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2 05:10:08 页码:7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模板14篇)
2023-10-22 05:10:08    小编:文轩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一

中秋节是每年必有的节日,关于中秋节还有一段来历,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还分为三个阶段我最喜欢的便是吃月饼,每年我们都是自己买月饼,我提议今年自己动手做,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第一幕

月饼的形状不同,味道也不同,我们选择了最常见的五仁月饼,奶奶教我们先把面和好,再准备好所需要的五仁馅,还有模板将面团揉成圆形,把馅包进去,抹上油,再放入烤箱内,过一会就熟了,在烘烤期间,我发现还有多余的面就与朋友们开启了面粉大作战,最终面团被我们弄的满地都是,自己的身上也是的,打闹结束后。香喷喷的月饼也出炉了,色泽明亮,咬一口,品尝到了自己动手的幸福与快乐。

第二幕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赏月是在中秋节里必不可少的阶段,赏月其实也自有一段来历: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记》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这次赏月活动中可惜的是主角“月亮姐姐”不在,可恶的阴天挡住了它可爱的脸蛋,虽然很可惜,但它寓意着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努力去克服困难,靠自己的打拼让天空重见光明,去拨开路上的荆棘,开辟自己的道路。

第三幕

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这是父母最想看到的一幕,长大的子女都在外奔波,没有时间探望家人,而老人更寂寞,我们要常回家看看,孝敬父母,陪他们过一个热热闹闹的中秋节!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二

今天是中秋节,好开心。

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吃了顿团圆饭。

我想吃蛋黄月饼,但是家里有莲子月饼,椰子月饼,芝麻月饼,水果月饼,但是没有蛋黄月饼,所以不开心。

但是后来我又开心了,因为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父母相亲相爱,成绩还可以。

虽然今年中秋节没吃蛋黄月饼,但是明年会好好学习,吃蛋黄月饼。

今年的中秋节月亮也很圆很亮。不知道嫦娥和月兔有没有在看我。

我想有一天我会去月球给嫦娥做月饼,哈哈。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三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两大风俗习惯:一、赏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则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中赏月,合家团圆,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之后,赏月、拜月成为人们祈求团聚,康乐和幸福的活动。二、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一种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天下人的心愿!

中秋节是让远在外地打工的人们回到家与父母团聚的日子!看着圆圆的月亮,我和妈妈兴致勃发想去楼顶赏月,我喊爸爸到外面一起赏月,爸爸攸的神伤起来,我突然想到爸爸的外公远在台湾。想想那些几十年未能踏上故土的抗战老兵,年轻时跟随国min党去了台湾,直到撒手人寰也没能回到大陆看一眼。那些远在台湾的老兵,何时才能和亲人团聚啊!如今香港、澳门已经陆续回到祖国的怀抱,只有台湾统一,才能实现中国人民的大团圆。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四

今天我一起床就对妈妈说:“妈妈,祝您中秋节快乐。”妈妈听后,非常高兴。

吃完早餐,我和妈妈一起去舅舅家。在那里我和舅妈的学生举行了一场快乐的游戏会。

游戏规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设置一个游戏,在游戏中输了的人要表演一个节目,我们六个人设置了六个游戏。它们分别是词语接龙、抢椅子、摸瞎子、仰卧起座、比手力、捉迷藏。

词语接龙游戏就是用别人说的词语的最后一个字为自己的词语的第一个字。我第一个败下阵来,于是,我朗诵了一首古诗。

抢椅子游戏中,我又一次输惨了。因为他们力气全比我大,一屁股就把我挤开了。但是我没有表演节目,因为游戏规则是由赢了的一个人在输了的五个人中选一个人表演节目,我所幸没被选“中”。

摸瞎子游戏中,我可没输。每次他快要抓到我时,都被我敏捷地躲开了。这个游戏的规则其实难度挺大的,因为当“瞎子”说红灯时,我们走三步就必须停下来,说绿灯时,我们才可以跑,说黄灯时,我们就只能一只脚走路了。

仰卧起座游戏中,我表现得还比较出色,取得了排名第二的好成绩。我原以为输的会是舅妈的一个女学生,但结果出乎意料,排名最后的竟是一个男学生。

比手力游戏中,我又一次输得很惨,因为我年龄最小,所以手的力气没他们大。这一局游戏中我表演了一首歌。

最后一轮游戏是捉迷藏,这一次我可没输,因为这是我所设置的游戏。不过游戏中发生了一个小意外,一只黄蜂飞了进来,他们都吓得四处躲避,只有我急中生智,等黄蜂停在墙上,我拿本书打过去,但是它还没死,我接着打,终于把它打死。

这场中秋节的游戏会最终以我吹笛子,哥哥吹萨克斯而告终。

这个中秋节真快乐啊!

同学们,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在这里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五

“中秋,元宵节,地上灯笼亮着,花儿开着,星星看着,秋月亮着……”简单的歌词,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像琴弦一样搅动着我的思绪。微风轻拂,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我的心告诉我,新的追求就在前方。

我国的中秋节没有大都市的人们那么喜庆,也没有他们挽臂散步那么浪漫,更没有他们梦想的巅峰那么华丽。但我骄傲地歪着头,开心地说:“这里的风景是独一无二的!”

小时候,中秋节的回忆就像梦一样。当时我就把大哥们煮的红薯拿走,沾沾自喜地跳起来。当时我甚至为那个不值一提的蛋糕糖泪流满面。那时候我还不明白中秋节嫦娥和吴刚的故事,以为中秋节是一个可以饱口福的“六一”.

“哥们,跟你哥出去玩!”妈妈的话让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

“哦!这个中秋节吃什么好?妈妈。”我苦苦思索是否要去大坝,带着那种惬意的感觉搬家。

“小烟花怎么样?”妈妈奇怪地看着我,好像想看看我的反应是高兴还是难过。

在操场上,除了一些家庭很早就把它放在拜月的桌子上,还有一群老奶奶和他们的小孙子坐在那里乘凉。林把蜡烛一根一根地放好,胆怯地拿起蜡烛,捂着耳朵点着。我在角落里嘲笑它:“哈哈哈哈,胆小鬼!”其实我说这话的时候也是一个捂耳朵的蛤!

奇怪的是,当电线被点燃时,没有“啪”的声音,但一米高的烟花射了上来。黑暗的天空中加入了新元素,但很快就消失了。在“乌龟观众”面前,手痒痒的,却不敢靠近。点完菜,只有三岁的孩子还能玩。妈妈突然对我说:“这种你不要怕,让你玩。”“啊,”我喊道——哦,我的上帝!哭笑不得。“不玩就是浪费,姑娘。”我朝她吐了吐舌头。“不要被那些孩子嘲笑。我是大姐。”

“你什么时候变成这副模样的?啧啧!多有意思。”我跑进小巷,听到我妈妈在玩那种东西,发出“啪啪”的声音。突然,我觉得自己为什么在享受的时候跑了。哎呦,我一转身,从我妈手里洒了好多,趁她不注意攻击她。巷子里传来母女久违的笑声。本来,这就是幸福。幸运的是,我没有让幸福从我身边溜走!

中秋节,我想收集最快乐的回忆。以后长大了,我会用最简单的心把最美好的回忆串在一起!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六

中秋团圆,月满星辰寄思念。

秋凉相思浓,外地来的旅人继续他们真正的关系。

怀念家乡的路,却无法抹去对家乡的记忆。

爱情带着梦想绕着家乡,时光飞逝,但我们不能忘记与家乡深厚的友谊。

品尝家乡的蛋糕,品味家乡的感觉。轻爱家乡,呵护家乡人。

如果我们的家乡是一片落叶,那么我们就是落叶上的一条虫子;如果我们的家乡是一片蓝天,那么我们就是翱翔在蓝天上的鸟儿;如果家乡是一个温暖的港湾,那么我们将载着爱驶向港湾。无论何时何地,家乡都是我们的依靠,我们的归宿,我们的归属。

千里之外的游子,明月当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期待,月圆之时,思念在游子心中酝酿。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在心里酝酿,什么样的感情在心里荡漾。

人静止了,事静止了,一切突然像做梦一样。

爱情不变,爱情不变,一切永远不变。

明月几时,向天问酒。天空怎么会知道这种强烈的友谊,谁能理解沮丧,一种忧郁,浓浓的糊在我心里。

悲哀。失踪。恍惚。流浪的心情。

孤独。失望。荒凉。流浪者的悲哀。

当月亮又圆了,星星依然明亮。徜徉在春光月夜,漫步在满月的岸边,品味着这份希望,聆听着月亮的银色梦。

满月让人快乐。

当一家人围着餐桌,谈笑风生,当一家人聚在同一个屋檐下,聊着父母的缺点,世故的时候,内心深处一直流淌着怎样的情感,是快乐,还是喜悦和激动?不尽然,最重要的是温暖。

当我用指尖敲击这段文字时,温暖随着指尖的鲜血流淌凝固。仰望天空,一切都凝聚在这满月里。

月亮像水一样清澈。月圆之时,举杯喝下这杯温暖。

夜如梦,静如沉默,重逢的时候,我们一起看着这份期待。

夜空中满月皎洁,星星和野草衬着月亮。淡淡地咽下故乡的情怀,细细品味故乡的声音。

小暖。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七

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到来。晚饭后,我坐在院子里,遥望着天空,等待月亮升起来。

外公,你在天国过得还好吗?又是中秋节了,你还快乐吗?

外公您去年才刚过60岁,却在前年初体检时查出了肺癌。积极地化疗了一年多,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您还是离我们而去了。

还记得以前的每个中秋,每到过节的时候,您都会亲自骑着摩托车去街上买菜,鱼肉、鸡肉、鸭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大龙虾,一袋袋的零食和水果,满满的往家里扛。然后乐呵呵地打了一个又一个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到家。待我们未走进家门,远远地就看见了你开心的脸庞,以及爱抚的目光。晚上吃饭时,您总是往我们的晚饭里夹菜,鱼呀肉青菜呀,我的碗里都快堆成小山了。而您自己,从不着急,慢慢地吃着,笑着。

外公,今年中秋,菜还是很丰盛,但少了你的笑声,我再也吃不出那种美好的味道了。

外公,你看见了吗?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一下子把天空照得亮亮的。银色的月亮可真美呀!外公,快看,远处的一个孔明灯飞起来了,红彤彤的,真像你喝醉后的脸。

还记得每到中秋晚饭后,您都会带着我们到村里的小店上,让我们选上十多个孔明灯,然后高兴地率领着我们回到家。您在浸着桂花香的院子里坐着,看着我们快乐的把孔明灯一个又一个地放飞。有时您也会来帮我们搭一手,每放一个,您都会撑着灯脊喊道:“大家小心,孔明灯要飞起来啦!”我们拍着手叫着说:“好,外公(爷爷),开始放吧!“于是,你掂起脚尖,一个很轻的孔明灯,您却仿佛用了全身的力气,把它暗暗地提上了天空。我们拍着手,望着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叫着,喊着,闹着。看着我们开心的样子,您又坐回藤椅上,乐呵呵地笑着。

现在,我又来到了我们放孔明灯的院子里,坐在您坐过的藤椅上,你的儿孙们却再也不想放孔明灯了。桂花树依然挂满了黄色的小花,香气迷人,夜晚的风却凉飕飕的,吹得我的眼角生疼。

中秋的月亮真圆啊!可是,外公,我想你了!外公,中秋节快乐……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八

在北京,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又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处处皆是。家人团坐,饮酒赏月,称为“团圆节”。又将祭月的月饼按人数切成块分食,称为“团圆饼”。

在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们也不用上课。人们过中秋节,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月饼。这均是用蛋黄和莲蓉掺和成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灯笼,特别是小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一些零七八碎的玩意儿。

北京还有一个有特色的玩意儿——泥兔摊。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几年还有卖,但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有在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用泥做的,兔首人身,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座或立,竖这两只大耳朵。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儿像,确实很有气氛,还为家里增添了几道色彩。

北京这几年似乎又兴起了送礼大行动。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街市遍设果摊。过节,弄两辆车,满满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时还想,现在到底是拜兔儿爷的。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一眨眼,又过完中秋节了,大人们又干自己的事情,孩子们有上学去了。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九

中秋佳节来临,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会有中秋节这个传统习俗呢?让我给大家娓娓道来吧!

许多人都认为,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传说记载: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药之后,飞向了月亮。嫦娥此举是为了代替后羿受罪,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相传,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所以会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亮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来世人每逢中秋,不仅想登月与嫦娥一聚,还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的时候,会祈求男的早日登步蟾宫,高攀仙桂……女的则希望相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为节日来庆祝了。

另外有人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这本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中秋的由来,众说纷纭,你觉得哪一种才是最符合逻辑的呢?你又最喜欢哪一种呢?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十

那一轮闪烁着钻石般光芒的圆月向世界各地撒播亲人们的呼唤······远方的游子们,正奔向母亲的怀抱!因为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相聚在一起,浓浓的血缘在相互流淌,激动地心情在你我之间传递。我们欢聚一堂,有说有笑,幸福弥漫着整个大厅.

其实我们都知道,奶奶是在盼着那在外打工的孙子,那个半年都还未能回来的哥哥。因为公务繁忙,所以一直脱不开身,因此迟迟不能归来与我们团聚。

弥漫的月光撒落在我们身上,大家的眼睛都望着那圆月,此时,只有呼吸平缓的声音。就这样,过了好半会儿,一阵急促的门铃打破了这样宁静的夜晚。我飞奔,过去开门,此时,打开的时无限惊喜与兴奋!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大家盼望已久的哥哥。因为太想念家人了,哥哥连夜赶来,看见他和奶奶紧紧拥抱的那一刹那,我真正领悟到了中秋那一份真正的圆。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十一

中秋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们可以赏到又圆又亮的月亮,还可以吃到甜甜的月饼,大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听听长辈们讲讲有关于中秋节的各种传说故事,竟是多么开心。每当心中怀念家人时,我们总会将思念之情寄托在月亮中,希望远方的亲人能在同一轮明月中读懂我们的思念。

中秋节夜晚终于来临了,盼星星盼月亮,月亮终于出现了。也许,月亮也跟我一样贪玩,它一会儿悄悄地躲进了云层。一会儿,又趁大家不注意,给自己穿上一套灰蒙蒙的纱衣。东躲西藏,就想逗着大家跟它一起玩捉迷藏呢。妈妈在阳台上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满了红皮的苹果、绿皮的橘子、黄皮的香蕉、紫皮的葡萄还有那压轴的月饼。一家人围着桌子落坐,对着圣洁饱满的月亮侃侃而谈。这时,月亮也玩累了,它乖乖地挂在高空,又圆又大又亮,它的风采真是让人着迷!望着这样的月亮,不禁让我想到月亮上去,去看看吴刚是怎么砍桂树的,喝喝他亲手酿的桂花酒。去看看嫦娥有多么的漂亮,去看看嫦娥住的广寒宫有多大,多么精美,可惜这些都是神话故事罢了。我回过神来,妈妈已经再给大家分月饼了,幸亏没错过啊。

妈妈给爷爷奶奶一个大月饼,给爸爸和她自己一个大月饼,给婶婶叔叔一个大月饼,我和弟弟平分一个大月饼。我不甘心,我要最大最圆那一个。妈妈说月饼好吃,但是不能贪吃,好东西要分享才会更美味。我对妈妈说:“妈妈,天空中的月亮好像一个超大的月饼,够我们吃几个月了,我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月饼落九天了。”婶婶说:“一鹏呀一鹏,你这只小馋猫,那你以后都不要吃饭了,一天三餐都让你吃月饼,让你吃个够。”一想到那个场景,我心里直发毛。赶紧求饶,弄得大家哄堂大笑。

一家人边吃边聊,度过了一个美好难忘的中秋节。祝愿,每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合家团圆,每一天都是中秋节。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十二

昨天早上下了一场雨,所以担心今天要是下雨就看不了圆月了。还好,今天一直都是艳阳高照。下午五点半多,太阳就早早的下班了,或许是赶着去博饼吧,而月亮则隐隐约约显现在东方,而妈妈还在忙活着,要祭拜祖先,拜菩萨等一些本地的中秋节风俗。

说到中秋节,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博饼了。我以前的博饼记录真是惨不忍睹:年年和一秀过不去。六年级的时候好不容易才博到了对堂,可惜奖品已经拿完了……前几天班级组织的博饼比赛也是如此,“非常幸运”的博到了两个二举,然后有是连续的一秀。当我听到第二小组竟有人博到俩状元,气得咬牙切齿。

抱着一种“雪耻”的心态,我对今天的博饼是志在必得,命运女神总会眷顾我一次吧,我信心满满的想:今天肯定是我的幸运日,说不定可以咸鱼大翻身,八月十五的大状元!越想越美。

吃完晚饭,博饼就开始了。经过“剪刀”“石头”“布”后,确定了顺序:妹妹先,然后是妈妈,接着是小媛,最后才是我,妹妹一把抓起骰子,“咚”的投进瓷碗,我一看,哇一开始就是二举!妹妹喜滋滋的拿走qq糖。小媛也还行,一秀啦,马马虎虎的。妈妈不怎么在意,只是陪我们玩玩的。轮到我了,“状元吧,来个开门红!”猛地把骰子往碗中掷,看着骰子在碗中旋、碰撞、落定。“啊,是一秀哦!”妹妹“惊喜”的叫道,还朝我挤眉弄眼的,我狠狠瞪了她一眼。

十几分钟过去了,骰子在我们手中轮流。而我竟包了奖品的一半——一秀的奖品!太不可思议了。妹妹幸灾乐祸的看着我,她又博到了三红。我赌气的拿起骰子往瓷碗里一摔。“没有。”妈妈看完数对我说,就在妹妹准备拿起骰子时,我突然按住她的手,着急的说:“等等,你们看,四个‘六’,两个‘四’,规则不是说:四个一样的数除‘红四’外即四进,耶!我博到了四进噢!”

一直到九点多了,妈妈说:“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学,收起来吧。”我们才余兴未消的离开了。我和妹妹一脸坏笑的互相说道“你运气真烂。”“是么,你也没好到哪里去。”“敢不敢再跟我比啊?”“好啊,明年一定赢你。”

窗外,皓月当空。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十三

农历八月十五日就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因为在秋季的中旬,所以叫作“中秋”。

中秋节还未到,各家超市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将各种各样的月饼请上了货架,众也争相去超市把一包包、一盒盒月饼买回来,仿佛在给中秋节开一个极大的欢迎仪式。

我们家的餐桌上也堆了许多月饼。我数了数,最起码有十种口味的月饼,而且同个口味的月饼还有好多个呢!五颜六色的月饼,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禁有些嘴馋,可是中秋还没有到呢!不能吃月饼,只能把口水往肚子里咽,最后还是没忍住,把手伸进了装月饼的袋子里。

刚从里面掏出一个小月饼就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一把夺过我手中的月饼,一边说:“中秋节吃月饼是为了寄托思念。传说嫦娥吃了仙丹变成了神仙,飞上了月亮,后奕为了寄托自己对嫦娥的思念,发明了月饼。这个你知道吗?”

这我当然知道,说白了不就是只有中秋节才能吃月饼嘛!没办法,我只能等着中秋节的到来。

中秋节一到,我就立马把袋子里的月饼全倒出来。月饼的样式可真多啊!有苏式,有广式,有的大如足球,有的小如铜钱。月饼的馅儿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甜有咸,有荤有素。我把每一种月饼都切下一小块来品尝。我最喜欢的是广式的,咸蛋莲蓉馅儿的月饼,吃在嘴里甜中有咸,咸中有甜,糯糯的是莲蓉,面面的是咸蛋黄。

到了晚上,天空中出现了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吃过晚饭后的我们,喜欢坐在楼下公园里的小凉亭里赏月。

中秋的月亮显得大而明亮,月亮周围还有一圈淡淡的黄晕,把四周的云朵都照亮了,好似一个明晃晃的大玉盘,又好似一盏美丽的夜明灯。

月亮的中间有一个黑影,好像一个正在飞翔的仙女,在这个黑影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黑影,像一只兔子。这也许就是正在月宫里嬉戏玩耍的嫦娥和玉兔吧!

初一中秋节手抄报篇十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傍晚来临了,街上行人极少,因为他们此时此刻都是在家里,和他们的家人团聚在一起。女孩独自一人在街上走着。她不是在等人,也不是要去买东西。而是因为她刚从她的家里跑出来。女孩的家很穷,她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中还有众多的兄弟姐妹。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有一些孩子不能买灯笼,而她就是其中的一个孩子。灯笼,是纸灯笼,五毛钱,一块钱就有一个了。纸灯笼上的图案并不好看,不算是漂亮,买来,只是图个乐趣罢了!女孩想去朋友家,可刚走到朋友家的大门的时候,她又不想进去了。因为,她看到朋友家有很多人,到处热闹非凡,到处张灯结彩。许多孩子拿着灯笼在追逐、玩闹,还有一群人在烧烤。女孩多么地羡慕呀!她实在不好意思进去,只得转身走了。

大街上,女孩一个人孤零零地走着。女孩心想:唉!人家一家子多么开心呀,我却……我此时因是和家人开心地在一起的呀,为了一个灯笼,我……真是太不应该了!女孩思绪万千,心情非常沮丧。“阿美——你在哪里呀!”“阿美,快出来,灯笼买给你啦!快回来呀!”从远处传来一阵喊声,那不是字迹的家人吗!只见女孩母亲的手里也提着一个灯笼。女孩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湿润了。“娘——俺在这儿呢!

……

我相信女孩的家,今年的中秋节一定会由不开心转为很开心的!你说是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