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秋节赏月诗句网(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8 06:17:18 页码:8
最新中秋节赏月诗句网(实用8篇)
2023-09-28 06:17:18    小编:曼珠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秋节赏月诗句网篇一

1.《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七言绝句。以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婉动人。

译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2.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译文

3. 《水调歌头》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注释

1.怀远:怀念远方的亲友。此句写处身异地的亲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怀着同样的情怀共看明月。

2.情人:有情人。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一整夜。

3.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4.遥夜:漫长的夜晚。

5.末两句说:月光虽可爱,却不能用手抓: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写作背景

作者离乡,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

鉴赏一

这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起句高华浑融,历来被人传诵。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委委道来,亲切感人。

鉴赏二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鉴赏三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但却脱口而出,自然混成,意境也更加雄浑壮阔。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但却丝毫不露痕迹。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使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这首诗是五言律诗,按照律诗的格律,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这一联是流水对,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沾湿了披在身上的衣服。这就把彻夜难眠的情境形象传神的描绘出来。这一联对仗工整,描绘细致。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进一步书写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不堪”,不能。“盈手”,满手,一满把。“佳期”,重逢之期,欢会之期。我不能捧一把月光赠给远方的亲友,只希望能在梦中与你重相聚。这里暗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诗意,并且进一步升发,表现出绵绵不尽的意思。

这首诗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嫦娥奔月

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

中秋佳话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节赏月诗句网篇二

[唐]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唐]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唐]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赏月诗句网篇三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3、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桌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4、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

5、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

6、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9、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

10、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11、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

12、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13、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14、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15、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16、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17、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1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9、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20、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21、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22、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2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4、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2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26、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27、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

2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30、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31、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

32、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33、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

34、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

35、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3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7、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38、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39、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4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1、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42、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43、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4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46、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47、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48、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

4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50、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51、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5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53、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54、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55、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节赏月诗句网篇四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赏月诗句网篇五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太常引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赏月 天月圆 地月缺

游子思乡 他乡苦 本乡甜

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 明日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秋月

如玉

圆缺有序千秋月,聚散无常百年思,

乡关万里离人泪,都付婵娟一首诗

明月

闲云潭影

千年一魄寒,圆缺证悲欢。

愿为递相思,不辞长孤单

中秋月

中秋的月亮

总是那么惆怅

似一洼秋水的悲凉

蕴着我无可奈何的感伤

借你纤纤的手

剪一缕朦胧月光

让我把今夜的孤独收藏

八月的桂花开始了飘香

而我 再也找不到了来时的方向

(一)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注: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二)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注: 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三)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注: 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四)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 溪间休寻何处来源 咏曲驻斜晖 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 亭畔莫问当年初照 举杯邀今夕 天上嫦娥认我不

注: 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中秋节赏月诗句网篇六

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曹操《短歌行》

3、明月风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梅花》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6、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欧阳修《会老堂口号》

7、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0、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1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赤壁赋》

13、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4、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7、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18、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张煌言《入武林》

1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0、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

21、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2、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23、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25、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李贺《马》

26、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月愁来明月愁。——罗隐《自遣》

2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2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29、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洲韩判官》

3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31、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32、月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秦策》

33、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曹操《短歌行》

3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35、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6、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7、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8、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9、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春山夜月》

4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4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4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欧阳修《天一词·玉楼春》

43、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梦游天姥吟留别》

4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5、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

4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50、云随竹动,月共水注。——陈后主《掖庭度雁赋》

5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53、人逢喜事精神爽,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54、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钜

55、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5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冥》

57、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5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洒》

59、近水楼台易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俞文豹《清夜录》

60、又闻子规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6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62、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吴歌《京本通俗小说》

63、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中秋节赏月诗句网篇七

1、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7、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9、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1、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4、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15、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16、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17、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1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19、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3、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24、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25、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2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2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8、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2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0、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3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5、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6、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37、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3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40、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1、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42、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4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4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5、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46、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4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4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1、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52、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5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54、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55、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56、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5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8、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59、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60、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61、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62、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6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4、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中秋节赏月诗句网篇八

2、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3、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4、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5、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6、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7、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9、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1、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12、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1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6、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7、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1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9、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0、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21、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23、中秋一轮月,只和旧青冥。——朱敦儒《水调歌头·中秋一轮月》

25、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李华《吊古战场文》

26、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27、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28、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贾岛《宿山寺》

29、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33、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3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35、日情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3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7、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唐寅《把酒对月歌》

38、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39、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0、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41、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4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43、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4、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4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7、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48、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9、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0、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51、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52、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

53、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4、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5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56、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57、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5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60、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