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05:00:29 页码:8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优秀9篇)
2023-09-14 05:00:29    小编:翰墨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篇一

刘晓燕

教学内容:

1、了解非洲概况及非洲音乐的范畴

2、歌曲教学《当太阳降落》。

3、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目标:

1、知道非洲音乐的范畴

2、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

3、通过欣赏《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总结非洲歌曲的风格特点。

3、唤起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当太阳降落》,总结非洲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唤起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强烈愿望。

具:

ppt、电子琴、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1、用词语导入,提出问题,2、学生讨论

3、老师以导游身份讲解非洲概况;

4、教师总结非洲音乐的范畴。

二、学唱、欣赏非洲民歌

1、学唱歌曲《当太阳降落》;

(2)学生讨论回答;(3)学生跟唱旋律;(4)重难点练习;

(5)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合唱1-2遍。(6)部分学生演唱歌曲;

(7)教师指挥,学生完整表现歌曲。

2、欣赏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

(3)教师通过以上两首歌曲总结非洲歌曲特点(乐句较小,常作反复。)

三、总

结(升华)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篇二

1.观察和发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之处,了解 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常规。

2.积极向往小学生活,萌发要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事先先联系大荆小学谈妥有关事项。

大荆镇第一小学。

1.幼儿从幼儿园走到大荆小学,教育幼儿要遵守纪律,过马路不要东张西望,做个守纪律的好儿童。

2.幼儿进入大荆小学,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如: (1)在参观过程重要仔细看,不离开队伍。

(2)不能大声说话,影响小学生学习。

(3)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3.带幼儿参观学校的'环境:认识与了解教室、操场、厕所、图书室的具体位置,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4.参观一年级的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让幼儿对小学生该怎样学习有所了解,激发幼儿进入小学的愿望。

5.与小学的老师、哥哥姐姐们告别,安全回到幼儿园。

1.表达与交流:

(1)你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

(2)该怎样做个小学生。

2.表达与创造把自己在小学里看到的、听到的、印象最深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篇三

1、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跑,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圆圈舞》音乐光盘、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

一、游戏准备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你们玩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游戏,你们肯定没玩过,游戏的名字叫《贴人》。

二、游戏指导

1、请两名幼儿站在圈外,一个当追逐着,另一个当被追逐者,其余幼儿两人一组,一前一后站在圈上,左右间隔约一步,演示游戏过程。

2、游戏开始,追逐者与被追逐者沿圈快跑追逐,在跑的过程中,被追逐者可跑到任何一对幼儿的前面站住(贴人),这时被贴的这对幼儿后面的一名幼儿就变成被追逐者,并立刻沿着圈外快跑,追逐者继续追,如果被捉到则另换追者和被追者,如果被追者连续贴换三次仍未被捉到,就应另换追捉者,游戏重新开始。

三、放松活动

在《圆圈舞》音乐背景下跳圆圈舞。

活动延伸

回家后和小朋友继续玩贴人的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们玩的很高兴,并且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同时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篇四

1、 学习文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2、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文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生字生词

1、作者简介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延安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务理事。已出版六本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纽约简介

纽约,美国第一大城市,也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有“美国门户”之称。纽约人口约1809万,面积约828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纽约。

听朗读带,正音并思考:纽约给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在美国曾有这样的谚语:你如果爱一个人,请送他去纽约;你如果恨一个人,也请送他去纽约。

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的纽约,高楼林立,建筑雄伟;车水马龙,交通发达,生活节奏异常快速;声响嘈杂,灯光如昼。在纽约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另一面,则是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

所以文中写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反衬出生活在纽约这样环境中的人们,“远不像小松鼠那么轻松自在”。

1、纽约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交错。

2、登高俯视远眺

3、赞叹纽约现代文明

4、车海人流中的感受

5、夜色中的纽约

1、作者是如何体现纽约建筑的多和高的?

学生讨论交流:

汇拢到纽约,山多得好象在那儿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博览会。因为楼高,人走在街道上像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之中,天窄得只剩下纵横的蓝线。作者用极度夸张的语言,突出纽约楼高而多,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文中“汇拢”“举行博览会”把静态的楼写活了。

2、作者是怎样写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与大的?

学生讨论交流:

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比作擎天的椰子树和长颈鹿,而把周围的建筑比作蒿草和玩具,这种夸张的比较令人一目了然,作者还把静态的楼写成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把楼写动了,写活了。另外还把这三座高楼比作珠穆朗玛峰和超级巨人,极力描绘楼的高与大。

3、第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黄土高原。

(2)啊,纽约,这就是纽约!……呼吸和脚步。

学生讨论交流:

(1)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在为自己的故乡“飘荡着最美的民歌”骄傲和自豪之时,面对繁华的纽约,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差距,故乡“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作者期盼着落后、封闭的故乡能早日繁荣富强。

(2)这是作者发出的由衷的感叹。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使作者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到必须调整脚步,力争赶上。

学生讨论交流:

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统一。

1、长短句结合。短句的使用如:“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仍是沟壑、沟壑、沟壑。”表现了高楼林立,人在沟壑中不知东西。又如:“龙爪和龙鳞,碰撞着,撕扯着……”突出了楼高风急。又如:“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突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公路、立交桥上的情景。这些短句语言节奏急促,恰当地反应了纽约紧张的生活节奏。纽约快节奏的现实生活,只有用快节奏的语言来表现。

2、大量使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把大楼比作山峰、树、长颈鹿、巨人,把纽约比作巨大的按摩器,把车比作甲虫等等。令人闻所未闻,充满了新鲜感。排比如“没有真的 岩怪石,没有真的……,没有真的……,有……,有……,有……”很有气势,让你透不过气来。文中极度的夸张,有夸大的,如登楼如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有缩小的,如“蒿草”、“玩具”、“甲虫”等等。很有趣味。

3、疾猛的节奏

课文从头到尾,都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比喻接一个比喻,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夸张接一个夸张,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富有生气。充分表现了纽约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风采。

作者以高超的文笔,逼真的反映出了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生命勃发的现代文明。

1、字词积累解释造句

2、思考与练习二、三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篇五

我园幼儿是农村孩子,他们都喜欢体育游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滚铁环这民间游戏。

1、认识了解民间游戏滚铁环;

2、掌握滚铁环的技巧;3锻炼幼儿身体协调能力;

滚铁环的技巧,身体协调能力。

大小铁环十个,滚铁环的汉子卡片,教师滚铁环视频。

一、教师出示视频,幼儿观察,引出活动名称。

二、教师让幼儿看铁环,请幼儿描述铁环的样子。

三、教师出示滚铁环的汉子卡片,认读。

四、教师示范滚铁环,并讲解应该怎样来玩铁环。

五、幼儿分组滚铁环,教师指导。

六、带幼儿在户外,让他们自由的滚铁环。

幼儿对这样的游戏很感兴趣,教师要掌握好课堂节奏。应该让幼儿多玩民间体育游戏。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篇六

1、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2、认识常见的颜色。

3、尝试运用线、形及平涂着色的方法描绘身边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

1、认识常见的颜色。

2、运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歌曲《春来了》、《春天在哪里》,表现春天的绘画作品,六种颜色的大张色纸。

一)、感知与体验

1、说春天—了解春天

2、演春天—了解春天中生物的形态

3、赏春天—感受春意

4、唱春天—体验春天

二)、创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春天

以《春姑娘来了》为主题创作一幅表现春天的作品:可以用绘画、剪纸、折纸等各种方式表现春天。注意色彩的选择和运用。

三)、评价与反思

把学生的作品贴在老师准备好的有简单装饰的绿色纸上,聆听《春来了》,在音乐声中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喜欢它。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篇七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工艺,伴随着人类的起源。一直流传。近年来,随着躺唐装的盛行,以及对中国结的定位,使得小小的中国结也成为国际、国内时尚潮流的重要因素。人们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他具有吉祥寓意的饰物搭配组合,形成造型独特、绚丽多彩的结艺作品。这些作品不但被装饰的更加精致美丽,而且寓意深刻、内涵丰实。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传统的吉祥装饰物品,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汽车上、商店里、背包上、饭店门口随处可见。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孩子们所熟悉的一件美好的事物。因此,在此开展本活动,具有及时性、即时性、时效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也为孩子们所喜爱和接受。

设计上注重开放性,如:开放式的提问,探索性的观察,尽可能地给幼儿留下多角度选择机会,以及创造空间。使幼儿在充分的自主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经验。同时,在引导过程中,老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适时的概括和总结,使幼儿的认识和情感得到深化,获得良好的效果。

1、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结艺作品的装饰性,感受作品的审美、实用功能。

2、了解结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1、结艺作品展览会;

2、中国结图片若干;

3、音乐:金蛇狂舞、喜洋洋;

4、中国结、盘长结、结体、结耳、流苏等字卡;

5、水彩笔、纸若干。

一、导入:

出示礼品盒,导语:今年过春节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和特别的礼物,我们来一起看看是什么?(说明:针对孩子特别喜欢接受礼物这一特点,以“礼物”为线索,引出中国结、萌发幼儿对中国结的兴趣。)

二、认识中国结(盘长结)外形、特征。

1、提问:我收到的是什么礼物呀?(中国结)出示字卡中国结。

2、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幼:有一圈圈的花边,看上去很美。

师介绍“结耳”;这一圈圈的花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结耳”。你喜欢它的外形,就是“形状美”。出示字卡“结耳”。

幼:我喜欢最下面的穗子,它会摆动,很好看。

师介绍“流苏”,它摆动起来很柔美,给人摇戈外姿的感觉。增添了动感,有“线条美”,出示字卡“流苏”。

幼:我喜欢中国的正方体,排列整齐。

师介绍“结体”,有规则的穿编和排列,很结实的正方体,有“结构美”,出示字卡“结体”。

幼:我喜欢它左右对称,上下对称。

师:整个结体是中心对称,均衡的,具有“对称美”。

幼:我喜欢大红色,它的颜色美。

师:那大红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呢?

幼:喜气洋洋、喜庆、吉祥、温暖、热烈、热闹、暖和的。

师:正因为它给人喜气洋洋、吉祥的感觉,所以春节、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会去购买中国结给自己或送给别人。

小结:我们平常说的“中国结”,大多指的是“盘长结”。(说明:本环节采取了开放式的提问,并进行了适时的概括,总结和提炼,使幼儿的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

三、欣赏中国结图片(投影仪)

1、欣赏在盘长结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结;二回盘长结;三回盘长结;四回盘长结,蝴蝶结、鲤鱼结、蜻蜓结等。

2、欣赏其他结:藻井结、纽扣结、吉祥结等较常见的结。(说明:通过本环节图片的欣赏,深化幼儿对盘常结及其他个位的认识,并简单了解盘长结的一些常见的结。)

四、参观结艺展览,播民乐(了解制作材料,编制工艺,实用功能)

师:除了刚才我们认识盘长结外,人们还在“盘长结”的基础上变化、创造出了许多其他结。它们往往和盘长结结在一起,再加上一些辅助材料,组成了美丽的中国结装饰品。现在,我们一起去仔细地欣赏这些结艺作品吧。

1、提问:这些结艺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是怎样做成的?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中国结?

幼:汽车上、背包上、商店里、人们家里,宾馆饭店门口。

提问:它有什么用?

幼:穿编成吊饰、挂饰、首饰装饰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幼:带给我们美好的祝福;平安吉祥等。(说明:本环节的参观活动原本放在开始部分,但后来顾及到这些结矣作品上有琳琅满目的辅助装饰品,怕孩子的注意力被这些小物品吸引,失去认识盘长结的兴趣。因此,放在欣赏完盘长结之后进行,从而再次激起孩子们欣赏的热情,掀起高潮。)

五、给中国结起名字。

师:在这些结艺装饰品中,有很多辅助材料,如:玉佩、蓝田珠、小玛瑙、布鱼、鞋子、字体(福、寿、喜、招财进宝)等,加入了这些辅助材料后,使这些中国结有了更具体的祝福含义。如:看到有花瓶的结,我们会想到平平安安,就给它取名“平安结”有“鱼”就起名“年年有余”结。

延伸:

1、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中国结。

2、鼓励幼儿收集中国结的作品。

3、带幼儿参观结艺商店(说明:通过一系列的延伸活动,培养幼儿捕捉美,制造美的能力,使中国的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篇八

泥巴来源于大自然中,它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易于塑造,趣味性强,幼儿可任意的按自己的意愿去创造,所以深受幼儿喜爱。为此,我们结合民间的泥巴游戏设计了这一教育活动。

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胶泥的特性。

2、通过游戏掌握摔泥、团泥、捏泥、压扁等基本技能。

3、在玩泥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红色胶泥若干,一处供幼儿玩耍的场地。

一、师生共同玩泥,体验玩泥的乐趣。

1、教师随意取泥放于手中,通过看、揉、捏,说出自己的感觉。

泥巴捏在手中是什么感觉?捏一捏,有什么变化?

2、幼儿自由玩泥,鼓励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民间游戏:摔泥巴

1、教师边念儿歌边摔泥巴,引起幼儿的兴趣:“东洼里,西洼里,都来看我放啪哩!”教师将涅好的泥巴甩下,发出“啪!”的响声。

2、师生共同游戏,启发幼儿掌握摔泥方法:捏好小碗状,用力快出手。

(教师巡回指导,活动中注意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渗透。)

4、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

(1)在未摔之前,检查泥巴窝窝底部是否完整。(摔泥的幼儿应尽量将泥碗破口摔大。)

(2)一定要补住泥巴窝窝的破口。(补泥的幼儿,将泥压扁、压薄,能补起破口即可。)

5、师幼共同整理,收拾场地。

走进民间艺术教案网篇九

1.尝试运用分类的经验整理民间游戏,提高观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

2.增进对民间游戏的了解,激发幼儿乐于与他人分享游戏快乐的情感。

1、教师:幼儿自己绘画的民间游戏广告、标记

2、幼儿:幼儿玩过较多的民间游戏

三月初,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拿着一根绳子摆弄。吴昕钥说:“这是飞机,这个很难的,我来教你们……”翻花绳的游戏在孩子们中间引起了高潮。回想小时候,一个沙包,一根绳子甚至一颗石子,都会让童年的我们玩上大半天,童年那快乐、美好的民间游戏现在回忆起来仍觉得那么有趣。

如今,随着现代化、高科技玩具的出现,民间游戏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讲逐渐陌生。其实民间游戏是现代玩具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开拓幼儿视野,发散幼儿的思维,对幼儿责任、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极大的作用。本学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民间游戏”主题活动的开展,能丰富孩子们今后的课余生活。

因此,“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主题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我们结合“三八节”活动,邀请了妈妈来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制作了民间游戏的广告,班级中也开展了“我是民间游戏小能手”的活动。操场上、户外活动时每次总能看到我们班级孩子愉快游戏的身影。这让其他班级的孩子羡慕不已,也让我们班级的孩子萌生了教其他班级小朋友民间游戏的一种愿望。

从小班到中班,孩子们从按照事物的一个特征到按照事物的细微特征进行了多次的分类活动,也曾按照物体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因此孩子们积累了相关的分类经验。

近阶段,对于民间游戏,孩子们每天都在玩,玩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孩子们有时也会根据相关的活动情境和生活情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体验着游戏的快乐。

将民间游戏进行分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民间游戏的这些特征并不是孩子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更不是直观形象的操作物体,而是要将自己在游戏中的一些经验、一些感受通过大脑进行整理之后才能在集体中形成共识。

1、回顾前期玩民间游戏的情况,引出话题:你们喜欢玩民间游戏吗?

2、呈现前期幼儿自己制作的民间游戏广告,回忆与他人分享游戏的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