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7 09:20:37 页码:14
最新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精选18篇)
2023-10-17 09:20:37    小编:温柔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一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会直观的认为如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一共有两位,积的小数位数也应该是两位,以此类推。当然学生的这一发现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应该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明确为什么可以这样来做,即验证的过程也是重要的。学习小数乘整数时,我们是运用了大量举例来验证的,这节课通过推理来进行验证。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先估算,估计出结果的大致范围,一边用已有的经验尝试练习。初步了解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接着通过提问3.6*2.8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其中的算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明白了因数扩大了几倍,要使积不变应反之缩小相应的倍数,这也是积不变规律的运用体现,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系统性、连贯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会直观的认为如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一共有两位,积的小数位数也应该是两位,以此类推。当然学生的这一发现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应该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明确为什么可以这样来做,即验证的过程也是重要的。学习小数乘整数时,我们是运用了大量举例来验证的,这节课通过推理来进行验证。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先估算,估计出结果的大致范围,一边用已有的经验尝试练习。初步了解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接着通过提问3.6*2.8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其中的算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明白了因数扩大了几倍,要使积不变应反之缩小相应的倍数,这也是积不变规律的运用体现,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系统性、连贯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接着运用刚才的推理计算阳台的面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比较,抽象概括出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深化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数乘小数本小节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注重对算理和算法的自主探索。在整个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探索,凭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再通过相互的交流,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营造出继续探索规律,解决新问题的氛围。

(1)独立尝试。学生在独立计算4.2×3.6时,势必会根据对前面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来进行计算,这一尝试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我充分了解学生计算小数乘以小数时在认知上的难点,为接下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找准了最佳的切入口。

(2)交流各自的算法与想法。在交流中,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比如在计算小数乘小数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估算2.8×3.6的结果最大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再进行计算。我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对学生算法、算理和结果上的对与错不作判断,而是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二

由于本人执教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其中的一篇教学实录给我很大启示,并按照此教学思路在我班进行了尝试,效果很好。下面是我结合范本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和交流。

一、深刻把握教学内容,指导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材中是这样归纳的,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学生根据前面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归纳成,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指未化简的)就是几位小数。

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应当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的方法。而教法上更多的依赖旧知识的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发现和归纳。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算理形成。

1.创设什么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我们知道,数学的来源,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数学情境可以分为两种:生活情境,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情境,从数学知识本身的生长结构出发设置的情境。

所谓“有效“,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能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能为数学思维的生长提供土壤,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选择不同的情境。

苏教版教材以计算小明家的房间面积为情境,引出需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再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这样,虽然符合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要求,但情境本身的设置对于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推导过程,并无实质的作用。相反,小数乘小数,与小数乘整数比较,前者需要同时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而后者只有一个因数是小数,计算方法可以类推,算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通过积的变化规律加以验证。所以,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推导基础,以此知识的生长点作为问题情境是可行的。

因此,本节课我对教材的呈现方式作了调整,首先通过小数乘整数的推理计算,引导学生弄清计算方法。再出示小数乘小数的题目,自主探索。在掌握方法后再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怎样让问题情境富有“吸引力”?

小数乘小数的最关键的地方是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适当弱化积的计算过程,重点突出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可以保证学生思维的高效性,也避免计算的枯燥无味的感觉。

因此,教学中不能简单的做题目、再总结,做题目、再总结的机械循环。我通过四次反复的出示根据整数乘法的积,,确定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点,每出现一次,都有新的要求,每完成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三

这部分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它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细心程度。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给我的启发:

要处理好怎样点小数点。

我认为书上的`例3、例4、例5这3道例题可以统一到一个知识点来教学。在教学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回顾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小数乘小数,把小数也看成是整数,这样每位学生都会做整数乘法,最后,在指导学生在积上应怎样点小数点,这是关键,也是教学难点,要强调整个一道乘法算式中共有几位小数,在积中就点几位小数。其中的道理也要让学生明确,把小数看成整数,是先扩大几倍,最后也要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要在积中点几位小数。但在学生实际练习中,我也发现了有一小部分学生小数点仍点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不会数小数点,他们把小数的乘法与加法混淆在一起,因此,今后要对这些学生再复习一下小数加法的方法。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四

今天教学《小数乘小数》,教材以计算布告栏玻璃面积为情境,引出需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再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从昨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在理解算理时,没有学生借助情境。因此,教材虽然符合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要求,情境本身的设置对于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推导过程有用,但对学生而言并无实质的作用。小数乘小数与小数乘整数相比较,计算方法可以类推,算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通过积的变化规律加以验证。因此,我把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发现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的方法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中以1.2×0.8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结果是9.6与0.96的争论中,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把因数0.8保留整数计算,1.2×1=1.2,准确的积肯定小于9.6,不可能是9.6。于是,很多学生想到了把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迁移到了新知,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证明了0.96是正确答案。再以2.9×7.12、0.24×1.5细化过程,巩固算理。借助学生的竖式,有学生把2.9写在上面,有学生把7.12写在上面,从对比中学生明确数位多的写在上面比较简单。小数点对齐的竖式与末尾对齐的竖式对比中,学生理解了我们实际上是看作712×29计算的,整数乘法是个位对齐,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的也应该是末尾对齐,小数加减法要求小数点对齐,小数点的确定中再一次巩固算理。

通过这样的三道计算题,学生基本计算障碍已被扫清,关键是如何准确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如果只是用计算为强化训练,课堂单调枯燥,索然无味,学生无兴趣可言,一些计算策略、方法也无法更有效的形成。通过设置有思维的“陷阱”的练习,突出重点难点关键点,真正激起学生思维的震撼,亲身体验计算方法的生长过程,从而有效形成计算的技能。

练习一:根据182×23=4186请你快速找出积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

1.82×2318.2×2.31.82×2.30.182×0.23

让学生根据整数乘法的积,确定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点,再一次理解算理,并可以减少学生的繁琐计算,在快速回答时,学生体验和感悟到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简便方法。

练习二:182×23=4186,如何让等式182×23=4.186成立呢?

再次根据整数乘法的积,确定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点,不过这次是根据积的位数,确定因数的位数。在学生的不同答案中,学生又一次感悟到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的位数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思维认识上的一次升华。

于是,让学生回顾刚才的探索,对于小数乘小数,怎样迅速的确定小数点的位置?你有什么经验?交流中,对于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得出非常自然,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归纳得很到位。

练习三:1.25×3.2=4,想一想,这一题做对了吗?

本节课我不是用大题量训练来强化计算方式,而是从练习设计上触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生长。

作业反馈:作业本上的练习难度大,课堂上重视竖式计算,对于口算,后进学生脱离竖式有点茫然,需老师的指点。对于※号题,根据138×25=3450,使下面的等式成立。()×()=3.45()×()=345。个人感觉对于第一节课后就是这样有思维的练习,一部分学生还真有点不知所措。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五

小数乘小数是整数乘法的发展,是小数乘法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即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在转化的过程中,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是学习的重点。我以为这一节知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本节课的课后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出现以下错误现象:

1、竖式中的错误:部分学生列竖式时,按照加减法的计算方式对齐小数点的位置列式,显然是对算理没有理解。

2、积的小数位数数不对,体现在两方面:有的孩子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也算在小数位数里了,导致积的小数位数总是多两位。

3、还有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点小数点,从而使积的小数位数总是少一位或几位。

4、由于因数中间有0的整数乘法没过关,在小数乘法笔算时也犯同样的错误。

对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确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说算理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改错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因为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是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六

教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看因数一共有同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足。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分为以下三点进行:

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后,通过议一议、说一说在小组交流中大多数会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推导,把1.2×0.8的因数1.2和0.8分别扩大10倍算出积是96,要使积不变,积就要缩小到96的1/100,所以1.2×0.8=0.96.在这个环节,学生初步感知了积的小数数位和因数的`小数数位的关系,因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要从右到左点上几位小数。

通过一道0.8×1.2得出一个较为浅显的表象,因而我这里是这样处理这个环节的,我不急着去归纳,而是出示两道计算6.7×0.3和0.56×0.04,让学生在利用0.8×1.2所得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排列出0.8×1.2因数一共有位小数,积0.96也是两位小数,6.7×0.3中因数一共有两位小数,积也有两位小数,0.56×0.04因数一共有四位小数,积也有四位小数,从而在这些例子当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积的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进而学生很自然的就归纳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一共有同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足。

1、突出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在计算时简要的说出计算的算理,如计算0.29×0.07时,要求学生不但要按书写格式书写,而且要求学生说出0.29×0.07,先29×7计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四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点上四位小数,位数不够的添“0”补足。

2、突出口算为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打基础。

如在课堂上布置了多种常用的、常见的口算,这样不但进一步加深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而且为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七

本节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的经验,再次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

先以换玻璃的活动引入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其作用是:

1、提供小数乘小数的生活素材。由计算长方形玻璃的面积引入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的乘法计算,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法。

3、借此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环境的教育。

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与合作学习中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1.2扩大到它的10倍是12,0.8扩大到它的10倍是8,计算后的结果是96平方米,这个过程表述的虽然不如教科书呈现的那么简单,但它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八

小数乘小数本来是纯数学化、格式化内容,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为了保证学生思维的高效性,避免计算枯燥无味的感觉。如何让一堂计算课上得既有数学味又生动有趣,既具实效性又讲发展性呢?因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小数乘小数计算法则的探讨过程,由于学生初步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通过已获取的知识经验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和具有吸引力的现实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讨论中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总结方法,让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初步完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

学生有了以上的学习经验后,我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计算练习。虽然都是平时常用到的改错、判断、计算题,但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认识再次升华,在练习中出现了逆向思维练习题如:3.已知:367×58=21286给下式的.因数点小数点:367×58=212.86367×58=212.86367×58=212.86367×58=212.86367×58=212.86367×58=212.86如何让这些等式成立呢?同学们陷入了思考中……。课后刘濮龙在他的数学日记这样写到:没写时,我还以为多简单,其实不简单,有一定的难度。刚写完三道才发现难处,心想:“咦?可以点的都点了,还有三道怎么点啊”。想了半天想不出来,老师公布答案了,老师笑着用鼠标把其它三道题剪切了。我一看,才知道我自己上当了,看来还是要认真思考……这堂课使我知道学数学不难,只要用心就会成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积的变化规律来引导学生理解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注重加强知识应用的思维含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一节课下来,我虽然有不少的收获,但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还是感到有些困惑:目前我开展计算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在探索阶段,还没找到最佳的切和点,我仅仅还是停留在要求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考的层次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九

教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看因数一共有同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足。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分为以下三点进行:

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后,通过议一议、说一说在小组交流中大多数会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推导,把1.2×0.8的因数1.2和0.8分别扩大10倍算出积是96,要使积不变,积就要缩小到96的1/100,所以1.2×0.8=0.96.在这个环节,学生初步感知了积的小数数位和因数的小数数位的关系,因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要从右到左点上几位小数。

通过一道0.8×1.2得出一个较为浅显的表象,因而我这里是这样处理这个环节的,我不急着去归纳,而是出示两道计算6.7×0.3和0.56×0.04,让学生在利用0.8×1.2所得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排列出0.8×1.2因数一共有位小数,积0.96也是两位小数,6.7×0.3中因数一共有两位小数,积也有两位小数,0.56×0.04因数一共有四位小数,积也有四位小数,从而在这些例子当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积的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进而学生很自然的就归纳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一共有同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足。

1、突出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在计算时简要的说出计算的算理,如计算0.29×0.07时,要求学生不但要按书写格式书写,而且要求学生说出0.29×0.07,先29×7计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四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点上四位小数,位数不够的添“0”补足。

2、突出口算为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打基础。

如在课堂上布置了多种常用的、常见的口算,这样不但进一步加深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而且为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十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材这样归纳: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在实际教学中,有学生根据前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归纳成: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指未化简的)就是几位小数。这两种说法实际上是一致的,都可从由积的变化规律中得出,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应当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关键在于适当弱化积的计算过程,突出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思推的高效性,也免计算时的枯燥无味的感觉。而教法上更多地可以依知识的生长结构近移类推,让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和掌握。

小数乘小数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以为这一知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由于对难点问题——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处理得不到位,所以在课后练习中,学生出现错误的现象比较多:

2.计算上的失误。

(1)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0时,先画去0再点小数点;部分学生在遇到因数是纯小数或因数中间有0时,还要将0再乘一遍。

(2)因数的数位较多时,个别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如4.8×0.24的竖式下直接写出152,没有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数等,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自已的课堂,审视自已的教学,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一

在学习了旧知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本课意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解决以下几个数学问题: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渗透比较的思想,在比较中找出新知旧知的联系,在比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比较中发现小数乘小数算理、归纳计算方法。

1、在求阳台面积与房间面积比较时,进行了知识迁移,让学生比较这两道算式的异同,以及与小数乘整数的异同,从而得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计算过程按整数乘法计算。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从右往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2、求总面积两道算式的比较,引出把整幅图看成一个大的长方形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通过学生的当堂作业反馈发现学生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基本能正确在积中点出相应的数位。少数错因在于乘法计算不过关。因此学生的乘法计算还是要过关。另外,相关的变式练习还是要多多训练。学生的倒退意识不强。比如在给248×35=8.68的因数点小数点时,学生们注重表面现象——积是两位小数,忽视了积末尾隐藏的0,也就是说,实际上积应该是三位小数,只是小数末尾的0划去了。所以,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算法之后,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审题能力,有效发现题目的深层意图,避免掉入小陷井。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二

小数乘小数本小节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注重对算理和算法的自主探索。在整个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探索,凭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再通过相互的交流,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营造出继续探索规律,解决新问题的氛围。

(1)独立尝试。学生在独立计算4.2×3.6时,势必会根据对前面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来进行计算,这一尝试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我充分了解学生计算小数乘以小数时在认知上的难点,为接下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找准了最佳的切入口。

(2)交流各自的算法与想法。在交流中,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比如在计算小数乘小数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估算2.8×3.6的结果最大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再进行计算。我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对学生算法、算理和结果上的对与错不作判断,而是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

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算理,获得方法。

运用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来指导计算,一方面可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提高对算法的感性认识,为归纳出小数乘以小数的法则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如在课堂练习环节中,设计了练一练的习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再指名在全体学生面前谈自己的想法与算法,通过计算与交流,学生对小数乘以小数的算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

运用法则,进行专项训练与开放训练,以拓宽思维,促进发展。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小数乘法算理在操作层面上最简单的概括,对学生在计算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思维的简约化,是解题策略的优化。为此,设计了一些专项性习题,根据算式特点在积或因数中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以更一步强化积中的小数位数由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决定这一规律。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安排了一组开放性练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落实,也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探索能力得到训练。让学生在颇有兴趣的计算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将探索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工作中去,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同桌讨论、合作交流,去发现和创造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三

本课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其教学的生长点是整数乘法。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则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例1,思考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着学生经历推理过程;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行推理。在两次探究以后,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时,我首选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个生活原型引入,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计算房间面积过程中,既复习了已有知识,激活了新知的生长点,又引出了“小数乘小数”的新的数学问题,给计算教学增添了浓郁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竖式计算之前先让学生“估一估”,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估算方法很快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不同估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也能为探索笔算方法提供正确结果的大致范围。

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处。学生根据以往小数乘整数的经验,能够凭借直觉判断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乘整数乘法进行。然而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恰是学生的思维困惑处。在这里教学时我设计了一组课件,通过动态演示,适时呈现推理过程,让学生思考虚线框里的箭头图及提示算式的意思,扶着学生一步步完成整个推理过程。

例题教学完成后,及时安排“点小数点”、“模仿计算”、“改错”、“口算”等练习,通过扶放结合,循序渐进的数学推理活动,学生在探索中感受着计算思维的内在魅力,感悟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转化策略,同时对“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也有了初步的体验。探索之后应是发现与提升。通过比较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然发现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随后归纳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中既有突出重点方法的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又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更有拓展思维的挑战性练习,希望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练习活动,实现学生计算教学中的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成功之处,在与大家的研讨与交流中受益。努力把数学课上得简单、快乐,使数学课充满生机与乐趣,使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数学好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美丽的数学童年,这是数学老师追求的目标。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十四

“小数乘小数”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小数即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本节课有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算定律的理解,提高应用四则运算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计算教学枯燥无味,所以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内容在学习时缺乏热情和兴趣,对计算的练习备感烦躁。因此,提高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显很重要。课一开始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计算比赛”的情境:超市里橘子搞特价,5.4元每千克,照这样计算,班主任王老师买了4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学校午托部买了40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对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同时解决的是自己眼前的问题,学习兴趣倍增。很快计算完,此处巧妙的复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紧接着,又说道,班内学习委员张明的妈妈要过生日了,她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了0.8千克橘子,应花去多少钱?学生列算式已经不是难点。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因为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是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关注后进生,对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错误,我觉得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确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说算理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算理、板演改错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列竖式时出现了点错小数点的现象,有的只关注第一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的只关注第二个因数的小数位数,顾此失彼的错误频出。

2、该进位不进位,该对齐数位不对齐的错误还是屡见不鲜。

1、加强计算的练习,特别是加强口算题卡的练习,强化口算能力。

2、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在课堂上多关注,多留给他们答题的机会。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五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回顾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小数乘小数,把小数也看成是整数,这样每位学生都会做整数乘法,最后,在指导学生在积上应怎样点小数点,这是关键,也是教学难点,要强调整个一道乘法算式中共有几位小数,在积中就点几位小数。其中的道理也要让学生明确,把小数看成整数,是先扩大几倍,最后也要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要在积中点几位小数。但在学生实际练习中,我也发现了有一小部分学生小数点仍点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不会数小数点,他们把小数的乘法与加法混淆在一起,因此,对这些学生再复习一下小数加法的方法。这样,每位学生都会点小数点了。

力求让学生通过“探索”,自主地发现规律。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我想我现在的立足点就是在日后的家常课中,一点一滴的拾起,新理念,新课堂,希望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一路走好。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十六

一、我的主导性太强,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学生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学生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二、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夯实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三、重点放在学生理解算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对于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必要进行复习,渗透转化思想,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七

昨天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论坛上发了这个帖子,版主说:我想是不可以吧。可也不说为什么一定不可以。虽然心里还是疑惑着,但还是尽量让学生规范写竖式。

今天我把几个怎么教也要写错的`同学,让他们把数位多的数写在上面,数位少的写在下面,z这样一说竖式也正确了,计算正确率也提高了。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不足篇十八

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行推理。在两次探究后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本班有51名学生,其中男的有27人,女的有24人。从上学期的期末检测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也有10位同学基础比较差,最简单的整数乘法都不会计算。另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有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学习小数乘小数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和小数与整数相乘,这对学习小数乘小数已有了些基础,现在来学小数乘小数应该一不很难。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道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