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崂山景区导游词(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7 12:51:25 页码:10
崂山景区导游词(大全8篇)
2023-10-07 12:51:25    小编:灵魂曲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崂山景区导游词篇一

崂山发育有典型的古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拥有我国东部罕见的冰碛海岸和冰碛扇等地貌类型。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崂山景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崂山,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名胜景区之一。进崂山可分为中、南、东三线,其景色各异。

崂山分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等风景游览区。

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3米,为崂山的主峰。云海奇观,彩球奇观,旭照奇观为其三大景观。巨峰为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为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其最高处为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为崂山道教祖庭。崂山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四季葱茏赛江南。道教的“返璞归真”内涵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

北九水是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和外九水。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

游览这座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的世外桃源,留给人的韵味真是清新而悠长啊!

青岛有一个风景优美秀丽的地方叫崂山,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去游一游那里的九水十八潭。

白沙河山流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而得名,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秀丽,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称,全长9、5公里。北九水有十八潭统称酒水十八潭。一水有“至柔潭”两水“未封潭、居碑潭、未始潭”,三水有“无隅潭、无机潭”,四水有“自取潭俱化、潭中虚潭”,五水有“有问潭、得鱼潭”,六水有“得意潭、无几潭、不滞潭”,七水有“餐霞潭、饮露潭”,八水有“清心潭”,九水有“洗耳潭、潮音瀑”等重要景点。享有九水明漪之称美。

假如有一天你亲身去旅游的时候品尝一下这里的农家宴,会让你大饱口福。

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海拔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

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崂山风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以东的黄海之滨,距市中心40余公里。崂山山脉连绵起伏,雄伟壮观。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被人们誉为“天然雕塑公园”;山海结合处,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崂山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景点221处,其中历史人文景点47处,自然景点174处。

崂山景区导游词篇二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怎么写,崂山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传播地,下面带来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到你。

崂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

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青岛市区东北端,面积446平方公里,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海山相连,水气岚光,变幻无穷,雄奇壮阔,灵秀幽清,为内地名山所不及。

风景区由青岛海滨和崂山两处景区组成。

崂山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东南约30公里,面积300 多平方公里。

以崂山为主体,地域辽阔, 崂山景区景点甚多,可分为六个小区:南线太清宫区,东线太平宫区,中线北九水区,西线华楼宫区,北线鹤山景区和巨峰崂顶区。

崂山位于青岛东部的黄海之滨,主峰海拔1133米, 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也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一座海拔超千米的高山。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游览、避暑、疗养胜地,全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

崂山拔海而立,山海相连,峰雄壑险,水秀云奇,自古被传为“神窟仙宅”、 “灵异之府”。

崂山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传播地,始于汉、唐,宋元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清不衰, 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道士曾逾千人。

至今保存完好的道观尚有10余处。

崂山山脉系燕山期花岗岩地貌景观,山石造型奇特。

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脊上奇峰突兀, 怪石嶙峋,象形石比比皆是,素有天然雕塑公园之称。

崂山植物资源和物产也十分丰富,尤以古树名木著称,有汉柏、唐榆、宋朝银杏、元朝耐冬等。

此外还有高山杜鹃以及满山遍谷的落叶松和千余种奇花异草。

崂山旅游的最佳时节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

崂山的特产有崂山矿泉水,崂山啤酒,崂山海底绿石等。

崂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尤以“明霞散绮”、“云洞蟠松”等十二景为最。

崂山的主要景点有:龙潭瀑与八水河、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八仙墩、太平宫、白云洞、华严寺、百福庵、华楼宫、九水、巨峰、蔚竹庵、塘子观、法海寺。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

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

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

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

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

后汉书.逢萌传、南史.明僧铭传等均有记载。

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

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山内群峰耸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蜿蜒,或广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

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

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韵。

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

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

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

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

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

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香玉、崂山道士等名篇。

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如同一颗珍珠项链,串连着无数个景观(点)。

本文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每条线上几处主要景观(点),未及介绍的留等崂山探胜者们自己去体味。

2、基本旅游线路(南线)

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

景点导游:

太清宫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

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

崂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说,相传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而今可数者有十七处。

据太清宫志记载:太清宫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为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人张廉夫所创建。

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生于汉文帝九年,官至上大夫,后弃职入道。

精研玄学,入终南山学道数载,得师传道,来崂山之阳,临海之滨,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神位。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神像,名曰“太清宫”,这就是太清宫的由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唐朝末年,李哲玄东游崂山,又扩建殿房,供奉三皇神像,这时,太清宫已初具规模。

五代十国时期,道人刘若拙游至崂山,对太清宫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

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处机从昆化山来崂山讲道。

从此,崂山道教,包括太清宫名扬天下,天下道众多慕名而来,有的在此隐居潜修,有的在此著书立说。

如张三丰、徐复阳等均在此修过道。

明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太清宫发生了一起僧道之争。

僧人憨山大师与道人耿义兰相互争夺太清宫庙址,官司一直打到金銮殿,历时十多年,终以道人胜诉而告结束。

现太清宫前“海邱夺遗址”碑刻的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邱寺于宫前,二十八年皇上降旨毁寺复宫,就是记的这件事。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

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

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

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

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

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

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香玉篇里所记的“香玉”、“绛雪”的故事,据说就是院中一棵红牡丹和这棵耐冬的化身。

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

胶澳志载,明霞洞“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6年)”,洞巅“明霞洞”三字,相传为邱处机所书。

名道孙紫阳曾潜修于此。

洞外石壁上嵌刻的孙紫阳疏载有其修行的始末。

元代在洞侧建有“斗母宫”,奉佛教。

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重修时又建“三清殿”一座,清末建“观音殿”一座。

据说,这里曾有过僧、道交替的历史。

明霞洞地势高旷,景色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烟尘远隔,空气清新,再加坡上坡下苍松翠绿,修竹滴翠,清泉飞鸟,奇石屹立,不但怡静,而且特别清幽。

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

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

“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

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上清宫创建于宋初,原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至宋末已废圮。

元代大德元年,通玄弘教洞徽大师李志明,鸠工重修了上清宫。

上清宫有前后两处庭院和偏院,殿宇房舍二十八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

前殿旧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

上清宫内古树参天,其中一棵银杏胸径2.53米,横出粗枝上有三个乳状树瘤,极为罕见,据说一千年方能长出一个。

大殿之东的偏院有一巨石,名“道山石”,与道山石斜对的石崮上,刻有邱处机的青玉案词一首。

宫西有一块圆丘形弧石,名“熬山上清宫”,还刻有邱处机咏崂山七绝十首,石下有一口清泉,名“圣水泉”,为崂山名泉之一。

龙潭瀑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

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合成一道长约30米,宽约5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

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

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

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3、基本旅游线路(北线)

景点导游:

北九水

北九水涧谷始于靛缸湾,止于崂山水库的“月子口”,全长约11公里。

这一段涧谷道路曲折,风光异常秀丽,水声似娓娓动听的乐章,两岸怪石如立体的奇妙画廊,各类亭台傍立两边。

胶澳志曾这样描绘此带风光:“两山相夹,下有深潭,沿途山秀峡奇,清流迂迦,水作龙吟,石同虎踞,峭壁危石,触目皆是,音乐图画,兼而有之”。

古人来此游历,留下了许多赞美诗句,其中一首烩炙人口的诗这样写道:九水水九曲,曲曲穿幽谷。

四周山色青,两岸松涛绿。

涧底一线画,怪石何攒簇。

流水从东来,数步一回复。

路陡流水转,一转山一束。

沿北九水涧谷游历,或乘车慢行,或放步徜徉,举目低首,远山近水,满目尽是流动的画,流动的.情。

骆驼峰

沿北九水线直行,沿途众多景点目不暇接,骆驼峰是进入“一水”的第一景观。

走过“一水”,抬头南望,在黑虎山对面有一座高高的山峰,活像一头巨大的骆驼正在昂首向东北方向眺望。

与众不同的是这头骆驼竟长着三个驼峰,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

当进入“六水”,在东部的群峰中,又出现了一头骆驼,正面向西南,仿佛急切地要和那头“三峰驼”相会。

继续前行,那骆驼越显气度不凡,仿佛要从山顶直跃而下。

但走至近前,景物忽然发生了变化,骆驼头竟变成了一位正襟危坐的老人,正凝神沉思,那样庄严,那样慈祥。

然而,走过几十步后再回首,慈祥的老人又忽然变成一只傲立峰顶的雄鹰。

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令人叹服。

将军峰

进入“二水”,在深涧的南面可见一位头戴金盔,身披金甲,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的古代将军,这就是“将军崮”。

将军座下的山峰当地人俗称“太师椅子”。

从东南方向西遥望,确实像一把摆在山巅的大椅子。

但是游人多是从西头进入内九水峡谷,看到的是古铜色的山峰。

1957年,朱德元帅和当时的公安部长罗瑞卿游崂山,一进入“二水”,就被这一奇景吸引住了,当陪同人员告诉他叫“太师椅子”时,他摇摇头,爽朗地笑起来:“哪里是椅子,分明是一位古代的将军嘛!”说来也怪,经朱老总点破,这座山峰好象活起来,越看越象一位傲然直立的大将军。

从此,这座大石峰有了新的名字--“将军崮”。

金色望月石

进入“三水”,过了“鹰窠河”,举目望去,南面的悬崖上趴着一只形象逼真的巨大石龟,头向前伸,背壳隆起,爪子紧紧抠在石头上,其憨态维妙维肖,可爱之极。

这石乌龟为什么爬上山顶,又怎么变成石龟?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很久以前,山崖下水潭里住着一只千年金龟。

因为山高谷深,它只听说过天上有个月亮,却从来没见过。

月亮圆了,山谷里半夜也很亮。

月亮落了,山谷里黑沉沉的。

乌龟决心爬上山顶看月亮,还要告诉她不要再偷懒,要每天晚上都出来,把谷涧照得亮亮的。

它不吃不喝,一直爬了三天三夜,终于爬上了山顶。

可是,正赶上月底。

它没有失望,耐心等待下去,终于变成了石龟,再也没有爬回涧谷。

这个景观就叫“金龟望月”。

飞来石

崂山山内,怪石密布,且每一块石头几乎都有一个迷人的神话传说。

进入“四水”,路边石崮上立着一块悬空欲飞,摇摇欲坠的奇石。

石头不大,既象扬起的风帆,又象展开的鸟翅,如果走近,会让人感到只要轻轻一推,它就会跌落下去。

据说刮大风时会真的摇动,其实,它站在此处已稳稳当当地渡过了几千年、几万年。

当地人称之为“飞来石”。

是否真是飞来的,已无法考证。

但它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飞来石”原是玉皇大帝御花园的一块普通石头,因为在天宫每天接近神仙,逐渐沾了仙气,它看到孙悟空也是石头变的,却能大闹天宫。

上天入地,本领十分高强,心中羡慕,便想学些本领,和石猴一样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它苦苦修行了几百年,终于能飞腾了,便天上地下到处遨游。

有一天,它飞过崂山上空,看到风景十分优美,是块难得的宝地,便落在此处永远住了下来。

飞凤崖

进入“五水”,前面大石崮上镌刻着三个醒目的大字:“飞凤崖”。

顾名思义,此处是凤凰飞来的地方。

可是,凤凰在哪里呢?请看那山峰高处,恰如一只巨大彩凤正张开凤翼欲腾空飞翔。

这个景观叫“彩凤展翅”。

彩凤不仅形似,而且传说也十分有趣。

很久以前,即墨县里有一个村姑,相貌美丽,心灵手巧,绣花花生香,绣鸟鸟能飞。

县官对姑娘垂涎已久,费尽心机想霸占她,可是连派了三次媒婆都被她赶走了。

于是,黑心的县官想了条毒计,限她三天为皇上绣一件龙袍,上面要有“二龙戏珠”--龙要会飞,珠要会滚。

如绣不成,就派兵来抢人。

姑娘只绣了两天就绣成了,县官把龙袍展开一看,没想到两条金龙扑上去,撕开了县官的胸膛,抓出了黑心。

皇上听说了。

勃然大怒,立即派兵来抓姑娘。

姑娘正在绣一只凤凰,还行剩下一只翅膀没有绣完。

官兵赶到,凤凰立即扑动翅膀,驮起姑娘飞上了天空。

因为有只翅膀没有绣完,所以飞着飞着没劲了,只好在崂山落下来,变成了这座“飞凤崖”。

潮音瀑

潮音瀑又名“鱼鳞瀑”,以水声似潮,水形象鱼鳞而得名。

瀑布旁陡壁上镌刻着“潮音瀑”三个大字,是三十年代南京政府的水利部长叶慕绰的手书。

潮音瀑发源于崂山之阴的源泉。

泉水从海拔900米的巨石里喷涌而出,流经约10公里长的凉清河涧谷,集大小百余条山溪之水,冲开崇山峻岭,从悬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下。

第一折,从崖顶巨石下的洞里喷射而,流进一个“斗”形的深深的石窝里;第二折,水从“斗”形石窝中溢出,倒向悬崖半腰簸箕形的石壁上,波光闪闪,形同鱼鳞;第三折,簸箕形石壁泼下的水,织成一幅宽约5米,长约20米的水帘,以排山倒海之势,浪推潮涌之声,跌进一个靛蓝色的“缸”形水湾。

此湾水深约5米,直径约22米,清澈见底,古人称此为“靛缸湾”。

游人可在亭中观瀑布听潮音。

古人对此景曾题诗赞叹:“九水九曲走潺缓,险峰对出一线天;更有佳景奇绝处,珠帘三叠落碧潭”。

蔚竹庵

蔚竹庵座落于崂山北麓凤凰崮之下,东通滑溜口,西通双石屋。

据说在建庵之前,管山人曾在此搭窝铺居住,故名蔚儿铺。

明万历年(公元1589年),宋冲儒真人云游崂山,见这里山峦叠翠涧水鸣琴,实为世外仙境,清修佳处,遂建成一座道观,并移竹环栽成林,取名蔚竹庵。

蔚竹庵占地二亩六分,有房舍二十余间,形成一处精巧玲珑的小院落。

有正殿三间,原祀檀木精雕真武和铜铸三官神像,均属珍贵文物,但已被毁。

蔚竹庵地处高山峡谷之中,这里时而缥缈似绢云雾弥漫,时而云消雾散峰出云端。

微风吹来,翠竹婆娑奏鸣,泉水叮咚成韵,形成崂山十二名景之一的“蔚竹鸣泉”。

著名作家郁达夫到此后,触景生情,吟诗赞道:“柳合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4、基本旅游线路(东线)

太平宫--觅天洞--那罗延窟--白龙洞--犹龙洞--华严寺--白云洞--棋盘石

景点导游:

太平宫

太平宫位于崂山东麓仰口湾畔的上苑山中,背山面海,景色绮丽,奇峰异石,古木幽洞。

路两侧有两株古松,据传是宋初建宫时所植,树侧的巨石上镌刻着“疑是幻境”四个大字。

在崂山现存的寺观中,太平宫是有史料可考的最古的道观。

据明代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和清代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修太平宫的碑文记载,太平宫是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976年)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立的道场,因落成于太平兴国年间,故初名“太平兴国院”,后改名为太平宫。

太平宫的殿宇呈“品”字形,院内的照壁上有单线钩刻的“海上宫殿”四个大字,结构严谨,端正饱满,据传是清代书法家华巨奎所书。

正殿旧祀三清和玉皇,配殿东祀三官,西奉真武。

殿宇虽小,却颇具有道家清静寡淡的特色,典雅古朴。

院中水井叫“龙涎泉”,东院的钟亭内悬古铜钟一口,名“上苑晓钟”,敲响后声鸣谷底,余韵可传至10多里外。

太平宫处在奇峰环抱,翠竹成荫的掩映之中,宫四周有许多景观令游人叹为观止。

出宫东院门外,即见崂山著名异石“绵羊石”和奇峰“狮子峰”。

“绵羊石”是由几块天然巨石垒成,历经亿万年风雨剥蚀,仿佛是人工雕凿的一只绵羊,跪伏在山坡上。

“狮子峰”则势如雄狮怒吼。

黎明时分登上峰顶可观日出和东海的壮丽景色。

近年来,太平宫经全面修复,为崂山主要胜迹之一,特别是当夜幕降临,仰口湾的海涛声与上苑山的松涛声此呼彼应,被称为“上苑听涛”之奇观。

觅天洞

觅天洞是一处集幽深、奇险、雄伟于一处的通天奇洞,距太平宫西南两公里。

由峭壁间的多块巨石叠垒而成,高30余米,上下共5层,洞口夹在两面峭壁之中,洞额“觅天洞”三个字为刘开渠先生手书。

洞内盘旋曲折,险怪离奇,扑朔迷离,忽而幽暗,忽而异境天开,变幻无穷。

洞外景色分外宜人,春天鲜花竞艳,入夏峰峦叠翠,深秋红叶满山,冬季青松苍郁。

洞顶两处峭壁上刻的“咫尺天涯”和“洞幽玉雨草自湿,山高无雨暑自消”,分别由现代美术理论家蔡若虹、邹大箴所题。

踏上峰巅,巨石上镌刻着现代版画家力君题写的“天苑”二字。

何谓“天苑”,上天之苑也。

置身于此,仿佛觅天有成。

人立巨石之上,万千景象一览无余。

或群峰峥嵘,岚气缭绕;或山柱突兀,白云浮顶;或烟云苍茫,似碧波万顷,真乃天界也。

那罗延窟

那罗延窟位于崂山东麓的那罗延山,宽7米,高、深各15米,容百余人绰绰有余,是一处天然石洞。

石壁上方突起薄石一方,形似佛龛,洞顶有一个深圆的洞孔,光亮由洞孔透入,照得窟内十分亮堂。

据佛门弟子传说,“那罗延佛”就是在这座石窟中修炼的功德圆满后,凭巨大法力冲破圆孔成佛升天的。

“那罗延”系梵语音译,意思是“坚牢”。

这座洞窟通体为花岗岩结构,其坚牢程度可想而知,但当年不知什么原因竟形成这样一个巨大石窟。

僧侣们称之为“世界之二大窟”。

据憨山大师年诱疏记载: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2年)4月8日,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由五台山慕名而来,在此窟内禅修二年。

窟周围山高谷深,风景绝佳。

白龙洞

白龙洞位于太平宫后山的山涧北侧,是由一块长约18米,宽约12米的椭圆形巨石,扣压在五块鼓形的圆石上支撑而成的天然洞穴。

此洞高2.5米,深8米,宽11米。

很久以前,洞外山涧有一处水湾。

传说有一条白鳝栖身此湾,因常年吸取日月之精华而成精,又在洞中苦修多年,终成正果,变成一条白龙挟风裹雨腾空而去。

从此,这个洞就叫白龙洞,洞前的山涧和水湾分别叫白龙涧和白龙湾。

洞口上方镌刻的咏崂山景物便是元代著名道士邱处机所留,据说是邱处机的真迹。

犹龙洞

犹龙洞距太平宫约百余米,深约8米,宽约4米,高约2米。

洞内原供奉老君石像一座,所以,原名叫“老君洞”,是太平宫首任道长刘若拙为纪念道家鼻祖老子而起名。

明朝隆庆年间,山东提学邹善游太平宫时,觉得洞名俗且不雅,便根据史记中所书“老君,犹龙也”,而改名“犹龙洞”。

犹龙洞是由一块巨石翘起而形成的,该石叫“混元石”,是历代道士练功的地方,石上刻有练功图三处。

华严寺

华严寺,原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位于那罗延山半腰。

三面环山,东邻大海,庙宇楼阁之壮丽,涧壑泉石之清奇,在崂山古刹中当为第一,也是崂山现存唯一的佛寺。

华严寺历史悠久,几经兴废。

远在晋之前,那罗延窟即为华严寺的开山鼻祖洞。

明代崇祯十年,御史黄宗昌辞官还乡,隐居崂山建玉蕊楼编著崂山志,疑此窟为西方哲人演孝之所居,于是筹资在窟之东北兴建华严庵,但庵未建成即毁于兵火。

其子浦江令黄坦继父遗志,助即墨准提庵慈沾和尚重建华严庵于现址。

自清顺治以来,屡经修葺,迄今仍为当年规模,1931年改称华严寺。

华严寺占地4000平方米,原庵共四进,依山而筑,为“阶梯式”。

第一进原有僧舍十二间。

第二进为藏经阁,飞檐斗拱,登阁凭眺,山海胜境一览无余。

第三进为正殿,供那罗延佛,与那罗延窟遥遥相对东西两廊为禅堂。

第四进为后殿,内祀观音,侧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主持慈沾法师。

华严寺极盛时共有殿宇一百余间,僧众八十余人。

整个庵寺布局严谨,结构精巧,殿宇恢宏,双层歇山,四角飞檐,古朴高雅。

华严寺前路西塔院,是寺中历代主持的藏骨处。

院中九层砖塔下埋藏着第一代主持慈沾大师,与之相对的石塔,是第二代主持善和的藏骨处。

寺前路用石条砌成,名华严路,是1930年寺僧红栋工鸠破石条所筑。

沿路苍松走道,翠竹成林,有时烟霭横空,白云袅袅,如九天幻境。

路旁石刻“烟岁岚高临”、“东瀛晓色”、“无风海涛”、“莲池会海”等,均为历代游人触景生情所留。

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麓,海拔400米,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白云缭绕而得名。

白云洞始建于唐天宝二年,依附于一个天然石洞,由“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块巨石构成,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原有房舍24间,属道教“金山派”。

白云洞额上镌刻“白云洞”三字,为清代翰林尹琳基所题。

洞前两棵白果树,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绿意盎然。

洞前玉兰树,已有数百年树龄。

洞后森森松树,其中一株古松,形状奇特。

名曰“华盖松”,此松老干蟠曲,遮满洞顶,小枝斜出,伸出洞外,恰似飞龙起舞,此景称为“云洞蟠松”,白云洞的青龙石下有一洞穴,叫“风窟”。

穴不大却很奇异,山风过此,回旋不止,故名“巨风窟”。

洞东南并列两座山峰,南曰“大仙山”北曰“二仙山”,攀过二仙门,穿过一段石隙,爬上“天梯”,即可到达富有传奇色彩的“会仙台”。

台状如座椅,背刻一“仙”字,仅可容一人。

传说登上“会仙台”,便可与神仙相会。

当然,这只是神话。

但是,坐在上面,碧海天涯尽收眼底,顿觉天高海阔,心旷神怡,大有超脱尘寰之感。

棋盘石

棋盘石,顾名思义,应当是象棋盘那么大或棋盘形状的石头,但座落于明道观南的棋盘石,却是一座集高、陡、险、怪于一身的高悬奇峰上之峰。

崖顶斜着向上伸出,下面悬空,从侧面远远望去,很象一座游泳跳台,顶部稍有隆起却不平坦,面积约60平方米,可容坐客五、六十人。

下面深壑万丈,怪石林立,若俯身下望令人目眩神骇,惊心动魄。

棋盘石的名称来历,源于一则当地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仰口湾畔曲家庄有个青年樵夫上山砍柴。

他越走越远,越爬越高,看到石崖顶上有两个白发老人正在下棋,便走上前观看,看得入了迷,忍不住还要说上几句。

老人也不说话,只朝他慈祥的笑笑。

他恍惚觉得树一会儿绿了,一会儿黄了,也没在意。

一盘棋下完了,两位老人朝他笑笑便飘然而去,他才想起该打柴了。

谁知回头一看,扁担和斧柄早已朽烂,斧头也成了铁疙瘩,他只好下山回到村里。

但是,村子里景物全非,所有的人都不认识。

他非常奇怪,几经打听,才明白自己上山砍柴时见到的两个老人是神仙,他在看棋的时候,世上已过了几百年。

于是,他逢人就说自己的经历,但没有人相信他,他只好又向深山走去。

至于山顶上的“十”字,传说是仙人用过的棋盘,但道士们都说那是道家炼习功法时指罡斗的标志。

字是怎样出现的?古人已逝,神仙已踪,留给后人的只是个解不开的谜。

崂山景区导游词篇三

青岛崂山被称为海上第一仙山,而巨峰又是崂山风景精华所在,有机会的人应该在巨峰景区顺着景区的石阶道绕巨峰一圈细看八卦门处内外风景,远望茫茫大海,近看大小山峰乱插空,峡谷陡坡青可怜,一定会留恋忘返。我曾去过很多大山名川,包括五岳、黄山、雁荡山等等,还没有一个山的顶峰上像崂山巨峰这样依自然而修成的八卦门,也没有这么多的原始自然景观,不潇洒走一回慢慢信步游崂山巨峰是一遗憾事。八卦内外都是景,信步闲游天外天。从市内乘公交车304、104等到大河东村(或从砖塔岭山下村)下,沿盘山道步行一到两个小时就能到景区正门前风庵。沿途风景甚佳,不但可欣赏两边山景还可看众多的与崂山有关的摩崖石刻,了解崂山的文化沉淀。正门处原是一个尼姑庵,可惜未能保存下来,这里风景也很美,视野开阔,可望巨峰顶、子英庵谷口、北天门、七十二级台阶等景观。从景区正门前风庵进须花钱买很贵的门票(一般要70元,淡季50元),如想省钱可从其它地方进去,因崂山三面是海,只要顺其他游客走过的道都能到巨峰,我在相关的小文里有介绍,当然第一次上崂顶从大河东是最好的选择。向北进大门沿石阶道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到半山腰的唐朝铁瓦殿遗址,这里林深道幽,每次我到这里看着那些已经在这深山静寂的竖立了几千年的石桩会使我思绪万千,我面前就会浮现那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们从砖塔岭排着人梯将一块块铁瓦传上崂山最高处的山峰下的壮景;而当我摸着那些依稀可见的摩崖石刻时那一个个僧人好像在向我走来。

过了铁瓦殿继续往上攀登陡峭石阶半个小时左右就到索道的上站,上一百多米的阶梯,穿过慈光洞,经自然碑右上几分钟就到八卦门的第一门离门。

向下眺望灵旗峰、自然碑、灵旗峡谷尽收眼底,会让人心旷神怡,忘记刚刚登那如天梯石阶的疲劳。环顾东、西、北边,山峰连云。西边巨石上的“海上第一仙山”的摩崖石刻引来很多游客照相留念。北边低处的一块大巨石陡壁上一只逼真的孔雀趴在那里欢迎四方来客。再往高处西北边一直上九霄的山峰就是崂山顶有名的“比高崮”,正北就是高1110多米的崂山主峰崂顶,人们通常称它为“巨峰”。东边是景色绝佳道也很险的一线天(巨峰真正的一线天在离比高崮东北约五十米的地方,但游客不能去那里)、凌空飞架的'先天桥、万丈悬崖绝壁上的六合亭。登上六合亭或先天桥可看南边和北边的大海,及东、西、南方向的景致,会令人有处九天之感。从观景平台右上爬石阶道约五十米左右,前行到山岗回廊再右行或右行爬一线天去先天桥和六合亭。

此处石阶道两边树木参天,十分幽雅。沿途景致甚多,众多的豁口处可近看峡谷,远眺大海。从先天桥或回廊下行后一直北上,登第一个坡为巽门,此前有小道可去崂山天茶顶。再登一坡就为震门,中间杜鹃坡有小道可去崂山绝景穿龙崮,从穿龙崮可去泉心河景区。穿过仙人洞、看过脊背石爬上第三个山岗的两峰中间就是艮门了。从艮门下山坡有左去的石阶道可去巨峰丹炉峰,登上巨峰三面碧海蓝天,万山美景将尽收眼底。在艮门的下边刻有道德经的全文摩崖石刻,再下行约三十米就是崂山有名的神泉水太乙泉的东水。此水甘甜清凉,四季不断,尤其夏天喝上一口,顿感心旷神怡,疲劳即去,有欲仙之感。

登上木栈道,缓缓而上,从两个山峰中向东看去,如天气好的话可看到崂山又一绝景棋盘石和千年古刹明道观的红瓦。到栈道的顶段,观景台是八卦门中一个观景的好地方之一。下了木栈道约有100米就到了巨峰的东北角的坎门。中间有一观景台,站在平台上可看东边绝壁上的几个大的“福”字,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向北眺望在清凉河的两岸可看到狮身人面巨石、元宝峰等景点。从坎门下行将近250个台阶就到天柱后的下边,此处有一叉道西去是太乙泉,东去是到景区的最北观景台。直行不远,再向上登山就到了盘山路,穿过盘山路就是五指峰下的五峰馆。四。乾门乾门旁的五峰馆门前的盘山路可直通崂山山腰的要道柳树台,从那里左下约需两到三个小时到汉河可乘车去市里;右顺大道三四十分钟就到内、外九水的交叉处。当然盘山路下到虔女峰石刻下一百米处右行有两个小道,花一到两个小时就能到闻名于世的崂山九水十八潭的最高处凉清河的出口潮音瀑布。从五峰馆门前沿盘山路下行左边就是五指峰,右边峡谷对岸右上是天柱后丹炉峰,往下是大“福”字摩崖石刻,顺着谷右(东)山岗往北有“采菇女”,远处可看到“狮身人面”巨石。

沿道下行乾门的东北背后就是古人称为的“天犬峰”,从谷的东边看又是“关公石”,一石二景,天地造化。两大巨石中间如一大门就是崂山的“鬼门关”。在这里休息一下回头看五指峰直插九霄。如时间紧从这里返回进五峰馆,下行约五十米顺右道去乾门。每当我登上乾门(其实就是五指峰上)时我总会为之一震,这里真是太美了。以前在没有修八卦门景区时我多次试登五指峰均为成功,都是无功而返。从两个指缝间(乾门)可看到关公石,鬼门关,远处的元宝峰等景,回首可看巨峰顶丹炉峰又是另一番景象。巨峰景区处处美但我更喜欢乾门,这里有不同于别处的景,会令人产生不同于别处的思绪。这里一般游客都不到,景美又很幽静。再说乾门是象征权力的地方,我不喜欢权,也不喜欢仕途路,但我觉得乾门的“权”是男性阳刚的体现,作为男人不可不到,不可不登。五。兑门从乾门下来顺右道到主道后顺石阶道右行,爬上一山岗就是兑门。左边是连云巨峰,右边是万丈悬崖峭壁,峡谷里,峡谷两岸,千峰竞姿,苍翠可怜,远处群山逶迤莽莽,四季景致各异,加上有时云雾绕身,伸手可亲,春夏秋奇花异草满道旁,真令人信心旷神怡,有欲仙之感,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崂山巨峰美,巨峰西道更应是崂山巨峰自然景的精华之一。

顺着道边玩边看,阵阵松涛相伴,翻过两座不算高的山岗不知不觉就到了巨峰铁索桥。走在长长的铁索桥上可欣赏巨峰的奇、险、特、和“海上第一仙山”的真正含义,不过不知怎么搞的,每次一踏上巨峰铁索桥我总会想起电影上多次出现的红军飞泸定桥的场景。可惜绝大多数人都不从西道走。六。坤门过了铁索桥,爬过栈道就到了巨峰的西南代表母权的坤门了。坤门在巨峰比高崮的西南边,一路辛苦来到这里,站在两峰中间的坤门上会觉得到了天上了,这里通常风很大,盛夏到这里是一个休息的好地方。透过坤门向东南方向可看到一线天、六合亭、先天桥;西北方向是古木参天,下去那里就是石门涧。从坤门沿小道下石门涧花一个多小时就到石屋涧,从那里沿溪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大河东村,可搭车回市内。从坤门沿石阶道东南下不到十五分钟就能回到离门。其实我曾多次绕行八卦门还包括登丹炉峰,平均每次不到三个小时就能游完。绕巨峰一圈:八卦内外尽是景,信步闲游天外天。

崂山景区导游词篇四

明道观位于崂山东麓的招风岭前,海拔700米的高山上,在崂山现有的宫、观、庙、庵中属地势最高的一座道观。整个道观原来是一个方形院落,内分两院,东院祀玉皇,西院祀三清,东西30米,南北25米,正殿3间,左配殿6间,右配殿3间;东西厢房各4间,现在部分已坍塌,东面3间仅剩框架,西面3间仅存房基。

院内北侧还有一张石桌,是古时遗留下来的。观院外面有3株银杏树,树高都在20米以上,最高的近30米,胸径都有1米左右,树龄都超过10。据专家分析,这些古树大约植于唐代后期,推算起来,与孙昙奉旨来崂山采药炼丹有关。至于是不是孙昙亲手栽植,有待进一步考证。据《崂山地名志》记载,远在唐朝天宝二年(743),这里就有过“建筑物”,但肯定不是真正的道观,而是孙昙在崂山采药炼丹的山房,实际为一座草堂。在明道观西南涧水的东侧有一方大石,刻有“敕孙昙采仙药山房”8个大字和观音菩萨像,旁边镌有“天宝二年敕采药孙昙”等字。由此处向西30米处有一块巨石,刻有一篇60余字的碑文,记载孙昙来崂山采药,因年代久远,刻石被风化剥蚀,文字已经难以全部辨认了,所能依稀辨识的只有“大唐天宝二年三月初六日奉敕采仙药孙昙以俟来命”字样。这些刻石是孙昙的弟子们后来镌刻的,足以证明早在1200多年前,这里便有来崂山采药炼丹的方士居住过。

现存的道观建筑是清康熙五十三年(17)白云洞道士田白云的传人宋天成来这里创建的。山门右侧有清宣统二年(1910)书“明道观”3字。明道观原建时属于白云洞孙不二创建的清净派,后于乾隆中期改属全真金山派。该观鼎盛时有道士78人,土地160亩。1939年被日军放火烧毁,后逐步修复。解放时,有道士5人。““””初期,庙内之神像、经卷、文物被捣毁焚烧,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该观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崂山景区导游词篇五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导游词崂山的巨峰风景区,欢迎查看。

青岛崂山被称为海上第一仙山,而巨峰又是崂山风景精华所在,有机会的人应该在巨峰景区顺着景区的石阶道绕巨峰一圈细看八卦门处内外风景,远望茫茫大海,近看大小山峰乱插空,峡谷陡坡青可怜,一定会留恋忘返。我曾去过很多大山名川,包括五岳、黄山、雁荡山等等,还没有一个山的顶峰上像崂山巨峰这样依自然而修成的八卦门,也没有这么多的原始自然景观,不潇洒走一回慢慢信步游崂山巨峰是一遗憾事。 八卦内外都是景,信步闲游天外天. 从市内乘公交车304、104等到大河东村(或从砖塔岭山下村)下,沿盘山道步行一到两个小时就能到景区正门前风庵。沿途风景甚佳,不但可欣赏两边山景还可看众多的与崂山有关的摩崖石刻,了解崂山的文化沉淀。正门处原是一个尼姑庵,可惜未能保存下来,这里风景也很美,视野开阔,可望巨峰顶、子英庵谷口、北天门、七十二级台阶等景观。 从景区正门前风庵进须花钱买很贵的门票(一般要70元,淡季50元),如想省钱可从其它地方进去,因崂山三面是海,只要顺其他游客走过的道都能到巨峰,我在相关的小文里有介绍 ,当然第一次上崂顶从大河东是最好的选择. 向北进大门沿石阶道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到半山腰的唐朝铁瓦殿遗址,这里林深道幽,每次我到这里看着那些已经在这深山静寂的竖立了几千年的石桩会使我思绪万千,我面前就会浮现那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们从砖塔岭排着人梯将一块块铁瓦传上崂山最高处的山峰下的壮景;而当我摸着那些依稀可见的摩崖石刻时那一个个僧人好像在向我走来。

过了铁瓦殿继续往上攀登陡峭石阶半个小时左右就到索道的上站,上一百多米的阶梯,穿过慈光洞,经自然碑右上几分钟就到八卦门的第一门离门。 一.离门 在离门小休息后上登一段石阶就到离门观景台,这是在三面是山峰的峡谷中修的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平台。向下眺望灵旗峰、自然碑、灵旗峡谷尽收眼底,会让人心旷神怡,忘记刚刚登那如天梯石阶的疲劳。环顾东、西、北边,山峰连云。西边巨石上的“海上第一仙山”的摩崖石刻引来很多游客照相留念。北边低处的一块大巨石陡壁上一只逼真的孔雀趴在那里欢迎四方来客。再往高处西北边一直上九霄的山峰就是崂山顶有名的“比高崮”,正北就是高1110多米的崂山主峰崂顶,人们通常称它为“巨峰”。东边是景色绝佳道也很险的一线天(巨峰真正的一线天在离比高崮东北约五十米的地方,但游客不能去那里)、凌空飞架的先天桥、万丈悬崖绝壁上的六合亭。登上六合亭或先天桥可看南边和北边的大海,及东、西、南方向的景致,会令人有处九天之感。 从观景平台右上爬石阶道约五十米左右,前行到山岗回廊再右行或右行爬一线天去先天桥和六合亭。 二.巽门、震门、艮门 巽门、震门、艮门三个门分布在巨峰的东边,要翻三个山岗。此处石阶道两边树木参天,十分幽雅。沿途景致甚多,众多的豁口处可近看峡谷,远眺大海。 从先天桥或回廊下行后一直北上,登第一个坡为巽门,此前有小道可去崂山天茶顶。再登一坡就为震门,中间杜鹃坡有小道可去崂山绝景穿龙崮,从穿龙崮可去泉心河景区。穿过仙人洞、看过脊背石爬上第三个山岗的两峰中间就是艮门了。从艮门下山坡有左去的石阶道可去巨峰丹炉峰,登上巨峰三面碧海蓝天,万山美景将尽收眼底。在艮门的下边刻有道德经的全文摩崖石刻,再下行约三十米就是崂山有名的神泉水太乙泉的东水。此水甘甜清凉,四季不断,尤其夏天喝上一口,顿感心旷神怡,疲劳即去,有欲仙之感。

三.坎门 由泉水顺道继续北上,登上两峰中间的山口,悬崖绝壁上的木栈道就会出现眼前。登上木栈道,缓缓而上,从两个山峰中向东看去,如天气好的话可看到崂山又一绝景棋盘石和千年古刹明道观的红瓦。到栈道的顶段,观景台是八卦门中一个观景的好地方之一。 下了木栈道约有100米就到了巨峰的东北角的坎门。中间有一观景台,站在平台上可看东边绝壁上的几个大的“福”字,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向北眺望在清凉河的两岸可看到狮身人面巨石、元宝峰等景点。 从坎门下行将近250个台阶就到天柱后的下边,此处有一叉道西去是太乙泉,东去是到景区的最北观景台。 直行不远,再向上登山就到了盘山路,穿过盘山路就是五指峰下的五峰馆。 四.乾门 乾门旁的五峰馆门前的盘山路可直通崂山山腰的要道柳树台,从那里左下约需两到三个小时到汉河可乘车去市里;右顺大道三四十分钟就到内、外九水的交叉处。当然盘山路下到虔女峰石刻下一百米处右行有两个小道,花一到两个小时就能到闻名于世的崂山九水十八潭的最高处凉清河的出口潮音瀑布。 从五峰馆门前沿盘山路下行左边就是五指峰,右边峡谷对岸右上是天柱后丹炉峰,往下是大“福”字摩崖石刻,顺着谷右(东)山岗往北有“采菇女”,远处可看到“狮身人面”巨石。

沿道下行乾门的东北背后就是古人称为的“天犬峰”,从谷的东边看又是“关公石”,一石二景,天地造化。两大巨石中间如一大门就是崂山的“鬼门关”。在这里休息一下回头看五指峰直插九霄。 如时间紧从这里返回进五峰馆,下行约五十米顺右道去乾门。每当我登上乾门(其实就是五指峰上)时我总会为之一震,这里真是太美了。以前在没有修八卦门景区时我多次试登五指峰均为成功,都是无功而返。从两个指缝间(乾门)可看到关公石,鬼门关,远处的元宝峰等景,回首可看巨峰顶丹炉峰又是另一番景象。 巨峰景区处处美但我更喜欢乾门,这里有不同于别处的景,会令人产生不同于别处的思绪。这里一般游客都不到,景美又很幽静。再说乾门是象征权力的地方,我不喜欢权,也不喜欢仕途路,但我觉得乾门的“权”是男性阳刚的体现,作为男人不可不到,不可不登。 五.兑门 从乾门下来顺右道到主道后顺石阶道右行,爬上一山岗就是兑门。左边是连云巨峰,右边是万丈悬崖峭壁,峡谷里,峡谷两岸,千峰竞姿,苍翠可怜,远处群山逶迤莽莽,四季景致各异,加上有时云雾绕身,伸手可亲,春夏秋奇花异草满道旁,真令人信心旷神怡,有欲仙之感,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崂山巨峰美,巨峰西道更应是崂山巨峰自然景的精华之一。

顺着道边玩边看,阵阵松涛相伴,翻过两座不算高的山岗不知不觉就到了巨峰铁索桥。走在长长的铁索桥上可欣赏巨峰的奇、险、特、和“海上第一仙山”的真正含义,不过不知怎么搞的,每次一踏上巨峰铁索桥我总会想起电影上多次出现的红军飞泸定桥的场景。可惜绝大多数人都不从西道走。 六.坤门 过了铁索桥,爬过栈道就到了巨峰的西南代表母权的坤门了。坤门在巨峰比高崮的西南边,一路辛苦来到这里,站在两峰中间的坤门上会觉得到了天上了,这里通常风很大,盛夏到这里是一个休息的好地方。 透过坤门向东南方向可看到一线天、六合亭、先天桥;西北方向是古木参天,下去那里就是石门涧。从坤门沿小道下石门涧花一个多小时就到石屋涧,从那里沿溪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大河东村,可搭车回市内。 从坤门沿石阶道东南下不到十五分钟就能回到离门。其实我曾多次绕行八卦门还包括登丹炉峰,平均每次不到三个小时就能游完。 绕巨峰一圈:八卦内外尽是景,信步闲游天外天。

崂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青岛市区东北端,面积446平方公里,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海山相连,水气岚光,变幻无穷,雄奇壮阔,灵秀幽清,为内地名山所不及。

风景区由青岛海滨和崂山两处景区组成。

崂山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东南约30公里,面积300 多平方公里。以崂山为主体,地域辽阔, 崂山景区景点甚多,可分为六个小区:南线太清宫区,东线太平宫区,中线北九水区,西线华楼宫区,北线鹤山景区和巨峰崂顶区。

崂山位于青岛东部的黄海之滨,主峰海拔1133米, 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也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一座海拔超千米的高山。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游览、避暑、疗养胜地,全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崂山拔海而立,山海相连,峰雄壑险,水秀云奇,自古被传为“神窟仙宅”、 “灵异之府”。

崂山山脉系燕山期花岗岩地貌景观,山石造型奇特。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脊上奇峰突兀, 怪石嶙峋,象形石比比皆是,素有天然雕塑公园之称。 崂山植物资源和物产也十分丰富,尤以古树名木著称,有汉柏、唐榆、宋朝银杏、元朝耐冬等。此外还有高山杜鹃以及满山遍谷的落叶松和千余种奇花异草。崂山旅游的最佳时节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 崂山的特产有崂山矿泉水,崂山啤酒,崂山海底绿石等。

崂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尤以“明霞散绮”、“云洞蟠松”等十二景为最。崂山的主要景点有:龙潭瀑与八水河、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八仙墩、太平宫、白云洞、华严寺、百福庵、华楼宫、九水、巨峰、蔚竹庵、塘子观、法海寺。

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后汉书.逢萌传、南史.明僧铭传等均有记载。

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山内群峰耸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蜿蜒,或广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

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韵。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

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

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香玉、崂山道士等名篇。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景区导游词篇六

崂山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辖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东南隅,黄海之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岛崂山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崂山形成于亿年前的白垩纪,经过漫长岁月的沧桑巨变,天工造化,在大自然的雕凿中,形成了雄伟、壮观、奇特、秀丽的地貌形态。山脉以巨峰为中心,向四方延伸。按自然走向分为巨峰支脉、三标山支脉、石门山支脉和午山支脉。崂山东部和南部紧逼大海,形成山海相连的独特景观。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了许多岬角和海湾,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海上看山,群峰攒簇,云雾缭绕;登山观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每当风疾波涌之时,惊涛裂岸,浊浪排空,迸珠溅玉,咆哮轰鸣。古往今来,皆以“山海奇观”称颂崂山。

崂山地处暖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突出表现为“春凉回暖晚,夏温热雨多,秋爽降温迟,冬暖少雨雪”的气候特征。由于山势陡峻和地形复杂,形成了上下不同、内外迥异的小气候,山南麓的太清宫一带名为“小江南”,巨峰北侧的北九水则称“小关东”。崂山的气象景观颇具特色,夏秋之际,如絮似缕、变幻无穷的云海,春来夏初,溟蒙飘渺、弥漫翻腾的海雾,为崂山平添了无限风光。

崂山之春,是花的天下。正是山花烂漫时,且看春意枝头闹。花团锦簇的崂山,就是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天堂。崂山之夏,主色调是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的绿,草绿,树绿,山绿,水绿,触目皆绿青岛崂山风景区导游词青岛崂山风景区导游词。绿满青山水满川,令人忍不住要张开双臂拥抱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崂山之秋,是热热闹闹的红,艳光灼灼,浓烈奔放。“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漫山遍野的红叶,仿佛一簇簇燃烧的火焰,温暖而明亮,生动了整个秋天。这其中,落叶的金黄亦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崂山之冬,是瑞雪皑皑的天地,玉树琼花,冰雕雪琢,银妆素裹,分外妖娆。这晃崂山最为清丽绝伦的季节。

崂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青岛市区东北端,面积446平方公里,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海山相连,水气岚光,变幻无穷,雄奇壮阔,灵秀幽清,为内地名山所不及。

风景区由青岛海滨和崂山两处景区组成。

崂山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东南约30公里,面积300 多平方公里。以崂山为主体,地域辽阔, 崂山景区景点甚多,可分为六个小区:南线太清宫区,东线太平宫区,中线北九水区。西线华楼宫区,北线鹤山景区和巨峰崂顶区。

崂山位于青岛东部的黄海之滨,主峰海拔1133米, 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也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一座海拔超千米的高山。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游览、避暑、疗养胜地,全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崂山拔海而立,山海相连,峰雄壑险,水秀云奇,自古被传为“神窟仙宅”、 “灵异之府”。

崂山山脉系燕山期花岗岩地貌景观,山石造型奇特。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脊上奇峰突兀, 怪石嶙峋,象形石比比皆是,素有天然雕塑公园之称。 崂山植物资源和物产也十分丰富,尤以古树名木著称,有汉柏、唐榆、宋朝银杏、元朝耐冬等。此外还有高山杜鹃以及满山遍谷的落叶松和千余种奇花异草。崂山旅游的最佳时节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 崂山的特产有崂山矿泉水,崂山啤酒,崂山海底绿石等。

崂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尤以“明霞散绮”、“云洞蟠松”等十二景为最。崂山的主要景点有:龙潭瀑与八水河、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八仙墩、太平宫、白云洞、华严寺、百福庵、华楼宫、九水、巨峰、蔚竹庵、塘子观、法海寺。

崂山景区导游词篇七

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沿海第一高山,享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璀璨的道教文化使其在中国名山中“独树一帜”。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崂山风景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巨峰位于崂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27.3米。为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有一线天,黑风口,五指峰比高崮,灵旗峰,自然碑等景观。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西从柳树台东上15公里。南从烟云涧行10余公里,西北由鱼鳞口向东南攀行约5-6公里,东由上清宫或明霞洞西去,西南循大圈子,迷魂涧均可抵达巨峰。

“云海奇观”、“旭照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观。特别是“旭照奇观”,绮丽壮美,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称“巨峰旭照”。巨峰为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振衣直上最高峰,如发扶桑一线通。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

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外九水,全长9.5公里,是白沙河的中游峡谷地带。内外九水共有18道湾,涧水遇峰必折,折处旋成深潭,形成一处景观,各具特色,纷呈异景,《胶澳志》称北九水之景为:“水作龙吟,石同虎踞,音乐图画,文本天成。”在崂山十二景中,最为秀丽多姿的当数“九水明漪”。清代即墨文人黄襀有诗赞曰:“怪石嶙峋路可封,一川九曲出盘龙。溪边疑有胡麻饭,身在桃源第几重。”

北九水景区还有十八潭,统称为九水十八潭。一水有“至柔潭”,二水有“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三水有“无隅潭”、“无极潭”,四水有“自取潭”、“俱化潭”、“中虚潭”,五水有“有间潭”、“得鱼潭”,六水有“得意潭”、“无几潭”、“不滞潭”,七水有“餐霞潭”、“饮露潭”,八水有“清心潭”,九水有“洗耳潭”、“潮音瀑”等重要景点。游览区内建有旅游度假村和疗养院。曾以“九水明漪”之誉列崂山十二景之一。

仰口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景区的东北部。景区岚光霭气中群峰峭拔,争奇斗妍,翠竹青松里掩映着“海上宫殿”太平宫;关帝庙置身苍松山楸间,前临涧水、襟倚翠竹。

悬崖峭壁下隐蔽着诸多奇石怪洞:有载记元朝著名道士邱处机的咏崂山景物诗21首的白龙洞;历代道士练功之地犹龙洞;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块巨石构成的白云洞。在有名的狮子峰巅可欣赏动人的奇观“狮峰宾日”,峰下可仰观迷人的胜景“狮岭横云”。此外,景区中的上苑山、将军崮、中心崮、二仙山、钻子崮、觅天洞,以及仰口湾、雕龙矶、峰山岬角无不是山峰、海湾秀色尽现。宽阔平展,沙质优良,海水澄碧的仰口海滩则是理想中的海水浴场。

到仰口风景区乘汽车有3条公路可以到达:一条是走南线,从太清宫风景游览区、棋盘石风景游览区沿海岸边的环山公路到仰口景区;一条是从李村经夏庄镇北行到惜福镇,再由惜福镇东行经王哥庄南行到仰口;一条是或从沙子口经汉河、柳树台、北九水、大崂观,或从李村经北宅到大崂观,再从大崂观经劈石口去王哥庄,由王哥庄南行到仰口。

崂山景区导游词篇八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的崂山区,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崂山耸立在黄海之滨,古语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其特色。

崂山是全国唯一在海边拔地崛起的山脉,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座道教名山,以聊斋中的《崂山道士》名闻天下。山上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等都曾在此修道。崂山石为顶级石料,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崂山石。

崂山景区主要包括巨峰、流清、太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和华楼几个游览区。其中,流清——太清——棋盘石——仰口在同一个游览线上。这些景区的风光: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华楼叠石、九水明漪等共同组成崂山十二景。

崂山游览线路共有四条其中陆路三条(南线,东线,中线),水路一条。

南线:由香港东路或东海东路向东经沙子口、登赢、流清河奔太清宫。如果时间允许,可再去上清景区或去巨峰景区;也可去棋盘石景区。此条游览路线距离近,可观几个著名景点,并可轻松往返。

东线:由李沧区李村出发,先向北转东,经惜福、王哥庄到仰口,如果早晨出发时间较早,游览行程紧凑,剩余时间较多,可向南游览棋盘石景区或直奔太清景区由南线返回。

中线:也是由李沧区李村出发,向东经北龙口转北,经北宅,乌衣巷赴北九水景区。时间允许,此线可于途中游览华楼景区;亦可驱车经柳树台攀巨峰,步行过潮音瀑亦可达巨峰。由大崂观可转赴仰口景区。

水路:由青岛湾旅游码头乘船游览海上风光,在太清湾登陆,主要游览太清、上清景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