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2 14:13:06 页码:8
最新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优质13篇)
2023-09-22 14:13:06    小编:FS文字使者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一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内容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1:三基础,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帮助。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1:三基础

一、物理的学习是模块化的,共分四个模块:

1.对概念的理解,不能单纯地去背诵。面对一个新的物理量,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在实际解题中作用。

2.概念的应用:理解概念之后,对它的应用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解题是,要抓住,每道题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在给你条件,只要将条件与物理量相对应,然后代到相应的公式中,就可以解出答案了。

3.衍生

4.综合:物理的各个章节中,除了光学相对独立之外,其它都是联系很紧密的,必须注意将他们之间前呼后应起来。

二、如何做习题:做习题特别是理科习题时,必须把握量与质的关系。主要抓做题的质量。做完书上以及老师给出的题后,总结出每道题的解题思路。解题的过程分为:

1.分析物理进程:把过程抽象为物理量

2.利用数学将题解出来

三、学习习惯:

1)上课应该认真听讲,至于学习方法,应该是让学习方法适应自己,而不是让自己去适应别人用起来好的方法。

2)做题的时候要多思考,多提问题。“我”做题的速度一向很慢的,但是每次做完题后,都看看是怎样得出的,看看对以后有什么可借鉴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后就置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物理既要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同时更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很多同学都感到学好物理特别难,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经常可以听到同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作业做不完。”于是就更觉得中学物理非常难学。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二

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过什么颜色的光物体就成什么颜色);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的小编相信看过上面的初中物理知识点之光的色散,大家一定可以顺利答题了吧。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物理知识等着大家来记忆哦。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三

善于学会思考。物理作为一门理科,是不需要和文科一样死记硬背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应该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所以是发现问题,就是说我们应该学会善于观察,因为科学之所以会诞生这么多的内容,就是因为科学家的善于观察生活。我们在学习物理中,就要培养自己对于现象的观察,培养对于一些物理现象的感知能力。既然善于观察了,不思考又怎么能行呢?学习物理就是一个学会思考的过程,物理的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在观察水杯的时候,从不同角度看,杯底深浅不同;杯中的茶叶大小就不同,那这是为什么呢?观察马路上的汽车,为什么挡风玻璃是呈斜面的?为什么夜间行车时车内不开灯?为什么轮胎上要印制花纹呢?学会提问是学会思考的一个基本前提。

敢于动手实践。学习物理免不了做实验,当老师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的观察,积极的思考。当我们自己做实验的时候,要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积极动手,在做实验的时候,不要觉得就是玩一下,我们要严肃认真的去参与整个实验。除了课堂上的实验之外,在课外的时间里,我们还可以主动去做一些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将我们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我们自己的实践中去。我们所学习的物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是需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像伟大的科学家一样,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敢于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经有的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想假设。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可以尝试着设计一个实验或制定一个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并且收集证据,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论证,从而得到自己的结论。

善于联系社会。物理其实和我们的社会联系十分紧密。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纯粹的只学习理论知识,因为这样不仅不扎实,还学不到实处,只是一味的应付考试。所以一定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联系实际可能还不是特别的简单,那么就先联系我们身边的生活实际。而且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不但关心身边的物理,还要关心物理与社会的关系,不但要学习科学历史,更要关注科学发展的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保持思路清晰。当同学们学习的物理知识不断增加的时候,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去帮助记忆和理解。甚至有时候,我们就要适当地对学过的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方便自己进行分析和比较、综合和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然后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四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3.常见汽化现象有:太阳出来了,雾散了,地面上的水变干,酒精蒸发等

1、定义:物理学上,把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需要吸热。动能较大的液体分子能摆脱其他液体分子吸引,溢出液面。故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此外表面积加大、通风好也有利蒸发。蒸发过程的汽化热叫蒸发热,与温度有关。蒸发的逆过程是液化,即气相转变为液相。

2、条件: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生活举例:电风扇吹流汗的人;电熨斗熨烫衣物;摊开晾晒物品;吹风机吹干头发

4、蒸发的特点:蒸发只能发生在物体表面;蒸发过程吸收热量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五

(一)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9、两种反射现象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二)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成像大小(u)

像的虚实应用像物位置像距(v)

u2f缩小实像透镜两侧f

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扩展阅读: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六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七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八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象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九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点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十

【凝固知识总复习】凝固知识大放送:液态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就是凝固点,温度等于该晶体的熔点,但概念不同,不同的晶体其凝固点亦不相同。

凝固

在一定压强下,液态的晶体物质,其温度略微低于熔点时,微粒便将规则地排列成为稳定的结构。开始是少数微粒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形成所谓的晶核,而后围绕这些晶核成长为一个个晶粒。因此,凝固过程就是产生晶核和晶核生长的过程,而且这两种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液态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称为凝固热,其数值等于熔化热),在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保持不变,直至液体全部变为晶体为止。

非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 初中化学,温度降低逐渐失去流动性,最后变为固体。在凝固过程它没有一定的凝固点,只是与某个温度范围相对应。

熔化是凝固的相反过程。

凝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状态。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固体有比较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质地比较坚硬。

通过其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固体的特性可以与组成它的粒子的特性有很大的区别。研究固体的物理科学叫固体物理学。一般来说,一个物体要达到一定的大小才能被称为固体,但对这个大小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固体是宏观物体,除一些特殊的低温物理学的现象如超导现象、超液现象外固体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示量子力学的现象。

知识拓展:蛋白质凝固:变性蛋白质分子互相凝集为固体的现象称凝固。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2.光源分类:

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光的直线传播:

在同种均匀物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4.光线: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5.光的直线传播实例:

(1)小孔成像;

(2)影子的形成;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5)排队看齐;

(6)射击瞄准

(7)立竿见影。

6.小孔成像特点:

(1)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当光屏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离小孔越远,像越小。(物体离小孔越近,像越大)

7.影子的形成:

因为光沿着直线传播,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的另一侧会有一个光照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8.判断月食:

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

9.判断日食:

太阳、月亮、地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月亮在中间。

10.光速: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11.光年:

常用于天文学中,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它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

二、光的反射

1.法线:

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

2.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3.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4.反射定律: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反射的分类:

反射有两种,一是镜面反射,一是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光路可逆性: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在桌上竖立一块玻璃当做平面镜,平面镜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平面镜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移动蜡烛,直到从前面看上去也像点燃的一样,这就是烛焰的像。通过观察可知,像与烛焰的大小相等;像与烛焰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实物到镜面的距离。

2.面镜分类

平面镜

曲面镜:凹面镜、球面镜、凸面镜

3.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球面镜的应用

凹面镜: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凸面镜: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5.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经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想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现象:

潭清疑水浅、海市蜃楼。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5)光从速度较慢的介质斜射入速度较快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特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冰、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特例:光从水、冰、玻璃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五、光的色散

1.色散:

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依次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彩带

2.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3.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青。

4.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无色透明物体的颜色能让所有的光都透过。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5.光谱:

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6.天空呈蓝色的原因:

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较多。

7.傍晚太阳发红的原因:

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蓝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红光、橙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8.雾灯选择黄色的原因:

人眼对黄色光敏感度较高,且黄光不易被空气散射,有较强的穿透作用,能让更远的人看到。

9.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遥感。

10.紫外线的应用:

(1)杀菌;

(2)防伪;

(3)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11.紫外线的危害: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返回目录

初二物理怎么学才能学好

初二刚刚学习物理,是从头开始的好机会,拿到课本以后,像看图书一样,先翻一翻,感受一下,找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这里有许多生活中我们不知道的理论,首先建立兴趣。

接下来,认真看物理书,课前预习,记录不懂不会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周边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不知道的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这样在你预习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一步,下课后要复习,把不懂的问题搞清楚,实在不行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课后要独立完成作业,有精力可以做些课外习题,举一反三,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循序渐进,一定会学好物理,基础打好了,将来上高中就更上一层楼了,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如果自己确实没有办法跟上学校进度,可以考虑请一对一的家教(网上也行),一定针对性的补课,如果同一本书,靠讲4~5遍获得的高分,最后也会被甩在后面,许多事情不会给你几次机会,孩子越早懂得道理,知道学习为自己长本事,就会越努力,成绩就越好,家长是榜样。

返回目录

快速提高物理成绩的方法

想学好物理一定要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每次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认认真真的预习,这样才可以知道哪里是自己不懂的知识点,等到课堂中老师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这一部分。

课堂中一定要聚精会神的听课,可能你的稍微不留神就会错过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物理知识点是一个套着一个的,所以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听讲。

课后的复习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上听懂是一回事,如果不及时复习会很快遗忘,最好把老师上课教的例题自己给做一遍,这样才是掌握了上课老师所教的知识点。

大量的习题是快速提高物理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可以买一两本有用的习题讲解,平时多做这些题,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参考讲解,然后自己再做一便。大量的做题会使我们碰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认真掌握他们吧。

要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这是学好每门课都必须要做的,物理也不例外。错题肯定是我们没有学好的地方,常把错题拿出来看看,在错题中多总结思考,这有助于我们快速提高物理成绩。

物理的主要是自然界的现象,大家平时也可以多去想想身边的物理现象,这样会使得我们对物理更加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必须要提起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返回目录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十三

善于学会思考。物理作为一门理科,是不需要和文科一样死记硬背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应该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所以是发现问题,就是说我们应该学会善于观察,因为科学之所以会诞生这么多的内容,就是因为科学家的善于观察生活。我们在学习物理中,就要培养自己对于现象的观察,培养对于一些物理现象的感知能力。既然善于观察了,不思考又怎么能行呢?学习物理就是一个学会思考的过程,物理的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在观察水杯的时候,从不同角度看,杯底深浅不同;杯中的茶叶大小就不同,那这是为什么呢?观察马路上的汽车,为什么挡风玻璃是呈斜面的?为什么夜间行车时车内不开灯?为什么轮胎上要印制花纹呢?学会提问是学会思考的一个基本前提。

敢于动手实践。学习物理免不了做实验,当老师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的观察,积极的思考。当我们自己做实验的时候,要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积极动手,在做实验的时候,不要觉得就是玩一下,我们要严肃认真的去参与整个实验。除了课堂上的实验之外,在课外的时间里,我们还可以主动去做一些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将我们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我们自己的实践中去。我们所学习的物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是需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像伟大的科学家一样,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敢于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经有的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想假设。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可以尝试着设计一个实验或制定一个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并且收集证据,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论证,从而得到自己的结论。

善于联系社会。物理其实和我们的社会联系十分紧密。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纯粹的只学习理论知识,因为这样不仅不扎实,还学不到实处,只是一味的应付考试。所以一定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联系实际可能还不是特别的简单,那么就先联系我们身边的生活实际。而且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不但关心身边的物理,还要关心物理与社会的关系,不但要学习科学历史,更要关注科学发展的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