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9 00:41:17 页码:13
最新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实用10篇)
2023-09-19 00:41:17    小编:纸韵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一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1、导入部分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二

赛龙舟是端午节期间的一项民俗娱乐活动,以其激烈性、比赛性赢得人们的喜爱,但在我们北方幼儿缺乏赛龙舟的生活经验。因此,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借助幼儿对赛龙舟的'对赛龙舟的兴趣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和感知赛龙舟活动的激烈景象,鼓励幼儿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能丰富生活经验,并大胆表现龙舟比赛这一内容。

1.在喜欢和了解赛龙舟的基础上,大胆表现赛龙舟的激烈景象。

2.能够自主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能,大胆表现龙舟比赛中人物表情、动作等细节。

3.大胆想象,体验创作的乐趣。

经验准备:和家长一起搜集、观看赛龙舟竞赛活动。

物质准备,赛龙舟视频、ppt课件,各种纸张、笔和水粉颜料。

1.播放赛龙舟的视频dvd。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端午节赛龙舟比赛的场景。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这是龙舟比赛的?划龙船人们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小结:人们在划船的时候,整齐划一的动作才能划得很快,他们的船桨抬得一样高,他们的身体动作都差不多,所以这艘船一定划得很快。

2.播放教学课件,感知了解龙舟的基本特征。学习表现赛龙舟的场景。

(1)观察龙舟外形特征,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龙头和侧面人的画法。龙头:龙嘴(锯齿型的牙齿)——龙眼(大又圆)——龙角(有分叉)

侧面人:头(可以是侧面,也可是正面或背面的)——身体(只画一侧的手)——手部动作画出划桨的姿势。

(2)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提问:龙舟上用了哪些线条和图案?你想用在龙舟上设计什么图案?

3.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鼓励幼儿利用夸张的线条、多彩的颜色在想像的基础上创作出龙舟比赛的场景,教师观察并支持幼儿大胆表现。

4.用幼儿作品布置“热闹的赛龙舟”,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学习,感受创作的快乐。

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三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开展其他活动。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我设计了广告《粽子》活动,因为正值端午时节,孩子们都品尝过粽子,对粽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广告具有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广告的设计是千变万化的,没有统一模式的,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纸盒、旧挂历、碎布、废旧盆、颜料等多种材料,引导幼儿用多种材料,充分想象,运用剪、贴、撕、画等多种手段进行广告设计,激发幼儿对广告设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1、学习运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作方法为粽子设计广告,巩固对粽子的认识。

2、能大胆创意设计广告,增强美感的体验。

3、在设计粽子广告的过程中,激发对广告设计的兴趣,培养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几张有代表性的广告设计

2、各种纸盒、旧挂历、碎布、废旧盆、颜料等多种材料

1、导题

1)端午节马上要到了,超市里进了一批新鲜的粽子,可是没人买,怎么办?

2)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引出设计广告)

2、入题

1)你看过广告吗?看过什么广告?

3)(师小结广告的特点)噢,广告上面的东西就是要让别人买的东西,广告的颜色很鲜艳,广告设计的方法也不一样。

4)那么你们准备如何来设计这张粽子的广告,请小朋友与同桌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幼儿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好以后,就可以请小朋友动手操作了。(幼儿自由选择材料)

5)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分工。

3、结束

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广告。

活动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导入部分时间过长主线有点偏离,可以将广告纸直接呈现让孩子们能看到广告的内容,直接在将广告的类型和作用引导出来,在广告的类型上老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小结这样可以让幼儿更了解。在指导时没有及时观察到幼儿设计广告的位置比较单一。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出现“教学冷藏”,老师不可以只是巡视嘴巴一定要不停地说,要及时给幼儿提供帮助、应巡视中教师引导幼儿画面中的不足。

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四

中班教案《端午节》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引导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

3、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

4、引导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6、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1、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并布置环境

2、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

3、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

4、端午美食

1、教师将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汇合一起,教师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1)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

(2)你们知道什么是端午节吗?在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

本次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中班的孩子们将去到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过端午节。本次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小班孩子和中班的孩子一起交流认识端午节、一起学习了解端午节传统、一起感受端午节的气氛、一起品尝端午节的美食!对于这次活动的开展,也是幼儿园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之间建立互帮互助的情感!

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五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2、画粽子和龙舟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六

1、了解龙舟的外形特征。

2、运用一正一反反复折叠及粘贴的方法装饰龙舟舟身。

经验准备:幼儿有欣赏龙舟的相关经验。具备一正一反反复折叠的基本技能。

课件:龙舟实拍图、龙舟底图、扇形鱼鳞折法示意图。

材料准备:彩色纸张、胶水、水彩笔、油画棒、龙舟底图(教师可参考龙舟图画一只大龙舟,幼儿一起合作完成装饰;也可a4纸打印与幼儿数量相同的龙舟底图,幼儿个人完成装饰。)

儿歌导入,请幼儿说一说龙舟的特征。

1、儿歌: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2、讨论:龙舟是什么样子的?(播放龙舟图)

出示龙舟舟身底图及操作材料,与幼儿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

——我们可以怎么装饰龙舟长长的舟身呢?

——怎样才能让龙舟底图的整体画面更丰富呢?

小结:可以使用彩色纸张折成扇形鱼鳞粘贴在舟身上来装饰舟身,再用彩笔为龙舟底图涂色、添画,使整体画而更加丰富、美观。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播放扇形鱼鳞折法示意图,引导幼儿折叠时要正反等宽,反复折叠,使折痕均活动匀,尝试使用两种颜色的彩纸重叠后进行折叠,并将折叠好的扇形鱼依次粘點在龙舟舟身上。

2、引导幼儿关注整体构图,注意龙舟与添画的人物、景物的比例以及龙舟的色彩搭配,使整体画面生动有趣。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开展“端午粽子香”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制作和装饰粽子,体验过端午节的快乐心情。

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七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能积极和同伴交流、分享,获得更多的端午节经验。

3.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气氛,体验游戏的`乐趣。

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能积极和同伴交流、分享,获得更多的端午节经验

1.赛龙舟的图片、鼓。

2.大粽子。

3.端午节ppt。

一、开始部分:故事导入。

有一位花婆婆,他有四个孩子,虽然这四个孩子都在很远的地方工作,但都很孝顺,一到过节都会回家来看望自己的亲人。(小朋友你们都知道有哪些节日呢?)忽然有一天花婆婆的四个孩子都回来了。他们每人给花婆婆带回来了一件礼物。花婆婆非常高兴,惊奇的问:“你们怎么回来了,还带礼物。”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因为今天过节呀?花婆婆说“今天什么节日啊”孩子们说,打开礼物你们就知道啦。

二、基本部分: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出示第一个礼物盒――艾蒿。请幼儿观察猜节日。

2.依次出现香包、划龙舟的图片、粽子请幼儿猜节日。

3.师小结:现在你们告诉花婆婆,过的是什么节日呀?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这一天人们就会用这些特别的方法来庆祝。(端午节的各种来历和传说,最常见的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秦国攻破楚国时,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农历五月初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入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就把屈原投江的那一天定为端午节。)

4.请幼儿交流:你们过端午节都干些什么?随机介绍端午节的习俗。

――艾草通常是长在田野边,它的作用是驱蚊,辟邪,把它插在门上。)

――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各地方包的形状各异,有三角粽,有长条粽。口味不同,有红枣馅,有肉馅,有无馅的。

5.幼儿尝试包粽子。

6.播放端午节划龙舟视频,幼儿游戏:赛龙舟。

三、结束部分

划龙舟出场。

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八

1、知道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2、增强幼儿撕贴和叠小船的.技能。

3、参与节日游戏。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阅读区:投放与端午有关的图片、书籍。手工区:投放各色彩纸、小船模型、画纸、手工纸。

数学区:投放画好的船

一、活动开始。

(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明天我们就要过节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幼儿回答)

(幼儿回答)

老师:没有关系,我们现在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一些图片,看看是怎么样划龙船。

(播放图片)

老师:好的,看完了图片现在我们回到这节课的主题吧,今天我们的区域活动也是跟船有关系哦,老师在各个区角都准备了一些材料。

数学区的小朋友可以通过点卡来买卖小船,或者给小兔子分一分小船,一定要数清楚数量哦!

(常规提醒)

老师:好的,那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够自觉的使用进区卡,不要争抢,在自己的区角要耐心的跟小朋友们一起活动,不要闹哄哄的。

(幼儿自选区角,老师适时指导。)

三、活动结束。

收拾操作材料,展示个别效果比较好的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提出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让幼儿学习好的榜样。

课后将幼儿作品展示在墙面上供幼儿和家长继续欣赏。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幼儿园活动目标基本上分三个部分,认知方面,技能方面,情感方面。幼儿体育活动更注重技能和情感,所以幼儿体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在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和产生的情感。对于技能方面,还要注意具体技能方面的问题,如"走,跑,跳等"。这方面容易被忽略,因为我们往往只重视整体技能,如"协调性,灵活性等"。此次活动目标的设计就忽略了具体技能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语言很响亮,也很简洁,这也是幼儿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但语言不够自然,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锻炼。体育活动虽然注重活动的设计,但语言相当重要,并且有它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幼儿体育活动。

口令和队列是体育课的基本要素,幼儿体育活动同样如此。此次体育活动口令和队列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口令不够规范。这方面的问题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更要重视,要注意平时的点点滴滴。

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九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尝试仿编儿歌,体验创作的快乐。

经验准备:了解端午节来历和习俗物质准备:教学课件

1、谈话交流,回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提问:端午节就要到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2、结合教学课件欣赏诗歌,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相应的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提问:为什么这些音听起来很像?

(3)引导幼儿朗诵儿歌,感受作品的节奏感。

提问:第1段儿歌前两句有几个字?最后一句话有几个字?第2段、

第3段呢?这样朗诵起来有神们感觉?

4、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儿歌。

端午节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端午节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十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看图片、视频、游戏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了解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

二、知道只有讲规则,团结合作才能划好龙舟。

三、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

重点:了解划龙舟这一运动。

难点: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一、划龙舟视频。

二、图片:龙舟、划手、鼓手、掌舵人。

三、纸折的船、塑料门洞。

一、出示纸折的小船,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2、“你们知道它在哪里行驶吗?”(幼儿回答:河上、海里、水里等)

3、“你们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船呢?”(幼儿回答:冒烟的木头、轮船、很长很长的船、两层的船等等)

二、出示图片认识龙舟。

1、教师出示龙舟图片,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师:“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条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船吗?”

(2)告诉幼儿图片上船的名字叫龙舟。

2、引导幼儿认识龙舟。

(1)“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长长的、前面有一个龙头、后面还有一个尾、有船桨)

(2)“你知道它是用来看什么的吗?”(幼儿回答:划船的,比赛的)

(3)教师小结: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三、观看视频,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及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划龙舟比赛。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

(1)师:你们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儿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还有坐在后面的人等。)

(2)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在敲鼓、在划船)

3、出示图片进一步认识龙舟上三种人的名称、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别出示三张图片,一一介绍龙舟上的三种人,分别叫:鼓手、划手、掌舵人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龙舟上三种人是做什么的。

教师小结:在龙舟上面,“鼓手”坐在龙头前敲鼓给划船的人发号口令;“划手”听着鼓点拿着船桨划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着舵掌握方向。

(3)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三种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儿一起谈话,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师:“如果有的划手不按照鼓手的节奏来划船,会怎么样呢?”

“划船的时候鼓手敲鼓的节奏忽快忽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果掌舵的人控制不好方向船会怎么样呢?”

(5)教师小结:在龙舟上有划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划龙舟的时候他们需要团结合作各尽其责才能到达终点。

四.游戏体验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规定做不同的动作。(第一组:拍手第二组:拍膝盖第三组:跺脚)

2、教师讲游戏规则

规则:听音乐看教师指挥,该哪组做动作或哪两组做动作,其它组则休息,如有人犯规则音乐重新开始。

3、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4、师幼讨论:

(1)在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我们重新开始了几次,为什么会这样呢?

(2)后来我们是怎样成功的?

五、谈话小结,将规则意识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划龙舟的时候怎么做才能又快又稳到达终点?

2、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怎样做才能完成游戏?

3、小朋友在喝水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4、在玩滑滑梯的时候我们要讲什么规则呢?

作为一节社会课,重点放在让幼儿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知道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从而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教案的设计上,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紧凑,条理清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