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学思品教学设计(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5 03:31:12 页码:12
2023年小学思品教学设计(通用8篇)
2023-09-15 03:31:12    小编:雨中梧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思品教学设计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发现、欣赏自己和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恰当的方式赞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自我肯定和自我完善,从而更好地接纳自己,发展自己,增强自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能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自我意识,主动进行自我完善,并勇于展示自我。

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一、我漂亮、我真棒

1、同学们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面小镜子,你猜一猜这节课我们用它干什么呢?我们用它照一照我们自己,说一说自己哪长的最好看?(学生说)

2、同学们为你们的大胆与真诚而自豪,你们真棒!老师这没有镜子,你们就是老师的小镜子,你们给老师评价说一下,老师那长的最好看?(同学说)

二、我多才、我真棒

1、同学们没想到老师在同学们的眼中还挺漂亮。老师真高兴,可见赞美一个人漂亮会给别人带来好心情,更给人带来自信,你们只是看到老师的外表,老师还有更了不起的地方,你们想知道吗?(老师唱种太阳)

2、老师真棒!你能不能向一样棒!(同学表演才艺)

三、我能行、我真棒

1、同学们我们要想做一个很棒的孩子,除了多才多艺我们还应做到哪些呢?(学生说)

2、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吧自己变得很棒,在我们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就希望有人来夸一夸,我们就更有自信,你最想得到谁的夸奖?(学生说)

3、有的同学想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你们爸爸妈妈平时都是怎样评价你们的?今天老师把你们的爸爸妈妈都请来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吗?(放视频)

四、我自信、我真棒

1、听了爸爸妈妈的话、你们想说什么吗?

2、同学们如果您们的爸爸妈妈听到你们的话一定会为你们感到骄傲与自豪,你们真的很棒。同学们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只有找到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我们才能更棒对不对?同学们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张心愿卡,你在心愿卡上写出自己的优点,再写出要改正的缺点,如果你认为我能使优点越来越多,我能改正缺点你就在纸上画一个笑脸。然后把你的心愿卡放在我们班的“心愿箱”里等到下个月我们打开“心愿箱”希望你会有更多的优点,缺点越来越上,你就会更自信的喊出“我真棒”!

三、结束活动,升华主题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老师将有三句话送给大家,请同学们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大声说“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最后连起来大声说一遍。同学们,你们真的真的很棒! 今后,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希望你们保持自己的优点,做一个独特的人;学习他人的优点,做一个满怀自信的人。让我们再一起大声地说一遍:“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不要忘记用这三句话不断地鼓励自己。因为相信自己棒,才是真的棒!

小学思品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体质形态的特征。

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说明问题。

教学准备:

1、按照课本106~108页的部分内容自制成多媒体课件。

2、课前请同学收集有关不同人种的图片资料。

3、课前请一个同学准备《第一次接触外国人》的故事,上课时给大家表演。

4、每个同学准备图画工具:铅笔、直尺、圆规、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我们长得不一样

1、看录象导入:长得不一样

师: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是谁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播放2004奥运会110米的比赛画面)(情绪激昂地)刘翔在比赛中平了世界记录,改写了世界田径场上欧美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堪称亚洲飞人,是我们黄种人的骄傲。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除了刘翔,还有哪两种人?

2、介绍世界三大人种,中国人绝大部分属于黄色人种。

3、发言:你见过白种人和黑种人吗?你在哪儿见到的?

4、听一个小朋友讲述《第一次接触外国人》的故事,从情感上认同人虽然有人种的区别,但是都有相似的喜怒哀乐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什么是人种

1、多媒体课件:介绍人种是世界人类种族的简称,是人类发展初期形成的具体共同体质形态的人群。

强调体质形态特征的先天性以及总体性,排除染发、烫发、整容、外部修饰或者个体异常现象。

2、小组讨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的区别。

同学们拿出收集的不同人种的图片资料,组内发言,互相倾听,补充概括。

3、全班交流。

说一说:各组概括出的三大人种的主要特征。

写一写:把特征填写在课本107页的表格中。

(三)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1、出示:世界三大人种分布示意图,说出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在哪里。

2、比一比:各小组分别采用统计表、柱状图、饼图等多种形式表示出三大人种的比例。

3、展示各组的成果。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种的形成,知道地理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不同人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3、辨析人种没有优劣之分,树立不同种族一律平等的观念。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小品:人种起源的神话传说。

2、根据课本109、110页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

3、课前收集有关种族歧视的资料。

4、课前把部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搜集辩论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几大人种?关于人种这个主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二)人种的形成

1、人种起源的神话传说。

2、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传说终究只是传说,让我们听听科学家们的说法吧。(多媒体课件展示)

(三)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1、原来人种的不同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是不是皮肤越白的越聪明,皮肤越黑的越笨?或者相反,越黑越聪明?(学生交流搜集的不同人种杰出人物的事迹)

2、辩论: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3、小结

人类变异研究表明:世界上不同的人种大致都处于相同的进化阶段,人种没有优劣之分。请大家把今天的收获制作成一张小报,向身边的人们展示一下你们的正确观点。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立各族之间一律平等的观念。

2、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为消除种族歧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种族歧视的相关资料。

2、根据课本111—113页制成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3、准备消除种族歧视的演讲稿。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师在黑板上板书:3月21日。

提问: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吗?(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一直是联合国优先关注的问题之一。每年3月21日,世界各国都将举行各种活动,联合国有关机构将发表公报或举行特别会议,呼吁国际社会反对种族歧视。

(二)不该有的种族歧视

1、配乐讲述一个澳大利亚土著老人的话,悲情的画面、声音激起学生的同情心。

2、新闻报道:白人警察枪杀黑人事件。

3、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信息。

(三)消除种族歧视之路

1、多媒体课件展示:林肯总统演说、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2、报道:南非总统呼吁进一步消除种族歧视现象。

3、小演讲比赛:宣传消除种族歧视,你怎样演讲?

(四)明事理,见行动

1、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真实的故事《只要心中有爱》。

2、小游戏:我请小老外来作客。

3、听歌曲:《爱的奉献》

(五)演讲词、畅想曲校园网发布,倡导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小学思品教学设计篇三

1、意识到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却暗藏着危险。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简单的自救自护。

3、培养自信心,提高和坏人坏事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识破生活中潜藏的危险。

培养自信心,提高和坏人坏事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10”是干什么用的吗?

生:知道,“110”是报警电话号码。

师:当别人给我们带来危险时,“110”可以保护我们,帮我们解除危险,但是,当我们遇险时,在求助“110”的同时,我们心中也要有“110”,注意提高警惕,学会保护自己。

二、新知讲授

1、出示《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情节。

(1)思考: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假如你是小兔子,你开门吗?为什么?

(2)过渡:生活中总会遇到陌生人。在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安全。刚才我们已经帮小兔子解决了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图中这个同学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她想一想应该怎么办。(教材第62页“我该怎么办”内容)

2、讨论:如果你独自一个人在家,发生下列情况,该怎么办?

(1)讨论: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办?

(2)观看视频,学生看完谈感受。

3、小结:当你独自在家时,要这么做。

(1)绝对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2)锁好防盗门,同时将家里的电视及音响设备打开。

(3)装作爸爸妈妈在家的样子。

(4)如果有人自称是爸爸妈妈的朋友、同事,即使能叫出你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要开门。

(5)如果歹徒已经撬门入室,未发现你的存在,这时务必藏好自己,保护自己的安全,找机会逃脱。

4、阅读“智捉小偷”绘本故事。

5、应该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电话

学生模拟陈宇情景

学生总结刚才的模拟情况

教师提示报警注意事项

三、教师总结

美丽的森林里也有害虫,美好的社会里也有坏人。我们要把眼睛擦亮,遇到事情多动脑筋,陌生人的话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要求不随便答应。分清好坏不受骗,做个机智勇敢的小公民。

第2课时

1、了解保持警惕性的重要性,初步建立安全意识。

2、培养防患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

3、在课外能积极收集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关的资料。

了解保持警惕性的重要性,初步建立安全意识。

培养防患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生自由发言,师引导总结。

二、新知教学

师:我们除了要有警惕性之外,还要有防范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让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钻空子。阅读课本上吴华的故事,说说你们的感想。

生自由发言,师引导总结。

师:吴华失去了哪些识破骗局、避免被骗的机会呢?

生1:没有打电话和爸爸确认事件的真假性。

生2:没有详细询问陌生的阿姨妈妈的具体信息,辨别是否真的认识妈妈。

……

(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

生自由发言,师引导总结。

师: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都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怎样的交往才更好?大家说说自己的处理方式。

生自由发言,师引导总结。

三、延伸课堂,拓展观察

今天我们学习了遇到陌生人要保持警惕性和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的相关知识。课后大家思考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

1、公交车上,邻座的奶奶想免费请红红喝饮料。红红没吭声,保持沉默。

2、夹着公文包的伯伯向东东问路,东东不但热心地为他指路,还帮着带路。

3、贝贝在小区里玩,一位拿着平板电脑的阿姨说游戏可以让他玩个够。贝贝虽然心里痒痒的,但是扭头走开了。

4、校门口,一位陌生的叔叔夸赞文文长得漂亮,走上前想要亲亲她。文文觉得不能随意让别人亲密接触自己的身体,就有礼貌地拒绝了。

小学思品教学设计篇四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大都在8岁左右,知识结构还不健全。就认知和思维特点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此时,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薄弱,识别方向能力较差。

我校位于北京市劲松八区,是一所城市小学,由相距不远的南北两校组合而成。学校配套设施齐全,主要设施有教学楼、食堂、传达室、多功能教学楼、塑胶操场、自行车棚、花坛、旗杆、健身器材等。学生已经有了两年多的学校生活经历,对于学校的环境、学校的主要设施是基本知道的,但是由于他们年龄还小,所以知道的也并不那么清楚和详细。

学生通过日常的观察,对自己的学校环境已经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具体表现为他们能够描述学校的主要设施及所处的位置,并且能够初步完成学校的景观图。但是由于此时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还比较薄弱,识别方向的能力较低,要帮助他们初步形成绘画平面图的能力,难度是比较大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资料帮助学生健全感知结构,增强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学生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他们为学校的建设而感到骄傲、自豪。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习制作学校平面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规定,将校园的设施正确地画在平面图上;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并进一步达到使学生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为了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已有的经验进行教学,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例如,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所画的景观图,通过指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学校来增强他们的方位感。与此同时,通过练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一步培养他们实地辨别方向和图上辨别方向的能力。例如,利用简单易行的摸桌边、摸桌角等练习活动,巩固学生对图上四个基本方向的认识;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联系实际,提高实地辨别方向的能力。另外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如实物投影仪、录像辅助教学等,从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在校园中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感,增强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为画好平面图奠定基础。通过制作学校设施的模型,为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创设条件。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分析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最后,通过设计“为学校绘制蓝图”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细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和巩固绘图能力,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

(一)学生准备

绘画用的纸、彩笔等学具。

(二)教师准备

1.选用录像:劲松四小的高空俯视实景,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搭建平台。

2.为了帮助学生体验如何绘画平面图,设计绘画课桌的平面图形。

3.由于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薄弱,绘制学校各种设施的平面图形有很大困难,我制作了学校一些主要设施的模型,指导学生正确观察来绘制它们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1.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进一步达到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

2.通过学习制作学校平面图,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实地辨别方向的知识;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规定,将校园的设施正确的画在地图上。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巩固练习实地辨别方向和图上辨别方向。

2.通过电脑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环境和主要设施,并复习绘制学校景观图的主要步骤。

3.引导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课桌,指导学生绘制课桌平面图。

(2)引导学生观察学校设施的模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画出它们的平面图形。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北校区平面图。

(4)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完整的南校区平面图。

这个过程是教师“扶”的过程。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绘制平面图的能力。

4.“为学校绘制蓝图”的活动。

帮助学生细化所学知识,巩固发展绘图能力,与此同时,帮助他们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

(一)巩固练习

虽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画学校的景观图,如何实地辨别方向和按照习惯方法确定图上方向,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方位感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这些知识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强化。

1.设计三个情景帮助学生练习实地辨别方向。

情景三:谁能够按照现在的实际方向来站位?

2.请学生利用自己的课桌来练习辨别图上方向。

把课桌桌面看作一幅平面图,桌子的四条边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正方向,桌子的四个角分别代表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副方向。教师引导学生一边重复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一边由慢至快进行练习。此时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紧张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了自己识别图上方向的本领。

(二)导入

(将学校的主要设施分别画出来,排成一列。请学生根据所说的步骤利用鼠标将各种设施组成一幅完整的学校景观图。最后我说道:“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飞翔的小鸟,垂直向下看,校园里的各种设施会有什么不同?把它们画下来,我们就会得到一幅新地图――学校平面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画学校的平面图。”由此点出本课的课题。

(三)引导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

由于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差,在教学中我力求借助各种教具,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强形象教学的力度,将抽象内容形象化,从而使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1.画课桌平面图。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绘制平面图形,我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借助每个学生都有的课桌,指导学生站起来,从上面垂直往下看,把看到的首先用言语描述出来。学生在观察时都非常认真。许多学生在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结果时都说,他们看到的只是桌子上面的这个面。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看到的画下来。学生画下来的就是一个长方形。教师这时可以告诉学生,他们画的就是课桌的平面图形。大部分学生此时都很吃惊,因为他们脑海中对平面图知之甚少。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提问:“谁知道我们是怎样画课桌的平面图的?”这个问题的设置意在帮助学生归纳、提炼。

2.引导学生观察学校设施的模型并绘制成平面图。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绘制平面图,我又分别将教学楼、花坛、旗杆、车棚、和健身器材攀登架做成模型,带领他们一边观察一边绘制平面图。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通过体验活动和练习活动,对绘制平面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北校区的平面图。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设施的模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画出它们的平面图,最后粘贴成一幅完整的北校区的平面图。

4.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完整的南校区的平面图。

先播放录像,其内容是从空中俯瞰校园的情景。此时,引导学生将自己想像成一只飞翔的小鸟,垂直向下看。以此增强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当录像定格之后,学生可以一边结合录像,一边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南校区平面图的制作。

(四)为学校设计蓝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帮助学生细化所学知识,巩固发展绘图能力,帮助他们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出学校的未来蓝图,最后每组选派一位学生进行展示。

通过这一课题的教学,学生不仅辨别方向的能力提高了,而且绘制学校平面图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爱校、建校的情感也在不断地被激发、被提升。回顾本节的教学过程,教学任务之所以能够顺畅完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以往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时,虽然也综合了教科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学生三方面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想法,将教学过程理想化。由于缺乏对学生现有认知特点的全面分析,就使得预定的目标在现实中无法完成。例如,在进行《一起画学校》这一课题教学前,我虽然意识到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有待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但是我还是理想化地将所有的内容浓缩在一课时里。教学主要环节设计为,引导学生学习画学校景观图和学画学校平面图。然而在真正的教学实施中,我才发现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实地辨别方向。实地辨别方向掌握不好,就很难将校园按照实际方位画在图上。有时,他们虽然将实际方向弄懂了,但是画在图上却又错了。例如,我校教学楼本来是在北面,有的学生将其画在了南面;校门应该向西开,他们却主观地错画为向北开。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一节课下来,我只是引导学生学会了如何绘制学校的景观图,至于平面图根本无暇顾及。反思之后我发现,教学之所以呈现这种结果,是由于自己缺乏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全面分析,反映在教学上表现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结果却恰恰相反,教学效果并不好,自己并未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位组织教学。事后,为了能够使教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教学,将这一课题的教学分解,先教学生绘制学校景观图,然后再扎扎实实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力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在巩固学生辨别方向能力的同时,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虽然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画学校的景观图,如何实地辨别方向和图上辨别方向。但是由于学生方位感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这些知识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地强化。为此,我首先设计了三个情景帮助学生巩固练习实地辨别方向。教师在描述情景时声情并茂,使学生仿佛真的置身于情景之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只见每个学生都在快速地转动他们的身躯,迅速站位,口里还大声说着“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在请学生利用自己的课桌来练习找图上方向时,我有意识由慢到快,由易到难地发出指令。此时的学生,就像一个个士兵,神情严肃认真,动作又快又齐。氛围虽然紧张,学生的心情却是愉悦的。他们在反复练习中巩固、发展了能力,这为后面顺利地学习绘制学校平面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巧妙利用学生课桌设计学习体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我们的教育不能是照本宣科的满堂灌,不能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悖,必须通过学生自己观察、交流、调查等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绘制平面图,我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借助每个学生都有的课桌,指导学生站起来,从上垂直往下看,把看到的画下来。这个过程其实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参与这个体验活动,学生真实感受的是如何绘制一个景物的平面图,这要比教师枯燥的说教强得多。

3.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形象教学,为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搭建阶梯。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加强思维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这种过渡在很大的程度上仍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所以必须从直观演示(如挂图、幻灯、投影等)和实物操作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事物,获得表象,逐步地借助图像,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思维的情景,提供思维的材料,揭示思维的方向,指引主要步骤,点明思维突破口,完成从模仿性思维向独立性思维过渡。

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指导他们观察课桌从而获取课桌的平面图是比较简单的。其原因有两点:(1)课桌人人都有,便于组织学生观察。(2)课桌形状规则,便于学生理解。对于那些不便观察,形状又不规则的景物,三年级的学生是很难想像出它们的平面图形的。例如花坛、树、健身器材,旗杆等景物,学生很难想像旗杆的平面图形会是一个点。如何根据学生现有的思维特点,帮助他们发展抽象空间想像能力呢,我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借助摄像机从高空拍摄学校的景观,为增强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搭建阶梯;另外,我将一些不规则的景物制作成小的模型,把学生不可能从空中俯瞰的景物微观化,帮助他们直观地感知事物,获得表象,并逐步地向抽象思维过渡。

4.充分发挥教师导向功能,调动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在探究中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发展绘制平面图的能力。

由于引导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我采取了“教、扶、放”三个教学步骤,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绘图能力。首先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活动理解并掌握如何绘制小设施的平面图,然后绘制我校的北校区和南校区的平面图;最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学校的未来蓝图。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做到仔细观察,团结合作,而且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为学校的未来大胆规划。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进一步达到使学生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标。然而如何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我并没有采取空洞的说教,而是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和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表面看来,学生似乎是在学习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热情足以说明他们对自己学校的热爱。在教学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爱校的情感,我设计了“为学校设计蓝图”的教学环节。对此,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讨论学校还需要增添哪些设施,应该放在学校的什么地方。在达成一致意见之后,他们开始将其绘制在学校平面图上。他们专注的神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从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单纯的细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还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重要环节。

小学思品教学设计篇五

霸州市胜芳镇崔庄子小学:李素霞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交通法规,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重点: 学习有关的交通法规和安全小常识;

一、从生活入手,切入主题

1.在讲之前,我想先问一下同学们,你们每天都是怎样到校的呢?同学们有骑自行车的、步行、家长接送等多种方式。无论乘车还是步行,路上都要注意交通安全,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播放图片)这是一组有关交通事故的图片。

看完以上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酿成这一幕一幕惨剧呢?请同学互相交流一下。(是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懂交通标志的含义„„)

看到这些惨状的发生,我们为死者、伤者感到惋惜。那么交通安全是不是只是大人们的事,而与我们小学生没有关系呢?请看一组调查数据。(课件展示)

2.揭示课题:可见交通安全与我们人人都有关系,只有我们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按交通标志和设施指示去做,就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你、我、他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板书:交通安全你我他)。遵守交通规则,让我们先从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开始吧!

二、结合生活,学习课文

1.认识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解释“交通标志”并板书)

(1)仔细观察这一组交通标志的图片,根据它们的特点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为了便于人们理解,交通部门把交通标志主要分了三大类(课件展示):a:警告标志b:禁令标志,c:指示标志(板书)

(2)师:除了这些交通标志外,还有一些交通设施也默默的为我们的交通安全提供着方便(课件展示)。你认识这些交通设施吗?(交通信号灯、地下过街安全通道、过街天桥、学校路段指示牌、道路隔离栏„„)在日常生活中还要许多这样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只要我们认识和遵守交通规则就能减少许多惨剧的发生,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多多搜集这方面的知识,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次我们认识了一些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这节课中我们将来深入的探讨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遵守交通规则(板书)

老师:大家请看大屏幕,我们看看图中的人做的对不对呢?又有什么危害?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当然,这些人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这样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老师总结:过人行横道时要注意观察;遵守交通信号灯;不要在马路上嬉戏玩耍;不要翻越隔离栏杆等。)

一、安全乘车

学生回答。

教师简单总结:乘车安全

1.乘坐公共汽车时,遇单门车先下后上,遇双门车由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2.不坐超载车辆,不坐“三无”车辆,不坐摩托车。

3.等车时应站在马路边,不能站在马路中间,车停稳了再上下车。

4.坐出租车时,应由右侧的车门上下车。

二、交通安全标语 调查访问

老师:近几年,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车辆的递增是一个方面,但主要因素还是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不够。我们只有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面对生活中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需要我们时刻提醒他们。你能不能写几条交通安全用语来警示自己和他人。

三、行人安全知识:

1、过马路要,一停

二看

三通过

2、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3、右侧通行,平安自己和他人 4、多一点留心,少一点伤心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用这些交通用语来约束自己,提醒他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按交通标志和设施的提示去做,并告知我们身边的所有人。请珍爱我们的生命,呵护我们的生命,让快乐和幸福伴随我们每一天。

四、播放交通安全拍手歌

最后让我们在一首《交通安全儿歌》中结束本节课。板书设计

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1、守交通规则

2、乘车安全

3、交通安全标语

小学思品教学设计篇六

作者:徐再强

一,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了解农业对我们生命及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懂得尊重劳动者。知识目标: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技能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二、教学难点分析: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景导入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看一看。(放一段农业生产活动的录象片。)

教师:录像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学生:(生回答:在参加农业生产,在干农活……

教师:对,他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板书:农业)

活动二、了解农业

教师:那么,你们还了解哪些农业生产活动呢?

学生:(生:种麦子、种花生、种菜、养鸡……)

教师:其实,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一些劳动也是农业生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屏幕出示:栽培农作物,如棉花、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种植果树和林木;饲养家畜和家禽,如牛、羊、猪、鸡、鸭等;养殖或捕捞鱼虾及其它水产品,都是农业生产劳动。)

学生:请一名同学读一读。

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农产品。(学生动手画)

学生:交流作品,说说自己的想法。

活动三、探究农业

教师:1、出示课件(一桌食物)猜猜这些食物都是什么农产品制成的?

教师:看来我们吃的这些食物都是由农产品制成的。(板书:食)

教师:我们穿的衣服和盖的被子等都是由棉、麻、毛、丝等农产品制成的。(板书:衣)

学生:3、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农业。

教师:看来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板书: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学生:学生自由说说。

教师:4、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对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吧。然后组内交流,每组选一名最好的全班交流。

教师: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板书:住 行)

教师:出示课件:“不仅日常生活与农业密切相关,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指名读)

学生:学生自由说说。

教师:出示课件:(各行各业离不开农业)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使我们了解到,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板书:各行 各业)

6、总结升华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对农业和农业劳动者一定有了更新的了解和认识。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化作一句话告诉大家吧!

(2)、出示课件,教师总结:“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让我们尊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感谢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7、课堂练习:

(1)、让学生烁烁可以直接吃的食品有哪些?

(2)、让学生说说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有哪些?

(3)、感受父母的疼爱,感受农业生产给我们带来的好.8、作业安排:把今天学道德知识将给父母听。

小学思品教学设计篇七

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十分愉快有趣。情感: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行为:

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在一起。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团结友爱”得目中设计的,教学内容部分“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的。

1.本课教学环节中学生活动较多,所以应把每一个环节组织好,在活动之前要明确活动的要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地参加到活动中,活动后要有小结,切实达到目的。

2.本课教学一定要联系本班实际,了解本班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的问题。如:羞怯、不合群等。这样可在让学生演出时有意安排羞怯,不合群的学生参加演出,使本课更有针对性。

认知:

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十分愉快有趣。情感: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行为:

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在一起。教学重点:

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时应该怎样做。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天清晨当你在校园里遇见自己的同学时,你什么心情?会怎样做? 2.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

(1)说一说:

(2)小结:

学校里有许多同学,大家在一起可快乐了。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十分愉快有趣。)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有什么好处? 2.小结:

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时,当你有了不会的问题,同学会帮助你;当你忘带学习用具时,同学会替你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会使大家共同进步。

出示图二 1.即兴表演:

几个同学在一起做游戏时,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同学连忙上前扶起他,并安慰他。

2.现场采访:

当别人扶起你时,你心里怎么想?

你为什么要去扶这位同学?(给表演好的同学鼓励)

小结:

现在你们说说是一个人学习、游戏有意思呢,还是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有意思呢?说说理由。三、想一想。(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应该怎样做。)

出示课件一(小动物学校的故事)1.小组讨论:

小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你想对小兔说什么?

小兔听了小羊的话会怎样做呢? 2.小结:

同学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课上一同学习,课下一同游戏,只有和同学在一起才会快乐、有意思。四、唱一唱。(激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放音频

1.师生同唱《找朋友》 2.表演唱《找朋友》。五、练一练。(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和同学交朋友。)

出示课件二("练一练"中的图)1.小组交流:

图中的同学是怎样交朋友的?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们什么? 2.即兴表演。

请两位同学到前边来。

(1)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

(2)说出同学的名字。

(3)互相握手说:"你是我的好朋友。"

叫多组同学到前边表演。

3.小组比赛

比比谁认识的同学多。

主动地介绍自己、认识同学是和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的第一步。每个同学都应该尽快地和同学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因为同学都是好朋友。六、读儿歌,总结全课。

1.学儿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板书儿歌

2.学生边拍手边说儿歌。 3.总结:

和同学在一起生活是非常快乐、有趣的。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互相关系心、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成为好朋友。

板书设计:

三、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同学们,在一起,同学习,同游戏。

你喜欢我,我喜欢你,好朋友,多亲密,在一起,多欢喜。

小学思品教学设计篇八

本年级共两个班级(三(甲)班和三(乙)班),全体学生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热情,能全心投入到各科文化学习中去,但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狭窄,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自身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好基础教育,是学生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接轨。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体统领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不同范畴,并使各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1、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2、通过这个年龄段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中遇到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3、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的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性,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5、感知社会性活动中存在的规则,粗布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思与民主观念。

6、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交通法则就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出行平安回家。

7、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8、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教,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懂得“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

么是家庭,懂的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10、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表达自己的爱。

11、通过学习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 12、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记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学习,更不能忽略了对学生能力、感情、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散瘀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第一单元小学思品教案我学习,我快乐

单元知识点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为“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学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个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实际生活中,中年级的孩子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不深刻,自制能力比较弱,缺乏学习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一 时光老人对我说

1、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活动二 我有一把金钥匙

3、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在学习上不怕困难,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