着那根通向梦想的绳索,不放手。或许自己真的觉得未来很遥远,但我喜欢自由,就像老师问的一样,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根本是什么,是灵感,是创作,是情感?但我觉得,是自由,艺术家们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是因为他们被时间束缚了太久太久,他们渴望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呐喊声、挣扎声、咆哮声……通通喷涌而出。画家把自己的情感寄寓在自己的画布中,因为颜料是他们生活最好的色彩;作家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纸间,因为文字是他们生活最好的动力;舞蹈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在自己的舞姿中,因为舞蹈的灵魂是他们生活的热情与快乐。以前的自己,把感情放在房间,用眼泪的方式发泄出来,现在的自己,把情感放在心底,用奔跑的方式宣泄出来,用自己的方式来赢得第二天更加美好的生活。做一个爱笑的女孩,做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做一个了解自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永远不会盲目的女孩,因为这样的你足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足够经得起岁月的打磨。记住,做一枚璞玉一样向阳花开的女孩,不需要多么美丽,不需要多么要强。阳光下拍照,草坪中起舞,做自己喜欢的,没有太多杂质,追求自己想要的,只要勇敢就会得到,默默坚持就好,都会过去,都会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