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网(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8 04:04:42 页码:11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网(大全8篇)
2023-09-18 04:04:42    小编:雁落霞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网篇一

教学内容:

教材p106—107

教学目标: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观察、猜测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2)实践验证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活动汇报、小结

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

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 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

2、教学例4

(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

(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3、p106“做一做”

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

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几分之几,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做铺垫(因为概率与这些分数相等)。

三、练习

p109 4

第4题,是一种逆向思维。并体现开放性,如第1小题,只要红比蓝多,就能满足条件。第2小题,只要蓝比红多,都满足条件。

p109 5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网篇二

教学内容:

课本19页至21页练习五第3至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网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组织讨论: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

2、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图。

说一说这两个小朋友怎样整理的。

3、小结:

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是一样的,在不同标准下呈现多样性。

二、练一练。

1、分一分,说一说。

(1)怎么分?说标准。

可以按年龄分类,按性别分类。

(2)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颜色分类,按样式分类,按样式和颜色分类。

(3)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机动车和非动车两类:大车、小车、自行车三类,按分配个数分成三类。

2、看一看,可以怎样分。

(1)图上画着什么,可以怎么分。

(2)汇报,交流:可以按大小分类,按形状分类。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看图,可以怎样分。

按大小分类,按颜色分类,按用途分类。

三、小结,实践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实践活动。

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网篇四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二第7――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认识,巩固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能正确地比较一些简单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 巩固所学和有关分数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的能力。

教具准备:

4个完全相同的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说出2/3的各部分名称。

二、基本练习:

1、 课本练习二十二第7题。

2、 课本练习二十二第8题。

3、 课本练习二十二第10题。

5、 课本练习二十二第9题。(完成后可讨论:1个圆的3/4与3个圆的1/4谁大谁小,为什么?)

6、 课本练习二十二第11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从几分之一开始,复习了分数的相关知识。课上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表现得相当出色,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使自己的思维更敏捷。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网篇五

1.新课程的主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于示范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教师一言堂”本人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大量问答、叙述、表演、讨论等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但是在课堂中,并没有完全的做到很客观的去判断学生的实际操练过程。带着教师的主观想法:what’syourname?mynameis…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型,可以一笔带过的想法。所以忽略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体差异,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这节课设计的最根本宗旨。

2.机智教学,灵活过渡是每个优秀的英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在本堂课上,我在引入本课的step1部分,受到课堂用语的牵制,使得开头的介绍引入部分与前部分的铺垫脱节,过渡过于牵强,不够流畅自然。同时,我也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趣味教学,激发、保持、巩固学生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开始、轻松愉快的过程、轻松愉快的结尾,使得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情趣。但是在处理听力部分的过渡中,过于牵强,似乎又把主角从学生那里抢了回来,把他们当成了完成我这个听力任务的工具。

3.教学内容“大众化”。不同的学生,对每一课的内容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兴趣。所以,针对学习者构建知识结构,每一堂课都要求教师问题的设计也要根据难易,再由不同的学生基础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合理问题。在本堂课中,教师的主旨就是围绕“what’syourname?what’shername?what’shername?”。教学任务设计虽然多元化,具体化。但是缺乏梯度化。忽略了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多方思考练习、多方提高。

4.忽视了黑板教学的应用。自从有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英语课堂增加了不少乐趣,而传统的黑板却因此被忽视了。在本堂课中,多媒体教学能多方位呈现教学的步骤,学生也能清晰地感受课堂线索,应该说对于基础比较扎实或者懂得合理记笔记的同学来说是可以一步到位的,但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或是记性不好的同学多媒体像是电影一闪而过,课中停留了一定的印象,课后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myname'sgina教学反思范文二:

教学思路:

首先是热身对话练习。与同学进行一些简单的问候,顺便复习一下前三单元的重点句型。

其次是传授新知识。通过一个自我介绍,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句型:what’syourname?mynameis…接着,点出核心句型中的重点单词,进行单词学习。然后是对话练习,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一下。之后进行巩固练习:填空和翻译练习。

再次是知识的扩展。由what’syourname?延伸出what’shername?和what’shisname?.首先是单词回顾。复习一下人称代词和相对应的物主代词,有一个针对性的练习紧跟其后。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扩展句型,进行详细的讲解。之后进行相应的对话练习。最后进行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最后是本节知识的回顾。对本节课的三个重点句型进行纵向的总结。

在集体评课之后,根据各位老师的建议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授过程以及教授效果做了以下的反思:

1.课容量有点大,学生掌握起来比较费劲。本节课的内容适合分为两课时来教授。第一节课只教授重点句型一就可以了。加之以更多的口语对话练习。

2.学生把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搞混了。表现在把两个答语混淆了。这也是课容量偏大的一个后果。

3.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味的讲知识。如果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有一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来的,不必老师讲出来。这样一方面让课堂没有那么紧张,更加活跃,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动态,课堂秩序比较差。我只是在关注自己的讲课,而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至于有些学生课堂纪律不好,感到无事可做。今后的讲课,应该多关注一下学生的动态,及时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5.集体活动比较少,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只是有两个对话练习的机会,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得到了展示的机会,课堂的参与度不够。应该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让学生站起来,张开口说英语。

通过这次讲课与评课,我及时的发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缺点与不足,这些不足都是我在教学方面的盲区,是自己没办法发现的,感谢各位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弥补不足,对于老师们的建议进行积极的尝试,从而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网篇六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尊严》是一篇蕴意深刻的叙事类文章,文章主要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故事,他在小镇上逃难时,面对善良朴实的人们的盛情款待,他没有立即接受,而是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品尝劳动果实,正是由于他有着“不能不劳而获”,“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的坚定信念,最后终于成为了石油大王。教学本课,一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描写哈默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词句,理解“尊严”的真正含义;二要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主人公哈默和杰克逊大叔作出评价,说说自己对他们的看法,提高学生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复述这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尊严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教学重点:

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由一个历史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急于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对“尊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遇到生字用笔圈画出来,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这些字音读准。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并给生字找个伙伴,组成词语。

3.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

4.讨论: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尊严”,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学生自读和互读,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研读课文,潜心会文

1.学生自学思考。

(1)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

(2)画出他们之间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分小组进行讨论。

3.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你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面对好吃的食物,哈默与其他人的行为表现截然不同,你从他与众不同的表现中体会到了什么?)

(2)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你从“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中感受到了什么?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个怎样的年轻人?)

(3)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你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你从哈默的神态变化和语言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杰克逊大叔真的有活儿需要哈默帮忙吗?为什么他要这么说?从中你看出杰克逊大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5)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你从这两个人的动作——“蹲”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个“蹲”字表明了什么?)

(6)“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网篇七

第三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分布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数量特征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 点的经纬度。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强化训练:

1.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

经纬度数

判断东西半球

判断南北半球

300e、200n

1200w、300s

100w、870n

1600e、450s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板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网篇八

教材简介: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这部分内容要有机地体现与表内除法的联系,同时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建议: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2、加强操作、观察活动的教学。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5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