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8 05:19:06 页码:7
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汇总10篇)
2023-10-18 05:19:06    小编:紫衣梦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

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

(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

(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

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学生完成后要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55页每2题竖式计算,一边做一边在心里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做完后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更有针对性。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一起来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二

(一)、激发观察兴趣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二)、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三)、数身边的事物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事物: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三

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方位感比较差,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刚刚开学,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针对以上情况,在学习本课时我利用故事和游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是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练习时我创设了帮小动物摘果子这一情景,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想参与活动,在让学生上来摘果子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喊学生的名字,而是提出:哪一排从前或者从后面数第几个同学,通过游戏学生一下子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增加了实际的体验。学生在参与中巩固了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这对于一年级小朋友非常管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四

复习引入

1.开火车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拿出一道加法题和一道减法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3+2=5想:3和2组成几,3和2组成5,所以3加2等于5.还可以用数数的方法,在3的后面接着数两个数.)

(4-1=3想:4可以分成1和几,4可以分成1和3,所以4减1等于3.还可以用倒着数数的方法,从4往前数一个数.)

2.6的组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练习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第8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六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

53和35一样大。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99大于100。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  )

39和41的中间是40。 (  )

40+5比50+4小。 (  )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七

一、课题:

三、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对元、角、分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能正确读写时间,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读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

五、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读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七、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口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口算题,听老师念题,然后写在作业本上。

(二)整理复习

1、今天我们来复习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老师说人民币的数,学生拿;老师出示人民币,学生认,组内同学一人拿,其它同学认。

(2)让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复习人民币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1元=()角10分=()角10角=()元

1元=()分300分=()元100元=()元

(2)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元=()角25角=()元50角=()元

20分=()角3角=()分65分=()角

多让学生讨论,然后计算,让学生自己举例计算。

3、几时几分?

请同学翻到书p100页,第9题,请大家看看会不会读钟面上的时间?把读出来的结果写到书上。

(三)教学效果测评

让学生做p103页第9、10题,p105页第15题,

教师引导,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

十、课后小结:

一、课题:位置与图形、统计的复习

三、教学目标:让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数据的分析,图形的拼组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五、教学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七、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复习了时间,下面大家来读下面几个钟面,认一认大约是几时。(见p.100页例9)

(二)复习整理

1、我们今天先复习位置,请大家看挂图。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2、我们下面再来做做听反话的游戏好吗?(游戏在课本9页上)。

3、刚才我们做了游戏,下面我们来数数图形,请大家打开书100页,请把11题数到书上。

4、星期日,同学们喜欢做很多的事,下面请大家看书上二(1)班小朋友们画的他们喜欢做的事的统计表。

请小组讨论表下面的问题,并看我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最后集体评讲)。

小结: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通过操作活动,拼组图形数出图形个数。我们还进一步复习认识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十、课后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八

数学备课(实验稿)

自主练习1-3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1

教材前后联系前置基础: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

后续知识:十几减8

核心知识点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图,学会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说出十几减9的算法、算理。

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1、15-9=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计算?

2、10-9=1,1+5=6(1是哪儿来的?为什么要和5相加)

3、15-5=10,10-4=6(5和4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先拿走5根,又要拿走4根?)

渗透的思想方法

学生主要的训练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环节一、课前铺垫。

让学生体会一位数都能被10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看一看,运动会上举行什么比赛呢?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结合图形和文字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3、图中已经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

(1)每人踢15个,踢进9个,几个没进呢?

(2)17人参赛,有9人踢完了,还有几人没有踢呢?

4、解决问题,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哪些已知信息?

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5-9=

师: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计算?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生1:想9加几等于15,9加6等于15,所以15-9=6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都动了脑筋。第一个同学用了想加算减法;第二个同学用了“破十法”,第三个同学用了连减法,第四个同学用了多减再补法。

5、比较以上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理解?我们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这个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破十法的过程板书出来。学生说熟练。

6、应用方法,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17人参赛,有9人踢完了,还有几人没有踢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三、小结提升:

观察今天学习的减法是什么样的减法呢?(十几减9,板书),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自主练习

1、第1题:看图列式

看图体会十几减9的两种算法:连减法和破十法。

2、第2题:看图计算,体会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说算理。

3、第3题,计算。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每人踢15个,踢进9个,几个没进呢?

15-9=6方法一想:10-9=1,1+5=6

方法二想:15-5=10,10-4=6

教学效果(教师做自我评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九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法、学法:操作法、实践法、讲授法、讨论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元、角、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铅笔、橡皮、尺子、羽毛球、邮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你自己买过什么东西?

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币,每张人民币面值大小不一,有几元的,有几角的,有几分的。为了了解人民币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民币。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有的学生拿的是1张1元纸币,有的学生拿的是1枚1元硬币,还有的学生纸币、硬币都拿了。

板书:1元。(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归纳: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3、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三、认识进率。

1、谈话: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妈妈买的一件黄颜色的新衣服,放学后豆豆来到了一家玩具店。(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

(1)玩具店里有钢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2)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东西。

(3)钢笔的价钱是5元,计算器的价钱是20元,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等

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给小朋友看,几个小朋友在讲台前站一排,可以是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1个1元的等等。

引导: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们来看看豆豆是怎样付这1元的。

(课件展示,豆豆说:“我付10角可以吗?”)

提问:小朋友,你们说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图)板书:1元=10角

2、引导:根据1元=10角,请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出示图)板书:1角=10分(学生齐读一遍)

3、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把不同的取币方法都展示出来,并追问: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四、简单购物。

教师用1元分别和不同的学生换5角、2角、1角的零钱。

填空:1张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1张1元可以换()张1角。

2、同桌互相换零钱,活动1分钟。(教师巡视辅导)

3、引导:换完了零钱,我的商店开张了。看一看我卖的有哪些东西?

课件呈现: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子3角,邮票8角。

提问:你想买什么?

谁想买邮票?你打算怎样付这8角钱?有谁和他的付钱方法不一样?

几名学生上台买邮票,一手拿邮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招聘营业员,学生互相购物。

谈话:我当了经理后,想招聘一名营业员,条件是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对账。其余的小朋友准备好1元人民币来买你想买的东西。

学生活动2分钟,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表扬。

5、延伸练习。

小组讨论:1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如果买3样东西,可以怎样买?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一)

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元、角、分(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识别人民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数出人民币,能简单兑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模拟兑换和人民币计算的活动,初步体会1元以上各种人民币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钱、换钱、算钱的技能。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意识,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受日常生活里的数学现象与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不同面值钱币间的兑换。

教学准备:课件,面值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儿童玩具钱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元、角、分)

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4、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2”。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6、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7、完成“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独立列式交流结果。

8、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6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9、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分别多少元?

2)学生讨论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练习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二)

10元、20元、50元、100元

第三课时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应用及实践活动解决“购物”里的简单问题,加深对人民币及其价值的认识;能在模拟购物活动中成功“购物”,能正确计算购物活动中的简单的价格和总价。

价格和总价。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购物的过程,体验生活里的数学,了解购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3、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知道买商品怎样付钱。

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情趣导入。

(挂图出示::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2、提出、解决问题。

谈话: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提问:谁能帮助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元钱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3)白雪公主:小叮当,我就带了30元钱,我想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提问: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2、明确购物程序。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向顾客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三、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小叮当百货商店可真是生意兴隆。听听小叮当说些什么?

提问: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作业。

教学板书:

小小商店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法、学法:操作法、实践法、讲授法、讨论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元、角、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铅笔、橡皮、尺子、羽毛球、邮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你自己买过什么东西?

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币,每张人民币面值大小不一,有几元的,有几角的,有几分的。为了了解人民币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民币。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有的学生拿的是1张1元纸币,有的学生拿的是1枚1元硬币,还有的学生纸币、硬币都拿了。

板书:1元。(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归纳: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3、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三、认识进率。

1、谈话: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妈妈买的一件黄颜色的新衣服,放学后豆豆来到了一家玩具店。(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

(1)玩具店里有钢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2)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东西。

(3)钢笔的价钱是5元,计算器的价钱是20元,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等

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给小朋友看,几个小朋友在讲台前站一排,可以是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1个1元的等等。

引导: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们来看看豆豆是怎样付这1元的。

(课件展示,豆豆说:“我付10角可以吗?”)

提问:小朋友,你们说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图)板书:1元=10角

2、引导:根据1元=10角,请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出示图)板书:1角=10分(学生齐读一遍)

3、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把不同的取币方法都展示出来,并追问: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四、简单购物。

教师用1元分别和不同的学生换5角、2角、1角的零钱。

填空:1张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1张1元可以换()张1角。

2、同桌互相换零钱,活动1分钟。(教师巡视辅导)

3、引导:换完了零钱,我的商店开张了。看一看我卖的有哪些东西?

课件呈现: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子3角,邮票8角。

提问:你想买什么?

谁想买邮票?你打算怎样付这8角钱?有谁和他的付钱方法不一样?

几名学生上台买邮票,一手拿邮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招聘营业员,学生互相购物。

谈话:我当了经理后,想招聘一名营业员,条件是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对账。其余的小朋友准备好1元人民币来买你想买的东西。

学生活动2分钟,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表扬。

5、延伸练习。

小组讨论:1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如果买3样东西,可以怎样买?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一)

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元、角、分(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识别人民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数出人民币,能简单兑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模拟兑换和人民币计算的活动,初步体会1元以上各种人民币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钱、换钱、算钱的技能。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意识,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受日常生活里的数学现象与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不同面值钱币间的兑换。

教学准备:课件,面值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儿童玩具钱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元、角、分)

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4、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2”。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6、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7、完成“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独立列式交流结果。

8、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6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9、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分别多少元?

2)学生讨论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练习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元、角、分(二)

10元、20元、50元、100元

第三课时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应用及实践活动解决“购物”里的简单问题,加深对人民币及其价值的认识;能在模拟购物活动中成功“购物”,能正确计算购物活动中的简单的价格和总价。

价格和总价。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购物的过程,体验生活里的数学,了解购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3、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知道买商品怎样付钱。

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情趣导入。

(挂图出示::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2、提出、解决问题。

谈话: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提问:谁能帮助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元钱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3)白雪公主:小叮当,我就带了30元钱,我想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提问: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2、明确购物程序。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向顾客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三、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小叮当百货商店可真是生意兴隆。听听小叮当说些什么?

提问: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作业。

教学板书:

小小商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十

联系电话5282664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

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会数、会写、会读11-20以内的数,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以及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第二,学习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11-20各数的认识是以后学习100以内数以及万以内数的基础,同时,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也是本册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一。

单元总体目标: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创设情景,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并结合具体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单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2、掌握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一个十和1个一的不同表象,深刻体会计数单位“十”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

3、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本单元采用的主要教法学法:

操作法、发现法、引导探究法、归纳整理、观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展台。

课时安排:

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1课时

综合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并结合具体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或者方块。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鸥吗?想不想现在看一看?请看大屏幕。美丽的大海边是海鸥嬉戏玩耍的地方,可曾经因为人们把大海弄脏了,海鸥飞走了。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海鸥回来呢?学生发表意见,老师适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出示主题图:如今海边变美丽了,可爱的海鸥也回来了。你瞧,小朋友们和海鸥玩得多开心啊!谁能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提问。)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你能分别估一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和多少个小朋友吗?

(2)数一数,说说你是怎样数的。重点让学生掌握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

2、动手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数位和计数单位。

(1)你能用手中的小正方体代替海鸥在桌上摆一摆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在黑板上摆。

(6)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四、畅所欲言,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10个一是一个十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十个

20

第二课时

十几加几不进位加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加)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能较快、准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学习数学的快乐。

3、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过程。

4、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法:引导探究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或者方块。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填一填。

(1)1个十和5个一是()。

(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17=10+()13=()+1012=10+()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2、你们看图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让学生充分提问,教师筛选有价值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进行板.如:

(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2)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3)还剩多少桶食物?

三、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出示算式:12+3

(1)你想怎么算?

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一摆先拿出一捆再2根,接着再拿出3根。

(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

(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哪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3+12=

(1)这道题与上题有什么不同?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小组里说思路.

(3)口算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

3、独立解决第三个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4、学习加、减法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尝试让学生自己说,说不出的老师可以讲解。

学生随便说一个加减法算式,其他同学指明各个部分的名称。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学生独立思考,最后集体交流。

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五、巩固练习

1、同桌出题,相互解答。

2、做一做自主练习的6题中的加法题,并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说算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感受。

板书设计:十几加几不进位加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

12+3=15

3+12=1517-4=13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第三课时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第7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和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数位和计数单位。

2、进一步掌握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整理和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能准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整理和反思能力。

教法:归纳整理、观察。

学法:讨论、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展台

教学过程::

一、全面回顾,归纳整理

让学生自我整理,畅所欲言。

2、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整理出几大项:数数、估计、加减法……

二、创设情景、具体考察

(出示情景图)

1、整理复习,考察估算能力

(1)仔细观察图上是什么场景?你能根据此图提一个关于估算的问题吗?

(2)不看图,请学生估出所提问的事物数量,再一起数一数检查自己的能力。

(3)你还能根据此图提一个关于估算的问题吗?请学生估计事物数量,再一起数一数。

(4)小组同学组内考察。

2、整理复习其他内容

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1)天上有几只海鸥?有几艘船?几个小朋友……

(2)左边与右边一共有几只海鸥?红帆船、黄帆船和紫帆船一共有多少艘……

(3)左边的小朋友比右边的多几个……

根据学生提问的情况决定加法、减法、数数的复习顺序,进行归类复习。

三、互相交流,自我评价--丰收园

1、师: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的怎样?做的怎样?学生回答,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你这样就做到积极了……)

2、照样子,组长组织小组内评价。

3、自己根据各种表现,涂红不同个数的苹果。

板书:

我学会了吗?

14-2=122+13=1517-7=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