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7 12:18:25 页码:8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汇总9篇)
2023-09-17 12:18:25    小编:FS文字使者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篇一

1、生态工程的概念

(3)结果: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 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生态工程。

1、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启示:使人类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即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

2、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前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生态工程是途径之一,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篇二

作者题注:这是将一高三女生成功送进大学后所写的一段小文,算作是辅导之后自己做的总结吧。

记得是应朋友之托接下这个学生,但当时对该生的情况一无所知。第一次与孩子见面的时间是在春节之后的第三天,地点在学生家里。孩子家庭条件很好,爸爸是大学老师,妈妈是银行的职员,女孩文静大方,甜甜的笑容里透着调皮与机灵。初次接触,我自然要问问孩子的基本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英语最强,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语文、数学、化学、生物成绩中等;问到物理,孩子不再说话,眼圈一红,眼泪跟着掉下来,默默将期末考试试卷递给我,43分,实在很差。我略略将试卷扫了一遍,题目不难不偏,中规中矩。待孩子平静后,孩子告诉我,自己压力很大,总怕给爸爸妈妈丢脸,平时在物理上花费时间最多,成绩却最差,物理题目就是记不住、记不准、没思路,现在见到物理题目就怕,离高考时间已不多,自己都有了放弃物理的想法。我告诉孩子:学习物理,思维程序和做题方法的选择比掌握知识点更重要,做题之后的归纳总结比会做题目本身更重要。我还告诉她,因为有我在,你的高考物理成绩一定会在80分以上,但你必须按照我的要求来做!

女孩是一个不算聪明但很勤奋的孩子。每周一次的辅导从未间断,直至高考,从而使得针对她的学习计划得以认真实施,我也很佩服女孩的学习毅力与坚持。记得有一次,女孩感冒发烧,戴着大口罩,嗓音沙哑,仍坚持让我给他讲课。为了不让她多说话,我精讲,她也只是在稿纸上简单的画图、列式,也就是在这一次,我突然发现,女孩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暗暗为她高兴,自己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辛勤的付出总有回报,女孩的高考物理成绩87分,成绩不算很高,但相对于原来只考43分的她来说,已经非常的满足了!

谢师宴安排在了一家高档酒楼,没有外人,只有她的全家和我的全家,女孩就坐在我的身边,酒至半酣处,女孩告诉了我两个令我震惊的秘密:1.我的讲稿已装订好,赠送给了刚刚读初二的表弟,令我没想到的是她对我的讲稿这么看重;2.在我辅导之后的第四周,她辞掉了化学、生物学科的辅导,尝试用我教给她的思维方法来处理化学、生物两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结果却好得很,为她理综总分213分立功不少,令我没想到的是她有如此好的迁移能力和大胆尝试的魄力。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篇三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篇四

1、俗名: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

2、除杂:co2(hcl),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

3、nahco3(少量与过量)与石灰水的反应:命题角度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

4、鉴别:用bacl2、cacl2或加热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

5、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问题:因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

1、除杂: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利用二者的差异情况,进行分离。nacl(kno3):蒸发、结晶、过滤;kno3(nacl):降温、结晶、过滤。

2、氯碱工业: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以此为载体,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题目的突破口为:一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二是在电解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液变红,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因其是高中化学中的第一个定量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命题角度:一是计算所需的物质的质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一、了解化学学科性格真心对待新老朋友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对物质的结构和物质间转变进行探究,并找出其规律的一门自然学科。它是自然学科,不是人文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或不常见的物质。所以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实验学科、生活气息很浓的学科、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在化学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切忌将化学抽象化,像哲学一样。

自然界中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在化学家或化学工作者的眼中,它们都是有生命有性格的。如果像人一生中能结交一大堆真正的朋友、认识一大堆人一样,真正搞懂一种物质,了解一大类物质,你就可以成为化学专家了。因而学习化学,首先要在符号与实物形象之间建立顺畅的联系。如氯化钠nacl,有的人眼中仅是四个字母,两个大写两个小写。读作“naiceiel”。但在优秀学生眼中这不是四个字母,而是一堆正六面体形的固体,它味咸、易溶、可电解......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化学观。一种抽象化,一种实物化。谁能最终学好化学,是不难知道的。

相对于物理:具体东西抽象化。如实物被当作一个质点、一束光被当成一条线......

相对于数学:则是实物抽象化、抽象的东西更抽象,还运用一系列公式进行概括。

因而对于化学,对绝大部分来说起点低、入门易。但如果不注意学科特点,将一系列物质学习过后,思想思维就会出现极大的混乱,不同物质的结构、性质纠缠不清,因而每考每败,这就是化学学习中知易行难的原因。

二。培养形象立体思维方式提高研究化学的乐趣

学习每一种物质,就如同认识一个人,光记着其名字是不够的。你必须和这个人有很长的相处时间,才能记住它们的音容相貌,理解它的性格与特点,知道它的优缺点与长短处。如果你是它的领导,你能知道它适合什么岗位,有多大本事,你才能对他们指挥自如,考试战争才能百战百胜,所以化学学得好才能当领导。

对于每一个要学习的物质,尽量要看一看实物,体会它的颜色、状态......对于学生实验,要尽量动手,体会它性质的与众不同之处,哪怕对于再寻常不过的物质如水也要能对其性质品头论足。同时在化学分组实验中体会实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物质学多了,容易糊涂,特别是有些双胞胎、三胞胎物质,也要能尽量分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因而我们学习化学,就不再是一堆英文字母。而必须是一系列形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物质转化。例如电解氯化钠,就应该想到钠离子得电子生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属钠,氯离子失去电子成了黄绿色的氯气瓢出来了,等等。

要经常在纸上,更重要的是在大脑中梳理所学过的一切。让他们站好队,分好类。每个物质都能给他们贴上一个标签,写上一句二句概括性的话。这样化学的形象化有了,化学也就学活了。

三。建立良好自学习惯,培养独立解题品质

高中化学不单是化学,高中所有学科的学习都要求自主先入。因为高中课程内容多、深度足,很多东西是需要用心去体会,而不能言传。因而还指望像小学、初中一样,老师手把手的教、老师一题一题的讲解,学生尽管不懂,也能依样画符,似乎初中都很容易学懂。两个学生中考成绩如果都是80分。但这80分是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的,一个80分货真价实,是真正弄懂了知识的体现,而另一个80分则是通货膨胀,没有彻底弄懂知识,只是对知识的死记和对老师解题的机械模仿的话。进入高中后,成绩自然分化的很厉害。

所以进入高中后,有自学习惯的要坚持,有自学能力的要发挥。没有的则必须培养、必须挖掘,必须养成。做事情、想问题要超前,一段时间后大家都会了解老师的教学套路,教学方法。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提前学习的意思。但很多同学预习是扫描式、像读小说、看电影。一节内容5分钟就搞定了。遇到稍微恼火的地方就跳过或放弃了,心想反正老师还要讲。这其实不叫预习,就是一种扫描。没有收效,没动一点脑筋,这样的学习,能力是丝毫得不到提高的。

预习就是要通过走在老师前面、想在老师前面、学在别人前面,要拿出一个架式,要拿出笔来,勾画出重点;要拿出草稿本,进行演算,然后将课本习题认真做一做,检验自己的预习成果。

这样别人是在上新课,对你而言则就是复习课了。下课后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课本。解题速度加快,腾出时间进行新的一轮复习与预习。有的同学一天到晚总是在被动吸收知识,被动应付作业。整天头不洗,饭不吃,忙乱不堪,疲惫不堪,但考试下来,总是很不令人满意。便却给自己安慰说:我已尽力了,我就这个能力了,人家头脑就是聪明啊,否法定了自己,长了别人的志气,对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

不少人听新课听得浑头昏脑,飞机坐了一节又一节,最后才不得不翻书,从头自学。为什么就不能超前一点,先自学后再听课呢,这样也不至于天天坐飞机。有人总是一厢热情的认为:上课一边听,一边看书,节约时间,效益超强,结果没有几个人能如愿。

要懂得反思与总结,要懂得调整思路、方法。总之一切皆要主动,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不被老师操控、推动,但要与老师的教学思路、进度保持一致,从而形成合力达到最大效率。

学习上要动自己的脑子、流自己的汗。不要搞任何人,也不要指望谁来督促你,逼迫你,我们要成为自己学习上的主人,不要成为学习的奴隶,更不要成为别人学习上的陪同者、旁观者、听众或是看客。

要加强培养自己独立解题的习惯,高考是独立答卷而不是商量、合作考试的。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开讨论,无论有无必要都要问别人,似乎很是谦虚好学,实则是偷懒或是借机拉呱开小差。把自己的脑袋闲置起来,借别人脑袋解题,训练聪明了别人的同时,却颓废弄笨了自己,真是得不偿失啊。

有问题不问,不是好事,有问题就问,更不是好事。你要确认经过自己的努力后依然不能解决的才能问。哪儿不懂就问哪儿。别一张口:这个题我做不来;给我讲一下这个题。

有的人,手里拿着英汉词典问别人某个单词怎么读、怎么写。或直接问周围的同学:氢的原子量是多少。这已经不是问题,而是借题发挥了。

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从你提问的方式、问题的出发点,就能判断出你的学习大致是一个什么程度,有什么发展潜力。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篇五

1.齐恒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主要目的 提高齐国地位

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的直接目的 抵御匈奴南下

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奠定对外战争的物质基础

4.周初统治者实行封建制的主要目的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策

5.汗初实行款舒政策的根本目的 稳定统治

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 分割王国的封地

8.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目的在于 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

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联络大月氏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的直接目的 保证北魏政府财政收入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 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4.隋唐实行科学举制的最主要目的 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

15.唐政府规定农民可以纳绢代役的主要目的 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16.唐太宗注意用人纳谏的根本目的 维护统治地位

17.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8.五代十国很多政权比较重视发展生产的目的 保存实力

19.宋太祖即位后,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直接目的 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20.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在于 有效的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

21.元朝政府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的主要目的 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22.元朝政府重视国内陆路水陆交通,其直接目的在于 取得南方粮食供应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篇六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知识点总结: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4.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9.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54.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55.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56.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5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58.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5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60.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61.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6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64.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65.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66.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成熟的个体。

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8.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9.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70.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72.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7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7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7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8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2.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83.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8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85.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7.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8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知识点总结:生物与环境

89.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9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92.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93.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9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95.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9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9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98.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9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100.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101.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生物圈可以说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102.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103.大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04.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特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10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由于外来特种的入侵或引种到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特种的生丰受到威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篇七

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 《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1、起源:新石器时代 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 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4、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篇八

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侵害肺部和呼吸道细胞。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的活动离不开细胞。

3.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5.生长发育以细胞的增殖,分化为基础。

6.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7.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8.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无细胞核),不能表达出全能性。

高中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网篇九

原核细胞中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无细胞壁。

2、真核生物一定有细胞核、染色体吗?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等没有细胞核,也无染色体。

3、“霉菌”一定是真核生物吗?

链霉菌是一种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

4、糖类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吗?

糖类元素组成只有c、h、o。

5、真核生物都有线粒体吗?

蛔虫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6、只有有线粒体才能进行有氧呼吸吗?

需氧型的细菌等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膜内表面上。

7、只有有叶绿体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吗?

蓝藻等含有光合色素的植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8、绿色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吗?

植物的根尖细胞等就没有叶绿体。

9、细胞液是细胞内液吗?

细胞液是指液泡内的液体,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及细胞核中的液体。

10、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一样吗?

原生质层是指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高一,不包括细胞核与细胞液。原生质是指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包括膜、质、核。

11、生物膜是指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吗?

生物膜是指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巩膜、虹膜等生物体内的膜就不是生物膜。

12、主动运输一定是逆浓度梯度吗?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但有时候也表现为顺浓度梯度,比如刚吃完饭后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

13、atp是生物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吗?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体内有些合成反应,不一定都直接利用atp功能,还可以利用其他三磷酸核苷。

14、呼吸作用是呼吸吗?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的有机物经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合成atp的过程。呼吸是指生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5、丙酮酸和丙酮是一回事吗?

丙酮酸(c3h4o3)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c3h6o)常作为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

16、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物一定是酒精和co2吗?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的胚等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17、酵母菌只进行出芽生殖吗?

酵母菌在营养充足时进行出芽生殖,营养贫乏时进行有性生殖。

18、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都生成了atp了吗?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只有一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去了。

19、光合作用过程只消耗水吗?

事实上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也有水生成,从净反应来看应该是消耗水。

20、光能利用率和光合作用效率一样吗?

太阳能的比。光合作用效率指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植物吸收光能之比。

2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出现赤道板了吗?有丝后期出现细胞板了吗?

赤道板这个结构根本不存在,是因为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才这样说的。细胞板真实存在的在后期出现的。

22、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还是姐妹染色单体吗?

姐妹染色单体一旦分开,就成为两条染色体,只有连在同一着丝点上才说姐妹染色单体,且为一条染色体。

23、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一定是细胞衰老吗?

细胞在也可能失水造成水分减少,萎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