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初三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4 04:02:36 页码:10
最新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初三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6篇)
2023-10-14 04:02:36    小编:梦幻泡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培训变得越来越重要。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初三地理教师培训,让我对于地理教育的教学目标、方法以及教材内容得到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深感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在之前一直存在盲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意识。

首先,在培训中,我对地理教育的教学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地理学科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科学。地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教授地球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主动思考、能够站在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地理课程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其次,在方法上,培训给我带来了启示。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采用单一的讲解模式,过于依赖课本,忽略学生的主动参与。然而,在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设计案例分析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互动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整理、分析和推理能力。

另外,培训对于地理教材的理解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地理教材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培训中,我了解到地理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但也要灵活地运用,避免简单地讲述教材的内容。还要善于利用多种资源来辅助地理教学,比如可以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和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批判与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我在这次培训中深感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必须与时俱进。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并下定决心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同时,我也将积极借鉴和采纳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保持对新知识的不断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初三地理教师培训是一次十分有益的经历,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于地理教育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教材应用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充分运用这些新的认识和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地理,同时也让自己不断提升,不断成长。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在本次暑期举行的地理青年教师培训中,我有幸听了我在华师大的老师陈昌文教授关于《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的后现代视角》的讲座。以前听说过的后现代好像是针对于艺术的,觉得“后现代主义”这样一门学问似乎与地理课堂并无太大关联,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授课对象也只是一群小孩子。但在陈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中,我慢慢领悟到后现代对于当今地理课堂教学有的重大启发作用。“后现代主义”反对原来人们心目中固有的甚至已成模式的一切事物,鼓励人们独辟蹊径,这样的思想与今天我们的“二期课改”中倡导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又何尝不是一脉相承。所以秉着这样的理念再来回味,培训那天观赏的两节地理课,感想与体会又有所不同。

当天下午我们观摩了《长江》和《人口增长》两堂录像课,感触颇深。《长江》一课,曹老师把这课的重点、难点巧妙分解,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师生间的相互学习。这课堂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选择了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调整,以课程内容为媒介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了方法和工具,用今日的课程为学生的明日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分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小组研究的主题,通过读图、文字资料、照片等信息了解长江流经的地形区和地势特点、支流和湖泊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调用他已有的知识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个初二地理教师,我参加了最近的一次教师培训课程。这次课程涵盖了许多有趣的话题,让我对地理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将分享我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一些东西。

第二段:如何鼓励学生通过地理教育?

在这次培训中,我了解到如果想要鼓励学生参与地理教育,就需要在课堂中营造一个积极、互动和尊重的氛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讨论小组、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等来激发学生参与的乐趣。当学生参与得更多时,他们就会对地理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对他们成为更全面的学习者,以及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成为更有成就的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三段:如何创建有趣和富有启发性的课堂?

在这次培训中,我也学习到了如何创建一个有趣和富有启发性的课堂对于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吸引学生,我们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例如,其中一个策略是使用地图和可视化材料来支持学生的学习。这样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探究兴趣和想象力。

第四段:如何通过多元文化视角去教地理学?

在这次培训中,我也了解到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多元文化对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不同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加入各种文化视角,以激发学生成为更开放和全方位的学习者。通过结合多个学科(例如历史、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全球多样性和相似性,以及其对全球演变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使学生明白:地理可以被视为一个聚合多个学科,给学生提供全球视野的窗口。

第五段: 总结

总的来说,这次教师培训课程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让我知道了如何通过不同的学习体验、多元文化的视角和创造有趣和启发性课堂来激励学生学习地理。我希望我可以将我从这次培训中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用它来创造有价值和难忘课堂体验,这样我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人类和他们自己的角色,这对他们未来的成功和成长将大有帮助。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李剑锋,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中山区骨干教师。十一年工作中,八年担任班主任。发表论文专著多篇。教育格言: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10月31日、11月1日,大连市地理教师进行了为期2天的学习培训,聆听了大家之言,专家教诲,受益匪浅。对于今后教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具体操作上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现把收获总结如下。

地理素养包括:

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方法、视角、观念等掌握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运用其描述、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阐释地理联系和影响,论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敏感度、科学逻辑性和思维逻辑性。

误区:传统地理素养培养以大量的地理知识为依托,关注对"学过的"内容的再现和运用能力。这种思路导致老师以"掌握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而学生以"学过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地理素养。体现在地理学习过程以从老师处获得多少知识为主要目的,相对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被轻视了。结果,如果都是"好学生",地理素养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老师"讲的多少",而与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关系较弱。

1、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3、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

5、不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大量采用案例学习的方式,许多传统被认为是必学的知识,现在成为学习的材料。

6、降低对知识深、广度的要求,强调可以归纳和分析出来的内容。

7、大量删除一些知识(如大气垂直分层、城市区位因素)。

1、过多关注知识而忽视能力和观念培养

2、将教材内容机械化

3、大量超标扩展知识内容

4、对一些自然地理内容无谓加深

5、对一些人文地理内容僵化处理

6、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培养

7、答题模板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

8、大量做题,学生越做越疑惑

1、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课标为依据,在课标规定的内容范围内重新构建知识结构,形成概念图,课标之外的内容不必加量,程度也不必加深。可将初中和高中(必修)标准综合,逐"标准"要求达成方法目标和行为目标。将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细化,并与相关"标准"内容结合,形成每课的教学目标且予以落实。

2、用教材教,用好教材

理解教材的功能,用教材教,跳出教材掌握(如案例类内容),对有争议的内容,按教材讲,但要理解其实质,而非机械记其结论(如人口增长类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一些表述、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以参照教材。可适当补充实际材料或热点问题,关键让学生掌握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材料本身。充分利用教材关于能力、观念培养的内容。

3、强化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地理观念(如整体性和差异性、典型性和过渡性等),地理视角(如时间视角、空间视角、运动变化的视角、比较的视角、联系的视角等),推理、判断、迁移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一:强化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

将纬度位置与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相联系,将经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及经度地域分异规律相联系,将地理事象与普遍规律相对应,若不符合普遍规律,则从非地带性因素考虑。

例二:特殊地理事象的原因分析

不符合普遍规律的为特殊,既然是特殊,则影响因素为非地带性因素,多数情况下都与地形或下垫面有关。地形或下垫面影响气流(风)、气压、气温、降水(湿度)、光照等。分析特殊地理事象,应放在普遍规律背景下分析,以说明其之所以特殊。

例三:把握空间尺度

课标和教材初中和高中的区域案例学习都注意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区域空间尺度的地理意义。空间尺度认知需注意以下问题:

(1)引导学生将区域内要素的分布规律或特征与更大或更小的区域同一主题建立联系,从而能将区域的学习放到统一规律和区域差异的大背景之中(如我国的地形特征和新疆的地形特征)。

(2)当提供案例或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某区域相关规律或特征时,一定要明确给出区域尺度,用经纬网表示的图上至少要有两条经(纬)线,否则会得不出想要的结论;小区域应有比例尺。

(3)当遇到小区域时,一要关注其空间背景,二要注意其关注的问题和描述的方法。

(4)要引导学生关注某自然现象所占有的或某要素影响的区域空间尺度的大小,从而能在适度的空间尺度范围研究相应的问题。前者如台风,后者如洋流、地形影响降水的空间尺度。

(5)当研究的是局地小区域时,在没有资料支撑的前提下,不能以大区域的规律来说明小区域的特征(如南昌的降水季节分配)。

例四: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

人文地理方面,教材所述为一般原理,由于教材编写和使用有一定时间,且发展变化较快,因而,不可机械、绝对化地将教材所述应用到现实案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所述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根据所给案例的实际条件,按教材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原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五:关注地理逻辑

地理之理,即有逻辑,地理因素多,各因素相互影响,但是,当分析或表述时,应有层次并展示逻辑关系,教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作参照。学生需自己思考,进行表述,并逐渐培养其分析、表述的地理逻辑,答题模板或分点限制了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

例六:模型(式)化处理

这是地理思维的高级形式,将地理原理或地理事象就相互关系或因果分析等,抓住主要方面,进行假设,而凸显其核心之理,原理的模型(式)化如工业区位三角、农业区位环型结构、中心地六边型结构等,地理事象的模型(式)化如俄罗斯河流和地形的分布格局、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等。

4、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地理强化对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解和基本技能(如读图能力、脑中有图等)的熟练掌握,建立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概念图,提供一些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解释或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社会上或国际上有趣的地理现象,尝试自主或合作思考和分析。思考或分析步骤是提出问题或质疑,给出自己的初步思考,求证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文中写到教师有三重境界,第一层:谋生境界把教师当成谋生的手段;第二层:道德境界认为教不好会对不起学生,对不起自己;第三层:生命境界他们会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职业幸福。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雏鹰放弃了妈妈的怀抱,拥有了翱翔的自由;幼苗放弃了温室的呵护,拥有了参天大树的体魄;我们放弃了与家人的欢聚,放弃了轻松惬意的假期,拥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在盘点收获的同时还有些意犹未尽,甚至已经在翘首期盼下次集中培训的到来。

在教研室王凤翠老师的精心筹划下,在实验中学周到细致的后勤服务下,在常绪兰、韩霞、于红英、牟秀霞四位老师的精彩主持下,在全县六十多位地理教师的密切配合下,这两天的全县集中培训分三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首先是教材梳理,明确目标这一环节主要是把前两天在镇校级培训时进行的七年级上下册教材的梳理情况进行抽签展示。不管是整册教材的分析梳理还是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老师们都讲解得非常细致,层次分明,深入浅出。老师们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把握,对教法独到的见解,对教材重难点的处理都让我受益匪浅。展示结束后指导教师及时给予了恰到好处的点评,真是精辟深刻,一语中的。

第二个环节是资源共享,精彩再现在这一环节,以学校为代表把我们最成功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展示出来和大家共享。我首先代表实验中学展示发言,把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拿出来和大家共享,随后老师们都争先恐后,踊跃发言,纷纷毫不保留把自己成功的经验说给大家听,甚至为了解决一个难题我们总结了近十种方法,最后找出最直观、最能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于超老师还结合其它优秀的课例把参加省优质课的优质教学资源给大家进行了展示,更让我们耳目一新,感受到全省较高水平的课例和全新的教学理念。

第三个环节是分组讨论,释疑解惑指导教师事先把各学校老师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收集、整理、归类,然后把问题分到四个小组进行讨论,人人发言,人人参与,小组长做好评价纪录、汇总,再次集合后负责把老师们的意见和方法向所有老师展示讨论的结果。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老师们感到困惑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另外,为了调节老师们紧张的心情和使后面的培训更有效率,我们还在每天培训的中间和最后设置了快乐驿站和培训建议两个小栏目,更具人性化。

从教学中独到的经验精彩展示到教学中疑难问题的争先发言,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到指导教师的精彩点评,无不显示了老师们积极探讨的学习热情,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每一个环节我也参与着,思考着,并快乐着。我感觉,这是一次思维碰撞的.精神盛宴,行走于一个个独特的领悟、一个个独到的观点中,汲取和品尝着大家共同酿造的玉露琼浆,不再为“独学而无友”苦恼。我惊讶于每一个人都在认真地思考,真诚地交流,我们分享着智慧,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在这里,我们获得一个个的灵感,视野开阔了,见识深广了,思想活跃了。这些教学方法和技巧,有些是我以前曾思考过的,有些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通过这两天的分组讨论精彩展示让我茅塞顿开,大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我忽然庆幸,多亏了各位同仁,多亏了这些独特的观点,不然自己在今后教学中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

其实这次培训我的另一大收获,就是惭愧。当我看到别的老师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知识积累实在是浅薄得可怜;当看到别的老师洋洋洒洒,写出妙笔生花的培训感言时,我发现自己的文笔生涩得很;当别的老师激情万丈的时候,我有时却难免会偷偷懒,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惭愧。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这种惭愧将成为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文档为doc格式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在沈阳参加了几期省高中地理教师的培训,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学习方式更新,要注重学生探究,轻教师讲授。

地理不是任意创造出来的,它是从已有的地理对象出发,根据科学、生活、生产实践的需要,经人类自身的地理活动而形成的。虽然学生要学习的地理都是前人已经建造好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即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或活动对人类已有的地理知识建构起自己的`正确理解,而不是吸收课本上的或教师讲解的现成的结论,应该是学生亲身参与的思维活动和组织过程。

在学习方式上还要注重“自主探究”的技巧。“自主探究”,既要探知识发生、发展深化的过程,又要探在认知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对一个知识点要多问“为什么”、“下一步还有什么”、“由此可想(联系)到什么”等;对一个实例要多思考“有什么特色”、“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提高和发展”等;对一个疑问要多咨询“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分析”等等。在自探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启发,打开思路;通过实验、观察,反复推敲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结构与教材知识结构接轨;通过归纳,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知识内在的发展规律与思维活动自然地形成了统一。学生在主动积极地建构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是积极的,只有亲自体验和感悟的东西才能为他们接受,并牢记在心。

宽松的课堂环境,是自主学习的沃土。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放言无忌,一定要清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要象朋友一样,学生看到老师不应该有压力,说错了什么也不应该有顾忌,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尊重学生、包容学生。要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要一视同仁,不要歧视差生。教师最好能走下讲台,走到同学们中间去,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创造一种人人都能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不要让学生有压抑感,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与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实施有效教学,用教材实施教学而不是教教材。

三、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过程粗略地可分成提出问题、探究活动、表达交流三个环节。学生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施探究活动,首先要创设情境,后经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继而进行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以问题为中心,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分解和铺垫的方法,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程度,然后再把这一系列问题组织起来,让学生自己叙述大致内容。同时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从而启迪学生思维,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我非常幸运的能参加高中地理教师的培训,几期的学习虽然显得短暂与匆忙,但却让我受益良多,硕果累累,培训中听到地理专家对地理学科教学的纲举目张居高临下的见解与阐述和一线教师对课堂实践的展示与交流,我的内心无数次的受到启发与震撼!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作为一名新的地理教师,能参加这次地理教师远程培训,很来之不易优秀地理老师的讲解中,特别是对季风气候显著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必须在地理学科里面充分体现。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针对以上教学观摩,其中得出以下启发:

1、注重地理教具的合理有效的使用,增强学生形象感。

2、合理有效的组织师生互动课堂。

3、肢体语言在地理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4、制定优美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5、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当老师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地理教学在中学地理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阻碍,我总结了几点:

一、学校、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1)就是我们学校总是用一些非地理专业的人来上地理课(特别是用理科老师来上,在他们看来,讲讲课,让学生下来背就行了)我认为,地理学科不能像历史学科,光背是不行的。

首先就说明学校不够重视地理的教育。

(2)传统的教育习惯形成的`这是一门“副科”。给学生甚至老师打下深深的烙印。虽然人人都在说现在做素质教育,但无论从政策还是实际行动都表明这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学科,(还没从这个阴影中跳出来)。以至于我们地理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但就近两年来看,重视程度有所改善,尤其是把成绩加入中考成绩中来以后,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有所提高。

二、基础设施不健全。

缺乏必要的可用的教学用具(我们新来的教师,就连地球仪也没有一个,还是我自己早有准备,在政史系弄了一个)。看了教学观摩与研讨,人家那设施,差不多与国际接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贫困地区将会改变,当然,政府的重视)。

三、学生严重缺乏课外的知识积累(小学是学过一些)。

学生每天有写不完的各科作业,使得学生无暇顾及我们的地理课程(其实也不能怪学生,他们可比我们那时的初中艰辛多了。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八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我对地理课改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网上专家研讨、骨干地理老师现身帮教以及地理老师们的互相交流取经,我收益匪浅。

要钻研教材;把静态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动态的教学目标;理清楚重点、难点,才能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才能恰当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

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地图、图片呈现出来,再配合地理填充图册的使用,就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可以教学生编口诀,顺口溜等,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

我们要改变整天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要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中,进行实地考查。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可以在生活中运用。

通过这次培训,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学习,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并作到多学多思多改,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力争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地理老师。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九

针对以上教学观摩,其中得出以下启发:

1、注重地理教具的合理有效的使用,增强学生形象感。

2、合理有效的组织师生互动课堂。

3、肢体语言在地理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4、制定优美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当老师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地理教学在中学地理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阻碍,我总结了几点:

一、学校、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1)就是我们学校总是用一些非地理专业的人来上地理课(特别是用理科老师来上,在他们看来,讲讲课,让学生下来背就行了)我认为,地理学科不能像历史学科,光背是不行的。

首先就说明学校不够重视地理的教育。

(2)传统的教育习惯形成的这是一门“副科”。给学生甚至老师打下深深的烙印。虽然人人都在说现在做素质教育,但无论从政策还是实际行动都表明这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学科,(还没从这个阴影中跳出来)。以至于我们地理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但就近两年来看,重视程度有所改善,尤其是把成绩加入中考成绩中来以后,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有所提高。

二、基础设施不健全。

缺乏必要的可用的教学用具(我们新来的教师,就连地球仪也没有一个,还是我自己早有准备,在政史系弄了一个)。看了教学观摩与研讨,人家那设施,差不多与国际接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贫困地区将会改变,当然,政府的重视)。

三、学生严重缺乏课外的知识积累(小学是学过一些)。

学生每天有写不完的各科作业,使得学生无暇顾及我们的地理课程(其实也不能怪学生,他们可比我们那时的初中艰辛多了)。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学习机会,让我可以见见大世面。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地理学科教师培训,感恩不过也有两个遗憾,希望明年能够弥补:

1、命题比赛是年前纠纷通知了,但是由于惰性一直没有动手去做。开学事情又特别多,更加没有时间去出题,错失了一次很好的机会。因为只要认真出一份题,至少是有个三等奖的。

2、由于时间预估不周,到会议现场,培训已经开始了。本来参会人员都可以领取一份教辅资料的,还蛮多有用的辅导书。就因为我迟到,所以错失了机会。当然,是我的问题,我也没什么可以抱怨的,只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认知能力,包括逻辑推理、独立思考、信息加工、语言与写作、学会学习等等的能力。多给学生自己讲自己写的机会。

专家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东莞东华中学全校学习和使用学科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还有地理论文,包括教学设计和课件,题目是非常重要的。要明确主题,所以我们在出题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四要素出题:时间、空间、主题、任务等等。

2、培养合作能力,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养创新能力。

4、培养职业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家以广东的地理研学比赛作为例子,在研学比赛的题目中,要求绘制地图,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的地图是具备三要素的,即图例、指向标和比例尺。

他建议我们在课堂上,要多讲解为什么,区域中的细节都要详细地讲解,特别是事物相互之间的'练习,建立学生的系统思维。

我们在出题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我们国家取得了什么成就,要怎么去保护环境,做好当下每一件小事。注重地理的实践能力,运用真实的案例和热点时事新闻。在编题的时候日期和地点很重要,题干要喝背景材料紧密相关。题目要精练,基本上提供的都是有价值的信息,不要有废话。

1、知识目标(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有了更高的要求)——读图技能以及文字写作能力。

2、考察在新的情景中解决问题。(我们八下学了很多区域,基本上考试是不会考课本的区域,而是考学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因为区域的分析方法是一样的。)

3、围绕“主题情景“设计问题,增强学生对区域的认知。

4、地理核心素养——解决地理问题——从地里位置出发——联系区域特点。

区域尺度(地理基础——概念。规律)

小区域尺度(具体分析该区域,比如问智力是否适合开发,可开发的话理由是什么;不可开发理由又是什么。只要言之有理就能得分。)

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化的对比很重要,特别是细节,比如同一种气候类型,偏南和偏北气候差异,都要学会分析。

5、地理综合思维——地理事物的综合性,围绕一个主题,涉及主题的题目才放在一起。

下午主要是参加命题大赛获得一等奖的部分老师上台展示她们的试卷题目和命题的思路等等,这个环节收获还蛮大的,能看到不同的老师思考的维度和角度都不一样。

其实出一份题目,特别是原创和改编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首先要对考试大纲非常地熟悉,清楚考点的分布;

3、贴近生活、紧扣时事,解决地理实际问题。

4、着重考察信息读取、读图和分析图文、知识迁移等等的能力。

因此,前期需要研读考试大纲,不断参考各省市的中考题和高考题,搜集最新的材料——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等等提取地理相关的角度命题,还要不断地推敲材料、题干和选项的表达。(我说起来是很快的,真正要去做这件事真的很不容易。)

1、核心素养专题教学:

(1)直接在材料和图表中可以提取信息的题目整合;

(2)考察区域认知的,区域知识迁移的题目整理;

(3)时事热点新闻的题目

(4)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题目

(5)组合式选择题

整合出来,就可以进行专题讲解,这一类题目可以怎么回答。

在此之前,我需要多参考和刷中考题、高考题以及这些优秀老师出的好题目,对考点分布有非常清晰的认知。这件事一直没有做起来呜呜呜,还有不到100天就中考了,我需要比别人思考的得更多更仔细一些。

很感恩这一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对中考地理的命题思路和命题方向都有了更深的认知,自己一定要拼尽全力,对自己负责,对30位孩子们负责。

充分利用好微博和公众号的资源,以及多请教身边的优秀教师!加油吧,世荣!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一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月31日、11月1日,大连市地理教师进行了为期2天的学习培训,聆听了大家之言,专家教诲,受益匪浅。对于今后教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具体操作上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现把收获总结如下。

地理素养包括:

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方法、视角、观念等掌握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运用其描述、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阐释地理联系和影响,论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敏感度、科学逻辑性和思维逻辑性。

误区:传统地理素养培养以大量的地理知识为依托,关注对

学过的

内容的再现和运用能力。这种思路导致老师以

掌握多少

来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而学生以

学过多少

好学生,地理素养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老师

讲的多少,而与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关系较弱。

1、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3、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为终极目标。

5、不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大量采用案例学习的方式,许多传统被认为是必学的知识,现在成为学习的材料。

6、降低对知识深、广度的要求,强调可以归纳和分析出来的内容。

7、大量删除一些知识(如大气垂直分层、城市区位因素)。

1、过多关注知识而忽视能力和观念培养

2、将教材内容机械化

3、大量超标扩展知识内容

4、对一些自然地理内容无谓加深

5、对一些人文地理内容僵化处理

6、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培养

7、答题模板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

8、大量做题,学生越做越疑惑

1、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标准

标准

内容结合,形成每课的教学目标且予以落实。

2、用教材教,用好教材

理解教材的功能,用教材教,跳出教材掌握(如案例类内容),对有争议的内容,按教材讲,但要理解其实质,而非机械记其结论(如人口增长类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一些表述、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以参照教材。可适当补充实际材料或热点问题,关键让学生掌握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材料本身。充分利用教材关于能力、观念培养的内容。

3、强化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地理观念(如整体性和差异性、典型性和过渡性等),地理视角(如时间视角、空间视角、运动变化的视角、比较的视角、联系的视角等),推理、判断、迁移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一:强化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

将纬度位置与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相联系,将经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及经度地域分异规律相联系,将地理事象与普遍规律相对应,若不符合普遍规律,则从非地带性因素考虑。

例二:特殊地理事象的原因分析

不符合普遍规律的为特殊,既然是特殊,则影响因素为非地带性因素,多数情况下都与地形或下垫面有关。地形或下垫面影响气流(风)气压、气温、降水(湿度)光照等。分析特殊地理事象,应放在普遍规律背景下分析,以说明其之所以特殊。

例三:把握空间尺度

课标和教材初中和高中的区域案例学习都注意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区域空间尺度的地理意义。空间尺度认知需注意以下问题:

(1)引导学生将区域内要素的分布规律或特征与更大或更小的区域同一主题建立联系,从而能将区域的学习放到统一规律和区域差异的大背景之中(如我国的地形特征和新疆的地形特征)。

(2)当提供案例或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某区域相关规律或特征时,一定要明确给出区域尺度,用经纬网表示的图上至少要有两条经(纬)线,否则会得不出想要的结论;小区域应有比例尺。

(3)当遇到小区域时,一要关注其空间背景,二要注意其关注的问题和描述的方法。

(4)要引导学生关注某自然现象所占有的或某要素影响的区域空间尺度的大小,从而能在适度的空间尺度范围研究相应的问题。前者如台风,后者如洋流、地形影响降水的空间尺度。

(5)当研究的是局地小区域时,在没有资料支撑的前提下,不能以大区域的规律来说明小区域的特征(如南昌的降水季节分配)。

例四: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

人文地理方面,教材所述为一般原理,由于教材编写和使用有一定时间,且发展变化较快,因而,不可机械、绝对化地将教材所述应用到现实案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所述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根据所给案例的实际条件,按教材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原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五:关注地理逻辑

地理之理,即有逻辑,地理因素多,各因素相互影响,但是,当分析或表述时,应有层次并展示逻辑关系,教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作参照。学生需自己思考,进行表述,并逐渐培养其分析、表述的地理逻辑,答题模板或分点限制了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

例六:模型(式)化处理

这是地理思维的高级形式,将地理原理或地理事象就相互关系或因果分析等,抓住主要方面,进行假设,而凸显其核心之理,原理的模型(式)化如工业区位三角、农业区位环型结构、中心地六边型结构等,地理事象的模型(式)化如俄罗斯河流和地形的分布格局、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等。

4、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地理强化对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解和基本技能(如读图能力、脑中有图等)的熟练掌握,建立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概念图,提供一些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解释或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社会上或国际上有趣的地理现象,尝试自主或合作思考和分析。思考或分析步骤是提出问题或质疑,给出自己的初步思考,求证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文中写到教师有三重境界,第一层:谋生境界

把教师当成谋生的手段;第二层:道德境界

认为教不好会对不起学生,对不起自己;

第三层:生命境界

他们会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职业幸福。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二

今年暑假7月24日——7月29日本人在_市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星期的地理骨干教师培训,现将本次培训的内容及个人肤浅的体会总结如下:

7月25日由长沙市第21中学的周捷教授主讲《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点滴——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校本教研与课程;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他重点强调了地理校本课程的特点、开发类型以及题目确定时的注意事项。

地理校本课程的特点:多样性、灵活性、探索性、差异性和直接的实践性优势。

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类型: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

校本课程题目确定时的注意事项:

1、立足乡土特色,充分展现地方风采

2、注重教育效能,充分张扬地域优势

3、紧扣时代脉搏,充分挖掘人文资源

4、培养探究意识,充分开发创新潜能

7月26日上午由长郡—工业滤布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肖鸿教授主讲《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重点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地图教学法、要素教学法、平台互动教学法等);转变学习方式是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强调了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图册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下午主要是对教材中的六个活动和乡土地理的某些知识进行了讨论交流。

7月27日上午由长沙市第11中学的徐展雄老师讲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策略》,主要谈到了以下几个设计策略:教学目标设计策略、教学内容设计策略、教学方式设计策略、教学媒体设计策略、教学过程设计策略、滤布教学评价设计策略。

下午注意讲授《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地理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地理想象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

7月28日上午由班主任陈主民老师组织,观看了北京市琮文中学和101中学的地理课堂实录,下午我们全体学员一起集体评课、讨论。

7月29日上午,全体学员逐个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我们一起就今年中考的地理试卷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最后由本人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报告交市教研室的蔡国兴老师。

下午我们全体学员进行了测评和考核,班主任总结发言。

本次学习紧张有序,安排合理,学习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大有收益;同时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向名师学习讨教的机会,了解到了外面的发展形势及变化;还有认识了很多市级的地理优秀教师,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更实际,更有启发和作用。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三

学习地理知识能受益良多。地理新课程必修模块设置的内容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下面是带来的地理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七月份,公司通知我去集团参加热力管网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培训学习。这次的培训机会非常难得,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个学习机会,因为非暖通专业的我正渴望通过本次培训增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补充,加强了解集团各热力公司的供热管网及设备情况。

带着领导的嘱托与对专业知识的渴望,通过一个多月的突击学习,基本掌握了该信息平台系统的操作。这套系统是集团为更好的统筹掌握各热力公司供热范围内热源、热力管网、换热站及各热力设备情况,专门让软件公司开发的的信息平台。该平台功能强大,各热力公司资料录入齐全,平台正式上线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平台轻松实现对热力管网的爆管分析、监控实时动态、设备数据查询及统计、故障管理等。

这次培训学习,象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思想的闸门,不仅让我拓宽了工作的思路,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地了解了集团的宏伟规划目标,更让我对集团的前景充满信心。并且坚信作为开源人,我将以更多的动力与激情为开源的未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非常幸运的能参加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四天的学习虽然显得短暂,但却让我受益良多,培训中听到各位地理专家和一线教师耐心而细致的讲解后,曾经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迷茫和困惑,都在这里得到了了解,也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新的认识。在这里,我来谈谈对这次新课改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这次培训培训首先让我明确了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大多数教师在目前教学中的困惑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课时不够,难以完成。如何把握教材?如何上好地理课?如何评价和考试?与高考的关系等等。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有明确的认识。新课程的内容理念是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建设理念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学习理念是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而技术理念则是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他就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价值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有了清晰的理念和明确的目标,才能让我们在课堂中更加准确的把握好教学尺度。

在对于地理必修三的教授中,教师要选择符合标准的主题内容;关注中国或世界重点热点问题;选择实际典型案例在实际区域进行实际分析。

从全国来看,目前的教材版本众多: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以及鲁教版。而在我们福建,新课改实行选择的是人教版,从十年前的两本小书到现在的三本必修、七本选修,不仅仅变化的是数量,更多变化的还是理念和目标。如何把握必修和选修、如何衔接必修和选修,我们势必要清晰。

地理新课程必修模块设置的内容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同时,将涉及地理学科中的一些分支领域,以及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内容纳入到了选修模块中。这些选修模块也都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之间既不是主次关系,也不是主从关系,选修模块不是必修模块的陪衬,更不是附庸,两者具有同等的课程价值;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必修模块侧重于学术理论性的课程内容,选修模块侧重于实践性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衔接教学将必修模块中所涉及的内容作为选修模块学习的知识铺垫,帮助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衔接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强化必修模块中的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不能让学生觉得不学也无所谓。

具体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衔接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1.构建知识框架,促进地理知识的有机整合。采用框图的形式来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抓住知识结合点,加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所谓知识结合点是指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都涉及的,但在内容上有所深入和拓展的知识。

3.关注社会实际,贯穿人地关系主线。与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样,选修模块的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为重点。

4.合理铺垫,巧用类比,深入浅出。“旅游规划”是难度较高的内容,其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在本模块中是最高的,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先让学生联系“必修2”中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有关知识,再引导学生认识,虽然旅游景区不同于工厂,但考虑的因素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思维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活跃,且很有自己的见地,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想不到的。他们喜欢老师给出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发挥,他们也喜欢在其他同学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还是有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过去的课堂模式,听老师讲多,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强。

说实在的,地理对于我来说永远是那么的难。我地理的基础很差,但我并不认为这是造成我高中地理差的原因。高一、高二,这两年里,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认真地听过一节地理课。那时的我,完全对地理没有半点兴趣。并不是说不喜欢地理,而是没有融入到地理的世界。直到高三,多次的考试让我意识到,我地理成绩实在是差。那时,心开始慌了。渐渐的开始要去学地理,但荒废了两年的地理,让我无从下手。我一心只想那种速成的方法,寻找了好久,却没有半点功效。我根本不知道学习地理的方法,问别人,却发现那些方法不适合我。就这样,带着想读的心情,却没有方法的无奈,我度过了一段时间。

在一次调查中,我意识到,我想学地理的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我只是心里说着想学,却没有花时间去学。那次调查中,我发现,我花在地理上的时间是那么的少,是少得可怜的那种。那时,老师应该已经放弃我了吧。因为我的态度。

我是那种不会主动去学习的人,即使有问题,也不想去问老师。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且,如果哪个老师说了什么我不喜欢听的话,我就会再也不想听那个老师讲课,连他的科目都会放弃。由于我的态度,渐渐的,发现老师们都在冷淡我。

后来,年段开始文综考试。我越考越烂。到最后考了个125。一个出乎我意料的分数。就是那个数字,让我几乎崩溃。可在别人看来,我还是那么的懒散。以至于,在多次会议中,我都是处于被批评的立场。或许,在老师们看来,我不会伤心吧。可我内心所想的,他们是否能明白。在一次会议中,老师又在批评我,或许批评的话听多了,身体会开始麻木吧,可那时我的心还没麻木。听到那些话还是会很难过。这时,听到了“你们也不用再说她了,其实,现在心里最难受的是她本人吧,最不希望考这个分数的是她自己吧。”就是这句话,让我下定决心学地理。因为这是地理老师说的。会后,找老师谈。老师了解到我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是那么的寥寥无几。老师说我要还高一、高二年的债。而后,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复习中国地理,虽然进度很慢,却很有收获。这之后,我也开始认真做笔记。把老师写到的知识点整理在一起,做题方法也写在一起。然后,偶尔拿出来看一下,或者在考试之前拿出来看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答题的方向。虽然还是经常答错,但有了方向,也不失为一种进步啊。

后来,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的慢慢的把地理知识的空缺,填补起来。

我真正的开始在学地理。结合第一轮复习的材料,我边看中国地理的知识,边结合地图来看,在脑中形成了一种框图。而后又开始看书,把书里的内容看一遍。接着,又开始学习世界地理。把材料与地图结合起来,在脑海里构成了一幅世界地图。随着我脑海中地理知识的积累,我越来越喜欢地理了。慢慢的,对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使我的地理取得了进步。

在这个从几乎不了解地理发展到喜欢上地理的过程中,我个人觉得各个方面都很重要。如果没有考试成绩的刺激,我想,我也不会下决心。如果没有老师的支持、安慰和指导,我想,我也不会取得进步。当然,如果不是我心理承受能力强,我想,我早已经放弃了吧。呵呵。

所以,我认为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坚强的信念,有坚决的决心,有不怕失败的勇气,还应脚踏实地,不要像我一心想速成,最后导致失败。作为老师,应该有能看穿学生想法的慧眼,要时时刻刻了解学生的想法,不要一味的批评,要适当的做学生的后盾,要默默的支持学生,要适当的给予安慰,要有心理医生的基本。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四

作为一名新的地理教师,能参加这次地理教师远程培训,很来之不易优秀地理老师的讲解中,特别是对季风气候显著的分析,让我受益非浅,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必须在地理学科里面充分体现。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针对以上教学观摩,其中得出以下启发:

1、注重地理教具的合理有效的使用,增强学生形象感。

2、合理有效的组织师生互动课堂。

3、肢体语言在地理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4、制定优美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当老师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地理教学在中学地理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阻碍,我总结了几点:

一、学校、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1)就是我们学校总是用一些非地理专业的人来上地理课(特别是用理科老师来上,在他们看来,讲讲课,让学生下来背就行了)我认为,地理学科不能像历史学科,光背是不行的。

首先就说明学校不够重视地理的教育。

(2)传统的教育习惯形成的这是一门“副科”。给学生甚至老师打下深深的烙印。虽然人人都在说现在做素质教育,但无论从政策还是实际行动都表明这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学科,(还没从这个阴影中跳出来)。以至于我们地理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但就近两年来看,重视程度有所改善,尤其是把成绩加入中考成绩中来以后,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有所提高。

二、基础设施不健全。

缺乏必要的可用的教学用具(我们新来的教师,就连地球仪也没有一个,还是我自己早有准备,在政史系弄了一个)。 看了教学观摩与研讨,人家那设施,差不多与国际接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贫困地区将会改变,当然,政府的重视)。

三、学生严重缺乏课外的知识积累(小学是学过一些)。

学生每天有写不完的各科作业,使得学生无暇顾及我们的地理课程(其实也不能怪学生,他们可比我们那时的初中艰辛多了)。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五

20xx年8月3—5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学习。三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却让我受益良多。通过这次学习,有幸聆听了湖南长沙向军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触很深,收获颇丰。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听向老师的讲座,提高了教育认识,升华了教育理念。

教育要发展,要有鲜活的生命力,就必须要每一位教师“心中有爱,眼中有人”。也就是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必须确立“主人、主体、主角”学生主位观,在教学中必须强化“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科学行为。有爱才有教育,有爱才有动力。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真正热爱我们自己的教育事业了,真正热爱我们的每一位学生了,我们教师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搞好,我们的教师就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校教学科研的活动中来,就会像这些讲课的专家学者们一样,从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迹。所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是引领教师走上教育教研道路的前提与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封闭的、落后的教育教学现状。

二、听了讲座,学到了很多教育艺术和方法。

人民教师的师德,其主要内涵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教师对事业和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溶化学生心头的冰霜,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发展学生的终生成长为理念,完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开发学生学会学习为主导,教师装作什么也不明白,让学生自由自主的学习。

三、听了讲座,明确了教师职业的祟高和神圣。

在这次培训班上,向老师讲到到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职业的地位,教师职业对社会的作用,通过专家们的讲解,我更加明确了这个职业的关键所在。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以教育为中心的一群劳动者。要有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教,亲其师,信其道”。我更加明确了教师的基本责任就是教书育人。既通过教书这个渠道和途径,达到育人的目的。这里要处理好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学生爱听你的课,喜欢你的课,爱和你沟通交流,而不是敬而远之。我觉得这个问题永远值得我们去探讨,去反思,去总结。

四、听了讲座,知晓地理课堂设计的策略、教学过程的设计。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开拓创新,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高,更智能化,走进课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指导服务,有自己独特的学科见解员,努力适应教研工作的需要。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六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我对地理课改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网上专家研讨、骨干地理老师现身帮教以及地理老师们的互相交流取经,我收益匪浅。

一、要让学生学得会,就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

要钻研教材;把静态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动态的教学目标;理清楚重点、难点,才能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才能恰当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图像作用,形象生动教学。

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地图、图片呈现出来,再配合地理填充图册的使用,就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可以教学生编口诀,顺口溜等,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

四、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我们要改变整天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要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中,进行实地考查。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可以在生活中运用。

通过这次培训,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学习,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并作到多学多思多改,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力争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地理老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