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网(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6 07:58:09 页码:13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网(实用8篇)
2023-10-06 07:58:09    小编:温柔雨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网篇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我亲身经历出发,总结我在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心得体会。

首先,文明礼仪是学前教育的基石,也是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学前教育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礼仪意识,例如:当有人进出教室时,我们要主动给予礼让,开门致谢;当老师评估我们的作品时,我们要保持礼貌,耐心等待;当和同学玩耍时,我们要讲究分享和合作。通过这些教育方式,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明白了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的重要性。

其次,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对孩子的品格塑造和人际关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与同学、老师、家长及其他人的交往中,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场合和机会。比如,每天早晨,我们要学会和同学们友好地打招呼,询问他们的状况,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也能够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有共情力的品质。另外,在学前教育中,每天的课间休息时间和外出游玩时,老师们还会教授我们参观景区、图书馆等地方的礼仪规范,让我们明白在公共场所中应该遵守秩序,保持安静。这样的教育不仅提高了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再次,学前教育的文明礼仪培养,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很有积极意义。在学前教育中,孩子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情绪和行为等方面。例如,每天的课程安排很紧凑,需要孩子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各种任务;当孩子在游戏中感到不快乐时,教师会引导他们用积极的方式去表达情绪,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掌握了自我管理的技能,提高了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对孩子的美育和健康成长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前教育中,我们经常参观美术馆、科技馆、音乐厅等,培养了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追求,并且学习到了欣赏和创造美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教育也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了保障。在每天的体育活动中,老师们会引导我们进行适度的锻炼,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体魄。在学饮食方面,老师们还会教授我们进餐的礼仪规范,培养我们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身心健康的成长。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对孩子们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貌的品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品格,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且,文明礼仪教育也为孩子的美育和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相信通过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孩子们将成为有道德修养和良好素质的公民,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网篇二

礼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礼仪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有礼貌的简单层次、更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身为教师,礼仪尤为重要,孩子天性好模仿,他们学习说话,待人接物,往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作为孩子的教师自然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我意识到,应当用一颗平等的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放下教师的架子,对学生真诚相待,做学生的朋友,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推动孩子的发展。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

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

用餐礼仪: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

仪容仪表: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卫生的习惯;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坐、站、走。

交往礼仪: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作客的礼节;能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具体情况与他们打招呼。

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能谦让,会尊重和原谅别人。

在活动中做到会举手、会听,服从活动的规则;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轻轻;学会商量,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观看同伴的演出时,能保持安静、守秩序,结束后,会鼓掌表示感谢。

请家长朋友在家庭以及生活中用和幼儿园同样的方法对待孩子,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跟孩子交谈,成人跟孩子之间的任何问题,都要试着用语言解决,不可以打孩子。打孩子只能说明成人本身不成长,心理不健康。更不能用语言吓唬孩子。儿童的心理在质的方面和成人不同,成人应该蹲下来跟孩子讲话,在人格上极大地尊重孩子。

教师作为一份特殊的职业,有其特殊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示范作用无处不在,教师每天在讲台上讲课就像在一个舞者在台上进行表演,每天都有那么多观众在观看,示范作用潜移默化。今天下午,我们有幸聆听到了由学校组织的、由进修学校吴主任主讲的关于“教师礼仪”的讲座。整个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教师的穿着及服装服饰的搭配要点、教师个人形象、教师职业礼仪及教师批评学生的礼仪等每项内容都令我受益匪浅。

其中,教师的服装服饰的搭配和教师批评学生的礼仪部分给了我较深刻的触动。

(1)、教师服装服饰的搭配要得当合体。在工作期间着装整洁、得体、大方、高雅。

男士应着西装、中山装、夹克衫、衬衫等;不留长发,不佩戴项链、手链、戒指,不穿背心、短裤、不雅观的文化衫、拖鞋。

女士应着正装、夹克衫、衬衫、长裤、裙子等。不染彩发,发型典雅不夸张,可着淡妆,不可浓妆艳抹,尽可能不佩戴首饰,特别是粗项链、手镯、手链、耳环,上班时间不穿吊带裙衫、超短裙、短裤装及露背装、低胸和露脐装,不穿过透、开线、破损的服装,不留长指甲,不涂彩色指甲。着裙装应穿长筒袜或短袜;不穿鞋拖和带响高跟鞋。

教职工在正式或大型活动场合应按照要求着装。

(2)语言礼仪。教师语言不仅体现了她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是进行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语言的礼貌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学习的效果如何。而在教师语言礼仪中提到了:教师的音量要适中,称谓要得当;语言要简洁,表达要准确;温文而雅,持重沉稳;切忌不要偏激、炫耀、挖苦、谩骂和清高。

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挖苦讽刺学生,语言文明;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坚持耐心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通过老师的讲课,我自己又上网查了一些关于教师的礼仪例如:学生向教师致意,教师应以同样的方式向学生致意、教师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可为振动位置,但不允许接听)、严禁在教室、实验室内吸烟,不论是否上、下课、教师要提前十分钟进教室进行点名,做课前准备、课堂提问教师应使用礼貌用语,如“请××同学回答”“请坐”等。在上课时,师生要相互问好再开始讲课,下课时,要相互说“再见”方可离开教室等等。

我们都知道教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来自他的文凭和教学水平,而是他的仪表,作为家长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作为孩子学习模仿的一个重要对象,因此教师的礼仪非常重要。一句话、一个表情甚至一个手势在孩子的心中都是一个信号。

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感谢学校能及时为老师们做礼仪培训,我认为新型的老师就是要懂礼仪、有知识、有才华、幽默、大度、有爱心。我一定会不断努力学习新型的教师标准,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网篇三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调。学前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礼仪的基础阶段,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养成文明的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举止。在我参与学前教育文明礼仪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感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与启示。

首先,学前教育文明礼仪的实施需要全面的教育策略。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尊自爱的品质。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发现他们尤其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我们应当做好表率,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举止和言谈。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启发他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法,并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体验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此外,在班级中我们也要注意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只有通过全面教育的策略,我们才能够形成一个有着良好风尚的学前教育环境。

其次,学前教育文明礼仪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孩子们在早期的发展中,情感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要尊重和接纳他们的需要和感受。当孩子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勇气面对困难。同时,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关爱的重要性。通过注重情感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日后的成长中具备更好的社交能力。

第三,学前教育文明礼仪需要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学前教育是从家庭教育中延伸和发展起来的,学校和家庭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礼仪意识。当孩子在学校中学到的一些行为规范和礼仪要求,回到家庭后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因此,学校和家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互相协调,共同制定和贯彻教育政策,让孩子能够在不同环境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只有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才能够真正营造出一个培养孩子良好礼仪的和谐环境。

第四,学前教育文明礼仪需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要关心他人和社会,要懂得分享并乐于助人。通过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参观社会机构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孩子们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通过讲解环保知识和组织环保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的每一次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通过培养社会责任感,我们才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学前教育文明礼仪需要注重自我反思和提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总结经验并加以改进。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进修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前教育的任务。

总之,学前教育文明礼仪是培养孩子初步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通过全面的教育策略、注重情感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反思和提升,我们可以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文明礼仪的实施需要全面的教育策略。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尊自爱的品质。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发现他们尤其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我们应当做好表率,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举止和言谈。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启发他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法,并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体验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此外,在班级中我们也要注意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只有通过全面教育的策略,我们才能够形成一个有着良好风尚的学前教育环境。其次,学前教育文明礼仪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孩子们在早期的发展中,情感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要尊重和接纳他们的需要和感受。当孩子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勇气面对困难。同时,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关爱的重要性。通过注重情感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日后的成长中具备更好的社交能力。第三,学前教育文明礼仪需要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学前教育是从家庭教育中延伸和发展起来的,学校和家庭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礼仪意识。当孩子在学校中学到的一些行为规范和礼仪要求,回到家庭后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因此,学校和家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互相协调,共同制定和贯彻教育政策,让孩子能够在不同环境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只有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才能够真正营造出一个培养孩子良好礼仪的和谐环境。 第四,学前教育文明礼仪需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要关心他人和社会,要懂得分享并乐于助人。通过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参观社会机构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孩子们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通过讲解环保知识和组织环保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的每一次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通过培养社会责任感,我们才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学前教育文明礼仪需要注重自我反思和提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总结经验并加以改进。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进修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前教育的任务。总之,学前教育文明礼仪是培养孩子初步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通过全面的教育策略、注重情感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反思和提升,我们可以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网篇四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我们首先就应当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校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里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还包括心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因而,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应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养成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养成教育是促使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要手段。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有序前进,就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制约着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但是,对于人类个体而言,行为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任何时代都需要人们选取贴合时代要求的恰当教育模式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最终帮忙他们构成合乎社会要求的规范行为。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社会行为规范,理解并主动践行规范,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二)养成教育是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化显现

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通常不是听他说些什么,而是看他是如何做的,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1]从这个好处上说,行为是衡量思想道德状况的外在显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忙受教育者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本质上来看,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永恒的话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天,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时代的必然。

(三)礼仪养成需要终身教育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早期的社会化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是在成年期;再社会化是指工作以后。从自然人过渡到贴合社会规范的社会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教育,因为礼仪养成教育是人的社会化必要手段。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终身教育。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礼仪养成教育的对象应当是中、小学生,甚至是学龄前儿童,而不是大学生。从理论上讲,这没有错。根据人的社会化历程,人们确实应当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以后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背后深层的道理,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而学习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顺利实现向社会化的转变。而实际状况却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基础阶段校园教育的忽略,当今的大学生不懂基本的文明礼仪,处处出现行为失范现象。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养成教育,不断强化文明行为的训练,以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

所谓精细,是指养成教育的资料要具体细化,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适宜的教育资料是养成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关键。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历来是高校的工作重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多年来我们常抓不懈,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养成教育的资料过于空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不感兴趣,主动性不高,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衡水学院为迎接20xx年教育部本科质量评估,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其主旨是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资料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诸要素紧密相连,将养成教育的资料限制在课堂、宿舍、餐厅、校园四大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内,对于每个区域内正确的行为规范都有明确的要求,并指出哪些行为是不当的。例如,课堂学习“十要十不要”、宿舍生活“十要十不要”、就餐文明“十要十不要”、校园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学生干部作风“十要十不要”等等。由于养成教育资料细化,教育资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各项规定也像指路明灯一样,让学生的行为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所以大学生愿意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规范、认同规范,进而遵守已有的规范。

教育方法是到达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恰当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师垂范,引领风尚

教师在校园教育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在校园生活中,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是教师。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汲取专业知识,更愿意把教师当成榜样去模仿。因此,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本身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言行合一的操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向他学习的动力。衡水学院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有机结合,将教风定位为“敬业树人”,明确了教师的首要职责是爱岗敬业,为学生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

(二)主题班会,体验感悟

主题班会也是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育原则。衡水学院每学期都开设主题班课,有固定的班会时间和地点。在每学期之初,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做好班会计划,拟定班会主题,然后安排学生具体操作。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学生作为班会的主导者,更容易吸引其他同学参与,发表内心真实的想法,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督促自我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用心性。

(三)校园督导,规范行为

人总是有惰性的,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就期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外在的监督强制力量。为此,衡水学院由学生处牵头,成立了文明礼仪督导小组,定时定点对校园里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督查。每一天早晨6点半在餐厅检查文明就餐状况,督促学生吃完饭后主动收拾餐具,将其放到固定收餐位置;每一天7点半,检查把食物带进教室的学生;8点半,检查宿舍卫生;下午5点在校园内巡视,劝阻学生搂搂抱抱、乱丢果皮等不文明现象。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前不文明现象大为减少。

(四)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仅仅是指鸟语花香、树木林立的自然环境,更是指安定有序、布局合理具有整体美感的人文环境。只有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统一,才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的行为,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在校园显著的位置张贴激励性口号、名人名言;充分发挥美术和广告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创设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相关的壁画,建设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展现极具生命力的文明礼仪之风。这样不仅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而且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使学生生活在这一环境中耳濡目染,启迪智慧,提高审美情趣,美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综上所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既要注重显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约束作用,又要注意隐性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更要注重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对礼仪的正确认知潜力。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网篇五

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它的本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融于日常生活

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每天早上我带着四位值日幼儿戴着“礼仪小天使”的礼仪带站在幼儿园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一个个彬彬有礼的:“请进,欢迎你来到幼儿园”的礼貌动作,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貌的美丽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每天每位幼儿来园、离园都能做到主动向老师、家长、小朋友问好、道别等,并知道了与人交往要使用礼貌用语。

二、让幼儿学有榜样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时时、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受“孔融让梨”故事启示有意给幼儿分苹果(苹果的个数刚好比幼儿人数多一个,教师先取一个,幼儿m取走两个,最后一位幼儿n就没有了,这时教师将手中的苹果递给n)并看着大家吃苹果,没有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幼儿m把多出的一个苹果送到老师手中)。这正是从幼儿美好心灵到行为的外化。只要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小朋友自己的新发现,渐渐的他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

三、注重行为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使于幼儿记忆,但仅凭感性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从而避免只是机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与说的不一致。因此,必须寓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在幼儿园,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幼儿感受到友爱同伴,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对不起》、《再见》等歌曲的表演,巩固礼貌用语。在家里,要求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外出作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通过“客人到我家”、“学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题活动,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氛围中学会了简单的社交礼仪,习得了礼仪行为。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5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网篇六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打交道,社会规范和礼仪的正确运用成为了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素养之一。在日常的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长期以来,我通过参与并观察各种长辈传授的教育活动以及日常的互动中的经验总结,体悟出了一些关于常规教育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学生,要时刻保持内外兼修的良好形象。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作为学生代表的我们都应该以良好的形象示人。在相貌上,我们要保持整洁、清爽的外表,这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形象,更可以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另外,在言谈举止方面也要注意,要和蔼可亲,彬彬有礼。有时候,一个简单而真诚的微笑,一个温暖而真实的问候,就足以展示我们的礼仪修养。

其次,要随时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在和他人交流中,我们不光是在进行思想的交流,更是在进行教育的互动。在沟通时,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不得以自己的主见强加于人。与此同时,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是在接触到陌生人的时候。另外,在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时,要养成安静,不干扰他人的好习惯。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礼仪修养。

再次,要正确运用礼仪规范,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民族传统的反映。在各种场合中,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运用礼仪规范,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例如,在公众场合中,我们要讲究穿着得体,遵守聚餐礼节,在言行举止中彰显自己的教养。在学校教室中,我们要遵守纪律,遵守课堂规则,生活上要讲究卫生,要时刻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要通过常规教育培养文明礼仪的意识和品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五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德育)。其中,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在德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和品质。通过常规教育,常规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加深他们对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个人修养和品质。

在总结这些关于常规教育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时,我深深地意识到了一个观念,那就是: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和规定,更是一种心态和态度。只有当我们内化于心,将之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人。因此,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抱有感恩之心、注意与人沟通的方式、注重与人交往的礼制,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常规教育文明礼仪的培养,我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加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人生境界。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网篇七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比如说自己对于各种礼仪的掌握还不够,或多或少还有“按着制度做,服务态度准没错”的思想。

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发扬、团结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团结同学一起工作,要尽可能过朴素的生活,要结交良师益友,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知道认真学习,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同学们,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4

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网篇八

常规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常规教育中,文明礼仪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参与常规教育,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文明礼仪是一种社会公德,表达了个体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其次,文明礼仪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提升他们的人生修养;最后,文明礼仪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将在五段式结构中进一步阐述这些观点。

首先,文明礼仪是一种社会公德,表达了个体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在学校常规教育中,我们都承认文明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文明礼仪不仅仅是简单的礼貌和有礼貌的行为,更是一种对他人关怀和尊重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情况,文明礼仪的实践可以增进彼此间的和谐与友好。比如,在公共场所要注意音量控制,以免干扰到他人;排队时不插队,不占用他人的公共资源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一个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展现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文明礼仪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提升他们的人生修养。在常规教育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这其中文明礼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小学到高中,我曾经参加了多次文明礼仪培训活动,并深刻体会到了它的好处。首先,文明礼仪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如彬彬有礼、谦让有礼等。这些行为可以培养学生的亲和力和合作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其次,文明礼仪强调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比如,在班级讨论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任意中伤他人;在网上交流时要谨慎发表自己的言论,不传播不负责任的消息。这些言行的规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情绪,提升自己的人生品质。

最后,文明礼仪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学校常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礼仪是养成这些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宿舍生活中,按时起床、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都是文明礼仪的要求。这样的规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进而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在课堂上,文明礼仪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不做与课堂活动无关的事情,保持课堂的秩序。这不仅是对老师的尊重,更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充分吸收知识。

总结来说,常规教育给了我很多关于文明礼仪的启示和体会。文明礼仪不仅是一种社会公德,更是一种对他人尊重关怀的表达。通过积极参与常规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提升他们的人生修养。同时,文明礼仪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改善学习和生活质量。相信只有不断加强常规教育和文明礼仪的培养,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和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