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网 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7 09:31:09 页码:9
2023年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网 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通用8篇)
2023-10-07 09:31:09    小编:影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网篇一

我满怀一种求知欲高兴地打开了这部《海底两万里》。

在念书的全过程里我好像于原文中冒险者阿龙纳斯一起乘座这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深海历险之途。一起环游了中国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火爆,波罗的海,比斯开湾及其南极洲北冰洋,遇上了许多少见深海动物与植物,也有深海洞窟,密道等。让我明白了很多科学文化艺术的自然地理地质学专业知识,尤其是光的反射,陶料,真珠的归类,收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这种物品迄今早就变成了实际,我感慨了一番,钦佩创作者的想像力,想到未来的世界,把科学与小故事融合,造就出一个奇妙的海洋世界。鹦鹉号的尼摩船长是极其神密的角色,他性情忧郁,却又学识渊博。他在海岛上密秘修建的这艘潜水艇不但出现异常牢固,并且构造恰当,可以运用深海来出示电力能源。将一些事儿掌握到神密的尼摩船长仍与内地保持联络,用海底沉船里的干万两金子来援助陆上的大家的正义斗争。也有一次在北极探险时,处在一个氧气不足的一个情况,可那时候仅有潜水衣的存储的一丝气体,却把那一丝气体给阿龙纳斯,他为他人的生命誓死捍卫自身生命打动了成千上万的阅读者,也打动了我。

念完了后,我明白了一句话是:沒有没法做到的,仅有意想不到的。

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网篇二

style="color:#125b86">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其他两部分别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我认为,在这三部小说中,最好看的要数《海底两万里》。其原因有三:

首先因为作者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动人心魂的海底远游。在鹦鹉螺号的陪伴下,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海——一个美丽的大海,一个奇特的大海,一个浩瀚的大海……大海拥有着陆地上没有的景观和生物,从最远的极地到最深的海沟,再到从红海到地中海的神秘隧道——阿拉伯隧道。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还耳目一新。

其次这是一部科幻小说。我喜欢读这类小说,《海底两万里》是这类小说中的名篇佳作。如果不从第一页开始阅读,而是从中间开始读的话,会发现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无法读懂,因此,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你会发现字里行间透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悬念迭出,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我这样一个住在海边的女孩来说,每天都能见到大海,因此大海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可是读了这本书,大海繁多的功能令我吃惊:大海可以提供一切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只要在船尾拖张渔网,就可以捕捉到各种美味鱼类;我们可以去海底森林捕猎野味,牛羊家畜在无边无际的海底草原上吃草;我们可以吃到鲜美的鲸奶和从大海藻中提取的甜糖;贝类的足丝可以制成衣料、香水也可用某种海草蒸馏而成、睡的床是由最柔软的甘藻做的;我们可以用鲸鱼骨头做的笔写字,用乌贼鱼的汁制成墨水;从海里提取氯化钠,用作产生电的基本材料,又可为船提供光和热,成为船航行的动力源……总之,我们可以从大海获取一切。

尼摩船长曾说过这样的话:“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只有在这里,我才是自由的,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是啊,通过探险海底两万里,我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奇特和浩瀚!

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网篇三

书籍犹如我们的精神粮食,能让我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书籍犹如我们的伙伴,陪伴我们一生。在这个暑假里,我拜读了“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著名作品——《海底两万里》,并且这本书也与《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两本书并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名叫阿龙纳斯的法国生物学家带着仆人康塞尔和鱼叉大王尼德·兰去调查“海怪”,却不小心掉入了海里。在被尼摩船长救上鹦鹉螺号后才知道,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所谓会发光、会攻击船的海怪,只不过是鹦鹉螺号的外形像一只巨大的海怪罢了。

在这之后,尼摩船长与他们定了几条规定,然后便带着他们开启了海底两万里的历程: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还有地中海,进入大西洋,这一路他们看到了许多罕见的海底生物和一些只能在水中看到的奇异景象。在这段时间,他们还战胜了巨型章鱼、取走了鲸鱼的奶、在海底森林里打猎;经历了搁浅、土著人的围攻、同鲨鱼搏斗等许多险情。而在最后他们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三人不辞而别,并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全都公开于世。

从他们一路以来的表现,可以看出,阿龙纳斯是个知识渊博、博古通今的生物学家;康赛尔则是一个沉着、随和、诚实、懂得分类知识的一位普通的仆人;尼·德兰的捕鱼技术高超,但他是个野性十足、性情火爆的汉子;而尼摩船长性格阴郁,可他知识渊博。作者儒勒。凡尔纳能把这些人物的个性写得都这么形象,说明了他的写作水平很是高超,也让这本书更加生动、吸引人。

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海底世界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从中可以知道海洋里的动植物是需要保护,不能随意滥杀。同时这部科幻小说也激发了我对未知事物的探究兴趣,也让我认识了海底世界的一些动植物以及一些遗址,弄的我都想亲自去看一看这海底的美景和动物了。

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网篇四

一提到一提到“鹦鹉”,脑海中便会不由自主地会记起“鹦鹉号”这三个字。为什么呢?请听我告诉你。

海底两万里一书的主要内容是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条疑似为独角鲸的怪物,海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赛受邀追捕。在这过程中,他们不幸落水,这时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于是他们跟着尼摩船长一起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游旅行。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尼摩船长。有可能还以为还未读完这本书时,你会以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沉默寡言,冷冷清清的人。如果你这样想,那就真的大错特错了。他其实是一个外冷心热的人。在面对自己的战友死去,他也会哭。这不证明了。证明了她并非无心之人嘛。他遇事冷静,替别人着想,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这本书的故事是多么引人入胜。大海是多么无所不有呢?贝壳动物的足丝织成的衣着,海洋植物提炼出来的香水,大衣藻的床,鲸鱼触须上的笔,乌贼分泌的墨水,无所不得,看的时候,莫名其妙融入其中。化为一缕无声的空气。合上书本时,又想一直沉寂其中。一直注视那可以治愈的海洋。多么想触摸那些小鱼的身体,以及步踏再那无烦恼的海洋之中,但,皆为泡沫罢了。

故事也即将结束,但他们却一直以画面的形式闪过脑中,久久不会忘怀。

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网篇五

假期里我共读了3本书,《骆驼祥子》中旧社会下祥子的悲惨命运令我唏嘘不已;《巴黎圣母院》中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和那美与丑、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又使人感叹、惋惜。所以,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因为它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海底两万里?中,描绘了许许多多的海中美景: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深海鱼;海底的花、岩石、贝壳、华丽的珊瑚群,甚至是阳光照在海水上映出的一块儿一块儿斑斓的颜色……还有各种各样的奇特现象。令我不禁感叹,大海真是个奇妙的地方呀!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在第十五章中,主角们遇到了困难,诺第留斯号不幸在海中触礁了。事情是这样的:这一天,尼摩船长的诺第留斯号来到了南极点上,他是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船上所有的人都无比兴奋,可就在这时,诺第留斯号竟然触礁了,这是多么悲惨的事情呀!所有人的心从山顶一下子跌到谷底。这次触礁,并不是行驶中出现了疏漏,而是因为一座冰山翻倒在他们的航道上,它又受到了水流的冲击,翻了个大跟头,碰上了诺斯留底号,导致其触礁。面对如此境况,船长却说:这是大自然与他们开了个玩笑,多么乐观的生活态度!船长很快想到了办法。他不慌不忙地指挥水手们,将储水池里的水排干,这样船便可以浮起来,也就可以脱险了。果然,没过多久,船就浮起来了。这件事说明,当遇到困难时,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张,办法一定会想出来的,困难也一定会解决的。

本来,我是有些惧怕大海的,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又对大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是三比七,地球大部分是海洋。跟海洋比起来,我们实在是太渺小了,而在宇宙中,地球却只能算是一粒尘埃。不得不承认,世界是多么的奇妙!

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网篇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许多人都读过,这个假期我先读了这本书,这本书是法国作家 儒勒·凡尔纳 的作品。这本书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其中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鹦鹉螺”号艇长尼莫又是个身世不明之人,他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凡此种种,都给小说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既是小说,人物当然是虚构的,作家给“鹦鹉螺”号艇长取的拉丁文名字,更明白无误地指出了这一点——“内莫”,在拉丁文里是子虚乌有的意思。但这并没有妨碍作者把他描写成一个有血有肉、让读者觉得可信的人物。

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博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其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博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博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 “怪物”的俘虏!“怪物”非他,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内莫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罗纳克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博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海底两万里》写的主要是他们在这十个月里的经历。

孔塞伊,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

内德·兰德是个比较原始的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在陆地上自由地行走。他性情火爆,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孔塞伊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我在阅读时不止一次的被那美丽的海底迷住,在惊喜的同时也被凡尔纳的高超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幻想所折服,在凡尔纳写这本书时根本没有人下过海底,也没有人见到过潜艇,甚至连电灯都没有发明,而他却能写出如此美丽的海底世界,所以称他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这本书值得大家读一读。

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网篇七

以下是由本站pq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及感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阿隆纳克斯教授说过:“神奇的幻想是人的天性,而海洋正是幻想最好的源泉。”没错,海洋是广大物种生活的土地,我们跟海洋比起来,实在是非常弱小。

在船上,一切都有条不紊,阿隆纳克斯教授并不察觉有什么变化,还在船上认识了一位挚友:尼德·兰。

阿隆纳克斯教授的语言也深刻地打动了我,现在我明白了,深度越低,气压就越大,越高,所以,当我们下潜到海底几万米深度时,每一平方厘米的肌肤上就要承受一千万个大气压所带来的压力!这个数据使我为之震撼。

这一场搏斗是在是触目惊醒,当船行驶到北太平洋时,那巨大的怪物又一次现身,它不仅神出鬼没,并且变化多端,让人难以捉摸。

我喘不过气来了,感觉自己已经置身在阴森潮湿的海底,等待着怪物把我吃掉……

但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我等着最终的答案……

这一场搏斗真是残酷猛烈,我至今想起来,仍然替他们担心,并且自己也心有余悸……

在大西洋海底,阿龙纳斯随尼摩船长去做了一次新奇旅行;他们脚踩在沉没了的大陆——一大西洋洲的一座山峰上,观赏一座火山的海底喷火口喷出硫磺火石的奇景。眺望山脚下一座破坏了的城市—一整个沉没水底的庞贝城。书中描述传说中的海底古城:亚特兰蒂斯。

远处是一座火山。山峰下面,在一般的石头和渣滓中间,一个阔大的喷火口吐出硫磺火石的急流,四散为火的瀑布,没入海水里,照着海底下的平原,一直到远方的尽头,我的眼下是一座破坏了的城市,倒塌的房屋,破损零散的拱门,倒在地上的石柱。远一点,是一些小型工程的废墟。更远一些,有一道道倒塌下来的城墙,宽阔无人的大陆,整个水下淹没的亚特兰蒂斯,现在都复活过来,出现在我眼前了。

然后,诺第留斯号大胆向南极进发,潜艇航行在成群的鲸鱼中间。尼德•兰要求追打鲸鱼。尼摩部长不同意伤害这些善良无害的长须鲸。当海面上出现残酷的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船长决定援救长须鲸。诺第留斯号用它那钢制的冲角,直穿大头鲸。经过一场恶斗,海上满浮着大头鲸的尸体。穿过南极点后,潜艇又历经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都是尼摩船长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带领船员战胜了困难。

最后,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法国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尼摩满怀激情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这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把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们关闭在诺第留斯号船壳中,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愤世情绪,而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仇恨。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可以引发读者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向往,也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理解和疑问,正因如此,才可以启发孩子们的兴趣,去发掘,去争取揭开未知世界的秘密。作者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基本相似,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并不是凭空猜测,有想法才会梦想成真,这里值得我们学习。

海底两万里读书感想网篇八

在这个看似漫长的假期,用一本好书填补时间给予的空缺,我想是十分明智的。而这个假期我很庆幸有《海底两万里》陪我一起度过。

第一次看完《海底两万里》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当时只是很羡慕那两个学识渊博的主人翁,能经历如此丰富多彩的海底旅行,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与想象。

第二次看完这本后,非常欣赏书中的“阿龙纳斯”这个人物,因为他的理智与博学,还有他对科学的热爱竟能抵得过对自由的向往。这令我吃惊,我曾一度认为自由是一种无可超越的东西,他让我突然发现,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但是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的机会却不可多得。

看到后来,我欣赏内德兰德。喜欢他的极端与刚烈。我承认那鲁莽也许会铸下不可饶恕的错,但我钦佩于他的执着——他从上了鹦鹉螺号那天就开始策划着要逃走,不论旅途中有多少事物分散他的注意力,这位狡猾的、威猛的捕鲸手从未放弃过他逃离的念头。即使他在生他养他的大海里,即使他就算是回到陆地上也得靠大海生活,他仍热切地期盼着离开鹦鹉螺号——因为他清楚,鹦鹉螺号不是他的生活。他让我明白,突如其来的好事也没有意义为之疯狂地欣喜——好事固然是好事,但为了任何的惊喜而打破了自己平静的生活,不值得。

再后来,欣赏尼摩船长。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渴望独立,于是就喜欢冷静、智慧的人物,当然还要孤僻,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我觉得尼摩船长的冷峻和理智,都极其值得学习——他是我那时除了浅薄的日本少年漫画主人公外感兴趣的角色。但是,令我非常的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会有一个不明不白的结局。后来我慢慢地明白,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生活,耍酷是要有限度的。有句话说得好,人字的结构就是要相互支撑。

现在,我欣赏的人物却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主人公的仆人——孔塞伊。是的,他的确让很多人看不顺眼——对主人惟命是从、理论知识丰富实际经验匮乏,等等。但是,我所欣赏他的,却是他所掌握的“分寸”。他身为一个仆人,他做到了一个仆人所能做到的境界——顺服,勤劳,还有最重要的,忠诚。当他得知主人要去参加九死一生的危险而滑稽的捕鲸时,在可以退缩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要与主人同去。还有在教授落水时,南极冰盖下缺氧时,他所想的多的是主人,想得少的是自己。他对主人的忠诚甚至超过了人本能的对生命的渴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