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2 05:38:03 页码:14
最新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精选9篇)
2023-10-22 05:38:03    小编:琴心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篇一

各位考官: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对这节课的看法,接下来我会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熟悉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本节课主要的内容包括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单位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三个部分,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探究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力学做好了铺垫,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完成一堂好课,对学生充分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高一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尚处在由经验型向抽象型转化的阶段,需要运用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逐步引导,对物理学建立起严谨、深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去做,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乐。

根据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点:

1.初步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力的单位。

2.通过推理分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到逻辑推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难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陶行知先生曾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恰当的教学方法将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我打算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引导提问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读书指导法等。

厚积而薄发,在做了一系列分析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将按以下内容展开。

(一)导入

我会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实验,并提出问题:我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物体加速度与质量和所受合外力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结合学生的回答内容,我会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问题: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而我们实验证明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则能否通过公式来给出定量关系呢?引发学生思考,顺势引出新课——《牛顿第二定律》。(板书标题:牛顿第二定律)

(二)新课讲授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牛顿第二定律。

首先,我会为学生讲述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结合内容及大量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总结得出一般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板书:1.内容)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会引导学生发现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阐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数量关系,还明确了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实际物体所受的力往往不止一个,故式中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第二部分是力的单位。

第三部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一道思考题:先有加速度,还是先有合外力?并找到多名学生进行回答。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我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让大家谈一谈收获,作业环节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采用提纲式的设计,清晰明了地呈现本节课重难点内容,方便学生把握本节课重难点。

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篇二

你们好,我是南三德威中学物理教师:xx,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p176~p178),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程序五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工具

1、学生器材: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实验器材:一个烧杯、一个弹簧称、一块石头、一根细线、适量水。

2、演示器材:

一个小铁钉、一个木块、一个乒乓球、一个空心金属球。

五、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篇三

一、评课的作用

1.评课是教师基本功之一

评课能表现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专业素养方面所具有的水平,通过对他人课堂教学的评价,展示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学科专业方面的能力。

2.评课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通过评课可以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为自己的提高找到捷径。如果觉得别人的教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就避免了自己在教学中出现同样的偏差。在评课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学习提高。

3.评课是教师成长的动力

对授课者来说,别人的肯定或者否定都是宝贵的。赞扬是鼓励,批评是激励,鼓励和激励同等重要。赞赏会使你充满信心,批评能使你发奋图强。对评课者来说,一次友善、真诚、高标准的评课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不管你的评课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都可能会让别人终身受益,说不定你已经成了授课者心中的“偶像”,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老师!

二、初中物理评课要点

1.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选择、广度和深度

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是按教材进行教学,但对教材所提供知识的应用和挖掘是不统一的,教材内容也不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全部,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包括教材和教材以外的内容都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学得懂、学得有兴趣。

(2)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对知识的讲授要轻重有别,要围绕重点内容,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器材或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

(3)对概念或规律的讲解正确

教师在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中举出的实例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是物理课的最基本要求,要避免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上随意举例的现象,比喻或与实际的联系都要符合科学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4)实验的选择、操作和分析

实验内容要注意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见度,实验数量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匹配,教师操作正确、规范,需要学生动手的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注意教材中对学生能力和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教材中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要求不同于对知识的要求,不能忽视,而思想方面的教育贯穿于全过程,不要有人为灌输的痕迹。

2.评教学方法

(1)教学过程中的因村施教

(2)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要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包括让学生做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公平、和谐的学习环境。

3.评教学素养

(1)课型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安排及时间分配合理

(2)教态自然,语言生动、流畅

(3)板书、板画规范,熟练,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4)课堂气氛和谐,教师应变能力强

4.评教学效果

(1)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

(2)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3)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做练习)

(4)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团结合作精神或批判精神的体现

5.总体评价

(1)对一节课的整体印象(可以概括成简短的几句话)

(2)有创新或特别值得提倡的方法、实验设计等

(3)提高或改进方面的建议,供教师参考

评课没有一定的规则和格式,不同学科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但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通过评课表现风格、增进友谊、提高能力,使所有教师都在评课活动中共同成长。

注:评课要点是评课时可以考虑的一些因素,不必面面俱到,也不需要按要点逐条依次评析。评课过程中各因素的先后顺序也可以随不同课型或个人习惯而变化。

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篇四

课前的准备我主要是考虑了两点,一个是教材的分析,一个是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课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沪科版8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本节是五、六两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滑轮组及功等知识的基础,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教材并没有详细分析杠杆的基本概念,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本节的编写特点是,突出地体现了教与学在方式方法上多样化的基本教育理念。

(1)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的一些事例,结合图示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与内容标准

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通过课本图9—1和图9—2展示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器具,让学生通过视图想想这些器具的使用,从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而建立杠杆的概念,认识力臂的意义,明确这些器具在使用过程中支点、动力臂、阻力臂的位置,最终达到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的目的。

(2)用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与内容标准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本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评估”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操作,并得出结论。

总之,本节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等基本理念。

2、教学目标

3、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杠杆;了解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5、教学难点:力臂的确定,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案。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准备

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

2.学生现状

8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物理学习,物理观察、实验探究、抽象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学生主动探究,阐述观点、明辨是非,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用具:

1.学生自带的工具(提前分配):剪刀、开瓶器、木棍等。

2.分组实验器材(教师准备):核桃夹、杠杆、钩码、铁架台、刻度尺等。

3.演示实验器材(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初中物理自能高效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

1.情景导学

操作要领:

教师用灵活的方式、方法创设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物理情景,例如用小实验、小故事、生活中典型的事例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素材,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营造出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学习氛围,启动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激励他们能主动地提出问题(探究目标),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认识过程。

注意事项:

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给学生提供的素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就要求此环节中应用的事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符合学生年龄,应该简短且具有吸引力。倘若太长、太复杂,势必会降低学生探究兴趣,浪费学习时间。此环节既可以用在引入课题,也可应用在课堂中每个小问题的引入。

2.自主探究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自主学习环节,该环节提倡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学生依据目标和学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学生要扣住教材,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等,并做好自学笔记,发现疑难点做好标记,待小组合作探究时提出解决,要独立完成。导学问题呈现的方式可多样,除学案外,多媒体、黑板、小黑板等都可以。

注意事项:

该环节需要教师将所学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导学案编写的质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学案设置的问题要贴合学生思维,有一定的启发性、层次性,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较好的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主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关键是要找出疑难和困惑,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便在下面的环节中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学生的“收获”既包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收获,还要有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具备丰富的情感,积极上进的态度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观。

3.合作探究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组内同伴互助、全面实施“兵教兵”、“兵帮兵”、“兵促兵”、“兵制兵”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们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拿不准的问题均可以提交小组研讨。组内研讨有同座位两人的小小组研讨,也有前后左右的大小组研讨,研讨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请求外援,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此时要充分发挥组长或尖子生的强势智慧,让他们当好小老师。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注意事项:

这个环节中,人的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成功的关键在于要给尖子生们灌输“教会别人也就是强化自己”的双赢思想;要给暂时不会的学生强化“不完成学习任务誓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学生还要做好下一步展示交流的准备。要有目标,有秩序,有方法,避免出现局外人和轴心人现象。

4.展示交流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各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集中解决学习困难的环节,也是一堂课的重头戏。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展示,汇报学习成果,暴露学习问题,进一步明确答案、梳理知识、强化重点、规范做题、熟练技能、质疑解难,解决小组研讨不会的问题,并以此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强化学习动机,树立学习自信,体验学习成功,这也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要做课堂的主持人、组织者、点拨者、指导者,还要注意该讲的一定要讲。要注重对学生展示的评价,通过语言、掌声、老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逐步提高、学习的不断深化、团队精神的不断强化、课堂效益的不断增强。教师要特别注意,展示是小组的展示,个人展示也是代表小组;评价是对小组的整体评价,评价个人也是评价小组。

注意事项:

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进行展示和交流舞台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和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这也是多维互动、相互启迪、思维碰撞、成果共享的过程。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展示活动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这一环节的主角是学生,也是一节课的重头戏。这一环节能否进行的彻底、有效,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课前和课中要准备好高质量的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做参与者,适时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显现学生的“相异构想”。

4.应用提高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巩固旧知和能力、生成新知和能力的环节。教师要在课堂研讨的基础上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框架,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巩固性训练,进行知识的运用,特别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社会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达到生活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从而实现物理课程“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好处,使他们体验学习后获得的成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方法和思路及涉及的知识点,掌握学习的方法。

注意事项:

所选练习应紧扣本节知识内容,难度适度,符合临沂市中考要求,最好是选取近几年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及本节与生活结合较紧密的题目。

在这一节中,我在教法与学法上是这样想的:

四、教法与学法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内涵,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概念,采用观察法和探究法,之后加以练习巩固。学习杠杆原理时,用小组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引导发现规律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程序:

五、教学程序

1、知识补充

平衡状态,点到线的距离做法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模式中的情景导学环节

想办法敲核桃---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杠杆(如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核桃夹等)。

提问:杠杆有什么共同特征?(板书:1.认识杠杆)

学生活动1:实验探究杠杆的共同特征

让学生观察自带的工具(杠杆),并通过讨论,说出它们的应用和共同特征。学生归纳展示杠杆的三个特征:(1)硬棒;(2)转轴;(3)绕轴转动。并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回答: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些杠杆(如撬棒、羊角锤、镊子、等)。

练习,加深认识

学生活动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认识杠杆上的几个概念。

杠杆中的概念: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并指导学生画力臂。

课堂练习:找出所给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及阻力臂。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为了使探究过程有序地进行,可将整个活动划分为如下五个环节:

(1)教师提出问题:

(2)假设与猜想:学生通过讨论提出猜想,分组汇报,教师将它们板书在黑板上。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学生利用所给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分工进行实验操作,设计表格并进行记录。(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出现问题及时指出。)

(5)分析、判断,讨论交流和评估:通过讨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为了使数据真实有效,教师随机抽出3个小组,每组取出一组数据,填写到实验记录表格中,让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依次排除错误的猜想,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6)练习

4、达标检测

5、总结新课,提出问题

6、布置作业,留空提问。

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篇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是在重力、弹力之后研究的第三种常见的力,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摩擦力这节课中,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以介绍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为主线,重点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本节课体现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匀速直线运动和二力平衡等知识。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与摩擦力的接触,所以能够理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

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提高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探究实验过程设计和实验数据获取及实验表格处理。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

2、学法:据以上教法和学生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为: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数学推理法。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趣味活动】活动器材:一盘花生米和一盘玻璃球,两双筷子。

活动规则:由四个学生分成两组,一位同学用筷子夹花生米,另一位同学用筷子夹玻璃球,在30秒内,看谁夹取的数量多。

【提出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参与趣味活动,认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活动体验】

1、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在其上滑动,体会桌面对手的前进有什么影响。

2、将牙刷的刷毛直立在课桌的表面,用力推动或拉动牙刷,观察刷毛弯曲的方向与牙刷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3、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景,感受指尖受摩擦力方向。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

板书:(一)、滑动摩擦力(f)

1、定义

2、产生条件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教育学生,分析事物首先要从观察开始,使学生亲近物理,拉近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测量滑动摩擦力

介绍实验装置,指导学生实验。好,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测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温馨提示:

1、实验中应注意保持长木板水平;

2、保持弹簧测力计与长木板平行;

3、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结束,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实验能力,了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学生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反思、尊重实验结论的精神。

(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问题过渡】从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组的同学测量的结果不同的。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大家根据实验及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由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设计实验】

利用桌面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

1、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以下问题:

(1)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2)如何改变压力大小?

(3)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小组内充分讨论,并在老师指导下得出结论:

(1)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

(2)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来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3)通过在长木板上铺毛巾来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注意实验表格自行设计,实验后交流

【进行实验】

分组进行实验,并及时做好记录。

【分析论证】实验后,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评估与交流】操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及改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的意识;及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

(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请大家想一想,假如没有摩擦会怎样?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力,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有害的?对于有利的摩擦,我们要设法增大,对于有害的摩擦我们要设法减小。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三节摩擦力(第1课时)

一、滑动摩擦力(f)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

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

压力

b、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c、接触面不光滑

3、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二、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三、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争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在实验过程中,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分层次教学,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寻求多种探究方法,加深了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操作、设计让学生在边玩边学中,获取物理知识,让他们感觉物理并非枯燥无味,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篇六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2课时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目标的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的分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作用。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示意图的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切身体验物理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首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点到线的距离理解上有困难,而点到线的距离正好是物理中的力臂。

其次,学生对力臂的理解以及准确画出力臂示意图,直接关系到下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实验中学生才可能找出动力、阻力、动力臂及阻力臂的关系。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重难点为:

重点:理解力臂及力臂的画法。

难点:力臂的画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杠杆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

2、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杠杆是力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三:说教法、学法的确定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

由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分析对比法、讲授法、多媒体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法等。

学法: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应用等

四:实验器材的准备

定有钉子的木板、羊角锤、螺丝刀、扳手等。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教学环节进行: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以现实生活中拔钉子为例,简单介绍简答机械并引出要研究的最简单机械――杠杆。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引出本节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杠杆的定义及五要素

通过几张张图片来认识杠杆。第一张是撬石头,第二张是跷跷板,第三张是抽水机。接着提问:这些工具有什么共同特点?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集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得出共同点,进而告诉学生,我们把符合这些共同特点的工具叫做杠杆,引出杠杆的定义。

通过电子白板展示flash和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的杠杆在人类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并说明为了更好的了解杠杆的作用,须知道杠杆的几个名词,引出杠杆五要素。

3.师生交流,总结力臂画法

在学生知道杠杆五要素的基础上,先从找支点开始,进而练习寻找动力和阻力,并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告诉学生只是在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上根据需要用虚线延长)在以上基础上,根据力臂的定义画力臂,引入数学中点到线的距离的画法。因为力臂就指的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这和数学中的点到线的距离的画法很相似,通过类比及多次练习,让学生掌握力臂的画法。

这个环节重点应用电子白板的画图功能和数学工具,并且联系数学知识通过类比法,目的从易到难让学生一步步理解力臂并掌握力臂的画法,突破重难点。

4、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通过练习1:观察小孩玩跷跷板的图片并画力臂,让学生知道: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

练习2:同时让学生明白动力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力的大小有关之外,还与力臂有关。、通过flash动画演示起重机的工作,让学生找出动力阻力以及会画力臂,使学生学习如何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板书设计(力求直观、简洁)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力臂并会画力臂,但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由于数学功底薄弱和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在画力臂时出现困难,这就要求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毕竟,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工具;而且要加强练习,达到以勤补拙。

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篇七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摩擦力》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九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法和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一)创设情境,实验引入: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力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进而引入摩擦力的定义及种类。并进一步指出,在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中,滑动摩擦是初中学习的重点,自动导入到本节第二个环节“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的学习。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是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有的学生思维受教材的影响,提出的是教材上的猜想,对于这部分同学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提出其它猜想。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不局限于书本,而会提出其它猜想,作为老师,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我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今天,我们只对四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是否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有关?是否于表面积的大小有关?并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探究一个猜想。

(2)探究活动的第二步是学生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

怎样证明学生自己的猜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有针对性地请了一位同学来说说他们组讨论的探究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学生,问他们“大家赞同他的方案吗?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我们这组的同学是要研究压力的变化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那我们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是由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和讨论、老师的点拨,学生都会制定出正确的探究计划。

(3)探究活动的第三步是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前,提醒同学们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提醒学生如果想让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让木块在长木板上做怎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这里运用了什么知识?(二力平衡知识)。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巡视各实验小组,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后,四个实验小组的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后继续探索滑动摩擦力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在得到实验结论后,继续引导学生们总结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如果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研究某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时,应控制其它与该物理量有关的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变量控制法”。接着再讲述:“变量控制法”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多因素问题的研究。它不仅仅适用于研究物理问题,也适用于其他科学领域问题的研究,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究中,我们还要经常使用这个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和巩固对于这一方法的掌握。

3、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

有很多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事例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而且学生们已经通过实验获得了滑动摩擦的有关知识,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自己进行讨论,还鼓励他们提供更多有趣的利用摩擦、减小摩擦的事例,让他们自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有关摩擦的现象,并总结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常用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只适当地进行引导和点拨。这个过程不仅是让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知识的生活性,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和提升。

4、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接着顺带提问:我们观察到一般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火车都装有轮子,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摩擦?而现在有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它是没有轮子的,但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它又是利用什么途径来减小摩擦的呢?设计这样的环节,是为了拓展同学们的想象力,让学生真正能够活学活用知识,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5.以分组抢答形式完成一些课堂反馈题:

6.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面小文章,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

7.课后作业:

(1)以“假如没有摩擦”为题,写一篇科幻小文章。

(2)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

以开放性的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同时又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以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篇八

1.1、教材的解析。、教材在第12章就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的知识,本节又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再次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学习滑轮、轮轴等其它简单机械的重要基础,《杠杆》在内容安排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杠杆”这一节具有实用性、探究性和基础性三大特点,因此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

1.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杠杆,感受物理与生活和科技的关系。

1.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

难点:力臂的引入及画法。

2、学情分析

2.1、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杠杆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

2.2、九年级学生经历了多次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有一定的基础,但仍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2.3、部分同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相关的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因此要尽可能使力臂的知识更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

3、教法与学法研究

基本教法:观察分析法、实验发现法。

基本学法:分析归纳法、自学法、实验探究法。

4、教学程序设计

5、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二、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三、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标签:杠杆、物理、初中、初中物理杠杆教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

初中物理说课稿万能篇九

过去的一学期,担任八年级一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回顾一期来的教学工作,有收获也有遗憾,现总结如下:

1、坚持教研教改,认真实践年级组的新课改。

本学期来,进行课改试点,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与交流、点评与小结、课堂检测”五步教学法。在具体操作中,我根据物理课堂的实际的情况,不断改进,适时取舍,并特别注重课堂的生成,所以,本学期的物理课,出现高效率的课堂的频率较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当然,我们的课改还刚刚起步,后面的路还很长。

2、不断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

我认为,学生学习物理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正确的思维方法,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中,我讲得最多的'话是“进入物理情境”、“构建物理模型”、“找到等量关系”。我认为,这三名话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越是难题,越能体现这种方法的妙处。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些方法的掌握,我还特意在复习课中反复对照这几句话来解题,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为增强学生的以后学习高中物理时的能力,我自己除研究中考题外,还不断研究高考物理题,甚至在复习检测时将20xx年河北省高考中一道用“伏安法”测电阻的试题选进来了,在我的启发下,不少学生能很好的将此题做好。我认为,这样做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应该有好处,对我校的十二年一贯的教学是有好处的。

3、坚持二次备课,课后及时反思、小结。

本学期,从教材到学生,从教案到学案,从教法到学法,我与其他物理老师集体讨论,共同研究,最大限度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之后,我还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第二次备课,不断修正教案,力求每堂课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每完成一节教学内容后,我都要进行反思,在每次反思中,几乎都要找出自己教学中两至三个不足之处。每学月结束时,在学部的统一要求下,我还要进行学月小结,小结本学月来物理教学的得与失。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自己博客中的内容也丰富起来了。

4、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教学之余,我时刻没有忘记加强业务学习。作为物理教师,我很喜欢研究每年的中考试题,还时常注意高考物理试题。特别是今年上学期,我仔细研究了近三年来中考试题,中考考试标准。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认真工作,努力学习。虽然有一点成绩,但不足之处非常明显。如: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之间、班级之间的成绩差异有待缩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