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元宵初一手抄报(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12:30:06 页码:11
元宵初一手抄报(优秀15篇)
2023-10-30 12:30:06    小编:书香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一

我的家乡在湖北荆山山麓,地属襄樊管辖,是个版土面积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总人口六十万人的小县城。原名思安,因境内有漳河,故改思安县为南漳县。

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自然被这个一心祈求平安的小县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南漳不是个富裕的小城,没有太多的财力来举办灯会。可这并不影响家乡人赏灯的情趣。小巷里,小贩摆弄着各式各样的花灯,牢牢拽着妈妈衣角的孩子睁大眼睛望着花花绿绿的闪光物,央求着。大人无奈地望着孩子,掏出钱交给满脸笑容的小贩。孩子得了心爱的玩具,高兴得手舞足蹈。

每看到这些,我都会想起自己那如梦般干净淳朴的童年。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二

又是一年元宵节,我和爸爸一起来到运河广场看灯展。这里可真热闹呀,赏灯的人很多,各种造型的花灯也很多。最让人兴奋的是,还可以自己体验做花灯呢。

不知不觉,我和爸爸就走到了一个体验制作花灯的摊位,摊位上那个慈眉善目的老爷爷可真是心灵手巧,能用最快的时间做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小花灯呢!于是,爸爸就请老爷爷教我做一盏简单的小兔子花灯。做花灯先要准备一些彩纸,再把彩纸剪出形状,然后用细铁丝拧出一个小兔子的模型,最后把剪好的彩纸用胶水和线绳固定在小兔子模型上。看似简单的过程,做的过程可是不容易,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把彩纸粘错位置。经过老爷爷的耐心指导和我的不懈努力,一盏可爱又漂亮的小兔子花灯终于做好了!我提着这盏心爱的小兔子花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今年的元宵节我过的很快乐,真希望明年的元宵节也能快快地到来。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三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有吃汤圆、猜灯谜、耍花灯等风俗。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这一天。

下午一进教室,我就看见老师已经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红红火火。黑板顶端,横贯一条波浪形的绿色彩带,彩带上,挂着橙红绿三个气球。黑板中央的电脑屏上,一片火红色紧紧围绕着“元宵”二字。每扇窗上均飘荡着几只彩色的气球。三条长长的红绳连着教室的两面墙,绳上整齐地挂着各色彩纸,纸片上印有不一样的各种各样的谜面。环顾教室,一片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今天的要紧节目是猜灯谜,只见同学们有些兴致勃勃,有些抓耳挠腮,有些垂头丧气,有些高作文/谈阔论,有些沉思不语。我转悠着:“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默读了数遍,苦苦想了又想,没头绪,放弃吧。我继续往下浏览着,忽然,我看到如此一个谜面:“非洲女孩,打一牙膏品牌。”这不是黑妹牙膏吗?但想想又感觉不妥,犹豫间,我又扫兴地回到座位。时间如梭,同学们陆续猜中了谜语,我却一无所获,心里有的失落。朋友安慰我别伤心,下面还有更有趣的游戏。听了朋友的话,我又高兴起来。

下面,还有8人传气球等游戏。开心的时光一直非常短暂,放学时间到了,大伙却意犹未尽,迟迟不愿离开教室。

真是开心的一天啊,多期望天天都如此高兴无忧,幸福相伴。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四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校园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美丽的莲花灯,可爱的兔子灯,红红火火的福灯、红包灯,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给美丽的校园增添了别样的风趣。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观赏着花灯,好不热闹。

下午,张老师带我们庆祝元宵节,主题活动是“搓汤圆”。

吃过午饭,我和奶奶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进入班级后,我和几个同学布置教室,把窗花贴在窗户上,把花灯高高地挂起,不一会儿,教室就被我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充满了节日的氛围。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终于开始搓汤圆啦!大家手舞足蹈,兴奋得不得了!只见奶奶把糯米粉倒进大盆里,再把西瓜汁倒进去,搅拌均匀后,粉红色的面团就出现了。我们学着大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先是摘下一小块儿面团,压平,然后在面团的中间放上豆沙,最后将它包起来搓圆,一个汤圆就完成啦!我们搓了红的、粉的、绿的、紫的……家长们也不闲着,她们把做好的汤圆倒进水中开始煮,没过多久就看到五颜六色的汤圆漂浮在水面上,一个挨着一个,看得大家直流口水。同学们有的坐在位置上等待着家长分发汤圆,有的迫不及待地围在锅旁边,有的已经狼吞虎咽起来……可能是自己第一次动手做的汤圆,味道尝起来好极了!

锅里还“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班级里的欢声笑语传得很远很远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五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年我度过了一个特殊而热闹的无宵夜。

说特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过节。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们全家早早准备好了去看花灯,每年,我都能欣赏到漂亮新颖、五彩缤纷的花灯,还会看到美丽迷人、五颜六色的焰火。听妈妈说,张掖的灯展比临泽更清亮,所以,我征得爸妈同意,到张掖姨姨家过元宵。

姨姨早早煮好了汤圆,圆圆的,从口甜到心,但人和哥哥只吃了几个缠着姨姨带我们去观灯。

到了广场,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挂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有火红的金鱼灯,象征奥运的福娃灯,开屏的孔雀灯……今年是牛年,牛当然是主角了,有金牛闹春灯,牧童戏牛灯,斗牛灯,一排排闪亮的花牛灯祝福人们今年身体牛,事业牛,生活越来越牛。

远处,一闪一闪的灯塔吸引了我,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前面,高高的灯塔上镶着漂亮的霓虹灯,红的,蓝的,黄的,绿的,五彩纷呈,耸立在广场中央,美丽极了。

过了一会,我们又来到了甘泉公园,这里也挂了许多灯,特别是闪烁在柳树丛中的,有可爱娃娃灯,美丽的`孔雀灯,金灿灿的元宝灯,真叫人留恋忘返。

这时,随着轰轰的声响,广场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来,噢,原来是开始放焰火了,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见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绽放,又缓缓消失,有的像美丽的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从远处的天空慢慢飘落,美丽极了。

正月十五的张掖多么热闹,元宵节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六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是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吃完晚饭,就准备去铁人广场看花灯。刚一出门,一个蔚为壮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天空中飘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孔明灯,像满天繁星,随着风飘向远方。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去广场。

刚到广场,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我无暇去看满广场的彩灯,我迫不及待的拿出孔明灯,它像一个没有充气的大气球,我和妈妈各提着孔明灯的两角,爸爸把蜡块固定在孔明灯的中心,点燃蜡块的四角,过了一会儿,妈妈那边松开了手,只剩下我提着孔明灯。又过了一会儿,我感觉到孔明灯越来越鼓,里面的气体膨胀起来,可以自己往上升了,我就松开手,许下我的愿望,孔明灯带着我的愿望飞向高空。

放烟花的时间到了,随着一声声巨响,一条条火蛇飞向天空,绽放出了美丽的烟花。有的像钻石,有的`像彩虹,有的像轮船,有的像汽车,有的像飞机。

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七

看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不仅只挂着大红西瓜灯笼,而且还有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上烟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样。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现在了眼前,再看那已过了时的扇灯,虽说它过了时,可还是那么青春年华那么有风度、有气魄。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八

当大家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余兴未尽的又迎来了中国另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阴历的元月。大家称夜晚为‘宵、根据中国的传统,在这一天里大家要素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还要外出赏月,燃放烟花,囍猜灯谜,共吃夜宵,合家团聚,共庆佳节。

今年也不例外。元宵节的夜晚,我和母亲来到了街上。街道上人山人海,在一家大超市的门前,举行了猜灯谜活动。我和母亲连忙挤了过去,你那里早已围得水泄不通。我抬头看到一张谜纸:我的心——打一字。我心里想:我就是吾,吾字加一个竖心旁就是“悟|“字。我连忙的把谜纸揭了下来。挤到阅奖处对答案,果然对了,经过我和母亲的挤次脑力大作战,大家抱着五六件礼物回家了。

回到家,大家全家围着吃元宵,母亲把煮好的元宵端到了每个人的面前,那热腾腾的的元宵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父亲就说:“这吃元宵也是有学问的。四个表示四喜临门,把个表示八面玲珑,十个表示十全十美”伴随父亲的话,我把元宵送进了嘴,那馅甜到了我的心里。

吃过元宵,大伙都来到楼顶,一边看烟花一边闲聊,大伙都沉浸在了节日的欢乐中,到处都洋溢出一种愉快的氛围。

元宵,是新年后的.1、个满月,它寄托着大家的美好心愿,象征着合家团圆。祝福大伙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和和睦睦。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九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是最开心的、也是难忘的节日。

我们这里元宵节不像其他地方那样一定要吃上汤圆,但是我们这里有比吃汤圆更有趣的活动 。

在元宵节的今天晚上,我们这里都会有舞龙活动,就是有两条人造的龙,一条的布龙,一条是草龙,龙体长是五十米。在晚上从十九点到二十四点,都会有人举着龙在大街小巷钻来钻去的奔跑,最后把龙火化掉!

别看我们就这么一个舞龙的活动,其实这个活动内涵意义非常大。龙在我们这是吉祥物的象征,龙被举着奔跑的时候会有非常多人跟着奔跑,会在龙体下钻来钻去。龙头会有打鼓吹笛的人带队行走。当龙快到住家门前时,那户会放鞭炮与放烟花,意思是为了迎接龙的到来。

其中布龙的周边会有专门的人在保护着龙体,因为人们在钻龙体下是会顺手的拔龙毛带在身上保平安。龙头就有更多人在保护了,因为能拔到龙丝在身上会更好,但是一般没有人敢去拔那龙丝。因为去拔的话,保护龙头的人会跟你拼了打起来。而草龙是用稻草编制而成的,草龙的是给人们插香火的。意思就是你把点燃的香火插上草龙上,龙就会保护你一年四季平安。

总之在元宵节这天,大街小巷都是人山人海的人跟着舞龙奔跑,到处是鞭炮声、烟花声、锣鼓声,那场面可热闹了。到了二十四点就会在龙出的起点用火把龙烧掉,那时所有人都会围着目送龙的火化。之后才舍得回家睡觉。

元宵节就是这样热闹、开心、难忘!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十

每个人都会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活动,这些活动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每个人的心田,而我所经历的最甜的'一滴“甘露”莫过于班级举行的“闹元宵”活动了。

其中,我最喜欢包圆子、吃圆子。几位妈妈小心翼翼的把面团分给我们,看着软绵绵、香喷喷的面团,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圆子出锅的情景,那可让人口水直流呢。我们组个个馋猫都垂涎三尺,干得格外卖力,包圆子可容易了。“创意大王”季陆扬脑洞大开,面团在他手中变幻万端,一会儿变成蛇,一会儿变成小人……不知不觉,一堆圆子包好了。你瞧,一个个圆子像珍珠一般小巧玲珑,投进了冒着白气的锅里,发出“滋溜、滋溜”的声响,再一看,圆子冒着热气,哇,好香啊!热气滚滚的。

出锅啦!吃货们一拥而上,你抢我夺,一大堆圆子所剩无几,就像我们的肚子,早上吃的所剩无几,现在又鼓鼓的。圆子味道香美,吃起来口感新鲜,让人拍手称赞,这也是我们的汗水呀!

“闹元宵”活动将会成为我记忆中最甜美的甘露,最难忘的一次活动。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十一

我的家乡是台江,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有百节之乡的美称。在这众多的节日里元宵节是最让人兴奋、勇敢的节日。

每年到了元宵节,街上观龙的人和观花园的人非常多,热闹非凡。

傍晚五六点的时候元宵活动就进行了。

先说花园吧!当你一进入花园的入口处就会看见一个大门,这大门是用气做的,叫迎宾门,它的特点是门上有两条龙,盯着中间的一颗宝珠,这就是人们说的“双龙戏珠”了。通过迎宾门,进到花园里面,你会看到妇女玩的花灯,有绿一陰一一陰一的乌龟、红红的虾子、灵活的小鱼……有时候你抬头向天空看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些明亮的许愿灯,那些许愿灯带着人们的愿望驶向远方。

人们观完了花园走出后门的时候到了大街已经看见许多硬龙和亮龙拜完年了去我们最热闹的地方:大灯塔嘘花去了。一爱一看龙的人就跟着龙走,有些人看硬龙,硬龙最有代表的地方是它的头,它的头是用竹子砍破成条条,再用条条接成的,它头上的胡须却显示了它的威武。亮龙最有代表的地方是它的尾巴,它的尾巴离它身体的最后一节很远。它的尾巴很灵活,摇来摇去的很有趣。亮龙的身一子是一节一节地组成的所以它还有个名字叫节节龙。舞龙的人很勇敢,光着上身,只穿一条红色的短裤和一对步鞋,口里齐声大喊:“花来喽!花来喽!”然后有些人就拿着嘘花筒对着龙嘘,那些玩龙的人一点也不怕嘘花那金色的火药,而一直向前走,谁也不能阻挡他们。他们向一支军队一样遇到困难从不退后,有些会舞龙的人,一嘘花就舞龙,龙宝怎么动龙就怎么动。舞龙的乐队也很会配合舞龙的人舞龙,龙没用遇见花的时候是一种很有节奏的声音,龙被嘘花的时候又是一种乒乒乓乓特别激烈。观龙的人们也很勇敢,当嘘龙的人用花嘘龙不小心嘘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不是躲得很远,只是在原地躲了一下。这时大街上人山人海,炮声不断、火光冲天热闹极了。

每年元宵节人们都会表现得这么勇敢、兴奋,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个名字“勇敢者的节日”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十二

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生许多的事,有高兴的,伤心的,难忘的。。。。。。其中,一次吃汤圆的事让我记忆深刻。

那日是星期天,我去奶奶家,因为离吃午饭时间还早,奶奶就给我和哥哥煮汤圆吃。奶奶先把水烧开,再把汤圆放在烧开的水里,过了几分钟,两份煮好的汤圆出锅了,奶奶用勺子一个一个地舀起来,放进碗里,再端出来放在桌子上,我看碗里的汤圆白白的,园园的',像鸽子蛋—样光滑,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往嘴里送,“好烫。”我大声叫了起来,汤圆也掉在碗里了。此刻,家里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我莫名其妙,马上跑到镜子前一看,黑芝麻糊已经从嘴角流到下巴、衣服上,我赶紧说:“哥哥,帮我拿一下卫生纸。”哥哥就立刻把卫生纸递给我,我擦了下嘴角,脸就变干净了。但是家里人还是不停地笑话我,说我是小花猫。哎,真是的,下次吃汤圆一定小心了。

这次吃汤圆的事真是让我记忆深刻。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十三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挂灯笼、吃元宵、猜灯谜等风俗。今年的元宵节相比于以前,让我更加印象深刻,因为这次元宵节我们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十分难忘。

在节日的前一周,同学们就纷纷准备起自制的灯笼。大家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化身为能工巧匠,制作出各式各样精巧别致的灯笼。不仅仅有传统的红色圆形的灯笼,还有更多的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灯笼。这百余个灯笼挂在教学楼的走廊上,一眼望去,真是美丽壮观,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活动中,还有一个令我们感兴趣的环节,就是自己创作灯谜让同学们猜。以前,我只猜过灯谜,但是从来没有自己写过。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写灯谜比猜灯谜可要难多啦,真是由衷的佩服那些能写出好灯谜的创作者们。

到了元宵节的那一天,大家早就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就不约而同的放下了书本,争先恐后地冲出了教室。平常安静的走廊上一下子就成了欢乐地海洋。人群涌动,欢声笑语,大家都在争着看贴在墙上的灯谜。这次由同学们自己创作的灯谜都不是司空见惯的老灯谜,而是新颖的、有趣的、独特的灯谜,让人眼前一亮!我还在绞尽脑汁猜着灯谜,只听见“唰唰……”灯谜一个个被同学们撕走猜了去。老师办公室的门口更是热闹,数十位同学都挤在那里,听说猜对老师的灯谜,可以吃到今晚食堂的免费元宵,怪不得“吃货”们都在疯狂地猜着老师出的灯谜呢。不一会儿,其他年级的师哥师姐们和老师们也来到了这里参与我们的活动,节日的气氛在学校爆炸开来,一派喜庆的景象。

活动结束后,每个同学都带着开心的笑容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校园。我们不仅得到了快乐,更是体会了中华的传统文化,我们也一定会将这珍贵的文化保留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十四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新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

晚上,在奶奶家吃完团圆饭,就和大姑一家在榆次曲里看花,我们在田森超市门口停了下来,那里正在放礼花,你看这些礼花,它们以美的姿态轻盈的跳上了天空,逐渐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又在那一瞬间,绽放出最美丽的花,它们的样子还各不相同:有的显得富态华贵,有的纤细秀美;有的跳到天空中,瞬间绽放,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刹那间的激情,留给人们无穷的回忆;有的像高山流水般的缓缓的`流下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有的闪着若隐若现的绿光,如同萤火虫一样,而又在炸开的一瞬间,又神奇的变成了紫色的星点落下。

还有的如同金色的火箭一般互相交替的冲向天空,那仿佛是几条互相缠绕在一起的蛟龙,又想拥有一头闪亮刺眼的金发的姑娘,美丽极了,在人山人海的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和赞叹声,他们都被这美丽的礼花吸引了。

转眼间,已经八点多了,我们便回了家,把家中剩下的炮拿出来放了,我想起了大年初三时买的孔明灯。我把它拿了出来,它是一个非常大的红色纸袋,里面有十字铁丝和方块固体蜡,我们将十字铁丝固定支撑在红色纸袋里,又将里面蜡点燃,当热气充满纸袋时,就轻轻飘起来了,风一直吹着它跑,似乎没有遇到什么障碍物,一切都很顺利,于是我在漂浮的许愿灯下许愿:新的一年里,我顺,家顺,天下顺。

元宵初一手抄报篇十五

今天是元宵节,是个愉快的节日,小朋友们在玩耍,真想一群顽皮的‘猴子’。我跑到厨房,看见爸妈正在做汤圆,就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正月十五要吃汤圆?妈妈说:“吃汤圆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听了妈妈的解释后我才明白。那既然如此,我也来帮忙吧。经过我的再三请求下,妈妈终于答应。

妈妈说:“做汤圆要有耐心和细心,第一步是:先把一个面团揉圆。第二步是:把刚柔好的面团用大拇指按个洞,把馅儿倒进洞里。第三步是:把面团封口就完成了。”我试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把第一个汤圆做好了。妈妈说:“不错不错。”听了妈妈的夸奖后我的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

晚上,妈妈把做好的汤圆下锅了。过了十几分钟后,一锅香喷喷的汤圆出锅了。我看着汤圆那喜人的样子,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就把一碗汤圆给“干掉了。”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在门外看花灯;放烟花,高心极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