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语文教学设计(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7 08:37:27 页码:10
最新语文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3-10-07 08:37:27    小编:FS文字使者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1、认识有关天气的字词,学会7个新生字。

2、巩固汉字书写规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积累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巩固汉字书写规则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今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谁来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我们经常还会听到“天气预报”,那里边经常都会怎么来形容天气呢?(学生讨论汇报)

2、学生自由拼读书中的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词语。请大家打开课本11页。

3、指名读,小老师读,齐读。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字。

5、交流识字方法。

6、游戏开火车读,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7、拓展:你还能说出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吗?

写字:白、回、国

1、请学生认一认这三个字,并仔细观察字的收写占位。

2、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3、学生做好书写准备,自由尝试书写。

4、展评。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美丽的春天吗?(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来学习积累一些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学生打开书本,小组内自由读。

3、检查认读情况。小老师带读,批名读,开火车读。

4、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词,并描述一下词中所描述的美景。

5、全班汇报。

6、再读词语,记住词语,说话训练。

说说自己在语文园地里的收获。

语文教学设计篇二

语文教学一直都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在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传统教育形式下,语文教学的固定模式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无聊和无趣,也难以让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学需要新的思维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从而让学生在愉悦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其语文水平。以下是作者对语文创新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理念与思考

语文创新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师教学的理念、方法和经验。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和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使得教育需求呈现个性化趋势,这演变成许多教师试图在其教学措施和方法中实现教育创新设计。教学创新设计谈及的是教学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创新设计包括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创新和举办课外活动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段:课程内容创新

语文教育需要突破旧有的课程简介,选择新的对学生更有吸引力的内容。课程内容创新如何真正达到学生的需要?我认为,学生的需求是创新的源动力,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学生的基于需求选择的。教学内容更偏重情感体验,因为教育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品质的塑造。让学生在体验语言魅力与情感价值的过程中,无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第三段:教学手段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往往会限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育中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可能性。相比起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语文教育创新设计应该更偏重一些多样性。例如,可以采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探索和研究,让学生获得深入思考和跨学科的学习经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第四段:举办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手段,这也是教学创新设计的一种重要方式。较之于入教育现场新锐体验者,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例如,可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语文游戏竞赛等。这类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爱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可以在校园中增加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

第五段:创新教学设计的终极目的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创新教学设计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语文教育的创新永远立足于学生,让他们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下,并凭借自己的通才能力和创新思维持续地发掘和创新,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探索其未来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新要立足学生,不断尝试、变动,以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展示语文学科的魅力,为培养有创新精神的语文学生提供保障。

总之,语文教育需要不断创新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教育改革就是不断创新,我们应该加强合作、了解教育现状,从而让语文教育创新更加积极有效。

语文教学设计篇三

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今天,学习了李怀源老师和蒋军晶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的谈话,触动很大。

回顾自己的教学,翻看自己的教学设计,确实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时间就那么多,只得蜻蜓点水,于是大呼“时间都去哪了”。目标要舍得,有舍才有得。确实,目标太多反而容易打乱教学,教师就会忽略学生,会不由自主的控制学生,因为一旦放手,就会完不成预设的目标。但实际上,课堂貌似很流畅,实际上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反之,两到三个精心选择的目标很容易达成,也就形成了高效。

教学目标的主语应当是学生,即学生在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感受什么,体会到什么等等。反观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很多却不是很清晰。例如这是我设计的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的一个教学目标“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和拟人写法。”在这里,前半句话是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后半句话却变成了教师要干什么。如果改成“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方法。”就好多了。

语文课都会有字词、朗读但年级不同,要求也不同。比如朗读,在低年级会是教学目标,“如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但是到高年级就是一种手段,而不能还把感情朗读还作为一个目标,不能一直学下去。

有很多老师尤其是一些经典课文,好像如果不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写进目标里,就是缺了什么一样,感情朗读成了通用的教学目标。但是不同的阶段,目标是不能一样的,我们不能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都做为目标去完成。

语文教学设计篇四

1、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的汉字,从而加深对汉字自义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汉字字形字义的感悟。

引导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学“有趣的汉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读对、读通内容。

2、同桌合作互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3、写出汉字后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规。

(1)、学生自己写出这些字,并认真观察。

(2)、师生总结规律。

(3)、教师引导提示:你发现有些字在组成合体字时笔画有什么变化吗?

4、拓展巩固,增强能力:比一比,用这种方法记住了哪些字?

二、写字板上知识多。

1、独立观察,你发现左右两边的字有什么规律?

2、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分析每一个汉字的间架结构。

3、每人在书上认真抄写这些字。

三、“词语超市”练习。

1、大声朗读词语,思考每组词语的特点是什么。

2、讨论:你能说说三组词分别描述哪方面的内容吗?

3、拓展延伸:自选一组词语进行补充,看谁组得又对又多。

四、自主表达,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在汉字的乐园里遨游,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又有什么感受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利用字典自主识字。

教学过程

一、采用多种形式自主读文,并在小组内交流。

1、借助拼音,反复自读短文,读准字音。

2、同桌轮流读课文,互相说说:短文写了哪些动物的家?

3、再读短文,和大家说说你最喜欢谁的家。为什么?

4、小组内练读: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动物的家,读出你对它的喜爱。同学们评一评。

二、师生引读,欣赏动物们的家。

1、教师引读,学生朗读,体会方法。

2、组长引读,组员朗读。

三、练习查字典。

教师通过投影教给学生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四、总结收获,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说完整话,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记者是干什么的吗?你愿意当一回小记者吗?

二、引导读题,了解要求。

1、采访对象:我们的同学

2、采访内容:年龄 生日爱好特长等

3、采访结束后写一两句话送给同学。

三、自主思考,设计提纲。

1、我想采访谁?

2、问它几个问题?

3、怎样把自己的问题问明白?

4、怎样作一个文明的小记者?

四、学生采访,教师巡视指导。

五、分组汇报,师生评价。

六、独立写一两句话,送给同学。

注意:写的话要完整,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语文教学设计篇五

1、能正确朗读和书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读对联,理解其意思,了解其手法,注意诵读的停顿位置,尝试背诵。

3、自主学习古诗,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积累古诗。

4、讲别人的童年故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并由此更加珍惜自己的童年。

5、习作,要求作文能写通顺,形象生动,有细致具体的描写,并且能在习作中有自己的看法。

1、正确朗读和书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并练习用其中的词语说话。

2、顺畅地诵读对联,背诵。

3、能将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且能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1、做好词语卡片或者课件。

2、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语文乐园“读对联”和“古诗诵读”部分。

3、搜集“语文生活”部分要求的资料,做好开展班级故事会的部署。

3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吧?谁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二、词语超市

我们先来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1、出示“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荆棘狗刨门槛枪栓劫难胸脯枪毙瓦砾中尉云杉呻吟

2、先自己练习读一两遍,注意读准字音。再读给同桌听听。

3、指名读词语。

4、齐读词语。

5、再出示“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先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然后说哪些词语我们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6、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7、抄写词语。

三、金钥匙

我们再来看“金钥匙”部分。

1、默读。是不是有同感?你还能从本组课文中找出同样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吗?

2、让学生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交流意见。感受生动形象的描写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交流汇报。

4、教师总结:

我们平时说话、写作,也要学习表达得生动、形象,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读对联

1、自由读对子。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意见,谈谈自己预习后的收获。

2、指名读句子,注意正确的停顿。

3、让学生汇报对句子的理解。

4、教师整合学生的意见,梳理字词、句子的意思。

5、尝试背诵。

五、古诗诵读

小组合作学习古诗《江雪》。

1、学习要求:

a、了解作者。

b、诵读全诗,读通读准。

c、了解全诗大意。

d、感悟诗境。

2、学生反馈。老师相机引导。

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b、指名朗读,纠正字音,齐读。

c、各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古诗大意,同学们集体整理后串讲句意:

千山万岭见不到飞鸟的影子,大道小路没有行人的踪迹。只有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坐着小舟在落雪的江流中垂钓。

d、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冰雪世界一尘不染,万籁俱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介绍古诗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品析“绝”“灭”“孤”“独”这四个字。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期间。“绝”“灭”二字写出寂寥苍凉的背景,以衬托渔翁孤独的形象。“孤”“独”正是作者自己的写照,寄托着诗人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品格。

e、再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作业

按照“语文生活”的要求,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下一节课,我们将开展一个“不一样的童年”故事会,看谁讲得最好。

课前将学生按小组分开坐好,并且在黑板上写下美术字“不一样的童年”,安排一个小主持人。

一、主持人出场

开场白可以用书上的提示语或稍作修改:

在《小英雄雨来》《夜莺之歌》《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等课文中,小英雄们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在炮火连天的岁月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还有很多很多不同时代的人,他们的童年都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不一样”的童年故事。

二、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相关资料

先在小组内讲故事。注意把一个人童年的“不一样”讲出来。讲故事要注意事情的先后。精彩的人物语言、动作可以模仿着表演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且要提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三、小主持人收集各小组讲故事的情况,有讲得好的,推选出来

四、各小组推选讲得最好的代表,在班上讲故事

评出讲得好的同学,授予“故事大王”奖。

五、作业

将自己的故事资料再进行修改整理。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开展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会,这节课我们就把我们讲的故事写下来。

先请同学们默读习作要求。习作要求说得很明确。谈谈自己对习作要求的理解。

二、“根据资料和讲故事、听故事时受到的启发,丰富、完善你讲的故事”

这句话怎么理解?

三、“把别人感兴趣的地方写细致,写具体。”

怎么知道哪些地方是别人感兴趣的呢?怎么才能写得细致、具体呢?

让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把故事再讲一遍给别人听,要别人提出意见,就知道哪些地方是别人最感兴趣的了。)

四、学生打草稿,教师巡视

五、誊写作文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篇六

同学们,仔细观察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精读课文,如第1、2、3课;一种是略读课文,如第4课。

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仔细阅读导读提示很重要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发表见解,全班交流。

生:槐乡的孩子真懂事!

生:槐乡的孩子真快乐!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指读-----赛读—齐读)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指读—齐读)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热爱劳!

语文教学设计篇七

1、认识“氏、兽”等7个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学习阅读说明文,认识本文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文中“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4、了解太阳的特点及作用,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1、掌握“氏、兽”等七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太阳的特点、作用,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一课时

1、制作能够直观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搜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2、肯定学生的提问,并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概括。

但有些问题现在还是个谜,要等同学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去自己去探索。

3、那么带着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寻找答案。板书:太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课件,学习生字,重点指导“蒸”、“蔬”、“繁殖”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3、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一)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太阳的特点。

指名读第1自然段。

(不可信,这是神话传说。)

(可以)

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3、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传说和“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之间用“其实”过渡,“其实”是什么意思?不用这个词可以吗?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段落中还有这个词或类似的词语。其实,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起转折作用。

4、接着课文写了太阳离我们很远,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远呢?(用数字)

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或“特别特别远”,哪一种说法好?为什么?

(肯定:用数字说明问题,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它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太阳的特点: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5、第2、3自然段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大、很热的?写太阳很大时,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写太阳很远时,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列数字、打比方和作比较)

6、为何把太阳比做大火球?

7、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4----8段,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1、指名读这一段。这一段是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来。

(意思是一致的,都说明太阳和地球上的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说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是事实;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不是事实。)

第二句虽不是事实,可是当作事实说的,从哪个词看出来?(如果……就……)

3、指出:“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设的句子里。“如果”后面提出的事实“没有太阳”是假设的,“就”的后面是假设的事实所产生的结果: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4、课堂造句练习:教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产生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__

5、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前面概括,这一段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为什么?根据下面的问题,画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无数小水滴)

无数小水滴是怎样形成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水蒸气是哪里来的?(从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是怎样变成水蒸气呢?(吸收了太阳的热变成的)

(上一句末尾的词语也是下一句开头的词语)

归纳:这一小段话,承上启下,环环相扣,清楚地写明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云、雨和雪。

(风是流动的空气)

空气为什么会流动?

(空气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的缘故)

空气为什么会有的冷,有的热?

(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多空气就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热量少,空气就冷)

为什么空气有冷有热就会流动呢?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补充: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热膨胀变轻就会上升、移动,随着冷空气就会补充,这就形成了流动,也就是形成了风。

8、读第7、8自然段。简要地说说太阳光有杀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实例(师生共同举例)。

提问:第8自然段共写了三句话,哪一句是全文的总结?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第一句话)

再谈谈“第一句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什么词语可以替换它?

(总之、总而言之、总括起来说)

9、回忆一下第4自然段的学习,再看看这一小段前两句的意思和说法上有什么特点?

(意思相同,说法不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是假设的,也用了“如果”。)

这一小段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是自然界的意思吗?用什么词可以替换它?

(当然、理所当然)

同学们真是太有爱心了,太阳都种好了,有一天,太阳公公来到我们班做客,大家想不想知道,它会跟我们说什么呢?(生表演太阳的自述)

1、阅读资料袋,了解太阳黑子,太阳寿命,日全食等。(课件演示)

2、阅读语文书p155页〈妙不可言的位置〉。

1、读〈太阳〉有感。

2、搜集有关太阳的故事,小知识。

3、写写跟太阳有关的成语。

板书设计:

远引用反问

特点大比喻比较

热数字举例美丽可爱

太阳

动物植物的世界

人类生活

与人

类的气候变化

关系治病防病

语文教学设计篇八

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从《青年人》中鼓励学生要以自身的言行为自己写好历史。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熟读成诵这些诗歌。

《成功的花》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交流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在诗中,一个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思考、交流

2学习评价: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嫩绿的芽儿》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3组织交流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交流交流

3问题创设:芽儿、花儿、果儿你随意调换位置吗?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交流

《青年人》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朗读全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朗读

2组织交流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创设:完成探究练习二。思考、交流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第三块:语文活动:朗诵诗歌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价标准朗诵,评价

课后学习:1、完成探究练习一、三。

第6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体会船长在海难发生时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2、体会场面描写和人物形象描写,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进行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所谓危难见真情,在很多时候你平时的豪言壮语抵不上关键时刻的一个细小的动作,今天,我们去拜访一位船长,或许,从他的身上,你会明白很多东西。

2大声朗读课文,造成这场突发其来的海难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主要因素?朗读,批注。

3组织交流资料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学生发言发表看法

3文章从是通过什么来塑造船长形象的呢?思考,交流

4学生自己在质疑文中的问题。交流

5评价谈收获

课后学习:1、写:给哈尔威船长的一封信,表达你对他行为的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