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摘抄(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8 00:42:15 页码:13
2023年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摘抄(汇总8篇)
2023-10-08 00:42:15    小编:温柔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摘抄篇一

《呼啸山庄》不像《简爱》那样以作家经历为蓝本,而是充满浓郁浪漫激情的虚构。它通篇像是带血腥气的恩仇故事,又像是交织激烈感情的爱情罗曼司。

小说更贯穿了一种对荒原和野性的歌颂。小说女主人公凯瑟琳在病中对保姆解说自己的梦境时说,天堂不是她的家,她一心只想回到荒原。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爱情,与荒原上的石南共生,浑然天成,粗犷奔放,顽强对抗虚伪的世俗文明,宣扬人向自然的归复。

读完整篇小说,我被那种粗犷而奔放的气息深深感染,一种野性的、未开化的精神交织在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爱情之中。凯瑟琳在她的从小玩伴兼女仆心中,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孩子,无理取闹,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希斯克利夫,则表现得更为蛮横,粗鲁。

凯瑟琳自己也说,她喜欢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有多好看,而是因为希斯克利夫比她更像她自己。他们是两块未被雕琢的荒原上的石头,锋芒毕露。

尽管希斯克利夫有种种不是,心狠手辣;凯瑟琳也是种种傲娇,无法让人忍受,但人不得不为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深沉而强烈的爱情而感动和震撼,也被那种野性和粗犷所征服。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写的一本世界名著,自然会有各种不同的评论。而我个人认为它想表达的是爱大于恨。

《呼啸山庄》所叙述的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带回来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叫希斯克利夫。他爱上了恩肖先生的女儿——凯瑟琳。他们两个亲密无间、青梅竹马。但后来,凯瑟琳因受外界影响,嫁给了埃德加。希斯克利夫为此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复仇计划得逞了,但他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

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故事会引起人们的震撼呢?

故事的背景是一片狂风呼啸的荒原,故事中的人物保留着大自然的本性: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至于书中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行为,就显得更阴森恐怖了。可是,是谁剥夺了他的爱?是谁扭曲了他的人性?在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富豪踌躇满志,世俗等级观念到处横行,身份第一,金钱至上,人们的精神受到强烈的压制,人性被残酷地扭曲。正因如此,具有强烈反叛和自由思想的艾米莉,通过作品中的主人公,对罪恶现象给予揭露,起而抗争,把自己的正义、自己的激情、自己的愤怒都融入了这部作品之中。

更何况,希斯克利夫的爱毕竟战胜了自己的恨,当他的复仇计划一一实现时,他并没有胜利的喜悦,而是在茫茫荒原上不吃不喝,最终死去。这样一个饱受屈辱的人物,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渴求,对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真是一生追求,死而无悔。尽管复仇手段显得残忍,但读来还是让人感到苍凉和悲壮。

艾米莉这样呕心沥血地写出这部环环相连,丝丝入扣的小说,为的只是让读者们懂得爱大于恨。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摘抄篇二

《呼啸山庄》这本书不算厚,但也让室友磨了很久才看完,在她看完的那天就像大解放一样兴冲冲的问我:“你有没有看过这本书?”“没有啊”“那我跟你讲一下这本书好不好?”“好啊,你说呗”“这本书是讲一个复仇的故事,男主人公·······”就这样,内容我听的很混乱却也记住了两个字—“复仇”,所以没看之前自己对这本名著的期待还是很大的,但看过之后,不再百度一下我还真不知道这是讲爱情和复仇的,只是知道了一个性格很极端的人干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事!

这本书讲了两个山庄里的人和事,通过一位房客租住在山庄里养病所看到的一些奇怪现象后,他询问了前来照顾他的一位仆人丁恩太太,借由这个仆人的讲述展开整本书的故事: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被恩肖收养为养子,让他与自己的儿女辛德雷和凯瑟琳一起生活自己的家中—呼啸山庄,没有描述什么亲子之间的事例,故事就很莫名的交代恩肖对养子的喜爱大过亲生儿子,于是乎亲儿子对这个养子就大为不满,女儿倒是和养子关系不错,但这三个儿女性格都不是善解人意或有绅士风格的人,一个个都相当有脾气,父亲死后,辛德雷成为山庄主人,没有了父亲,自己成了一家之主,对希斯克利夫的态度愈发恶劣。

而凯瑟琳虽然爱着希斯克利夫却也愚昧虚荣,担心过上贫穷的日子,最后还是嫁给了邻近的画眉田庄的小主人埃德加·林顿,希斯克利夫知道凯瑟琳出嫁的消息,痛不欲生,愤然出走。数年之后,衣锦还乡的希斯克利夫要向辛德雷和林顿进行报复。辛德雷是个生活放荡的纨绔子弟,酗酒、赌博,肆意挥霍家产,终至穷困潦倒。连剩下的家产都抵押给了希斯克利夫,并沦为他的奴仆。希斯克利夫经常拜访画眉田庄,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对他倾心不已,最后随他私奔。但希斯克利夫把她囚禁在呼啸山庄并折磨她,以发泄自己强烈的怨愤。

凯瑟琳嫁给林顿以后,看清了丈夫伪善的面目,内心十分悔恨。希斯克利夫的衣锦荣归,更使她悲愧交加。绝望中她病倒了,并很快就死去了,留下一个早产的女婴——凯蒂。此时,伊莎贝拉趁乱逃了出来,来到伦敦郊外,不久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林顿·希斯克利夫。辛德雷在凯瑟琳死后不到半年便酗酒而死,而他的儿子哈里顿落入希斯克利夫的掌心,希斯克利夫在孩子身上进一步实施报复,12年后,伊莎贝拉病死他乡,希斯克利夫接回儿子,但却非常厌恶他,并且拒绝让哈利顿和自己的亲生儿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营养,这两个孩子变得越来越野蛮和无礼,小希斯克利夫的身体也愈发孱弱·······孩子渐渐长大,画眉山庄的主人老林顿也陷入病危之际,希斯克利夫趁机将他和凯瑟琳的女儿凯蒂接来,并强迫她与儿子小希斯克利夫结婚。几天后,老林顿死去,希斯克利夫又成了画眉田庄的主人,没过多久自己的儿子小希斯克利夫也在婚后不久悄然死去。

此后,凯蒂一直被拘于呼啸山庄,而这时的哈里顿已经23岁了,尽管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缺乏人间的温暖,但他敦厚忠实,风度翩翩。凯蒂和哈里顿慢慢产生了爱情,这让希斯克利夫大为恼怒,他决心拆散这对恋人。然而,当他再仔细观察他们时,昔日的凯瑟琳和他相爱时的情景浮现眼前。此时此刻,他心头的恨消退了,爱复活了,他不忍心再报复。他要去寻找凯瑟琳。在一个风雪之夜,他呼唤着凯瑟琳的名字,离开了人世。

整本书就这么很奇怪的结束了,也没看出这些人之间有什么特别激烈的矛盾冲突,就是言语间尖酸刻薄些,但不至于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反正主角就这么报复了身边的一圈的人后自己幡然醒悟,接着就去死了,然后剩下两个年轻人幸福生活,来了个电视剧版的欢喜大结局,爱情没有怎么看出来,复仇也没那么激进,真不知道看的是不是盗版的小说?或者是被室友讲解完后没了那份好奇,总之就是平平淡淡的看完了。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摘抄篇三

《呼啸山庄》的作者是爱米莉。勃朗特,主要讲述了一个令人十分神伤的故事:一位吉卜赛少年希斯克里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收养。他与主人的女儿凯瑟琳情意相投,萌生了爱情,但是最终因地位悬殊未能如愿。于是希思克利夫愤而出走,而凯瑟琳则嫁给了画眉山庄的林顿少爷。数年之后,希思克利夫又返回了呼啸山庄,开始了它的疯狂的报复和复仇计划,最终如愿以偿的做了两家庄园的主人,读书笔记大全《《呼啸山庄》读书笔记1000字》。但是复仇并没有带给他预期的快乐,他最终精神分裂,郁郁而终。

读《呼啸山庄》的时候我的感觉很深刻,故事的核心是复仇,故事里的主人公为生计而复仇、为爱情而复仇、为屈辱而复仇、为死亡而复仇。他似乎是一个为复仇而活着的人,而从作者为他安排的“黑得像魔鬼般的皮肤”和“遭透了的粗口”中也可以看出。但希思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是残酷的,但总有一种神秘感,我想如果为这种爱保留一点点空间会更好。

我想《呼啸山庄》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恐怖感,很阴森,也很吓人,而与它并存的也仿佛有一种莎士比亚戏剧的忧伤和古希腊神话的神秘的气息,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书虽然是个悲剧,却总有那么一种神秘感,《呼啸山庄》也是一样,感情也是那么的复杂。

我想作者也许只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复仇,是永没休止的。其实面对那些所谓的“深仇大恨”我们到底需要复仇吗?复仇后,就能过得安心吗?看着复仇后的人们,他们的胸前都有一个印记,而他们的脸上,不会有快乐的表情……。这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47年前爆发的那一场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刻骨铭心的战争,杀戮、流血、毁灭、血肉横飞、流离失所……我所能想到的属于那个时代的形容词永远都是那么的血腥,那么的残酷。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把这种民族间的仇恨上升为再一次的战争,我想我们也就把自己也把人类引上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和教训。

每个人,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人活着,在这个世界倔强的活着的目的也许只有一个——和命运挑战。暴风雨是会有结束的那一刻,退一步真的会海阔天空。所以,我们不能憎恨,因为仇恨,而让自己成为一个间接凶手,更不能为了复仇而活着,否则,我们也将会堕落,也将会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失败者。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摘抄篇四

愿你的偏执终换来安稳的爱情,愿你的爱情终换来长相厮守。偏执如你,希斯克利夫。

当你第一次走进呼啸山庄,你的一生注定不再安稳。面对所有人的排斥,你沉默;面对辛德雷的欺辱,你沉默;面对残忍的疾病,你沉默;面对老恩萧的疼爱,你依然沉默。你的眼里充满忧郁,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毫不相干,你的偏执仿佛与生俱来,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愿不惜一切代价。是的,你的沉默是真的,你的忍耐也是真的,可你的承受,却是仇恨的堆积,总有一天,会全部释放。

凯瑟琳,你最忠实的伙伴,到后来成为你深爱的人。那时你们并不知道,有些故事一旦开始,唱的就是曲终人散。年少幼稚的她草率地答应了林顿的求婚,当时一无所有的你偏执地选择离开,没有人知道那段日子你经历了什么,只知返回呼啸山庄的你功成名就,拥有财富。岁月无情,你同她都不再是曾经的少年,你能看出她的欣喜和对你的依赖,却再也无法挽回两人故事的结局。她走了。世界是她的遗嘱,而你是她唯一的遗物。

复仇,是你最成功的事业。一步步操控,一步步毁灭,一步步得到。你用你的偏执书写出最精彩的篇章,你那狂暴的恨终于得到释放。看着辛德雷的堕落,看着呼啸山庄的落寞,看着自己的产业渐渐壮大,看着两个家族的衰败,你笑了,儿时受过的种种伤害,林顿夺走心爱的人带来的巨大苦痛,似乎得到了偿还。你偏执地以为复仇就能拥有一切,你偏执地以为自己的复仇是那样圆满,可最终你还是错了。

偏执如你,用发烫的眼眸,固执的臂弯囚禁凯瑟琳。偏执如你,让辛德雷的儿子看起来一无是处,却格外尊敬你。偏执如你,却放弃阻止凯蒂与哈里顿的爱情。偏执如你,却在复仇成功后选择与世长辞追随凯瑟琳。偏执而又专一,你的人生只需两个词语即可概括——复仇与爱情。你偏执地爱凯瑟琳,偏执地复仇,偏执地葬送青春与生命。偏执如你,却又不得不存留那份真心,在这里,你是那样无私和善良。社会造就了你,命运造就了你,时代造就了你,和你的偏执。

若是今天,你依然存在,依然拥有你的偏执,或许,你不必至此。你拥有勃勃的野心,能够凭借它成就一番事业,你拥有赤诚的真心,能够在平等地位下获得凯瑟琳的青睐。在今天,童年的你不必接受欺辱,在今天,没人因你的肤色而对你加以摒弃,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用你偏执的真心与凯瑟琳共度一生,用你精明的头脑赢得宝贵的财富。只是生不逢时,你遭受了种种苦难,却还是失去了心上人,走上了复仇的路。

多少人见过你锐利的双眼,又有几人见过那眼中的深情;多少人见过你得意的模样,又有几人见过暗夜里你的忧伤;多少人道你是恶魔,又有几人是真正了解你。希斯克利夫,愿来生你能守得一人心,愿来生你放下仇恨,不再偏执。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摘抄篇五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

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凯蒂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因此,希斯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艾米莉·勃朗特刻画这个人物时,有同情,也有愤慨;有惋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摘抄篇六

看完整本书,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不禁想问,有什么东西能毁灭一段最美的爱情?金钱?利益?这些不过是表面的推辞,最大的凶手就是那颗被当时封建社会毒害的虚荣心。虚荣心是可怕的隐形敌人,它无处不在,它悄悄地藏在每个人的心中。人们潜意识认为,它一点也不可怕,就忽视了它的存在,但事实很坚定地告诉我们,它,不容忽视。

事实说,在封建的社会,在名与利面前,爱情不过是过眼云烟,不过是可以肆意挥霍的一样物品罢了。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摘抄篇七

《呼啸山庄》是一本奇特的书,它既是一本混乱的书,又是一本很好的书。它是丑恶的,却又给人美的感受。它是一本可怕的痛苦的、充满激情的书。有人认为,一个牧师的女儿是写不出这样一本书的,因为她过的是一种隐士式的单调生活,认识的人很少,对世界几乎一无所知。我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呼啸山庄》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这种浪漫主义避开现实主义的耐心观察,放纵主观想象,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意气消沉,沉湎于神秘而恐怖的激情和狂暴行为。这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根据艾米莉 勃朗特的性格,以及她那种强烈的、受到压抑的感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呼啸山庄》就是她写的。但是,从表面上看,这部作品却更像是她那个无赖弟弟写的。有不少人确实相信,这本书即便不是全部出自她弟弟之手,至少有一部分是他写的。

《呼啸山庄》的故事主要是由约克郡的一个女仆讲述的,但是所有语句却和她的身份极不相符。也许艾米莉勃朗特自己也觉察到了,这个狄恩太太说出来的话不是她这种热恩说出来的,于是她就让狄恩太太说她在伺候人的同时也有机会读过不少书。但是,即便如此,狄恩太太的那种故弄风雅的言词依然令人吃惊。她从来不说 “我想试试~~~”,而是说“我尝试着~~~ ” 或者“我试图~~~”;不说“走出房间”,而是说“从房间中离去”;不说“碰见”某人,而是说与某人 “邂逅相遇”。我敢说,这部小说不管是谁写的,反正前后个部分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如果说前几章的文风真的比后面个部分更加矫饰和夸张的话,我想那也是因为艾米莉勃朗特想以此来表现洛可乌德是个痴心而自负的年轻人,而她的这种尝试不能说是不成功的。

我在某处曾看到有人推测说,如果小说的前面几章是她的弟弟写的,那么根据他的意图,他是要让洛克乌德在故事情节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确实,有一处暗示说,洛克乌德被小凯瑟琳吸引住了。如果他真的爱上了她,那事情显然回变得更加复杂。而现在,洛克乌德在小说中不过是个小小的饿捣蛋鬼而已。

艾米莉讲的是一个涉及两代人的复杂故事,而要讲好这样 一个复杂故事并非易事,因为她必须把两套人物和两套情节统一起来,必须处处留神,不能因为对这一套人感兴趣而忽视了对另一套人的兴趣。她还必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这样才能像站在某处综观一幅大壁画一样,把在漫长岁月中发生的事情压缩扫读者能够接受的某一段时间内。

作者先让洛克乌德讲出故事的开头部分,再由狄恩太太把故事进一步展开,她自己则像戴着双重面具似的始终隐藏在幕后。为什么她把自己隐藏了起来,去又能讲出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我想,这是因为她在故事中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泄露了出来。她深入到自己寂寞的内心的最底层,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与此同时一种创作冲动又使她不得不把这些秘密遮遮盖盖地讲出来,以次卸下心中的负担。据说她的想象力最初来自她父亲经常讲的那些爱尔兰神话故事,以及她自己在霍夫曼小说中读到的那些怪诞故事,尤其是后者,是她在比利时经常读的,据说她回到家乡后,仍然喜欢坐在炉边地毯上、搂着爱犬的脖子继续读霍夫曼的故事。

夏洛蒂 勃朗特曾认真地说明过,尽管人们多方猜测这本书里的某个人物是对生活的某个人的影射,其实爱米莉并不认识这些人。我相信这是真的;我也相信爱米莉是从那位德国小说家的神秘、恐怖的故事中找到希兹克利夫和凯瑟琳这两个人物的某些次要人物,如林顿和他的妹妹、恩萧的妻子以及希兹克利夫的妻子等(这些人物由于性格软弱而成为她蔑视的对象),说不定是她根据自己认识的某些人的原型加以创造的。问题是人们往往不相信作者的虚构能力,当作家完全凭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作出人物时,他们也不愿承认。我认为,爱米莉本人就是凯瑟琳,因为她像她一样任性,一样充满激情;同时我还认为,她又是希兹克利夫。把自己放到两个主要人物身上,是不是有点奇怪?一点也不。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统一的;不止一个人居住在我们内心,他们往往还是相互矛盾的。

小说家的独特能力,就在于他能把自己拼凑起来的人物表现的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那样。小说家最大不幸,就是不能赋予人物以生命,也就是说他的故事对于他的人物来说尽管非常重要,但是和他自己却毫不相干。对于一个以《呼啸山庄》这样的小说作为处女作的作家来说,不仅把自己作为小说主人公是常有的事,就是在小说主题中出现随心所欲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希奇。这样的作品往往会表现一种自由自在的梦想,一种在独自散步时或者在彻夜不眠时的梦想。他们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圣人或者罪人,伟大的情人或者邪恶的政客,勇武的将军或者冷酷的凶手。我想,《呼啸山庄》就是这样一个梦中的自由。

我认为爱米莉把自己的梦想全放在希兹克利夫 身上了。她把自己的激愤、无望的爱、嫉妒、对人类的憎恨和蔑视,都给了他。我觉得,当她作为希兹克利夫对凯瑟琳又踢又踩时,她一定在笑;我想,当她欺凌、辱骂和威吓自己笔下的人物时,她一定是浑身颤抖,有一种透心的解脱感,因为她在现实生活中既自卑又抑郁,在人们面前总觉得受到了羞辱。

《呼啸山庄》不是一本供人讨论的书;它是一本供人阅读的书。它具有一种只有极少小说家才能给你的东西,那就是力量。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小说能像它一样,把爱情的痛苦、迷恋和残酷如此执著地纠缠在一起,并以如此惊人的力量将其描绘出来。它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的一幅油画力作:乌云下昏暗的荒野景象,天上雷声隆隆,人们拖者长长影子在荒野里跋涉,一种不属于尘世的气氛使画面恍恍惚惚,人们似乎都要窒息了,这时铅灰色的天空又掠过一道闪电,使其显得更加神秘而令人恐惧。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摘抄篇八

偏执疯狂凶狠爱情复仇这些特点集中于一个人的身上,他是魔鬼还是人类,其实,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你用种种残忍的手段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时,却无法改变你精神上被审判的事实。

《呼啸山庄》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呼啸山庄的老恩肖有两个孩子:亨得利和凯瑟琳,平时他对自己的孩子是非常宠爱的,但有一天,他出远门,回来时带来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小男孩,他叫希斯克里夫。希斯克里夫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开始出现了裂痕,首先,老恩肖不允许大家欺负希斯克里夫,但由于希的到来夺走了本应该属于亨得利的父爱,而遭到了亨得利的仇恨,但希和凯瑟琳却能玩到一起,两个人经常逃出山庄去外头玩,老恩肖去世,亨得利成了家庭的主人,他开始百般刁难希斯克里夫,但希斯克里夫为了凯瑟琳尽力忍耐,他深深地爱着凯瑟琳。

凯瑟琳贪图富贵,嫁给了田眉山庄的庄主的儿子埃德加,希斯克里夫无奈逃离了呼啸山庄,一走三年,三年后,希斯克里夫回来了,此时,他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一个有钱人,他仇恨着呼啸山庄和田眉山庄的一切,复仇计划开始一一展开。

小林顿体弱多病,希把对凯瑟琳的仇恨都发泄在了小林顿身上,埃德加精神抑郁终于一病不起,希斯克里夫知道机会来了,他利用种种手段迫使凯西和小林顿结婚,埃德加知道了他的阴谋,想从立遗嘱,却没有等到律师的到来,终于一命呜呼,从此,田眉山庄和呼啸山庄的财产都归于了希斯克里夫的名下。

但希斯克里夫却没有想到,小凯茜也在默默的报复他,她和哈里顿很要好,每天都要教给他写字,给他读书,并且告诉他,有机会会把希斯克里夫对他的爸爸亨得利所做的一切都讲出来,希斯克里夫无意中听见,感到很吃惊。

希斯克里夫依然想念着凯瑟琳,虽然他得到了他梦想得到的一切,但他却永远也无法得到凯瑟琳,凯瑟琳的离世是他心里永远的痛,他从小凯茜的瞳孔里依稀可以看到凯瑟琳倔强的影子。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希斯克里夫死了,他最后的时刻,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和生活的漫长的搏斗后,一切终于结束了。

希斯克里夫的灵魂和凯瑟琳终于在一起了,书中写道,总有乡人说在黑夜中,在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附近,看到了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并肩走在一起。

很难评价希斯克里夫,从爱情的角度,我欣赏他,因为他可以为了所爱的人做一切事情,任何阻碍他与凯瑟琳接近的人都受到了他的报复,但从性格的角度来说,他是扭曲的,他的人生其实充满了罪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