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9 01:35:05 页码:10
最新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实用11篇)
2023-10-19 01:35:05    小编:GZ才子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一

一年四季,那中秋的月最是美好,它流过幽径山溪,穿过落叶层林,爬上了我的心头。那消不完的乡愁呀,我把你装进月饼里,落入心底。

一年中秋,趁着假期,我们一家人出国旅游,本打算赶在中秋前回家与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相聚,谁知遇上了台风,飞机延迟,一家人只好身处异国独享中秋。

起初我以为能多玩几天,顺便过节,兴许是一次不错的经历。可外婆却失了兴致,在中秋前一夜放起了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独自低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满心忧愁。异国月景,没有家的感觉,明月似乎都缺了一角,满目萧然,思念倍增,则感极而悲者矣。

外婆说,没有月饼的中秋是满心忧愁,愁上加愁,她要自己做月饼。我跑遍大街小巷,找到了做月饼的原料。月光下,阳台边,祖孙二人,一桌相对,谈着笑,揉着面。

我拿起咸蛋黄,举过头顶,让月光肆意地穿透,它接受了这份光芒,便黄得剔透,银灰色的月光从蛋黄的每一处溢出来,馨香四溢。我尝过咸蛋黄月饼,觉得它和那甜得过分的莲蓉不是很般配。“本是不合适的东西,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呢?”我不解。

她接过我手中的蛋黄,一把放进刚揉好的莲蓉里,抓着我的手把莲蓉捏成玉盘状,我的手握在她不是很大却沧桑的手里。她衬起我另一只手,指向头顶的月亮,“这蛋黄啊,很圆,就像天上的明月,很远,就像千古思乡者难以言表的怀念啊,在眼前,却遥不可及。”月饼紧接着被按上规整的图案,一抹上油整个月饼亮晶晶的。

外婆是归国华侨,她小时候是奶奶带大,后来又随父母回国上学。“我小的时候,我的奶奶也是这样教我做月饼的,”她说,“我们约好了,每年无论何时何地,中秋一定要吃月饼,共享一轮皓月。我和你一样,总是不喜欢吃蛋黄,偷偷挑出来。”后来她在中国,奶奶在国外,抬眼虽是同一轮朗月,心中的怀念却更遥远的距离。

此时我和外婆将蛋黄与莲蓉一并吞下,不再排斥。味蕾咸甜交替,咸甜的极点都是苦,那是乡愁,是怀念,是阻隔故乡亲人间最无情的大门。苦到极致便有甜和咸,那是思乡的一种慰籍。

中秋夜,有明月,有一壶清茶,有外婆,有装在月饼里的乡愁,足以称仙境。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二

仰望窗外,一盆盆植物上似乎画着您的笑脸,随风摇摆,和我一起思念您;一阵阵袭来的凉风中,似乎包含着您的鼓励:你是最棒的,加油!清风拂过我的脸庞,是书页网在我的脸上留下了一个甜甜的吻;太阳把我搂入怀中,是您给我一个深深的拥抱!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三

新晃秋天多雾,晨雾是美好的景色,中秋晨雾最为壮观。

云在雾中流,雾在云中飘。晨雾让万物都笼罩在无边无际的白色世界里,真可谓“水雾一边起,风林两岸秋”“光风转蕙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举目远眺,雾浪皱起,风摇着雾,雾随着风,一浪掠过,一浪又起;那青山托绿叶,绿叶扶红枫的袅袅身姿,宛如披着轻纱,在晨雾中沐浴的仙女,含笑窈窕伫立,娇羞欲醉欲滴。

站在枫树下,晨雾中,火红的树叶像带着轻烟的翅膀,尽情展露她的梦想,里面孕育着无限神奇的力量。摘一片红叶,舞动乳白色的雾霭,抓一缕放在手里,捧一团藏在心间,仿佛雪白柔软的棉,我想躲在里面、躺在上面,无忧无虑地,没有忧伤、烦恼。

晨雾是我心中美丽的梦幻,它浓浓的,无孔不入地在保护着我的情愫,只有它,能听懂我们心中的一切。我真希望在这样的晨雾中,邂逅自己梦中的花仙子,与之相偕相依、相伴相守一生。我依着你,你恋着我,走在人生的风雨征途,一路相知相携。

天色渐明,雾,越来越淡,在无限遐想中,太阳露出了笑脸。

白雾悠悠山头绕,炊烟袅袅村口升,东边天空喷朝霞,西山金黄似铺金,村庄顿时成了神话中的仙境。

这时候你远望:远处的晨雾似梦中的新娘,从田园款款走来,带着神秘的面纱,娇羞而妩媚动人,等你去撩起幸福的盖头,陶醉在含情脉脉的笑靥之中。

浓浓的,乳白色的美丽的晨雾,是幻想的天堂,也是最美丽的珍藏!我喜爱这浓浓的乳白色的晨雾!仿佛晨雾里拥有一种禅意的胜境,玄幻神秘,独守一片清净,引导人们去感悟人生。在蒙蒙的雾中,只有心静如水,才不会误入歧途,用一颗清澈的心,在世间的尘雾里坦然走过人生。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四

中秋节是团圆节,月圆,人圆,月饼也圆。

我喜欢过中秋节,喜欢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时的情景。

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月光照在我和我的亲人身上,我感觉暖暖的,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填满,虽然沉甸甸的,但是甘之如饴。

我们有说有笑的坐在一起,父母亲很少回家一次,但是中秋节他们会回来,所以每次到中秋节,我都会高兴好久好久,从中秋节前几天开始一直持续到中秋节结束,这之间,我都是蹦蹦跳跳的。所以一句话,我喜欢中秋节。

过中秋节,少不了月饼,同样的形状,各种不同口味的月饼就成为了我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对象,在众多月饼中,我最喜欢的是蛋黄月饼,月饼甜腻腻的口感配上蛋黄的浅浅腥味,混合着入口,甜而不腻,腻而不腥,味道棒极了。

中秋节里家里的月饼是最多的,爸妈回来会带上好几盒月饼,家里的亲戚串门又会带上月饼,不过,与我这个喜欢月饼的小吃货来说,家里人正好相反,他们都不喜欢吃月饼,要吃,整个中秋节顶多就只吃一个月饼,所以我的口福就大了,家里的月饼最后几乎都会归入我腹,逃不掉的。

不过,月饼吃多了,甜腻腻的感觉就重了,好在,妈妈给我支了一个招,就是在我吃月饼的时候,倒上一杯茶,感觉腻了的时候,就喝上一口茶,瞬间就会好多了。

过中秋节,我还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指月亮,谁叫当天的月亮又大又圆的,让我看着总是忍不住就想指它,但是,家里人不管是谁,就算是最疼爱我的奶奶,一见到我指月亮就会呵斥我,原因就是,月亮不能指,到时候烂耳朵了就有的我哭了。虽然我每次嘴上都说着不指了,不指了,但是心里还是一个劲的在叫嚣着,我才不信呢。

我每一次过中秋节,都是欢欢喜喜的。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五

清冷的皎月总伴着飘香的月团,寄予离乡的思愁,诉说着无尽的悲苦。

――题记

桂花香过,回首,即中秋将至。掠过月光,暖风入怀,追寻记忆中的中秋节。

记忆中的中秋节,是老家庭院上的宴席――拜月娘。

拜月娘是老家过中秋的习俗。每逢中秋,奶奶和妈妈便会在院子里设案当空祷拜。柑橘、桂花酒、芋头、月饼等美食皆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到了一定的时辰,奶奶将香烟一点,把银灯一燃,顿时间,银烛高燃,香烟缭绕。那时候,奶奶便会叫上全家的女孩去叩拜。我曾问过奶奶:“为何男子不拜?”奶奶说这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习俗,“男不圆月,女不祭灶”说的便是如此。

等到香烟燃尽,家人们纷纷盘膝坐于庭院,赏着天边的月圆,吃着月团,配上一杯精酿的桂花酒,倒也有说不说的韵味。

记忆中的中秋节,是嫦娥点夜,玉兔捣月。

小时候,一到中秋,总会有人提及“嫦娥奔月”,最盼望的便是一睹嫦娥姐姐的真容,可是总有人打碎孩子的天真――“嫦娥是传说中的人物”,不甘心的我们又总指着一轮朗月辩驳道:“瞧瞧,那月亮上的黑影便是嫦娥姐姐在吃月团呢。”惹得大人一番笑。吟吟的欢笑声随着银河而撒落,云雾缭绕,烛火渐深,轻烟一过,嫦娥起舞,缥缈无华。

记忆中的中秋,是诗人们一杯浊酒对明月,笑傲江湖问青天。

看那酒醉的苏轼,身边无一亲人,唯一亲爱的弟弟又隔断天涯,看着皎洁的明月,只能空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众人皆欢的日子里潸然落泪。

瞧那张九龄,又是一有情人。他不能回到亲人的身边,不能将这美好的月色赠予爱人,只能熄灭蜡烛,迎着这月光,在这寒夜里,在梦乡与心中挂念之人见上一面。

诗人们的中秋,总是如此悲情,只能将这满怀泪水的诗趁着月光,赐予远方的你。

记忆中的中秋总是如此多情,有拜月娘的庄严,有孩童的无邪,有大人们的把酒言欢,有诗人们的悲吟。

轻风一过,月影迎欢,是佳人笑,是中秋至。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六

白露过了,桂花开了,中秋要来了!

我爱中秋的丰收。红彤彤的苹果垂在树梢,一个挨着一个,互相推挤着。黄橙橙的梨子也不甘示弱,一个比一个大。榴莲咧开了嘴,石榴也笑红了脸。田间菜地,稻谷舞动金色的波浪,辣椒穿上或红或绿的裙子竞相比美,就连红薯也探出头来,看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好不活泼热闹!

我爱中秋的月亮。中秋的月亮像个羞涩的小姑娘,总喜欢藏在云朵妹妹的身后。这会儿,她从云彩间露出头来,仿佛在试探什么。我似乎闻到了月桂甜甜的芳香,投入到她温暖的怀抱。在月宫中,我看见嫦娥在和玉兔嬉戏。我情不自禁地抱起玉兔,抚摸着她闪着银光的顺滑的毛。一不小心,我摔倒在月桂下。咦?这不是吴刚吗?他还在不停地砍伐?中秋的月亮不仅吸引了我,还吸引了古代的诗人呢!“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是李白眼中的月亮,它是那么神奇、那么皎洁、那么可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借这千古明月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也表达了对他们的美好祝愿。

我更爱中秋的团圆。为了生活,很多人远离家乡,与父母天各一方;而在这一天,他们放下工作,带着浓浓的思念牵手亲人。今年,因没买到火车票,远在北京打拼的小姨抢到飞机票,回到了几年都难得一聚的株洲。以前想她时,我只能和她用手机通话,现在我能看到她的笑脸,摸到她温软的手了。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愿我们都能围坐在亲人的身旁,品着香甜的月饼,过一个快乐幸福的中秋!

我爱中秋节!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七

不待时日,就是中秋节,望天,月是故乡明,思念,人是故乡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年有幸回家过个中秋节,心潮澎湃,百感交集,越想同月饼一样,圆了我盼望已久的梦境。

阔别15年,家乡的节味是否依旧?家乡的月饼是否依甜?家乡的月亮是否依圆?坐在机动车上,心与车轮赛跑,而车轮却始终追赶不上我那颗狂奔的心。

归心似箭,恨,车速太慢,恨,车轴太紧,恨不能立马给车轮装上翅膀,从异地转眼飞进家的怀里,听亲人的问候,听家人的叮咛。

望着家乡的背影,心有所托,别无二意,即便是一路风光无限,即便是他乡山水留情,也挡不住想回家的那份念想,更按耐不住那颗急盼回家的心。此刻,我嫌车轮像年轮一样慢悠,我气车速像老牛一样且行,车轮一圈一圈的碾转,转到何时?景致一点一点的后移,移到何许?游子吟,猴年马月才能到家,让我如意称心。其实不然,不是车速不够快,而是我的求切心太急。

为了此行,我比鸡起得还早,为了此意,我比马还要心急,披着曙光出屋,一路颠簸,扛着星星进门,终于到家了,望着家人的笑容,看到家庭的温馨,一杯清茶,即刻暖了我疲惫的心。

次日傍晚,按照惯例,我与家人一道,来到家门口的池塘边,摆上桌椅,端上茶点,和家人一道,嗅着荷叶的清香,闻着荷花的芬芳,嚼着酥松的月饼,品着甘甜的绿茶,聚家团圆,合家赏月,那份温馨,那份舒坦,那份惬意,不言而喻。

注解:这是一份迟到的拟稿,叙述的故事是去年的情景,今年才动了书写的隐心,想必今年的中秋一样会过得愉快,且精彩纷呈,让人激动不已。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八

《中秋献礼》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只要能回家的孩子,都会趁这个机会回家看看。为了给老人送点什么,真是愁坏了不少有孝心的孩子。9月10日,我和表姐偷偷达成协议,今年一定要送一份特殊的中秋大礼。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时,她的回答正如我预料的那样“花那些钱干什么,还那么累,我不去,坚决不去!”那口气真坚定,和刘胡兰一模一样。“赶紧把票退了,那么贵,不去!”

我假装劝说:“你看,我姐都替你们报过了,钱也交过了,我姨妈和姨父都去,你看?要不你再考虑考虑。”

“不去,给你姐打电话,现在就打。”口气还那么强硬。

我拨通了表姐的电话,交给了妈妈,只听表姐说:“每人800元钱已交过,退是不可能的,你不去,就算了,800元钱咱不要了…”真厉害,一点都不客气,完全按原计划行事。

“真的不退了?那我再想想,你们也真是的,800元,也不事先给我打个招呼,还花这么多钱…那—好—吧,什么时侯去?”

“星期一晚上九点的火车,星期六晚上回来,一个星期,你可以好好玩一下。对了,还要带上身份证和随身衣物。”我迫不及待地说。

看到这,想必大家都已猜出我送给母亲的大礼了,对了,我送的就是一份健康大礼——欢乐北京七日游。

说实话,母亲辛苦了一辈子,为了我们三个,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哪也没去过。就连焦作也没去过几次。我们做儿女的都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父亲也离开七年了,母亲一直和我一块住。在家里又是做饭,又是洗衣,一刻也没停过。我们做儿女的多次劝说,让她出去走走,散散心,都被她一口回绝了。我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母亲请原谅我的自作主张。

现在母亲正在北京旅游,今天该去爬长城了,我姐发短信说她心情好得很。我心里也高兴极了!母亲是舍不得钱,其实,在她内心里也一定想去北京,那毕竟是祖国的首都,每天只能在电视上看,这次终于能眼见为实了。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爱满中秋》

先为公婆了结思乡心----祭祖拜月,回老家过中秋。

走吧!那就回老家团圆!

家里还有一个叔叔和他们的孩子,大家聚到一起热热闹闹地做饭、摆桌,大人们在一起把酒言欢,孩子们却匆匆填饱肚子,楼上楼下地跑着捉起了迷藏。

为公婆送上的这份中秋大礼,是不是对他们来说特别有意义呢?

再为孩子保留一份童心----吃好玩好,快快乐乐过佳节。

孩子们的快乐永远都是这么简单,想想自己小时候,只要是感受到快乐的气氛心里就是快活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快乐的筹码对我们来说或许加高了,对孩子呢?依然是如影相随的!

抱着装有蚂蚱的罐头瓶子满载而归,累得双腿酸疼也感觉很是幸福,能够有一天的时间跑在家乡的小路上,没有电视,没有玩具,也没有作业和练习,纵使累着,也是收获着啊!

晚上,孩子们凑到一起嘀咕了半天,又有了新决定,要吃自助餐,这本身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是你再接着听,孩子们要自己去吃自助餐,不要大人陪同,我的肚子我做主,想吃什么吃什么。

也好,那就放孩子们去楼上吃自助餐,我们大人就在楼下吃火锅好了。

快乐中秋,孩子也是主角,愿这个中秋能带给孩子们更美的回忆。

送给爱人一份爱心----碎碎口角,也同样见证幸福生活。

在老家酣醉的老公一再和乡亲们干杯,和父亲、兄弟们干杯,和堂兄堂弟们干杯……飘飘然回到家里也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接着絮絮讲起婚后琐事种种,握起妻的手,念及妻的“贤良淑德”,不由得大发感慨,愧不能给孩子和妻提供最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工作中的不顺心,生活中的不如意,扯东拉西地唠唠叨叨个没完。如果说头两遍还有些感动在里面,时间一长,就像那盘倒了几十遍的录音磁带,感动得多了,也便只剩下不耐烦了。

于是在碎碎口角中,开始渐渐眉头紧皱,人哪,就是奇怪,在外面付出的多了,回到家里总想从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来索取。换个角度来说,倾听对方的心声哪怕是语无伦次的醉言,也是在无声地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爱吧?!

生活是什么?油盐酱醋茶!幸福是什么?吵吵闹闹依旧恩爱甜蜜!----最简单的生活,也就是最幸福的真谛!

留给自己的只有一份无法尽到的孝心----幽幽烛光,轻燃心底那份难言的思念。

起身下床,翻出和母亲去年做的一个小灯笼,我轻轻地在里面放上一支蜡烛,点燃后挂到了院子里的葡萄架上。小灯笼在黑暗中发出一抹晕黄的光,和清冷的月光遥相辉映,茫茫中,仿佛在为谁指引着回家的路。

抬头望望母亲家的窗口,灯光依旧,可我知道,家里的月儿并不圆,和老公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场景不同,失去父亲十多年的母亲正和她唯一的儿子、儿媳团聚。阳台上的供桌早就摆上了吧?母亲也早就喃喃地祭拜完毕了吧?----恍然间,我彷如看到满头银发的母亲虔诚下拜的身影。

父亲,今天是中秋节,您也早早回来了吧?虽然阴阳相隔,可仍要佳节共度啊!

爱满中秋,情溢心头,万家灯火,月下聚首。中秋佳节之际,也同样祝福我所有的朋友们----阖家幸福!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九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江西一带有个习俗:搭瓦子灯。

瓦子灯点燃了,气氛进入了高潮。一串串绚丽的火花腾空而起,将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昼。一勺柴油泼向已是熊熊大火的瓦子灯,一瞬间10余米高的火直冲苍穹,我试图“加”把火,但热浪逼人,我无法靠近。人群惊呼着后退,欢笑与惊叹声此起彼伏,场面声势浩大,震撼人心。经过近2个小时干柴烈火的煅烧,庞大的瓦子灯被烧得通体透红,整个瓦子灯流光溢彩,好似一座金光灿烂的宝塔,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面对如此恢宏壮观的美景,我由衷地赞叹不已。

瓦子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点燃,全村每个人都会往瓦子灯里加一把柴火,谓之“添柴(财)”。然后又往熊熊大火上泼油,刹那间火直冲云霄,高达数丈,谓之“旺柴(财)”。有人砍来青竹塞进瓦子灯,竹节里的空气遇热气膨胀炸响。

整个烧瓦子灯的活动持续约4个小时,直到将瓦子灯上的瓦砾全部烧得红透为止。瓦子灯烧红之后漂亮异常,整个瓦子灯晶莹剔透。欣赏了全村人集体烧制的“陶瓷”之后,再由村里的长辈持长竿将瓦子灯推倒,熄灭火种,全村人欢呼雀跃,谓之“碎碎(岁岁)平安”。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十

小时刻,物质比较紧缺,尤其农村的家里,生活很清苦,然则,七口人守着一个合营的家,也其乐融融,每年中秋节的夜晚,奶奶就让妈妈预备一壶茶水,把月饼打开,放在盘子里,让我端到院子里,在月亮的光线下面照一下,把盘子端回家里,妈妈就把我端回来的月饼用刀切成小块,每个月饼分切成四份,弟弟妹妹认为好玩,也闹着用盘子端着月饼,走到院子里的月光下照一照,回到妈妈身边,等妈妈分月饼,分好的月饼先让奶奶吃,如许,一家人围坐在一路开端吃月饼。奶奶给大年夜大年夜家的茶杯里面倒些茶水,我端出去在月光下照一下,给奶奶端回来让奶奶喝,如许,弟弟妹妹都把本身的茶水端到月亮下照了,再回到家里给爸爸妈妈喝,如许孩子们把本身的茶水也端出去,在月亮下面照照,看看月亮照在茶水里面的影子,跟着月亮在茶水里面的的晃荡,二弟没等回到房子里就抢着喝了茶水,拿着空茶碗喊,我把月亮喝到肚子里去了,还要倒茶。一家人都高兴地笑,妹妹抢着拿杯子说,我也要喝个月亮到肚子里去,就如许你一杯茶水,我一杯茶水过着祥和的节日。假如中秋节是日,家人中谁没有回家,(像大年夜大年夜伯或者父亲在外工作没有回家)奶奶就会吩咐用盘子端一个月饼在月光里洗澡过,然后亲手用纸包起来,吩咐妈妈把它放在什么处所,告诉大年夜大年夜家这是给谁留着的,什么时刻回家,什么时刻吃这个月饼。记得我长大年夜大年夜后,第一次去外埠工作,回到家里,奶奶让弟弟拿出留给我的月饼,我手里捧着月饼,高兴中,也有很多泪水和对家的眷恋。也想起大年夜大年夜伯和父亲补吃中秋月饼时刻的心境,想必也和我差不多。

如今,社会不合了,中秋节都是喝酒而歌,也不再喝那用月光照射的茶水。月饼包装也精细起来,再也没有纸盒或者直接用纸包装的月饼,都改用礼品盒或者塑料袋包装了,如今的家人,都是四处打工,奔忙在求生的生命线上,很难团聚在一路分吃月饼,并且,月饼是直接打开就吃,也不管大年夜大年夜人孩子,谁都可以先吃,有的家庭先给孩子吃,随便让孩子给白叟一块,也没有那些乐趣,更没有那些安闲和默契,更没有那些儿童的情趣和玩味,中秋节也就如许过了。

中秋节抒情散文名篇篇十一

中秋之夜,晚风轻轻抚摸着我的脸,海堤上椰树筛下的银光,闪闪烁烁,象块块闪光的碎玉,牵动着我的诗思。啊!天上的明月,地上的白银。

月亮似乎在头顶上点亮了盏萤光灯,高高地悬挂在天空,撒下一片清辉;三亚河里忙碌了一整天的鱼船,悠闲地躺在河里,河水微荡着月光,一闪一闪的,显得更加安祥、宁静。远处卧在天地相连那端的群山,是那么朦胧,那么遥谠。宛若一群蒙着面纱酣然入睡的少女。

月亮似乎更圆了,浅蓝的天幕下,鳞次栉比的高楼在月光的朗照下,好象要将那盘圆月挽住,揽入怀中,于是便情不自禁地吟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来:“……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无胜寒,起舞弄倩影,何似在人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挥挥洒洒地流泻着,无声地浸润着眼前的一切。海面上,波光粼粼,玉盘般的皓月,明晃晃的,象在浩浩渺渺、盈盈荡荡的海面上铺了一层亮晶晶的碎银。

海湾里夜泊的船只,零散地躺在微微荡动的海面上。我被眼前这一片无边的月色迷住了。

到海滩赏月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的三五成群围坐在柔软的沙滩上唱起《十五的月亮》;有的燃放烟花,那五光十色的焰火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夜空中穿梭,打破了中秋月夜这片绝好的宁静;有的点起一柱看和红烛,缕缕轻烟袅袅升起,人们神情专注地对着明月,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着,或许她们在祈祷爱情的甜蜜与事业的成功?海风徐徐吹来,阵阵波涛声夹杂着悠扬的歌声和轻盈的脚步声,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多彩多姿的中秋月色图。

夜渐渐深了,流云从山的那边涌起,月亮似乎更亮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