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考状元心得体会(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5 02:53:05 页码:10
2023年高考状元心得体会(大全16篇)
2023-10-15 02:53:05    小编:ZS文王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一

高考状元是所有学生梦寐以求的成就,也是所有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期待。但是,如何成为一个高考状元并不简单。除了扎实的知识基础、高超的考试技巧和充足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具备超群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心态。在经历了一年的高考备战和一场精彩的高考后,我有幸成为了一名高考状元,今天我要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奋斗

高考前的奋斗是艰苦而充实的。我经常在晚自习结束后留在教室里进行自习和提前复习,让自己充分掌握各科的知识点和考试技巧,为高考提前做好万全准备。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模拟考试和竞赛,提高应试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场无声无息的奋斗中,我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思维,努力将成绩提高到最高点。

第三段:坚持

高考前的坚持是必不可少的。大厦将倾,每日小积,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信条。在这一年的备战过程中,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但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因成绩优劣而放松努力。我清楚自己的目标,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外界的各种信息和情绪干扰,保持高度的自律和纪律性。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我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复习中,每天化整为零地进行计划和安排,最终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成绩。

第四段:自信

高考前的自信是最妙的煽动力。在备考过程中,我时刻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够成功,一定能够成为状元。这种自信来自于我对自己的认知和自我的自信,也来自于我的努力和实践。高考前的最后一天,我依然保持着这种自信,不断激励自己,直到考场上我完美发挥,稳居状元宝座。

第五段:收获

高考结束后,我得到的不仅是一份理想的高考成绩,更是一份珍贵的心灵收获。我感悟到了付出就会有回报的真谛,也深深领悟到了坚持就是胜利、自信就是动力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也体会到了自己对自我掌控和心理调节的自我教育,这种体验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和价值。如今,我已经走出高考的洪流,开始了新的征程,但那份参天的自信和坚定的信仰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将伴随我终身。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二

到自己考了第一,刘锦通反应很平静。

旷通说,自己不是特聪明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还觉得自己特笨呢,常常为了一个问题在那里冥思苦想,为的就是:为啥是这个样子呢?而上初一时自己也一直都时班级的十几名,不过自己一直都是一股劲,就是靠着一小步一小步提高,慢慢地就不一样了。

不少人都好奇,成绩好的孩子都是咋安排学习时间的。提到时间的安排,锦通笑了,也没有什么特别啦,不会在那里弄个表格什么的,一般都是随机安排,根据一周或者是一天各科的重点分量来安排,哪一科分量中就会倾斜一些。还有就是自己觉得稍稍薄弱的科目,就会“偷偷”的加时。说到这,锦通做了个鬼脸。

旷通说,如果一定要说点时间上的安排话,那就是自己不会熬夜,“睡太晚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质量的,再说了,成绩绝对不是靠时间堆出来的。”“一般每天都会在10点半左右就休息了,晚点也就是11点也休息了。最后初四冲刺的时候,也没有几次熬到12点的。

旷通说,自己原来是个话很少的人,刚上初中时甚至有同学笑话他是个“书呆子”。“后来我就想通了,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思考并不会快乐,而多和同学交流常常还能碰出点火花呢。所以,现在他们都说我特别能说。”

语文:也要提炼归纳

旷通说,可能不少人都认为,提炼归纳是学数学之类的科目必须的,其实,对于语文还是挺重要的。这几科中,语文曾经是锦通最薄弱的科,150分的总成绩只能得不足120分。

如何提高的,锦通概括了四个字,“多读多看”。“别小瞧了这些,语文阅读不是占很大比重嘛,每次我都会非常细致的读阅读的原文,反复研究后面提出的问题,这中间要注意总结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共性’的地方,遇到不同的题则发现其‘个性’的地方,二者一结合,语文成绩就上来了。”

数学:不要局限于书本

初中时锦通曾经获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平时模拟考试也都会答140分以上,可他昨晚悄悄告诉记者,小学时数学成绩挺一般的,甚至可以说不好。后来接触了奥数,“我倒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学奥数啦,就是觉得,如果可以让自己的知识面稍稍高于课本一点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那些,思维开阔一点,那么学数学就会成为一种乐趣。”

旷通说,数学题要做,不过要精选,别一套又一套做起来没完没了,这样会让自己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的,“要少而精”。

外语:让自己在外语环境中

谈到外语,锦通平静的脸上生动了几分。“不少同学都觉得听力挺难,其实听说是分不开的,一定要张嘴,要会说了,自己才能真正听明白录音中的发音。”锦通说,虽然咱平时都不能随时随地接触到外教,但是可以想点“办法”啊,“外语老师不是都说要有语言环境嘛,一般有时间,我就会给自己放录音,可以的话就跟着他们讲,别怕错,就在那自己对自己说,让自己生活在自己‘造’的语言环境里。当然,如果能找到一个对话伙伴那是再好不过了。”

“外语的语法一定要准,这个还得靠练习,没有啥好办法。我和身边的同学都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忽略细节,外语考试时常常会在小的语法方面丢分,就是那种特别简单的地方,于是就自己跟自己较针,怎么就错了呢,慢慢地就好了许多。”

物理:让心中的知识形成“反射”

“好多人开始学接触物理时都觉得挺难的,但是你要是抓住了物理知识间的那些‘细节’,记住它,就会发现物理其实并不太难。”锦通如是说,他中考[微博]前物理最好的模拟成绩是118分(满分120分)。

认真这个词,锦通说了几遍,“最初接触一个知识点时,一定要认真记,把它印在心里,书里的黑体字啊,划线的部分,都是需要认真关注的,都得认真记住……”

钧到记者重复“认真”这个词,锦通笑了,“真的,来不得一点含糊,物理老师都教我们要产生‘反射’嘛,我想认真了才会真的印在脑子里吧,见到试题,才会很快反映出来,然后才会有思路。”

化学:一环都别落

旷通说,如果大家觉得物理各个章节相对独立一点的话,那么化学就是更明显的一环扣一环,一环都不能落,都不能不“结实”。

不少同学都会觉得化学的实验题挺难的,可锦通自有心得,“实验题要多见,老师做实验时你得看细节,看历年真题时得善于归纳思路方法,别在那里背题,要真正的开阔思路。”

同学中不少人感觉基础比锦通好,可是答起化学题简答题时总是没有锦通得分高,“得答到点子上啊,拿到题得知道考的是哪个范围的知识,然后才具体到相应的点来分析,别东一下,西一下的答,这样会莫名其妙丢分的。”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三

高考状元,是一道闪耀在无数学子眼前的梦想,是万千父母心中一直期盼的未来。虽然高考只是一个考试,但它不仅关乎生命的转折点,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高考状元成为了一个标志,一个凭证,一个向上攀升的力量。

第二段:分享经历

作为一名高考状元,我的经历并不算太不寻常,但这条路上也经历了许多波折。首先,我必须经历如同众多高考学生一样的备考过程,压力巨大,复习内容繁杂,而脑海中总会闪过一丝丝迷茫的念头。然而,我坚信:付出总是有回报的。每当遇到困难,我都会思考自己的目标,责任和奋斗的意义,坚定信念和步履不停。在这种艰辛的氛围中,我时常会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精雕细琢知识脉络和思路,通过不断重复、总结来锻炼记忆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最终取得了高考状元的成果。

第三段:分享感悟

虽然高考状元是人们赞扬的荣耀称号,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定义人生的唯一标准。成功虽然会更改命运,但失败同样会更显临近的远方。有时候,把自己看得过重,而忽略了成长与进步的本质,反而容易迷失在无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的是自我认知,并不断拓展自己内在的空间和潜力,积极主动地吸收外部的信息渠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才能更好地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第四段:建议

高考是一场长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自己的热情和自信,以更好地圆满完成自己的考试目标。同时,我们也应该抱着一颗谦虚的心态,不断吸收他人的意见和见解,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全面化和多样化,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

第五段:结尾

作为一名高考状元,我的心得体会也许不一定完全符合大家的想法,但它真实的反映了我走过的这段路程中的成长和收获。最后,我想向那些正在为了梦想而奋斗、为了某个目标而不懈努力的人们,传达出我对他们的祝福和支持。愿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多一分勇气、多一分坚定、多一分耐心,走得更远,成为更好的自己。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四

第一,对待“题”这个麻烦的东西的时候,“作业题”是主,“参考书”是次。千万别主次颠倒、本末倒置。

有不少“参考书”强人,各科参考书从头至尾做一遍,一翻笔记更是吓人,可分数就是不高,为什么呢?我曾经想过,“作业题”就是“所有人都在干的事”,而“参考书”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事”,很明显,试题会遵照大多数人的意愿,基础题是主要的,提高题毕竟不多,很多人试图从参考书中抓取拔高题的分数。但大家是否想过,你站在椅子上摘树上的葡萄,那把椅子是否够结实呢?身边每一个做参考书的同学都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象:他又学到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有可能在考场上拉开差距。这种印象一半正确,另一半则是错觉,但它一定是一种心理压力。而要克服这种压力,坦然从参考书中走出来,就需要那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气魄了。

第二,在时间安排上,一分钟是主,一整天是次。抓紧一分钟比抓紧一天的意义更大,真正把在学校的每一分钟都好好利用,学习一学期胜过闭关修炼三年。

学习不是靠坚强的意志就可以取胜的,要用策略。抓紧每一分钟——紧;把该休息的时间用来痛快玩(哪怕高三也一样)——松,这就是维持好的学习状态的最经典策略。

第三,学习是主,其它是次。作为一名学生,你的中学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至于人际关系,情感话题就让它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记得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学会把所有的时间花在解决主要矛盾上,次要矛盾让时间来解决。意思很简单,对我们来说,我们得花所有的时间在学习上,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至于情感类问题交给时间去解决吧。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五

a.在课堂上紧随老师思路,课下及时对知识总结、梳理。

b.每次考试后,还会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会认真总结经验。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的好,他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c.针对主观题失分现象,他就坚持每天做一道主观题,再请老师帮忙批改,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思路和考察范围,每道题都力求完美。

d.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根据近期学习的内容,主动总结反思,预先判断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题型和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这也是他在全面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表现。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六

姓名:汪鉴

总分:620

毕业学校:西北师大附中

状元心得:避免死记硬背给学习带来枯燥和压力,享受增长和拥有知识的快乐。

吉林——【理科状元】

姓名:程思佳、徐劲松

总分:688

各科分数:语文133分、数学148分、英语142分,理综279分(程)语文122分、数学137分、英语144分,理综294分(徐)

毕业学校:吉林市第一中学

状元心得:主要就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吃透所学知识。(“吃透”是国内绝大多数学生的软肋)

北京市——【理科状元】

姓名:李泰伯

总分:723分(含20分加分)

各科分数:语文:138数学:146英语:140理综:279

毕业学校:北京人大附中

状元心得:时间从来不是一个问题,是因为有兴趣和信念,学习充满动力。

贵州——【理科状元】

姓名:杨锦瑞

总分:718

各科分数:语文134;数学129;英语143;理综292;加民族分

毕业学校:遵义一中

状元心得:玩就好好得玩,学就好好得学。

吉林——【文科状元】

姓名:申佳颖

总分:653分(含少数民族加分)

各科分数:语文(汉)131分、数学129分、理科综合244分、外语135分、语文(朝)139分。

毕业学校:吉林延边一中

状元心得:综合素质很强的孩子,多才多艺,在同学中间很有人缘。

北京市——【文科状元】

姓名:齐肇楠

总分:685分(含10分加分)

各科分数:语文142数学142英语131文综260

毕业学校:北京5中

状元心得:其实老的学习方法最管用,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笔记。

宁夏——【文科状元】

姓名:张佳颖

总分:620分

各科分数:语文117,数学129,英语136,文综238

毕业学校:宁夏银川一中

状元心得:日常学习紧跟老师步伐,及时完成日常作业,注重基础知识。

宁夏——【理科状元】

姓名:范海霆

总分:667分

各科分数:语文130,数学139,英语141,理综257

毕业学校:宁夏银川一中

状元心得:老师精心的备课,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引导我们。

浙江——【文科状元】

姓名:钟隽仪

总分:725

各科分数:语文129,英语139,文综253,数学148,模块56

毕业学校:海盐元济中学

状元心得:学得很轻松,效率非常高,别人做一张试卷的时间,她可以做两张。

浙江——【理科状元】

姓名:李乐

总分:740

毕业学校:镇海中学

状元心得: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高三的节奏

甘肃【理科状元】

姓名:party仪

总分:685

毕业学校:西北师大附中

状元心得:打牢基础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有一科特别出色,就要分清主次,主攻薄弱环节。

贵州——【文科状元】

姓名:江林晏

总分:660

各科分数:语文133分,数学109分,文综255分,英语143分,加分20分

毕业学校:贵阳一中

状元心得:高三复习的时候,会根据自己各科的水平来分配复习时间。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七

a.在课堂上紧随老师思路,课下及时对知识总结、梳理。

b.每次考试后,还会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会认真总结经验。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的好,他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c.针对主观题失分现象,他就坚持每天做一道主观题,再请老师帮忙批改,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思路和考察范围,每道题都力求完美。

d.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根据近期学习的内容,主动总结反思,预先判断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题型和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这也是他在全面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表现。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八

“其实学习就是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学会思辨,用一种自然的'学习状态,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我高中阶段从没给自己定位,要考到多少名,都是顺其自然的。”孟鑫禹说,他从未上过补习班,也不做课外作业,“我上课很认真,在课堂上把核心知识都掌握了,其实就不用反复做其他题了,有的同学上课睡觉,课后又上补习班,我觉得也不太好。”

说起学习方法,孟鑫禹显得很有条理,“课本知识得掌握,建立知识体系,把知识脉络梳理畅通,这些基础是骨架。其次,对具体知识要知其然和所以然,要理解知识的原理,搞清楚知识的前因后果。毕竟是文科,还有一类知识就要该记的记,该背的背,没有什么快速记忆的方法,就是不要有惧怕心理,顺其自然,不要觉得记忆和背诵是一种压力,而是看成一种快乐,因为又掌握一些知识而快乐。”孟鑫禹说,做到前两种,就可以进行第三种,学会联系“让这些知识就像血液循环、经脉疏通,不能瞎子摸象,管中窥豹。”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九

到自己考了第一,刘锦通反应很平静。

旷通说,自己不是特聪明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还觉得自己特笨呢,常常为了一个问题在那里冥思苦想,为的就是:为啥是这个样子呢?而上初一时自己也一直都时班级的十几名,不过自己一直都是一股劲,就是靠着一小步一小步提高,慢慢地就不一样了。

不少人都好奇,成绩好的孩子都是咋安排学习时间的。提到时间的安排,锦通笑了,也没有什么特别啦,不会在那里弄个表格什么的,一般都是随机安排,根据一周或者是一天各科的重点分量来安排,哪一科分量中就会倾斜一些。还有就是自己觉得稍稍薄弱的科目,就会“偷偷”的加时。说到这,锦通做了个鬼脸。

旷通说,如果一定要说点时间上的安排话,那就是自己不会熬夜,“睡太晚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质量的,再说了,成绩绝对不是靠时间堆出来的。”“一般每天都会在10点半左右就休息了,晚点也就是11点也休息了。最后初四冲刺的时候,也没有几次熬到12点的。

旷通说,自己原来是个话很少的人,刚上初中时甚至有同学笑话他是个“书呆子”。“后来我就想通了,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思考并不会快乐,而多和同学交流常常还能碰出点火花呢。所以,现在他们都说我特别能说。”

语文:也要提炼归纳

旷通说,可能不少人都认为,提炼归纳是学数学之类的科目必须的,其实,对于语文还是挺重要的。这几科中,语文曾经是锦通最薄弱的科,150分的总成绩只能得不足120分。

如何提高的,锦通概括了四个字,“多读多看”。“别小瞧了这些,语文阅读不是占很大比重嘛,每次我都会非常细致的读阅读的原文,反复研究后面提出的问题,这中间要注意总结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共性’的地方,遇到不同的题则发现其‘个性’的地方,二者一结合,语文成绩就上来了。”

数学:不要局限于书本

初中时锦通曾经获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平时模拟考试也都会答140分以上,可他昨晚悄悄告诉记者,小学时数学成绩挺一般的,甚至可以说不好。后来接触了奥数,“我倒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学奥数啦,就是觉得,如果可以让自己的知识面稍稍高于课本一点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那些,思维开阔一点,那么学数学就会成为一种乐趣。”

旷通说,数学题要做,不过要精选,别一套又一套做起来没完没了,这样会让自己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的,“要少而精”。

外语:让自己在外语环境中

谈到外语,锦通平静的脸上生动了几分。“不少同学都觉得听力挺难,其实听说是分不开的,一定要张嘴,要会说了,自己才能真正听明白录音中的发音。”锦通说,虽然咱平时都不能随时随地接触到外教,但是可以想点“办法”啊,“外语老师不是都说要有语言环境嘛,一般有时间,我就会给自己放录音,可以的话就跟着他们讲,别怕错,就在那自己对自己说,让自己生活在自己‘造’的语言环境里。当然,如果能找到一个对话伙伴那是再好不过了。”

“外语的语法一定要准,这个还得靠练习,没有啥好办法。我和身边的同学都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忽略细节,外语考试时常常会在小的语法方面丢分,就是那种特别简单的地方,于是就自己跟自己较针,怎么就错了呢,慢慢地就好了许多。”

物理:让心中的知识形成“反射”

“好多人开始学接触物理时都觉得挺难的,但是你要是抓住了物理知识间的那些‘细节’,记住它,就会发现物理其实并不太难。”锦通如是说,他中考[微博]前物理最好的模拟成绩是118分(满分120分)。

认真这个词,锦通说了几遍,“最初接触一个知识点时,一定要认真记,把它印在心里,书里的黑体字啊,划线的部分,都是需要认真关注的,都得认真记住……”

钧到记者重复“认真”这个词,锦通笑了,“真的,来不得一点含糊,物理老师都教我们要产生‘反射’嘛,我想认真了才会真的印在脑子里吧,见到试题,才会很快反映出来,然后才会有思路。”

化学:一环都别落

旷通说,如果大家觉得物理各个章节相对独立一点的话,那么化学就是更明显的一环扣一环,一环都不能落,都不能不“结实”。

不少同学都会觉得化学的实验题挺难的,可锦通自有心得,“实验题要多见,老师做实验时你得看细节,看历年真题时得善于归纳思路方法,别在那里背题,要真正的开阔思路。”

同学中不少人感觉基础比锦通好,可是答起化学题简答题时总是没有锦通得分高,“得答到点子上啊,拿到题得知道考的是哪个范围的'知识,然后才具体到相应的点来分析,别东一下,西一下的答,这样会莫名其妙丢分的。”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十

我叫小伍,是东安一中应届毕业生,今年取得全市裸分(687分)第一的成绩,名列全省理科第18名,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总结出以下七条高中学习的方法和体会,希望对正在拼搏的同学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基础要打好。很多同学在进入高中时抱有这样的想法——我高一玩一年,等高二高三再学习。其实这是不妥的。因为学习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一开始学习的就是所谓基础,基础没学好的话,之后复习的时候,就会感到很吃力,会很容易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二轮复习时,同学们也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改变学习计划,但在新课和这种专攻基础的阶段,还是要跟着老师的`步伐来,这样才能掌握全局。

二、学习要专心。人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是11个小时,而实际上高中每个同学上课的时间已经达到,那么成绩之所以会有高下之分,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是否专心决定的。有些同学看似也很努力,每天都在读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就是因为他们心有旁骛。事实上如果每天全身心的利用好学校安排的那些时间,再适当地自己加加班,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做题要扎实。我在高中学习时感触最深的就是有些题目你明明会做,却仍然会做错。后来反思,才发现当初自己以为会做这一类题了,就大略看一眼就跳过了,而后来做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所以,即使是简单题,仍然有做的价值,而近年高考题目也并不是很难,所以基础题不能丢分。此外,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坚持一个原则——做题可以错,但绝对不能猜。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猜的答案即使是对的,仍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只有你自己错了,才能有深刻的记忆,才能保证下次遇到类似的题不错。

四、学会独立思考。平时学习在有迷惑时,我一般不会轻易去问老师,而是会努力自己思考,而在苦苦思考不得之后,才会去请教。事实上,学习过程中,大多数问题都是能够靠自己领悟搞定的,而一般来说老师讲的经常是自己所想不到的关键,听完后会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就是因为独立思考,才能在做题方面举一反三,不会因题目变了个形式就又不知道做了。高考的题目虽然不难,但形式都是比较新的,就是对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较高。

五、抓住别人忽略的时间。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一些同学抱怨作业做不完,而其他同学却还能完成自己买的习题的原因就是对一天时间利用程度的不同。每天的课间十分钟有时就可以利用来完成上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另外,在中午和下午的吃饭时间里也可以挤出时间来做题或是记忆当天老师的上课内容。天道酬勤。没有人能够轻轻松松考出好的成绩,若想在成绩上有突破,就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六、松弛有度,高效学习。高中三年里难免会遇到压力很大的时候,尤其是在考试不断的高三,压力有时让人喘不过气来。在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压迫自己去学习,因为心情不好也会使学习效率下降,导致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又会使信心下降,压力更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应找一些能让自己适当放松的活动,比如和朋友散散步、听听歌,当心情好起来时再去做题就不用去担心效率的问题。

七、保持良好心态。面对人生的关键——高考,不少同学会慌了阵脚,导致高考时出现失误。其实高考考的不仅是能力,更是一个人的心态。在许多次模拟考试中,同学们就应该认真对待,把它们当作高考来考,那么真正到了高考时,就能够像平常对待模拟考试时一样,淡然面对,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高考的题有形式新的特点,那么就要求同学们能够面对新题足够镇定冷静,一开始就应给自己暗示:这道题仍然是换汤不换药,我一定能攻克它。在许多次考试中,我发现,考试前给自己的信心极为重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做题时不会慌乱,毕竟高考就像出兵打仗,一开始阵脚乱了,那最后就极有可能是失败收场。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十一

毕业中学:山东省莱州一中

高考总分:658分

单科成绩:语文135分、数学144分、英语142分、文综237分

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模块记忆法】

把所有的知识点分成几个模块,然后在模块中再去细化,把它分成几部分,光记那些小部分,然后小部分合起来就是大部分。将知识要点化分为几大版块,分类记忆。

比如说历史,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比如中国近代史就可以分成抗争史、探索史、侵略史,还有近代化,一共四个部分。有了大致轮廓就可进行逐步深入的整理。

再比如说政治。大家都知道,政治应该分成政治、哲学和经济学这三部分。比如政治上热点专题部分,讲到“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你必然要从政治、哲学、经济学角度去考察。在三个角度中,每个角度都要去整理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小分类。什么是和谐社会?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怎么去建设和谐社会?以此类推,逐步细化。就是通过模块,一块一块逐步细化,再复杂的知识点都可以这样细化。我觉得这样记起来思路就非常地清晰,就能化难为易。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十二

今年高考中,刘逸冲获得了文科526分,最终他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和面试表现,被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士(政治学与法学)及法学士双学位课程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为什么会选择政治学和法学专业?

刘逸冲表示,他对政治学与法学的兴趣由来已久,因此早早就地定下了大学专业。

2014年时,刘逸冲曾经前往港大校园参加了暑期创业课程,短短一周的活动使他对港大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港大开放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培养我的国际视野,社会科学学院的全球公民计划以及大学丰富的交流机会都令我心动。因此,让我下定决心要为这所梦想中的大学努力。”他说。

刘逸冲拥有港大30分的校内加分优惠。他为大家分享了港大的面试心得:

“港大的面试是一个比较特别的过程,要求我们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英语的无领导讨论或是辩论。面试的过程更像是一个大学上课方式的提前预演,在正式学习后发现,大学中的tutorial(导修课)和seminar(研讨课)其实和面试有相似的过程,主要是考察同学们是否适合这样与之前不同的学习模式。不仅是教授的授课,同学之间的讨论也能够让我们收获许多。”

刘逸冲说:“不用刻意为面试准备太多,尊重他人的意见,适时讲出自己的观点,足矣。”

刘逸冲在港大面试中发挥出色还有以下原因:

(1)英语素质高

众所皆知,港大是全英文面试,因此英语不好的话,要想在港大面试中过关是十分不容易的!小编了解到,刘逸冲在初高中的英语基础都打得很好。他特别提到了自己百分百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英语软性要求:也就是英语口头的听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_x,希望大家喜欢录音读,阅读一些英语补充材料。

除了课内教学以外,他还参加了学校的英语兴趣活动。他平时喜欢英语演讲、配音,而且喜欢听/唱英语歌,也有过说唱的兴趣。这些兴趣爱好都成为他英语提升的助力。

以演讲举例,就是有题目然后写稿子然后不断练习。因为喜欢演讲,他还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后来参加了上海市的比赛,虽然进入了决赛但是那次因为身体原因没去决赛,觉得蛮遗憾。

“总而言之,我认为要学好英语,主要还是不把英语纯粹当成一门学科,更多的是要把英语看成了解其他文化的一种途径。”他说。

(2)综合素质强

小编了解到,刘逸冲虽然身为文科状元,但平时学习并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告诉小编,在复旦附中还有很多好的活动和学生工作,他基本上每个活动都有涉及和参与。

正是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使他的个人能力有了很大地提高。

制定好学习计划并逐步实行

在今年上海高考中,刘逸冲获得了文科526分的优异成绩。具体为:语文112,数学147,英语140分,政治127。

刘逸冲认为曾经获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高三的努力。高三一年他针对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各科分别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且将计划逐步实行。他认为自己做的较好的是政治和数学学科的复习,在此和大家分享。

?政治学科】

回归教材最关键

政治学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归教材,六本教材的内容很多,想要理解并记忆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1)增加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从暑假开始,按照课本框架整理教材内容,拾遗补缺,增加自己与教材的”亲近度”,将一段段的文字变为自己真正能够理解的内容。

(2)每天安排背书时间

在学期中,他每天专门安排了背书的时间、按照政治考纲的要求,对照书本进行理解性的背诵。“可能我最后没有做到完全一字不差地背出书本内容,但是整个框架是完整地牢记在心的。”

(3)选择合适的试题进行练习。

政治学科的试题相比其他学科可能相对较少,有时一天只做一道主观题,但是每一题背后的内容其实很丰富。看到题目,要想到与其相关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书本内容进行作答。题目本身的逻辑指向也需要注意,问”为什么”的题目不能答成”怎么样”。

?数学学科】

不断完善和弥补漏洞

数学学科的复习比较明确,也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弥补漏洞。高一高二有的同学可能对某些章节特别”头疼”,那高三对于这些章节的复习就要从最基础的题目做起。

如何弥补漏洞?

刘逸冲举例,他曾经对圆锥曲线的某一类问题不太熟练。在复习到这一类问题时:

(1)认真完成学校的练习卷

(2)找到每一题背后的方法并做整理,出错的或是没有思路的题目整理到自己的错题本上

(3)在之后每次模拟考前复习的时候,重新回顾自己写下这些题目的思路,慢慢就会找到对这类题的感觉。

他表示,数学学科的整理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常见的概念错误在做题时不能掉以轻心。他认为,数学的复习最主要是紧贴学校的安排。

“要相信老师,跟着老师的作业安排,不多做也不少做,关键是全部弄懂。有问题就去问老师,我也经常和同学讨论难题or同学找我答疑。”

“希望大家能够在升学的过程中顺利,发挥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刘逸冲说。

高中三年住校作息表揭秘

那么,文科状元的高中三年平时作息与其他人会有什么不同吗?刘逸冲告诉小编,他在复旦附中是住校的,平时的作息安排是这样的:

6:20起床

7:00到学校早读,如果没有班级一起读书的话,可能花20分钟预习新课

课堂上:上课效率比较高

下课后:用来回顾课上没懂的知识点

中午:休息时间很长,可以休息20分钟,留半个小时看书,学校风景很好可以带着书逛逛

下午:放学也很早,一般是3点-4:45不等。后面有社团活动的时间,他负责学校的根与芽(环保)社团,因此有一些活动的讨论和准备都在这个时间。

主要用来完成学习计划/和老师答疑讨论。(晚自习他问问题的频率很高,经常去办公室)

23:00睡觉

以上主要是高一高二期间的作息表。高三阶段,由于少了社团活动,因此多了自己整理和复习的时间。他在这段时间里主要是和同学讨论题目。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十三

毕业中学:河南省驻马店高中

高考总分:662分

单科成绩:语文127分、数学138分、英语143分、文综254分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归纳串联法】

这种方法是将学科内的知识总结成体系,进行对比记忆。我在学习政治、历史、地理等三门学科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比较有效。老师平时会讲到一些类似的问题,把这些知识放到一起对比,这样你就可以把一些相同的知识往上“套”——比如相似的因果关系、相似的影响之类的,都可以用同一个原理往上“套”。这样对比记忆会比较深刻,在考试的时候容易将知识点连成串,知识体系也就比较完整了,得分当然就会比较高。老师会将有关专题的知识进行详解,但个别问题还需要自己总结。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十四

a.在课堂上紧随老师思路,课下及时对知识总结、梳理。

b.每次考试后,还会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会认真总结经验。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的好,他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c.针对主观题失分现象,他就坚持每天做一道主观题,再请老师帮忙批改,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思路和考察范围,每道题都力求完美。

d.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根据近期学习的内容,主动总结反思,预先判断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题型和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这也是他在全面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表现。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十五

a.在课堂上紧随老师思路,课下及时对知识总结、梳理。

b.每次考试后,还会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会认真总结经验。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的好,他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c.针对主观题失分现象,他就坚持每天做一道主观题,再请老师帮忙批改,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思路和考察范围,每道题都力求完美。

d.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根据近期学习的内容,主动总结反思,预先判断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题型和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这也是他在全面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表现。

高考状元心得体会篇十六

北京20xx年高考文科状元被北京四中张韵凝摘得,总分695。曾获“我与航天”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征文活动一等奖。状元的诞生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老师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在张韵凝的班主任陈年年老师看来,张韵凝有两个特点非常好。一是心特别静,愿意为目标作出努力。心里事儿比较少的人才能更强大。二是很爱读书,尤其偏爱文学类图书。她喜欢的作者有村上春树、三毛等人。因为喜欢三毛,张韵凝报了北大提前批的西班牙语(三毛的丈夫荷西是西班牙人)。

河北高考文科状元于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进步

“这个孩子特别坚强,很有韧性。”班主任宁可说,于潇的目标比较高,但有时成绩不太理想,所以身体和心理的压力都很大,“但是她特别坚强,都挺过来了。”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模拟考试的时候,于潇的成绩在年级70名左右,而第三次模拟考试,成绩在150名左右,能有今日文科夺冠的成绩,宁可认为,主要归功于于潇的坚强。宁可是于潇的政治老师,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于潇对每道题都很关注,力求一分不丢。他介绍说,为了对接高考,衡水中学一直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学生只能看到总分,看不到每道题的具体得分,“每次考试后,于潇总是第一个找到我,要求看看是哪些题丢分。”宁可评价说,于潇是特别重视总结和反思的孩子,这也帮助她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进步。“于潇比较随和,和同学们处的关系都不错。”于潇是宿舍长,在她的带动下,宿舍八个人学习都很努力,成绩都很理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