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参考 教学设计方案分享心得体会(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4 05:46:03 页码:9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参考 教学设计方案分享心得体会(通用11篇)
2023-10-24 05:46:03    小编:梦幻泡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一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所编制的一系列教学准备和计划。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明确目标和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设计方案时,我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将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同时,我会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第三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安排是教学设计方案的核心。我在设计方案时,会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也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四段:注重评价和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的最后一步是评价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会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方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五段:总结

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需要明确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并注重评价和反思。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和不断地完善方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服务。

补充信息:

标题:教学设计方案分享心得体会

字数:1200字

段落组织:五段式

第二段:明确目标和内容

第三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第四段:注重评价和反思

第五段:总结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二

认知: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情感:

1.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2.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行为:

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本课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具体进行学习礼貌用语的教育,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的含义,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培养学生从小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一个国家的人们能否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反映这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个人来说,表明一个人是否有文明教养,反映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水平。因此,教育学生从小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礼貌用语并不陌生,从他们学说话起,家长就教会他们说“谢谢”等礼貌用语,在幼儿园中也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本课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能力,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比较全面地教给学生,使学生结合具体环境理解每种礼貌用语表达的含义及用法,并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语言。

本课分为三部分。

本课教学应注意以下三点。

1.一年级小学生对于礼貌用语并不陌生,教学应考虑他们原有的基础,利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对礼貌用语含义的理解。即不要过于简单地教学生说礼貌用语,因为他们在口头上是会说的,要在会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对每种礼貌用语的理解;但不要拔高,以较抽象语言讲述各种礼貌用语的含义和用法,要把握好本课教学要求的“度”。

2.要使一年级小学生正确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不能离开语言的具体环境,如课文中安排的特定具体环境,但不能只限于一种具体环境,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如请求语的使用,课文安排在借书的具体环境中,教学中可扩展到问路:“请问……”;买东西:“请给我……”;向老师请教问题:“请您给我讲……”;请求同学帮助:“请你帮我……”,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促使学生经常使用。

3.礼貌用语的教育要紧紧抓住其实质:人与人交往中尊重别人、对别人友好的表示。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每种礼貌用语所表示的内心真情。例如,道歉语“对不起”,应是自己由于打扰别人,影响别人而感到内心不安,用“对不起”表示道歉,请求别人原谅,而不是简单说一声“对不起”,应付一下别人。讲每一种礼貌用语的含义和用法,都要抓住当时应有的正确思想活动。在为别人着想的内心活动基础上,才能正确使用好礼貌用语。

第四课 学会礼貌用语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礼貌用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3.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4.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

1.磁带:课文、儿歌录音、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 下载

2.小电话模型。

3.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中“想一想”)

1.你向谁说过“你好”?谁又向你说过“你好”?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2.小结:当我们互相亲切地问候“你好”时,心里都是热乎乎的,非常高兴。因为“你好”是礼貌用语。(出示“你好”的卡片)

板书:礼貌用语

过渡:孩子们,你们还想学到更多的礼貌用语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课,我相信,学了这一课以后你们就会学到很多礼貌用语。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你好”。(出示课文插图一)

(1)介绍赵小刚和王强。

学生猜想:他们早晨见了面就互相讲“你好”!

板书:你好

(2)问:你们什么时候用过“你好”?你是怎么说的?

小结:互相问候了“你好”,心里非常高兴,新的一天学习生活都从这美好的问候中开始。

(运用多媒体的音像功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的有力措施。课文这样一开头就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他们立即萌生了想知道为什么的念头。这样,课文从头至终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欣赏中就学到了在什么时候用什么礼貌用语。)

2.学习“请”。(出示课文插图二)

过渡:让我们接着再来看看赵小刚和王强的故事。

(1)王强有一本书,赵小刚很想借来看。他是怎么对王强说

(2)比较两种说法,看哪种有礼貌?咱们再来听听赵小刚是怎么说的?

板书:请

生:赵小刚用了“请”,为什么还要说“可以吗?”引导理解:表示和别人商量是非常有礼貌的。

(3)问:你什么时候用过“请”?引导学生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该用“请”。

小结:用上了“请”就表示对别人尊重,是很有礼貌的表现。

3.学习“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出示课文插图三)

(1)学生看图说图意,想赵小刚还书时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说“谢谢”?

板书:谢谢

(2)王强又是怎么说的?

板书:别客气 不用谢

(3)问:你们用过“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吗?怎么说的?

小结: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和礼物时都应说上一句“谢谢”,这样就让我们的友情更加深厚了。

4.学习“对不起”(没关系)。(出示课文插图四)

(2)想想他们会怎么做?怎么说?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板书:对不起(没关系)

(3)你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对不起”(没关系)?是怎么说的?

小结:“对不起”很神奇,能让小朋友变生气为开心,但说“对不起”一定要真心诚意。怎样才是真心诚意,请学生演示。师生共同评价。

5.学习“再见”。(出示课文插图五)

(1)放学了,赵小刚和王强一起走出校门,看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

板书:再见

(2)你们在什么时候对谁说过“再见”?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小结:要和别人分别时,说上一声“再见”,让别人心里感到很温暖。

6.学习“您”。(出示课文插图六)

师:从刚才他俩的表现,你们觉得赵小刚和王强是怎样的孩子?

生:他们非常懂礼貌!

师:所以老师要奖励小红花给他们!老师奖励小红花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说的?

板书:“您”

7.学生看书听录音,根据板书回忆赵小刚和王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三、演一演(课后“演一演”)

1.说赵小刚和王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2.请两位同学上台扮演赵小刚和王强。

3.师生共同评价,以小红花作为奖励。

四、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难题

1.课后“比一比”。(出示课文“比一比”内容)

(1)如果小明立即说了“对不起”,会怎样?

(2)如果小明不说“对不起”,又会怎样?

(3)小结:说不说“对不起”的关系很大哩!以后要是你退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对!只有“真心尊重别人”,向别人道歉,别人才会原谅你。

板书:真心尊重别人

2.帮助下面的小朋友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1)小红借小方的刀用,小红说:“喂,把刀给我用用。”

(2)小云把笔还给小花,小云说:“谢谢!”叫小花说:“没关系。”

(3)小会见到老师说:“老师你好。”

(4)客人要走了,小刚应该说什么?

小结: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真光荣,老师奖励小红花给你们。

(“活动”是思品课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能让学生将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特点,又巩固了知识。另外,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也是教学本课的手段之一,能让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后继续认真学习,同时激励更多的学生认真学习。)

五、练一练(出示课文“练一练”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礼貌用语,再同桌用小电话练习,最后请学生上台表演。

小结:虽然,我们打电话时看不见对方,但是我们用上了礼貌用语,就显得很亲切了,心中就很温暖了。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学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了吗?

板书:学会

六、读一读

1.你愿意使用礼貌用语吗?为什么?

2.学习儿歌。(出示儿歌内容并放录音)

3.朗读儿歌。

板书:相亲相爱 心中温暖

七、总结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自觉使用礼貌用语,让我们这朵文明礼貌之花开满在我们的生活中,愿你们从小做个讲礼貌的孩子。

放录音: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 下载,师生拍手齐唱。

板书:

四 学会礼貌用语

“您”

真心尊重别人

学会

相亲相爱 心中温暖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三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和一些句子的浅层意思。

2、感知内容,理顺思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想象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课文?

启发回答:《温暖》、《飞机遇险的时候》、《难忘的泼水节》

我们都知道周总理一直以他崇高的品格,博得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月11日,首都人民自发地聚到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本课的生字词:柱着、洋槐、耐心、装饰、腮边、陪着、矫健、检阅、五洲四海、不约而同、挽幛。

3、学生互相提示书写易错的字

槐:易丢撇折点

饰:左面不是“布”,也不是“市”。

4、区分同音、形近字,口头组词:

柱()州()陪()检()矫()

拄()洲()培()捡()骄()

5、解释词语的意思

矫健:强壮而有力。

肃穆:严肃而恭敬。

五洲四海:指世界各地。

(三)默读课文

1、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

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

第一段(1)等灵车,心沉痛。

第二段(2—3)望灵车,忆总理。

第三段(4)送总理,心相随。

2、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子,在小组里讨论学习后,把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3、指名按段落读课文,要求熟练通顺。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2、把你认为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附:板书设计

8 十里长街送总理

第一段(1)等灵车,心沉痛。

第二段(2—3)望灵车,忆总理。

第三段(4)送总理,心相随。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

2、体会人民群观众对总理崇敬爱戴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1月11日,当首都人民听到总理遗体火化的消息时,上百万群众冒着严寒,聚集在长安街至八宝山的路旁,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最后送别自己的总理。只见长安街两旁,万民肃穆哀泣。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当时的长安街上,与首都人民一起送一送总理。

(二)回忆

上节初读课文时,各段各写了什么?(板书)

(三)新授

人们在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时心情怎样?

板书:悲痛

的确,首都人民为自己失去这样好的总理而痛心。

1、提问:从送总理情景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用笔画出来,再读一读。

2、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表达对总理热爱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先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师生共同品析关键性的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体会以下几句:(投影出示句子)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这两句话是写来送总理的人多。“挤满了”形容人行道上的人密密麻麻,非常多;“男女老少”说明来的人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说明站在长安街两旁送别总理的队伍很长。这么多人自发地到长安街来送别总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与敬爱之情。

(2)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将三个“都”字抽出来,让学生比较两种说法的表达效果。

(3)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说明老奶奶年老体衰,但她仍要来向总理告别。“焦急而又耐心”写出了老奶奶盼望早点看到灵车,哪怕等的时间再长。这句话以老奶奶为代表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人民群众等待总理灵车的心情。

(4)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让学生抓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体会思想感情。

(5)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这句话写的是灵车过去了,人们的心跟灵车紧紧相连,不忍总理离去。“希望时间能停下来”为的是多看一眼总理的灵车。表达了人们迫切希望能看一看总理的强烈愿望。

注意:在品味句子的含义和情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在学生交流体会的同时,要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1)指导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

(2)教师范读,个人读,集体读,师生对读,配乐读。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试着背诵,然后分段指名背诵。

附:板书设计

等灵车

十里长街送总理 望灵车 无限悲痛

送总理 无限怀念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四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积极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足球运动趣味性强、集体性强、竞争性强,所以锻炼效果明显,是学生特别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水平三的学生有一定基础,根据本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 “脚内侧传球”为本课内容。传球技术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之一,也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是足球战术配合的基础。而脚内侧传球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球技术,它也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传球技术之一。据统计,足球比赛中80%的传球来自于脚内侧传球。

为了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坚持以“促进发展每一位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本课按“导学、点拨、练习、评价”的教学步骤进行,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1、根据杜威“玩中学”的理论指导,本课在练习中采用了一些小游戏竞赛的教学策略。通过竞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参与足球技术学习的各种潜能,提高技术水平。

2、针对小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设计了合作练习策略进行练习,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了激励评价策略,尽可能的多鼓励学生的练习,肯定学生的练习结果,激励每一位有高质量完成练习的愿望,并能把这种愿望付之到团队练习中去。

在学法的选择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了观察法,自主体验法,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帮助学生完成教学预定目标,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体育,锻炼身体提供学法储备。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达到中等水平,预计平均心率110——130次/分。

1、教师的角色的多样化。在这堂课中我不仅担任了“导演”,对课堂整体进行设计组织和调控,而且担当了这堂课的“参与者”,通过有机的串连,主动的参与,及时点评、鼓励和调度,让学生与老师相融合,让师生成为运动的和谐伙伴。

2、课堂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时采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与总体发展的统一。

3、预设、生成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敏感地捕捉偶发性和隐蔽性信息,随即应变,即时调整预案,促进动态生成。

脚内侧传球

时间:20xx年4月18日授课教师:高传奇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五

1、能从自己识字的实际出发,恰当选择查字方法。

2、初步学会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词,给怪、当年、片刻之间、瞥找到近义词。

3、能照例句扩写句子。

4、能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练习中的短文。

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扩写句子;找出重点段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用词的确切性;根据句子意思确定扩写什么内容。

投影片

一、指导完成第1题

1、读准字音。

2、独立完成写词语。

3、同桌互查。订正。

4、师根据巡视的情况作点评。

二、指导完成第2题。

1、自由读这段话,想:这段话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独立填表。

4、交流表格内容,并说出依据。

三、指导完成第3题。

1、回顾这一类题该怎么做?

(1) 辨析词语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2) 读句子,理解语意。

(3) 选词填空。

(4) 再读句子,看词义和语义是否吻合。

2、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交流反馈。(可是表示转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进一步。)

3、质疑问难。

四、指导完成第4题

1、读题,明要求。

2、找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3、比较哪个更确切。

4、说说给我们的启示,体会用词的准确。

五、作业:《作业本》第1-4题。

一、指导完成第5题。

1、读题,明要求。

2、学习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选一句口头练习扩句。

4、交流。

5、小结:扩句的意义。

二、指导完成第6题

1、回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自由读短文。给短文分段,找出重点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让共产党员买车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们向小吴投去崇敬的目光。

3、细读重点段。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去理解。

(1)大娘为什么要问:谁是共产党员?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三、作业:《作业本》第5题。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六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文中14个生字,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表演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以“口”为偏旁的汉字的构字特点,认识形声字的构字方法,以掌握相应的识字方法。

4、感受汉字的有趣,激发识字的举趣。

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相应的识字方法。

2、识记文中14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生字词卡片、查找其它以“口”为偏旁的汉字。

讲授法、谈话法、朗读指导法

1、教师出示汉字:叫 鸣 唤 吃 叶

2、引导发现:这五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这五个生字都是以“口”作偏旁,它们表示的意思大多与口有关。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添“口”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2、指名学生分行读课文。

3、从文中找出以“口”作偏旁的汉字,用铅笔圈一圈,读一读,记一记。

4、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

问 味 吓 号 召 吐 哈 叽 吹 啥

5、指名学生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

6、引导学生发现:

(1)学生仔细观察。

(2)逐字分析字形,弄清以“口”为偏旁的汉字的组成特点。

门 + 口 — 问 未 + 口 — 味 下 + 口 — 吓

刀 + 口 — 召 土 + 口 — 吐 合 + 口 — 哈

几 + 口 — 叽 欠 + 口 — 吹 舍 + 口 — 啥

(3)练习用这些扩词或说话。

7、指导学生表演读第一句。

1、指名读、齐读课文第二句。

2、教师导言:还有哪些字能添“口”组成新字呢?请你想一想,看一看谁说得好、说得多。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七

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习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练习。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哪个漂亮的小朋友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在下课时间玩的游戏,说说当时的心情。好,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数学世界。

2.秋游活动,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提取数学问题。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小棒当饮料,把每个人的想法说给小组长听,在派一名代表汇报。(通过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3.汇报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从9接着数;

生3:凑十法(9+4=13生一边说师一边演示课件)

…(多个小组汇报)

4、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优化算法。

1.师:刚刚美猴王一直关注着我们小朋友,觉得学习很有趣,他也要与我们一起研究数学问题。瞧!你想到数学问题了吗?(出示9个桃子,8个苹果,6个梨的图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指名汇报:生1:我解决…9+8=17,我是这样想的…

生2:我解决…8+6=14,我是这样想的…

(练习稍有梯度,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让知识更具系统性)

2.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创造了什么数学知识?(9加几)

师:现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语气说说你都会9加几。

9+9=18 9+4=13 9+5=14 9+7=16

9+8=17 9+3=12 9+2=11 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规律:(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这节课我们帮老师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饮料问题,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小朋友的平时生活中有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把它记录下来,作成数学知识小卡片。

其次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课堂实践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学生在计算9+8时会这样计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时又应该看到算法优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练习设计上,注重人文,面向全体,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加练习,并且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问题。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简单的数学知识升华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八

1、懂得教育对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2、明白自己享有受教育的权3、知道义务教育的特征。

本框包括两部分: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其中第一部分是重点,第二部分是难点,同时它也是第二框内容的铺垫。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1、导入:观察两幅图片,题目是《我要上学》。图中的大眼睛女孩名叫苏明绢。

下面是她在的自述:“照片上的我,正上小学一年级。那时,我家全年的收入仅仅够全家吃三个月,父亲每天起早贪黑,上山砍柴、下河抓鱼,用换来的钱,买点口粮,维持生计。1990年9月,我上学了。当父亲把100多元学费交到老师手里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知道这是父亲砍了多少柴、卖了多少鱼才挣来的钱,我更不知道以后父亲是否都能给我拿出钱来交学费。

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探究这位“大眼睛”姐姐的成长历程。

1、知道受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2、理解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3、知道义务教育的含义,理解其特征。 请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本节的学习目标。

4、诵读课文,感知课文:(时间5分钟) 老师温馨提示:学们要注意教材中的插图,并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根据阅读内容,自主完成下列各题,找到答案,可以画在书上,答案分散的,可以集中在一起。

比一比,看谁找的快,看谁找的准。

1、教育对个人成长和和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2、读完59面下插图,把你的答案填在书上。

3、什么是受教育权?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哪些特征?

(学生自主答题,不懂的可小声与小组同学计论,解决为了的也可举手询问老师。时间6分钟后老师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

老师巡视学生自主答题情况,抽查学生答题答成度和质量,梳理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研究、答疑。

材料一:记者采访放牛娃时的一段对话

记 者:你为什么放牛? 放牛娃:挣钱记 者:为什么挣钱?放牛娃:找媳妇

记 者:为什么找媳妇放牛娃:生儿子记 者:儿子将来干什么?放牛娃:放牛

听了这样的回答,记者陷入了沉思。

当他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他就在牛背上梦想能飞上蓝天。 1980年,他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辍学.学校的老师冒雨找到了他的母亲:“这孩子成绩好,退学太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误了。” 正在地里干活的放牛娃重返了校园.1984年,他终于实现了那个牛背上的梦想,进入了空军飞行学院。

这个放牛娃就是英雄航天员聂海胜。

在《大国崛起--德国篇》中有这样的记载:早在拿破仑的军队入侵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他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九

大家听说过千手观音邰丽华吗?她小时候生病时,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导致她听力丧失。从而导入新课。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对此行为作出相关的评价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过许多药品,请你尽量写出这些药品的名称及其它们的作用。

2、认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通过交流,出示药盒,观察药盒上的相关项目,提出:在药盒上有哪些项目? 通过学生活动,认识到在有的药盒上有“otc”标志,从而导入到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内容。

提出相关问题:你是怎样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这样的区分有什么意义?

3、学会阅读药品说明书

学生分小组讨论:

(1)药品说明书中哪些项目最先引起你的关注?为什么?

(2)你没有关注的栏目有没有必要列在上面?

4、学生交流对安全用药的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要求:

1、四人一小组,尽量考虑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年龄、身体状况进行设计。

2、药品的选择要合理、经济实惠、减少浪费。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

班内交流,并尽可能引发学生的讨论甚至辩论。

课外实践:为你的家庭旅游设计一个小药箱。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十

是不是每个中彩的人都会这样惊喜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中彩那天》。(师板书课题)。师强调“中”的读音。(生齐读课题)

1、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了课文,你觉得比较难读或容易读错的字音,请你提醒全班同学。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学懂,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指名汇报。

3、你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词语,这些词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中彩那天》,那么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中彩那天的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2、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文章的3-8自然段。请学生自由读读3-8自然段,注意读得准确、流利。读后想一想,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还不懂。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试着提问题,小组进行讨论解决。

3、提问题,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提了些什么问题?(生:为什么父亲中了彩还不高兴?生:我不理解母亲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

师:中彩了,我们应该是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激动、兴奋才是,可是同学们看看图中的父亲,他高兴吗?这又是怎么回事?父亲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出示句子1)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师: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请学生仔细阅读,想一想,并和小组的成员说一说。

师:这个道德难题难就难在是留下奔驰轿车,还是还给库伯,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母亲让我看了什么?

(出示句子2)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请学生齐读。这句话中连用了(3个看)从这三个看中,你又看出了什么?谁能走进这位父亲的内心世界。

(出示崭新鲜亮的奔驰汽车图)

师:面对如此的奔驰汽车,父亲确实想把它留下来,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再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位父亲,如果你是以一人的工作承担起家庭责任的父亲,如果你想把这辆车留下来,你会为自己寻找怎样的理由,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能把汽车留下来的理由,作个记号。(出示句子3):“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指导读:“梦寐以求”要读出那种迫切想得到的心情,“自己”要重读)

指名汇报:用上句式:因为……所以,也许我可以……

师:面对一辆如此充满诱惑力的车,同样是面对这些看起来如此堂而皇之的理由,汽车是留还是还呢?从这“淡淡”的k字上,可见父亲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这句话怎么读呢?“淡淡”应读得慢一些,显得意味深长(师范读--生齐读)

师:这就是父亲所面临的道德难题。父亲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有没有作决定呢?

师:父亲的道德难题解开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生读九自然段)

师:为什么父亲打了电话后就显得特别高兴?请同学们联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

师:虽然别人不知道这件事。父亲有将车据为己有的好机会。但是,“诚实、有信用”的做人原则又不允许父亲把车留下,所以父亲选择了还车。(引读)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生)最富有的时刻。“最富有的时刻”是什么意思?(生:是说父亲摆脱了道德难题,战胜了自己,坚持了诚实、有信用的原则。)师:这个道德难题就是作一个人的——诚信。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两句话。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心里。我们已完全被父亲的这种诚实打动,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富裕当然重要,但是精神的充实、具有高尚的情操,才是生活快乐的真正源泉。文中,还有一个人物也是我们所要好好琢磨的,下节课我们一起再来研究。

1、熟读生词和课文。

2、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对话?想一想,把它写下来。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十一

《北京亮起来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为专题编写了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它们依次向我们展示了祖国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幸福、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重在讲北京的夜景亮,用许多优美的词语来描写北京的夜景,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体会到祖国首都的辉煌亮丽,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然后联系实际,拓展到我们的家乡的夜景也一样美,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

词语句子的理解,感受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对首都北京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词卡,课件

1课时

一、激情导入:

北京不但白天很美,到了夜里更美,北京的夜景到底有多美,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景美的课文《北京亮起来了》。

二、初读识字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2.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3.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如:

(1)拆合法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2)换偏旁:优—犹 换—焕

(3)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

三、写字指导。

(1)指导写正确。 “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并且学生容易把“辉”“煌”两个字都写成“光”或着“火”。

四、初读感悟,学习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北京哪些地方亮了。

(1)、师配乐范读,生勾画。

(2)、生汇报。

(4)、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机动学习课文)

2.学习第二段。

(1)请你自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北京亮的词语。

(2)说说读懂了什么词语或句子,并读出有关语句。(生汇报)

(3)提出没有读懂的词句,或与课文有关的其他问题,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教师选择小组讨论中有关重点词句的问题或者其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全班交流。(金碧辉煌说明了什么?‘勾画’和‘轮廓’是什么意思?)

(4)教师出示课件相关图片,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或者让学生指着课文插图,用课文中的词句描述有关画面。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如,“华灯高照、川流不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轮廓”。

4.自学课文其他段落: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5. .再次自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条件的班级可让学生练习给录像配解说词。)

五、积累运用

2.给出一两个城市的夜景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多。

高大的建筑物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 一束束灯光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3.除课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4.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六、实践活动

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