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6 02:30:14 页码:13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2023-09-26 02:30:14    小编:XY字客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放小鸟》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上的课文。这一课叙述的是姑妈送我一只小鸟,色彩美丽,眼睛灵活,招人喜爱。我精心喂养,可它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很着急,怕有什么不测。当我听到小鸟的鸣叫,看到老鸟的焦急,不由得心动,于是决定放了小鸟。本文通过我由关小鸟到放小鸟的经过,表现了爱护小鸟、让小鸟自由飞翔的思想感情。

【感谢您浏览本站!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1.深入课文,情为先

师:对照图自己把课文第一段仔细地读一读,这只鸟可爱在哪儿?

生:小鸟全身长着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多可爱呀!

师:如果你养了一只这样可爱的小鸟,会怎样对待他呢?

生:(讨论)我会逗它玩;陪他说话。

我给它吃好吃的东西。

我带着它到公园里去玩,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跟你们一样,可喜欢这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呢。

生:给它食吃,给它水喝不停地照顾它。

2.演艺角色,入情深

生: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听到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可能是小鸟的妈妈来找孩子呢。

生:(学生们一个扮演鸟妈妈,一个扮演关在笼子里的小鸟。)

小鸟:妈妈,妈妈,快来救救我呀!

鸟妈妈:孩子,你怎么会在笼子里的?

小鸟:我飞不快飞不高,被人捉住了,怎么办呢?

鸟妈妈:我们整天忙着捉虫,人类还要害我们。

小鸟:我又饿又渴,又害怕。

鸟妈妈:孩子别哭、别急,妈妈在想办法呀。

(大家评一评,哪对小朋友配合得好,奖颗友爱星。)

(谁表演得棒,奖颗小金星。)

师:读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跟着妈妈飞走了。

如果它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

生:(边学着小鸟飞,边说。)谢谢你,你是一个好孩子。

我获得自由啦,真高兴!

我又可以回到妈妈身边啦!

人人都像你这样爱护鸟儿,该多好。

师:我望着远飞的鸟儿会说些什么?

生:鸟儿,鸟儿你飞吧,飞到你喜爱的树林。

飞到你喜爱的田野。

多吃掉些害虫,保护我们的庄稼,保护我们的田野。

我们爱听你那快乐的歌声。

3.朗读体验,情意浓

出示: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

(学生自由读,并且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

学生:读这句的时候,语气要轻松,语调要高一点,体现了这只鸟是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喜爱。

读好黄色的嘴巴后,稍微停顿一下,两只眼睛和一闪一闪的之间要接紧凑。这样可以表现小鸟的可爱。

出示: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了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比赛读,谁读得好,为什么。)

学生:语气要急一点,要把小鸟见了鸟妈妈时急切的心情读出来。

突然、叫了起来、多焦急呀要加重语气,这样才能体现出鸟儿们焦急的情景。

出示:我打开笼子,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就跟着妈妈飞走了。

学生:(小组中相互读,选一代表读。)

小鸟对着我这儿稍微停顿一下,好像小鸟对我也有感情了。

飞走了要读得慢一些,声音渐渐轻下来。说明小鸟飞远了,也体现了我对小鸟依依不舍的心情。

4.由情而发,明道理

师:如果你也得到了这只小鸟,你会与小男孩一样给它食吃、给它水喝?( )

生:会的,因为我也喜欢它。(板书:喜爱)

师:我看着笼子里的小鸟,它不吃也不喝,会想到什么?

生:小鸟太可怜了,会死吗?(板书:担心)

师:(刚才小朋友表演了鸟妈妈见到了小鸟被关在笼子里的情景)

当我听到小鸟和老鸟的叫声是那么焦急,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会很难受。

我不能让鸟儿母子分开。

快放了小鸟吧!

师:放了小鸟后,我失去了美丽的小鸟,但我为什么会高兴呢?

生:因为我不愿意小鸟被渴死、饿死。

我看到小鸟获得了自由,飞起来多快活呀。

我不愿意看到小鸟失去妈妈,妈妈失去孩子,这样很痛苦。现在小鸟又回到了妈妈身边,多么温暖,多么幸福。

我听到了小鸟欢乐的歌声。

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都去爱护它们吧。

5.交流信息,扩展知识

师:有的小朋友家里养着鸟,对鸟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小朋友爱看书,从书上知道不少有关鸟的知识;有的小朋友喜欢看电视动物世界从中也能了解;有的会打电脑,从网上查找资料。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吧。

生:(小朋友拿着自己准备好的画或者图片)

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丹顶鹤,又叫仙鹤。它生活在沼泽和芦苇滩上,全身羽毛洁白,头顶露出红色的皮肤,翅膀羽毛尖梢黑色。它爱吃鱼。觜、颈、腿很长,姿态优美。

生:看,这是杜鹃鸟,比鸽子小些。它会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因此又叫布谷鸟,它爱吃毛虫,是著名的森林益鸟。

生:这只美丽的小鸟叫黄鹂,全身金黄色,经常在绿荫树丛中鸣叫,婉转动听。主要吃昆虫,每年消灭大量害虫。

还有极乐鸟、八哥、画眉、乌鸦、啄木鸟、燕子、黄雀

【感谢您浏览本站!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愿意上台介绍的奖小红花)

师:我们把大家介绍的小鸟图片和画画贴在墙上,平时还能经常学习。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各种鸟儿美丽羽色,聆听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欣赏鸟儿轻盈灵活的姿态。进一步激起孩子们爱鸟的情感。)

这篇课文看似放小鸟,实则放飞的是对自然界一切美好实物的祝福,如何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感情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孩子稚嫩、纯真的心灵中,天生有对弱小动物的怜悯之情,因此本教案就着重抓住了孩子的这个特点,选择课文中值得人为之动情的地方,创设情境再现鸟妈妈和小鸟相见的感人一幕。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进行想象说话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学生们一个个进入了角色,为小鸟的命运心焦,这既激发了爱护小鸟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各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相互倾听小伙伴的发言,共同求得多种不同答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通过与他人互动交往,引发新的思考,潜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开发,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精神。因此,在备课中也考虑到留给学生们演艺、讨论的足够时间。(我怎么照顾小鸟的;鸟儿母子相遇时说些什么,做什么动作等。)教师的评价也有讲究,在表扬个人的同时,还要肯定小组的努力,使学生得到伴随着集体成功而获得的个体满足。既评个人,又评集体;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到,有效、合理地利用信息已日益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要求。本教案设置了交流信息,扩展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亲历获取信息(课前收集各种鸟儿图片)---处理信息(选择自己要表述的内容,动手办展览)---发布信息(当讲解员)---分享信息(参观展览)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将课内的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当孩子们面对自己的同伴和老师,解说自己亲自准备的资料时,这既是在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更是一种成果展示。虽然有的学生所表达的只有一、两句话,教师也给予及时而正面的评价,肯定他们的成果,培植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的潜能发挥。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学生把短文的意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展现出来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如:描述小鸟美丽而可爱的外形);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如:鸟儿母子相见时焦急的情景);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如:放小鸟时我对小鸟的深爱、依依不舍。),在读中悟情、悟理。

整堂课所有的环节都围绕着对情的关注,由情促就了主人翁想法的转变,由情促使了学生们课文的领悟。我们说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有一股激情与冲动,(如:假如我也有这样一只小鸟,我会怎样对待他呢?)进而学生在自身情感的推动下不由自主地去体会、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所有的环节都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可能地保持了教学结构的统一。整堂课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生活是生的。学习新知识,应多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例;生活是活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生更易掌握知识;生活是有情的,语文应是饱含情感的学科。本案的设计就着重这个情字。

江苏仪征市大巷中心小学论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椿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1)你为什么这样读?

(2)“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3)“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4)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7)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8)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9)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第二课时

四、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

五、精读写鸟部分

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出示课文,请你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

(2)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

(3)师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

(4)13小节呢?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好,试试看。

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

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抄写句子,积累语言

把描写优美的语段抄写在作业本上,并背诵。

六、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

七、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1)你为什么这样读?

(2)“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3)“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4)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7)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8)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9)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

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出示课文,请你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

(2)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

(3)师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

(4)13小节呢?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好,试试看。

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

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抄写句子,积累语言

把描写优美的语段抄写在作业本上,并背诵。

“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教学本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寓言故事来读一读,在第一个环节导入中让学生回忆过去的或者读过的寓言故事进行交流,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感知寓言形象是理解、揭示寓言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阅读课文,对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再全班提出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教学此环节时,我将学生质疑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最后落脚再三个问题上:南郭先生是怎样在乐队里混的?为什么能混过一次又一次而不被人发现呢?后来他为什么要偷偷地逃走呢?整篇课文的学习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根据学习要求,再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文,并在有收获的基础上到小组中进行交流,然后抓住由这三个问题引出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课文。如“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伍里充数。”

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南郭先生那不会装会的丑态,我用老师的朗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大胆地发挥自己的现象,把自己脑海里浮现出的南郭显示描述出来,然后读出来,这样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形象画面,课堂效果非常不错。再理解“讲排场”一词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排场”再这里是指三百人吹竽的大场面;再理解“滥”字时我又用了选择字义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些不同形式地理解词语的方法都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并且注意训练学生用概括、简练的语言叙述和回答问题,不要复述课文,体现了教学的文本性和工具性,也充分体现了“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也。”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练习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习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平吗?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活动:

环节一: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习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环节二:自学指导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对数游戏: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报4,同桌一人说“我出1”,另一人说“我出3”,两人一起说“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环节三: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出示4和5的组成的教具,孩子们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环节四:实践应用,巩固练习

课本做一做练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

2、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

3、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4、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辨析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理解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难点: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思考: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读文中旁批的话。

5、在此基础上要求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

二、词句段运用

(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两组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厩”的字音。

2、读完后告诉学生动物的家的称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生自己连一连。

4、教师订正。

(二)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师出示例句,学生自由读。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

3、比较一下每组里前后两句都有什么变化,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

4、师生交流,体会不同。

5、小结:这二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请学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三、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中的语句,要求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语句,纠正字音。

3、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4、交流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丢:指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就会逐渐凉下来。

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夏雨少,秋霜早:指夏季降水少的话,秋天打霜会到的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就要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袄。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指北方一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滅法”单元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欢和理解,最后能够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分与合

教学时间:20xx.9.2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小花朵,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图中有几朵花?

2、请圈出从右往左数第三朵花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的向日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

放进两个里,大家想帮帮地唱?

二、新授

(一)学习4的分合

1、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怎么放?(用学具摆一摆,看

看会有几种情况?)师巡视

2、指名回答并板书,师领读4的分与合。

3、小朋友真了不起,很快学会了4的几种分法。再请小朋友们

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板书

4、练习巩固4的分解与组成。

出示苹果图,要把四个苹果放进两个盘子里,应该怎么分?

学生回答。

(二)学习5的分合

2、小朋友们用彩笔代替玉米,分一分。

3、学生操作,师指导

4、学生反惯,师板书

5、反过来谁说一说5的合成。

6、开火车来现固

三、练习

1、“做一做”

2、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2和3的分合。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自评:本节课学生们学的很开心,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些朦胧的认识。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对于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运用、巩固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编者的话:

聂红云是凌河区解放小学的一位青年教师。她在凌河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班主任日记交流一等奖”;在锦州市文科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特等奖。本网此次发表的《守株待兔》、《我是国宝》、《风娃娃》和《看不见的风》四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就是聂红云老师为这次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抽签准备的,其中参赛课文是《守株待兔》。

课前:猜成语(幻灯出示)

师:首先我们互相认识一下好不好?我姓聂,你们可以叫我聂老师。来和我打个招呼吧。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讲过很多故事吧!这里面一定有很多的成语故事,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叫“看图猜成语”。

你们知道的成语可真多!今天我们就猜到这吧!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出示守株待兔的图片。

师:孩子们,你们能不能猜出这幅图画的是哪一则成语故事啊?

生:守株待兔。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则很有趣的成语故事,注意看老师写课题。

先写一个宝盖头,下面是寸字,合起来念什么呢?写拼音,注意把翘舌音读准,请你再来拼读一遍,第三声,我们一起读一遍。

看下一个字,株,在这里指的是树桩,待,就是等待,

守在树桩旁边等待什么呀?

生:等兔子。

师:就是这只可爱的小兔子(出示图片)。

下面老师要写“兔”字了,同学们注意看:一个刀字头,就像兔子的长耳朵,再写一个扁口,撇,竖弯勾。看这只小兔子,它还有一个毛茸茸的短尾巴呢。它在这里变成了一点。下面你也伸出小手指把它书空一遍。

生:书空。

师:再一起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

师:大家再看看图,是谁守在树桩边等待兔子啊?

生:是农夫。

师:贴图(农夫)。

古代把农民叫农夫,板书古代,认识“代”

生:读“代”字

师:这位农夫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打开书,把书端好,听老师给你们读一读这个成语故事。

师:讲读故事(配乐)

有意思吗?你也像老师这样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遍圈出课文中要求我们认识的10个生字(同时屏幕出示生字)

师:刚才我们读了一遍课文,(指板书)现在你知道这位农夫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了吗?

生答:因为农夫捡了一只死兔子。

师:(边板书“捡”边说):原来他毫不费力白捡了一只兔子啊!

(认识“捡”)做捡的动作,看捡东西要用手,所以捡字的左边是提手旁。大家拼拼吧,注意拼音要读准。生:拼读。

师:读得真好!农夫怎么会捡到一只兔子呢?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就明白了。

生:读

(屏幕出示“兔子见了人——把脖子撞断了。”)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这句话里有还有四个生字宝宝呢!你愿不愿意做一次小老师,把你认识的那个字教给同学们!

生1:我认识了“慌”这个字,它是三拼音,请大家跟我读一遍。这个字左边是竖心旁,表示小兔子当时心里很害怕;右边是“荒”字,记住了右边的读音就能记住这个字的读音了。

师:板书“慌忙”,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从慌忙这个词中我们能看出小兔子怎么样啊?

生:很害怕很紧张很慌张很慌乱。

师:是啊,它又紧张又害怕。

生2:我认识“逃”这个字。因为我以前认识“桃”,把木字旁换成走之旁,就是“逃”。

师:板书“逃走”。小兔子这么慌张的逃跑难道是遇到什么危险了?

生答:因为小兔子看到了农夫。

师:小兔子多害怕呀,所以才慌忙逃走。

指板书巩固认读“慌”“逃”。

生3:我认识“撞”这个字,我编了一句儿歌,“儿童伸手把门撞”。

它是翘舌音,我们再把它读一遍

生4:我能用“断”字组词,断开、折断、断裂、砍断、断线、撞断。

板书:撞断。

师:(指板书)说:这只小兔子太紧张了,又看到农夫,所以他一不小心撞断了脖子,死了。

我们把这几个生字再放回到这句话中,再来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把字音读准(自读)

(指名读,指导读“慌忙”“一不小心”)

三、律动

我们都替这只兔子着急啊,是吧。心里可紧张了!现在咱们来放松一下吧!

四、巩固字词

师:刚才我们认过得生字还能记得吗?咱们试一试啊,你要是认识就大声读出来

生:读生字和词语。(课件认一认)

师:太棒了,这么短的时间里你们就认识了7个生字,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刚才我们知道了农夫在田里干活时没花一点力气就白捡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这意外的收获真让他开心啊!我们也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课件:这可是白捡来的-------兔肉)

注意这里也藏着一个生字,你要把它读准。

这个生字你读准了吗?(卡片“肉”)声母是r,大家一起读,指名读

师:出示图片,你看农夫在想什么呢?

生:读课文。

师:他还会想什么呢?

生:他会想,明天我还来这里等兔子。

生:他会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兔子就不用种田了,种田多辛苦啊!

师:是啊,他想,我不用种田了,明天我还来这里等着白捡兔子,我天天来。

农夫越想越高兴,一路唱着歌提着兔子回家了。

师:看图片,你看他多高兴啊,多得意啊,我们再读读这一部分。

生:看大屏幕读(他想----最后)齐读

师:这为农夫真是太可笑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指名读。(配乐)

师:孩子们,生字宝宝都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

(以下略)

(一)

1.字、词语,

2.选词填空

代带待

今天,老师我们学习了一个发生在古的成语故事,名字叫《守株兔》。

(二)记字,写字

按结构分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指导写字“兔”,“跑”

剩下的子我们下节课再写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了(指板书)

古代有一个农夫,在田里干活的时候白捡了一只兔子,它为什么能白捡到兔子呢?是因为兔子在慌忙逃走时,一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了。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吗?接下来农夫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慌忙

古代农夫捡兔子逃走

撞断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

学习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

学习难点

读懂更羸的话,体会更羸观察、分析的逻辑关系。

学前准备

教师课件

(第一课时)

1、你能猜猜是什么成语吗?(课件出示图片)

2、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也是一个成语故事。(课件出示题目)

3、你知道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4、你想知道什么?

1、猜成语: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掩耳盗铃、滥竽充数。

2、齐读课题:惊弓之鸟。

3、惊:害怕。弓:弓弦声响。之:的。惊弓之鸟:被弓弦声吓坏了的鸟。

4、质疑:大雁是被谁的弓弦声吓坏了呢?大雁最后怎么样了?

二、

初读课文,

自主识字。

(20’)

1、仔细听故事,你从故事里听懂了什么?(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2、哪个是故事里的更羸、魏王?大雁的情况怎样?(课件出示图片)

3、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

6、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听故事录音。

2、看图回答问题。

3、自读课文。

4、同桌互读、开火车教读、男女生赛读生字词。

5、分段读课文,正音。

6、课文主要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射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三、

分析字形,

指导书写。

(15’)

1、出示写字表生字。

2、扩词、造句练习。

3、指导写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如:射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身”,右边是“寸”。

2、用这些字扩词,并选词造句。

3、先在书上田字格描红,再在拼音本上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

回顾课文,

复习引入。

1、“惊弓之鸟”主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课件出示词语。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

1、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射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2、开火车认读语。

3、齐读课题。

二、

细读勾画,自主探究。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哪句话具体说明更羸是射箭能手?

2、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3、既然大雁不是射下来的,那么是什么置大雁于死地呢?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圈出原因来。

4、为什么说“嘣”的一声响,就置大雁于死地?

5、你能学一学更羸的动作吗?

6、我们只看到更羸拿弓拉弦吗?

7、引导:听到那么响的弦声,大雁肯定很害怕,就会拼命往高处飞。

8、魏王看到了,他有什么样的感受?

10、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11、哪一段告诉了我们原因?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是怎样进行分析的?

12、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1)大雁因为,所以飞得。

(2)它因为,所以叫得。

(3)它一听到弦响,因为,所以。

(4)因为,所以伤口。

(5)因为伤口,所以。

13、现在我们假设,如果是魏王拉弦,这只大雁会不会掉下来?

14、从这里可以看出,大雁并不是被更羸射下来的,更羸的本领也并不是真的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那么更羸的本事到底表现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填空:更羸的本事不在于(),而在于()。)

15、我们也要向更羸学习,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

16、读了更羸的话,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17、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大雁?

18、你知道“惊弓之鸟”的意思了吗?

19、我们学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

20、你知道和“惊弓之鸟”类似的事情吗?

1、“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2、读出更羸的气魄。

3、默读,思考,圈画:“嘣”的一声响。

4、讨论汇报: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5、表演动作:左手拉弓,右手拉弦。

6、模仿“嘣”的声响。

7、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8、大吃一惊。

9、表演读:惊讶的语气和表情。

10、更羸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伤的大雁?

11、自读第八自然段,边读边画。

12、完成填空,并练习用“因为……所以……”说句子。

13、会,不管是谁拉弦,只要发出“嘣”的一声,大雁就会害怕,就会掉下来。

14、更羸的本事不在于射箭射得准,而在于仔细观察、善于分析、仔细判断。

15、齐读第八自然段。

16、自由发言。

17、交流探讨:大雁自己吓死了自己。

18、“惊弓之鸟”用来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1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2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三、

拓展阅读,

总结提升。

1、课件出示故事:

晋朝有一个叫乐广的人,非常喜欢结交朋友。一天,乐广做了一桌子的好菜,请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一位客人正举杯痛饮,无意中瞥见杯中似有一条游动的小蛇,但碍于众多客人的情面,他硬着头皮把酒喝下。

过了好几天,乐广一直没有见到这位朋友。乐广很想念他,于是就亲自登门去看他。谁知这位朋友已经病了好几天了,而且病得很厉害。原来他一直怀疑酒杯里有一条蛇,他感到很害怕,也觉得很恶心。回到家里以后,他感到全身都不舒服,总觉得肚子里有一条小蛇。就这样,他一病不起了。

乐广得知他的病情后,思前想后,终于记起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弯弓,他猜测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于是,他再次把客人请到家中,邀朋友举杯,那人刚举起杯子,墙上弯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条游动的小蛇,他惊得目瞪口呆,这时,乐广指着墙上挂着的弓,说:“都是它在作怪,杯中的蛇是这张弓的影子!”随后,乐广把弓从墙上取下来,杯中小蛇果然消失了。这位朋友恍然大悟,病立刻就好了。

2、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更从更羸身上学到了只有善于观察、动脑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

4、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