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0 05:48:26 页码:12
最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实用9篇)
2023-09-20 05:48:26    小编:纸韵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篇一

近日学校开展了学习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守高尚情操,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崇尚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同时,我也认识到——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反映当代教师与教育事业、教育对象、肩负责任、自身要求、治学态度等方面关系最基本、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价值追求的统一。其中,忠诚教育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关爱学生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为人师表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严谨治学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保证。

将“忠诚”列于首位,这是由教育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教师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做到了“忠诚”,才会有事业上的敬业精神,静下心去教师育人,做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忠诚教育事业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关爱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理解每一个孩子,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宽容相对;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同时关注孩子的生活、爱好和习性……走进孩子的心灵,跟孩子的心灵亲密接触。

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著作《学记》曾经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这一职责可以更集中地概括为“教书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要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为人师表作为一种教师职业德性的基本内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内容,最突出的就是体现了教师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人格完满,就要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再次,教师还应当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

严谨治学,就是治学一心一意,就是治学鞠躬尽瘁!是一种对教学的钻研,一种对教育的执着,它是在自觉意识形态下逐渐形成的。“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一名“严谨治学”的教师必备思想和品质之一。“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是“严谨治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勤学、勤思、勤动笔,努力让自己成为严谨治学的好教师吧!

学习了教师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教学道路更加指明了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好好教书育人吧,力争无愧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无愧于自己,更无愧于学生!

范文(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篇二

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爱、管理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信仰去感染学生,更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健全学生的心理和体魄。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从而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找准人生奋斗的正确方向。

做一名敬业的教师,必须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在此,我郑重做出如下承诺:

1、务实求真、忠于职守,认真做好教师本职工作。

2、关爱学生,尊重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严谨治学,科学施教,精心备课实现减负增效。

此时此刻,耳畔响起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话: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从事教师职业的我,是否也可在离退之时坦然的地重复这句话?身为教师,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价值发挥了多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自省,也更督促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各项职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祖国的`承诺,对人民的责任,爱岗敬业,潜心育人,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篇三

党的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是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也在世界民族之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一个全新的中华风貌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而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更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跟个人得失相比,我们应该将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学校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并积极参加课外文化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将来用自己的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虽然我们只是在校生,但我们依然要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出一份力,时刻记住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民主的概念深入人心。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要具备足够高的个人品德和素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我们都要做一个举止文明的大学生,每个人的素质和国家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尤其是当你身处国外城市时,你的个人素质几乎可以直接代表你的国家,所以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文明的重要性。此外,每个人都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于这个世界,所以我们与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要做到和谐相处,小到我们的舍友、同学、老师等,大到我们身边的小动物以及环境,我们要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一种友善的心态来面对我们身边的人与物,国与国之间需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相处,人与环境之间更需要和谐相处,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做到以一个和谐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

大学生活可以给我们想要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我们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自由总是相对的,我们要时刻记住身处法治国家,一言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合理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社会事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贡献。

我们常说,人生而平等,人间自有公正在。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平等和公正,对同学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带着世俗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任何人,要记住,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都是一样的;对待各门课程,我们都要带着积极上进的态度去学习,不管它是专业课还是考察课,既然学校为我们开设了这样一门课程,就一定有它自身的价值;对待老师,我们都应该尊重,都要记住:带着自己的不足去向老师请教。在学校,我们就应该尽力把身边的事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事业中做到公平公正。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大学生已经在逐渐步入社会,所以这对我们尤为重要,从自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走进我们的生活,让其走向全社会人民的心中,让所有的人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xx届六中全会(20xx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迫切需要。每一个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发展就不可能健康、快速和持续。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转型给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客观要求。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青年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应快速,对党中央所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容易接受。实践证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学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应该抢占先机,集中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先行军。

我们这一代人的起点太高、梦想的太多,习惯富足的新一代人,自然地对父辈那种平淡的工作生活抱有怀疑态度,期待更多变革。我们更关注政治人物说话的态度,而不关注话语的内容,开始留心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而不那么在乎经济的增长,我们想用微薄的收入去浪荡世界,也不愿意投入的坚持做好本分工作,我们热爱变革期待改变,却没有确定的方向。在很多人身上,我们看到玩世不恭,谈到国家和社会就是讽刺、辛辣、调侃,但你问他“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时,他就期期艾艾地说“让那些拿着高薪的官僚们去想吧”。

这种现象并不是偶见,在社会加速转型的当下,疾速奔跑时,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不能接受漫长的等待,因为我们习惯了快速,我们希望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拥有一切,但真的拥有了我们又能干什么?物质膨胀的今天,灵魂被挤兑的无处栖息。

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想想毛泽东,想想周恩来,想象一个个英雄的名字,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来的,我想应该是民族精神的振奋,以及英雄们内心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所支撑的。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把自身的价值留在了中国!

我们还可以想想那些载誉而归的体育健儿们,李婷、孙甜甜、刘翔,他们虽没有伟岸的身躯,可他们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挺起了中国的脊梁!是什么养的动力让他们不断地挑战自己,为国争光?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吧。他们同样把价值留在了中国!

也许,我只是说也许,也许我们没有他们那样的能力,可是我们一样可以把价值留在中国,而不是在一味的抱怨社会的不公!

我们都知道:这个价值观不是凭空而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沉淀,最后变成社会人自觉的行动,变成一种性格坚持下来。民族精神是一支永不褪色、永不会熄灭的火炬,它曾经照亮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现在,我们也正在接受着它的指引与导航。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感知着伟大祖国的迅猛发展,感知着经济与科学的迅速腾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让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我们要勤劳勇敢,发愤图强,用科学文化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我想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树立理想,坚定信念。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价值,要有树立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诚然,我们没有保尔柯察金那样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抱负,也许不能做到像杜红英大姐那样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但我们不能甘于平庸,安于现状,有人说:人的一生百分之五是精彩的,百分之五是痛苦的,而另外百分之九十是平淡的。人们往往不能忍受着百分之五的痛苦,而错过百分之五的精彩,在百分九十的平淡中度过。

2、承担责任,努力奋斗。

人活在世上,不是为所欲为,对社会的责任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理想的归宿。无数有杰出贡献的人无不以对社会的责任来鞭策自己寻找到人生的真谛。大多数人都出生在平凡的家庭却又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诱-惑,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更希望能表现自己,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努力奋斗将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有努力奋斗,才能练就一身硬功夫,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将披荆斩棘。

3、以强大心理对待奋斗结果。

人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伸展出生命的张力。像地质队员遍访崇山峻岭、穿梭于悬崖峭壁间寻找矿床,甘于清贫,忠于理想,也许到最后没有任何发现,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不怕失败,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了。奋斗是一种心态,一定要对得起自己。对待结果则应换另一种心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锱铢必较,对不可控因素则随遇而安。如果和不可抗力斤斤计较那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最后不但于事无补还恶化了自己的情绪。人只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足够了,要知道,心态放平还能延年益寿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篇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主线,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任务。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容、方法、规划和目标,为我们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遵循。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意见》精神,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纳入到各项制度建设中、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深入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真正让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改革共识,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要坚持立体化灌输,充分运用国民教育、媒体宣传、社会实践和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社会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力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具体化运用,立足甘肃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中,内化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和人文关爱、家国情怀,融入甘肃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要坚持情感化认同,善于用大众媒体特别是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力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共鸣,成为情感的寄托,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强调,“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们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面对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现实利益相互交织,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方面的价值选择发生深刻变化的实际,必须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确保任何时候都站稳政治立场。

指出,精神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甘肃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由一代代陇原儿女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在实践中创造了“南梁精神”“铁人精神”“‘三苦’精神”“舟曲抢险救灾精神”“甘肃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这些精神传承好发扬好,以核心价值塑造人、以道德教育感化人、以先进典型引导人,提升甘肃形象、筑牢精神家园,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征程上砥砺奋进、埋头苦干。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自己的事情,也是其生命力所在。要重视引导,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不断扩大参与面。要系于点滴,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到远,从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具体行为养成抓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文明、守礼仪、做表率。要融入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德润陇原”道德实践活动、“做文明有礼的甘肃人”主题活动、“邻里守望、情暖陇原”志愿服务、道德讲堂进社区进乡村等群众性活动,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印在人们的脑海深处,转变为生动的道德实践,贯穿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活动始终,让群众在社会大舞台上演主角、唱主戏,让人们在广泛参与中汲取营养、领悟真谛。高度重视农村、社区、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创新创造新经验新亮点,从点点滴滴事情做起,坚持不懈地抓,建设精神文明“大厦”就能形成气候。

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要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形成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建立“爱学校、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长效机制。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强基工程、未来工程、民心工程,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坚持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用力,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保教育不留空白、不出偏差。要把多姿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融入未成年人的成长历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教育的全过程,为孩子们构建一片蓝天,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感恩、懂得关爱他人、懂得回报社会,激发他们立志报效祖国、建设美好家乡的壮志情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篇五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本站小编整理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英雄集体的行为诠释着青年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肩上负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以后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是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四是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我们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我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

近日学校开展了学习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守高尚情操,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崇尚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党的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继续迈大步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我国的发展道路,历来都是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的,将全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接轨,与全球接轨,最终目的就是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中国梦付诸于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我党成立的出发点便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党和政府的一切行动和政策都是为了群众,让老百姓享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享有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享有应该享有的福利。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适应当今我国发展趋势的又一次精神力量提升。xx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全面铺展开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我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对我党长期奋斗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进一步认知,需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加强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政策领悟和形势分析。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和贯彻我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前提,解放思想,杜绝固步自封,始终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精神,不断推动改革创新。

同时,我也认识到——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反映当代教师与教育事业、教育对象、肩负责任、自身要求、治学态度等方面关系最基本、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价值追求的统一。其中,忠诚教育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关爱学生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为人师表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严谨治学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保证。

一、忠诚教育

将“忠诚”列于首位,这是由教育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教师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做到了“忠诚”,才会有事业上的敬业精神,静下心去教师育人,做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忠诚教育事业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

二、关爱学生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关爱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理解每一个孩子,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宽容相对;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同时关注孩子的生活、爱好和习性……走进孩子的心灵,跟孩子的心灵亲密接触。

三、教书育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著作《学记》曾经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这一职责可以更集中地概括为“教书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要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四、为人师表

作为一种教师职业德性的基本内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内容,最突出的就是体现了教师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人格完满,就要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再次,教师还应当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

五、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就是治学一心一意,就是治学鞠躬尽瘁!是一种对教学的钻研,一种对教育的执着,它是在自觉意识形态下逐渐形成的。“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一名“严谨治学”的教师必备思想和品质之一。“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是“严谨治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勤学、勤思、勤动笔,努力让自己成为严谨治学的好教师吧!

学习了教师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教学道路更加指明了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好好教书育人吧,力争无愧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无愧于自己,更无愧于学生!

3页,当前第11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篇六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任何政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是靠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而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摄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继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科学性和真理性。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本质要求,对各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一,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以前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一定阶段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们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执政之基,也是力量之源。

第二,通过学习,我们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我们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中国今天的成就。

第三,通过学习费老的思想和实践,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得到的是一种不竭的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地去奉献。其实奉献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还是我们的光荣!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我们必须向费老学习,爱岗敬业,积极探索,无私奉献,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实和提高自己,真正做到认知上有提高,观念上有更新,实践中有成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篇七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维度,既有富强、民主的目标,亦有文明、和谐的理想;既意味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和法治昭彰的社会建制,以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往往存在多种价值体系,其中与该社会制度的性质相适应的占主导地位、起统领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本质和方向。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和要求。我国目前的价值观多元性非常凸现,所以要有一个主流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才能使我国的思想领域有一个更高的认识。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铸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价值观的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观念变化,旧的价值观被批判,新的还没有出来或者还没被人们接受,所以出现价值观的迷失,出现了黑白颠倒混乱状态。所以尽快用新型的价值观取代旧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迫在眉睫。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统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精神重要内容的支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只有建设好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并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才能实实现。

xx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xx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维度,既有富强、民主的目标,亦有文明、和谐的理想;既意味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和法治昭彰的社会建制,也意味着遵纪守法、崇德尚礼的社会生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后者更为前者提供了精神归宿和价值依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当前,改革深水区的矛盾错综复杂,与之相伴随,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也更加明显和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不但能最大限度地为改革的推进整合力量、凝聚共识,也能最大程度地为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减震和抗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需要积极探索有效载体和传播方式。应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从国民教育、媒体宣传、社会实践、理论研讨等多个层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曾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中国精神,需要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化育和培养。各地各部门应认真领会《意见》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制度建设中、贯彻到依法治国的方略中、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深化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中,真正让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改革共识,在国家层面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念,在社会层面上助推公序良俗和文明风尚的形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任何政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是靠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而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摄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xx大以来继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科学性和真理性。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本质要求,对各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一,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以前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一定阶段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们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执政之基,也是力量之源。

第二,通过学习,我们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我们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对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中国今天的成就。

第三,通过学习费老的思想和实践,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得到的是一种不竭的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地去奉献。其实奉献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还是我们的光荣!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我们必须向费老学习,爱岗敬业,积极探索,无私奉献,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实和提高自己,真正做到认知上有提高,观念上有更新,实践中有成效。

第一、在学习中磨砺品质。不学习,当然要落后。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温良恭俭,可以格物致知;德才兼备,方能修齐治平。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髓,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进方向,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要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看待事物的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困难的手段;学习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强调“凡事务实,勿事虚文”,倡导务实精神。实干精神体现在不畏困难,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要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只有真抓实干,在遇到困难时不缩手,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业务技能,干不成功不罢手。以实干求实绩,以实干求发展。做好接待工作,除了要周到热情外,更要严谨细致。要坚持做到事无巨细,零失误。牢固树立“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勤学苦练、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业务上的能手、岗位上的人才。

第三、在努力实践中增长才干。人大机关的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追求在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等各方面的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实践中积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智慧和才华。积极倡导人大机关干部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爱岗敬业中实现自己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同时,还要积极实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推进改革的洪流中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全面学习活动,我们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洗礼,境界有了新的提高,人生价值有了更高的定位,工作方向找到了最佳的目标。精神风貌为之焕然一新,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智慧、潜力有了更高的认识,对伟大祖国的未来满怀期待,充满信心。

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教师节,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教师的这一殷切希望,为广大教师投身伟大的教育事业,传承社会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慰问信的重要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和弘扬优良的教师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未来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也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文明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目标能否最终实现。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

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党的大政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高度认同;他们时刻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毫无保留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全社会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他们不改育人之乐,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毕生追求,成为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推动者。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教师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倾向,一些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大学生自我鉴定范文,过于重视和追求个人私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强,各种消极的政治观点和错误的价值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市场。

理想信念源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崇高性。但理想信念并不是完全抽象的,更不是高深莫测的存在,而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联系,并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最终实现。就此而论,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教师的教学本职工作密切关联。广大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通过教书育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成就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师要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

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是同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的职业操守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队伍职业操守的水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就是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

中华文明五千年,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也一直影响和感染着无数的国人。人们经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来描绘教师的默默奉献,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来表达对教师的无限崇敬,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来颂扬教师的高贵品格。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认真负责,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师职业,对教职工作一丝不苟、忠于职守,为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他们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付出了大量心血,赢得祖国和人民的爱戴。

当然,我们也不必讳言,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着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素质差的教师数量虽然非常少,但负面社会影响却非常大。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关键在于教师要把加强职业操守建设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教师的潜能,也能唤醒教师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能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为全社会树立崇高的道德标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何能不顾个人安危,为抢救学生被客车碾压,双腿高位截瘫;不难理解,纵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教学条件,众多“最美乡村教师”仍会坚守自己的岗位,以教书育人为乐。

教师的修身立德,是指广大教师通过修养自己的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其中,修身是本,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修身立德,不仅包含着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也包含着对待自己职业和工作的基本态度。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和基础就是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

在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的当代,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还包括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为此,教师要始终按照所要求的那样,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坚持为人师表,把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广大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一位富有人格魅力、为学生膜拜并效仿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注重修身立德、充满为人师表使命感的教师。教师个人的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篇八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人根据这个表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的结论。得出这种错误结论的原因,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关系缺乏基本的认识。

“普世”一词来源于西方基督教。“普世价值”产生于资产阶级夺权的政治需要。欧洲启蒙运动以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地主和教会统治,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无神论摧毁天主教权威,用“天赋人权”反对“君权神授”,用“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高举自由、平等、人权的大旗,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这表明,“普世价值”从产生那时起,就打上了明显的政治烙印,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思想政治武器,其本质还是为资产阶级的权力和利益服务的。第二资世界大战后,产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度警惕,在冷战期间,以杜勒斯为代表的一批西方政治家提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他们将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宣扬为超越于国家、民族、宗教之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从此“普世价值”具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演变成了西方资产阶级实施和平演变的思想武器。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这是十分错误的思想认识。错误的原因一是没有弄清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其次是没有弄清楚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第三是没弄清文化交流借鉴中取舍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第四是没弄清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湖南湘潭大学教授刘启良说:“即便是同一种文化理论,往往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实践效果。”马克思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平等原则又由于被限制为仅仅在‘法律上的平等’而一笔勾销了,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即限制在目前主要的不平等的范围内的平等,简括地说,就是简直把不平等叫作平等。”

无论哪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是着眼于自身的利益,在自身之外的现实大背景下建构起来的。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含有对于人性普遍特征的描述和理解,但就其文化整体而言,只能是以其民族或国家的利益为核心的一种精神化表述。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企图从整体上强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普世价值”,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普世化。西方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刻意强调自己的文化是普世文化,自己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观,其实质是想使自己的利益普世化。所以,从整体上看,不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但从局部来看,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对人性普遍特征的理解与描述。

刘启良教授说“民族的出路,即文化的出路:民族的重振,首要的是文化价值的确定。”为了探寻民族的出路与重振,自呀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政治上看,我们经历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但都没有把国家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处境中解救出来,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找准民族解放的方向。从文化上看,我们经历了国粹论、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西体中用论四种选择,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进行“普世价值”的论争。有的人把“普世价值”看着灵丹妙药,有的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这两种看法和态度都是不理性的。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待文化论争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定性定向。其实,从整体与实践来看,“普世价值”是个伪命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文化定向作用。用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的话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铸魂工程’,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歉收并蓄的气度,既看到自身文化传统的优势,又敢于承认自己的落后,就会产生出走向先进的巨大动力,就会有提升向前的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快速进步,就是我们意识到了落后,敢于承认落后,并奋起直追的结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思想多样性的回应。有些人认为社会越来越多元化,指导思想也必须多元化。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导致思想混乱,思想混乱的后果必然是社会动荡。这样,我们就真正上了某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宣扬的“普世价值”的当。我们在看到思想文化领域繁荣兴旺的同时,更要看到繁荣的思想文化领域中进步思想与落后思想、正确思想与谬误思想、科学思想与迷信思想,健康思想与腐朽思想、高尚思想与庸俗思想等并存的矛盾。这些纷繁复杂的矛盾,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形成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避免思想对立、防止社会撕裂。

坚决反对西方含有特定政治内涵的价值与理念。我们要深刻分析某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宣扬“普世价值”的真实目的,明确反对某些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普世利益,以“普世价值”的名义,强加于中国、强加于世界的具有他们特定政治含义和用意的价值和理念,而不是根本反对各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对人性普遍特征的解理与表述。我们也要秉持开放的文化态度,既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学习人类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不把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普世价值”向世界推销,更不能强加于人,而是象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说的“我们倒是愿意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和心态,去加强同世界各国有关核心价值观的交流和互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篇九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概括、新部署、新要求。这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不仅展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充分展示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同时,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高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判断是非的标准,行动遵循的指南(准则)。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共识”产生“合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要最大可能地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是对人民首创精神的尊重,是对人民权益的保障,更是对人民平等发展权利的维护,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与需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来的价值目标和要求,是对个人价值和个人道德的普适要求,与自古至今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仁爱”、“德义”相吻合。这三个层次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世情民意,最大限度地代表了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高度统一。它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和厚重根基,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根脉。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中所形成的“礼义仁智信”、“和为贵”、“和而不同”、爱国主义等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吸收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借鉴了外国价值理念的合理成分,具有鲜明包容性的开放体系。它还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价值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培育“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如何保证自由、平等,尊重群众的创造力,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的基本权利,都需要相关的法规制度更加完善和执行有力。同时,培育“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每个人从我做起,自觉践行共同的价值追求。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化为点点滴滴爱岗奉献的实际行动,把诚实守信、互助友爱融入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之中,在“春风化雨”中弘扬真善美,呼唤中国进步发展之“魂”。

今天,前人期待了百年的现代化之梦正在实现,对精神家园、共同理想的呼唤更加强烈。简短的“24字”,如同一面旗帜,鲜明亮出了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我们充足的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价值观念引领下,我们的党必将唤起社会共识,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