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老年人调查报告(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2 17:32:44 页码:10
老年人调查报告(精选11篇)
2023-09-22 17:32:44    小编:琴心月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一

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维权护老俨然成为了新世纪的一个广泛性的社会问题。

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在庞大的老年群体中,农村人口约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80%。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

(一)调查缘由

我国是一个具有优秀传统美德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以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互相帮助等为民族传统。其中的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即在物质上、经济上和精神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

当今社会,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义务,它更是一种法律上规定的强制性义务,无论是儿子或是女儿,都有同等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否则不仅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而且还会受到法律上的制裁。

山东省苍山县人民法院曾经对1990年以来的102起赡养纠纷案件进行过调查分析,发现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已经不容乐观,尤其是关于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条件的改善更是寸步难行。

鉴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了更充分地认识我国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现状,调研者特做本次社会调查。

(二)调查目的

从本次调查的地点和调查的对象上看,出于目前对本次社会调查的认知和理解,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状况;

2、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

3、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现状;

4、农村老年人与家人子女间的关系情况;

5、农村老年人对我国目前在老年人生活保障措施方面的了解。

(三)调查经过

本次社会调查主要是在7月20—7月21日进行。7月20日主要是对本次调查课题在乡里以知识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7月21日主要是对乡里的群众以问答的方式进行调查,其间也有问卷调查。

(四)调查方式

采用问询群众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整理各种信息,得出研究结论。

(五)参与调查人员

郝宇甲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专业:法学专业09-1班

学号:310912010120。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群即为老年人,联合国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xx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20xx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xx年达到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虽然20xx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的年龄比例还没有具体确定,但是根据前几次的结果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民政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95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95亿左右,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给经济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家庭、社会矛盾,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不良作用。老有所养解决的尚好的,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部队离退休老年人,企业退休职工的供养依据经济效益而定,有些企业较好,而有些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医疗费也保证不了。

至于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许多农村集体经济也给予老年人适当的生活补助,有些地方还建有敬老院和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这些地方的老年人多能欢度晚年,但是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村毕竟只是少数,很多农村老年人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走访了一些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参观了村里的一些老年人的活动,并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作了一些粗略调查。我国在这1.95亿老年人中,就有近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老龄工作,促进各方面关注贫困老年人,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全乡农村老年人的赡养状况,笔者对卓水乡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抽样调查对象主要对50户人口进行调查。

以下即是本次社会调查的结果:

(一)调查人口情况

1、调查人口年龄:

20岁以下2人

60岁以上5人

2、家中是否有老人:

80%左右家里有老人,只有不到20%家中没有老人或者老人已经过世。

(二)老年人家庭赡养情况

1、与老人是否一起居住:

90%表示一起居住,10%则不在一起。

2、是否乐意与老人居住:

乐意的有45人,出于义务的有2人,怕麻烦的有3人。

3、是否吵架:

40人表示和睦相处,5人表示偶尔吵架,经常因小事吵架有2人,无感情只是履行义务的有3人。

(三)老年人生活现状

1、物质生活状况:

80%的人表示生活非常好(a、b),20%表示一般。

2、精神生活状况:

100%的人表示衣食无忧;100%的人表示有娱乐活动,但是大多数只局限于家人聚会或与邻居老人的聊天;没有人为老人买保险;100%的人表示与家中老人间有情感交流;其他情况则没有。

(四)农村对我国老年人家庭赡养措施的现状了解

1、只有5名老人领取退休金;

3、17人认为我国的老年人赡养措施一般,20人认为不实际,13人认为不好。

以上就是本次社会调查从调查问卷上得来的基础信息。

调查数据的显示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我不得不对此表示怀疑。通过对街坊邻里的调查得知,这50户家庭中有5户家中老人独自生活,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更不用提什么衣食无忧了,所以,参照此次调查数据,又通过网上的各种信息,我得出了自己的关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观点与看法。

虽然仅仅是针对广大农村群体进行了一次小额的抽样,但是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再加上网上信息的各种汇总,还是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不仅仅是局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现状,这在全社会的农村都是普遍存在的。下面将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很多老人的晚年呈现出不同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特点。

1、生活条件较差,生活方式单调

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四种,即三世同堂型、不分不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三世同堂型即老人与子孙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儿媳决定,老人除干点家务活帮助照看孩子外,别无其他生活,生活比较单调;不分不离型是指老人与子女虽没有分家,但是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这种类型的老人在子女少的家庭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分担赡养型主要集中在多子女的老人家庭中,子女按比例分担老人生活所必需的粮食及日用品,老人也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独自生活型是指单身老人或老年夫妇单独生活,生活费用由自己承担,责任田里的重体力活由亲朋好友或子女帮助,这种类型的老人既有孤寡老人也有多子女或单子女的老人。许多不分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的老人大多居住在村庄周围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在有的地方,村庄周围甚至出现了老年人聚居的“老年村”,其生活条件普遍较差。

2、老人生活要求低,渴望但不苛求精神赡养

与城镇老人呼吁精神赡养不同,农村老人虽然也希望儿女精神赡养,但相当一部分老人是只要生活有保障,不致挨饿受冻就很满足了,而不太注重营养保健、参加娱乐活动等。

3、生活来源单一,完全依赖子女

农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他们中很多人因年老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只能依赖子女,没有其他出路,这是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的一个显著区别。

(二)造成农村老人生活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子女间非正常攀比,使老人生活无着落

从调查的情况和网上查询的一些资料看,多子女家庭互相推卸赡养责任的纠纷案件占全部赡养纠纷案的80%以上。

2、农村社会养老体制不健全,养老方式单一落后

绝大部分老人至今仍靠子女扶养,他们年轻时扶养子女,为子女上学、结婚耗尽了全部积蓄,有的老人甚至把住房也全部让给了子女。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不健全,老人大多没有经济来源,到年老时在经济上便完全受制于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特别是个别儿媳视老人为负担,老人在家里经常受气。

3、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

有的儿媳视娘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为外人,“内外”差别大,不赡养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儿子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

(三)农村养老问题严重干扰了农村的正常生活秩序,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1、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倡农村青年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使农村老人减轻对子女的物质依赖程度。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将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

2、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的农村家庭关系。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农村,子女仍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必须将敬老爱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依法养老。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立法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婚姻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规中都有专门的条款,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可以视情况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从而为农村老人依法养老打下了法制基础。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让全社会了解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性。

4、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老龄工作。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财富,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作出过巨大贡献,是历史的功臣。农村老年人既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又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物质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关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决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敬老、养老、助老以及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指出要“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5、坚持家庭赡养为主,积极办好敬老院。尊敬和赡养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我们要从农村老年人众多、经济不够发达的国情出发,实行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者共同赡养,并以家庭赡养为主的办法,使老年人继续生活在自己熟悉的住所和环境里,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同时要积极创建和办好敬老院、托老所,对老年人做到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安慰,让老年人欢欢乐乐安度晚年。

6、加快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建设,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缺医少药问题。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相对落后,老年人看病难,就连吃药、打针和患病护理都有困难。我们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建设,积极创建和办好医疗、保健室,努力做到良好的预防、医疗、康复,这是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本条件。

7、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办好老年活动中心。农村老年人既需要物质方面的赡养照顾,又需要精神方面的关怀安慰。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到活动中心,走走跳跳,说说唱唱,看看书报,讲讲故事,既交流了思想,又丰富生活,还能强身健体。

8、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依法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农村老年人在社会中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比较容易受到侵害,加之许多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我们要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对于笔者本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仅是在学习方面的社会经验的累加,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国家发展现状,这对于大学生尤其是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二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将达到高潮。目前,这一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老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解决北京市的老龄问题,北京市统计局最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的抽样调查。

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离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业比例较低;老年人的经济主要是离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老年人公费医疗的比例达到60%;老年人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

老年人大多愿意与子妇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满意;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半数以上的老年人赞同再婚;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学习的兴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宽敞的住房”,第三是“经济上有人帮助”和“看病就医方便”,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务社区”,而提到其它问题的老年人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着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

地区差异:城近郊区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要低于远郊区县,城近郊区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位于第二位的是“看病就医方便”和“增加服务社区”,位于第三位的是“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远郊区县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经济上有人帮助”,第三是“看病就医方便”。

年龄差异:60-69岁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提及的多少来排序,这六个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宽敞的住房”、“看病就医方便”、“增加服务社区”、“经济上有人帮助”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一个,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对其它问题提及的较少。

文化差异: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问题的人数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而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则是“增加服务社区”。

大多数中青人愿意与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赞同老年人就业,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龄偏高、身体不好以及老人应该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帮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丰富;在养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与老年人一致,87%的人选择家庭作为老年人的养老场所;将近70%的中青年人赞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不是家庭的社会的负担。

1、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北京市情的养老政策。

养老问题是老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即养老期间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关于经济保障,由于我市的老年人口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是离退休金,因此,在发放离退休金时,一方面要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离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随着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离退休金的金额,以保证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我市的养老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关于服务保障,目前北京市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居家养老,这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调查发现,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倾向于这种养老方式,但是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规模正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已趋于弱化,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应该把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相结合,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拓宽老年人的就业渠道,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3、搞好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助老服务功能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北京市的社区建设比较薄弱,不能适应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在进行社区建设时,首先要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其次,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健康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第三,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北京市统计局)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三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xx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现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个人积蓄)。据调查,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除去口粮、税粮(现已取消)、牲口食粮外,以市场价出售,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对于那些身体尚好或有手艺的人(大多在60-65岁之间)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子女供给、政策扶持,然而,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子女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融洽,子女经济条件,子女是否有尊老爱老意识愿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独生子女计生补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条件,需要评选过程客观公正。

目前,农民的花销相对较少,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花销部分主要用于生活生产消费和医疗保健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用于购衣,食品,沼气,自来水,电费等。用于生产消费的主要是粮种,花费,机械,农药等的购置。随着物价的上涨,这些方面的花销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在医疗支出这一块,据调查发现,村中一家小诊所,村民有头痛发烧小感冒一类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这家小诊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发展。另外农户家中也有常备药,因此,小病对村民的负担影响尚轻。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处于疾病多发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还是占有相当比重。虽然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在农村较为普及,但据村民反映,由于体制原因,报销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医院,不同病情报销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药价虚高,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农民从新农合中获得的实惠并不多。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仍然适用。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四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情况,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老年事业有所关注,使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健康医疗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我们对连云港市老年人进行了整体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分析。

二、调查背景

1、调查对象

连云港市老年人(包括各个街道、小区、路边、敬老院等)

2、调查方法

大多数情况,我们调查小组自设问卷,但考虑到多数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动手完成问卷调查,因此,在随机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对能清楚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老年人做一对一的谈心调查,即访谈式调查,我们以和老人聊天的方式将问卷中所涉及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问及,调查员同时记录下谈话的大体内容,回到学校后进行整理归纳。对于那些不能清除表达思想观点的老人,我们则采取询问其监护人的方法,例如在走访敬老院时,我们主要是对敬老院的负责人(院长)询问,从其口中了解敬老院每位老年人的整体生活状况。

3、调查样本分布

三、结论(数据支持)

我们在调查之后,对数据进行了整合,以下是我们得出的结论:

附:样本数据

附:调查样本

1.地点:巨龙小区街道旁时间:5月29日下午

男,67岁,本市人。在街道旁摆摊卖农作物(批发市场批发而来),原从事农业工作。有3个儿女,现与老伴一起住。节假日儿女会来看望。现生活费主要靠自己和老伴,自己摆摊,老伴给别人看大门。节假日儿女也会偶尔给零花钱(平时就算给也坚决不要)。生活费上收入足够支出。钱一般不会有特别支出(自认为身体强壮,基本上不去医院,一年内从事的主要活动就是出来摆摊)

一般晚饭后去会去家附近散步,也会去苍梧绿园——锻炼身体,或者去看大型娱乐活动;

回家后的娱乐主要有:看电视,打牌,与邻居聊天;

晚睡晚起——不因摆摊而刻意早起

不参加户外活动,很少旅游(包括市内)——没时间,省钱,不想麻烦;

2.地点:巨龙小区时间:5月29日下午

女,58岁,本市人(花果山脚下)街道边卖凉皮,有儿有女(老伴已故)与儿女同住

饭菜质量还可以,会经常变换,不去医院,有病自己吃药。偶尔会生气——唠叨

住处所在地无娱乐场所,也不曾举办过娱乐活动

在家做家务,看电视,听京剧,物价上涨对自己的生活无明显影响,性格外向

3.地点:巨龙小区街道旁时间:5月29日下午

女,60岁,本市人(郊区),原职业为农民(已在市中心租房多年,除过年回家外一般不回家,想再多工作几年回家)

现在除了过年和特殊事情外都会出来摆摊(修鞋),回家后自己做饭和其它家务

不会参加集体的户外活动——没时间

居住环境还可以,没娱乐设施

生活费完全靠自己,每日支出主要在吃喝上(去医院很少,身体很健康)

物价上涨只好降低生活质量,不享受政府的任何补贴

4.地点:巨龙小区时间:5月29日下午

男,68岁,本市,有儿有女,原职业:务农,长期在此居住,与老伴在一起住,在街道旁摆地摊。

生活费:主要来源就是摆地摊,摆地摊就是一天的主要从事活动。节日儿女会给零花钱(儿女孝顺)

平时不参加户外活动,因为没时间,居住地也无娱乐场所,不曾举办过娱乐活动。钱无特殊之处,收入足够支出,不去医院,不舒服就吃一点药。饭菜早晚略微单调(主要是没时间做)午餐一般是买现成的,不午休。物价上涨,只能降低生活质量,不曾享受政府补贴。

性格外向,去旅游(本省、外省),为了调节生活,偶尔给自己放假,一般与老伴一起出游。

5.地点:苍梧小区时间:5月29日下午

男,58岁,徐州人,有儿有女,原职业:会计(下岗),全家在此长期租房居住,平常出家中有事外,一般不回家,儿子成家,女儿未婚,自己和女儿住一起。

生活费:在经济上与女儿不分彼此,儿子偶尔给点零花钱。自己每天按时摆摊。

一天内主要从事活动:摆摊(期间与邻居打牌、下棋、聊天),回家后帮忙做家务,看电视(新闻、科技类)

饮食:三餐在家吃,餐位就在租住地门口,很近,饭菜单调(主要是没时间和精力,改变饭菜样式)物价上涨对自己的生活并无影响。最近几年没有出去过。

很在意自己的健康问题,但不常去医院,主要是没什么大病、怕花钱、自己买药吃就好。

性格温和,很少生气,开朗。早睡早起,早晚都会出去溜达,认为自己的生活单调。

6.地点:家得福超市旁边一家饭店门口时间:5月29日下午

男,68岁,本市人,家住淮工旁边,原职业:农民,现职业:酒店保安(三年)

工作状况:1000/月,无其他任何资助、不享受国家法定节日,早9:00-晚9:00,每个月休息三天,每天中午休息三小时,休息场所为一张凳子,酒店提供午饭。

生活:有四个女儿,自己与儿子(已成家)、老伴一同居住,生活费与儿子分开,自己出工资外,必须依靠儿女资助,政府每月补贴60元,老板常年有病,无劳动力,负责每天家务劳动,50%生活费花在医疗上,时常给孙子女钱,生活质量低,物价上涨对自己生活影响很大。儿子儿媳上班打工。

一天内主要活动:早晚要回家,早饭在家吃,之后上班,下午2:00-4:00休息(期间与路旁摆摊的人闲聊,晚上回家吃饭,洗洗睡觉。不怎么看电视或参加其他活动,不会出去散步,没精力,帮老伴做家务。因为没时间并且不感兴趣,所以不参加任何户外活动也不去观看。

7.地点:海连中路时间:6月1日上午

与老人关系:孙女,本市人,家住附近,有两位老人,与自己父母一起居住,爷爷身体健康,生活完全自理,奶奶在轮椅上生活。

生活费:爷爷自己的退休金,儿子的资助,经济上与儿子儿媳不分彼此。偶尔会去医院,主要是奶奶。

两位老人很在意自己健康(不舒服就会让家人陪着去医院检查)

娱乐:两位老人每天早晚都会去公园

奶奶:只是由小姑陪着去公园散心,无其他活动,在家只看电视,喜欢唱红歌;

偶尔参加户外活动,原因:爷爷不感兴趣,奶奶身体不便。

每年都会由儿女牵着他们两人去旅游。

居住地社区没有娱乐场所及设施。

奶奶较内向,心情压抑时会闷哭,爷爷开朗,很少生气。

9.地点:海连中路时间:6月1日上午

男:退休工人,和老伴一起居住,一个女儿分开住,连云港本地人

娱乐:早晚去公园散步,或骑车出去溜达,为了锻炼身体;在家则看些电视,以战争故事片为主;没有个人爱好,喜欢关注时事新闻;在公园聊天散步,偶尔一下户外活动;生活比较规律,晚睡晚起,所在小区没有娱乐设施及场所对自己健康问题非常在意,以及生活环境,生活健康,很少去医院,完全可以自理,认为老人就应该享受晚年,生活费由女儿和退休金。

对居住环境状况很不满意,周围饭店小摊太多,空气气味难闻,无法开窗户,环境污染严重,政府无人治理,对自己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10.地点:苍梧绿园时间:6月1日上午

男,83岁,退休工人,有5个子女,与儿子一同居住(儿子在本市工作),对古文化有所研究,原属于部。

生活费:退休金,儿女资助,吃药频繁,生活费几乎用于医疗上,生活能完全自理;

娱乐:不参加户外活动,因为离家太远,去公园散步、聊天,为了锻炼身体,儿女陪同去外省旅游(坐飞机),认为老人就应该享受晚年。

对自己评价:外强内善,偶尔会生气,但很快就会好。

11.地点:苍梧绿园时间:6月1日上午

男,外市人,退休后在此居住,与老伴一起居住,有儿有女(分开居住),儿女假日回来看望,陪自己吃个饭。

娱乐:早晚会出来去公园,在公园散步、打乒乓球;在家则看电视、打牌,照顾老伴,做家务;其他听免费讲座,晨练,旅游。认为老人就应该享受晚年。很少参加户外活动。

生活费来源:退休金,一般支出无特殊方向(儿孙零花钱、医疗保健)

对自己评价:感觉物价很高,生活质量较差,三餐较清淡。

对周围环境:文化娱乐设施欠缺,居住地无室内活动中心。

12、13.地点:巨龙路时间:6月2日上午

77岁和79岁的夫妻,有3个儿子,最大的儿子58岁,在连云港市政府工作,年轻时在盐厂工作,没有学历,现在修车。平时好玩儿,不打牌——认为打牌伤和气。

住在东方新城,平时不看电视,不看报纸,只是简单的吃饭睡觉,从86年就开始修车,之后风雨无阻,现在和小儿子住在一起,曾经遇到过很多这次这样的调查,其中淮工学生居多,而两位老人也相当支持此项学习工作。生活的来源是退休金,修自行车,为了修自行车,两位老人早上4点多起床,晚上8点休息,夫妻关系和睦,已有60年的婚龄,平时的消费主要是在吃饭和人情往来。

爱好在街上看人来人往和车水马龙。

14.地点:巨龙街时间:6月2日上午

男,原居之地是黑龙江,在连云港已生活5年,69岁,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同时也有外孙和外孙女,儿子在连云港打工,自己原来是种地的农民,现在和老伴儿一起住在儿子家中,平时主要就是帮助儿子带孙子,偶尔看新闻联播。

主要的消费就是吸烟,喝酒,早上5点起床,晚上8点睡觉,生活还算规律,基本不出门——觉得没钱,现在的追求就是能有个看大门的工作。

15.地点:海连东路时间:6月2日上午

男,65岁,有三个儿子,4个孙子,最小的22岁,目前在大儿子的店里,平时主要的活动就是帮助大儿子看店,早上6:30起床,晚上9点睡觉,看电视,散步是生活中主要的娱乐活动,以前做过10多年的农民,如今大儿子是自己主要的生活来源,初中文化,不喝酒不吸烟不打牌。

16.地点:渝洲公园时间:6月2日下午

男,87岁,连云港本地人,有五个孩子,49年到58年作为一名解放军在文工团工作。

在文艺方面,爱好唱歌跳舞,现今靠离休工资度日,平时的主要活动就是在苍梧绿园溜达,和朋友闲聊。喜欢看书看报看电视,尤其喜欢看书,是个非常开朗的人,对什么都很有兴趣,平时喜欢旅游,和老战友聚会,但很多时候去不了,因为因为爱人的身体不好,需要照顾爱人,和爱人的关系非常好,夫妻俩已结婚67年,最近爱人刚刚去世20多天。

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程度,但自学到大学毕业,儿女非常孝顺,现在由大儿子请的保姆照顾,理想方面,喜欢音乐,尤其是交响乐。

平时生活很规律,6点起床,8点睡觉。身体健康,自觉经历了非常多的人和事,仍保持着一颗积极善良的心。

17.地点:渝洲公园时间:6月2日下午

女,80岁,医生,当兵人员,从八路军到解放军,原是山东人,现在和小女儿住在一起,儿女很孝顺,收入主要是离休工资,平时的消费主要花在吃用方面。初中文化水平。性格开朗,实实在在的乐观派,遇到什么事都不会生气,凡事都看得开,觉得自己很幸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觉没有什么特长,平时喜欢看电视,主要是新闻,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即形势,时事,国家方面,满足于现状,追求就是自己健健康康。

18.地点:苍梧绿园时间:6月2日下午

男,63岁,连云港人,有老伴儿,家住苍梧绿园附近,以前搞农业,现在收入主要是靠儿子给,还有退休金,平时喜欢看电视(连云港台),散步,是一名乐观派,儿孙满堂。消费主要是花在吸烟喝酒方面。

19.地点:苍梧绿园时间:6月2日下午

男,85岁,河北人,现住苍梧绿园附近,有一个闺女,现在和闺女住在一起,闺女很孝顺,主要收入是离休工资,小学二年级文凭,靠自学成才,每天花两个小时在苍梧绿园里,平时喜欢看电视,关于新闻体育方面,看报纸,只看大标题——因为眼睛看不太清楚,平时喜欢画拼音符号。

身体渐衰,算不上一个悲观派,平时的消费主要花在伙食费(800),医疗费,因为自己有高血压,心脏病,还要注射胰岛素(800),偶尔喝一点酒,生活很规律,对现状很满足,没有什么值得烦恼的事,愿望就是媳妇能够关心他,到死的时候有人关心.

20、21.地点:苍梧绿园时间:6月2日下午

男:70,71岁,都是师专的老师,连云港人,住的地方比苍梧绿园远一点,平时的主要收入是退休金,平时喜欢看电视,散步,爱好看书,擅长写作,愿望就是健康快乐,开销花在旅游,买书,玩电脑,对新闻很关注。

22——35.地点:美德乐园敬老院时间:6月2日下午

(由于大多数的老人年龄偏大,且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大多数在身体或者心智上存在很大问题,生活起居还必须有专业人士照顾,故对此处的老人,我们的调查基本是从院长王德芹了解)

院中老人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背景,有连云港本地人、徐州人、还有外省人,有曾经是教授的、是干部的、是教师的、是工人的,当然也有农民。比如曹全刚教授,他原是淮海工学院的一名教授,现在她老伴还在我们学校任教授一职,曹教授主要是因为自己生活上不能自理而家里人又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才住进养老院。期间我们还有幸采访到一位解放时期随到台湾,后因为自己家庭原因回来的老人。还有很多原本就是农民的老人,因为儿女在此上班或者打工家里有无人照应而被送进养老院。对于老人的娱乐生活方面,最多的就是看电视了,因为在此的老人大多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有些属于健忘、老年痴呆类的,老人们在一起时会相互聊天,但说的话都没有什么头绪,属于无目的无意识,还有就是周末本市学校的学生会去养老院陪老人聊天、下棋、带老人去公园散步等。在养老院内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当然老人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儿女过来看自己,或者儿女能够打电话和自己聊天,另外就是节假日儿女到自己回家吃饭、给自己买衣服之类。除此就剩下每天的吃饭睡觉等必须活动了,总体来说在这里的老人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丰富。

在老人饮食生活方面,院长告诉我们,工作人员会经常变动饭菜类型,会给老人买水果或其他休闲类食品。过年过节都会做相应的饭菜和他们一起过节,而且平时自己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今年物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饮食方面自然会有所下降,但总体还是保持的很好。

关于老人生活费问题,大部分老人是有儿女供给的,还有部分是靠自己的退休或者离休工资,还有孤寡老人是靠政府补贴和自己的资助来生活的。

其他方面:从院长那我们了解到在这儿的老人凡是有儿女的,儿女都算是孝顺的,拥有不同文化水平的老人给人的总体感觉也是不同的,老人们随人都老了,但有很多时候他们还是在意自己的一些比如形象、生活环境、饮食等方面的东西。老人彼此之间有相互照顾的,也有彼此看不顺眼的,就像大家说的像小孩,有时候会很固执的坚持一个想法。

(此敬老院总共有老人29人,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对13位老人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其中,老爷爷5位,老奶奶8位)

三、原因分析

对于敬老院里的老人,他们大多数在自己生活上不能自理,而家里人又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而且现在生活条件好的家里都装修的很精致,怕有老人在家麻烦;另外还有历史造成的原因,比如来自台湾的那位老人;最后可能真的犹豫本身已是孤寡老人,只能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但住在这家敬老院的老人大多身体或者心智在存在问题,所以他们的业余生活相对而言也比较枯燥无味。

对于住在小区里的老人们,他们的公共娱乐场所就比较多,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也不少,这些老年人因为生活很富足,空余时间较多,所以他们平时的业余生活也比较丰富,生活很满足。

最后,对于那些还在劳作的的老人们,他们的子女固然孝顺的居多,大多尽了赡养义务,却仅仅满足于维持老人生活的温饱水平,老人们在精神上缺少慰藉,没有什么心思玩乐,令可在劳作中充实自己。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敬老院,我想我们可以呼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个老年群体,引起全社会的关心,使得老龄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从而进一步了解和改善敬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对养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出建议,进一步实行规范化管理,提出相应管理办法及改革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得敬老院的老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对于那些生活条件相对而言较好的老人群体,我们仍然需要呼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温暖,不会觉得孤独.

对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老人们,我们则更需要时时刻刻都关爱他们,在每一个瞬间,在每一个路口,每一个拐角处,哪怕是报以一个微笑.让他们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关爱他们的人无处不在。

五、结论

通过此次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调查,从整体上说,我们的收获还是有的,我们看到,连云港市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还是比较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老有所终,而且连云港市养老保障能力,医疗保障能力,老年活动场所、设施建设,社区老年服务建设等均有比较大的改善,然而,当中仍就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老年人整体文化程度不算最高,健康状况偏差,老年人社会参与热情以及愿意给他人提供帮助方面表现相对较差。大部分老年人都替子女着想,在家庭关系、自我权益方面,老年人家庭都比较和睦,子女孝顺。在护理照料方面,都以家庭成员提供照料为主。总之,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优势和劣势,让连云港市的老年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五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趋势,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将达到高潮。目前,这一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老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解决北京市的老龄问题,北京市统计局最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的抽样调查。

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离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业比例较低;老年人的经济主要是离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老年人公费医疗的比例达到60%;老年人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

老年人多愿意与子妇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满意;绝多数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半数以上的老年人赞同再婚;多数老年人没有学习的兴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宽敞的住房”,第三是“经济上有人助”和“看病就医方便”,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务社区”,而提到其它问题的老年人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着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

地区差异:城近郊区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要低于远郊区县,城近郊区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位于第二位的是“看病就医方便”和“增加服务社区”,位于第三位的是“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远郊区县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经济上有人助”,第三是“看病就医方便”。

年龄差异:60-69岁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提及的多少来排序,这六个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宽敞的住房”、“看病就医方便”、“增加服务社区”、“经济上有人助”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一个,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对其它问题提及的较少。

文化差异: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问题的人数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而受过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则是“增加服务社区”。

多数中青人愿意与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赞同老年人就业,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龄偏高、身体不好以及老人应该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丰富;在养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与老年人一致,87%的人选择家庭作为老年人的养老场所;将近70%的中青年人赞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不是家庭的社会的负担。

1、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北京市情的养老政策。

养老问题是老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即养老期间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关于经济保障,由于我市的老年人口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是离退休金,因此,在发放离退休金时,一方面要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离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随着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离退休金的金额,以保证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我市的养老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关于服务保障,目前北京市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居家养老,这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调查发现,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倾向于这种养老方式,但是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规模正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已趋于弱化,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应该把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相结合,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拓宽老年人的就业渠道,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3、搞好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助老服务功能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北京市的社区建设比较薄弱,不能适应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在进行社区建设时,首先要加对社区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投资力度。其次,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健康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第三,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北京市统计局)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六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永州市珊瑚社区阳光小区老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以及附近生活环境的质量。引起社会对老年人生活的关注。

关键词:老人环境

前言

实践时间:20xx.01.20—20xx.02.20

实践地点:xxx区阳光小区

实践人员:秦xx

实践内容:调查老人的生活条件及环境质量

实践方式:走访询问以及去老人家里看望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有悠久的敬老优良传统。老年人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们有权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我国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保障全球五分之一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体现,不仅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而且对于推进国际老龄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尊老”“敬老”是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人们所崇尚的“百善孝为先”等说法,无不表现出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戴,在当今社会里,关爱老年人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一定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永州市是个人口众多的城市,而阳光小区是人口老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以为了了解阳光小区市民的生活,为了更好的了解阳光小区的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我们选择了调查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xxx区阳光小区概况

阳光小区共有50~80周岁的老人200余人

1、阳光小区地处永州新火车站附近,周围商场、超市繁多,菜市场也不远,交通便利,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小区内高楼林立,环境优雅,道路宽阔,卫生良好,宜于老人晨跑;区内有小亭,可供老年人休憩;亭子附近有一些基本的健身设施,为老年人锻炼身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总之,阳光小区不失为老年人生活的好居处;2、区内房屋等建筑很新,据调查了解,老人们均对自己的住房及周围环境表示感觉良好!家里做饭都用上了煤气,有的还用天然气、电,方便快捷;而且由于管理得当,家里极少出现停水停电情况;家里有什么东西损坏时,只需一个电话,就会有相关人员及时修理!

3、区内道路平坦,路面卫生整洁,得益于政府关爱老年人的举措;区内老人每月大都能领到1000~元的退休金,且95%以上的老年人都有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为老年人的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

4、区内邻里相处融洽,平时小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甚是开心。

珊瑚社区阳光小区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尽管区内居住条件良好,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小区规模稍大,共有两个出口,一个大概位于小区中央,但来往车辆频繁。特别是高峰期时,上下班车辆、来往学生的自行车或电动车等川流不息,此时为老人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另一门较小,但因为在小区最北边,对大多老人来说多有不便2、小区内的健身设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而且至今无人修理!区内道路卫生虽然经常有人打理,但道路两旁却杂草丛生,而且还向居民收取卫生费,老人们提及,颇为不满!3、紧靠小区南边,有一火车道通过,一昼夜来往车次可达十余次,深夜火车鸣笛,让老人们抱怨连天!

感想今天,再回头看看我的实践历程,看看我们洒下的汗水,看看我留下的脚印,看看我得到的实践成果,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这一路,有过累、有过热、难也好、易也好,但是,我挺过来了,我就是成功者。

整个实践历程中,自己付出了很多,也同样得到了很多。尤其宝贵的是:这种收获也是我一生的财富!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很复杂。首先是庆幸,庆幸的是我有能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外,还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接触实践,接触调研,接触社会的机会。同时,欣然之余我心中也感觉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源于我们理论知识的浅薄,实践经验的缺乏,实践经费的欠缺,怕不能事我这个主题增加亮点;另一方面,这种压力也来源于自己能力的欠缺,经验不足,大部分要靠这个自己来探索,怕不能很好的完成这次实践活动。

关爱老人,从你我做起!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七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群体是我国最的人口群体,而农村老年人口也是我国最的老年人群体。农村老年人口规模,近年来,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xx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而农村青壮年都在外打工,无法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因此,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现代人不得可以回避、一定要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于xx年x月对的林湾村进行了调研,调研以面对面的谈为主,辅之以问卷的形式进行。

村里现有低保户1户,专项补助户2户。为了能准确而全面映林湾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笔者根据各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对不同类型的组分别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思想、状况、与子女的亲密程度、医疗保障情况、养老情况等。

根据对林湾村近九个组的调查以及对林湾所属的老年协会、敬老院等一些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调查,笔者发现,由于许多老年人在解放以前都经历过战争、饿饭等情况,所以他们对开放后党领导人民发家致富的政策是感到很满意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断提升。部分老年人对当今这个环境是充满了希望的,但也有部分老人会有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感情,对目前社会上的贫富分化、败现象和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不健全方面表示了自己的忧虑。有老人跟我们映了,撤地建房中村干部和村民的矛盾。

由于农村的生活方式、农村人口的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多数农村老人在面对自己的子女时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情、需要,导致与子女沟通受限。在与子女亲密程度方面并不象城市里那样会通过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自己对子女的爱。但在我所调查的老年人当中,并不存在与子女关系很糟糕的情况。多数老年人是和自己的子女同吃同住的。也有些老人并不愿意给子女的生活添麻烦,所以选择和老伴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现在林湾村的耕地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已差不多都被占光了,房子在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的情况下,要自建。由于经济的原因,老房子被撤消了,老人别无选择也只有和子女共建房屋或由子女建房,多数人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很满意或满意,对"是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持无所谓或不想的态度。也有一些老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要看媳妇脸色、或在几个儿子家轮流住,这类老人往往对自己以前的房子很怀念,对自己的住房状况普遍感到比较满意。也有些孤寡老人的住房是靠村会或镇政府解决的。

在林湾村对青年人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对老年人还是足够尊重的。没有老年人因为生活无着落或与下一代的关系不好而自杀的,老人与下一代吵架、骂街的情况也很少见,无老年人因赡养纠纷打官司的。在重问题上有的家庭甚至还是老年人说了算。五队的一个老干部赖爷现在就跟着女儿一起住,我们采他时,他抱着他的外孙说,他一个月也就用300多元,这其中除了吃饭的钱,还包括抽烟、喝酒的钱,生活过得不错。

在谈中我们发现,部分老年人对下一代的生活还是比较放心的,由于林湾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基本温饱是不担心的;有的则因为下一代的下一代没有能够考上学,对其前途的表示忧虑。

根据调查笔者发现,由于老年人年老体衰,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衰退,因此对所得的年轻人不甚关心的小病是重视的,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守心的。得病之后,通常的选择是立即去乡、村卫生院去看病。这是小病,所花费的钱并不多。但多数农村老人对健康预防的知识了解得并不多,对一些突发疾病的急救措施更是知之甚少。还有些是得了病之后,由于经济的原因,部分是子女在支付医疗费。对新型医疗保险知道得不多。对一些病无力支付的,会去找到村、镇里面的领导忙解决。

通过对老年人聚集地的调查发现,林湾村的老人部分都买了社会保险。主要是有村里面组织,到一定的时间通知要办理社保的老人到村会去交养老保险基金,老人们交的钱主要是以前的卖地所得。在规定时期没有交钱的视作自动放弃,交了钱的以后每个月都会领到280元钱。可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林湾村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多数老年人对此项政策还是比较赞同的。他们对自己以后的生活经济来源没有太多的担心。

在目前的农村老年人群体中识字的并不多;

有部分老年人是因为年纪了,眼睛老花,看不清楚书上的字。

老年人们平时的娱乐活动就是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打牌下棋。在沙西线与犀安路的交界处有老年协会,吃完晚饭,村里半的老人会选择到那里去打发时间。喝茶免费,专门安排有工作人员,还配有麻将、桥牌等老年人喜爱的、力所能及的娱乐项目。

村里也会经常组织的老年人的活动就是聚集起来家活动一下,跳跳舞之类的。

在谈中老人还提到交的团支部书记还组织了一部分老人到过翡翠湖,团支部书记亲切和老人们交谈,还合影留念。

每年重阳节的时候村里还邀请老人去吃饭,年终的时候每人还会发蛋,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会得到约100多块钱。由此可见,随着林湾村经济、社会的的各方面发展,农村老年人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天伦之乐。

通过谈我们发现,多数老年人参与村治理的最多的是村民全体会,部分老人会去参加。也有些老人对村庄的治理并不关心,认为这是下一辈们的事了,自己不必操心。

而通过其他的途径参与治理则几乎没有。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八

本课题将通过对我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尤其是精神状态的研究,使大家对其有更直观、更客观的了解,并为老年人工作做些贡献。

二、我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1、物质生活方面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的老年人退休金在1000元以上,还有的有元以上的收入,另外,大部分老年人有医疗保障。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老人们也表示待遇一年比一年好,这表明,我市老年人的物质待遇总体还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存在的一些问题:生活有困难的老人基本上有社会保障,但还存在着一部分“边缘老人”,核算起来生活水平还高于低保条件,但却由于本人或家庭成员疾病、天灾人祸等一些原因致使其家庭生活水平很低。

医疗保障问题突出。老年人普遍反映:虽然有医疗保障,但还是怕生病,现有的医疗保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2、精神生活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精神生活在老年人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老年精神生活有许多闪光之处:有享受生活的;有学习不怠的;有发挥余热的;有钟情文体娱乐的,内容之丰富,“日程”之繁忙,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着一群充满活力的银发人群,清晨世纪公园及社区里有他们锻炼的身姿,傍晚广场上有他们娱乐的背影,原来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如此多彩,原来老年人对生活也怀有如此的热情,甚至比起年轻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次调查显示,有82.3%的老年人养有花或其他植物,有59.7%的老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40.3%的老人经常下棋,有36.4%的老人经常读书,有34.5%的老人学习书法和绘画,有21.5%的人参加过老年协会,有三四成左右的人参加过老年大学的学习。还有许多老年人热心参加社会活动,希望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虽然我们发现部分老年人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安度晚年生活,他们经常与家人、邻居、朋友打交道,经常参加各种活动,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但很多老年人做不到这点,在这方面,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社会交往能力弱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需要有社会交往的能力。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一半老年人经常与邻居等其他人群交往,一些老人除了和自己的家人接触之外,不与任何人交流,这很容易使他们孤独,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这就说明,我市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待加强。

2、极少参与社区活动

在我们调查的82位老人中,60-70岁的老人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有23%,一般性的有26%,偶尔参与社区活动的有32%,从不参与社区活动的有19%;70以上的老人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有9%,一般性的有30%,偶尔参与社区活动的有35%,从不参与社区活动的有26%。当我们问及老年人zui愿意活动的场所时只有14%的老人表示愿意呆在社区活动场所,而有些老人甚至连社区活动中心在哪儿都不知道。还有一些老人提出社区办的老年人活动太少,而且比较形式化,希望能多办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定期的社区活动,并希望有关部门能拨款用于购买老年人专用的活动设备。

3、子女的关怀不够细致

本次调查显示,有67.4%的老人表示,子女对他们是尊重和关心的,其中有四成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非常尊重和关心。有17.8%的家庭关系一般,只有14.8%的老人认为家庭关系不和睦。约有六成的老人表示,女儿对他们的关心应该更细致、周到一些。

在本次调查的家庭中,几乎所有的老人表示,希望有子女陪在身边,并希望不在家中住的子女能“常回家看看”。由此可见,子女是老年人的依靠,他们希望子女能善待他们,多和他们交流和沟通。然而,绝大多数老人都承认与子女存在“代沟”问题。老年人的子女大都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与父母的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代沟”会越来越深。调查结果显示,在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方面,只有30.4%的家庭做到完全开诚布公,有47.7%的家庭会有一定的交流和商量,剩下有11.9%的家庭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就很难感受到来自子女的那份温暖。

4、缺乏继续工作的机会

根据我们的问卷结果,有88%的老人退休后不再继续为社会工作,难道这些老人都不具备工作能力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6-8%的老人表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满意。也就是说余下的90%的退休老人并不是只能看看电视,打打牌,他们中的大多数尚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而且其中也有不少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几十年工作经验的。

综上所述,我市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总的来看还是有提升空间的,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方案

1、加快为老服务设施的建设

老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规范管理。要进一步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为老服务场所,特别是市区应该适度超前,建设一个上规模的市老年公寓、市老年活动中心,并加快原有为老服务场所的改扩建步伐,增加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层次的需要。

同时,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充分发挥社会办老龄事业的积极性,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创办一批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为老服务设施,走政府支持、市场开发、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道路,实现老龄事业福利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2、完善老年社区服务体系

要切实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老年社区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形式。重视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是发达国家几十年来解决老年照料服务问题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值得我们借鉴。要从老年人口的实际需要和社区的经济承受能力出发,充分发挥政府和社区两个积极性,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发展老年服务事业,特别是要改善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提高为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老年社区服务要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实现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在社区内享受到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

3、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尊老风气

本次调查显示,子女对老人不够关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都没有良好的养老、尊老意识,而且对“关心”这个概念认识不全面。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只要给老年人足够的物质享受就是关心老人、体贴老人了,严重忽略了老人们的精神需要。所以要解决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问题,首先要改变子女的错误观念,让他们树立关心老人心理的观念。也就是说要在全社会形成尊老风气。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公益广告等宣传手段来告诉市民关心老人,尤其是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开展关爱老年人的评比活动,并对这方面做得好的市民进行公开表扬,鼓励大家关心老年人。给老年人提供适合他们的工作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与技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人才短缺的状况。从老年人的角度来看,这么做一方面可以得到一些酬金,在不高的养老金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生活费,以补贴并不十分宽裕的生活;另一方面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摆正自己的心态;此外,这种能者多劳多得的竞争机制,还可以刺激老年人继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并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我市老年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zui后我们衷心地希望所有忙碌了大半辈子,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老人们能够在他们的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九

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即使住进了敬老院,内心也感受不到很多温暖,他们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更多的关怀。因此,通过实践,希望可以呼吁社会关注这群被遗忘的人,关爱这些老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份爱心,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老人们的心窝,使他们爱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满了欢言笑语。开展献爱心活动,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一大早,阳光明媚,我和几个同学就一起带着爱心礼物来到了敬老院,我们把小小的礼物送到他们手里,却把大大的温暖送到了他们心里。老人们都很感动,和蔼可亲的,有的还和我们谈起心来!

穿着大红棉袄的李奶奶非常健谈,她曾经是一名英语教师,爱好唱歌跳舞,她饶有兴趣地跟我们探讨着英语的语法,时不时从嘴里蹦出几句怀旧版的英语对白,那举手投足之间让我们全然忘记了她是一位老人。

刘爷爷是位退伍军人,老伴很早就过世了,他告诉我们,他的儿女常年在外,自己一个人很孤独,所以来敬老院找找朋友,找点安慰,让自己不再那么寂寞!老人和我们谈起了他参军的情况时,很是感动,慷慨激昂,仿佛又回到了部队,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兴奋与不舍,但可以看出其中夹杂着这么多年来的辛酸泪,一个人的寂寞生活让他的面容更显憔悴了!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十

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即使住进了敬老院,内心也感受不到很多温暖,他们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更多的关怀。因此,通过实践,希望可以呼吁社会关注这群被遗忘的人,关爱这些老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份爱心,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老人们的心窝,使他们爱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满了欢言笑语。开展献爱心活动,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实践过程:

1、送出爱的礼,走进爱的心

一大早,阳光明媚,我和几个同学就一起带着爱心礼物来到了敬老院,我们把小小的礼物送到他们手里,却把大大的温暖送到了他们心里。老人们都很感动,和蔼可亲的,有的还和我们谈起心来!

穿着大红棉袄的李奶奶非常健谈,她曾经是一名英语教师,爱好唱歌跳舞,她饶有兴趣地跟我们探讨着英语的语法,时不时从嘴里蹦出几句怀旧版的英语对白,那举手投足之间让我们全然忘记了她是一位老人。

刘爷爷是位退伍军人,老伴很早就过世了,他告诉我们,他的儿女常年在外,自己一个人很孤独,所以来敬老院找找朋友,找点安慰,让自己不再那么寂寞!老人和我们谈起了他参军的情况时,很是感动,慷慨激昂,仿佛又回到了部队,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兴奋与不舍,但可以看出其中夹杂着这么多年来的辛酸泪,一个人的寂寞生活让他的面容更显憔悴了!

2、拉着爱的手,唱着爱的歌

让人难以忘怀的是80高龄的陈奶奶,老奶奶常年坐在轮椅上,尽管行动不便,但她每个星期都会坚持写写字,听听老歌!她还教我们唱起了《五字“不老”歌》,人老心不老,勤动手足脑;人老神不老,乐观精神好;人老气不老,烦愁被吓跑;人老志不老,奉献不能少;人老情不老,相伴乐陶陶;人老不服老,生活有目标;人老不摆老,学习永不骄;人老不怕老,困难吓不倒……伴着动人的歌声,手着拉手,老奶奶露出了久违的笑,我们也笑了,笑得有点心疼,那一刻,真的很快乐。

老年人调查报告篇十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由于有些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即使住进了敬老院,内心也感受不到很多温暖,他们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更多的关怀。因此,通过实践,希望可以呼吁社会关注这群被遗忘的人,关爱这些老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份爱心,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老人们的心窝,使他们爱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满了欢言笑语。开展献爱心活动,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一大早,阳光明媚,我和几个同学就一起带着爱心礼物来到了敬老院,我们把小小的礼物送到他们手里,却把大大的温暖送到了他们心里。老人们都很感动,和蔼可亲的,有的还和我们谈起心来!

穿着大红棉袄的李奶奶非常健谈,她曾经是一名英语教师,爱好唱歌跳舞,她饶有兴趣地跟我们探讨着英语的语法,时不时从嘴里蹦出几句怀旧版的英语对白,那举手投足之间让我们全然忘记了她是一位老人。

刘爷爷是位退伍军人,老伴很早就过世了,他告诉我们,他的儿女常年在外,自己一个人很孤独,所以来敬老院找找朋友,找点安慰,让自己不再那么寂寞!老人和我们谈起了他参军的情况时,很是感动,慷慨激昂,仿佛又回到了部队,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兴奋与不舍,但可以看出其中夹杂着这么多年来的辛酸泪,一个人的寂寞生活让他的面容更显憔悴了!

让人难以忘怀的是80高龄的陈奶奶,老奶奶常年坐在轮椅上,尽管行动不便,但她每个星期都会坚持写写字,听听老歌!她还教我们唱起了《五字“不老”歌》,人老心不老,勤动手足脑;人老神不老,乐观精神好;人老气不老,烦愁被吓跑;人老志不老,奉献不能少;人老情不老,相伴乐陶陶;人老不服老,生活有目标;人老不摆老,学习永不骄;人老不怕老,困难吓不倒……伴着动人的歌声,手着拉手,老奶奶露出了久违的笑,我们也笑了,笑得有点心疼,那一刻,真的很快乐。

和老人们谈谈心之后,我们开始帮他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把爱付诸了实际行动,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动手干了起来。每个人都带着关爱的心,做着关爱的事,如给老人们晾衣服,晒被子,倒垃圾……有的给老人轻轻按摩,有的还帮老人剪指甲,看着小手拉大手,心中有说不出的温暖。到了午饭时间,我们主动给一些老人喂起饭来,一口,两口……此刻的他们就像婴儿般渴望得到捧在手心里关怀,那幸福的笑脸,感动的泪水,看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丰富老人们的娱乐生活,我们还带来了一些欢笑。有讲笑话的,有跳舞的,有吹笛子的,每个人都希望给小小的院子,带来大大的温暖。身体硬朗的张爷爷干脆还给我们伴起奏来,他拿出了搁置很久了的二胡。拉着二胡,哼着小调,别有一番风味,老人们的脸上都露出的久违的笑,很甜很美。

最后,我们找到了敬老院的院长赵伯伯,聊起了敬老院的近况。他告诉我们:“院里的老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还是有保障,也还算丰富,但精神生活就太贫乏了。老人们的内心其实也和孩子们一样,他们更加害怕孤独,更加渴望得到温暖!有的老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开朗,但他们内心的那扇门却把自己关了起来,最痛苦的是,当想到亲人时,只能自己独自一人在黑夜里默默流泪。”

正如,有的老人拉着你的手,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坎坷的经历和家事,情到深处时,泪如雨下。落寞惆怅衰飒,似乎充斥着他们的整个生命。连容纳幸福快乐的空间都挤不进去,鹿鸣思长草,愁人思故乡。我想他们一定很思恋那个自己曾经住过大半辈子的家,因为在这里,幸福快乐并不是会蔓延到每一个角落,也并不惠及每一位老人。走出大门时,我看出了大家的依依不舍,也看到了有的人在偷偷擦眼泪。

通过这次的关爱老人活动,可以看出老人们其实很怕孤独,一点点的关爱都可以让他们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间的温情,要多陪他们聊聊天,多关爱他们。当子女不在身边的时候,老人们最需要的是一份温暖的关怀和问候。我们应该从各方面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