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8 03:11:26 页码:12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汇总10篇)
2023-09-28 03:11:26    小编:紫衣梦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篇一

随着地球的逐渐变暖,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在无声中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我们小学生更不能坐视不管了。针对环境保护这个问题,我们笕桥小学白鸽小队的队员齐聚一堂,展开了思考。

我们首先来到了社区老党员、老军人王爷爷家。王爷爷今年81岁了,知道的东西一定比我们多,我们心中的疑问一定会被解开。

进了王爷爷家,王爷爷十分热情的邀请我们坐下,还给我们看电视、吃糖。但我们一概不接受,直接进入了正题。我先说:“王爷爷,现在我们社区的道路上经常出现一些动物的粪便,导致很多居民行走不方便,带来了坏处。但是养动物的人却无动于衷,社区提醒也不在乎,这该怎么办啊?”王爷爷一针见血的说:“我很不同意他们养鸡,因为这样既破坏了环境,又给居民带来了不便。至于解决的方法,我希望你们能提出宣传,让他们自己明白:这样是不好的。”

接下来,包晗又发问了:“王爷爷,现在有一些人为了做家具、做房子,砍了许多树。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王爷爷皱着眉头说:“树对人类作用可大哩!它能阻挡沙尘暴,还可以制造氧气,使空气清新。对于砍树,我觉得他们这么做是不道德的。”王爷爷说得十分有道理,我们都为他鼓掌。

最后,王爷爷给我们题了寄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啊我们也是大自然的孩子,这种现状下,我们只能努力学习,长大之后改变这种现状了。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篇二

我是树叶,我诞生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我跟我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来到这个世界上。并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树叶。秋天到了,阳光温暖恬静,秋风和煦轻柔,我被秋风姐姐吹的摇摇欲坠。这时一个大胆又有趣的想法涌上了我的心头,为何不去探险一下外面的世界呢?整天呆在这里,好无聊呀!于是我请善良的秋风姐姐帮忙。只见她深呼吸一口气,使劲一吹,我就跳着优美的舞蹈来到了大地上。哇,在树枝上看世界与在地上完全不同。我还没欣赏够呢,就被一阵“咚咚咚”的声音吵醒了。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小蚂蚁。领头的蚂蚁说:“太好了,终于找到能遮雨的东西了。来,大家一起把它抬回家吧。”一路上我又看到了许多美景。花妹妹和草弟弟在快乐的玩耍,小鸟在枝头上快乐的跳舞,小青蛙则在欢快的唱歌……不知不觉就到了蚂蚁的洞穴。

这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怒号,秋雨妹妹来了。我用身体挡住了洞口,蚂蚁们都在我的脚下安稳的睡着了。看着自己做了好事,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很快冬天到了,冰雪覆盖着大地。我被一个小女孩捡到了,她快乐的告诉妈妈:“妈妈,快看我捡到了一片树叶,它好漂亮哦!”就这样我被小女孩带回了家。她把我做成了一枚书签,在童话故事的包围中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冬天。春天来了,春风姐姐把我请到田野做客。阳光温暖的照在我身上,感觉舒服极了。天气一点点变热了,我尽我的所能给予朋友们温暖与帮助。直到有一天我的身体化成无形的养分滋润着泥土……虽然我是一片不起眼的树叶,但我永远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和大地融为一体了。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篇三

我是个孩子,如果可以我还想要成为大自然的孩子。给人类做点贡献。

我想做大自然的孩子,变成一朵云飘来飘去,随着风爷爷在天空中游荡。我飞到沙漠,给干旱的土地带来雨露甘霖。更给天空增加了一丝美丽。我飞到森林,浇灌着那美丽的植物。我飞到城市,给人们带来湿润的空气。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美丽的景象,我笑了。

我想做大自然的孩子,变成一片土壤,养育无数个小生命。我看着每一个走过的人们,小孩子们在我身上蹦跳玩耍,大人们在我身上念叨着小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我养育着无数个小种子,给予它们养分,给予它们温暖,让它们在养分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想做大自然的孩子,变成一条小溪同江河湖海一起奔腾不息,欢快的流淌着。让身边的小花小草们生机勃勃。让鱼儿、虾儿、蟹儿在我脚下欢快地游泳,不时吐点小气泡儿,逗逗我。让小孩子们在我身旁嬉戏玩水,让大人们在我身旁洗菜、洗碗。

我想做大自然的孩子,变成一棵大树,给人们、动物们遮风挡雨。给鸟儿们一个温暖的家。给人们一个干静的环境,远离噪音。让小孩子们摘下我那漂亮的树叶裙子,画着树叶画,做着树叶标本。我的心情与日俱增,我感到无比的开心。

如果真的可以的话,我还想做大自然的孩子。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篇四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也许早已淡忘去感受大自然,每当早晨我坐在教室早读时,总会不经意的看向窗外,晴朗的天空、清脆的鸟鸣、嫩绿的树叶……多么美丽的大自然,如果我是大自然的孩子就好了!

如果我是大自然的孩子,我希望变成复苏万物的春天。我要下春雨,用春雨来滋润大地,让嫩绿小草探出小脑袋,花儿绽放出可爱的笑脸。一阵春风吹过,柳树姑娘正照着镜子,迎着风吹过,柳树姑娘正照着镜子,迎着风梳理着她长长的头发呢!再看那棕黄棕黄的春笋苗儿,它们用顽强的生命力冲出泥土,和我打招呼。孩子们也因为我的温暖平和,所以都换上了简便的春装欢快地玩耍。

如果我是大自然的孩子,我希望变成热情活力的夏天,在寂静的夜晚,听着知了们放声歌唱,连池塘边的青蛙弟弟也是不是地跟着合唱。到了白天,人们纷纷坐在树下乘凉,孩子们在一旁嬉戏打闹,看着他们满头大汗的样子,我又想变成天高云淡的秋天,为人们送上凉爽的秋风,首先我跟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田野里,为农田里的稻子染上一层金黄色,从远处看就像波涛起伏的金色麦浪。然后我又吹着秋风到了果园,为苹果妹妹全部擦上了腮红,看着她们红通通的小脸蛋儿,真想上去咬一口!柿子也在不远处向我招手,桔黄桔黄的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照脸了果园,显得生机勃勃。

如果我是大自然的孩子,我还希望变成银装素裹的冬天,为人们带来一场瑞雪,替山林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将河面变成一块晶莹剔透的“镜子”,这样孩子们就能在冰面上愉快地追逐嬉戏,欢声笑语传遍千家万户。

啊!原来是大自然养育了我们,她用无尽的爱和宽阔的胸怀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让我们在她的怀抱中无忧无虑地成长……我就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篇五

家庭教育重在挖掘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的品德、毅力和行为习惯,形成一种坚韧的品格,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家长不必成为孩子学习上的辅导老师,更不必把成绩的优异与否作为衡量孩子成长的终极目标。

――题记

先是听过冯文孝老师的讲座,后来又阅读了他为女儿撰写的成长日记――《这样长大》。作者从一个父亲的视角记录了女儿二十三年的成长点滴。感动我的并非作者的文笔,而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爱的细腻和执着。三十年近乎滴水穿石的恒心爱心汇聚成四十五万字的关注和唠叨,其毅力可佩,其拳拳父爱可敬,其以仁爱礼义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值得每位家长学习、借鉴。

“阳阳第一次哭出了眼泪。以前只是干嚎。”“阳阳饿了时便哭,奶头塞到嘴里不是马上就吸,总是要先哭上一会儿,像是多委屈似的。”……读这些文字的同时脑海里不时浮现出儿子婴儿期的一个个片段,记得小妹也为儿子买过一本成长日记,遗憾的是里面只断断续续地记录了一岁前的成长点滴,后面没再坚持。即便是从20xx年以博客的形式再度描述儿子的成长轨迹,又因青春期儿子的叛逆而中断,尤其是读到书中收录的130多页女儿习作更令我汗颜,《第一个故事》、《第一封信》、《第一则日记》……二十三年后的今天,再与女儿一起回味这一个个的“第一次”那将是多么的幸福和温馨呢。

蝉,蜕皮时,一直在挣扎,你若觉得它很艰难,帮它把皮揭掉,这等于杀了它。因为,它就是在挣扎中、在用力时才能把血液压到翅膀中,把翅膀鼓开,完成生命的过程。这本是它自己的事,就该它自己做。孩子教育是个细工慢活,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作者的女儿在学业上也许不是最优秀的,可她的综合素质在同龄人中堪属佼佼者。女儿升入高中军训期间,作者写道“爸爸借此和阳阳谈了很多话题:对她初中阶段的看法、培养她自信心的过程、她的外语优势、写作的跨越、语言的进步、男女同学的感情问题、和老师同学的关系问题、对大学生活的展望等待。”女儿成绩出现下降时,作者帮女儿分析着“每个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都会出现高峰和低谷,只要你承认自己这一阶段处在一个低谷,就可以解决80%的问题。要理解:物质是运动的,一切都会变化,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我们没有理由绝望。”“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会被感动的日子。”为了帮女儿分析成绩,更精确、更直观地描述孩子成绩的变化,作者还将孩子的成绩画成曲线,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帮孩子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曲线图上显示的是孩子的成绩曲线,曲线图下凝聚的却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关注和付出,这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

“女儿上到高三时,有一次摸底成绩竟考了第1023名,几乎垫底了。后来,她考进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日语系,只是因为我帮她抓住了一个难得机会。”在子女教育讲座结束后,一些家长对作者的关系网和为女儿创造机会的能力表示羡慕,与之对比,自己的孩子明显输在了起跑线上。当时恰值儿子嚷着想上高中的重点班,跟作者相比自己多了份纠结和尴尬,作者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讲座上都多次谈到家校配合的重要性,文中也多次提到与众老师关系融洽,用作者的话说“一场酒、一顿饭就与老师们成为了朋友。”与之对比,我做不到,不过我相信有作者这般能量的家长并不多,即便是我们没有作者的社交圈子和关系网,但作者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阳阳说将来要做一个能让别人从她身上得到很多资讯的朋友。”――这与作者的努力和引导是分不开的。

我家孩子9月份即将升入高中,作者对女儿高中阶段的学习引导对我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现摘抄如下:“要仔细研究课本,抓住课本和课堂,然后高频率复习,越到高考前,复习频率越高,这样可以利用短时记忆应对考试。”“要注重生物界的基本法则:适者生存。你所处的环境就是考试选拔,所以必须有应对考试的能力,这个必须适应。”“即使你的成绩不能再提高了,我们也希望你有健康的心态和身体。”“老师和同学都是很好的资源,必须好好利用。你没有参加过高考,而老师都带过很多次毕业班,了解高考的考点,他们在讲课时肯定把这些考点都讲到了,而你不听课,一是太亏,二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抓课本、抓课堂、多和老师同学交流,找出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方向性问题,迅速调整,在学好课本的基础上提高成绩。”很多高中生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还有的孩子锢蔽自封,不愿与人交流,看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家长还真的`用心观察,及时引导呢。

“做父母的总希求孩子像我们爱她一样爱我们,但这是不可能的。孩子理应有自己的生活舞台和空间,我们在把她抚养大了之后,就该心安理得地退出她的生活中心――这些话更多是说给我自己听。”“让孩子自己去走自己的路,建设自己的生活吧。这才符合生物进化的规律。你看,自然界里有哪种动物在长大后还缠着自己的父母要求怜爱和抚养呢?所以,我们也该有我们自己的生活重点和中心。”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越来越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失落感。俗话说,普天下的爱都是以团聚为目的,唯有母爱(父爱)是以分离为目标,希望孩子长大后飞得更高、飞的更远。

“这23年里,我总共做了1216次记录。这每一次记录就像画在纸上的一个小点,23年过去,我把这1216个小点连成一条线,就画出了女儿这些年的人生轨迹。至于画这条轨迹的意义是什么,倒没考虑太多,但我想,至少她将来某天翻看这本书时可以很容易回忆起自己从记事起到23岁是怎么生活的;或当我和妻子回归泥土以后,她在某个静谧的深夜翻阅这些泛黄的书页时可以很容易记起她有过这样一对父母……在这对父母看来,女儿是值得他们用生命去爱的――事实上,他们当年也一直用生命去爱自己的女儿的,那是一种天然生成的爱,是流在血液里的爱,纯净而浓厚。”爱孩子,连母鸡都能做到,更别说我们这些独生子女父母,可我们往往更重视物质上的给予,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至于孩子的心理生长、综合素质提升我们往往做不到作者如此细心、如此执着。与作者相比,我们可能给不了孩子优越的条件,但完全可以塑造他的优秀性格!即使不能给孩子高贵的出生,但完全可以培养他良好的习惯。教育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既是为我们继续财富,也是为孩子储存财富,只是谁用心谁的回报就更高。

我给了儿子以生命,儿子则延续我的青春,然后我们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燃烧。回想与儿子一起成长的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困惑着、欣喜着,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我很难想象自己能将阅读坚持到今天,更别说写博了,我今天取得的成绩与儿子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自己的素养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提升;在教会儿子感恩时,越来越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滋味,让我更懂得了“孝顺,孝顺,很多时候顺着老人的心便是孝”和“孝顺不能等”的道理;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年过不惑的越来越体味到亲情的珍贵、牵挂的温馨……换句话说,我们都在共同地完成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毋庸讳言,没有任何一项事业比创造优秀的孩子更伟大!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篇六

老师要我们观察植物或动物,我观察的是蚕。

早晨,我把蚕卵放在盒子里进行观察,然后就上学了。

中午,放学了我回到家,发现蚕宝宝的卵从米黄色变成紫色的了。我心里想:“肯定快出来了,于是我就摘了一些桑叶放在盒子里面,万一出来没有吃的,会饿死的。”

晚上,一群黑乎乎的蚕宝宝在蠕动,我称它们为蚁蚕,蚕宝宝在吃桑叶,一口一口的把桑叶吃完,让自己长的更胖,更大。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来去看蚕宝宝,发现蚕宝宝的房间里有些像黑芝麻大小的屎,于是我收拾了一下,好让蚕宝宝的房间变干净一点。

第三天

蚕宝宝经过一段时间后,慢慢的开始脱皮,脱皮时间大约是一天,脱皮时不吃也不动,身体发黄、发亮,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子,蚕宝宝结茧时,头一摆,身体左右摇摆,仿佛在找结茧地。隔天,当我去看蚕宝宝的时候,发现一只五龄的蚕宝宝不见了,我很着急,它会去哪儿呢?妹妹的眼睛非常亮,一下子就看见了,原来去我杯子里结茧了。

大约十天后,茧破了,出来了一只雌蛾,雌蛾和雄蛾交尾后,雄蛾死了,雌蛾花一晚上时间产下500个卵后,然后也就慢慢地死了。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篇七

近日,阅读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感叹于他时刻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感叹于他用整个身心与学生融为一体,感叹于他的生命与使命同行,让自己手足舞蹈于校园,心灵飞翔于社会。

李镇西老师的一篇随笔《让孩子们走向大自然》,引起了笔者的共鸣!文中引用了孔子对学生志向的引导颇耐人寻味:一次聊天,当孔子问及学生们的志向时,子路等人踌躇满志地大谈治国安邦的理想,孔子不以为然。孔子的弟子曾点则认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子的意思是说,在暮春三月的时候,穿上春天的服装,相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曾子的志向和子路等人比起来,似乎并不崇高,但他的话立即引起了孔子的共鸣,孔子情不自禁长叹一声道:“吾与点也!”

现如今,我们的孩子生活应该是不单调的,至少比起我们这一代的人,他们身边的资源绝对是丰富的。电视、电脑和书籍让现在的孩子早早地见识到山外的山,人外的人,见识可谓宽广、视野可谓开阔,如果有机会在假期出去游览大好河山时,学生完全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但是现在更多的孩子往往是在家长的意愿下生活,被关在屋子里学这个,学那个,少了很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少了很多和伙伴游戏的机会,少了很多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少了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们在没有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到田野、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聪慧的探索者,成为寻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诗的创作始于目睹美。大自然的美能锐化知觉,激发创造性思维,使言语为个人体验所充实。”李镇西老师说:“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能够让我们的孩子用身心直接阅读大自然这本博大精深的书呢?”

笔者想借着这些教育先行者们的谆谆教导,呼吁我们所有的老师,请让我们的孩子走向大自然吧!只要我们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他们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孩子会因为丰富多彩、一辈子也挖掘不完的大自然而富足一辈子!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篇八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手拉着手来到了的草坪上。涵涵小朋友在草坪上又蹦又跳,忽然蹲在地上向身边的小朋友招着手:“快来呀,这是什么?”一群孩子立刻围了上去。“是菊花吧,摸上去毛茸茸的。”“我知道的,是蒲公英,妈妈告诉我的。”“它能像小伞一样飞起来。”孩子们追着空中飘动的蒲公英,留下了一串笑声。在种植园地,雯雯指着长着长长荚子的植物说:“这是什么呀?”“是赤豆,我奶奶种的,赤豆就长着长长的荚子。”晨晨接着说。“不是的,赤豆的茎不是这么直的,是弯弯的,像藤一样。”浩浩抢着说……孩子们兴奋地争论着,我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孩子,只是注视着他们,并引导他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寻答案。

我们都知道整天把孩子困在温室里,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只能知之甚少。老师要适当地把他们带到自然中去,使他们整个身心都能浸润在大自然中,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感受到自然的生动、有趣和神奇。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篇九

春天的景象总是生机勃勃的,无处不在。让人总是感觉到一种温暖扑面而来。

白天我来到公园门口,先看见的是公园里最有名的喷泉,看起来就像个瀑布。这可是李白名下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喷泉的水总是会换衣服:是绿色时,我以为上面铺的是绿地毯;是彩色时,我以为水穿上的是彩色披风;是金色时,我以为那是金子,忍不住去抢金子……喷泉有时发出“咚咚咚”的声音,那是青蛙在给小蝌蚪唱摇篮曲;有时发出“咕咕咕”,那是小鱼的肚子午餐铃声响了;有时发出“嘻嘻嘻”的声音,那是小荷叶在玩游戏,就像在开音乐会。

公园左边是几棵百年美人松。百年美人松上许多小动物在辛勤地工作。蝉马上要去参加唱歌大赛。它在“吱吱吱”地练好自己的嗓子。小燕子正在梳理好自己的羽毛,它正要去选美呢,时不时发出“刷刷刷”的梳毛声。这些美妙的音乐结合在一起,给公园制造了许多气氛,引来许多游客的注意。左边有一些精制的长椅。

夜晚,我也来到了公园。夜晚比白天热闹多了。一些老年人拿着收音机从四面八方赶来,把收音机放在长椅上。播放着美妙的音乐,在公园里载歌载舞。青年人优雅地坐在长椅上谈天说地,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小孩子在地面玩耍着,在地面翻啊,,嘻嘻哈哈的,真可爱!

人们在美妙的大自然里生活,活得十分丰富多彩!

大自然的孩子查字典论文网篇十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会通过画、读、想、悟,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三、说教学程序  ,

(一) 复习导入环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我们能看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呢?为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做好铺垫。

(二)把握诗意;领悟意境

教学读悟课文的第二小节中,考虑到“与孩子相处时,我们有必要考虑创造性问题。我们要寻找一些方法来鼓励孩子学习或增强理解力。”诗歌的语言凝练、简洁,跳跃性强。赏读诗歌不能只满足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还要走进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和诗人一道,游览名山大川,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对诗歌的理解才能不浮于表面,才能真正理解、领悟诗歌的内涵。我设计了以下的问题,“在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我们用明亮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学生依据课文诗歌中的内容,分别找出了“翠竹、松柏、果园、沃野”等表示景物的词语。之后在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自由朗读这一小节,边读边想象这些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接着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对这一过程的设计,通过先抓景物,再抓特点,接着抓想象,既抓了语言文字,又训练了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培养了想象力。教师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畅谈体会,相互提示,丰富、发展、深化、升华想象。如此一来,原来凝练、简洁、跳跃性强的词语,就变成了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有景有情、连贯性很强、立体的、鲜活的画面。学生在想象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身临其境了。

在教学诗歌的第三到五小节的学习采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出示文中的插图:大家来欣赏这张图片,如果你来到这里,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从青山、绿水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从天空、大地热情的招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适当的点拨为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文中插图,再联系课文填空。多美的画面啊!你看,(      )的天空,(      )的草地;你听,黄鹂(      ),小溪(      );你闻,空气中还弥漫着(      );还有那(                              ),这大自然就像是(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口才。读悟第一、第六小节。教师通过讲述,告诉学生这两小节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诗歌里面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这两小节完全一样,但是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第一小节首先描绘了“大自然绿色课本”的美丽神奇,吸引读者走了进去;而第六小节既呼应了开头,又总结了全文。使得学生对诗歌写作的修辞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

(三)整体诵读,合作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配乐范读,学生闭目倾听想象画面。并让学生在配乐下有感情的朗读,鼓励背诵。让学生们合作探究: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对于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音乐的辅助效果有时可以超过语言的描述。在轻快活泼的音乐渲染中,学生美美地读,静静地想,默默地思。驰骋在文字的世界,飞扬在想象的天地,学生的收获是丰厚的。回归整体的合作探究,也让心灵的体悟更为清晰明朗。

(四)超越文本,拓展升华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方面,我力求简单明了,将诗歌的二至五小节内容中,作者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来展示大自然绚丽和神奇的景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