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7 21:46:02 页码:10
最新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优秀11篇)
2023-10-27 21:46:02    小编:梦幻泡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一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深深令人痛心的历史。这场事变很大程度上展示了侵略者的野心和残忍,同时也对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作为一名党员,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深感责任重大,也汲取了不少的教训。以下是我对九一八事变的心得体会。

事件的起因和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危机感的重要性。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结果。在事变之前,中国政府基本忽视了日本的侵略行动,没有做好防范工作。这就让我深思,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时刻关注国家的安全形势,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

九一八事变还让我明白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无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正是在这场事变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和民族觉醒开始觉醒。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这就告诉我,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化解国家的危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九一八事变也使我认识到了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的必要性。面对侵略者,中国政府和人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受制于军事力量的不足,最终还是无法抵挡住侵略者。事变后,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和装备的改进。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发展军事力量是保卫国家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撑。

九一八事变让我反思了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在事变之前,中国政府固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负有责任。事变后,中国政府开始反思自身的治理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政府的治理能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一八事变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的力量。在那个艰难的时期,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侵略者,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坚定,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抗侵略者,用自己的奋斗换来了国家的解放。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抗争精神是我们党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应该坚守初心,热爱党和人民,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经验。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牢记历史,时刻保持警惕,扎实工作,为实现中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二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不可忽视的历史事件。此次事变,触目惊心,震惊世界。从这个事件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日本的野心和侵略行为,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以下是我的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结尾:

一、历史不能忘记

九一八事变在当时是中国的一场灾难,但它也是中国一段历史。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因为历史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瑰宝,是我们经验的积累和反思的源泉。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记得历史的人是注定要重蹈覆辙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为我们接下来的前进道路注入力量。

二、战争是残酷的

从九一八事变可以看出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就是边防,九一八事变让我们看到了外敌如何跨越这道防线,入侵我国。如果不能彻底摧毁侵略者,战争就是灾难,对于民众来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也是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的原因。

三、爱国是一种情感

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的启示是爱国是一种情感,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是人类对家园的牵挂与热爱。在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始终保持爱国之心,我们要用爱国之情去感召、鼓舞更多的人加入反侵略的队伍,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四、壮志未酬,责任在肩

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了近80年,但它留下的深刻印象与当时一样。我们应该从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使我们在未来的路上能够走得更坚定、更宽广、而不忘初心。壮志未酬,责任在肩。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承担起让中华民族强大的责任。

五、团结合作是中华民族的力量

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欢欣鼓舞的事件之一就是中国人民对抗外敌的统一战线。团结合作是中华民族的力量。只有紧密合作,团结一致,才能够打败侵略者,让中华民族走向强大。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团结,不扯闲言碎语相互指责。去想象和谐、平等共处、一起发展的未来,用实际行动为实现这一美好未来而努力。这是我们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责任。

总之,九一八事变虽然悲惨,但从它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近代史的不必缺少的一份勇气和胆识。它不仅教育我们,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凭借刻苦努力,以及对中华民族的真正热爱,我们才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繁荣和平的社会环境,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三

我们来到了东北沈阳,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

九一八纪念馆是一座长长的石窟,里面讲述了x年前的一段历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侵占我东三省,炸死了张作霖,引起了少帅张学良的抗日决心。我通过照片,文物,光电片看到,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了滔天罪行:平顶山的居民被无原无故的活埋;七三一部队的残酷迫害;白色恐怖下的东北被折腾的血痕累累。东北人民抗战十四年,终于结束了抗战,赶走了日本鬼子,结束了这些可怕的生活。

出了九一八纪念馆,我心情很沉重,一直在想:如果我们的国家强大了,还会遭到日本的践踏吗?不会的!振兴中华,人人有责。

唱不完的凄凉的太行山,松花江、长城长;数不尽的灭绝人寰的屠杀,实验和入侵。起伏在,原是平静安详的东方的土地上,在黄土的灰暗中传来一阵阵警笛。一切的一切,都从那一天起?那一天,在东北,九一八!

昨日,上午,语文课上,窗外,一阵汽笛,让我们为之颤栗“是空袭警报”一个声音传来,下意识地,我看了看表,9月16日。九点18分(是不是早忘了),立刻,我明白了,这是哀鸣,这是警钟,1931年9月18日夜,这是每个中国人民该铭心刻骨的日子。

东方,太阳已升起,红色的黎明照亮了黑色的夜,太阳发出万丈光芒,抚慰着受伤的大地。天空,不再灰暗;太阳不再血红。几只白鸽飞过,大地依旧安静。历史作证,我们赢了。昔日,穆旦在路上踟蹰。踟蹰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今朝,我在等待,等待红色笼罩大地,北李有言“试看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现在我愿与九叶共呼“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四

今天是2015年9月18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在今天却无法轻松的享受这样的美景,感受大自然这优美的风光。那是因为85年前的那一个晚上在沈阳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我国的东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有日本三个那么大的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沦为了亡国奴。

翻开历史的这一页,当年蒋介石的那句“绝对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的话重重的击打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这是怎样的民族耻辱啊!29万中国军队,1万日本军队,本应该是取得绝对的胜利,可是只有三天,三天哪,日军竟不费一枪一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3000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77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灿烂,微风依旧轻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耻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海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新的灾难,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就在我们第二节课开始,也就是10点整,我们全市将再次拉响当年的警笛,这警笛声将长达15分钟,它不仅是让我们对在77年前遭受蹂躏的中国同胞进行哀悼,也是警示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它同时还是告戒我们有空中袭击,请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虽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很少或者几乎听不到这种防空警笛,但做为龙的传人,我们要记住这警笛,要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和生活意义。

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我们今天纪念“九一八”不仅仅是为了让每个龙的传人不忘国耻,也不仅仅是为了每个龙的传人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们纪念918事件更是为了坚定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同学们,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奋进。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因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我们将牢记这一天,让我们在警笛拉响前再次振臂高呼: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谨记九一八,振我中华!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五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的历史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它导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的爆发,也让中国的现代历史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这一事件不仅仅影响着中国,同时也对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件历史事件,反思其中的教训,从中吸取经验,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第二段:九一八事变的内在原因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引起的,但是它也有着中国自身的原因。首先,中国自身的政治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导致了国家在面对外部威胁时的无力感。其次,当时国内各种势力的纷争,导致了政府对外防御能力的削弱。再次,中国的民族精神的缺失,导致了国家的不团结和柔弱的态度。

第三段:九一八事变的外在原因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同样也与日本在国际关系上的行动有关。当时,日本正在以扩大版图为目标,在亚洲各国进行着侵略行为。而中国的内部问题又给了日本趁虚而入的机会。日本发起九一八事变,既是对中国的侵略,也是对整个亚洲地区的危害。

第四段:九一八事变的启示

九一八事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与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有关,还与它的政治和文化素质有关。一个国家需要有愿景、信仰和文化底蕴,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可靠的大国。同时,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也非常重要,必须在困难时刻挺身而出,团结一致才能在威胁中取得胜利。

第五段:结语

九一八事变是一段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尊严和独立是如何来自于民族意识的鼓舞和团结的力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有强大的归属感和自信心,才能够在时代的大潮中顺应自然而然地发展,并有信心和勇气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六

每年的今天,纪念“九一八”的3分钟防空警报总能深深触动全中国人民的心灵和思绪,勿忘国耻!88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蓄意策划“柳条湖事件”“炮轰北大营”,在东北军放弃斗争不抵抗的态势下,悍然入侵我国东北,随后扩大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难。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耻,缺乏斗争精神是根本原因。种.种丢了斗争精神的政策、策略、外交,如无力之手不能持物,无骨之脊不能坚挺,无神之目不能洞察一样,徒劳无谓,祸国殃民。

从“不抵抗”,看丢了斗争精神的政策方针之耻。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出于“攘外必先安内”的需要,执行“不抵抗政策”,日本看清了这一软弱的政策实质,才敢于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事变爆发后的几个小时里,东北军没人敢斗争迎敌,进击北大营的日军兵力约800人,而北大营驻军却有近7000人,东北军还有数十架战机,却没有一架升空就全部被日军劫掠成为“助纣为虐”的利器。

从“怕打”,看丢了斗争精神的应对策略之耻。“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日本先后制造了“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为武力入侵制造种.种借口。对此,国民政府均“怕打”,屡屡不敢与日军正面交锋冲突。在应对事变过程中,正是由于缺乏斗争勇气、缺乏应急斗争准备,“怕”字当头,战争未发就已经埋下了被动挨打失地辱国的祸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新的开启伟大斗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明耻而 _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要求,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如此,历史才不会重演,我们才更不负这一伟大时代的召唤。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七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不容忘怀的大事,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民族危难时刻的重要性。如今,九一八纪念日已成为向民族英雄致敬、缅怀历史的重要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不仅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也是一名有着责任和担当的国家公民。下面的文章将围绕“九一八事变感悟心得体会”主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要说的是历史不容忘记。我们现在所享受着的和平和幸福都是前人为我们奋斗和牺牲换来的。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是它所带来的教训和警醒却一直铭刻在我们心中。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更应该明白保持历史记忆的重要性,用不忘初心的态度去担当历史的责任。

其次,我想说的是时代在变,使命永远不变。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抗日战争,最终胜利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如今,我们可以在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下成长学习,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自己的历史责任。正如我们的先辈一样,我们也必须肩负起保卫祖国、为国争光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再者,我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激之情也愈发深刻。在我们整个民族的汹涌岁月中,有太多像新四军那样的英雄,他们用他们的生命和血汗捍卫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尊严和荣誉。正是由于他们的整体抗战,才让我们有了今天安定和发展的社会局面。因此,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恩之心,珍惜时光和机会,为我们的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我要提到的是未来的希望。作为一个年轻的人,我深切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不能只享受现在的安逸,还应当有志气、有自立的精神,奋发图强,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汇聚我们共同的力量。

综上所述,九一八事变是一段悲壮的历史,它将永久铭刻在国人的心中。对于我们这个年轻一代来说,我们应该时刻怀着敬畏和感恩之心,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为我们的祖国、人民、未来而努力奋斗,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八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在今天,我们应该从九一八事变中汲取教训,加深对历史的认知,更好地塑造我们的国家未来。本文将从历史意义、教育启示、珍惜和平、维护国家利益以及向前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九一八事变的教育心得体会。

首先,九一八事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及世界和平构成的巨大威胁,也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标志性事件。九一八事变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引发了抗日战争的爆发,成为中国人民独立自由的象征。这一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保持警惕,珍惜和平。

其次,九一八事变从教育上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这一事件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独立、自由是多么的重要。在当今世界,教育不仅仅意味着传授知识,更意味着培养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通过教育来强化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和认同,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不被外来势力所侵略,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第三,九一八事变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在这次事变中,中国人民经历了长期的苦难和压迫。正是因为经历了九一八事变的血与火,我们才更加明白和平的可贵,更加珍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岁月。我们应该从九一八事变中汲取教训,坚决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安宁。

第四,作为中国人民,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并维护国家利益。九一八事变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课。我们见证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坚决勇气和无私奉献,也看到了日军对中国人民和文化的残忍和无情。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和富强。

最后,我们应该向前看。虽然九一八事变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是我们不能沉湎于过去的痛苦和仇恨中。我们应该把教训牢记心间,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不断进取,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强起来”。我们应该注重教育,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为我们的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九一八事变教育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启示。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一历史事件,我们更加明白了独立、自由和和平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加强教育,培养国家的未来,维护国家的利益,珍惜和平,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奋斗。让我们以九一八事变为契机,向前看,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九

九月十八日十时,天空中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足足响了20分钟,这天是我们的国耻日。现在,我们就翻开这中国历史上最沉重的一页。

1931年9月18日清晨,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犯沈阳,短短四个月内,长春,锦州,哈尔滨等各大城市,在蒋介石的一声“不许抵抗”中相继沦陷。美丽的东北三省和三千万勤劳的人民就这样轻松地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甘愿做日寇的奴隶。东北沦陷后不久,各地区的抗日武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等无数抗日民族英雄。东北人民在20__年的水深火热后,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人赶回了老家。

但是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竟数次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其国内少数右翼分子,千方百计美化日本侵华这一铁的历史事实,这引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警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不能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不能忘记这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的一道疤痕。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铭记在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1931年9月18日,是中国最耻辱的一天。当天,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武装进攻,接着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范围的武装侵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为了重温历史,我们今天观看的“九一八事件事迹”,让我感触很深。

本片介绍了“九一八”纪念馆收集的资料图片。一幅幅图片让人看了心惊肉跳、毛骨悚然。有一幅图片展示的是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残害中国人民。还有一幅是日军屠杀中国人民,并把人头挂在电线杆上示众。看着这些图片,我的心在流血,在颤抖。通过解说,我还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很早就有侵吞中国的野心,他们制造许多伪证,说中国侵犯了日本人的利益,并向中国挑衅,无能的清政府竟签定了丧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帝国主义还不罢休,出兵侵占中国的领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进攻北大营。国民党军队7000余人听从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惨遭失败,只用了20天左右时间,华北沦陷,日本人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长白山上焚烧的尸骨、713部队遗留下来的实验室,都是不可抹去的历史罪证。他们毁我家园、辱我民族,掠夺去的是大批奇珍异宝留下的却是死尸遍地、血迹斑斑。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反抗,不屈的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虽然共产党的武器没有日本先进,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过共产党员曾说过一句话“竹签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杨靖宇、赵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凭着这种意志、气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重温历史,我们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铸造出来的,如果不好好学习,又怎能对得起先烈们呢!“九一八”事件也让我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建设出强大的、富绕的国家才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这部影片更赋予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十

__年前的今天,发生了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它险些将中国沦为殖民地,给十三亿中国人留下了无法消退的伤疤。

促成这场悲剧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方面,日本人国土虽小,野心却大,一心想把小日本变成大日本。鸡不吃虫,虫反倒咬起鸡来了。说它是披着人皮野兽,也绝不失当。“九一八事变”是早有预谋的。什么铁路被炸,全是一派胡言。既然他们每年都要抗议当年美国对广岛和长崎仍下的那两颗原子弹,既然他们每年都要为20多万原子弹下的冤魂鸣不平,既然声称“决不能再次走上战争之路。”那么参拜靖国神社又是什么意思?这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吗?要知道,小日本至今还未放下沾满鲜血的刺刀,小泉纯一郎蛮不讲理的去参拜靖国神社就是最有利的证据。他们一次次厚着脸皮,一次次破坏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分明就是一种挑衅。

客观方面,中国当时出现内乱,只顾窝里斗。蒋介石的“壤外必先安内”政策大大加快了日本对中国的侵蚀。当时中国人的麻木与软弱也是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所以国家领导们总不忘强调要统一,要富强。只有国家统一了,野心家才不会有挑拨离间以获取渔翁之利的机会;只有国家富强了,才不会有人虎视眈眈的看这我们。

我们更不能忘记前人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祖国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祖国花朵的我们就必须有进取心,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侵略了我们的领土,但永远也侵略不了我们爱国的心。”我们绝不让战争建立在我的快乐之上,更不会让战争去破坏和谐的社会。我们将来必定会让世界充满和平,充满爱。总有一天,我们会让橄榄绿洒偏球,让我们携手共在一片蓝天下。

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他的肉体,而是摧残他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惟一的根与魂。

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能否清醒地坚守自己的文化家园?

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十一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作战参谋石原莞尔和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的秘密策划下,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铁轨,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20xx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后,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此次事变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整整88年,但是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我们应勿忘国耻,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自此,中华民族开启长达20xx年的浴血奋战。大半个中国被践踏,3500多万同胞伤亡。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曾经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自强,自强!“九一八”事变88周年,勿忘国耻,捍卫和平!

“九一八”事变主要内容: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20xx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的故事简介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立即袭击了北大营火药库,守护火药库的众多中国士兵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着装,便被射杀、屠戮。

驻北大营王以哲旅数逾万人,装备齐整,素有东北军模范旅之称,由于忍辱执行不抵抗的命令,却被日军铁路守备队第二大队500人一举将营地攻占,王旅仓惶溃退。进而日寇铁蹄踏进沈阳,日军第二十九联队仿佛进入无人之境,所有中国警察、宪兵都被缴械。

东北当局及辽宁省设于沈阳的党、政、军、财、教育等机关,兵工厂,飞机场,银行等全被侵占。辽宁省长臧式毅被俘,东北边防军代理司令、参谋长荣臻等微服逃走。日军攻占沈阳后,大肆抢掠公私财物。

据不完全统计,仅官方财产损失就达18亿元以上,损失飞机262架,各种炮3091门,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万余支。日军在攻占沈阳的当天,还攻占了安奉、南满两铁路沿线的长春、营口、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抚顺等20余座城市,略地千余里。

日军又继续扩大占领区,仅一星期,就侵占了辽、吉两省。

防空警报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沈阳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当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庄严的残历碑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巨大苦难;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天际,宣示着这个民族的铮铮誓言。“九一八”,中国人民永不忘记。

88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20xx年的侵华战争。野蛮战火从松花江畔烧到五指山下,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战争罪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历史昭昭,军国主义的暴行早已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警示后人。

“九一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事变爆发当夜,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拒不执行“不抵抗政策”,打响了反抗侵略的第一枪。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抗日宣言,很快派出杨靖宇、赵尚志等骨干深入东北领导武装抗日斗争。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20xx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转折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九一八”,重温抗战历史,意义尤为重要。这是提醒人们勿忘国耻,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是警示人们居安思危、朝乾夕惕,盛世更要警钟长鸣;是缅怀和告慰先烈,忠魂当笑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回望来路,苦难铸就辉煌;展望前途,光明引领未来。踏上新征程,无论过往取得多大成绩,都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都需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使“中国号”巨轮驶向灿烂的明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