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5 17:10:49 页码:12
2023年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汇总8篇)
2023-09-25 17:10:49    小编:纸韵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篇一

2017年职业卫生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为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安全,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不断改善员工劳动条件,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控制,确保全面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制订2017年职业卫生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集团管理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全员职业健康卫生意识,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依法保护职工健康权益。不断完善集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各项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进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努力防范职业病危害事故。

二、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安委会,安委会设在安办,安办主任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监督工作。

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1 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保证资金投入,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开展职业危害防治计划的验收与总结提升,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落实法律法规的其他相关要求。

三、总体目标

1、全体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职业病防治法有关知识,增强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个人职业防护的能力。

2、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资料,保证真实反映各单位职业卫生状况。

2)按时进行每年一度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时更新技术和设备,保护员工身体健康不受伤害。

3)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控工作。

4)对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因素的场所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2 5)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进行查体,健全监护档案。

四、工作计划

1、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组织公司各单位接触有毒有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并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监测。

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各级领导和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同时也要为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识别获取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通过多层次、有针对性的标准和体系培训,促使公司全员受到系统地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促进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公司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在对新入厂员工进行三级培训时应包括相关职业卫生内容,车间和班组培训应针对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2、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和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定期检查各单位防护用品发放情况,检查防护用品是否能起到防护作用。

3、利用多种形式加强职业卫生防护的宣传和教育,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让职业卫生防护知识走进班组,让“职业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4、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5、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四、时间进度

1、企业主要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在4月份,进行一次培训。

2、6月份进行一次全员培训。

3、下半年完成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工作和对接触有害人员的体检工作。

4、每月检查各单位防护用品发放情况。

5、新进公司的员工职业卫生健康和安全教育同时进行;要把公司有毒有害岗位情况告知新进公司的员工。

五、保证措施

1、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配备专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检查现有的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射线服、铸造护目眼镜、劳保鞋等配备情况,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2、结合各公司实际,安排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体检。

3、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好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力争使公司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安委会

2017年1月15日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篇二

20xx年职业卫生工作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进一步强化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全面推动我市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

一、继续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在20xx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针对本地职业病危害因素较重的水泥、陶瓷、汽车部件涂装、塑料彩印等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在宣传方式上采取新闻媒体报道、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深入企业宣传、培训交流、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看牌等多种形式充分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监测,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用人单位的劳动环境监督检查。力争使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有害作业点监测率到达100%,有害作业点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加强乡镇、农村企业的监督管理,争取使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作业单位监督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有害作业点监测率到达100%,有害作业点合格率达到100%。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据法律规定予以处罚或提请政府予以关停。

三、搞好职业健康监护,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继续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尤其要加强对水泥、陶瓷、铸造、家具制造、汽车配件喷漆,塑料彩印、化肥制造等重点行业的劳动者健康监护工作。争取做到上岗前体检率达到90%以上,在岗期间体检率达到100%,离岗劳动者健康体检率达到90%。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杜绝职业病病人的发生。

四、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工作。继续深入做好中小企业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从源头上防止突发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演练工作,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将职业中毒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五、加强农村农药中毒防治工作力度。加强农药中毒的防治工作,重点做好农药中毒预防知识得宣传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救治农药中毒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救治中毒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中毒死亡人数,杜绝生产性中毒死亡事故的发生。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篇三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当前职业卫生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按照卫生监督执法局有关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年度职业病工作计划。

一、切实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敦促各有关企业要根据自己企业实际情况,针对职工工作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组织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工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查出的职业禁忌证患者、疑似职业病患者依法进行妥善安置。

二、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职业卫生审查工作。

对能产生职业病的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正式投产前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竣工验收。

三、做好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工作。

1、通过门诊、村卫生室及时收集上报职业病患者、可疑职业病患者以及发现或怀疑有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保证信息准确、完整、报告及时及报告程序正确的准确性。

2、通过诊疗服务过程或者举办宣传咨询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指

导;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上岗前要签订《劳动合同》、岗前体检、培训、明确自己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保留自己的上岗材料、工作时按照操作规程、接触不同的危害因素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要求企业改善防护设施、怀疑自己有职业病要及时到体检机构体检以及职业病人有哪些权利等等。还要告知患者到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或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规范体检,以确定是否为疑似职业病。并做好咨、指导记录工作。

6、要掌握辖区职业危害常见因素,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设置的卫生宣传栏,包括墙报、宣传橱窗和流动宣传展板等宣传辖区内存在的常见职业病危害知识,与单位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开展,每期宣传内容都存档,便于工作总结时自查和工作检查。

四、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职业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卫生监督所要按照卫生监督执法局职业卫生科有关要求,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科加大对职业卫生专项工作的监督稽查力度,依法查处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未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审查的单位和个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篇四

2012年度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计划

为认真做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防范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发生,保障职工全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2012年度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计划。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公司根据机构和人事变化,在原基础上,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作如下调整:

组长:陈志江

成员:赵镔、陶源发、郑烨仙、陈晓群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环科,由其具体负责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管。

二、工作目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落实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责任主体,督促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相关部署和具体要求。认真解决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有效工作,改善生产(工作)场所的作业环境,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具体工作

公司各单位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落实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2、结合实际完善并落实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4、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时向员工客观、真实的告知职业危害情况;

7、年内继续按要求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予以完善;

9、制定重大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10、购置的职业健康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三证、一标志”)

11、按规定做好接害岗位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并认真做好记录。

四、失职问责

2、各接害岗位和相关辅助部门的单位领导,要加大职业

卫生日常工作和现场检查力度,对存在的隐患或不足限期予以消除。对工作不作为、相互推诿、影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大局的单位和个人,公司将给予严厉处罚。

五、具体要求

1、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改善生产(工作)环境、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各级领导要端正思想、明确态度,充分认识抓好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公司年度安全生产奋斗目标。

4、安全监管部门和各基层单位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尽快提高广大职工对职业危害的认知程度,使广大职工远离职业危害。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篇五

为深入开展我县20xx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县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xx年职业卫生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各中队摸清本辖区内所有工矿企业本底,做到本底清楚;

2、对工矿企业监督覆盖率达100%,指导企业填写《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和《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表》,建档率达100%。

3、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其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率达60%。

二、工作进度

第一阶段:3月—4月,各中队联合当地政府、安监部门摸清本辖区内工矿企业本底,并指导企业建立《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和《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表》。要求:做到本底清楚,对能进场的工矿企业进行指导,4月底将本底和无法进场的企业名单报综合科。

第二阶段:5月--6月,对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进场的工矿企业,经大队与政府和相关单位接洽后,再进场进行指导,并建立“职业卫生三档”。要求:6月底前完成所辖区域工矿企业的“职业卫生三档”建立工作。

第三阶段:7月--11月,由各中队自行安排时间对辖区内企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对工矿企业进行现场监督指导,对存在的问题下达监督意见书,要求其限期整改。要求:辖区内每家工矿企业都必须进行现场监督指导,监督覆盖率达100%。

第四阶段:12月,各中队在12月5日前将20xx年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建议,以书面形式报综合科,由综合科汇总后报卫生局。大队将在12月底对各中队的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同时,各中队要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采取新闻媒体报道、现场咨询、培训交流、在所在辖区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工作,提高企业负责人的职业病防治观念和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从而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篇六

1、高危行业生产经营企业。高危行业一直以来就是安监系统重点监管对象,但是,近几年来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对高危行业的监管将是永恒不变的话题,重点把那些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储存或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以及生产过程生成有毒物品、危险性程度较高、作业条件比较差的行业确定为重点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如化工行业、船舶修造行业、烟花爆竹行业、冶金行业等)。

2、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企业。一些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落后、陈旧、简陋、自动化水平低,企业负责人产意识薄弱,平时疏于管理,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等不按规定定期检测,大量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超过规定的临界量,生产作业现场条件恶劣,存在安全隐患,存在重大危险源,一但发生事故将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这类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也要纳入重点企业来进行重点监管。

3、事故多发企业。一些企业自认为所属行业不属于高危行业的范畴,从而就降低了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闻不问,不按规定为机器设备增加防护装臵,不为工作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及时治理,企业员工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从而造成企业员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这类企业也应纳入重点企业的范围。

1、结合产业结构、行业特点、职业危害程度、往年事故情况等,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确定重点企业,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监察制度,明确行政执法依据、检查内容、检查形式以及检查重点等,建立健全重点企业的基础档案,分析掌握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主要生产工艺装备情况和事故特点,掌握重点企业安全检查方法和安全隐患及危险源辨识方法,以满足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日常安全监管的工作思路。

2、对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要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和保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条件为目标,以日常预防性安全监督检查为主要方式,着力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

1、制定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安全监管。安监系统应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安全检查和业务指导,增加对重点企业安全检查的频次,并建立重点企业监管检查台帐,有针对性地确定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切忌“走过场”。对于技术性比较高的行业可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业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应当严肃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向企业反馈查出的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对安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下达隐患整改指令,实施动态跟踪、闭环管理,隐患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没有及时整改的,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导致发生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同时,安监系统要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定期组织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相关职能部门或政府(社区)对重点企业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凝聚执法合力,共同推进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切实提高企业事故预防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2、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

(1)督促企业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投入。企业法人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各岗位操作规程,并建立考核机制。同时,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配备符合标准的设备、设施,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工防护用品,加强职业病的防治。

(2)督促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与其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不足300人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法人要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的责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3)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企业要抓好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其他重要工种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定期开展“三级教育”,加强新进厂工人特别是流动性比较大的工种和危险岗位人员的安全知识、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对相关培训情况及员工的考试成绩等要登记建档备查。同时,必须加强对协作单位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明确相关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做好资质审查和安全培训,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将外来施工单位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5)督促企业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处臵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企业要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危害程度,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处臵的应急预案和信息报送制度,成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相应的设施,并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通过演练,要提高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提高企业对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处臵水平和能力,让企业员工了解、熟悉并掌握发生事故后的处臵救援程序,同时提高相关协作部门应急救援的协作配合能力。

3、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

近年来,为进一步夯实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国家在冶金、烟花爆竹、砖瓦等行业开展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后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企业的本质安全度得到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安全管理的有效办法,引入科学的安全理念和先进管理方法,根据各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灿烂的青春之花,会在安全的沃土上开得绚丽多姿,也会因事故的肆虐变得淡然无光。展望未来,我们每个人该走的路还很长,肩负的责任也很重。在新形势、新目标下,我们的一举一动应当更稳健更成熟。当我们看见红艳艳的骄阳蓬勃而起,每一个静止的、运动的生命体都被渲染的蓬勃、美丽。我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生命竟是如此美丽而精彩!然而,有两个字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两个字的相拌相依,我们将无法感受和拥有这美好的一切,这就是“安全”!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篇七

2011年职业卫生工作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进一步强化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全面推动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

一、继续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在2010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针对油库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汽油、噪声,油品质检化验室使用的有害化学试剂:苯、酸等,发放宣传材料、深入宣传、培训交流、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看牌等多种形式充分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提高油库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监测,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对油库的劳动环境监督检查。(1)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要达到100%。(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要达到95%。(3)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合格率要达到95%。(4)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验收率要达到100%。

三、搞好职业健康监护,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继续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争取做到上岗前体检率达到90%以上,在岗期间体检率达到100%,离岗劳动者健康体检率达到90%。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杜绝职业病病人的发生。

四、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工作。继续深入做好专项整治工作,从源头上防止突发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演练工作,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将职业中毒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职业卫生工作计划篇八

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17年)》,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法律意识,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工作计划如下:

一、继续深入做好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针对本地职业病危害因素较重的噪音、粉尘、塑料等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在宣传方式上采取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深入企业宣传、培训交流、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看牌等多种形式充分宣传,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监测,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加强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用人单位的劳动环境监督检查。加强对我乡企业的监督管理,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据法律规定予以处罚或提请政府予以关停。

者健康体检率达到95%。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杜绝职业病病人的发生。

四、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工作。继续深入做好中小企业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从源头上防止突发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演练工作,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将职业中毒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五、加强农村农药中毒防治工作力度。加强农药中毒的防治工作,重点做好农药中毒预防知识得宣传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救治农药中毒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救治中毒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中毒死亡人数,杜绝生产性中毒死亡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宣传力度。我乡卫生院每年定于4月24日至5月1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周活动。

天城乡卫生监督协管站

2017年1月6日

为了搞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确定本公司职业病防治由单位负责人总负责,安全部分工负责,相关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2、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的劳动者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5、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6、对从事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作业等的特殊管理。

特殊管理包括对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的特殊管理。如作业场所的隔离、操作自动化,作业场所设置特殊职业病防护设备,包括工作信号,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医疗急救用品等。

特殊管理措施还包括对这类作业实施特殊的监管手段。如实施许可制度,即作业许可和人员许可。作业许可是指用人单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特殊卫生规定和要求,取得卫生许可后,方可从事该项作业。人员许可是指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员,也包括这类作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身体状况符合要求并掌握特殊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取得特殊职业病危害作业许可后方可上岗;管理人员也应该参加专业培训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