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海洋环境心得体会(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2 16:03:03 页码:13
2023年海洋环境心得体会(汇总8篇)
2023-10-22 16:03:03    小编:琉璃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洋环境心得体会篇一

海洋环境是我们地球上最为广阔的一片领域,占据了地球面积的70%以上。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一部分,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利用至关重要。在近期的一次海洋环境考察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海洋环境的宝贵性,以及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它。

第一段:印象深刻的海洋生态

在考察过程中,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其中生活着华丽多彩的鱼儿。我还看到了许多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和海豹,它们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嬉戏。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不可思议,也更加深了我对海洋的热爱和敬畏。

第二段: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然而,随着对海洋环境的深入了解,我也看到了海洋污染的严重性。在海洋中,我看到了漂浮的塑料袋,被人类工业与生活带来的污染物毒害的海洋生物,甚至是一些满是藻类的死亡海区。这让我深感忧虑,意识到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保护海洋。

第三段: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为我们提供养分丰富的食物,调节全球的气候,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保护沿海地区不受风暴的侵蚀。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海洋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开始行动起来。

第四段:个人的责任与行动

保护海洋环境不仅是政府和组织的责任,每个人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改变一些习惯,如减少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水,少开车等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去,如清理沙滩,宣传环保等。每个小小的行动,都能对海洋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五段:呼吁社会共同努力

保护海洋环境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和个人的污染行为,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媒体和教育机构也应该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真正保护好我们宝贵的海洋环境。

总结:

通过这次海洋环境考察,我不仅深刻认识到了海洋环境的宝贵性,也意识到了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保护我们的海洋环境。同时,我也呼吁社会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好这一片广袤的海洋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留给后代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

海洋环境心得体会篇二

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还有其他丰富的资源。我们生活在一个岛上,大海为岛上的渔民增加了很多经济收入,也为岛民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与此同时,它也吸引了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游客来参观和探索这个岛屿。尤其是“南澳一号”的发现和考古,更是引起了国内外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作为岛民,我们无比自豪。

但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污染毫无顾忌,随意向海洋中倾倒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使得一些海洋生物濒临灭绝,大量开采海底下的资源,导致海洋中许多珍贵鱼类物种大量死亡,甚至有的已经灭绝。

我记得当我只有四五岁的时候,我经常在炎热的夏天和我父亲一起去海里游泳。但是前年,不知道自己没有公德感的人,居然在沙滩上倒了一些日常垃圾。海浪冲走后,垃圾自然流入大海。我看见恶心的垃圾漂浮在海面上。我和爸爸不想游泳,就摇摇头,叹口气回家了。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捕捞了大量的鱼,鱼越来越少,鱼的供应不足,价格越来越贵,人们抱怨鱼很难吃。直到国家颁布禁海令,每年定期禁海,定期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到海里放养鱼苗,鱼的数量才逐渐增加。一些濒危物种得到了很好的繁殖,人们松了一口气。

水是生命之源。海洋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每个人都应该携手保护海洋。保护海洋就是保护地球,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海洋环境变得更加壮丽,让海洋更好的造福我们的后代!

海洋环境心得体会篇三

海洋生物环境是一个包括海水、海水中容解物和悬浮物、海底沉积物及海洋生物在内的复杂系统。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目前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

海洋保护的任务首先要制止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其次要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或生境,特别是它们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岸、滩涂、河口、珊瑚礁,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和易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等污染海洋。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海洋生态。

请大家珍爱海洋,不要让2998成为悲剧。

海洋环境心得体会篇四

在蓝色的海洋里,住着一只小乌龟。他在这片海洋中出生长大,他从未想过离开这个美丽的家。但是有一天,灾难降临在他身上.

“卖鱼,卖鱼……”没错,这就是卖鱼的叫声。一群皮肤黝黑身体强壮的人来到了这片海洋。他们乘上一艘小船,试图把渔网扔进海里。小乌龟在和朋友玩,来不及逃跑,就被渔网盖住了。

他被带到一个鱼市场。一个富人来这里买鱼,突然看到了乌龟。小乌龟悲伤地看着他。有钱人觉得他很有灵性,就买了他。

当富人把他带回家时,他的女儿和乌龟成了朋友。几个月过去了,有钱人想把乌龟曾经生活过的大海填平,建一个大公寓,赚钱。小乌龟听到这个消息,哭了,哭声把女儿吵醒了。女儿看到了,没想到小乌龟开口了:“哦.你们这些坏人类,你们要填满大海,我恨你们,我不会再和你们玩了!”女儿看到小乌龟这样哭,心里很不爽。她跑到父亲的卧室,向父亲说明情况,父亲平时最关注女儿的心情,特别宠爱她。当她看到女儿这个样子时,她的心立刻软化了,她反复答应。

然而,小乌龟很痛苦。富人知道他们家的乌龟会说话后,居然出高价把它卖了。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他们家,说这乌龟怪怪的,价格翻了一倍。最后有人花了10万买了这只奇怪的乌龟,连国家的局长都来凑热闹,并告诉它——小乌龟的妈妈知道这一点,为她的儿子感到骄傲,因为是她的儿子拯救了整个海洋。最后,人们决定不再破坏海洋,并释放海龟。小乌龟一家终于团聚了!

是乌龟拯救了整个海洋,拯救了整个海洋中的生物。我们人类也应该保护海洋。加油,让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海洋环境心得体会篇五

是啊!海洋占了地球一大半的面积,它有着成千上万种鱼类,有丰富的能源,还有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海洋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孕育着无数的希望。

舟山作为一座沿海城市,对于海洋更是有着十足的依赖。舟山是一个大渔场,最出名的就是舟山美味的海鲜了。渔民们出海满载而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就是舟山人民的希望。

面对这样的情况,专业人员正在不知疲倦地改善海洋环境,但是我们不能只靠这些专业人员啊,保护海洋人人有责!我们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往海里扔垃圾,在海边看见垃圾可以把它们捡起来,这也是对保护海洋做出的贡献啊,总有一天,那片美丽的大海又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也为这美丽的大海贡献我们的力量。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海洋环境心得体会篇六

一望无垠的大海给人期盼,给人美感,给人温暖的母爱。

大海像一首诗,灵动跳跃;像一幅画,意蕴丰富;又像一支交响乐,浩瀚澎湃……它时而平静,犹如一面明镜;时而暴怒,涌起万丈狂澜,能掀翻航行着的小船。在我心目中,大海是蓝色的世界,也是生命的摇篮。孕育着许许多多自由自在的小生命。大海是那样的神秘,那样的迷人!

如今,大海变了样。海水不再清澈,它变浊了,变脏了。海水冲上沙滩,留下的不再是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又一堆的垃圾,还夹杂着不少惨死的小鱼小虾,散发着阵阵恶臭。这是为什么呢?这都是由于我们人类。有人在海边欣赏美景时,顺手把恶臭的垃圾扔进海里。也有在海边居住的人把厕所的排泄管直通到海底。

更可恶的是工厂排放的废水大股大股地流进海里,把海水染成了一种奇异的颜色。导致生出了许多缺少脑子`智商低的婴儿,我们的下一代—眼睛明亮`嗓音稚嫩`脸峡透红的下一代将永远见不到美丽迷人的.蓝色海洋了。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盆清水比做大海,再把一滴墨水滴入“大海”中。顿时,墨水慢慢地散开、变浅、消失,“海水”几乎和原来一样干净;如果墨水一直不断滴下去,“海水的颜色就会越来越深,最后变成一盆黑水。地球上60亿人口每天生产出大量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染,就像墨水一样一直注入原本清澈的海水中经快变成,现在的大海已一潭污水了。

为了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看到美丽迷人

海洋环境心得体会篇七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根据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外国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轮检查处理。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

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并调查处理前款规定的污染事故以外的渔业污染事故。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章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拟定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

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国和地方海洋功能区划,科学合理地使用海域。

第七条国家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制定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重点海域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毗邻重点海域的有关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建立海洋环境保护区域合作组织,负责实施重点海域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海洋生态保护工作。

第八条跨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由有关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跨部门的重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协调未能解决的,由国务院作出决定。

第九条国家根据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

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地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和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并纳入人民政府工作计划,按相应的海洋环境质量标准实施管理。

第十条国家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当将国家和地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在国家建立并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重点海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还应当将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倾倒费。

根据本法规定征收的排污费、倾倒费,必须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二条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或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污染物排放削减任务的,或者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第十三条国家加强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第十四条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环境监测、监视规范和标准,管理全国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定期评价海洋环境质量,发布海洋巡航监视通报。

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分别负责各自所辖水域的监测、监视。

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的分工,分别负责对入海河口、主要排污口的监测。

第十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编制全国环境质量公报所必需的海洋环境监测资料。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有关部门提供与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有关的资料。

第十六条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制定的环境监测、监视信息管理制度,负责管理海洋综合信息系统,为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供服务。

第十七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向可能受到危害者通报,并向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近岸海域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第十八条国家根据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需要,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船舶重大海上溢油污染事故应急计划,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沿海可能发生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的规定,制定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发生重大海上污染事故时,必须按照应急计划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第十九条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在海上实行联合执法,在巡航监视中发现海上污染事故或者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时,应当予以制止并调查取证,必要时有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事态的扩大,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三章海洋生态保护

第二十条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

对具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的已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应当进行整治和恢复。

第二十一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海洋生态的需要,选划、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二条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二)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

(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

(五)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第二十三条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第二十四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布局,不得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

第二十五条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应当进行科学论证,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第二十六条开发海岛及周围海域的资源,应当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不得造成海岛地形、岸滩、植被以及海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十七条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建设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对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地区进行综合治理。

禁止毁坏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

第二十八条国家鼓励发展生态渔业建设,推广多种生态渔业生产方式,改善海洋生态状况。

新建、改建、扩建海水养殖场,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海水养殖应当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并应当合理投饵、施肥,正确使用药物,防止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

第四章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二十九条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必须征求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在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新建排污口。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将排污口深海设置,实行离岸排放。设置陆源污染物深海离岸排放排污口,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海底工程设施的有关情况确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污染防治有关法律的规定,加强入海河流管理,防治污染,使入海河口的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十二条排放陆源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陆源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陆源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和资料。

排放陆源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

拆除或者闲置陆源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征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三十三条禁止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

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确需排放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辐射防护规定。

严格控制向海域排放含有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

第三十四条含病原体的医疗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能排入海域。

第三十五条含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应当严格控制向海湾、半封闭海及其他自净能力较差的海域排放。

第三十六条向海域排放含热废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邻近渔业水域的水温符合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避免热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危害。

第三十七条沿海农田、林场施用化学农药,必须执行国家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

沿海农田、林场应当合理使用化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三十八条在岸滩弃置、堆放和处理尾矿、矿渣、煤灰渣、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转移危险废物。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事先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

第四十条沿海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或者其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强城市污水的综合整治。

建设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来自大气层或者通过大气层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

第五章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四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并把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

在依法划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从事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项目建设或者其他活动。

第四十三条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位,必须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海洋环境进行科学调查,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合理选址,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必须征求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第四十四条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批准,建设项目不得试运行;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四十五条禁止在沿海陆域内新建不具备有效治理措施的化学制浆造纸、化工、印染、制革、电镀、酿造、炼油、岸边冲滩拆船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工业生产项目。

第四十六条兴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和海洋水产资源。

严格限制在海岸采挖砂石。露天开采海滨砂矿和从岸上打井开采海底矿产资源,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海洋环境。

第六章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

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四十七条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必须征求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第四十八条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保护设施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检查批准,建设项目不得试运行;环境保护设施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拆除或者闲置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事先征得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四十九条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不得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或者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

第五十条海洋工程建设项目需要爆破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资源。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及输油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溢油事故的发生。

第五十一条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残油、废油必须予以回收,不得排放入海。经回收处理后排放的,其含油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钻井所使用的油基泥浆和其他有毒复合泥浆不得排放入海。水基泥浆和无毒复合泥浆及钻屑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五十二条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及其有关海上设施,不得向海域处置含油的工业垃圾。处置其他工业垃圾,不得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第五十三条海上试油时,应当确保油气充分燃烧,油和油性混合物不得排放入海。

第五十四条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溢油应急计划,报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海区派出机构备案。

第七章防治倾倒废弃物对

海洋环境心得体会篇八

今天是初四,天气阴沉沉的,但难得没下雨。按预定计划,我们一早就驾车赶往石塘镇,准备坐船出海打渔。

在离大海不远处,一股夹带着咸味的海风朝我迎面吹来,我深吸了一口大海的味道。片刻之后,混混的一望无际的大海就出现在我的面前,这和我想象中蔚蓝的大海完全不一样。小快艇把我们从岸上送到停泊在海中的渔船上。这艘船可真大啊,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下面一层是马达及一些机械设备,中层是船员们休息、撒网、收网的地方,上层是驾驶舱和一个观景台。

船往前开了一段后,船老大宣布:“准备撒网。”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撒网的,可出乎我的想象,都是机械化操作的,只要一按按钮就撒网了,这让我有点小失望。乘着网撒下去的时间,我来到驾驶舱,体验了一下掌舵的感觉,那一刻感觉自己很威武,好像自己就是船长,正驾驶着大船远航,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约半小时后收网了,我赶紧跑去看,打上来的有活蹦乱跳的小黄鱼、跳跳鱼,张牙舞爪的章鱼等,还有向我挥动着小钳子的虾和蟹,它们仿佛在向我抗议:不应该让它们离开家园。我们收获的海产品虽然数量不少,但个头都不大。我把较小的鱼、虾、蟹重新丢回大海,让它们回到妈妈的怀抱。

打渔结束我们又坐小快艇回到岸上。这次的体验活动使我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亲自感受了一下是怎样打渔的,担心的是听到大人们在说:“近海能捕到的鱼越来越小,越来越少。”这都是人们对大自然做了过度的索取。还好现在已经意识到了严重性,开始保护了。比如每年都有休渔期,就是给海洋生物一个生长周期。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一员,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海洋环境的心得体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