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平凡世界读书笔记(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7 01:37:06 页码:10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平凡世界读书笔记(实用10篇)
2023-09-27 01:37:06    小编:LZ文人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感悟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一

暑假里,我偶然发现书架顶层有一套我没看过的书,厚厚的三卷本,书脊上写着:平凡的世界,路遥著。

我抱着翻翻看的.想法打开第一卷,没想到立刻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后二十天的时间里,我一鼓作气读完了这部被称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的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社会面貌,各个阶层的普通人的生活及精神状态,读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触动,在当是的社会背景下,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如果你还有理想,那就会饱受挫折。

书中的孙少平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为了理想和爱情,他积极的努力奋斗着,在生活中遭受了诸多挫折,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和绝望,而是更加勇敢的挑战自我,战胜困难,最终通过自己不屈的精神和意志力成长起来,也让自己收获了丰富美满的人生,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我最喜欢的是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由于家庭贫困,成绩突出的兄弟俩都没能完成学业,而是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哥哥孙少安办起了砖场,历尽千辛万苦使自己的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弟弟孙少平回到农村后也历尽波折,从农民到乡村教师,又到朝不保夕的揽工汉,再到煤矿成了一名矿工,由于表现突出当上了班长。他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在困难面前从不认输。他们一点一点、坚韧不拔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

看完这部书,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妈妈带着我坐上火车又转乘汽车,去看了爸爸小时候生活过的农村。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站在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的土坯房前,我的脑海中都浮现出小说里的那些人们。在这之前,我了解的只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从没有想到过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大部分地方是农村,更没有想象在贫穷落后的地方人们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那里的孩子怎样成长。

这部书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凡的生活,什么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我想,自己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想起这部书,想起书里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二

人生就像一个的舞台,每个人都希望演绎出个性的自我。希望自己的一撇一笑或是动听歌喉,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赞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信满满地站在绚丽的舞台上,成为万众瞩目的主角,作为一个平凡的个体,大多数人都只能在舞台聚光灯后呢喃自己的独白,没人关心,没人在意,没有簇拥鲜花和响亮掌声,这就是平凡。

而不得不说,作家路遥的这本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给我诠释了一种不平凡的平凡。

作者给这本书取的名字就叫平凡的世界,很多人都说,作品里的世界,便是作者的世界,而路遥的世界,没有水晶城堡,没有奢华别墅,没有限量跑车。他的世界,只是黄土高原上千万村落里微不足道的一座。

而说及故事内容,我觉得,孙少平应该算是这篇故事的主线切入点了,从普通的他身上的成长直至成熟,让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和普通的他一样的人的蜕变过程,当然,文学毕竟不是现实,总会有那么点作者的美好憧憬和内心向往,确实,作者也给孙少平身上赋予了不少的好东西,比如明明只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他却可以通过自学和大学生侃谈的能力,以及他并不好高骛远,生活在贫穷中,他没有排斥贫穷给予人们的懦弱和恐惧,反而用最平常的心态去接受了他,并且欣赏着所有肯与命运拼搏的人们,他理解了平凡,并淡然地接受了平凡。

生活在这个年代,我们身边令人难过的事情也不少,家庭关系,经济收入,学业事业,都是让平凡的我们每日每夜深思熟虑,冥思苦想,最终依旧头痛不已的事情。

可是极少人去理解过苦难,只是一昧的自怨自艾也改变不了什么,苦难不是白受的,聪明的人会让自己在苦难中学会坚强,学会忍耐,学会拼搏,哪怕最后看不到明亮的未来,也会发现自己受益匪浅。

生活没有如果,正是因为我们平凡,所以我们更不能懦弱,不能被生活打败,跌倒了就该快速爬起来,继续迈着自信的步伐。我认为,在这个充斥着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该去好好的温故一下《平凡的世界》,会让你感觉到自己埋藏在平凡中的强大,然后攥紧他站起来去努力奔跑。

你见过烈阳下飞扬的尘土吗?见过屋檐下滴答的水滴吗?见过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蚂蚁吗?它们于这个浩瀚无根的大千世界中渺小至极,但它们却能够创造出令人震惊不已的奇迹:尘埃聚集,可成楼房;水滴穿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尘土、雨滴、蝼蚁,这些都是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却能创造奇迹。那我们凭什么自怨自艾?凭什么怨天尤人?凭什么被生活击败却站不起来?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若生命是一朵花就应该自然地开放,散发一缕芬芳于人间;若生命是一株草就应自然地生长,不因是一株草而自悲自叹;若生命不过是一阵风则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碟,何不翩翩起舞?”不管生命以各种形式出现,即使平凡地像海里的一滴水,林中的一片叶,也应该得到尊敬,也应该活出属于自己的伟大。

谁说人生是公平的,它才不管我们想要怎样。我们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每个人都受着等同的限制,我们要做的,就只是要勇往直前,让自己在平凡中,看到一点自己的不平凡,然后给予自己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一份平凡,却幸福温馨的生活,无论此刻你是抱负着远大的理想,还是希望碌碌无为的过完余生,只要你对自己生活满意,便足矣。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三

“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这是孙少平写给妹妹兰香的信,也是作家路遥写给千千万万农民儿女的信。我也是一个农民的女儿,谁能想象这本书、这封信带给我的震动?!

那时村里连“育红班”都没有,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上课的“课桌”是用砖块摞起来的,三个学生一排,不管是上课还是课间都有可能轰然倒塌,心疼整砖摔坏,又担心被砸伤,记忆最深刻的是看到谁的书本下面是平整的砖就羡慕的不得了。该上五年级的时候学校成了危房,邻村学校都不愿接收我们,大部分学生都回家拔草、放羊了,父母亲的努力使我有了自带桌子到邻村上学的机会。上了初中学习条件好了很多,可两个妹妹也上学了,那几年假农药、假种子又泛滥成灾,家里简直入不敷出,辅导书一本都舍不得买——我还是上了高中,由于营养不足,紧张的学习使我经常头痛欲裂。

“你的爹娘没什么能耐,要想以后过的好,就得好好念书,念到什么时候就供你到什么时候,念到什么程度就靠你个人了”,父母亲的话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回想我的求学生涯,为了父母和自己的梦想,每天都在努力,从没感觉到苦——父母才是真的苦,天黑黢黢的下地劳动,月上三竿才回家,累的腰直不起来,饭都不想吃,还记挂着老人和儿女的衣食住行,他们从不说苦,知道孩子都懂事好学,每天辛劳而乐呵呵的样子让我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我上了大学,凭自己的努力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每天的生活充实又快乐,每次回家都会看到父母幸福满足的笑。

“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忍受痛苦是艰难的过程,但痛苦能使我们更加坚韧,更加强大!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化茧成蝶!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四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保尔要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那么我们作为平常人,应该怎样为了生活而拼搏奋斗呢。《平凡的世界》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第一类:孙少安的物质式的奋斗

孙少安,13岁就开始劳动,18岁已肩负起家庭的重任。在当时“农业学大寨”的社会背景下他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土地上。每天早出晚归,捯饬自己和队里的土地。他认为只有把土地种好,收成好了,人们的温饱就能解决了。是的,那个时候,整个双水村的人都过着贫穷的生活,尤其是少安家,每天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他的弟弟在学校也只是吃最差的丙菜和非洲黑馍馍。但是在孙少安的心里,他认为人不可能永远过穷日子,正是有这股劲儿才让他每天都对生活充满希望。

家庭承包制时期,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更是精心呵护。每年收成较好,家里也富裕了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他有了赚钱的念头,于是开起了烧砖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之后还扩大了砖厂的规模,虽然再次过程中,有过艰辛,赔本,孙少安有一段一蹶不振的时期,但是最终化险为夷。在他心里一直有一种声音在呐喊:不,他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生活就是这样,会有失败也会有成功,唯有永无止境的奋斗才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我们的生活就像孙少安的生活一样,由贫穷一步步转变好。这中间有政策的鼓励,有亲朋好友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奋斗,让我们的'物质生活一步步走向辉煌。

第二类:孙少平的精神式奋斗

孙少平和孙少安不一样,他没有把眼界放在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上,没有把心放在农村,他读书较多,思维比较开阔,他向往的是外面更宽广的世界。所以,他毅然决然的背井离乡,在黄原他过着难以想象的生活,每天在东大街的桥下面等待包工头来招工,之后住在破旧的窑洞里,还要干繁重的劳动。但是他觉得这是值得的,他的生活是充实而多彩的。在铜城大牙湾煤矿,每天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但他爱这个黑色的世界。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仍旧坚持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在少平心中,他不在乎物质的需求,更看重精神的供给。

他曾给妹妹兰香的信中这样写:

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要知道,对于我们这样出身农民家庭的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不容易啊!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亲爱的妹妹,我多么希望你的一生充满欢乐。可是,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

少平的这段话对我印象很深。我们安于现状,对于贫穷总是刻意回避,其实生于农村的我们有时候会自卑,就像少平刚开始吃丙菜总是在没有人的时候躲着吃。但是只要是有追求的人们就会变自卑为动力,一再追求自己精神上的满足。少平通过救班里的侯会英,让这个女子对自己刮目相看,甚至喜欢上了自己。解救郝红梅,不让同学们的嘲讽影响到她。这些都是精神强大的一种表现。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没有放弃生活,放弃信念,一直努力前行,追求生活的意义。

我们在自己生活的平凡的世界中要像孙少安和孙少平一样,坚定信念,吃苦耐劳,时刻保持精神的强大。正如文中所说:人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五

什么是不平凡?是自己功成名就,还是为别人默默付出?是顺境中勇往直前,还是逆境中砥砺前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书写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不平凡。《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无比真实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画卷,为我们讲述那片充满苦难的土地上的人们的喜悦与忧伤,坚持与努力。

这部小说主要以住在双水村的孙少安一家为视角,写了时代的变化,和他们一家从贫困潦倒到过上小康生活的艰辛过程。在这期间,孙少安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砖厂,每天辛勤地干活,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列车;孙少平毕业后去他乡打工赚钱,追逐远方与梦想,自己养活自己;连小妹也努力学习,上了一所好大学,前途一片光明。他们本来都是平凡的,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创了未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创造了不平凡的自己。

我最喜欢故事中的孙少安。他是一家人的顶梁柱,他每天起早贪黑,不停地干活,只为让家人能吃饱饭,而自己宁愿挨饿。只要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他再苦再累也没关系。再看看今天的我们,又为家庭付出了多少?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还拿父母辛辛苦苦挣下的钱去买些没用的东西。作为家里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父母少操些心。

孙少平也是一个值得赞扬的青年。他每天打工那么辛苦,背上起了许多水泡,换做别人早就休息去了。但他每天晚上还要坚持打着手电筒读书,遨游在知识的世界里,书就是他的精神食粮,他对知识的渴望超越了一切。我们生活在安逸的环境里,却缺少像孙少平一样的学习态度。我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我们应该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以饱满的态度迎接知识,学习孙少平坚韧不拔的精神,生活绝不会亏待你。

平凡的世界正因为有了这些不甘平凡的人而变得不平凡,也因有了我们而更多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创造不平凡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六

一夜,确切的说是彻夜,读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知道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小说,一夜看完有点走马观花之嫌。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缩影。

我不想详细的叙述小说的内容,实际上里面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遥显然是想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在里面各个阶层不论性格面貌都栩栩如生的人物我随口都能数出好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路遥的精湛的小说功底,极其严肃的写作态度,使这部小说具备了作为那一段历史最好的辅助教材。

这些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另外一个方面,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我想,《平凡的世界》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了人的命运、家庭命运、社会命运维系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尊重规律,变革制度,建设和谐社会才是中国农村、中国希望所在!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七

算不清是第几次重听李野默讲的《平凡的世界》了,整个大学期间,床头就是它和《便衣警察》一直陪伴着我,虽然是先看的书,然后才从广播上陆陆续续地听过几集,但一直固执地认为,这本书就是专门为李野墨量身定制的,他那深沉、浑厚的嗓音诉说出黄土地上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下的整个社会,以及那些小人物们的沉重、苦难,变革与奋进。

以前翻看这本书,常常跳过其他章节,紧紧跟随孙少平的脚步,为他喜、为他悲,特别是自己有过在矿山的经历,有一年,井里塌方,前一个人被桌面大的石头当场埋了,而老爸在后面被一块落石从额头擦过,然后重重砸在腿上,当妈妈带着我们闻讯赶来,只见到救护车远去,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拉着妈妈哭得天昏地暗,那种天塌下来的感觉至今仍是记忆深刻。所以每读到王世才的离去以及孙少平的受伤常常伤怀不已。

一直为孙少平坚韧独立的性格、自尊自爱、乐观进取的心态所感染,当然也为田晓霞的突然离去而黯然神伤。这样的感受持续了很多年。但这次重听,却有了些另外的感觉,路遥饱含深情给予孙少平那么多苦难的折磨,凄美的爱情,然后带着赞赏的眼光看着战胜所有的艰难困苦,让他坚定的走下去。太理想化了!不是吗,作为那时的偶像,自问一句,我能吃下做揽工汉的苦痛,井下的艰难,然后坦然面对世俗的诱惑。不可能,我做不到,因为孙少平、孙兰香都是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的人。或许他们都太完美了,以至于我们只远远望着,心里想着,而永远不可能靠近。

船工们的应合声如同闷雷一般---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湾里九十九条船,九十九条船上九十九条杆,九十九个艄工来把船扳!

随着船和歌声的渐渐远去,我的心情也和孙少安一样,感到胸腔里火烧火燎,口变得干渴,心中腾跃起难以抑制的激情,是啊,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我们都有着同样的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样有父母、爱人、朋友的关爱。愿平凡世界里平凡的人们安康快乐!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八

繁华的世界,我们每个人渺小而平凡。平凡的世界,洗尽铅华,尘埃落定。

在路遥的笔下,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奋斗,勇于进取的年轻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声音。书里是对于新农村的全景式的描写,突出了从以前的农业模式向新的经济形势的转变,是改革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孙少平、孙少安、金波、田润生、田晓霞等许许多多各具特点的年轻人,他们是整个时代的代表,是整个时代的主人公。

路遥的文字,向来厚实,就像黄土地般的厚重。这种朴实令人着迷,类似黄沙吹入眼中,无意去哭,但在合上书时却早已泪眼朦胧,揉揉眼睛,发现身边已是另一个世界。孙少平与孙少安两兄弟是全书的主人公。尤其是孙少平更是全书注重刻画的一个新时代有思想、有理想的青年。少平的出场,伴随着饥饿与贫穷,为了馒头,为了学费,甚至为了尊严,为了生存下去,整部书徐徐开始了讲述。

孙少平有着庄稼汉子勤劳朴实的一面,又有着知识分子肯学上进的一面。他的身份虽然在变,可是他的思想却一直没有变。对比着看来,现在的人,对于信念的坚持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我们其实都再社会或者是周围的影响下改变着什么。如果我们都能像孙少平一样再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追逐自己的理想,执着于完成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标的话,我相信许多人的人生一定会和现在的状态不一样,会好很多。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因此而产生浮躁等不好的情绪。也许我们都需要精神上的洗礼,对于信念的执着我们都应该向孙少平学习。

作者潜意识里把少平塑造成了一个拥有完美人格的人,他的经历,或许我们都曾有过,但他的意志品质我们却望尘莫及,从这个意义上,少平的世界是不平凡的,因为他又自己内心的力量可以支撑自己闯过一切磨难,真正平凡的是我们,这些在细小琐碎中彷徨挣扎的脆弱懦弱的人们,我们或许更像少安,也有自己的抱负,辛勤地耕耘,期待成功,但当现实在眼前时,还是懦弱地低下了头选择妥协。

合上书卷,轻抚眼角的湿润,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惊心动魄:在最平常的事情中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九

每个人都如滚滚红尘中的一粒尘埃,或悲伤或欢喜,或热情或冷漠,或努力奋斗或安于现状,或开拓创新或故步自封。然而,每个人的一生又都是平凡而短暂的,终将逝失在历史长河中。重温《平凡的世界》,天真幼稚的想法终被打破,平凡绝不等于平庸。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把读者带回到那个漫天黄沙的黄土高原,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为代表人物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和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迫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平凡,但绝不平庸。这是孙少平与孙兰香的真实写照。孙少平,一个双水村贫苦家庭的青春少年,他意气风发,心怀梦想,渴望远方,却被现实生活的贫穷限制了他追逐梦想的脚步。但他并没有被命运打倒,向生活屈服,选择安安稳稳地继承父业,继续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的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更为波澜壮阔的生活。”身为高中生的他勤奋学习,虽物质上极为贫乏,但精神世界却充盈丰富,以至于他比同龄人看起来多了份稳重与成熟,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毕业后,他选择独自出门闯荡,由于社会关系矛盾尖锐复杂,作为社会底层的搬砖工人他遭受到同伴的嘲笑与讥讽,面临过失业的焦虑与忧愁,目睹了凶残暴力的老板胡富洲欺负小女孩的场景,命运啊,你为何如此不公!读书大概成为他此时摆脱折磨,寻找慰藉的最好方式。与好友晓霞的借书往来,使他在孤独黑暗的人生面前重拾生活的希望。是的,一个人的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话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如是说:“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兰香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与刻苦的努力用知识改变了自己平庸的命运。反观当下,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去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生活是那样的艰辛,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痛苦抑或欢乐?安逸抑或奋斗?这些看似难以抉择的回答在这本书中似乎都给予了回答。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这可能是本书的深邃所在。

生活不过平凡二字,轰轰烈烈之后终究是细水长流的平淡,这才是生活的本味。但平凡,绝不是平庸。那些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希望我们都可以或多或少从《平凡的世界》中学到点什么,争做生活中的“孙少平”。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十

《平凡的世界》描写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化过程,刻画了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意志深深感染了我,对于生活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梦想和挫折同在的21世纪的我来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少了许多迷茫,多了几分面对人生苦难的勇气。

自幼懂事的孙少安,他13岁时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但是他回到双水村后没有消沉堕落,而是用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久经风雨的家。他18岁的时候,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也正是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妹妹才能得以完成学业,姐姐一家才能勉强度日。他为了这个烂包的家,放弃了心爱的润叶,他成为了孙家的顶梁柱,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顶梁柱,孙家才有了后来的好光景。

每次看到别人的人生时,就会反思自己的人生。自己亦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从小家境并不富裕。可是我却未能像少安那样体谅家人的艰辛,也未能像少安那样成为父母的骄傲,更未能像少安那样能为父母抗起一片天。我反思自己以前的种种任性,不仅不曾好好体谅家庭为父母着想,反而稍有不如意不顺心就跟父母顶嘴,跟姐姐们吵闹。唯一让自己欣慰的是珍惜了读书的机会,没有因为贪玩厌学而早早步入社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百舸争流的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苦难要面对,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路要走,都有所要面临的压力。好好读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这个时代要立足所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体谅和爱护自己的父母,正是因为父辈的勤劳才有了如今的好生活,我们要怀感恩之心,为从小长大的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温暖父母,让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能有个幸福的晚年。

自立自强的孙少平,他的吃苦耐劳给我留下了很大的感触。从求学时吃最差的黑面馍馍与丙菜到为去外面闯荡忍受身体上的劳累艰辛。他身上涌现出的不惧坎坷的毅力和韧劲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我觉得当代的年轻人也应当如此,尽管我们的生活条件优越了,但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品质。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发扬,具备这样的品质,才能直面人生路上的荆棘,才能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才能见到彩虹。

我佩服少平坚韧的意志,但我更敬佩他酷爱读书的精神。陪他一起度过的艰苦岁月里,是书本给予他的精神食粮。不管是在读高中的环境里,还是去黄原揽工干活的时候,亦或是到大牙湾煤矿当工人的时候,他依然坚持读书,书籍成为了他最好的伴侣。读书让他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更让他拥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他生活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都想尽办法读书。而生活于现代的我们,读书的途径多又方便,我们应该感到特别幸运,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来充实自己,开阔视野,驱走浮躁,还内心一片宁静。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通过这两兄弟的生活经历,我明白了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我,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缚,克服人类最懦弱的本性,那么自卑也能变成坚强。逆境曾让许多人意志消沉,丧失自己的理想,可是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理解。苦难的哲学就是如果生活需要我忍受痛苦,我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我就一定能战胜苦难。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心灵史,给予我温暖和力量。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长,都在进步。世界是由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撑起来的,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执着的追求与渴望,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奋进的理由让自己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平凡的我们依然可以创造一个不平凡的世界。世界也会因你而不平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