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班会教案(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1 13:13:35 页码:10
最新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班会教案(大全8篇)
2023-09-21 13:13:35    小编:LZ文人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篇一

第1条 按照《关于自然灾害的'安全预防措施》的有关规定,确定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

第2条 凡有可能遇到自然灾害威胁的施工项目经理部应按照当地政府和工程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防灾减灾工作。同时,根据施工及其所在地区、环境等的实际情况编制《自然灾害的安全应急预案》,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预演预练。

第3条 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的后果分析:

1、洪水:人员和临时设施、设备、在施工程被淹,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台风:临建、临时设施、高大设备等严重受损,并可能因此导致二次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泥石流、山体滑坡:可直接造成人员受到冲击或掩埋,也可导致临建、临时设施、高大设备等严重受损,并可能因此导致二次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第4条 应急组织:应明确启动《自然灾害的安全应急预案》的权限。明确实施《自然灾害的安全应急预案》过程中的处理、决策、指挥等相关人员及其责、权,明确现场救援人员的构成及其分工。

第5条 按照当地政府和工程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和实际需要和可能在适当的地点设置应急设备、物资,并委派专人管理和维护。同时,项目经理部的所有从业人员都应知道应急设备、物资放置位置、用途和使用方法。

第6条 应急教育和培训:项目经理部应向从业人员进行自然灾害先兆判断和遭遇灾害时避险、自救、互救、逃生、报告、减灾等方面知识和要求的培训教育。

第7条 紧急处置措施应包括项目如何组织自救和向社会求救以及配合社会落实减灾措施等方面内容。项目经理部应始终保持一种与社会联系的通讯、交通方式。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篇二

为了有效提高我校自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此预案。

一、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校园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救灾工作。 组长:__

成员:__

二、工作总结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工作。

五、主要职责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预防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件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学校各处、室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校舍、场地、山坡、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预警,切实做好师生员工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7、在教育局、中心校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山坡、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护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学校消防责任制度。

8、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严格按局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放学。

七、责任追究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

学校校长是本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〇__年三月二日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篇三

为了做好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灾后恢复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保障全县农作物生产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县实际,特编制20xx年县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农业中心工作,本着“预防为主、灾时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增强广大农牧民防灾减灾意识,切实保护好广大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尽量减少由于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

1、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加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树立可持续治理的科学发展观,增强防范能力。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局长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股站和各乡镇农技人员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旦发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抗灾救灾,恢复农业生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农业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内突发性暴雨洪涝、低温、冷害、风灾、雹灾、霜冻等农作物重大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农业局成立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属各股站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乡镇农技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

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植保植检站,办公室主任由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兼任。

(一)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职责

汇总、核查全县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应急工作情况,及时报告,提出建议意见;及时收集、反映与农作物有关的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测预报信息;在发生时期,组织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收集、核查灾情,并报告灾情动态;研究决定灾害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的重大事宜,决定启动和解除灾害应急预案;安排部署农作物防灾减灾工作,指导农作物抗灾救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二)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股站职责

灾情发生后,领导小组成员要立即赶赴工作岗位开展工作,各股站都要根据本预案和既定的部门岗位职责立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协同合作,奋力抢险救灾。

1、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做好配合并督导各股站和相关乡镇技术人员工作。

2、办公室、植保植检站负责核查、收集、反映灾情,指导灾后生产;制定农作物灾后生产恢复指导意见、落实各项农作物抗灾减灾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掌握灾后需补种、改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面积和所需种子数量等情况,指导种子调运、供应。

3、科教股组织开展灾后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4、土肥站制定灾毁耕地修复及培肥方案,指导开展灾毁耕地修复、地力提升和农作物的科学施肥。

5、农机监理站建立农机抗灾救灾服务队,组织农机人员和农机具,参与抗灾抢险和灾后恢复生产服务工作。

6、财务股负责救灾资金的准备和政策落实工作。

1、预警信息:主要包括气象局等部门暴雨洪涝、低温、冷害、风灾、雹灾、霜冻等预警信息,全县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情况。

2、信息采集:采集内容主要包括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和受灾面积、损失程度和已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3、信息报送:灾情发生后,由办公室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州农业局报告。农作物重大灾害信息应立即上报。因不可控因素一时难以上报详细农业重大信息的,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核查,3日内补报详情。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发布预警:

1、收到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气象灾害预测预报。

2、发生其它突发性农业自然灾害的。

1、不断完善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防灾减灾组织,落实责任制。加强宣传,强化有关单位和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做到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2、根据农作物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发生规律,研究制定关键时段、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农作物抗灾救灾、恢复生产措施,指导多发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适应性种植,提高避灾抗灾能力。

3、组织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攻关,积极培训、推广农业防灾减灾技术。

4、及时组织抢收已成熟的农作物,对未成熟和来不及抢收的农作物,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防护。接到低温冻害等灾害预报后,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立即组织、指导农民采取熏烟、喷施植物抗寒剂、覆盖以及喷灌等相应防范措施。

主要采取的措施为:报告县政府请求立即做出应急处理,协调有关部门实施防灾预案;迅速组织力量赴现场进行调查,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发展趋势,为县政府决策提供准确情报,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确保不成灾。

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部署抗灾应急工作,向县政府报告灾情,申请启动县应急预案;派出技术小组深入灾区调查了解灾情,指导帮助灾区开展农作物救灾工作;研究提出支持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的指导意见。

当灾害结束,农业生产恢复正常时,应急解除。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篇四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2、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各班学生在上课(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按下列顺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场中央。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中央。

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局办公室及当地党委政府。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发布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篇五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灾害性事件的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全行应对和处置灾害性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消除或减少灾害性事件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业务正常运营,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我行和客户的利益。

1.2 编制依据

按照国家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自然灾害应急等有关规定,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具有重大影响的突发灾害性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1)自然灾害。发生洪水、台风、冰雹、沙尘暴、地震、滑坡、泥石流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或者已对我行造成危害的。

(2)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卫生事件可能或者已对我行造成危害的。

(3)安全事件。发生营业办公楼倒塌和大的交通运输、设备事故等安全事件可能或者已对我行造成危害的。

1.4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密切监测。按照“预防先行,应急迅速”的原则,坚持预防与应急工作相结合。密切关注气象、卫生等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做好日常的物资储备、队伍建设、预案演练等预防工作。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发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影响各部室的信息系统、业务处理、营业网点和金库等,同时也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疾病,涉及广泛。对突发灾害性事件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管理方式,实行各级领导责任制,各部室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

保障组:由市场部和后勤服务人员组成,工作职责是:根据需要和领导小组要求,为处理灾害性事件提供后勤保障。

后续工作组:由市场部和监督保障部门人员组成,工作职责是:负责应急处置中相应责任认定、问责处置、损失认定和索赔等后续工作。

4 预防预警

4.1 预防

(1)各部室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卫生部门的灾害通知或预警提示,经常性地注意外界相关信息,提高灾害性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以便于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2)制定严格的网点、机房、金库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主体和职责,加强日常防范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3)在应急物品准备等方面做到可随时应付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各项需要,确保有备无患。

(4)加强数据的安全防护,落实数据备份和数据异地保存制度。

(5)针对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经常性地组织培训和模拟演练。

(6)做好各关键岗位的业务培训和备岗储备工作。

4.2 预警

各部室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判断即将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灾害事件时,要立即进行风险提示,并根据灾害事件等级和波及、影响范围,以及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分别向上级行报告。

各部室在确认可能发生某类突发灾害事件后,要适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及时开展部署,采取相应措施。

5 应急处置

5.1 信息报告

5.1.1 报告程序和时限要求

(1)各部室发生或接报突发灾害事件原则上实行逐级报告,但对于特别重大灾害事件,紧急情况下可直接向总行报告,并同时报告市行。

(2)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性事件应在1小时内报告市行,。

(3)发生重大灾害事件不得晚于接报后3小时或事发后6小时报告市行,同时应向当地政府、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派出机构等有关单位报告。

5.1.2 报告方式和内容

(1)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电话、传真、notes传输、派人等方式。发生特别重大灾害事件或重大灾害事件,可先电话报告或当面汇报,然后再书面报告。

(2)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灾害性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灾害类型、灾害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发展趋势和拟采取或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5.2 应急处理

5.2.1由于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造成全行数据中心生产系统发生灾难或故障,引起业务中断或发生账务严重混乱等,要按照要求,做好灾难恢复工作,尽快使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5.2.2. 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所有技术措施均无法或不能及时使系统恢复正常,影响对客户服务的情况下,按照规定采用手工业务处理方式应急,保证业务处理不错、不乱、不漏。信息系统恢复处理时,要做到业务数据补录准确、完整。

5.2.3 属于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造成营业网点主体硬件被严重破坏,无法办理业务的,在发布公告、派员将客户疏导至就近的能够正常营业的网点办理业务的同时,尽快修复网点硬件或者就近组建临时营业网点应急。

5.2.4银行的金库、保管箱库等要达到规定的防水等标准,配备必要的防汛物资,一旦发生灾害性事件,必须及时组织人力、物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护,确保银行和客户资产安全。突发事件对保管箱业务库影响大时,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客户及时进行善后处理,必要时经分行法律部门确认,采取符合法律程序的紧急措施,最大限度保证客户利益,降低损失。

金库发生灾害性事件后,如现金受损严重,为保证支付,业务款项应通过系统内调剂或向人民银行提请取款。

5.2.5因洪水、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使空白重要凭证库出现意外时,应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降低损失,对于确定已遗失的重要空白凭证,应立即在会计要素管理系统中进行挂失或作废处理。灾情结束后,应及时清点剩余的凭证库存实物,对于仍可正常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进行解挂,对于已损毁或确已遗失的重要空白凭证应进行销毁和作废。

在重要空白凭证的调拨路途中如遇泥石流等灾情,应及时向发出行或接受行报告,在保证有关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要空白凭证被抢或遗失;发出行或接受行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过会计要素管理系统对调拨凭证进行挂失。

发生灾害性事件后,为保证凭证的正常使用,分行应立即组织凭证的应急调剂工作,并及时通过会计要素管理系统对凭证应急调拨的流程进行控制。

5.2.6凡发生水灾、地震等重大灾害及安全事故,各级行保卫部门要迅速加强金库、运钞车、营业网点、监控(守库)室和办公场所等安全警卫工作,防止出现抢劫事件,保护我行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5.2.7发生严重公共卫生事件时,银行的重要部位、部门都要积极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在人员安排方面,实行a、b制轮岗,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关键岗位都有人工作。

要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与卫生防疫部门的联系,全面了解和掌握员工及家属的身体健康状况,密切注意疫情发展,及时反映动态,采取防范措施。

在疫情发生时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重要部位原则上禁止外来人员进入。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员工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员工树立大局意识,对自己负责、对银行负责、对家人和同事负责,在疫情猖獗时不参加社会活动、不到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不外出旅游、不探亲访友、不搞亲友聚会。

银行可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预防用品,引导员工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并做好营业办公区的消毒工作。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篇六

为了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协助政府安排疏散、转移人 员,确保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有关要求,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本应急处置方案。

根据温州的气候特点,由于1、台风;2、大暴雨;3、反异天气等因素容易 造成财产损失和生命受威胁。

1、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台风多发季节的天气变化;随时听取有关部 门的灾害警报,该停课时坚决停课。

2、平时注意财产的保管,低洼地带(容易进水的地方)不宜放置物品,特 别是贵重物品。

3、注意门窗的维护,做到随手关闭。

4、定期检查学校校舍和设施安全,确保万无一失。

5、加强教育,加强演练,提高全体师生防灾抗灾意识和自护自救本领。

1、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宣布停课;突发自然灾害学 校有权自行决定停课,并报教育局。

2、突发自然灾害时,学生要按照“自然灾害撤离程序”撤离;所有班主任 应本着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高度认识自然灾害,提高警觉,听从指挥人员的统 一指挥,有序地将所有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注意安慰稳定学生,确保不 发生骚乱;等灾害有所缓解,各班主任要听从指挥的统一调度,确保将所有学 生送至家长手中。

3、人员撤离完毕,领导小组应安排24小时值班,排查、确认人员全部离开 校园;检查学校财产安全转移情况,注意防盗;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随时向 有关部门报告最新受灾情况;随时注意灾害动向,提高警惕,防止受灾程度进 一步加深。

4、积极接纳安全撤离的民工。领导小组要召开紧急协调会议,相关责任人 要切实负起责任;后勤部门要安排和落实教室,安排好饮用水和用电,备好抗 灾相应物资,如:矿烛、应急灯、雨具、食品、饮用水等;学校办公室要安排 足够教师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工作。

5、广播室除了做好有关抗台宣传外,多播放一些宏扬斗志的电视或录像, 以减轻疏散人员的心理压力。

6、积极组织灾后自救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受灾情况。全体领导小组成员 以及全体班主任要切实负起责任,清理校园、消杀毒、统计损失等工作都应有 序并快速完成,以确保灾后学生能安全上学。

1、组织领导: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灾害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实 行分工负责制,一旦发生灾害,实行逐级负责,校长在由校长指挥,校长不在 由分管校长指挥,以此类推。

2、人员分工:

总指挥:xx

副指挥:xx

(1)调度、联络组:xx

(2)学生疏散组:xx以及所有有关的第一第二班主任;

(3)紧急救护组:xx以及各校区卫生指导师;

(3)接待民工组:xx

(4)信息组:xx

(5)安全保卫组:各校区门卫、临时选调年轻力壮的教师组成。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篇七

领导小组人员

组长:郝江玉张莉

副组长:张雪、甄蕾

组员:刘莹、郭振华、王红梅、张霞

张亚蕾、樊庆云、李秋琴

1.暴雨来临时段,幼儿园值班人员和领导小组人员应当在园内各处巡视,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园长报告,启动应急程序。

2.若房屋漏雨,应当切断电源,有秩序地转移室内幼儿及贵重设备。并应当关闭所有门窗。

3.若有雷电,应尽可能地切断除照明以外的重要设施设备的电源,防止电器在雷击是遭到侵袭。关闭所有门窗,关闭电视电脑,拔掉电源线及网线,不接触金属器物,不使用电话,远离树木、潮湿墙壁,避免在空旷场地暴露身体。

4.若暴雨造成房屋进水,园内积水;

(1)应当切断电源,用抽水泵等器具排水,疏通下水道,询问市政部门排水运行情况。

(2)应当尽可能防止厕所进水和溢水,防止水污染。

(3)离园时,应为幼儿搭设临时通道,减少因腿脚浸入污水中受到病菌感染。幼儿及家长在临时通道上行走时,应当有老师在旁边保护或引导。

(4)幼儿园应当组织师生有秩序的转移,避免拥挤踩踏、堵塞通道。

(5)房屋积水时应当把设备、资料等物品往高处转移。

5.积水退尽后,幼儿园应当和防疫部门一起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

6.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受雷击伤害的人员,扑救因雷击引起的火灾。

应急程序的要点是:防范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暴雨雷击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是应急对突发事件,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损失的有效措施。制定本预案的目的就是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即可启动应急处理预案,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的原则,及时控制局面,努力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1.指挥系统

突发安全事件是由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处理。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各班教师为主的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职责

(1)通知、协调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理事故,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2)尽量控制伤害情况发展蔓延,帮助控制、处理、调查事故。协助疏散无关人员,保护事故现场。

(3)各班班长按要求及时疏散、管理、安排好本班级的幼儿,稳定幼儿情绪,防止连带事故的发生。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篇八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场森林防火工作,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乌拉山林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到快速、有序、高效、恰当的实施森林防火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森林火灾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原则,落实准备,紧急处置原则和分部门负责并协商一致原则,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原则。各级林业部门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负重要责任,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

第四条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五条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我场成立森林防火应急指挥部,由厂长担任指挥长,副厂长担任副指挥长,其职责是:检查、监督、全场贯彻执行国家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行政措施,指导防火工作。具体组成如下:指挥长:高军,副指挥长,张德远,张胜利,李永生。

第六条我场成立森林防火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森林防火工作办公室,由副指挥长张德远担任防火办主任,专门负责森林防火工作。

第七条林场的森林防火工作办公室,坚持领导带班的值班制度,具体职责:

(一)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森林防火规定和指示

(二)负责日常的森林防火值班,防火期森林防火预警系统,视频监控,防火物资管理工作。

(三)开展护林教育,重点防火期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周活动

(四)发动群众制定完善森林防火乡规民约和野外用火管理措施,并督促执行。组织制定护林员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巡逻,确保不出问题。

(五)组织落实以职工和群众相结合的扑火队伍,指挥扑救一般森林火灾。

(六)负责查处违章野外用火的责任人和森林火灾面积一公顷以下的火灾案件,配合森林公安部门查处大的森林火灾案件。

(七)检查,督促场属各二级单位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检查评比活动,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制定措施,预防森林火灾。

第八条森林火灾是突发性的灾害事件,尤其是扑救夜晚较大的森林火灾,难免引起扑救人员的伤亡事故,在组织扑救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指挥有序既尽快扑灭森林火灾,减少损失,又尽量避免扑救人员的伤亡事故发生。

第九条,指挥原则。

一、扑火指挥员在接到扑火通知后应迅速组织出动精于扑火队伍,实行“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根据火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先控制后扑灭”的扑火策略,先组织围攻外围火线,防止林火向周围发展,为彻底消灭创造条件。

二、首批扑火人员,如果未能控制住火头火线,扑火指挥员对火场情况及未来发展做出果断的分析与判断,及时向市林业防火指挥中心报告,同时寻找有利战机进行扑救。

三、当火线比较长,火场指挥员忙不过来的情况下,现场指挥员和负责人有权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干部担任火场扑火负责人,采取集中优势兵力一点突破分兵夹击和多点突破分兵合围等战术。

四、各扑火队负责人发现火势比较严重的时候不得带领扑火人员直接冲向火区,应采取守势寻找有利时机,进行阻击火头火线待火势减弱室积极消灭,如果林火危及扑火人员生命安全时应命令及时转移,实行保护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

五、林火扑灭后,不得马上将扑火人员撤下,应留一定人员看守,清理火场,经过检查验收达到无火,无烟,无气后,扑火人员方可撤离。

第十条组织指挥程序

一、林场辖区一旦发现火情,30分钟内场主要领导和扑火指挥,副指挥及时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扑救,同时在十分钟内及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报告。

二、如无力控制需要支援的火灾向市指挥中心提出要求请求支援。

第十一条扑火原则

已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对原居民点和重要是湿的安全2在扑火战略上尊重自然规律采取足打清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力打歼灭战三赛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为空这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组合为主,正面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和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是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力量为主,必要时可动员林区职工机关干部及当地群众等非专业力量参加扑救工作午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片包干薄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过火厂的责任制第四章,后期处置第12条临场应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及时对森林火灾发生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人员伤亡其他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交评估报告,第十三条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及时总结分析花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吉英刺激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四条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与表彰奖励第15条对,火灾肇事者的责任追究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