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6 15:47:15 页码:9
2023年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通用15篇)
2023-10-26 15:47:15    小编:ZS文王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一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将心理学概括为以下几类:

经过一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即将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二

教师工作是一项研究人、教育人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其中情绪管理教育在中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发展时期容易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但是在中学教育的现实中,与教学相比,情绪管理教育却相对缺乏。与浸润着理想教育和理性思考的父辈相比,今天的中学生身处文化和价值多元、知识和信息空前开放、自由和个性张扬的时代,却很少接受关于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教育。中学生经常接触的流行歌曲、qq聊天、网络游戏,一方面对情绪起到一定的疏导宣泄作用,另一方面又往往加重了负面情绪的“泛滥”。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妥善管理情绪,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其独立意识显著增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更倾向于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把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看成“成熟”的标志。实际上他们尚不具备完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性还较强。他们自以为能够圆满地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结果却可能走很多弯路。因此,应该让学生知道,与长者一起分析讨论自己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之道,并非是丢人的事情,也不是“不成熟”的表现。相反,教师、家长参与其问题解决并不是对他们的一种监控,而是一种“协助”。这个道理也许学生自己还不能完全理解,因为他们确实正处于充满着矛盾和相对闭锁的青春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非常关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从行动上向学生展示这些道理。

1、双向沟通。与学生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沟通和交往都需要一种双向的互动,就像交往中你不但要经常帮助别人,为了维持这种交往,需要互动,即你也要适当地、“艺术化”地求得别人的帮助,尽管有时你并不是那么迫切需要他人的帮助,不然,交往就无法很好地继续。有时候,教师需要在学生面前示弱,这样对于教师跟学生的交往或许很有好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闲聊过程中,向他讲述自己在工作或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甚至可以向他诉说烦恼,把自己碰到的麻烦和盘托出,告诉学生你的体会、你的想法、你分析这件事的过程、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到的阻碍、你的情绪等等,只要是你感受到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与学生分享。教师应该知道,与学生分享你的感受,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展示你的成长经历,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构建良好的崇尚沟通的氛围。

2、无条件地接纳和信任学生。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被接纳、被鼓励,无论是独立性很强的学生还是习惯依赖的学生;无论是自信的学生还是容易畏缩的学生,无一例外。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和信任学生呢?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对待学生向你抱怨的每个问题,理解他、同情他,跟他说:“是啊,这确实是个问题”;或者“我年轻的时候也碰到过这类事情”,让学生觉得情绪可以在教师这里得到承认。同时,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要表示出理解和认可,设法让学生把情绪问题说出来。要知道,发泄也是排解不良情绪的途径之一,只要发泄情绪的方式合理,应该允许学生表现软弱。

3、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既然环境氛围对中学生的情绪会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教师——学生接触较多的长者,也应该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为营造好的班级、学校气氛做出贡献。同时,教师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绪管理者,那么学生自然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代的教育中,教育者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我认为,他应当是一个观察者,细心捕捉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引导他们发挥所长;是一个促进者,对任何看法和开放的态度,不否定、不代替、不灌输,适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撑,帮助营造恰当的氛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投入行动。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知道教育过程中的罗森塔尔效应(由于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充分地信任学生能做得好,并满怀希望地期待他们的成功,学生的表现就会向你所期待的那样发展。所以,让每个教师都努力,帮助中学生做好情绪管理。

4、关爱学生,言传身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捷,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相反,消极的情感会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从而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因此,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首先,以真挚去激发学生的真情,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说、去学。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的心灵中同样拥有对美的向往、爱的渴求,教师更要把真挚的爱撒向他们的心田。

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师爱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然,这种师爱要注意两点:一是爱全体学生,不能偏爱少数学生;二是要把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不溺爱。

最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应是学生的表率,做到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榜样。例如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亲身感受爱护和关怀中,学会怎样去关心人,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三

这学期学习了社会心理学,有一点心得领会。

社会心理学是古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同造成了古代心理学的基本结构。本书在引见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方法、钻研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的几个次要钻研畛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畛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替换与影响,集团与组织心理,以及最新遭到注重的文明心理学和瘦弱心理学。在对这些畛域的知识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力图使其与咱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同,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对咱们的生活有所协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对本人有一个愈加清楚的意识。在事实生活中,人们虽然常常可能会反省本人的所作所为,但因为种种缘由,人们对本人的意识远远少于别人或者事件的意识。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一个益处是意识本人。

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也学会了意识别人。生活中人们时时辰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虽然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渐渐了解本人之后,我发现本人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只如此,还喜爱把一件大事思考的很复杂。但是如今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受,学会了宽容。有人说:“自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本人。”也有人说:“当你不喜爱本人如今的生活形状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只管说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情愿去尝试,并且宿愿用时间来证实本人是可以做到的!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三个益处是意识社会。经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能够理解本人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了解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下去,这对行将毕业的我有很大协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最大益处是意识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有钱或者名声嘹亮,而是在于:

一是能够自主,本人的事情本人能够决定,而不是由别人决定;

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本人决定或者别人交给的任务完成;

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别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

四是自尊,对本人有苏醒的意识和踊跃的评价。经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愈加清楚地意识到了本人生活的意义。

经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形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怀别人,解决事情时开始思考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引导,和语言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成绩,兴许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明知识上,还是从本身涵养上我都提高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始终地成长着。我很感激咱们的老师以及咱们的同窗,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心理学不只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咱们讲课乐观快乐的金葵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需咱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咱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只管这个学期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已经完结了,它能带给咱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咱们本人去悟,去领会。做人,不但需求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本人,懂得爱本人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无情。多一些决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高不可攀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要害在于你本人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英勇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四

学校的作用主要是把社会规范、道德的价值观以及历代所积累下来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下一代,而教师作为学校的主要成员,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也起着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曾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有谁不能想起某个特殊教师的影响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教师就被赋予了“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而且,教师有事教育思想、社会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具体贯彻者、实施者和体现者。因而,在儿童社会化,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要努力的。

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能够发生很大的作用。因为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需要,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富有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进步。例如,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让学生制作地理小报,但是并不作为强制性要求,这样的分级要求之下,对于信任老师,愿意积极完成的学生而言,这是很好的表现机会,实践也证明,那些乐于配合老师的学生在学习上也更加投入、积极,并且也愿意经过老师指点之后突破自我,不断更新自己的作品。同事,在制作过程中也进一步地锻炼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对他们的一个很好锻炼,为今后踏入社会,使用电脑或者相关操作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此外,学生还会把有威信的老师作为自己的理想榜样,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仿效。心理学研究表明,并不是任何榜样对任何学生都起同样的作用,学习榜样的效果有赖于榜样的客观特点与学习者的主观状况。从榜样来说,其优点必须胜过学习者,使学习者明确自己是为弥补缺点而去学习的;榜样的特点突出,能引起学习者的重视;榜样的权威性,使学习者产生敬仰心情;榜样的感人力量,是学习者产生爱慕、激动的情感。在女教师甚多的环境里,一位有威信的男教师,对一些男孩子的影响力要比同时任教的女教师要大,因为对于男孩子来说有能力又有男子气概的男老师,就好似他们的目标,加之对他们的关心,很容易信任并且听从该老师的任务要求,并且在完成过程中,积极性要高的多。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同性教师才有如此影响,而是有威信的老师,要比威信度不够高的教师而言,更易于掌握学生。

当然,光有威信还不够,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掌握更好的学习技能,为将来融入社会做铺垫。

[读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五

社会心理学,即是一门处世学问,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行为取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教师工作是一项研究人、教育人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其中情绪管理教育在中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发展时期容易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但是在中学教育的现实中,与教学相比,情绪管理教育却相对缺乏。与浸润着理想教育和理性思考的父辈相比,今天的中学生身处文化和价值多元、知识和信息空前开放、自由和个性张扬的时代,却很少接受关于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教育。中学生经常接触的流行歌曲、qq聊天、网络游戏,一方面对情绪起到一定的疏导宣泄作用,另一方面又往往加重了负面情绪的“泛滥”。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妥善管理情绪,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其独立意识显著增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更倾向于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把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看成“成熟”的标志。实际上他们尚不具备完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性还较强。他们自以为能够圆满地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结果却可能走很多弯路。因此,应该让学生知道,与长者一起分析讨论自己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之道,并非是丢人的事情,也不是“不成熟”的表现。相反,教师、家长参与其问题解决并不是对他们的一种监控,而是一种“协助”。这个道理也许学生自己还不能完全理解,因为他们确实正处于充满着矛盾和相对闭锁的青春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非常关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从行动上向学生展示这些道理。

1、双向沟通

与学生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沟通和交往都需要一种双向的互动,就像交往中你不但要经常帮助别人,为了维持这种交往,需要互动,即你也要适当地、“艺术化”地求得别人的帮助,尽管有时你并不是那么迫切需要他人的帮助,不然,交往就无法很好地继续。有时候,教师需要在学生面前示弱,这样对于教师跟学生的交往或许很有好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闲聊过程中,向他讲述自己在工作或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甚至可以向他诉说烦恼,把自己碰到的麻烦和盘托出,告诉学生你的体会、你的想法、你分析这件事的过程、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到的阻碍、你的情绪等等,只要是你感受到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与学生分享。教师应该知道,与学生分享你的感受,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展示你的成长经历,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构建良好的崇尚沟通的氛围。

2、无条件地接纳和信任学生

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被接纳、被鼓励,无论是独立性很强的学生还是习惯依赖的学生;无论是自信的学生还是容易畏缩的学生,无一例外。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和信任学生呢?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对待学生向你抱怨的每个问题,理解他、同情他,跟他说:“是啊,这确实是个问题”;或者“我年轻的时候也碰到过这类事情”,让学生觉得情绪可以在教师这里得到承认。同时,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要表示出理解和认可,设法让学生把情绪问题说出来。要知道,发泄也是排解不良情绪的途径之一,只要发泄情绪的方式合理,应该允许学生表现软弱。

3、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既然环境氛围对中学生的情绪会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教师——学生接触较多的长者,也应该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为营造好的班级、学校气氛做出贡献。同时,教师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绪管理者,那么学生自然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代的教育中,教育者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我认为,他应当是一个观察者,细心捕捉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引导他们发挥所长;是一个促进者,对任何看法和开放的态度,不否定、不代替、不灌输,适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撑,帮助营造恰当的氛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投入行动。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知道教育过程中的罗森塔尔效应(由于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充分地信任学生能做得好,并满怀希望地期待他们的成功,学生的表现就会向你所期待的那样发展。所以,让每个教师都努力,帮助中学生做好情绪管理。

4、关爱学生言传身教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捷,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相反,消极的情感会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从而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因此,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首先,以真挚去激发学生的真情,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说、去学。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的心灵中同样拥有对美的向往、爱的渴求,教师更 要把真挚的爱撒向他们的心田。

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师爱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然,这种师爱要注意两点:一是爱全体学生,不能偏爱少数学生;二是要把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不溺爱。

最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应是学生的表率,做到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榜样。例如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亲身感受爱护和关怀中,学会怎样去关心人,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很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聪明,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成为超凡脱俗的预言家。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说实话我接触心理学这门充满神秘气息的课程之前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但是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将心理学概括为以下几类:

经过一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即将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第一堂课,是针对女生的,我们用十个句子写下了”我是什么样的人”的小纸条,令我很有感触,我发现自己对自己的了解真的是不怎么样,写道第六个的时候就有点卡住的感觉,最后还是凭感觉写了下来.我想到高中的时候班主任也有一次把我们班女生凑到一块开特殊班会,那时候我们对老师讲的要加强自爱,我懂得自我保护等等,以一种说教的方式讲给我们听有些反感,现在想来,老师是很有主见的.在小小的分享中,我感到了把一些消极评价用一种积极进的语言表达出来,用一个”轻度”来修饰一下就会有的不同结果.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关键看你是怎么评价.

在看走路上学那段视频的时候,我哭了,那恐怕是我看得最短的视频还哭了的记录.生活的不易与艰苦下,亲情是那么温暖照人.在感叹自己是幸福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妈妈在地里拾棉花乐呵呵的说的话”能够不生病,和你爸爸好好干活,有好收成,挣钱供你们姐弟俩上学,这就是很满足了”,每当想起这些,都感到自己如此幸福,我想,知足者常乐,我妈妈在言传身教.

我们还加班加点的看完了杨澜的一问一世界之后才知道看得不全.里面对我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是”公民杨澜”,不管她有多成功,杨澜都可以把自己定位好,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去做事.这让我想起了我爸爸的一个习惯,那就是按时看新闻,从6:30的山东新闻到中央新闻再到滨州新闻,一直要看到将近八点钟,这时候我和弟弟任何喜欢的电视剧动画片都要一边去,全家一块看新闻,我在家的时候常常和他一起看,但是大学以后,这个习惯就失去了.妈妈经常笑爸爸”你有把去当官,看新闻有什么用”爸爸经常会对新闻里的事情和 我做讨论交流,甚至一些历史问题也要问我,小时候觉得新闻里的事都是真的,爸爸说的也都是对的,但现在常常是争执起来,无果而终.我想我爸爸做公民最好的表现就是看新闻,关注国家大事.现在,我们常常抱怨我们没什么公民权利,我想,少一分抱怨,好好作我们作为公民应该做的事,哪怕仅仅是关注一下新闻,你也会有你的满足.

我还问了老师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明明白白问的,是关于我容易受到惊吓的原因,另一个恐怕老师还不知道,那是在我扮演考三十分的学生做归因时问的,因为我发现我弟弟经常会有这种归因来说明他为什么没有考好,我以为这种方式是不利于他进步的,没料到恰恰相反,这种外归因是很健康的.

还有老师讲的那句”原汁原味的生后就是这样,酸甜苦辣,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你做的,是照单全收,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现在,我还没有那么豁达,仍然对一些事情难以释怀,但我在学着豁达起来,我很高兴,我这方面的表现得到了我最好的朋友的肯定,她在给我的信中写道”大一的时候你经常抱怨学校有多么不尽人意,但是大二却变化很大,字里行间都想在像在笑呵呵的,真高兴你能有这样的变化”,我觉得,这和我在社会心理学这门课上学到的感受到的有很大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六

心思学是一门并不陈旧但却十分奥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了解他人的心坎世界,控制他人的思维。我也是怀着异样的想法才选了社会心思学这门公共选修课。

在接触社会心思学课程以前,我总以为社会心思学很虚幻,但是经过这几次课程的学习,我懂得社会心思学的根本成绩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成绩,人的本质成绩是人存在的根据成绩,人的发展成绩是人存在的价值成绩。因此,认真学习社会心思学,深刻把握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成绩,如今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普通都是这样,不会去顾及旁边人的感受,以及一切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任何一个中央,他们都是这样,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要找中央去发泄,这是一种极其不好的行为。他们只会在他人的身下来找缘由甚至动手,所以往往这种人不会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触。

通过对社会心思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其实社会心思学,也包括其他一些心思学课程与咱们是严密相干的,对咱们的个人发展很有协助。此外想要了解本人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事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本人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本人,自我认同才可能失去别人的认同;其主要学会善待本人,在气愤时心疼一下本人,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本人,找一些本人可以信任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操劳时,要心疼一下本人,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本人,打败疾病的力量还是在本人坚强的意志。

只管社会心思学的课程不多,但是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当前还需求本人去悟,去领会。做人,不但需求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本人,懂得爱本人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无情。多一些决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高不可攀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要害在于你本人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英勇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社会心思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七

经过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其实社会心理学,也包括其他一些心理学课程与我们是紧密相关的,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很有帮助。此外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我们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把一些小问题看得太重,但是现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使我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八

在社会生活中,助人行为随处可见,几乎所有人都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也都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乐于助人的行为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帮助他人呢?为了研究帮助行为,社会心理学家们考察了人们做出帮助行为的各种条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帮助行为理论。

关键词

社会交换、内部回报、社会规范、亲缘保护、互惠

纽约地铁列车进站的隆隆声越来越响,埃弗里特·桑德森却跳下路轨奔向迎面而来的列车,去救一名从站台上掉下去的4岁女孩,她的名字叫米歇尔·德耶瑟斯。就在列车将要碾过小女孩之前的3秒钟,桑德森把米歇尔抛向了站台上拥挤的人群。列车呼啸将至,而桑德森却没能靠自己的力量跳上站台。在最后紧急关头,旁人把他拉到了安全的站台上。

是什么让桑德森可以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甘冒失去生命之险?又是什么让我们总是乐意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这些都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一、社会交换理论

几种关于帮助行为的理论都一致认为,从长远来看,帮助行为会使施与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有一种解释假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社会经济学”指引。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采用“极小极大化”策略—令花费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社会交换理论并不主张我们要有意识地去监控花费和收益,只是表明这类因素能预测人们的行为。

人们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之前有精细的盘算,人们想是要为自己的同情心找些借口。有人发现,当给捐献者提供一些诸如糖果、蜡烛之类的小物品时,他们就会向慈善机构捐献更多的钱,即使他们其实并不重要(也永远不会买)这些东西。这就解释了社会交换。

(一)外部回报。

催生帮助行为的报偿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商人捐款能提高其企业形象,让顺路的人搭车能获得称赞或友谊,这些回报都是外部的。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帮助行为对自我价值感的积极作用,为因何那么多的人在做过好事之后更会做好事提供了一种解释。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我们不能解释别人做好事的原因时,我们才会因此而信任他们。只有当我们找不到在在的解释时,我们才会把他们的行为归因于他们内在的品质,而当外部原因明显时,我们就会相信外部原因,而非个人品质。

然而,回报理论也有一个弱点。它容易陷入循环论证的境地。如果一个人志愿参加“大姐姐指导计划”,很容易让人把其富有同情心的行为解释那样能为其带来满足感。但这种对回报进行事后命名的做法又引起了循环的解释:“她为什么会做志愿者呢?”“因为有内部回报。”“你怎么知道有内部回报呢?”“那除了这个,她还会因为什么去做志愿者呢?”因为有这样的瑕疵,利己主义—主张自我利益驱动所有行为的观点—在研究中名声不佳。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循环,我们必须把收益和成本独立于帮助行为之外。如果社会赞许引发了帮助行为,那么在实验中我们就能发现,帮助行为之后就会有赞许,而事实也是如此。

(二)内部回报。

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分析的是促使人帮助他人的外部回报,现在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内在的原因,比如帮助者的情绪状态或者个人品质。帮助行为的收益也包括内部的自我回报。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由他人的痛苦唤起的反应最强的,给别人提供的帮助最多。

痛苦并不是我们要减轻的唯一的消极情绪。从古至今,内疚感一直是一直令人痛苦的情绪,以至于我们总是要设法避免内疚感的产生。就像埃弗里特·桑德森救了掉下路轨的小女孩后说的那样,“如果我没有设法去救她,只是像其他人一样站在那儿,那我的内心其实已经死了,从那时起我就不再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了。”当人们产生内疚感时,他们会尽其所能去消除,减少不良感觉,并恢复自我形象。但解除内疚感的其他方法—如坦白—则会减少由内疚感而引起的助人行为。

儿童读故事时,他们会认为不帮助别人的角色比不帮助别人的角色更快乐,稍大之后,他们才会转变看法。尽管年幼的孩子就能表现出共情,但他们并不会从助人中得到很多快乐,帮助行为来自于社会化过程。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帮助行为也随之自然地发展起来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最初帮助行为是因物质回报而产生,其后是社会性回报,最后才是自我回报。

在社会化正常的成人中,我们是不是总能发现坏心情-好行为现象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一种消极心境即愤怒,是不可能产生同情的。另一个例外就是极度的悲痛。沉浸在因死亡或分离而失去配偶或孩子的痛苦中的人,常会经历一段强烈的自我关注时期,而这种心境抑制了对别人的付出。但如果不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抑郁和悲痛中,悲伤的人们是敏感而乐于助人的。

快乐的人不愿意帮助别人吗?正好相反。心理学中在没有比这更一致的发现了: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这个效应同时适用于大人和孩子,不论好的心境是来自于一次成功,想到高兴的事情,还是其他任何积极的经验。

如果说悲伤的人有时会格外助人的话,那么快乐的人为什么也会如此呢?实验揭示了一些起作用的因素。帮助行为能缓解不好的心境也能维持好的心境。反过来,积极心境又会产生积极的想法和积极的自尊,从而导向积极的行为。处于好的心境—比如收到一份礼物或者为成功所激动—的人们更可能有积极的想法,并乐于助人。所以,有积极想法的人往往也更可能有积极的行动。

二、社会规范理论

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并不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地去算计那样的行为符合自身利益,而是由于自身利益的更为微妙的一种形式:因为某些东西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规范就是社会期望。它们规定了我们生活中适宜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研究帮助行为的研究者们确认了两种驱动利他主义的社会规范:互惠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

(一)互惠规范。

互惠规范是普遍的,我们对他人“投资”,期待获得红利。有时候,某人付出的多于他收获的,但从长远来看,交换会是平衡的。人们对别人曾经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公开反应,最能说明这个规范的有效运作。在一项模拟日常生活的实验室游戏中,人们对偶然碰到的以后不再见面的人比对有持久关系的人,表现出了更多的自私行为。然而,即使在无记名的反应中,人们有时也会正确行事并报答恩惠。当人们不能给予回报时,他们会因接受了援助而感到受威胁和被贬低。因此,骄傲、自尊心强的人通常不愿意寻求帮助。接受别人主动提供的帮助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

(二)社会责任规范。

对于一些依赖性很强,又无力回报的人,比如孩子,非常贫穷的人,残疾人,一些被认为是不能够全部回报其所受恩惠的人,另一个社会规范就引发了我们的帮助行为。社会责任规范就是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的交换。实验表明,即使帮助者不为人知,或他们不能期待任何回报,他们仍会经常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然而,社会规范使他们有选择地只帮助那些有需要,但不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才产生这种需要的人。这个规范似乎是:给予人们他们应得的。如果他们是环境的受害者,如遇到自然灾害等,他们就会得到全力的援助。如果他们的困境是自找的,如懒惰、不道德、缺乏远见等,那么,社会规范就会让他们自食其果。社会责任规范是人们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和最应该得到帮助的人。

假如对他人需要的知觉强有力地决定着一个人乐意帮助的程度的话,那么背知觉为更柔弱和更具依赖性的女性是否会得到比男性更多的帮助呢?事实确实如此。当处于需要中的人是女性时,男性会听过更多的帮助。而女性则对不同性别的求助者一视同仁。而且,男性会更多地帮助那些外表有吸引力的女性,而不是那些外表不具吸引力的女性。女性不仅在特定情境下能获得更多帮助,他们也更多地寻求帮助。她们对身体上和精神上帮助的寻求都两倍于男性。

三、进化理论

对帮助行为的第三种解释就是进化理论。进化心理学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我们的基因驱使我们采用某些能使其存活机会最大的方式。那些预示个体为了陌生人的利益而自我牺牲的基因,是不会在进化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然而,基因的自私性却预示我们将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的方式来行事:那就是亲缘保护和互惠。

(一)亲缘保护。

基因使我们愿意关心与我们有亲缘关系的人。因此,能够提高基因存活可能性的自我牺牲的一种方式,就是为我们的孩子做奉献。把孩子的利益看得高于其自身利益的家长,比忽视孩子的家长更能传承其基因。基因的利己主义(生物水平上)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义(心理水平上)。其他亲戚按生物学的紧密程度与我们也拥有一定比例的相同基因。你的基因有一半和你的兄弟姐妹相同,有八分之一和你的表兄弟姐妹相同。

除了亲属,我们还和很多人拥有共同的基因,如蓝眼睛的人之间的人有共同基因。自然灾害和其他生死抉择情境的结果显示,人们对施与帮助的人的排序符合进化心理学家的逻辑:先年轻人后老人,先家人后友人,先邻居后陌生人。

(二)互惠。

基因的利己性同样预示着互惠行为。生物学家认为,一个有机体帮助其他个体,是因为它期待得到回报性的帮助。互惠在那些小的、与外界隔离的群体中能最好地起作用,在这样的群体中,人们能经常看到被自己帮助过的人。

在基因竞争中,如果说个人的私利性必然会获益的话,为什么人们还会帮助陌生人呢?为什么还会帮助那些没有资源也没有能力回报的人呢?达尔文认为,其中一个答案就是群体选择:当群体之间进行竞争时,相互支持的、利他的群体比不利他的群体会持续更长的时间。还有另一个非互惠利他主义的基础,即人类社会形成的伦理和宗教规则,它们能阻止指向自私的生物性偏好。

四、比较和评价帮助行为的理论

现在你可能注意到社会交换、社会规范和进化理论对于利他主义解释的相似性了。每一个理论都引出两种亲社会行为:投桃报李的互惠交换和无条件的帮助。它们分别在三个互为补充的层次上进行了论证。如果进化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基因的倾向性应该能在心理的和社会的现象中证明自己。如果我们能把任何可以想到的行为,在事后将它解释为社会交换、规范或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些理论就很难证伪。因此,每个理论的任务就是提出一些让人们去检验的假设。

五、真正的利他主义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帮助别人的意愿同时受利己和无私的考虑的影响。所有的人都承认,一些帮助行为明显时利己的(为了获得回报或避免惩罚),一些是隐蔽利己的(为了获得内在回报或减轻内在痛苦)。是否存在第三种形式的帮助行为—只是为了增加他人福利(自己的愉快仅仅是副产品)的真正的利他主义?基于共情的帮助行为是否是这种利他主义的一个来源?心理学家恰尔迪尼及其同事认为,目前还没有实验能够排除对帮助行为的所有可能的利己解释。

但是,在做了25个考察利己主义和利他的共情实验之后,巴特森和其他一些研究者指出,人们有时候确实关注别人的福利,而不关注自己的福利。他们相信由共情导致的利他主义确实是人性的一部分。

在越南战争中,63名战士因在战火中用身体掩护战友而获得荣誉奖章。他们大多数在严密组织的格斗队里,很多人用身体挡住手榴弹,其中59人因此而牺牲。这些战士和其他的利他主义者不同,如他们就不同于纳粹时期帮助20万名犹太人的5万名非犹太人,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退缩的耻辱或自我牺牲的最终回报。然而,还是有某些东西确实他们做出了那样的舍生为人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1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九

教师工作是一项研究人、教育人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其中情绪管理教育在中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发展时期容易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但是在中学教育的现实中,与教学相比,情绪管理教育却相对缺乏。与浸润着理想教育和理性思考的父辈相比,今天的中学生身处文化和价值多元、知识和信息空前开放、自由和个性张扬的时代,却很少接受关于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教育。中学生经常接触的流行歌曲、qq聊天、网络游戏,一方面对情绪起到一定的疏导宣泄作用,另一方面又往往加重了负面情绪的“泛滥”。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妥善管理情绪,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其独立意识显著增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更倾向于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把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看成“成熟”的标志。实际上他们尚不具备完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性还较强。他们自以为能够圆满地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结果却可能走很多弯路。因此,应该让学生知道,与长者一起分析讨论自己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之道,并非是丢人的事情,也不是“不成熟”的表现。相反,教师、家长参与其问题解决并不是对他们的一种监控,而是一种“协助”。这个道理也许学生自己还不能完全理解,因为他们确实正处于充满着矛盾和相对闭锁的青春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非常关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从行动上向学生展示这些道理。

1、双向沟通

与学生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沟通和交往都需要一种双向的互动,就像交往中你不但要经常帮助别人,为了维持这种交往,需要互动,即你也要适当地、“艺术化”地求得别人的帮助,尽管有时你并不是那么迫切需要他人的帮助,不然,交往就无法很好地继续。有时候,教师需要在学生面前示弱,这样对于教师跟学生的交往或许很有好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闲聊过程中,向他讲述自己在工作或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甚至可以向他诉说烦恼,把自己碰到的麻烦和盘托出,告诉学生你的体会、你的想法、你分析这件事的过程、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到的阻碍、你的情绪等等,只要是你感受到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与学生分享。教师应该知道,与学生分享你的感受,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展示你的成长经历,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构建良好的崇尚沟通的氛围。

2、无条件地接纳和信任学生

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被接纳、被鼓励,无论是独立性很强的学生还是习惯依赖的学生;无论是自信的学生还是容易畏缩的学生,无一例外。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和信任学生呢?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对待学生向你抱怨的每个问题,理解他、同情他,跟他说:“是啊,这确实是个问题”;或者“我年轻的时候也碰到过这类事情”,让学生觉得情绪可以在教师这里得到承认。同时,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要表示出理解和认可,设法让学生把情绪问题说出来。要知道,发泄也是排解不良情绪的途径之一,只要发泄情绪的方式合理,应该允许学生表现软弱。

3、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既然环境氛围对中学生的情绪会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教师——学生接触较多的长者,也应该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为营造好的班级、学校气氛做出贡献。同时,教师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绪管理者,那么学生自然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代的教育中,教育者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我认为,他应当是一个观察者,细心捕捉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引导他们发挥所长;是一个促进者,对任何看法和开放的态度,不否定、不代替、不灌输,适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撑,帮助营造恰当的氛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投入行动。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知道教育过程中的罗森塔尔效应(由于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充分地信任学生能做得好,并满怀希望地期待他们的成功,学生的表现就会向你所期待的那样发展。所以,让每个教师都努力,帮助中学生做好情绪管理。

4、关爱学生言传身教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捷,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相反,消极的情感会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从而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因此,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首先,以真挚去激发学生的真情,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说、去学。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的心灵中同样拥有对美的向往、爱的渴求,教师更要把真挚的爱撒向他们的心田。

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师爱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然,这种师爱要注意两点:一是爱全体学生,不能偏爱少数学生;二是要把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不溺爱。

最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应是学生的表率,做到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榜样。例如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亲身感受爱护和关怀中,学会怎样去关心人,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于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很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聪明,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成为超凡脱俗的预言家。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说实话我接触心理学这门充满神秘气息的课程之前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但是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将心理学概括为以下几类:

经过一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即将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一堂课,是针对女生的,我们用十个句子写下了”我是什么样的人”的小纸条,令我很有感触,我发现自己对自己的了解真的是不怎么样,写道第六个的时候就有点卡住的感觉,最后还是凭感觉写了下来.我想到高中的时候班主任也有一次把我们班女生凑到一块开特殊班会,那时候我们对老师讲的要加强自爱,我懂得自我保护等等,以一种说教的方式讲给我们听有些反感,现在想来,老师是很有主见的.在小小的分享中,我感到了把一些消极评价用一种积极进的语言表达出来,用一个”轻度”来修饰一下就会有的不同结果.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关键看你是怎么评价.

在看走路上学那段视频的时候,我哭了,那恐怕是我看得最短的视频还哭了的记录.生活的不易与艰苦下,亲情是那么温暖照人.在感叹自己是幸福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妈妈在地里拾棉花乐呵呵的说的话”能够不生病,和你爸爸好好干活,有好收成,挣钱供你们姐弟俩上学,这就是很满足了”,每当想起这些,都感到自己如此幸福,我想,知足者常乐,我妈妈在言传身教.

我们还加班加点的看完了杨澜的一问一世界之后才知道看得不全.里面对我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是”公民杨澜”,不管她有多成功,杨澜都可以把自己定位好,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去做事.这让我想起了我爸爸的一个习惯,那就是按时看新闻,从6:30的山东新闻到中央新闻再到滨州新闻,一直要看到将近八点钟,这时候我和弟弟任何喜欢的电视剧动画片都要一边去,全家一块看新闻,我在家的时候常常和他一起看,但是大学以后,这个习惯就失去了.妈妈经常笑爸爸”你有把去当官,看新闻有什么用”爸爸经常会对新闻里的事情和我做讨论交流,甚至一些历史问题也要问我,小时候觉得新闻里的事都是真的,爸爸说的也都是对的,但现在常常是争执起来,无果而终.我想我爸爸做公民最好的表现就是看新闻,关注国家大事.现在,我们常常抱怨我们没什么公民权利,我想,少一分抱怨,好好作我们作为公民应该做的事,哪怕仅仅是关注一下新闻,你也会有你的满足.

我还问了老师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明明白白问的,是关于我容易受到惊吓的原因,另一个恐怕老师还不知道,那是在我扮演考三十分的学生做归因时问的,因为我发现我弟弟经常会有这种归因来说明他为什么没有考好,我以为这种方式是不利于他进步的,没料到恰恰相反,这种外归因是很健康的.

还有老师讲的那句”原汁原味的生后就是这样,酸甜苦辣,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你做的,是照单全收,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现在,我还没有那么豁达,仍然对一些事情难以释怀,但我在学着豁达起来,我很高兴,我这方面的表现得到了我最好的朋友的肯定,她在给我的信中写道”大一的时候你经常抱怨学校有多么不尽人意,但是大二却变化很大,字里行间都想在像在笑呵呵的,真高兴你能有这样的变化”,我觉得,这和我在社会心理学这门课上学到的感受到的有很大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十

我还问了老师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明明白白问的,是关于我容易受到惊吓的.原因,另一个恐怕老师还不知道,那是在我扮演考三十分的学生做归因时问的,因为我发现我弟弟经常会有这种归因来说明他为什么没有考好,我以为这种方式是不利于他进步的,没料到恰恰相反,这种外归因是很健康的。

还有老师讲的那句”原汁原味的生后就是这样,酸甜苦辣,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你做的,是照单全收,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现在,我还没有那么豁达,仍然对一些事情难以释怀,但我在学着豁达起来,我很高兴,我这方面的表现得到了我最好的朋友的肯定,她在给我的信中写道”大一的时候你经常抱怨学校有多么不尽人意,但是大二却变化很大,字里行间都想在像在笑呵呵的,真高兴你能有这样的变化”,我觉得,这和我在社会心理学这门课上学到的感受到的有很大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十一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法国工程师林格曼发现,选手在群体拔河中所付出的努力仅有个人单独努力之总和的一半。这表明,与“人多力量大”的.普遍观念恰恰相反,实际上,在群体任务中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反而较小。也许糟糕的表现源于糟糕的合作一人们一起拉绳子的时候,用力的方向和时间可能问题,他们让参与者认为自己在和其他人一起拉绳子,而实际上是参与者`个人在拉。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十二

1、认识自己。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特征和性格特点进行长足的了解。只有足够了解自己,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反省自己的不足。只有对自己的了解足够,才能处理对其他人或事件的问题。

2、认识他人。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但通过某些途径和特征,发现他人的行为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渐渐了解自己后,发现以前处理问题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了解他人,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会发现,包容一个人原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裨益。

3、认识社会。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社会的水太深,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了解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下去。

4、认识生活的价值。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里面最大的成果,是激发了我对生活的理解。做到独立、掌握处理事情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这是通过社会心理学学到的方法,也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十三

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很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聪明,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成为超凡脱俗的预言家。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说实话我接触心理学这门充满神秘气息的课程之前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但是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将心理学概括为以下几类:

经过一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即将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十四

摘要:本文通过两项简单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可用性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讨论围绕着实验方法用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展开,认为实验安排的现实意义是获得有效性的基础。同时,本文也涉及了实验方法的科学道德问题,定量化研究的困难性和定量性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人的意识活动在实验进程中的作用等问题。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社会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更多心理学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心理学论文

1、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2、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2.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肖()和康斯坦佐(nzo)断言,只有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室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才是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2.3个体主义

在有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批判性著述中,这一学科的个体主义倾向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伊恩。帕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中,将“社会心理学中无处不见的基本概念——个体主义”视为与旧范式有关的五大观点之一;a.佩皮在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教训时更是明确地写道:“纵观构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历史的纯理论和实际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有影响的重要学派及运动都将个人视为研究中心。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以群体或集群现象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即应用相互依赖或其他关系概念的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深远。”f.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该被当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与个体的由其他同伴组成的'环境相关联的个体行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的科学,这种行为特指个体刺激别的个体时的行为或对于别的个体的行为的反应;社会心理学也描述个体的意识,这种意识特指对于社会事物与社会反应的意识。简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3.1生态学的研究趋向日益浓厚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无觉察技术等。

生态学取向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中出现。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布伦斯维克,分别注意到当时的心理学研究不注意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和心理过程,力主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这种研究取向不但在社会心理学中继续发展,拓展其在这个领域中的影响范围,而且逐渐向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扩张。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属于该研究模式下的各种专题不断出现。

3.2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

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到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体现在:第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作为主流心理学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反叛与分化,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心理学追求普适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国文化下的社会心理学并不能解释在所有其他文化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心理学者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就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鉴了“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学,把在所有文化中对行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称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称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传统社会心理学将欧美文化强加给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丰富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促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学化和多元化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问卷法,还有个人生活史法、档案材料分析法、话语分析法,等等。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强调是以牺牲另一种研究方法为代价的。因此,对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应抱着宽容的态度,在多元化观念的指导下,实验社会心理学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多元化,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去弥补使用某一种方法所带来的局限。

3.4充实传统课题研究内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课题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社会心理学对于传统的研究课题并不回避或否弃,而是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充实、扩展和深化。如对社会时尚、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题框架,已不能适应或包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为此,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增加了新的课题。诸如:社会潜能、社会欲望、民族潜意识等。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篇十五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作为一种学习、工作、生活模式已经深深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息息相关。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现在不单单只是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很多都是90后,从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长大,对网络也是再熟悉不过了。本文中,笔者将以一个大学生的视角,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新时代网络人际关系以及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总是会发现这样一个画面:上完课回到宿舍,寝室里的舍友们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上人人网,挂qq。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留言,看看昨天晚上聊过的人今天还在不在。这种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动作,即使是回宿舍有事做,即使是一会要上床打盹,我们也往往开着电脑挂着qq,挂着人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一种心理怂恿着我们这样做:我在线,我在网上,我能随时与人交流,别人能随时联系到我。有位当代作家这样评价我们,他说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这已经不单单是刚接触互联网、刚申请了qq、刚注册了人人的那种新鲜感,也不单单是时不时地把照片“晒一下”、时不时地写篇博文、日志“吐个槽”的那种网络达人时尚耍酷了,这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模式。这就是网络人际关系。处在网络人际关系中的我们,最大感受就是只要有网,哪怕是一部手机,就能与人交流。“3g”、“wifi”、“微博”、“人肉”一度成为年度热词。我们像被无线的东西给连了起来,也不管你自愿不自愿,没有选择,你已经“入了网”。自然而然地,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下我就选择几个方面简单叙述: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交往双方进行交流时就完全不考虑双方的身体外貌特征、社会地位、性格层次甚至是性格层次上的东西,是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交往。那么,现实生活中比较内向的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的群体在网上就有自己交流的机会。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在直面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使他们往往无法与不同于他们的群体自如交往,而他们的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并且,交流双方往往会应用网上比较流行的模式、语言,比较公平自由。我们大学生在网上和好友、陌生人进行交流,往往喜欢运用各种网络流行语言,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气氛下,随意地和电脑的另一端的生人进行交流,避免了正面交往时候的顾虑、冲突问题。

但是,这样的交流模式也带来很多问题。很多人因此沉迷于这种随意甚至放肆的交流方式,喜欢在网上和人交流,而躲避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往,或者说他们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显得更为拘谨不顺畅。比如,甲和乙是某社交网上的好友,有什么问题就互相交流,但是私下里两人的沟通很少也很难。甚至甲乙两人在路上碰见也不会打招呼。

前面已经表述过,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社区,很多情况下双方可能并不认识,网民都有自己的网名,这样就完全或者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上,b网、络在线通讯、电子邮件、博客(群)、跨地域性的内部网络、电子购物等等虚拟社区中,都以一定的规则指导网民进行交往。交往双方都会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沟通过程中自取所需,取得自己需要的资源,并且可以掩盖自己很多的固有缺陷。最简单的例子,和淘宝上的店家做生意,只要选好了商品,有问题可以登录旺旺咨询下网店老板,之后付款、快递送达,方便快捷。这些都遵循一定的规则程式,你不必考虑对方是男是女,也不必考虑自己身份会暴露。然而,最近很多红遍网络的“门”事件也揭示出很多弊端。一旦这种匿名、不暴露身份的交往规则被违反或者不存在了,那么会直接产生很多社会问题。有时候隐蔽是必要的,因为这个涉及网络公民的个人隐私,涉及交往双方甚至家庭的私生活。如果有人把这层纸捅破了,那么直接侵害相关网民的个人利益。另外,也有很多人利用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在bbs、博客、贴吧上面公开说脏话、甚至对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大放厥词,完全不够后果。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堪入目。

众所周知,网络上的交流,比如对一个热门帖子的回复,往往都是由相同爱好的人完成。网络交往双方在一开始就是兴趣相仿或者建立在某种前提之上,双方会交往是因为这个,之后这种交往关系的保持可能还是因为这点,所以网络关系可能并不长久稳定。进入大学以来,我们都利用飞信这个平台进行一些通知的宣传,相当方便。但是如果没有这种需要快速将信息反应给很多人的需求,“飞信”这类新兴产物将没有市场可言。我的飞信好友上面大部分都只是出于工作学习需要而加的好友,私下里没有什么接触,更不会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有的时候,正是这种“一拍即合”的关系促成了很多人对网络交往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恐惧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网络交往关系都有一种怀疑、不屑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样的关系不可靠。很多网恋的结果都是不欢而散,双方不能给出现实的承诺。所以,更多的人在网络交往时会采取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并不会充分信任对方。

方往往不会信任对方,都以自我为中心,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也不得不提高警惕,生怕哪一天自己在网上结识的好友“背叛”了自己。那么当你发现他一走了之头像变成灰白色的时候也不会太过在意。其实,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拉长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际关系变得不太“真诚”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交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但虚拟世界的交流毕竟不能代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网络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缺失。

首先,我认为还是要树立起一种待人的原则,不要随意附和网络上的模式、观点。我们可以真诚对待网络上遇到的每一个人,但同时也保持着一种机智、防范。因为毕竟网络道德原则体系、行为规范体系长期缺失,我们不知道我们面对着怎么样的人,出于自我保护就要有一种防范的意识。另外,碰到网络上很多“围观”事件我们不要从众,盲目地跟随网民群体们。我们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自己的个性特征。

其次,我认为就是加强自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不要沉迷、依赖网络,培养自己现实的沟通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网络人际关系毕竟是虚拟的。哪怕你在facebook或者人人上有成千上万的网友,在平时生活中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那对自己也是没有益处。走上社会后,我们大学生尤其要培养自己沟通交往的能力,关注现实世界,注重自我实际能力的提高。网络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科技手段,我们要很好地应用它驾驭它,而不是被它控制、牵制甚至洗脑。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严格约束自己:

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

二是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

三是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网络人际交往为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最后我认为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推动社会交往的多元化。社会在不断进步,网络人际关系的产生并不会替代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人际关系。我们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努力推动社会交往的多元化,把握好科技这把双刃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