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浙教版八上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7 06:47:21 页码:13
最新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浙教版八上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秀10篇)
2023-10-07 06:47:21    小编:纸韵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一

教学目标:

1、描述泥石流的现象

2、知道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3、学会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4、领会防灾、抗灾的意识

5、体验尊重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难点:认识泥石流现象

教学过程:

一、泥石流的形成1、带领学生到校园绿地,进行准备好的课堂活动:

小组同学设计方案后在实验装置上进行探究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2、回到教室课堂

活动:观看视频2010年8月舟曲县城大型泥石流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和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得出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加深对泥石流的概念性认识。

阅读书本p107内容,谈谈对泥石流这类的大型地质灾害的认识,重点讨论人类活动和泥石流发生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人类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来减弱泥石流发生的频率?

二、泥石流的危害

请小组同学发言,谈谈观看的视频中对泥石流危害的认识,“体验”受灾人群的感受

三、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通过视频内容和学生活动内容,结合泥石流的形成原因,请学生思考、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小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减轻泥石流发生时带来的危害。

课堂练习及小结:结合书本内容和课堂活动,在书本上找出并标记泥石流的概念、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等内容。

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难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1 / 3 五、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3 多样的天气;观测天气

4 发布天气消息;天气与生活

10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盐到哪里去了

15 未来农业

16 展示会

2 / 3 17 复习

18 复习

19 考试

3 / 3

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三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材料”、“声”、“光”、“电”、“磁”。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至两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四、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

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

4、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四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负责,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中包括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知识,虽然涉及的内容深度相比专业知识较浅,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完全的理解并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够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我积极向有经验老师请教,认真履行“教纲”的要求。为了总结经验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备课

不打无把握的仗,不上没有准备的课。上课前我积极备课,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现代是一个知识高度膨胀的时代,科技知识在不断补充完善,一些知识观点也随之更新,在课余时间我经常关注一些科学知识的更新,上网查找资料,把最准确的知识教给学生。

上课

本学期的科学内容主要有:认识机械、认识结构、认识矿物、认识动植物的繁衍、认识神经系统等。需要孩子们掌握的知识面很广,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知识很抽象,很难学。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本学期很多课程的内容我都制作成了幻灯片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在同学面前,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在课堂中,尽量把知识结论的过程交给学生小组合作、小组讨论来完成,让他们自己总结发现的科学道理,做学习的主人,试着先用自己的话总结,然后我再帮他们补充说明。另外,每周用一节课来巩固当周的核心知识点,对于需要大家需要掌握、属于考点的知识,要求同学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记下来,一些生僻字要求同学会写,并且还准备了适当的课堂练习。针对五年级没有资料,复印了和课本同步的复习资料,没有违反学校的相关规定。

练习

本学期的练习主要以和课本配套的《归纳与检测》练习为主,每个单元上完课后,都要带领学生做练习,练习做完,一些核心的知识点,要求同学要记住,并且能默写下来。

其他

本学期,多媒体教室的排课和实验室也是我的工作范围。多媒体主要安排需要使用多媒体的老师上课,并为他们调试好设备,辅助他们完成多媒体的教学工作。实验室本学期刚刚启用,很多器材都是刚采购的,初中同学以生物实验使用为主,小学科学实验为主。

反思

这是我第二次接手五年级科学的教育工作,我自己感觉和第一次相比,我自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对教材的熟练程度,还是对孩子心理上、教法上,都更加的得心应手了。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的教学方法。但是和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我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提高。例如:本学期在课题上我加入了很多的小组活动,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科学内容的发现过程,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就趁机讲小话,玩东西等。本来我很想严格的惩罚这些同学,甚至有的时候想大发雷霆,又害怕我过激的行为不小心伤害到学生。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感觉心理没有底,不知道怎么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还有,本学期,很多课,我都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本来是希望大家更加形象生动的学习知识,但是有少数同学,注意力光放在看幻灯片上,不去好好学习,不做笔记。有时,我在怀疑自己,我这样做难道也错了吗?因此,我迫切需要一些有经验老师给我指点一些好的经验,来处理这些问题。

“积沙成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学期我只取得了一点很小的进步,如果我每个学期都进步一点,我相信我会更上一层楼,离优秀教师越来越近的。以上只是我的一点小小体会,有不足的地方,请学校领导批评指正。

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五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2、主要材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片;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一20 0c-}-110 0c)、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

各种形状的磁铁,包括没有标注南北极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及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备)。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四、教学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六

一、谈话导入:以前我们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板书)

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

1、(出示图片)你能找出下面物体中的平行四边形吗(请同学上来指一指1伸缩门这是平行四边形2升降机3扩缩尺。)

2、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容易变形。这些物体都是有若干个平行四边形连接而成,他们都能够拉伸或收缩,便于操纵。)

3、操作教具。同学们请看我手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我用手捏住较大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变成了长方形,再继续拉又变成了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你来试一试。

4、通过观察和实验说明了什么?(样子改变周长不变)(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

5、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折叠衣架推拉门折叠椅)(3分钟)

二、平行四边形特征。

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子呢?(他有4条边4个顶点4个角。)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给大家的平行四边形,指一指。(相对的两条边叫做对边,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角。)为了一会方便交流,按顺序标上字母。

1、平行四边形角和边有哪些特征?用你手中的工具来研究一下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2、自己先试一试。有困难的可以一起来探索。如果你找到了可以在小组里说一说。看哪个小组观察最细致总结最全面。(5分钟)

3、小组汇报。(5分钟)(1)量每个角的度数。投影展示。(板书每个角的度数)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角。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2)量每条边的长度。(课件平行边。相等蘑菇)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量两条对边的之间的距离。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总结:那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呢?(出示ppt给出定义)(指名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同桌读一读背一背)。

4、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5分钟)ppt(1)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平行四边形在哪条边上画高,哪条边就称作底。(3)示范画高。一比二画三标注(实物投影)谁来试一试?(4)有多少条高?有无数条高(5)通常从一个顶点向他的对边画高。谁来试试这个怎么画?(6)自己试一试。(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画完展示一下。(7)指着你所画说一说定义。

四、(3分钟)

1、小组合作,总结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填书上82页表格。

2、议一议。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五、练习。

1、我会选

2、(1)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用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出一个长方形。

3、1)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可以围成若干个不同的长方形。请你围出几个。

(3)用长度一定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怎样才能使它的面积最大?答:长和宽的长度相等时,面积最大。也就是正方形的时候面积最大。

5、挑战自我。

六、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4、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教、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大气的重要性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补充】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

【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

大气作用:

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二、大气的温度

【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特点: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用心

爱心

专心

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三、大气的分层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0-17千米)平流层(17-50千米)中间层(50-80千米)暖层(80-500千米)

外层(500千米以上)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

四、对流层的特点

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探究实验】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实验

1. 烧杯中加高锰酸钾或直接用对流实验装置。2. 燃香的实验用实验室的现成器材,现象非常明显。结论:受热处空气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空气下沉。

【小结】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所以,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用心

爱心

专心

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八

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的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完成工作任务,现就本学期科学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教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天赋、兴趣、文化生活背景、民族习俗等方面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具体做法是: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5、创造性地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

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九

(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科学学科的教学.现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本册教材共有25课.第一单元.“天气”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天气变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气象站”观测、记录天气变化.并坚持做长期天气观测..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帮助学生发现、判断物质的状态及各种状态物质的特点.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亲历种植、饲养的机会.在观察、测量、记录生物生长过程和主要变化等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生物生长的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发现.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变化现象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一些物体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发现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问题.(二)本学期教学重难点: 重点:

6、掌握水的蒸发、沸腾、凝结和水的三态变化.难点:

1、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物体的生长与变化.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三、教学措施:

2 / 2

冀教版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十

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李 强

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得与失时。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的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自然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改进教学方法,努里提高教学水平,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