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6 02:50:14 页码:8
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优质10篇)
2023-10-06 02:50:14    小编:念青松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篇一

1、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扩展幼儿知识经验,引起幼儿观察周围动物之间关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好品德,进行初步的生态意识教育。

重点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难点扩展幼儿知识经验。

动物活动图片。

1、导入部分,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幼儿认识动物之间关系。

——你知道动物有朋友吗?

——你知道青蛙的敌人是谁。

2、引导幼儿看图,讨论动物之间的敌人关系。

——你知道图上的这些动物吃什么?

——它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相互是敌人。

3、引导幼儿讨论动物之间的朋友关系。

——你认识图上的动物吗?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它们怎样互相帮助的?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朋友。

4、活动小节。

教师小结。

延伸活动,请幼儿画一画。

初步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的秩序,气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下次活动过程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大班的孩子更多地喜欢说,不能够耐心地去倾听。当然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还是很多的,它们更过地想去认识与了解动物。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篇二

1、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掌握图形的要领。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有趣的画,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拿出挂图背朝幼儿),变!一幅画展现在幼儿面前。“机器人”对!你们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6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4个,梯形5个,三角形1个。)

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学具)小朋友,上面的游戏,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里面是什么?你们喜欢不喜欢这些小图形呢?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幼儿用记录表记录)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1、师生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

2、作品交流。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篇三

教学目的:让幼儿学会看称,知道重的那一面向下沉。

通过看图学会比较哪些物体重哪些物体轻。

重点、难点: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现代化教学手段:天枰、称好重量的玩偶、幼儿画册。

一、讲解演示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工具——天枰,它是做什么的呢?"教师向小朋友们展示天枰,告诉小朋友们天枰处于两端平行状态就证明两边一样重。

3、教师开始演示,将小猪放和小狗分别放在秤的两端,问小朋友哪个重,教会小朋友天枰沉下去的那一面的物体是重的,而在上面那一端的物体相对就是轻的。

4、再将小狗和小猫放在秤的两端进行比较,让小朋友们说出谁重谁轻?为什么?

5、师:"我们比较了小猪与小狗,小狗与小猫的重量,那我们还不知道小猪与小猫谁重谁轻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部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说出小猪比小猫重,因为通过它们与小狗的比较得出结论——猪比狗重,狗比猫重,所以猪比猫重。

6、师:"我们比较了小猪小狗小猫的重量,我们要看一看这里谁是最重的,谁是最轻的?"教师在这一环节要让幼儿学习比较三种物体的重量,说出谁是最重谁是最轻。

二、做《幼儿画册》练习

1、教师发放《幼儿画册》,向小朋友们介绍做题方法。

2、让小朋友们用笔将图片中重的物体画上圈。

3、通过看图。让小朋友比较幼儿画册中的三类物体,在最重的物体后面画对号,在最轻的物体后面画圈,不重不轻的物体后面什么也不画。

三、总结师:"今天我们帮助小动物们比较了谁重谁轻,我们回家以后自己找些物体来比较,然后明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好不好?"

1、用天枰来比较很直观,并且导入的很有吸引力。

2、能掌握幼儿的重量概念,知道先教会他们重与轻的概念和秤的相应表现。

3、能够及时的做练习题,来强化知识,使幼儿更好的掌握知识。

4、有些太抽象的问题没有做好事先的准备。教具准备不够充分。

5、对幼儿画册不熟悉,没有向小朋友介绍清楚要求。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篇四

《9以内的加减》

大班

数学

1.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2.能根据事物大小、颜色、图案、排列等特征,快速准确的摆出9的加减算式。

3.感受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秘密,愿意参与数学游戏。

1、活动重点: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2.活动难点:能根据事物大小、颜色、图案、排列等特征,快速准确的摆出9的加减算式。

1.经验准备:幼儿已熟练掌握数字9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学课件,每人一套数字卡片、每组一套9的加减算式。

一、情境游戏“小猪佩奇来做客”,复习9的组成。

1.出示图片,练习9的八种分合。

提问:9可以分成几和几?

二、根据“乔治弟弟过生日”情境摆出加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1.观察生日帽的颜色,理解图意摆出加法算式。

(1)根据图片学习列出加法算式“8+1=9”,理解数字及符号代表的意义。

(2)观察讨论,尝试列出新的算式“7+2=9”。

提问:不同图案的生日帽,可以列出怎样的加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2.观察气球的大小及形状,摆出加法算式。

(1)根据气球大小不同列出加法算式“6+3=9”。

(2)根据气球形状不同列出新的算式“5+4=9”。

提问:不同形状的气球,可以列出怎样的加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3)观察“4+5=9”与“5+4=9”两个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三、根据“给乔治准备礼物”情境摆出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1.观察小熊图片,学习理解图意摆出减法算式。

(1)根据图片学习摆出减法算式“9-4=5”,理解数字符号代表的意义。

(2)根据小熊的大小不同,尝试摆出新的算式“9-3=6”。

提问:大小不同的小熊,可以列出怎样的减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2.观察大小及颜色不同的汽车,列出减法算式。

(1)根据汽车颜色不同列出减法算式“9-2=7”

(2)观察讨论,根据汽车大小不同,尝试列出新的算式“9-1=8”。

提问:不同大小的汽车可以列出怎样的减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3)观察“9-2=7”与“9-1=8”两个算式,进一步理解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三、分组探索“生日会场”中的加减算式,感受其中蕴藏的数学秘密。

小组合作,找出棒棒糖、杯子、彩旗、蝴蝶结中蕴藏的算式。

送生日祝福,引发继续探究寻找相关算式的兴趣。

活动中我以“小猪佩奇给弟弟过生日”的情境,在一步步的推进中,引导幼儿列出9的加减法算式,并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幼儿细心观察事物的不同之处,能够找出图中蕴含的数量关系,感知总数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1.目标的调整。

我将目标调整为: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能根据事物大小、颜色、图案、排列等特征,快速准确的摆出9的加减算式;感受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秘密,愿意参与数学游戏。目标借助于游戏情境,易于幼儿理解,达成度更高。

2.巧用卡通形象及场景,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利用“佩奇给弟弟布置生日会场”“准备生日礼物”的环节,引导孩子观察数量的关系,并且列出算式,在列出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提供操作材料,给与操作机会,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为幼儿准备了适合每个孩子使用的教具,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操作的机会,在操作中认知9的加减法,并且从观察、讨论、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篇五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3的组成,会正确认识分合式。

2、让幼儿学习用教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和合的过程,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熊1个玩具香蕉3个香蕉卡片3个

2、学具人手一份材料纸蜡笔和若干记号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是3。

例:今天的小熊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小猫,(出示玩具熊和猫),小熊拿出了几个香蕉来招待客人呢?(3个),小熊送给小熊1个香蕉,送给小猫2个香蕉。同时用语言表述:3个香蕉可以分成1个和2个,可是小猫说了他们不爱吃香蕉,于是就把香蕉还给了小熊,现在小熊的手里有几个香蕉呢?并用语言表述:1个香蕉和2个香蕉合起来是3个香蕉,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卡片香蕉和数字,表示上述分和过程,同时出示分和符号“^”,向幼儿说明分合号及其用途,讲解分合号的使用方法,并教幼儿正确用语言表达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就是3。

(2)启发幼儿学习用口语表述其分和关系。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就是3。

教师出示3个塑料球和2个盘子,问:“要把3个球放在2个盘子里,并且每个盘子里都有球,应该怎么放呢,引导幼儿说出3可以分成2和1,再用同样的方法把两个盘子的球合起来,表述称:2和1合起来就是3。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点子房子图。

第三、四组,涂颜色。

第五、六、七组,填空缺。

3、活动评价。

让幼儿根据展示自己做的材料纸进行讨论。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篇六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2.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1.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2.每组两盒彩笔、两只空盆、记录纸数张。

1.猜猜花生有几颗。

――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等)

――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吗?

――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颗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2.讨论记录的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颗花生仁?第二颗,第三颗呢?

――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录,还是剥一次记录一次?

3.记记花生的颗数。

――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

4.交流分享。

――带领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

――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品尝自己剥的花生。

1.鼓励幼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记录,并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记录结果。

2.可在区域活动中将花生外壳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项链”、“七彩小路”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篇七

活动目标:

一、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体积。

二、培养幼儿的估计能力,空间感知和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一、果冻壳(一样大小)、水彩笔、记录纸、人手一份。

二、操作材料:黄豆、白云豆、蜜枣、玻璃球、小石子各若干份。

三、两瓶一样多的果汁,乌鸦喝水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激发幼儿兴趣,教师以客人身份进行招呼,并交代事情。

幼:好。

(引出黄豆、白云豆、蜜枣、果冻壳、统计表)

二、开动脑筋猜一猜

2、小朋友记录猜想答案,由老师依次将数字填写到黑板上的表格中,并简单分析。

三、亲手体验做一做

1、师: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到底真的可以放几颗呢?

幼:(想)

3、幼儿实际操作,教师再次记录幼儿所测结果,并分析幼儿测量出来的数据,根据差异给适当验证。

四、仔细观察找规律

五、生活游戏——乌鸦喝水

六、活动延伸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篇八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5页《比轻重》。

活动过程:

1、猜一猜,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

(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磁铁、2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铁球重,皮球轻。

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3、比一比,谁轻谁重。

(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

(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师小结:

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分享交流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篇九

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

3、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1、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2、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有多长吗?

2、学习自然测量。

(1)幼儿尝试自由测量,记录结果。

(2)交流,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

(3)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

(4)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师:“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多。

4、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果。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1、ppt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2、幼儿每人一把尺子。

1、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1)请幼儿将自己认识的尺子给小朋友介绍。

要求说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教师讲解各种尺的特征。

2、讨论交流

请幼儿说一说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二、比较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找出尺的不同点。

(1)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2)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2、找出尺的共同点。

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小结: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1)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

(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3)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

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

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实际测量: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1)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

(可让幼儿反复测量,说出测量距离。)

(2)讨论:为什么你们测量的课桌长度会出现不同的数字?

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3)教师帮助幼儿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在活动区域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认识以内的序数篇十

1、对数学推理活动感兴趣

2、学习根据图形的空间位置、物体的数量变化规律进行推测

3、运用分析、判断、推理等方法,对已知条件进行二维推理,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1、多媒体课件

2、自制图片两张活动名称:魔术机器,各种颜色的小树卡片、小正方形卡片

3、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张

一、导入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请来了一位特别神奇的客人,你们一定非常喜欢。我么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二、播放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神奇的客人是谁呀?

2、你们喜欢孙悟空吗?

3、孙悟空的本领可大了,看它的金箍棒有魔法,想要变啥就能变啥,不信,你们瞧。

三、初步感知逻辑推理

播放课件

2、我们来看看新房子和原来的房子比较,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

3、小树们看着新家说:“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出示图片,幼儿操作)

播放课件

图形宝宝看见小树的新家很漂亮,也请孙悟空帮它们也变了一座。

谁能把图形宝宝也送回家呢(出示图片,幼儿操作)

四、神秘的魔术机器,进一步感知逻辑推理

播放课件

1、孙悟空说咱们小朋友表现这么好,送给咱们一件神秘的礼物“魔术机器”,它呀特别神奇,总是能让物体发生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机器会把下面的物品怎么变。

3、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对了吗?

5、我们一起来看猜对了吗?

五、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练习

1、孙悟空说小朋友们真聪明,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有没有信心完成?

播放课件

2、猜猜孙悟空会把这些物品怎么变?

3、我们一起来看孙悟空吧客车和轮船变成了什么样子?那它会把飞机变成什么样?

4、我们再来看包子和西瓜发生了什么变化?那苹果和土豆应该怎么变化?(幼儿动手完成操作材料)

5、小朋友们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孙悟空很高兴,现在孙悟空要回花果山了,我们一起和孙悟空说“再见”吧!

六、结束语

你们说孙悟空的本领大不大?我们下次再请孙悟空来做游戏好不好?现在让我们听着歌曲到户外做游戏吧。

在今天的活动中,小朋友表现得特别棒,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兴趣浓,参与的积极性高,较好的实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活动中,通过幼儿喜欢的孙悟空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感受、体验数学推理带来的快乐,幼儿能在我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练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