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重大事故反思心得体会(优秀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00:19:29 页码:12
2023年重大事故反思心得体会(优秀6篇)
2023-09-14 00:19:29    小编:文轩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重大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篇一

为贯彻学习总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文件精神,结合物业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公司范围内对文件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将安全生产意识广泛加以宣传,各部门积极响应,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通过此次总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总动员,我们对各口的规章制度重新进行了整顿、落实,确保物业公司各个环节安全、有序的运作。

工程维修中心负责小区公共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强电、弱电的维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过程中,他们切实体会到了公司文件的精神所在,并更加重视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其它维修人员及护卫人员也领会了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对他们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并追加了种种安全符号。

新出台的《安全生产法》体现了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要强化“超前意识”、“预防为主”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只有有效地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达到最高的境界。我们知道,生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即使多加几个“不放过”也为时晚矣。安全管理工作的“超前意识”,强调把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监督上来。要建立完善的事前监督管理体系,在贯彻“安全第一”工作中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防范胜于救灾”的内涵。

同时,也要形成建立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这是安全管理工作事前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公司内部推行的安全生产热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现出来的安全管理理念,从而促使所有人员表现出较高的重视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自己的职业价值中去,从而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为自己工作的行动指南。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应包含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健全“责任链”的监控系统,提高“防患”意识,从小事做起,建立必备的安全防患措施,养成工作严谨、执行制度认真、工作程序规范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防和互防能力,做到“三不伤害”,从而建立起安全管理工作的新风尚。把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消灭在萌芽状态。

中国有句古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产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安全因素,那么等在后面的将是无数毁灭性后患。作为世界上头号超级大国,美国的电力设施也堪称是世界一流的。如果把它的电网比喻成千里之堤,也可以说是铜墙铁壁铸成的长堤。曾发生于美国东北部及加拿大部分地区的大面积停电的那次停电事故,对美国及加拿大的航空和陆路交通,正常科研,生产与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美国国家秩序的稳定,成为当时震动世界的大新闻。然而,就那样一个世界一流的大电网,由于对预警迹象的不够重视,致使电网陷入了大面积瘫痪的状态,真是应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这句中国老话。

其实,蚁穴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把它与长堤联系起来。如果单说违章操作的那个分解动作,本身也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把那个动作与电网联系起来。

现在,倡导安全生产的号角已经吹响,良好的生产风气业已树立,我们相信,通过贯彻学习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知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发动全员共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安全管理中,才能确保一方平安,更好地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企业、幸福家庭,提供必要的保证!

重大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篇二

10月24日,校长在学校大会上和我们一齐学习《茂名市教育局选取学生安全事故案例》。我听了十分不安,也从中学习了很多知识。下面我给大家说说关于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当我们步行走于人来人往的马路时,要时刻坚持头脑清醒,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当我们过马路时,要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第二,我们不要到河边、池塘边、江边和海边玩耍。万一弱水时千万不要慌张,应当立刻大声呼救。发现有人弱水时不要冒然下水营救,应当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第三,充分认识玩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严重恶果。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完活。发生火灾,我们要坚持镇静。要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珍惜生命。安全第一,以防为主。

重大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篇三

一、 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监理工作的认识。 

(1)既有线封锁施工,架便梁施工,既有涵洞接长防护施工 

(3)新建路基及过渡段边坡存在的质量问题,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五、现场监理安全工作的底线 

六、 下一步监理工作要求 

1、 既有线工作长抓不懈,重点检查施工单位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 

2、施工方案审查,一定要有安全措施。 

5、临边防护:(1)临近既有线的隔离防护检查,硬隔

离中断的要恢复。(2)连续梁施工临边防护、航道防护要按要求设置。 

8、安全责任包保:总监办细化包保人员名单,把责任层层落实。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铁路重大事故反思。

重大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篇四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透露,今年1至6月,全国工矿企业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42起,共死亡699人。1999年,全国发生火灾18万次,造成2700多人死亡,分别比前一年增长40%和15%。今年头4个月,全国各地仅火灾事故就造成142人死亡、105人受伤,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97%和50%。6月下旬,仅四川沉船、武汉空-难、广东爆炸,就造成至少248人死亡,340多人受伤。

统计表明,各种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职工的意外伤亡的“头号杀手”。近年来,我国的非矿山企业、矿山企业、公路交通、水上航行、铁路运输以及火灾等各类事故,每年导致非正常死亡近10万人。据全国总工会统计,1996年至1999年,工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共发生388起,死亡7356人。

据了解,各种重大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等企业。有关部门在总结事故教训时认为,各种群死群伤事故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6-22”合江翻船,严重超载、冒雾行驶、驾驶员操作不当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暴露出当地部门在安全监管上的不力。事故船只核载101人,而实载人数现已初步核定为221人。

烟花爆竹企业不按章办事,交通运输部门疏于管理侥幸出航,工矿企业防范措施不力……安全检查部门的反馈显示,人为因素比比皆是。

管理上的漏洞,是制造悲剧的根源

群死群伤事故频频发生,看似偶然,实际上是少数领导干部不吸取教训,漠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结果。

江西萍乡发生“3-11”特大爆炸事故后,江-泽-民作了长篇批示,要求各地吸取教训,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有关部门对此置若罔闻。江西省在全面开展加强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监管和清理整顿工作期间,烟花爆竹爆炸事故还是屡屡发生,至少造成了7人死亡。更为恶劣的是,萍乡“3-11”事故发生地上栗县,6月初再次发生烟花爆竹爆炸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连续出现几次消防事故的广东江门土出高级烟花厂,今年4月还被消防部门勒令整改,但这个企业迟迟不动,最终导致“6-30”悲剧的发生。

透视各种惨剧,可以发现管理上存在严重的漏洞。武汉空-难表面上是天气的原因,实质上与落后的管理方式有重要关系。安全内控机制不健全,外部监督管理失灵,加大了空-难的可能性,酿成机上42人全部遇难的悲剧。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局长闪淳昌在总结去年“11-24”特大海难事故时说,这是一起在恶劣的海况和气象条件下,由于决策失误,操纵不当,烟大公司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着严重问题而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

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各行各业都制定了一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但一些地方、部门及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措施没有落到实处。以烟花爆竹业为例,1999年发生的72起重特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中,有51起是由非法厂点违章生产引起的。这些厂点无视国家有关法规,事故隐患大量存在,违章作业现象十分突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江门烟花厂早就应该整改或者关闭。但是,检查组来了一次又一次,除了村民的强烈呼声外,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职能部门提出过马上关闭企业。相反,去年年底,在这个厂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之后,很快又获得了新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江西萍乡上栗县石岭花炮厂的`情况也十分类似。公安贾春旺说,从几起重大事故调查的情况看,公安机关确实存在着个别单位或干警未尽职责,放弃日常监督等管理问题。这种行政执法部门管理上的隐患,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会酿成大祸。

各种事故的背后还存在对科学的无视,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漠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要求人们严格地按科学规律办事。然而,一些部门、一些地方却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执行工序,往往由于“小疏忽”酿成大灾害。对于像烟花爆竹等传统产业,即使像江西萍乡、湖南浏阳等全国著名的生产基地,也没有积极地认真研究改进生产工艺,用科学方法代替落后工序,降低危险程度。一些厂矿企业只讲生产效益,不讲安全系数,拼设备,拼劳力,增加了安全生产的难度。近年来,我国因生产设备年久失修、疏于保养造成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无视国家法令,无视科学管理,少数领导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失职渎职行为,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灾难性损失。这些重大事故发生的范围和影响及其造成的后果,远远超越了它所在的地区和行业,不但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形象,贻害无穷。

少数部门失职渎职,依然潜伏着事故的隐患

透过几十起事故,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有一些严重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他们在事故发生之前徇私枉法,见利忘义;在事故发生之后装聋作哑;在解决事故之时弄虚作假,草率了事。这是一次又一次造成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也是今后可能造成事故的潜在因素。

自己,存在着侥幸心理。有的人认为,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风险,失误出错在所难免。有的人认为,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不看现在,还看过去。有的人甚至提出“将功抵过”。江西省纪委、监察厅对在“3-11”事故中负有领导责任的有关部门30多人,分别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当地少数领导干部觉得这样的处分太严厉,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广东江门发生事故后,少数领导干部为了躲避舆-论的监督,发生了打记者的恶性事件。

一事故主要负责人甚至说:“我错就错在不该当烟花厂的法人代表。”

记者了解到,一些官员把严重失职造成的安全事故说成是工作失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四川合江县“6-22”特大翻船事故震撼人心:事故前,当地有关部门和少数执法人员为了私利,将各种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一股脑儿“出售”;事故后,各部门之间打起“口舌战”,纷纷“引经据典”,推卸责任。个别部门还专门组织人马遍查法规条文,摘录开脱本部门责任的条款。综观全国,有的地方瞒案不报,有案不立。有的事故处罚偏轻,判实刑的少,判缓刑的多,判重刑的少,判轻刑的多。有的严重失职后,或易地当官,或写个检讨权且了事。

江-泽-民曾以“责任重于泰山”要求各级干部做好安全工作,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然而,一些人还在漠视群众的生命。山东烟台“11-24”海难事故前的10月17日,烟大公司“盛鲁”轮客滚船发生火灾沉船事故,1人死亡1人失踪。当时交通部门还开了现场会。正如交通黄镇东指出,距现场会后相隔不到一个月,烟大公司再次发生海难事故,说明这个企业抓安全生产是不得力的。今年以来发生在各地的几十起惨剧,更将埋藏在有关部门的行政腐-败暴露无遗。被种种现象掩盖着的这种腐-败,如不及时清除,还会制造新的灾难。

重大特大事故除了造成人民生命的伤亡外,还使国民经济受到重大损失,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数百亿元,更使一些本来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的企业雪上加霜,由此引发的职工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为此,国务院已明确要求,对于发生重大、特大事故的地区、部门和单位,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的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责任。同时,对疏于执法或不能有效履行职责而造成事故者,也要严肃处理。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但愿惨痛悲剧不再重演!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重大安全事故反思。

重大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篇五

__-__年x月x日,在我们碳素厂,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组装车间的相某等人在配合拆卸阳极导杆时,发现设备故障时并未上报,并违规操作,造成相某右大腿骨折。此次事故的原因很多,悬链钟不可靠,导杆受力不均匀,__钢爪存在内伤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还有一些主观上的原因:安全意识薄弱站在设备上违规操作,悬链小车控制失灵后没有终止作业,员工对非拆卸位拆卸阳极钢爪的危险性认识不够。事故发生后,合成碳素厂、公司安环部本着对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次详细的分析,对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经济处罚,同时针对本次事故对广大员工开展了一次安全教育。

作为一名带班班长,我认识到本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也给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给个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精神伤痛。思痛之余,我更加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有深刻的体会。

一、提高安全素质,杜绝事故发生

本次事故的主要根源是操作工在关键时刻失去了对事故发生的可能预见和后果的意识,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对安全的侥幸心理。为此,抓安全生产必须抓好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思想行为的教育和提高。

二、从多方面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体员工要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养成专心致志抓安全的良好习惯,操作工在做到三会、四懂的前提下,还应做到五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生产的安全。

三、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

当前公司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降本增效活动,身为一线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是的降本增效。在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还要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敢于同身边的不安全行为较真。每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只要人人都来重视安全,时刻关注安全,把安全生产铭记在心,消除任何对安全工作的饶幸心理,公司的安全工作必定能做得更好。安全是企业兴亡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因此作为一名开磷化工装备工程公司的员工,更应该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学习,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通过这次公司下发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通报》的学习,使我意识到在工作中要强化“超前意识”,“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通报》里的几个案例我知道,生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即使多加几个“不放过”也时为晚矣。在贯彻“安全第一”工作中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对设备的状态,检修管理,有效防止设备维修过或又维修,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再者,要加强个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班组绩效考核中要把自身的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相结合,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技能,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并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自己的职业价值中去。

重大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篇六

作人员安全责任不清,现场不进行查勘,作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事实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习,在次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切实落到日常工作中。此三件事故的发生,使每个员工的心里都十分沉痛,发生在他们身上,如同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一样,沉痛的教训,只有认真思考,进行反思。

通过学习,体会如下:

1、三件事故充分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违行为就是野蛮行为,不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只图省事、快当、存绕幸心理,怕麻烦,这就是事故发生的必然。

2、作业人员严重的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验电不挂接地线,无安全措施保障的情况下就作业,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和保障安全的技术措施,这也是事故发生的必然。

3、制度的缺失,管理的缺位。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执行力差,而且在检查中只报喜不报忧,平时对设备管理又不到位消缺又不及时,判断缺陷又不准确,日常巡检工作又不认真,致使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有规不遵,工作浮躁,作业人员现场操作不按要求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虚设。

5、在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未落实,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安全学习流于形式。

通过学习我们反思很多、很多,我们应该深刻地吸取教训,对照《安全工作规程》,结合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反事故演练,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努力提高我们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无小事,筑牢防线,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做实,作出新的成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